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讓孩子喫點苦的30個建議 > 第4章 讓孩子自己走路

第4章 讓孩子自己走路

目錄

  

  每一個孩子都會跌倒,但他只要能夠在一次次跌倒後自己爬起來,他就會站得更穩,同時,他的心靈深處也會更深切地體會到:不能哭,得自己爬起來!家長要多給在人生的前進路上的孩子“加油”,進而讓他學會自己走路,而不是靠在家長的肩上不願離開。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本領,這有利於孩子自主成長,也有利於他超越自我。

  

一、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對每次跌倒,而立刻站起來;每次墜地,反會像皮球一樣跳得更高的人,沒有所謂失敗!

——(法國)巴爾扎克

  在一生中,每個人都會有無數次的跌倒。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也會時常跌倒,明智的父母不會去扶孩子,而是讓他自己爬起來,這樣,孩子會更快地學會走路,步子也會很快穩健起來。

  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這一點:孩子摔倒了,要讓他自己爬起來。可以看一下週圍,經常會見到類似的情境:孩子被地上的石頭不小心絆倒了,不是努力地自己爬起來,而是哇哇大哭,父母則立即跑過去把孩子扶起,揀起石頭扔出去很遠,嘴裏還唸叨:“該死的石頭!”然後轉身對孩子說:“寶貝兒不哭了,都是石頭不好。”孩子停止哭泣,跟着叫起來:“壞石頭!壞石頭!”孩子這才心安理得,父母也覺得理所當然。那些絆倒孩子的石頭,被孩子撞到的桌角、椅子等都可能被斥責爲“壞蛋”,很多父母對自己這套手法頗爲得意。

  實際上,這種做法只是暫時讓孩子破涕爲笑了,但是,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在家庭外難免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在學習上難免遇到不如意,在生活中難免犯錯誤……他都會把這些錯誤的責任歸結到外部,而不會從自身找原因,長此以往,孩子不會有一點責任感。而且,以後他也經受不住失敗的打擊,從而產生心理上的問題和疾病。

???? 所以,孩子跌倒了,父母要在旁邊鼓勵他:“跌倒了,應該自己爬起來!”孩子很容易形成習慣,幾次後,他再跌倒就會很自然地自己爬起來。

  中國的馮先生娶了一位日本女子智子,智子是一位很溫柔的日本女性。他們有一個女兒,名叫小百合。平時,智子對小百合總是和藹耐心,處處體現出日本婦女特有的母愛。智子對女兒的愛是另外一種方式。

  一個夏日的黃昏,智子正在洗衣服,馮先生下班剛剛進家門。小百合正淘氣地追着一隻紅蜻蜓,突然看到了馮先生,於是,她不由得張開雙臂朝馮先生撲來,誰知被一塊小石頭絆了一下,頓時失去重心,“撲通”一聲摔倒在地上,小百合大哭起來。馮先生慌忙想上前攙扶,智子一把拽住了他的手。然後,智子朝小女兒說:“小百合,不許哭,要自己站起來!”小百合仍然哭泣着不肯起來,智子再次說了一聲:“不許哭,站起來!”

  這次,智子神態嚴肅,與往常笑眯眯的樣子判若兩人。馮先生驚異望着這位“狠心腸”的母親,感到簡直不可思議。最終,小百合止住了哭聲,一雙含淚的大眼睛委屈地望着父母,自己慢慢地爬起來。這時,智子才一把抱起女兒:“我的寶貝兒,真乖,聽媽媽的話,摔倒了自己站起來,將來一定是個好孩子。小百合也懂事地摟着智子的脖子,奶聲奶氣地說:“媽媽我聽你的話,再也不哭了。”然後瘸着小腿又去玩耍了。

  

  不得不承認,這位日本母親是明智的。再看看中國的孩子,他們從小跟着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摟在懷裏怕熱着,含在嘴裏怕化了,四五歲的孩子,出屋門還總得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牽着手。

  每一位父母都應該讓孩子從小就懂得,他和父母一樣,作爲一個獨立的人而存在的,應該從小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處處依賴別人。

  每一個孩子都會跌倒,但一次次跌倒後自己爬起來,他就會站得更穩,同時,他幼小的心靈也會更深切地體會到:不能哭,得自己爬起來!如果父母真愛孩子,就請放開孩子臂膀吧,讓他在蔚藍的晴空展翅高翔吧!要知道,自由的鷹永遠要比禁錮在籠裏的小鳥飛得更高、更遠。

  在孩子跌倒自己爬起來的過程中,他的智慧、觀察力以及決策力等也得到了培養。當孩子跌倒時,他要忍住疼痛,觀察四周有沒有可以依靠的物體,然後決定以哪一個作爲依託……他站起來了!這個過程就是孩子最早的成功體驗。這時,如果父母能夠鼓勵、稱讚他一下,就更加深了孩子這種成功的愉快體驗。於是,一個獨立、自信和樂觀的孩子就從這時開始成長了。

  其實,跌倒後自己爬起來更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還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頑強毅力、忍耐力、獨立能力以及機靈的個性品質等。

  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還會跌倒,如果讓惰性、依賴和猶豫不決的安逸心態佔領了他整個心靈,那麼他很可能會因此永遠也爬不起來,從而失去步入光明前程的機會。所以,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會隱藏着跌倒了靠自己爬起來的故事。對一個人來說,他這樣的經歷越多,成功的幾率就會更大。

1. 幫孩子克服依賴心理

  善於駕馭自我命運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只有擺脫了依賴,拋棄了柺杖,具有自信,能夠自主的人,才能走向成功。孩子跌倒後想讓他自己爬起來,首先要幫助他克服依賴心理,否則,孩子就會在人生路上喪失很多機會。

  某市少工委曾對1500名中小學生做過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其中74.4%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離開父母就束手無策;有51.9%的學生長期由父母整理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只有13.4%的學生偶爾做些簡單家務,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就以上數字,不難發現,有相當數量的孩子在生活上依賴父母,可以想象,有些孩子可能已經形成了依賴型人格。這樣從小處講是影響了個人的前途,從大處說則是影響了一代人的發展乃至整個國家的命運。

  德國詩人歌德曾說:“誰若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一個奴隸。”可以設想,一個處處依賴父母,依賴別人,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他人身上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大的作爲呢?

  依賴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會影響孩子獨立人格的完善,制約孩子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從而阻礙其自立能力的發展。所以,一定不要讓孩子依賴父母,讓孩子也明白,父母跟不了他們一輩子,他自己一定要學會獨立生活。

  孩子過於依賴他人,有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安逸的心態,跌倒了沒甚麼關係,反正會有人把我扶起來。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勇於前進的動力了。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克服依賴心理。在平時,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比如逐漸地學習整理書包等。孩子在獨立地料理生活的過程中,會逐漸地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會發現依靠自己也能解決很多問題。

  另外,讓孩子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孩子嚐到獨立解決難題的甜頭,他的依賴行爲勢必逐漸減少。在引導孩子獨立解決難題的過程中,要注意要把握好“度”,否則,孩子的難題總也解決不了的話,他就會有一種挫敗感,就可能會削弱他的獨立行爲。

2. 鍛鍊孩子的勇氣

  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在他的人生路上能夠做到跌倒後自己爬起來,就需要鍛鍊孩子的勇氣。只有擁有自己爬起來的勇氣,他才能真正學會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一位父親很爲他15歲的兒子沒有男子漢的氣概而感到苦惱。於是,這位父親帶着孩子去拜訪一位訓練師,請求他訓練自己孩子的男子漢氣概。

  訓練師說:“把孩子留在我這兒吧!3個月後,我一定可以把他訓練成真正的男人。但是,這3個月裏,你一定不要來看他。”父親同意了。

  3個月後,父親來接孩子。訓練師安排孩子和一個空手道教練進行一場比賽,以展示這3個月的訓練成果。教練一出手,孩子便應聲倒地。他站起身來繼續迎接挑戰,但馬上又被打倒,他又站起來……就這樣來來回回一共20次。

  訓練師問那位父親:“你覺得你孩子的表現夠不夠男子漢氣概?”父親回答說:“我簡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來這裏接受了3個月的訓練,看到的結果卻是他還是這麼不經打,一打就倒啊!”訓練師嘆了口氣,說:“你只看見了表面的勝負。你有沒有看到你兒子那種倒下去立刻又站起來的勇氣呢?這纔是真正的男子漢氣概啊!”

  真正的男子漢氣概不在於他能否被打倒,而在於他被打倒後能否立刻站起來。只要站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人生的路程很長,路上的荊棘、石頭很多,稍不留神就有被荊棘扎傷、被石頭絆倒的可能。父母可能無法幫孩子排除一切被扎傷、被絆倒的可能,但卻可以鍛鍊他絆倒後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要鍛鍊孩子的勇氣,有時候對父母自身的勇氣是一個考驗。如果父母自身就害怕困難和危險的話,那這樣的父母也不會帶出有勇氣的孩子。很多時候,父母僅僅是擔心孩子的安危,這種爲防止萬一而犧牲孩子鍛鍊機會的做法是很自私的,因爲這就造成了孩子缺乏勇氣的弱點。所以,父母一定要克服這種自私,爲他的將來着想,大膽鼓勵他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3. 孩子爬起後不忘讚賞他

  孩子在跌倒後,父母可以假裝漠視,在必要的時候應該鼓勵他自己爬起來;當孩子爬起來後,父母一定要及時鼓勵他,讚賞他。如果孩子是在沒有得到鼓勵的情況下爬起來的,爬起來又沒有得到讚賞的話,他可能就會在以後變得冷漠,對他的成長不利。

  在公園的林蔭道上有很多人散步,不遠處有一對母子,孩子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跑着,年輕的母親微笑着跟在他背後。突然,奔跑中的孩子不知被甚麼東西絆了一下,一跤撲倒在地。

那位母親並沒有動,她幾近冷漠地站在那裏,靜靜地看着跌倒的孩子。孩子躺在地上號啕大哭,可憐巴巴地望着母親,母親仍然無動於衷。

  幾分鐘後,孩子終於停止了哭泣,艱難地從地上爬起來,一直旁觀的母親長吁了一口氣,眼睛裏亮晶晶的,已三步並作兩步地跑上前去。她一邊輕拍着孩子衣服上的灰塵,一邊小聲地問:“痛嗎?”孩子點點頭。她又撫摸着孩子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好孩子,跌倒了要靠自己爬起來,知道嗎?你做到了,真是好樣的!”說完,拉起孩子的手,向前走去。

