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封禪鳴,是個倒斗的。
明末年間,我祖上是觀山太保。再往前數,封家人乃是曹操親自冊封,領金銀名冊的發丘中郎將。
爲尋天官神藏,我封家世世代代上下求索,日夜奔波不息,只爲找尋到遺失在世間的天官印開啓天下神藏。
本以爲這輩子無緣得見,機緣巧合之下,卻見摸金符重現世間,不得不以身入局。
誰知一腳踏進江湖,就再也沒能邁出來……
自古以來,盜墓一詞兒不再罕見,尤其是當下科技飛速發展,短視頻應接不暇,在這個年代,盜墓爲IP的大電影更是被堂而皇之的搬上了大熒幕,讓人評頭論足。
電影裏講,發丘,摸金,搬山,卸嶺。
但鮮少人知盜墓其實分兩派,四門,八大坎子,電影中撰述的傳聞大多出自於古籍野史中,屬閒人憑空杜撰,其中奇詭學說被賦予了極強的神祕色彩,被無數人津津樂道。
但其實,盜墓摸金一說卻早有其事。
我叫封禪鳴,乾的就是這一行摸金倒斗的買賣。
我做這個營生,沒有甚麼苦大仇深,沒有死爹沒孃的狗血劇情。
更不是因爲喜歡偷雞摸狗,幹一行愛一行,實在是我們老封家啊,自打祖宗根根上就是鼓搗這門道的行家。
只因爲我姓封而已。
封姓,算不上名門望族,而這姓氏少見,歷史上出挑的名人也不多,但是我家是留着族譜的。
往前頭數幾百年,我祖宗是封王禮。
就是明代親手砸碎了發丘天官印的觀山太保。
出身不假,有跡可循,但這事兒聽我爺說卻是謠傳。
畢竟,在觀山太保之前,我的祖宗喫的是曹操的官糧,領的是發丘中郎將的印信,那可是頭一遭喫皇糧的,所以後來這觀山太保砸了發丘天官印自然也就成了無稽之談。
不過這發丘天官印的確是碎了不錯。
因爲我親眼見過,其中的一半就傳到了我爺的手中,至於另一半,早已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