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庭生活的安全
家庭是孩子的生活環境,孩子從出生到自己成家立業再到後續的人生,他一直都不會離開家庭。所以,家庭生活的安全對於孩子也顯得異常重要。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在家庭中快樂、健康地成長而免遭家庭的“意外狀況”,就要培養孩子具備家庭生活的安全意識與技巧。這樣,孩子纔會減少與“意外”正面相對的機會,即使意外偶然發生,孩子也會有足夠的本領從容應對,而不會讓“意外”傷到自己。
19. 居家環境:讓孩子注意家庭周圍的安全隱患
家是人身心回歸的港灣,也是人最不設防的地方。可就在多數人都認爲最“安全”的家裏,也往往存在着許多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任何疏忽的細節都有可能使他受到傷害。如何才能避免這些潛在的危險,這需要父母讓孩子瞭解居住環境中的安全隱患,並及早做出防備。
有一位家住14樓的媽媽,傍晚去小區附近的超市買菜,她把7歲的兒子反鎖在了家裏。媽媽剛走不一會兒,兒子由於找不到媽媽心裏着急,就從飯桌旁挪出一把大椅子,拖到了洗手間,然後從大椅子爬到了洗手間的窗臺上,看着小區的入口處,盼着媽媽早點回來。可是一不留神孩子竟然從窗臺跌落,掉進了樓下的冬青叢裏。
媽媽從超市購物回家時,天已經黑了,回到家卻發現孩子不見了。在四處尋找時,她看見一把大椅子在廁所的窗臺旁,媽媽瘋了似的跑到了樓下,卻發現孩子早已停止了呼吸……
媽媽以爲把兒子鎖在家中就不會出現意外,但兒子卻從窗臺跌落下來,這一切難道只是個意外?悲劇的發生,往往是由於人們安全意識的淡薄。
據報道,全世界每年有500萬兒童死於意外傷亡事故,其中約有200萬起是由於家庭中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稱之爲意外傷亡事故,看似無可避免,但事實上父母如果能提高安全意識,並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許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要想發現居家環境中的安全隱患,就需要父母學會蹲下身,從孩子的視線來重新審視自己熟悉的家,這時就會發現其實家中也有許多潛在的危險。
培養建議
建議一:提醒孩子注意衛生間中的危險
對於好奇的孩子來說,很多事情他都想模仿,如爸爸刮鬍子的動作,也許很好玩,但鋒利的剃鬚刀對於孩子卻是極其危險的物品,稍不留神就會給孩子造成傷害。所以,當爸爸刮鬍子時,可以對孩子說:“這是剃鬚刀,上面的刀片非常鋒利,很容易割破手指,很痛哦。”並且要在使用完後,把它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另外,父母儘量要給孩子準備一個大小合適的私人浴缸,因爲孩子在洗澡時喜歡嬉鬧,一旦不小心失去平衡,跌入水中也許就會發生危險。如果是淋浴,則要在沐浴處鋪設防滑墊,以防滑倒摔傷。
再者,洗手間的門最好選擇可以從外面打開的門鎖,防止孩子不小心把自己反鎖在裏面而無法出來。
建議二:讓孩子注意廚房中的兇器
對於孩子來說,廚房其實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在選擇櫥櫃時,父母要儘量選擇圓角的設計,避免使用突出的銳角,以防孩子碰傷;廚房的地板上不要鋪草墊,以免孩子拿盤子或裝沸水的茶壺時滑到而燙傷。
廚房的刀具、鐵絲以及各種金屬條片等銳利器具要收放好,不要擺在桌面上,以防掉落或被孩子拿來玩耍時割傷、刺傷自己或他人;另外,廚房中的各種洗滌製品也應該讓孩子瞭解其不同的用途,並告訴他這是化學制劑,不可飲用,否則會中毒。
建議三:高層住宅,告訴孩子遠離的窗口
現在的高層住宅越來越多,當人離地面過高,一般都會出現緊張、眩暈等現象。但有的孩子卻沒有害怕的概念,反而會到處攀爬張望,稍有不慎便會釀成惡果。有的住宅爲了美觀,做了大大的落地窗,這就更加大了危險係數。
居住於高層住宅的父母,首先應該做出一定的防禦措施,如安裝防護欄、隱形窗等,降低安全隱患。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要從窗口探出身去向外張望,更不能攀爬窗臺。
其次,高層住宅由於離地面較高,風力也比地面大,所以不要讓孩子在窗前擺放小物品,防止物品被吹下樓,因爲從高處落下的物品往往會對樓下人員造成較大的傷害。
再者,父母還要教給孩子合理使用電梯,不要亂按電梯內的按鍵,防止操作不當造成事故,並要告訴他一旦電梯出現事故,應及時報警並等待救援。
建議四:花園小區,讓孩子注意山水間的危險
爲了美化環境,許多小區內設有景觀水池和假山,這裏也是小區內孩子們的活動場所。在孩子玩耍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忘了提醒他,不要攀爬假山,以防跌落摔傷;也不要在水池邊與其他小朋友嬉戲打鬧,更不要接近水池,以防失足落水,造成生命危險。
金玉良言