  人生總有跌倒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需要靠自己爬起來。就像那位年輕的母親一樣,假裝漠然置之,其實,默然裏包含了最深刻的愛。不扶,就是最大的攙扶,對對孩子人生的攙扶。

  另外,也要向那位年輕母親學習,在孩子自己爬起來後,一定要及時肯定他的行爲,並讚賞他,這樣,孩子知道父母是爲了他好。否則,父母對孩子一直漠視下去,孩子的心裏難免會有父母不關心他、對他很冷酷的想法,對他的心靈就是一種傷害。在自認爲得不到父母的關懷和撫慰的前提下,孩子就會變得冷漠。當他以後看到比他更弱的人遇到困難時,他也會漠然視之,袖手旁觀。

4. 懂得靈活處理不同情形

  作爲父母,在處理孩子跌倒這個問題上,還應該懂得靈活處理不同的情形,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如果不管孩子年齡大小、身體強弱,也不管他跌倒後是否摔傷以及受傷的程度等等,而主張“絕對”不去扶他,這種做法就太絕對了,也太過教條了。

  如果孩子摔得不重,毫髮未傷,他能夠自己爬起來,父母就沒有必要去扶他,而應該鼓勵他自己爬起來。這樣做,就可以達到鍛鍊孩子能力、增強孩子自信心、使他的意志更加堅強的目的。但是,如果孩子剛剛開始蹣跚學步,他的年齡小、身體弱,如果摔得很猛、很重,父母也不伸手去扶助的話,就有點殘忍了。

  所以,父母一定不要教條,孩子畢竟是弱者,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在他確實需要幫助和保護的時候,父母就應該伸出雙手拉孩子一下。這不僅讓孩子獲得了必要的關愛,也會使他從父母的行爲中學會關愛別人。

  在教育孩子時,父母一定要注意,對於一種教育主張應當慎而又慎,不能太絕對、太武斷,要學會全面看問題,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那些對孩子過於呵護、過度保護的父母,有意識地強調“跌倒了,自己爬起來”,矯枉過正,是必須的,但不能把它作爲一個適用於所有情況的普遍的教育原則。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父母也需要講究辯證法,不能形而上學。

二、讓孩子早日自立自強

  爲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剷除埋伏各處的障礙,在家庭要教養他,使他具有爲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

                            ——(美國)戴爾·卡耐基

  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寫過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喫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可以說,這首小詩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對自立做了最精闢的解釋。用陶行知自己的話說:“寫這首詩,志在勉勵青年打破依賴性,不再做那貪圖享福之少爺小姐。”其實,陶先生就是希望年輕人能夠自立自強。

  自立自強是一種自我生存的意識和能力,也是現代人追求的心理品質。簡單來說,自立就是不依賴別人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做事的精神品質。在當今時代,一個人必須具備自立自強的意識和能力,這是社會的要求,也是自身發展的需要。一旦孩子具備了自立自強的意識和能力,他就比較容易適應社會,就能更好地發展自己。

  一個孩子如果不能自立自強,只能是父母和社會的負擔。但是,現在有些父母的確沒給孩子自立自強的機會。今天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任性、依賴性強是他們共有的“綜合症”。因爲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六個大人圍着一個孩子轉,甚麼也不讓孩子幹,孩子的日常生活自然就會嚴重依賴大人,造成他長大後生活自理能力極差,自立自強也就無從談起了。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自立自強是一個成功者的必備素質。一個人要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上立足,就一定要做生活和事業的成功者,而要做成功者,就必須自立自強。

  

  有一個年輕人想到城裏找一份工作,可到了城裏後,他發現那裏沒一個人看得起他。因爲家庭的貧困,他沒怎麼讀過書,當然也就沒有讓人看得起的那個文憑。於是,他決定要離開那座城市,另尋出路。忽然,他想起了當時有名的銀行家羅斯,他想:我得給他寫一封信才能消除心中的憂傷。

  信很快寫好了,年輕人在信中向羅斯傾訴了命運是怎樣捉弄他的,對他是如何的不公。他還特別寫道:“如果您能借一點錢給我,我會先去上學,然後再找一份好工作。”信寄出去了,年輕人開始在旅館裏等待羅斯的回信。

  幾天過去了,在用盡最後一分錢後,他把行李打好了包準備離開。就在那時,旅館老闆遞給他一封信,信正是他盼望的銀行家羅斯回覆的。但是,並不像年輕人想象的那樣,羅斯在心中沒有對他的遭遇表示同情,而是給他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在浩瀚的海洋中生活着很多魚,那些魚之所以能在水中游弋,是因爲它們都有魚鰾。但有一種魚沒有魚鰾,這就是鯊魚。按常理說,沒有魚鰾的鯊魚不可能在海里生活下去。因爲沒有魚鰾就很會容易沉入水底,造成它們行動的不便,在海洋裏只要一停下來就有可能喪生。但是爲了生存,鯊魚只能不停地運動。很多年過去了,鯊魚練就了強健的體魄,併成爲同類中最兇猛的魚。

  最後,羅斯在信中寫道:這個城市就是一個浩瀚的海洋,擁有文憑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卻很少,而你現在就恰恰是一條沒有魚鰾的魚……

  那天晚上,年輕人久久不能入睡,他一直在想銀行家羅斯的回信。然而就在一瞬間,他改變了主意。第二天,他對旅館老闆說:“只要給我一碗飯喫,我就可以留下來當服務生,一分錢工資都不要。”旅館老闆看到眼前這個如此便宜的勞動力,便很高興地留下了他。

  10年後,他的財富令全美國人羨慕不已,而且他還娶了銀行家羅斯的女兒,他就是石油大王哈特。

  

  所以,父母應該讓孩子學習那條沒有魚鰾的鯊魚,鯊魚從生存到優秀再到卓越,是它們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擁有了自立自強的品質。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做強者,那麼就需要讓他自立自強。

  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走向社會,獨立生活。父母也知道孩子不可能孩子一直留在身邊。可是現在,有太多未成年的孩子缺乏自立自強的能力,因爲他沒有嘗試社會中的酸甜苦辣,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

  自立自強是孩子獨立走入社會的第一步,是進入成功之門的金鑰匙。那麼,爲人父母者到底應該怎樣去愛孩子,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的能力呢?

1. 給孩子長大的機會

  作爲父母,給予孩子真正的愛,就是要努力爲孩子創造一個廣闊的成長空間。大膽放開手,給孩子長大的機會,讓他自己長大,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技能。正如現代政論家鄒韜奮所說:“凡是兒童自己可以幹得來的事情,總是讓他們自己去幹,看護或教師至多在旁指導或看着,決不越俎代庖,這是要從小就養成他們的自立精神。”

  如果父母總是認爲孩子還小,甚麼事都不懂、甚麼也不會做,所以就必須爲孩子做這做那,那麼孩子可能就因此沒有長大的機會了。

  有一位母親爲她的兒子傷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問題專家尋求解決的辦法。於是,這位母親和心理問題專家的對話開始了。

  專家問:“孩子第一次穿衣服係扣子的時候,把釦子系錯位了,從此之後,你是不是就沒有再給他買過帶扣子的衣服?”那位母親很驚訝,然後她點了點頭。

  專家又問:“孩子第一次切菜的時候,切破了手指,從此之後,你是不是不再讓他走進廚房了?”那位母親更驚訝了,連忙說是。

  專家接着問:“孩子第一次洗自己的衣服的時候,整整用了兩個小時,還沒有把衣服洗乾淨,然後你就嫌他笨手笨腳了?”這時,那位母親驚愕地看了專家一眼,還說是。

  “孩子大學畢業後找工作,你又盡全力動用了自己的權力和關係,爲他找到了一個讓很多人都羨慕不已的職位,是這樣嗎?”專家又問道。那位母親更驚愕了,她終於忍不住了,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湊近專家問:“您是怎麼知道這些的呀?”

  “從那個系錯的扣子知道的。”專家回答說。這位母親問:“那以後我該怎麼辦呢?”

  “很簡單,在他沒有錢時,給他送錢去;在他要結婚的時候,給他準備好房子;當他生病的時候,帶他去醫院。這是你今後最好的選擇,關於其他的,我也就無能爲力了。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爲從一開始,你就沒有給孩子一次讓他長大的機會,現在已經來不及了。”專家最後說。

  這位母親和專家的談話給今天的父母怎樣的啓示呢?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存在着一個非常溫柔的陷阱,這是父母親手爲孩子辛辛苦苦挖掘的,因爲過分庇護孩子。掉進陷阱裏的孩子,由於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權利,從而也失去了長大成人的機會,也就喪失了自立的能力。

  一個4歲的猶太男孩正在費力地彎腰繫鞋帶,一個大人看到後想去幫助他,可是男孩卻拒絕了他。不但如此,男孩還反問他:“你知道我多大了嗎?”大人說:“不知道,不過我想你還很小。”小男孩驕傲地說:“我已經不小了,都4歲了。”意思是說,他已經長大了,繫鞋帶這類事情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了。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放開手,給孩子一個長大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在天空中翱翔,在風浪中成長,學會走好前進中的每一步。

2. 讓孩子明白一切靠自己

  有一位哲人曾經這樣說:“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倚賴兄弟和好友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

  拿破崙有一次外出打獵,他剛走到一條河邊,就聽到一個落水者在大聲呼救。拿破崙見他在水中使勁撲騰,但就是不往岸邊來,於是,他馬上舉起獵槍瞄準落水者說:“喂,你要是再呼救,而不向岸邊爬的話,我就開槍打死你。”那人聽了,嚇得竟然忘記了自己不會游泳,用力向岸邊游來。經過多次掙扎,落水者終於靠自己的力量爬到了岸上。一上岸,他便氣憤地責問拿破崙爲甚麼見死不救,還要開槍打死他。拿破崙從容答道:“要是我不嚇唬你,你自己還不照樣在水中淹死。現在你至少懂得一個道理:一切要靠自己。”

  “一切靠自己”是一句簡單的話,但同時也是一個簡單的道理,而做父母的卻沒能讓孩子明白。現實生活中,經常看見這樣的場景:每當颳風下雨,學校門口就排起了長蛇陣,家長們個個向校園裏張望,手裏拿着雨具、衣服……這真應了那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費勞德曾說:“一棵樹如果要結出果實,必須先在土壤裏紮下根。同樣,一個人也要學會依靠自己,學會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捨,不等待命運的饋贈。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纔可能做出知識上的成就。”

