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2年,趙瑞剛第一件事就是撕毀認罪書,徹底放棄回京打算。
這年,妻子和女兒還沒有變成兩具屍體。
但她們,一個餓得像麻桿,一個餓得像豆芽。
上一世,他殫精竭慮,成爲大國重器之父。
這一世,他要顧小家,爲妻女而活!
背靠一片工業廢墟的鞍陽鋼廠,他有大把機會搞錢!
一個齒輪,轉手就賺20張大團結,不服?
一根曲軸,少了它你的設備就不轉,信不?
重工業之父,在工業廢墟中撿漏,主打一個降維打擊。
鞍陽市。
特級病房,房門緊閉着。
門外,衆多探訪者中有省領導、專家和企業老總,卻統統不得入內。
只因爲,老人說想一個人靜靜地走。
病房內。
彌留之際的趙瑞剛似是迴光返照,緩緩下牀,蹣跚行至窗邊。
短短兩步距離,他已累得氣喘吁吁。
望向天邊漫天雲霞,趙瑞剛緩緩跪下。
顫抖的嘴角低聲呢喃:“彩雲,這輩子,我對不住你啊!”
“逃避了一輩子,終究還是要去見你!”
淚水啪嗒啪嗒,滴在老人瘦弱乾枯的手背上。
手心,緊攥着一張泛黃的黑白老相片。
趙老學生們人都知道,那是他的珍寶。
照片上除了年輕時的趙瑞剛,還有一個溫婉的女人和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兒。
57年,趙瑞剛以俄語翻譯兼工程技術身份被派遣到鞍陽市,負責蘇聯專家和本地技術員之間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