永昭十八年的事情,葉綏在此後十幾年曾翻來覆去地想,記憶非但沒有隨着時日褪色,反而越來越深刻。
她清楚地記得,就在這一年中秋之前,皇家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選拔,從京兆權貴家族中選拔了一批年輕子弟,以充當儀鸞衛。
儀鸞衛,顧名思義,是在御前執掌儀仗的侍衛,是個能夠在皇上跟前露臉的差事。
她的哥哥葉向愚年方十六,又習得諸般文武藝,恰好符合選拔要求。
只是......就因爲她從馬上摔了下來,哥哥永遠失去了機會。
因爲她墜馬而昏迷不醒,延請的大夫都束手無策。正巧大伯孃朱氏認識名醫陳妙手,哪怕三房與大房素來不和,她的父母還是求到了朱氏那裏。
朱氏答應去請陳妙手,卻提出了一個條件:哥哥必須放棄儀鸞衛的選拔。
按照規定,一家只有一個子弟能夠進入儀鸞衛。而朱氏的次子葉向鉦也符合選拔資格,才能卻遠遠比不上哥哥。
朱氏提這個要求,就是爲了自己兒子謀取儀鸞衛的前程。
爲了及時給她治病,哥哥被迫放棄了儀鸞衛的選拔。於是,葉家進入儀鸞衛的人,便成了葉向鉦。
後來,哥哥去了西山營,卻落下了終身殘疾......
當年她昏迷不醒,並不清楚當中詳情。待她醒來後,儀鸞衛考覈已結束了,三房衆人爲了照顧她情緒,對此也故意隱瞞。
不久她便遠嫁至南平,對葉家的具體情況就更不清楚了。待她有能力查探一切時,這些細節早就湮滅了。
到了這一刻,她才知道大房早就圖謀儀鸞衛了。
聽父母此刻堅決的話語,想必斷不會放棄儀鸞衛的名額。原本,大房是沒有任何機會的,偏偏她出了事,才得以鑽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