  動物界有這樣一個場景:善於奔跑的非洲獵豹在逮住獵物後,不是立刻將它咬死,而是有意識地將它放生,然後驅趕小豹追趕逃命的獵物。如果小豹只追了一會兒便停下來,母豹就會毫不留情地撕咬小豹,直到小豹再去追獵物爲止。

  不難看出母豹的良苦用心,這樣對待小豹,完全是爲了小豹着想,讓小豹明白,要生存只能靠自己,要學會捕食,這樣才能真正自立。這給現實生活中的父母提了一個醒,應該讓孩子學會自立自強。

3. 讓孩子從小事做起

  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能力,不要忽略孩子身邊發生的日常小事,小事往往會對孩子自立自強能力的培養髮揮巨大的作用。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天都會遇到許多小事,父母一定要善於抓住這些點滴小事,因爲正是這些小事給孩子提供了培養自立自強能力的機會。所以,作爲父母,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而要讓他自己去完成、去鍛鍊。

  比如,孩子年齡小一點的時候,可以讓他自己喫飯,自己拿凳子,喫完自己盛飯等。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不習慣,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做這些事,父母多做點,讓孩子學着做。注意,無論如何,都要讓孩子學着做,父母一定不能越俎代庖,等時間一長,孩子就學會了。慢慢地,孩子做起這些小事來就會比較自然。隨着年齡的增長,可以放手讓他多做一些事。如自己穿衣服、洗手帕、整理臥室等。只有這樣,孩子纔會明白,這些小事都是他的責任,他必須自己完成。由此,孩子就會慢慢自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這是中國古代先賢的經驗總結。孩子從小學會做小事,長大才能做大事。所以,作爲孩子的首任教育者,父母要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勇於自己做事的良好品質。這樣,孩子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作爲,並能愉快舒暢地生活!

三、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

  人類要在競爭中生存,便要奮鬥。

——(中國)孫中山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學者乘船過河時,與船家攀談。學者問船家:“你懂得天文學嗎?”船家說不懂。學者嘆道:“你生命失去了四分之一!那你懂得哲學嗎?”船家依然說不懂,學者又嘆道:“你生命又失去了四分之一!那你懂神學嗎?”船家還是搖頭。學者長嘆一聲:“這樣的話,看來你生命的四分之三都失去了!”突然,颳起了颶風,小船被掀翻了,船家與學者都落入水中,船家問學者:“你懂得游泳嗎?”水裏的學者掙扎着說:“不懂啊!”船家說:“瞧,你生命的全部都要失去了!”不過最後,船家還是把他救上了岸。

  這個故事給人趣味和歡笑,更給人以啓迪。通過這個故事,不難聯想到今天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培養。不可否認,對於孩子的未來而言,分數很重要,上大學也很重要。但是,比這些更基礎、更重要的卻是生存的能力。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並不是因爲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好,而是因爲他們缺乏一些很重要的生存能力,不懂得與人交往,表達能力不好,連應聘的面試關都過不了。因此,父母除了關注孩子的分數外,更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

  不可否認,今天孩子的生存能力正在下降。有關資料顯示:很多小學生脾氣暴躁,不能與同學和睦相處,稍有不順心就不上學,受到一點打擊就退縮,不愛勞動;很多中學生上課無精打采,低着腦袋,到處遊蕩,沒有朝氣,看不到邁着愉快步伐與同學們饒有興致地交談的情景;很多大學生在新生入學時需要父母陪送,爲他掛蚊帳、鋪牀鋪,甚至需要父母陪讀。從中不難看出,孩子的生存能力正在不斷地弱化。

  從歷史和科學發展的總體情況來看,人類的生存能力是提高了,但從具體的個體來看,因爲生活環境的不斷優化,在許多方面,個體的生存能力相對下降了,許多生存的技能也在減退,特別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孩子高分低能,這就更說明培養孩子生存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美國,父母就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他們的教育方法值得中國的父母學習。六七個月的美國孩子就學會了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點就自己學用刀叉喫飯。孩子也常常會把飯菜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決不去喂孩子,而是讓他自己喫。孩子做遊戲也是一個人,或與小夥伴一塊做,而不是纏着父母做。

  外出旅遊時,父母把幼小的孩子就交給爺爺奶奶帶,或是寄放在別人家。家裏辦晚會或去外面參加宴會,也看不到父母牽着自己的孩子。等孩子長到6歲以上時,美國父母就會帶他到山區旅遊。一旦遇到山澗需要渡過時,父母就讓孩子觀察水勢,尋找最淺、水流較緩的涉水點,然後由父母決定是否可行。如果選擇不當,父母就對孩子講明道理,並教孩子怎樣識別水深及流速。上山時,他們從不坐纜車,而由孩子選擇登山的路線。中途遇到陡峭的崖壁,就讓孩子判斷有無危險,是否攀登,並問孩子該怎樣保證安全。經過多次跋山涉水的實踐,孩子自然就不會害怕山高水急,也敢探索了。

  美國父母也深諳“藝高人膽大”的道理。爲了讓孩子獲得生存技能,美國父母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他認識並使用各種工具和電器。父母教給他榔頭、螺絲刀、鉗子、銼刀等工具的用途、性能,讓孩子掌握操作要領,並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們。孩子五六歲時,父母就要教他使用煤氣竈、高壓鍋和洗衣機……

  一方面,美國父母鼓勵孩子在人生旅途中要膽大,無拘無束地去創新,去開拓進取。同時,也告訴孩子社會上也有騙局和陷阱,有暴力、搶劫、S人等犯罪現象的存在。所以,要孩子學會避免受到傷害。父母帶孩子上街時,隨時隨地都會教給孩子交通規則,並囑咐其他的注意事項……

  在今天這樣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應該把對孩子的教育定位在“學會生存”這個主旋律上,這也是時代的要求。

  前幾年,一本名叫《誰動了我的奶酪》的小冊子風靡全球,它觸及了一個誰都不能迴避的問題——生存能力。生活中的“奶酪”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某種意義上,人們發現“奶酪”的能力,也就是生存能力卻日益退化。爲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爲21世紀的教育提出了一個極具震撼力的口號——學會生存。

  可以說,生存與發展是當代少年兒童教育的主題,生存教育已經成爲21世紀教育的必要內容和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爲了讓孩子真正有一個幸福美好的明天,必須對每一個孩子進行生存教育,使他們有勇氣、有能力面對未來社會的生存競爭和挑戰,在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

  其實,對孩子來說,最爲有效、最爲直接的生存教育就發生在他和父母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因爲父母是孩子生存教育的第一任老師,生活是孩子生存教育的第一個課堂。

  一般來說,所謂“生存能力”,就是一個人藉以適應、改造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由生存意識、生存意志力和生存技能等構成的綜合性能力。包括獨立生活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功能性的學術能力、休閒和娛樂能力和職業能力等。對孩子而言,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是特別值得今天的父母培養他的。

1. 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立意識,這種意識是孩子個人能力的反映。其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有很強的這種意識,這種獨立意識是好事而絕對不是壞事。所以,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父母就不要過度保護孩子。父母對孩子的保護越多,孩子的獨立性越差,生存能力就會越弱。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這樣說:“有一種家長,把孩子視爲寶貝,怕孩子跌倒摔傷不讓孩子滑冰;怕溺水不讓划船和游泳。這簡直是把孩子用玻璃罩子罩起來,這是非常錯誤的。這種教育方法只能使孩子成爲廢人。”

  當父母過分地保護孩子的時候,往往忽視了一個基本的事實:父母總有老去的那一天,不可能永遠爲孩子保駕護航。從一定意義上說,這種關心孩子的方式會使孩子的人生存在狀態逐漸走向病態,沒有與外界密切聯繫的、健康的廣泛關係,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生存。

  另外,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父母就不應該過分干涉孩子。現在的父母,爲了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而對孩子適當管制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是不惜一切代價去幹涉孩子的話,那就是不足取的了。作爲父母,應該明白,對孩子進行過多的干涉,就等於剝奪了孩子的自由,不但是身體上的自由,更是精神的自由。

  父母對孩子干涉過多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在孩子的生活起居、學習交往,甚至是在關乎孩子重大前程的問題上,家長都要試圖干涉一把,把自己的意志強行加到孩子的身上。殊不知,這種做法不但對孩子無益,相反,帶給孩子的可能會是永遠的傷痛。

  有一位母親說她的兒子本來很乖,可是自從上了初中以後,每天放學回到家,他就徑直鑽進自己的小屋,門口還掛着一塊小牌:“請勿打擾,謝謝合作!”這位母親很生氣,她始終想不明白,爲甚麼她對兒子那麼關心,兒子還把她拒之門外。後來,這位母親承認,孩子一離開她的視線,她就很不放心。

  其實,這是一個因干涉孩子過多而產生的負面結果的典型的案例。這種現象極爲普遍,因干涉孩子過多,父母與孩子在交流方面的衝突日漸突出。

  兒童行爲與心理專家曾做過調查:那些被父母干涉太多的孩子總是不如別的孩子聰明。當然,對孩子進行適度的干涉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孩子在保證完成既定任務的前提下,再從事其他對身心健康有意義的活動時,父母就不要再過多幹涉了。與其對孩子過分干涉,不如早日放開孩子的手,讓孩子的心智和個性在廣泛的交往和溝通中得到最大的發展。

  其實,父母只要肯放手,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就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的潛力是巨大的,父母看起來他不能做的事其實他都能做,只是因爲父母的過度保護和過度干涉剝奪了他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2. 教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曾說:“一個成功者,專業知識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際能力卻佔85%。人際關係的和諧,交往本領的高強,是未來社會判斷成功者的重要標準。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不與他人打交道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整日搞科研的科技人員,也需要與他人交往。”由此可見與人交往的重要性。

  善於與人交往的孩子在上學後,不僅能夠從容地和同齡人交往,而且能夠從容地與老師等成年人交往。良好的人際交往是一個人適應社會的表現。孩子是否善於同他人打交道,在人羣中人緣如何,對他以後的學習和人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一句話,善於和人交往事孩子的生存需要。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讓他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在集體活動中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加強與同學的交往,增加同學對自己的好感和信任。教育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尊重別人,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主動幫助別人,這樣能贏得更多的朋友。父母還應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體育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也需要膽量。這膽量,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對手,這種尋找,就是交際;合適的對手,往往就是具有深厚友誼的夥伴,多與之交往有利於提高交際能力。

