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一次,好不容易攢夠了錢糧,蓋了房子,置了土地,馬上就要老婆孩子熱炕頭了。
憑甚麼你一場戰爭,我房子燒了,地被收了,還沒過門的老婆跟人跑了。
甚麼狗屁皇帝?你守不住國家,我來守!你給不了太平,我來給!
亂世之中,殺出了個太平!
以少勝多的戰爭不在少數,有項羽的破釜沉舟,有曹操的官渡之戰火燒糧倉,也有劉備的火燒赤壁,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
然而,仔細想來,這些戰例似乎都無法直接套用在當前的局面上。但以少勝多的關鍵在於出奇制勝,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如何出奇制勝?張鄴的腦海中不斷思索着。
一種是善用時機,天時地利人和,火燒赤壁正是借用了湖面曹軍連船的地利,又有東風的時機,這才借了一把大火實現以少勝多。
一種是給自己人打底氣、下決心,項羽的破釜沉舟就是斷了自己一方的退路,唯有戰勝可活,江東子弟方能殊死而戰,攻必克,戰必勝。
第三種是讓敵方失去底氣,或者產生恐懼,官渡之戰火燒糧倉,曹操奇襲袁邵軍的糧倉,繼而讓袁軍沒了底氣,從而擊潰了袁軍主力。
三國演義裏諸葛亮的空城計正是讓對方產生恐懼,從而司馬懿退兵。
恐懼?對,正是恐懼。
張鄴思緒萬千變化下,終於靈光一閃,他興奮地說道:“或許我有一計,不知可行?”
南昭儀、左亮玉聽後,眼中都閃過一絲驚喜,都大爲贊同。
隨後,後面兩隊也來此集合。粗略算下,少了第一隊的人數,現在整個隊伍也才二百八十多人。
受三位將軍的命令,衆人開始砍伐草木製作火把,或者編制草人。
衆人忙碌之中,偶有人偷偷瞥向張鄴,眼中閃爍着懷疑與不解。
“這能行嗎?咱這幾百人,去挑釁好幾千人的隊伍?”
小兵陳六子一邊編制着草人,一邊忍不住小聲嘀咕道,他的聲音雖輕,卻如同石子投入平靜湖面,泛起了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