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涯很快就結束了,踏着炎炎酷暑,尹小雨,韓冰,周菁菁三個人一起走進村裏初中一年一班。
周菁菁和韓冰依然打打鬧鬧,尹小雨總是演繹她的女俠角色,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無論韓冰有多規矩,周菁菁依然喜歡捉弄他,無論尹小雨有多彪悍,有多仗義,周菁菁仍舊我行我素,似乎是一個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力爲轉移,中學,打打鬧鬧並且嘻嘻哈哈着。
是日,周菁菁老爸中午把他接走了,周爸爸一臉愁容,像霜打的茄子,比起往日牛氣沖天,雷厲風行的暴發戶形象,今天算是意外驚訝,難道人也會變嗎?除非是經歷重大變故,人才會有可能改變,或者遭遇重大打擊,有可能收斂吧。
傍晚放學回家,尹小雨聽媽媽說,周菁菁煤礦塌方,壓死三個人,賠了三百萬,五個人受重傷在醫院,醫療費是個無底洞,家屬對他給的賠款不滿意,天天來家裏鬧,弄得家裏雞犬不寧。
周媽媽是一個高血壓患者,經不起折騰,所以周爸爸再三考慮之下,放棄了煤礦生意,帶着家人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當一個人惹了麻煩,呆不下去的首先是家鄉。
以前嫉妒他財大氣粗的人必定拍手稱快,貧窮的人一定認爲老老實實種田耕地才踏實。
人,要得到多少財富就得付出多少努力,但不是所有付出的努力都會轉化爲財富;人,擁有多大的榮耀,就得承擔多大的風險;人,享受多少羨慕的眼光,就得負擔多大的壓力,這是辯證法,也是殘酷現實。
鄉村人的世界是:如果你努力致富,村民會想方設法阻止你,如果你富裕了,他們眼睛裏妒忌,心裏羨慕,同時茶餘飯後對你人肉搜索,把你祖宗十八代的醜事挖出來。同時他們巴不得你出事,如果真出了點事,他們可以全盤否定你的努力。
殊不知,村裏有人先富起來,在客觀上可以帶動經濟發展,按推理,村裏有人要創業不說大力支持,至少不要阻止。
周菁菁走了,杳無音訊,至於去了哪裏無人知曉,爲了躲債,避是非,遠離煩惱,選擇離開也許是一種明智的方法吧。至少有一點,周爸爸是爲了家人的健康着想。生意人能偶爾念及家人,心中有家人就已經不錯了。
初中一年一班依舊照常上課,課間照常像炒栗子,人影紼動,滋滋作響,一派噪雜熱鬧景象,同學們似乎被課堂氣氛壓抑了歡樂的天賦,被義務教育束縛着活躍的姿態。
韓冰這幾天感覺自己不被打擾有點不習慣,人性就是如此的習性,某件事情養成了習慣,一旦消失了,總感覺少了點甚麼。少了點甚麼呢?韓冰暗自思忖,是打出來的純真友誼嗎?
因爲周菁菁座位在尹小雨的前排,經常有意無意地問前排一些小事情,比如說今天星期幾呀?你覺得周慧敏多大了?借我一塊橡皮唄,忘帶了。
美術課堂,尹小雨拿着筆頭敲着前排的背,眼光卻在課本上面溜達,“喂!周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