  另外,父母也應該教給孩子一些交往技巧。比如,教孩子使用禮貌用語,如,“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係”等,不對別人說粗話,不做不禮貌的動作;主動與老師和同學打招呼問好;在與人交往中,懂得寬容他人的缺點和過錯,不斤斤計較;真誠待人,講信用;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多讚美他人,同時不炫耀自己……?這些交往技巧能有效幫孩子在交往中獲得他人的好感。

3.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動手能力是孩子生存成長的基礎,是孩子手與腦結合、身心和諧發展的過程。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動手實踐的機會。蘇聯作家巴甫連柯說:“在任何一個成功的後面都有着15年到20年的生活經驗,都有着豐富的生活經驗。要是沒有這些經驗,任何才思敏捷恐怕也不會有,而且在這裏,恐怕任何天才也都無濟於事。”

  古波斯學者薩迪說:“有知識的人不實踐,等於一隻蜜蜂不釀蜜。”其實,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不能全盤依靠書本的知識,一定要學會動手實踐,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因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把書本的知識運用於生活。告訴孩子,只讀書本那是死讀書,只有懂得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書本知識才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父母要讓孩子在做事中成長。所謂做事,就是讓孩子動手解決他生活中自己能解決,也是他應該解決的事情。這裏強調兩點:一是生活中的、孩子自身需要的事情;二是孩子親自動手,經過自身努力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強調孩子生活的自身需要,這是孩子動手解決問題的內在動力,強調孩子親自動手,就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付出、自己的行爲滿足自身的需要。

  另外,父母也應該讓孩子做一些家務勞動。孩子的生活本應是豐富多彩的,學習書本知識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學校生活的主要內容。回到家,孩子還需要豐富的家庭生活,所以父母應該讓他做一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是讓他幹一些不太費力氣的細活,如,剝洋蔥皮、去豆角筋、洗菜等簡單的家務活兒。父母要知道,這種勞動可以運動孩子的手指,從而刺激他大腦的成長髮育。

四、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

  一個有自制力的人,不易被人輕易打倒;能夠控制自己的人,通常能做好分內的工作,不管是多麼大的挑戰皆能予以克服。

——(美國)拿破崙·希爾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最大的敵人實際上並不是他多麼缺少機會的眷顧,也不是他多麼的青澀年幼。孩子成功的最大敵人,就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缺乏對自己情緒與行爲的控制。

  有人說,一個人不能沒有熱情,如果缺少了奮鬥的熱情,就會如一潭死水一樣沒有生氣。然而,如果任由熱情的驅使,他就會變成一匹脫繮的野馬。

  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對美國各監獄的數十萬名成年犯人作過一項調查,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這些男女犯人之所以淪落到監獄中,有90%的人竟是因爲他缺乏必要的自制!因此,可以說,自制對一個人成敗很關鍵,任何人都不能忽略它對自己的重要影響。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想讓孩子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這就要求孩子,既不能不思進取也不能飛揚跋扈,要做個“平衡”的人,也就是讓孩子身上的熱忱和自制必須相等而平衡。

  不可否認,缺乏對情緒的控制是今天孩子最具普遍性的弱點之一。如果父母爲了孩子的成長,說了幾句他不希望聽到的話,如果他缺乏自控能力的話,就會立即與父母針鋒相對,用話語進行反擊。雖然孩子可能知道,這樣做的結果會使父母傷心,更增添了他自己的懊悔,可是在遇到類似情況時,他還是會選擇放任自己的情緒,自制總是被留到未來的日子。

  有一位脾氣非常暴躁的男孩,常常無緣無故地發脾氣。他的父親爲了幫助他控制情緒和行爲,想出了一個辦法。

  這天,父親把男孩叫到一面牆壁的面前,對男孩說:“孩子,爸爸知道你脾氣不太好,這也不是你希望的。但是,罵人、脾氣不好會影響到別人。這樣吧,從今天開始,你感到自己要發火的時候,就在這面牆壁上按一個圖釘。”然後,父親給了小男孩一盒圖釘。

  就在當天,男孩竟然在牆壁上按下了30多個圖釘……一星期後,牆壁上已經被男孩按上了許多圖釘。一天晚上,父親指着牆壁對男孩說:“孩子,你看到自己的壞脾氣了嗎?”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父親說:“從現在開始,每當你能夠控制自己脾氣的時候,你就把你按在牆上的那些圖釘拔下一根。”

  第一天,男孩堅持不住還是發了火。第二天,男孩居然真的沒發火。這樣,一天一天的又過去了,牆上的圖釘越拔越少。最後,男孩告訴父親,他終於把牆上所有的圖釘都拔出來了。父親聽了孩子的話,拍着孩子的肩膀說:“好,孩子,你做得很好。來,你跟我來。”

  接着,父親又把孩子帶到了牆壁前,對男孩說:“孩子,現在你已經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這非常好。你看看,以前你發脾氣的圖釘雖然被你拔掉了,但是,被圖釘扎的洞還在。這面牆永遠也不可能恢復到從前的樣子了,你發脾氣時所說的那些話就像這些洞一樣,給別人留下了疤痕。所以說,你每次發完脾氣之後,不管是給他人還是給自己都將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其實,你只要學會控制一下自己,這些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啊!”

  男孩慚愧地笑了笑。從此以後,男孩幾乎不再發脾氣了。

  孩子都知道,當接近沸騰的血液在他的心中奔湧的時候,控制自己的言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儘管如此,作爲父母,也應該讓孩子更清楚地認識一點:如果一個人一旦成爲情緒的奴隸,那將是多麼的可悲!這就意味着他不再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無法完全控制和主宰自己,就像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說:“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

  其實,對於任何人來講,總是保持情緒上無堅不摧的狀態,是一種完美且難以達到的。作爲常人的孩子,也不可能一下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爲,這需要父母幫助他,讓他主動地去學習,並通過一些行爲來改進自己處理情緒的能力。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他一定要學會自制。自制是一個人內在的力量,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強大的準則。一個能夠控制自己的人,才能成就大事。要想讓孩子在這個充滿變數的社會中立足,就要讓他勇敢地當好自己的衛兵,只有自己才能把好人生的大門。世界上最難攀越的山是自己,征服了自己,就征服了一切。

1.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爲

  在2004年8月舉行的北京國際心理學大會上,澳大利亞專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進行了測試一項兒童自制力的實驗。屈斯克利博士在所有參加測試的孩子面前放了兩盤巧克力,一盤多一盤少。如果孩子能夠忍耐15分鐘,他就可以喫到多的那盤,反之則只能得到少的那盤。結果,超過80%的孩子只忍耐了幾分鐘就按鈴,呼喚實驗人員要求得到巧克力。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說,通過這個實驗,說明大部分孩子耐不住眼前的誘惑,自制力比較弱。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能否控制自己的行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會盲目行事,很難做好與自己的發展密切相關的事情。一名中學生本來成績很好,但由於迷上了網絡遊戲,便整天泡在網吧玩遊戲,一發不可收拾,從而耽誤了功課,學習成績每況愈下,最後每門功課都不及格,不得不留級。

  要想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爲,父母應該幫孩子建立“可”與“否”的觀念,讓孩子知道甚麼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讓他事先在腦海中有一個判斷是非好壞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孩子才能認識到自己行爲是否正確,才能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爲。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試着通過制定一些規則來讓家庭成員共同遵守。如,進入他人的房間前要先敲門;晚上不能太晚纔回家;沒有經過家人的允許不能在外留宿;說錯話或做錯事時一定要禮貌道歉;看電視時一定不要干擾別人;父母與孩子一律平等對待……這樣的規則制定好後,家庭成員一定要認真執行,即使父母違規也要自覺受罰,讓孩子懂得規則的嚴肅性。當然,父母在制定規則時,應該給孩子講清楚這樣做的原因,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如果孩子不太情願的話,父母可在平等的基礎上與孩子簽訂協議,把父母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轉化爲孩子的內在要求和自覺行動,這有利於孩子自我約束意識的形成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使孩子更好地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總之,在管教孩子的過程當中,父母一定要注重把對孩子外在的約束力轉化爲他內心的自我控制的能力。

2. 教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就是一種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能夠頭腦清晰、語言流暢地表達自我的情感的能力。擁有這種能力的人,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並能敏感地回應別人的感覺,而不必擔心情緒會失控。

  一個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緒的人,總是安詳而快樂的,而不是像那些容易衝動和後悔的人,總是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控制不了自己的快樂。

  對孩子來說,當他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遭遇突發事件時,往往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或者是大喜大悲,或者是做事不考慮後果,容易衝動發怒。所以,父母應該有責任讓孩子知道情緒是怎麼回事,情緒的體驗是甚麼,應該怎樣去正確釋放自己的情緒等。

  艾森豪威爾是美國第34任總統,在他10歲時,父母讓他的兩個哥哥在聖誕節前去遠足,卻堅決不同意他去。艾森豪威爾感到十分憤怒,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他衝到屋外,捏緊拳頭在蘋果樹上猛擊。他一面哭,一面打,雙拳血肉模糊都沒感覺到。最後,艾森豪威爾被父親拖回家中,但是,父親並沒有呵斥他。

  這時,母親進來給他塗上止痛藥,並給他紮上繃帶,但是,母親也沒有安慰他。又憤恨又惱怒的艾森豪威爾倒在牀上大哭了一個小時。直到他平靜後,母親才進來對他說:“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要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偉大。發怒是自我毀傷,是毫無用處的,需要好好克服。”

  母親的告誡深深地印在了艾森豪威爾的心中。在76歲時,艾森豪威爾寫道:“我一直回想起那一次談話,把它看做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時刻之一。”

  可見,父母只有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他才能逐步糾正發火、衝動等不良習慣。當然,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需要父母幫助他找到適當的宣泄方法。如,鼓勵孩子把不高興、不愉快的事告訴父母或朋友,以緩解心中的壓抑和不快;教孩子不要輕易流露自己的情緒,激動時應該默唸“一、二、三”;鼓勵孩子自我隔離來讓自己心情平靜下來;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和幽默感,等等。

3. 讓孩子保持冷靜寬容的心態

  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我們怎麼對待生活,生活就怎麼對待我們。”要解決遇事不能控制自己這一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時刻保持冷靜和寬容。當孩子被煩惱、憤怒和絕望等負面情緒包圍時,要讓他以一顆包容的心來看待問題,要多從自身尋找問題,檢查自己是否在用消極和主觀的態度評價所發生的事情。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免不了發怒。但是,發怒並不是人們的天性,它只是人們面對客觀事物不滿時產生的一種情緒反應。往往表現出來的是情緒激動、怒目相視,有的甚至還會破口大罵、打人、摔壞東西……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罵人,說髒話。雖然也他知道罵人、說髒話不對,每次罵人、說髒話以後也常常後悔,但是因爲已經習以爲常,所以總是無法控制住。對此,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與他人的摩擦。許多孩子的罵人其實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情感宣泄。如,東西被他人偷走,自己被他人踩了一腳,等等。父母應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與他人之間的摩擦,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的過失。