在居家環境中,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安全隱患之外,對於不同居住環境的家庭,可能還會有不同的隱患存在。如小區附近的建築工地、遊戲場所等,只要父母加以留心,並隨時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就可以有效避免不幸的發生,做到防患於未然。
20.食物中毒:教孩子做好預防與應對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人類得以生存的最基本因素就是食物,人要從食物中攝取必需的營養,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與成長。但是,有句話也叫“病從口入”,有時候喫的東西卻會引起人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對身體的危害很大,嚴重的甚至會威脅生命。因此,父母應該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孩子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都應該做好預防與應對。
冬季的一箇中午,上初中2年級的許東和幾位同學放學後沒有回家喫飯,而是一起到學校旁邊的麻辣燙小店去喫燙菜。熱乎乎的燙菜,再加上小店裏贈送的小鹹菜,幾個人喫得都很舒服。
但到了下午快4點的時候,許東忽然覺得頭暈、噁心,肚子還疼,他的異常引起了講課老師的注意,老師發現他嘴脣發紫發乾,剛要詢問,沒想到又有幾名同學也都出現了類似的症狀。老師一看情形不對,立刻讓同學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許東和幾名同學都很快被送到了學校附近的醫院。醫生一檢查,診斷他們是“亞硝酸鹽中毒”。經過醫生的緊急救治,幾個人總算是脫離了危險。
後來,經過相關人員調查,發現許東他們中午喫的小鹹菜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這些小鹹菜剛醃了一個星期左右。因爲醃製蔬菜在8天以內,食鹽濃度在15%以下時,易引起亞硝酸鹽中毒。許東和幾個同學得知後,都出了一身冷汗,他們決定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知識學習,防止以後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許東和夥伴們的經歷,真的是很驚險,要知道亞硝酸鹽中毒是有可能會造成人死亡的!由此可見,加強孩子對食物中毒的認知,提醒他多多預防,幫助他學會應對,這是父母應該注意的。
所謂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後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一般的食物中毒,多數是由細菌感染,少數由含有毒物質(有機磷、砷劑、昇汞)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毒魚)等引起。
對於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他的活動範圍無非是家庭、學校。有的父母認爲,在家有父母照看,在學校還有老師照看,孩子怎麼可能會吃出毛病來呢?尤其是在家裏,父母多會認爲自己給孩子喫的,都是含有豐富營養、對身體有利的食物。但是,父母也要知道,食物中毒大多是在不經意間造成的。而控制食物中毒,其關鍵就是在預防。
所以,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對孩子進行教育,教會他對食物中毒的預防與應對方法。孩子只有喫得健康,他的身體才能正常吸收營養。
培養建議
建議一:幫助孩子養成飲食衛生習慣
食物中毒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由於喫壞東西而造成的中毒,即細菌性食物中毒。這種中毒佔食物中毒總數的一半左右,其中大部分又是由於日常飲食衛生不注意所造成的。因此,要預防食物中毒,首先就要保持一個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父母也可以採取一些類似的措施,例如借孩子害怕打針這件事,讓孩子記住了一定要講衛生。幫助孩子養成諸如“飯前、便後洗手”、“保持餐具清潔”、“生喫水果要洗乾淨”等的良好飲食習慣,這才能讓孩子提前做好預防。
另外,父母也要提醒孩子,好的飲食衛生習慣也是針對新鮮食物的,對於腐敗變質的食物,不論甚麼情況下都不能去喫,因爲那也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一個重要原因。
建議二:告誡孩子不要隨便亂喫外面的東西
外面賣的有些食物並不衛生,孩子因爲吃了這樣的食物而中毒的情形時有發生。所以,父母應該時刻提醒孩子,要以身體健康爲重,不要隨便亂喫外面的東西。
