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屯原本是個平凡無奇的地方,卻以一項特產聞名於世——洋蔥。
這裏所產的洋蔥,個頭飽滿,顏色鮮亮遠銷中土海外,十分有名氣。在這施家屯中有一大戶,戶主人稱施員外。施員外人如其名,樂善好施,是個大大的善人,卻一直膝下無子,讓他甚爲苦惱。
終於五十歲那年,施員外得了個兒子,但這孩子生來體弱多病,脖子上還有一道與生俱來的暗紅色狹長胎記。爲了好養,故而起了個賤名兒,叫做施阿團。
話說這施阿團的誕生頗有些離奇色彩,據說當初有一日施員外和夫人去廟裏燒香,求神佛保佑施家香火旺盛,夜裏施夫人便夢見九天祥雲繚繞,有一仙人身披金色霞光,立於雲端之上。次日施夫人忽覺頭暈胸悶,請來郎中一診,竟是有喜了。
懷胎十月之後,施阿團誕生了,施員外無限高興,當寶貝一樣。然而沒過多久,高興就變成了憂愁。爲甚麼呢?
因爲這施阿團是個傻子。
別家孩子一歲會說話,兩歲能跑跳,三歲就可以背唐詩三百首了,然而阿團直到了四歲了還是個啞巴,訥訥地像石頭一般。問他甚麼話也不會回答,問得多了,他便小嘴一癟,一雙亮晶晶的眼睛盯着你,眼裏就憋出了淚花兒,讓人只覺得彷彿是自己錯了似的。
阿團有個寶貝,是一把劍。那時候他只有三歲,還不曾開口說過話,有一天施夫人帶着他外出,阿團忽然指着田裏的某一處說:“娘,劍。”施夫人嚇了一跳,順着看過去,只見一把舊舊的破鐵劍斜插在草叢中,如果不仔細根本看不出來。阿團彷彿很喜歡這把劍,跑過去抱着它不撒手。
對於他的舉動,施夫人又驚又喜,不管怎麼說兒子終於會說話了,於是也就任由他將那把劍撿回了家。雖然在衆人眼裏那劍又舊又鈍,簡直像塊破鐵,然而阿團卻將它當寶貝一樣,去哪兒都戴在身邊。
後來阿團就慢慢會說話了,也比往前活潑了許多。雖然他並不似別家孩子那麼聰明,又挑食得緊,堅決不喫洋蔥,但對於這個兒子施員外是當做心頭肉般看待的。眼見他一天天長大,施員外一方面欣喜的同時,另一方面又是難言的憂慮。
阿團的身體一直不好,時常生病,夜裏也常做噩夢,喊一些奇怪的話語。他做夢的時候會下意識地摸着自己的脖子,就是那塊胎記所在的地方,彷彿要護着自己,又彷彿要將它抹去似的。而當次日醒來,問起夢裏的事,他又一概不記得了。
爲了阿團的事,施員外想盡了各種辦法。各路名醫都來診治過,卻發現不出任何問題。後來當地一個有名的術士看過阿團後,對施員外說:“這孩子命中有貴人,只是開化得晚了些,如遇見貴人,便可點石成金。”
得了這句話,施員外也總算吃了顆定心丹,便任由他去了。
時光飛逝,轉眼間,阿團也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長到了九歲。
這一年的花朝節,施夫人照例帶着阿團去廟裏上香,一回身,發現阿團不見了。施夫人急壞了,到處尋找,最終在湖邊的一大片紫藤架下找到了阿團。問他剛乾甚麼去了,阿團很高興地說:“娘,阿團在跟一個漂亮的大姐姐……”說到這裏,他彷彿忽然想到了甚麼,立刻捂上嘴:“阿團纔沒有跟一個漂亮的大姐姐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