  父母可以嘗試與孩子達成一種協議,當孩子在氣憤、想發泄的時候,父母用某種事先約定好的語言、目光暗示孩子,讓孩子及時冷靜地想一想,考慮如何文明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去掉不文明的語言習慣。

  要讓孩子知道,動輒勃然大怒、大發脾氣是一種危害身體、傷害感情的不良行爲。一個人在發怒時,身體會產生大量的毒素,這是導致很多疾病的根源。不僅如此,發怒還不利於問題的解決,甚至還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當憤怒、悔恨等一系列負面情緒夾雜在頭腦中時,大多數人的選擇並不是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發怒總是一種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而冷靜和寬容則可以消除心中的怒火。如果讓孩子懂得了冷靜和寬容,他心中自然也就少了一份可能給別人給自己都帶來傷害的怒火。冷靜和寬容是人生難得的佳境,是一種需要操練、需要不斷拓寬心量才能達到的境界。一旦孩子學會了冷靜和寬容,就意味着他不會再患得患失。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憤怒只是懦弱的表現。一個自信的人,不會被輕易打擊,只有心胸狹隘的人才會爲了莫須有的事情破壞自己的心情。

  如果孩子能夠抵禦住爆發的危機,經過對問題的冷靜思考和分析,就能成功地控制自己,甚至會覺得之前爲這樣那樣的小事而大發雷霆,簡直是在浪費生命,也是一種失敗的屈服。

  當孩子心靈裏的沉着、勇敢、謙讓、果斷、自信、堅定和愉快等健康情緒戰勝了憂慮、急躁、挫折和恐懼等負面的情緒,他就真正戰勝了自己,就成爲了一個懂得如何自制的人。

五、教孩子學會適應環境

  自然界裏最後能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物種,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物種,而是那些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物種。

——(英國)達爾文

  每個人都生存在一定的環境當中,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環境而獨立存在,所以,適應環境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本領。現代社會在不斷變化、不斷更新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讓人難以把握,環境隨時都可能變得陌生,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適應環境的本領,根本就無法在將來的競爭中取勝,反而容易被淘汰。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格里尼博士指出,每一位父母都應該知道,在現實的社會中,大人不可能總是爲孩子提供一個完美的生活環境,所以,父母如何讓孩子迅速適應環境,纔是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適應環境不是一味地“順從環境”,根據環境條件改變自身、調節自身,試着與環境條件保持協調,纔是其本意,才能真正生存。只有適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創造環境,更好地發展自己。

  

  王桉是世界上長得最高的樹,但現在墨爾本郊外的王桉林卻面臨着滅絕的危險,導致這種狀況的罪魁禍首就是王桉樹種的轉變適應能力極弱。

  王桉樹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獨特的生存特點,其中之一就是爲了對付頻繁的森林火災,它的種子是包在厚厚的木質外殼裏的,不僅不怕火燒,還能借助大火燒裂木質外殼,順利生根發芽。而現在,王桉的生存環境基本杜絕了森林火災的發生,這樣一來,王桉的種子根本就無法生根發芽,更不用說長成高大的王桉了。

  

  其實,王桉樹的可憐有時候也是孩子的悲哀,有許許多多孩子常常因爲學習或生活環境的改變而變得極不適應,從而開始碌碌無爲。爲此他們開始感嘆上天的不公,咒罵周邊的一切。但他們似乎忘了現實的環境對他們有着不同的要求:只有先改變自己,才能適應自己生存的環境。

  一位小姑娘被父母送到澳大利亞留學,總是抱怨房東對她不好,想搬家。別人問她房東怎麼不好,回答是:“他老逼我刷牙,還非讓我把臉盆也洗乾淨;洗澡後還得收拾浴室……” 故事中的小姑娘正像一則寓言故事中的烏鴉,不停地搬家,不停地抱怨,結果走到哪兒都不受歡迎。

  生存本身就是各種矛盾的衝突組合。一旦一個人真正想通了這個道理,瞭解並且接受了生存會困難重重的事實,那麼在面對坎坷時,他也就會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了。而所謂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就是人們根據生活環境進行自我調整,以便和環境保持平衡的一種能力。

  鱷魚似乎並不招人喜歡,然而,鱷魚卻是恐龍時代的動物,在世紀更替中,許多物種滅亡,但鱷魚卻存活了下來;“變色龍”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善變,善於僞裝自己,但是,這種動物卻能通過了解環境,迅速調整外觀色彩來保護自己;波爾山羊能在乾旱季節、缺乏飼料的情況下生存,還能爬上樹幹採食,它是世界上適應性最好的山羊品種,幾乎能適應多種類型氣候;在茫茫戈壁中,仙人掌爲了抵禦烈日暴曬,避免水分損失,將葉子進化爲針狀;駱駝爲了適應長時間缺乏水和食物的環境,開闢了將營養儲存在駝峯裏的生存方式……歸根結底,這些物種之所以不滅,是因爲它們都有一種賴以生存的強大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同樣的道理,人類也應該做到在哪裏生存就在哪裏紮根。只有這樣,人類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環境,也只有這樣,人類纔有可能生存得更加愜意。

  適應新環境,融入新環境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種藝術,一旦坦然面對,就可以獲得最大的成功,求得最大的快樂和幸福!良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僅是人體健康的一種標誌,更是高情商的特徵之一。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適應環境呢?

1. 教孩子在陌生環境中微笑

  每個人都難免會接觸或置身於陌生的環境,孩子也不例外。在陌生環境裏,絕大多數人都習慣板着面孔,保護着原本脆弱的尊嚴,以免受到來自外界的侵犯和傷害。結果,隨着時間的推移,陌生環境依舊陌生,人們所擔心的那種“危險”依舊潛伏在周圍,而自己卻已經疲憊不堪了。

  其實,如果學會在陌生環境中換一副表情,嘗試對陌生的一切都微笑一下,會不會更好些呢?

  在一家寵物醫院的候診室裏,許多顧客帶着寵物準備注射疫苗。沒有人聊天,也沒有人低聲攀談。時間在候診室裏彷彿特別漫長,在沉默中,人們開始焦躁起來。這時,一位女士帶着她9個月大的孩子和一隻貓走進來了,她坐在了一位先生身旁,而那位先生坐立不安,不停地四處張望,已經等得很不耐煩了。他突然發覺,那個孩子正抬着頭注視着他,咧着嘴對他天真地笑。於是,他不禁也對孩子笑了起來。然後他就跟女顧客聊起這個孩子和他的孩子來。很快,整個候診室的人都聊了起來,整個氣氛從乏味、僵硬轉變成了愉快。

  這是從一個微笑引出的整體的和諧和愉快!在陌生環境中,如果能讓孩子保持微笑,就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和坦然。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多一些真誠和友善,不用去僞裝。當他送出一個微笑時,就會得到一個甚至多個微笑,內心就不會再疲憊和緊張,人與人之間也會變得更爲默契。這樣,他在陌生的環境裏感到的將是融洽和溫暖,而非陌生和冰冷。

  教孩子學會在陌生的環境裏微笑,這是一種自尊、自愛與自信的表現。因爲微笑是人類面孔上最動人的表情,是生活中美好而無聲的語言,它源自善良、寬容、坦蕩、大度和無私的心靈。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微笑是人際關係的粘合劑;微笑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愛心和誠心的禮讚。

  教孩子學會在陌生的環境裏微笑,他就會學會怎樣在陌生人之間架一座友誼之橋,就會擁有一把開啓陌生人心扉的金鑰匙,就會贏得成功的力量,找到一個新的起點,直麪人生的挑戰。

  

2. 讓孩子學會主動改變自己

  任何環境中都存在着兩種因素:有利於個人成長的積極因素和不利於個人成長的消極因素。父母要讓孩子積極地適應,也就是讓他正確地分析自身特點及環境特點,從分析中找到自己的生長點,從而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爲,主動改變自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談到成長與環境的關係時說:“環境的作用最終只是允許和幫助他,使他自己的潛能現實化,而不是實現環境的潛能。環境並不賦予人潛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態具有這些潛能,正如他的胳臂、腿、腦和眼睛一樣。”這種觀點給人以很大啓示:每個人都存在着潛能,環境只是才能發展的條件,而不是才能的“種子”。

  北京少年楊慶斌,不幸被高壓電擊中,失去了雙臂,但他從不悲觀,面對困難充滿了勇氣和力量,每天堅持用腳趾夾着筆練字,用牙齒叼着筆寫字,用肩膀帶動一個連桿筆寫字,最後終於成爲一名無臂書法家。可見,困難如彈簧,你弱他就強。父母要讓孩子具有不怕困難的精神,要敢於同生命中的驚濤駭浪展開搏鬥,就像貝多芬、居里夫人、華羅庚、張海迪一樣,戰勝擋在生活中的所有困難。

  父母要告訴孩子,當他無法改變環境時,不要消極,不要抱怨,要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從而更快地融入到這個環境中去。外界的環境往往會在一瞬間轉變,一個人唯有不斷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現實的環境考驗,才能在新環境中贏得一席生存之地。

  讓孩子明白,在生存的路上,遇到甚麼樣的環境並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像人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一樣。但是,能否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卻在自己的把握之中。一位哲人曾說:“改變自己事半功倍,改變環境事倍功半。”遇到無法改變現實的時候,就得從自身做起,努力來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環境,並從新環境中汲取營養。

3. 教孩子快樂地接受新環境

??? 很多孩子在面對一個新環境時,內心總會本能地抵制,總喜歡以新環境的缺點和以前的優點相比,不願意接受新環境。比如,孩子在轉學的一個星期內,會經常抱怨現在的同學不友好、老師也不和藹。作爲父母,應該讓孩子快樂地接受新環境,可以參考以下細節教孩子:

????首先,不要讓孩子寄希望於新老環境一樣。環境變化多樣、各不相同,要幫孩子尋找新環境中可愛之處,讓他學會以愉快的心情接受陌生的一切。

  其次,讓孩子利用新機會,接受新挑戰。新環境就是新挑戰,讓孩子盡他自己的能力去嘗試一下自己的膽識,表現自己,新環境也許會給他意外的驚喜,給他豐富而值得紀念的經驗。

  再次,讓孩子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進入一個新環境,也許以前孩子沒有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缺點,但是現在顯現出來,但一時也改變不了,與其苛求自己改變,還不如一笑了之,因爲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一個十全十美的地方。讓孩子大膽地承認、接受自己的不足,這樣生活會更美好!

  最後,讓孩子坦然面對新環境。父母要讓孩子在新環境中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告訴他,環境是不能躲避的,只有坦然面對,大膽接觸才能更快融合。比如,通過與同學交往,一起學習交流,參與藝術活動、文體實踐等擴展自己的生活經驗,就能使自己從團體活動中獲得學習與表現的機會。

  要想讓孩子順利地適應快速變遷的社會,就需要讓他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以客觀的態度坦然面對現實,冷靜地判斷事實,理性地處理問題,隨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保持良好的適應狀態。

六、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人們只想到怎樣保護他們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會孩子怎樣保護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

——(法國)盧梭

  人生在世難免會陷入險境、受到危害,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如果聽天由命、順其自然,情況可能會變得非常糟糕。只有隨機應變才能轉危爲安、化險爲夷。所以,要懂得在平時未雨綢繆,在生活中常常抱有十二分的小心,好好學習自我保護的能力。

  自我保護能力是一個人在社會中保存個體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自我防範能力、自我救護能力等。自我保護能力是孩子獨立生活的可靠保障,它有助於孩子儘快擺脫成人的庇護,成爲一個獨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的個體。

  當前,很多年輕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傾注了全身心的愛,寸步不離地保護孩子,惟恐孩子“闖禍”或遭遇不測。但有些事情的發生卻是父母無法預測的。所以,明智的做法,就是平時就要注意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父母可以利用暑假,讓孩子放下沉重的書包,從題海作業中解放出來,讓孩子走出鋼筋水泥,去親近溪水叢林,走進大自然,去進行生存訓練和生活鍛鍊。父母應該明白,讓孩子學會游泳遠比學會書法重要,學會緊急避險遠比解答一道數學難題重要,學會遵守交通規則比學會彈鋼琴重要,學會生火做飯遠比上特長班重要……

  

  不久前,北京某大型商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有3個十四五歲的中學生放學後到該商場閒逛,遇到了幾個不三不四的成年人,其中有一個人對走在後面的一箇中學生進行勒索,並用刀子相威脅。走在前面的學生回頭看見後,就折返了回來,周圍也圍了幾個人。

  勒索者看到周圍有很多人圍觀,就說:“算了,算了,走吧。”3箇中學生沒再和拿刀子的勒索者說甚麼。勒索者見他們還不緊不慢地往前走,就跟了上去。這時,兩個中學生跟他理論,暫時穩住他,另一箇中學生跑去報了警,警察及時趕到,才未釀成大禍。事後,有人稱這學生爲自我保護的英雄。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到底如何呢?

  記者問:“歹徒威脅你們時,你們是被動的,是受欺負的,你們爲甚麼不呼救?”中學生們答:“沒想起來。”記者又問:“歹徒第二次返回來再次威脅你們,你們爲甚麼還不呼救?”他們回答說:“周圍有那麼多人看着我們都不管,喊也沒用。”

  

  其實,這幾個中學生都想錯了,只要他們喊一聲“救命”,性質就不一樣了。他們不喊,周圍的人們還以爲是幾個地痞在鬥毆,都在那裏看熱鬧。如果他們喊了,人們就會明白,是流氓在欺負赤手空拳的孩子,就會引起巡邏保安的注意,畢竟是繁華的商場,人多,歹徒也會很膽怯。所以說,呼喊與不喊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在一節自我保護課上,老師專門讓學生練習遇到危險時呼喊“救命”。開始竟然有90%的學生喊不出來,爲甚麼呢?他們怕別人笑話。其實,這種解釋是非常可怕的。面對危險,孩子一定要學會大聲呼救。因爲孩子身單力薄,很難打敗罪犯,但是呼救卻能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力,爭取得到其救助的可能。

  自我保護是人在危急時刻的惟一救命稻草,掌握這項能力才能讓孩子在最關鍵的時刻平平安安。

1. 給孩子講解安全常識

  生活中,很多父母只知道給孩子定下種種規矩,不準這樣,不準那樣,但卻疏於對這些限制給孩子作進一步解釋說明。如果不理解這些規矩的緣由,孩子在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驅使下,可能就會做出一些危險的嘗試,引發意外。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在向孩子提出各種安全要求時,應耐心給孩子講明白道理。

  比如,不要用棍棒嬉戲打鬧,否則會誤傷他人;不要從高處往下跳,否則就會骨折;不要把手放在門縫裏,否則別人開門或關門時就會夾傷你的手指,等等。一旦孩子知道了這樣做的危險後果,理解了父母的限制是出於對自己的愛護,也就不敢去貿然嘗試了。

  如果孩子非常“有個性”,父母不妨讓他嘗一下“苦頭”,從而引以爲戒,但後果必須有度,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比如,可以讓孩子試着摸一下裝熱開水的杯子,燙一下他的手,以後自然他就不會隨便摸熱氣騰騰的水杯,也不會玩開水了。

  另外,父母要要給孩子講解一些自然常識。比如,下雷雨時不得站在大樹下,不要靠牆根走,也不要撥打和接聽電話,颳大風下大雨時應及時進室內等。

2. 教孩子認識家庭及周圍環境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家庭以及周圍的事物,這一點可以讓孩子學會有效保護自己。

  要讓孩子記住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瞭解家庭所在地周圍的環境。在孩子稍大一點後,就要讓孩子記住父母的工作單位,電話號碼等。父母要給孩子反覆強化,達到一口氣準確無誤地報出的程度。

  讓孩子認識藥品,瞭解一般常識。讓孩子切勿品嚐那些包裝精緻、外形美觀的藥品。父母應該把一些常用藥品,如感冒藥、創可貼、清涼油等,拿出來教孩子逐一辨認,讓孩子瞭解藥品的名稱、用途、用法以及誤喫的危險性,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

  要讓孩子認識家用電器。大多數家庭都有冰箱、電視機、洗衣機、液化氣竈具、抽油煙機等家用電器,一旦使用不當,就會釀成大禍。所以,一定要教育孩子不亂觸摸這些電器用品,以免觸電、煤氣外泄引起中毒或爆炸。如果孩子自己要看電視、取冰箱中的食品、做飯等,一定要事先教會孩子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免發生意外。

  另外,也要讓孩子注意電器的使用環境,電器長期擱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蝕而損壞,重新使用前需要認真檢查。不要在浴室等潮溼的環境下使用電器,更不能讓電器淋溼、受潮。

  

3. 教孩子學會自我防範

  孩子缺乏分析能力,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防範意識,利用聊天、講故事、看電視等方式,深入淺出地向孩子講明社會的複雜性,教育孩子,雖然外面的世界看起來很精彩,實際上並非如此,所以,讓孩子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或喫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等。

  父母要告訴孩子,對於陌生人問路或者請求幫助尋找丟失的東西之類的事情應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這往往是犯罪分子誘騙孩子的策略。讓孩子知道任何人,當然也包括警察,在未得到孩子監護人允許的情況下,都不能將他帶走。所以,對於自稱是警察等人要帶孩子走時更要提高警惕。父母要經常叮囑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

  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容易誘惑孩子,很多網頁、報紙、雜誌、圖書和DVD電影等中有很多不健康的內容,這些不健康的內容很具有誘惑性,會腐蝕孩子的心靈。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討論甚麼內容是健康的,甚麼內容是有毒害的,以提高孩子的鑑別能力,讓孩子學會自覺抵制不健康的東西。

  另外,社會上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專門騙孩子的錢,誘惑孩子走歪門邪道,甚至拐賣孩子。比如,有的騙子誘惑孩子賭博、偷盜,有的向孩子兜售**丸、迷幻藥等D品,有的在孩子單獨行動時,以認識孩子父母或親友、帶孩子出去玩兒等爲由拐騙孩子……父母要給孩子分析這些社會現象,告訴孩子這些壞人、騙子的真實面目,教育孩子在遇到這類事時,一定動腦子想一想,絕不能聽陌生人的話;即使是認識的人也表示先要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如果有人強制做甚麼就大聲呼救。回家以後一定要跟父母說清楚。

  孩子獨自在家時,一定要讓他鎖好屋門,如果有人敲門,千萬不可盲目開門,應首先通過“貓眼兒”觀察,或是隔着門問清楚來人的身份,對於那些自稱是推銷員、修理工的人不予理睬;更不要輕信來者是送禮品或送大獎的;如果有人以父母的同事、朋友或者遠方親戚的身份要求開門,也不能輕信,可以請他等父母回家後再來。遇到陌生人不肯離去,堅持要進入室內的情況,可以聲稱要打電話報警,或者到陽臺、窗口高聲呼喊,向鄰居、行人求援,以迫使其離去。

4. 教孩子運用法律保護自己

  法律的尊嚴是不容踐踏。任何人在社會中,都必然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從某種意義上說,法律就是社會所有公民的大利益,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普通百姓,都必須服從法律的規定。而且法律與任何人的生存都息息相關。

  所以說,在今天的法制社會中,孩子只有先知法,才能懂法、守法,維護法律的尊嚴。告訴孩子,我們都生活在法律組織、規劃的社會中,法律也是社會生存最基本的準繩,任何不懂法的人,都將在生存中面臨一種潛在的威脅。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必須讓他懂法,從現在做起,多接觸法律,多瞭解法律,爲將來的社會生存樹立安全的保障。

  父母要讓孩子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要讓他了解自身應有的合法權益。孩子主要有以下合法權益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受撫養的權利;依法受教育的權利;人格尊嚴受到尊重的權利;人身自由和人身安全受到保障的權利;合法財產不受侵佔的權利;通訊、信息自由受到保護的權利;依法繼承家庭遺產的權利;創造發明成果不受剽竊、侵佔的權利;對於侵犯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爲有提出控告的權利;檢舉揭發後不受打擊報復的權利。

  要讓孩子善於依靠家庭、學校、社會及司法部門,合法保護自己的權益。《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當孩子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讓他懂得根據不同的情況和程序,向學校老師和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彙報,取得他們的幫助;還可以向有關單位或部門報告,以求得公平合法的解決;也可以直接向各級人民政府的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檢舉、報告,或向各級公安部門、司法機關提出申訴和控告,以便得到法律的保護。

  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孩子必須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瞭解自身的合法權益,即要勇於鬥爭,又要善於鬥爭,學會用法律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孩子合理地生存,才能讓生命之花絢爛綻放。

七、培養孩子的寬廣胸懷

  寬宏大量是一種美德。它是由修養和自信,同情和仁愛組成的。一個寬宏大量的人快樂必多,煩惱必少。

——(法國)羅曼·羅蘭

  法國文學大師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廣的胸懷是大海,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能容下爭流的百舸,也能容下漂浮的扁舟。寬廣的胸懷是大山,能容下燦爛的鮮花,也能容下帶刺的荊棘;能容下參天的大樹,也能容下低矮的小草。

  寬廣的胸懷就是寬容,是一種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種達觀和超脫的精神,當一個人學着大度地原諒別人時,自己也能在這種釋懷的輕鬆中感到無比的快樂。

  寬廣的胸懷是每一個人成就大業必備的素養。心胸寬廣是堅強,不是軟弱;是以退爲進,是積極應對。一個人只要以寬廣的心胸對待身邊的人,他就會有一種“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感覺和“化干戈爲玉帛”的喜悅。

  當年,曾經有人問愛迪生,讓他說說對小時候打聾他耳朵的那位列車員的看法。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愛迪生並沒有指責那位列車員,相反,他卻幽默而機智地回答:“我非常感謝他,感謝他給了我一個聽不到喧囂的環境,讓我能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完成更多的試驗和發明!”愛迪生不僅寬容地對待了那位列車員,而且他也在那次不幸中找到了發明創造的動力和源泉。所以有人說,寬容了別人,就等於善待了自己。寬容是成就事業的基石,也是化解矛盾的良藥,更是利己利人的法寶。

  穿梭在茫茫人海之中,面對他人一個小小的過失,報以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真誠的道歉,就會得到包涵的諒解,這就是寬容。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會因爲這樣或那樣的一件小事,甚至是一句不經意的話,都會讓人產生不理解或不被信任的感覺,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定不要苛求任何人,要以一顆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心來寬恕別人,而這也是寬容。

  南非的民族鬥士曼德拉就是一個胸懷非常寬廣的人。當年,曼德拉因爲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被捕入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位於大西洋一個荒島總集中營的“鋅皮房”裏,這一關就是27年。期間,曼德拉每天早晨排隊到採石場,然後被解開腳鐐,下到一個很大的田地裏做挖掘石灰石的艱苦工作。有時,還會從冰冷的海水裏撈取海帶。獄中生活非常艱難。因爲曼德拉是要犯,專門看押他的看守就有3個人。

  1990年,曼德拉出獄。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正式就任南非歷史上第一任黑人總統。這一天,他在總統就職典禮上的舉動震驚了世界。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他的來賓。在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後,他說,令他最高興的是當初看守他的3名獄方人員也能到場。他邀請他們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紹給大家。那一刻,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寬宏的精神感動了在場的所有的人,也更讓南非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顏。看着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來,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時,在場的所有來賓以至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

  曼德拉說起獲釋出獄當天的心情:“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他並沒有因在獄中遭受的疾苦而怨恨那3位獄卒,反而在總統就職典禮上隆重地邀請他們,善待他們,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心胸寬廣是一種高尚的境界,一個人如果能夠真誠地寬容別人的過失,那麼,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個層級;一個人學會了寬容,就等於找到了一種提高自我的有效方法。寬容能別人感到鬆弛,也能讓自己感到寬慰。寬容是金。做人如果能夠寬容一點,那麼我們的生活便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遺憾的是,現在的孩子很少有寬廣的心胸,大都以自我爲中心,不管發生甚麼事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其實,一句“對不起”、“沒關係”就完全可以把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就可以培養起孩子寬容的精神。

  美國著名作家房龍寫過一本名爲《寬容》的書,他把寬容列爲人類最基本的美德和推動歷史前進的主要精神之一。對今天的孩子而言,學會寬容,以寬廣的心胸、豁達的心態笑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顯得重要。

  心胸寬廣是現代人必備的個性品質,是爲人處世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以,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寬廣胸懷。孩子一旦有了寬廣的心胸,他就能容納不同的意見,就會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就會允許別人犯錯誤,並給他改正錯誤的機會,就會與人和睦相處。孩子的寬廣心胸也能讓他較快地接受新生的事物,並適應事物的發展變化,就會表現出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1. 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

  理解是爲了寬恕,理解一切也就是爲了寬恕一切。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人人都有缺點和不足,只要不是特別過分,就應該理解和寬容。

  戰國時期的藺相如,他因爲“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爲“上卿”,位置在廉頗之上。廉頗對此很不服氣,並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他非常理解廉頗當時的心情,所以,藺相如儘量迴避、忍讓,避免與廉頗發生正面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爲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略我們趙國,就是因爲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而把個人的恩怨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後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這個故事就是說明理解別人的重要性。所以,讓孩子學會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別人,真正理解別人。因爲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而只有學會理解別人,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心胸寬廣的意義。

  一個不肯理解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餘地,因爲每一個人都有犯錯誤而需要別人理解的時候。要讓孩子在與同學或小夥伴的交往中學會理解他人。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父母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理解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以及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爲難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真正做到理解同伴。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強的同伴學習,幫助比自己差的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也只有通過交往,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廣的心胸帶來的快樂。

2. 教孩子學會善待他人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所以說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對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其實就是支持和幫助自己,如同中國有句古語說的那樣:“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不知道回聲是甚麼回事。有一次,他獨自站在曠野,大聲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聲:“喂!喂!”他又叫:“你是誰?”回聲答道:“你是誰?”他又尖聲大叫:“你是個大笨蛋!”立刻又從山上傳來“你是個大笨蛋”的“回答聲”。孩子十分憤怒,向小山罵起來,然而,小山仍舊毫不客氣地回敬他。

  孩子怒氣衝衝地回到家,他對母親說了這件事。母親對他說:“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對。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對它說話,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孩子說:“那我明天再去那裏說些好話。”“這就對了,”他的母親說,“在生活裏,不論男女老幼,你對人家好,人家就會對你好;如果我們自己粗魯,是絕不會得到人家友善相待的。所以,你一定要記住,只有學會善待他人,他人才會善待你啊!”

  不得不承認,這位母親非常聰明,她恰到好處地教會了孩子怎樣待人。孩子一旦學會善待他人,就學會了寬容別人,因爲孩子已經有了一顆友善的心、寬容的心。那麼,自然地,孩子也就懂得了容忍他人,寬容他人了。

3. 讓孩子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

  一個人如果能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的話,世界上就會減少很多紛爭,因爲,當矛盾發生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如果這時你能試着從別人的角度着眼,也許就會豁然開朗,因爲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待問題的眼光和思維,要試着去理解。

  一個人如果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爲他人着想,溫暖的陽光就會照耀在他人的身上,就會讓他人多分享一些溫暖;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爲他人着想,窗外的涼風就會徐徐地吹進來,讓他人感受到清涼……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樣與人與己都有益。

  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說:“如果成功有任何祕訣的話。就是了解對方的觀點,並且從他的角度和你的角度來看事。”但是,實際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不懂得這樣的道理,這也是導致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之一。因爲不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就會喪失很多本來可以獲得成功的機會。

  一個人如果只知道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爲自己着想,他的生活就會侷限在一片很小的天地;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爲自己着想,道路就會越走越窄,生活的果實一定不是甜美的,而是青澀的。

  一位上了年紀的木匠做好了退休的準備。他告訴老闆說,他準備離開建築行業去享天倫之樂,過一種悠閒自在的生活。眼看這位優秀的木匠就要離去,老闆很遺憾,他實在是難以捨得這位爲企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老人。於是,老闆問老木匠可否幫忙再建一所房子,老木匠答應了。但後來,周圍的人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經離開了崗位,因爲此時的他做事已經心不在焉,建房用的木料不再挑挑揀揀,很隨便,做出的活兒技藝粗糙,也沒有以往那麼講究了。老木匠就這樣爲自己的建築生涯劃上了一個令人遺憾的句號。

  房子建好了,老闆過來看新房的時候把一把鑰匙交給了老木匠,說:“這房子是你的了,感謝您這麼多年作出的貢獻,這座房子就算我送給你的禮物吧!”老木匠聽後非常喫驚,非常羞愧!如果當時他知道那是在爲自己造房,他會做得大不一樣。現在,他不得不住在自己建造的那所粗製濫造的房子裏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將心比心,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種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的自覺。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考慮,纔會對對方的利害得失有一個較爲深切的瞭解,由此再作出自己的決策。這樣的決策不僅有利於自己,也有利於對方,這樣就會有效避免自己的決策在實際運作中損害對方的利益。

  所以,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只有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生活就會少一些挑剔與不快,人與人之間就會多一分和諧。站在對方立場上爲他人着想,是善良的付出,會結出甜美的果實;是力量的源泉,會推進文明的前進。

4. 帶孩子多親近大自然 

  大自然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培養孩子寬容的品質,也就是讓孩子的心胸變得寬廣起來。因爲大自然有着無窮無盡的奧祕和神奇,是最生動的教科書,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教科書。

  很多學者都說過,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山水蟲魚,無不蘊含着美的因素。大自然的博大與雄渾可使人心胸開闊,性格開朗,心情愉悅,進而讓人產生寬容之心。

  所以,如果有條件,父母應多帶孩子到郊外,把關在鋼筋水泥世界中的孩子帶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另外,儘可能創造條件,帶孩子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讓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河流、秀麗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靈,開闊孩子的視野和胸襟。

  即使條件不允許的話,也應該利用節假日或週末帶孩子到附近的公園裏玩一玩,轉一轉,這樣也算是親近一下“小自然”,也會對孩子寬廣心胸的培養有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

八、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

  自己的行爲,就要自己負責。家長這個觀念的樹立,對成長中的孩子有重要的影響。

——(中國)盧勤

  孩子總要長大,總要離開父母的懷抱走向社會,擁有自己的生活。作爲父母,不可能永遠都幫着孩子處理問題,所以,爲了讓孩子儘早學會自己處理問題,就請父母儘早放手吧,讓孩子學着在生活中自己處理問題。

  要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就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著名文學家朱自清曾說:“要讓孩子在正路上闖,不能老讓他們像小雞似的在老母雞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輩子沒出息的。”

  不可否認,今天有太多的父母爲孩子包辦代替,這也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甚麼事情也不讓孩子做,舒適、平靜和安穩的生活,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方式,讓孩子喪失了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一位中學生說:“我一直相信媽媽是非常愛我的,她希望用自己的肩膀爲我擋住所有的風雨,安排好每一步路。可是,在她每天爲我忙忙碌碌的時候,她不知道,我所有的勇氣和自信都丟失在這份特殊的關愛裏了。”可見,要想讓孩子成爲生活的強者,父母首先要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讓他學會自己生活,把握自己。

  哈克斯和同學要到山裏去參加爲期兩天的野營活動。學校向他們介紹了營地的一些情況,併爲他們的準備工作提出了建議,讓他們自己回家去準備營地的生活用品。

  媽媽詢問哈克斯是否需要幫忙,哈克斯說他自己能夠照顧自己。在他出發前,媽媽檢查了他的行李,發現他沒有帶足夠的衣服,因爲山裏要比平原冷得多,顯然哈克斯忽視了這一點。媽媽還發現他沒有帶手電筒,這是野營必備的東西,但媽媽並沒有給他更多的提示。

  哈克斯高興地走了。過了兩天,他回來了,媽媽問:“怎麼樣,這次玩得開心嗎?”哈克斯說:“還行,不過我的衣服帶得太少了,而且由於我沒有帶手電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別人借,這兩件事搞得我好狼狽。”

  媽媽說:“爲甚麼衣服帶少了呢?”“我認爲那裏的天氣會和這裏一樣,所以只帶了平常穿的衣服,沒有想到山裏會那麼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該如何去做了。”哈克斯回答說。

  媽媽繼續問:“下次如果你去夏威夷,也帶同樣的衣服嗎?”哈克斯說:“不會的,因爲夏威夷很熱。”

  “是的,你應該先了解一下當地的天氣情況,再做決定。那手電筒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想到要帶手電筒,可我忙來忙去,最後把手電筒給忘了。我想,下次野營時我應該先列一個單子,就像爸爸出差時列的單子一樣,這樣就不會忘記東西了。”

  

  在母子二人的對話中,不能不佩服這位母親的聰明做法,她僅僅是引導孩子總結了他做事計劃的不周。其實,這位母親完全可以事先提醒孩子,但她認爲,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對他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她沒有提醒孩子,而是讓孩子在這次體驗中記住了教訓,而且還讓他具備了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還有一位父親也用類似的方法讓兒子改掉了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學會了自己處理問題。

  對此,這位父親這樣說:“一次,我發現兒子又忘戴紅領巾了,爲了讓孩子嚐嚐丟三落四的後果,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次,我沒有給他送紅領巾。兒子放學回來沮喪地說,因爲他沒戴紅領巾,他們班被扣了1分,同學們都責怪他。於是,我趁熱打鐵說:‘以後你一定要把該帶的東西整理好!’兒子若有所悟地點點頭。從這以後,兒子做完作業總是認真地收拾書包,嘴裏還唸唸有詞:‘鋼筆、尺子、語文書、默寫本、文具盒、紅領巾……’很快,他就學會自己做事了。”

  父母應該知道,善於處理自己的問題的孩子是堅強的,在生活中,他會表現出堅強的一面,在面對困難時,他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處理那些問題,而不會不知所措、無所適從。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讓他自己去面對生活。

1. 支持孩子自己做的決定

  想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父母首先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然後支持孩子自己做的決定。孩子只有自己做了決定,他纔會努力去解決問題。

  其實,放手放孩子做決定和老一輩革命家劉少奇教育子女的方法不謀而合。在教育子女上,劉少奇特別提倡“管放法”,他說:“對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甚麼叫放呢?喫苦耐勞的事情,經風雨見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讓孩子去幹。這樣可能孩子要跌跤,但只有這樣做,才能使他們受到鍛鍊,更好地成長起來。”

  當孩子有自己的決定的時候,父母不必擔心孩子的將來會如何,只要能給予他足夠的支持、肯定和適宜的指導,即使最終孩子的表現並不十分理想,但是由於父母的信任帶給他的信心和勇氣,會使他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有更大的動力朝向前方去拼搏去努力。

  如果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他只是一個孩子,他的決定是不成熟的,孩子可能就獲得不到父母的任何的支持和重視。這會讓孩子覺得連父母都不能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就會失去自信心,做甚麼事都覺得自己不行,更不用說會有甚麼優秀的表現了。父母如果不能給孩子表現的機會,不去肯定他的能力,孩子也就不會有甚麼機會去展示他是優秀的。

  大多數父母都以爲孩子的事必須由父母去決定,強迫孩子一定要聽從安排。這樣,孩子就不會有自主權,也沒有做事的主動性,很可能會因爲某些不得不去做的事而去應付差使。結果,孩子在無形中就會養成鬆散的習慣,甚至可能還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進而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難以溝通,甚至出現孩子反抗的局面。

  強迫孩子聽從父母的建議,服從於父母的人生價值觀,這並不是好的教育方式,應該適當地聽一聽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有時給孩子一些自我行事的機會,他就會表現得十分優秀。

  一旦父母願意接受孩子自己的決定時,就會發現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有時並非不可取,有時甚至比父母的想法還要成熟。

2. 教孩子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要知道,自己代替孩子的包辦行爲會讓孩子失去責任心,孩子就不再想去自己處理問題了。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儘早懂得,他自己的事情就要由他自己來做,並注意在他的學習和生活中糾正不良習慣。

  在家庭中,父母應該給孩子明確分工,分配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檢查和監督。特別是要明確地讓他明白處理自己的事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不是父母的責任。

  知心姐姐盧勤曾經講過兩個真實故事:

  一羣美國中小學生利用假期到中國生活了幾天,他們喫住在中國人家裏。戴瑞是最小的一個,剛剛11歲,她給中國學生印象最深的是那個與她年齡不大相稱的大揹包。一天,遊天壇公園時,同行的一名中國學生想助人爲樂,便走過去對戴瑞說:“我幫你揹包吧!”不料戴瑞睜大雙眼,疑惑不解但又彬彬有禮地說:“謝謝你,自己的東西就應該自己拿呀!”其實,戴瑞的父母和兄長就在她身邊,而且他們各自的揹包要輕得多。一位中國記者問戴瑞:“外出都是自己拿東西嗎?”她微微一笑,點點頭。這天,她揹着足足有三五公斤重的包,但她仍舊玩得很開心。

  在一個冬天的早晨,雪下得很大。一位大約11歲的小女孩坐在路邊草坪的護欄上,伸着腿,叉着腰,指着馬路上正在爲她叫的士的父親喊着:“快一點!你要是叫不着車,我遲到了怎麼辦?!”只見她那可憐的爸爸,一隻手抱着女兒的書包,另一手不停地揮動,滿頭大汗,不停地跑前跑後,而女孩只管坐着。

  這是中美兩個同齡女孩子強烈的對比,這讓盧勤感慨萬千,她想:自己的事情能不能自己做,也許就是下一代競爭的起跑線!

  其實,中國孩子不能爲自己負責,不能做自己分內的事情,這是父母造成的,怪不得孩子,因爲父母沒有把孩子培養成爲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也沒有讓孩子明白,他自己到底應該做甚麼事情。

  所以,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個廢物,就請父母把爲孩子包辦的一切都還給孩子,讓他自己做,要讓孩子的心裏時刻有“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來做”的意識,否則,你的“善心善行”就會給社會造就一個“傑出”的累贅。

 

3. 讓孩子體驗做事的自豪感

  生活中,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弄明白他該做甚麼事情,孩子一旦做了,父母就應該鼓勵他,表揚他,從而讓他體驗到做事的自豪感。

  程浩的媽媽要求他,洗完澡自己把換下來的髒衣服放進洗衣機,可8歲的程浩卻經常忘記。於是,媽媽讓他記下洗完澡後該做甚麼事,以便提醒自己。從那以後,程浩再也沒有忘記把髒衣服放進洗衣機,他的母親也爲此經常表揚他,程浩也爲自己的進步感到自豪。

  所以,當要求孩子記住做某事時,不妨向程浩的媽媽學習,讓孩子自己記下要做的事情,那樣,孩子就會爲記住提醒自己而沾沾自喜,爲自己能夠按照爸爸媽媽的要求做好而感到自豪。如此一來,孩子就會慢慢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並學會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另外,家中的許多事也應注意聽取孩子的意見,這樣可以讓孩子體驗到一種家庭生活的參與感。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指出,如果在佈置房間時採納孩子的意見,讓他也參與策劃,孩子就會有體驗到被尊重的感覺從而產生一種自豪感,而且他也願意主動擔負起整理保護的工作。這樣,孩子就會感到受尊重而樂於幫助父母,進而培養了他的責任感,也在無形中讓孩子學會了參與處理更多的事情。

4. 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父母要把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爲自己的主人。雖然父母知道該怎麼做,但是還是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學習獨立決定。孩子從自己錯誤中學習到的比從父母正確的指導還要多。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只提供參考意見,最後的選擇權是孩子,而且隨着孩子的成長,這些事情會越來越多。

  GOOGLE全球副總裁李開復說:“我記得我5歲時,父母要我讀幼兒園,但是我想讀小學,於是他們把選擇權給了我:‘如果你能考上,就讓你讀。’這件事我會終身記得,因爲那時的我第一次知道,一個5歲的小孩居然有選擇的權利。我特別珍惜這個選擇,於是我努力地讀書,真的考上了我想上的學校。”

  格林斯潘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也是全世界有名的金融鉅子。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力非常大。但是,他小時候卻是學音樂的。

  格林斯潘的母親是個小提琴手,他從小就在母親的教育下學習音樂,而且自認爲有很高的音樂天賦。後來,他報考了音樂學院。畢業後,他就跟着樂團四處演出。但是,格林斯潘越來越發現自己對音樂並沒有太多的熱情,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金融。於是,他選擇離開樂團,到紐約州立大學專攻金融。畢業後,他去了華爾街。

  正是格林斯潘的父母把選擇權交給了他,他纔會選擇了最適合的發展道路,從而成爲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主席,在金融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位大畫家是這樣教育女兒的:有一次,女兒上學遲到了,怕受到老師的批評,於是就坐在車裏哭,並請求父親陪着她一起進教室。女兒心想:爸爸是大畫家,看在爸爸的面子上,老師也許就不會批評自己了。結果,這位畫家父親給女兒兩個選擇:要麼自己進教室,要麼立刻回家。他對女兒說:“要知道,你今天不想面對的,明天還是一樣必須去面對。”於是,女兒自己走進了教室。

  所以,父母一定要樹立一個觀念:把選擇權交給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對自己負責,就會做出讓父母也覺得喫驚的成績來,當然,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更是不在話下了。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