5名初中生下午課間時間一起在校門口的小攤上喫烤串,哪知道喫完後回到教室上晚自習,5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和嘔吐。
同學們連忙將他們送往醫院,經過醫護人員的洗胃、輸液等搶救,5個人的病情總算被控制住了。經醫生診斷,這5名初中生都是因爲食用了不潔食物才引起的食物中毒。
這是活生生的事例,就發生在每個人身邊。現在許多孩子都喜歡喫外面的各種各樣的小喫,這些小喫有的只是爲了賺錢而不顧顧客的個人安危。這樣的小喫,都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隱患。所以,父母一定要提醒孩子,讓孩子不要因一時的貪嘴而使自己的身體受到損害。
建議三:提醒孩子要遠離不熟悉的野菜
相傳上古時代神農氏嘗百草,曾經一日經歷70次中毒,才最終找到藥用和可食用的植物。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野菜都能採來就喫的。所以,儘管時下很流行喫野菜,但父母也要注意鑑別,對於不熟悉的野菜、菌類等自己首先要遠離,同時讓孩子也要遠離。
林安一家三口到郊區遊玩,回來的時候採了許多綠莧菜。林安媽媽用野菜蒸了一鍋包子。哪知道,剛喫完飯才1個小時,首先是9歲的林安開始渾身難受。接着,林安的媽媽也感覺不舒服了,林安的爸爸見狀連忙打了急救電話,並叫來鄰居。可鄰居剛進門,林安的爸爸也倒下了。
後來,鄰居將這一家三口送往醫院,經搶救全家才脫離了危險。後來相關人員檢查發現,林安全家採摘回來的綠莧菜中混入了有劇毒的曼陀羅葉,這才導致全家中毒。
希望父母能夠以身作則,外出時不要盲目地採摘不熟悉的野菜、菌類。當然,父母可以教孩子學會識別一些有毒植物和菌類,讓孩子也做好預防。
建議四:培養孩子學會正確的烹飪方法
有一些食物中毒,往往是烹飪的不正確或不完全而導致的。因爲一些食物在溫度不同的情況下,就有可能會產生或釋放出對身體有害的毒素。
上小學6年級的江平有一對工作忙碌的父母。這天中午父母不在,趕着上學的江平,自己炒了一盤鮮黃花菜就着飯吃了。可下午,江平的父母就接到了學校老師打來的電話,說江平住院了。
父母急忙趕到醫院,才知道江平是鮮黃花菜中毒。原來鮮黃花中含有有毒物質秋水仙鹼。喫鮮黃花菜之前,必須用開水煮,然後再用冷水漂洗多次才能喫。江平的父母后悔沒將一些正確的烹調方法教給孩子,否則就不會有這樣的悲劇發生了。
其實,與鮮黃花菜類似,扁豆、發芽馬鈴薯、某些蘑菇等,在製作成食物的時候都需要按照正確的烹飪方法去做。父母將這些方法教給孩子,也是在幫助孩子預防食物中毒。
其實,常見的有毒食物還有許多,像一些有毒菌類、苦味果仁、木薯、未成熟的和發芽的馬鈴薯、新鮮黃花菜、未成熟的四季豆等,這些東西都需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烹飪,否則就有可能會發生食物中毒。
金玉良言
孩子的身體健康是父母的牽掛,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視食品衛生安全,減少孩子食物中毒的可能。同時,父母也要讓孩子加強身體鍛鍊,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而且還要教孩子學會幾招簡單的急救措施,以備不時之需。另外在家的時候,父母還要儘量採用新鮮且搭配合理的食材,來爲孩子準備健康營養的飲食。
21.煤氣中毒:給孩子防範意識與技巧
煤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說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它既可以作爲化工原料,用於合成氨、合成甲醇等物質,更重要的是它還能作爲居民燃料,不僅燃燒快,而且使用方便。但是,煤氣也是一種有毒物質,煤氣中毒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因此,父母要加強孩子對煤氣中毒的防範意識,並讓孩子學會急救技巧。
2007年11月16日晚,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城小學3年級學生袁媛正在家寫作業。媽媽攙扶着受了腳傷的爸爸到浴室去換藥。當時天氣寒冷,夫妻倆就關閉了浴室的門。當袁媛寫完作業後,才發現爸爸媽媽已經一起在浴室中昏倒,空氣中還瀰漫着刺鼻的煤氣味道。
袁媛沒有慌亂,她按照在學校學的緊急自救知識,先迅速關閉了煤氣閥門,然後打開門窗,接着又撥打110、120電話求救。袁媛的家當時住在很偏僻的農民房裏,但她面對這種情況卻一直保持着清醒的頭腦,報警的時候非常清楚地說出了自己家的確切位置,爲民警尋找並救助她的父母節約了寶貴的時間。她打電話3分鐘後,民警和救護車就趕到了現場。最後經過醫院的全力搶救,袁媛的爸爸和媽媽先後脫離了生命危險。
袁媛勇敢、冷靜,受到了各界的廣泛稱讚,她成爲當年中央電視臺與公安部聯合組織的“中國驕傲”的全國6位當選者之一。
剛上小學3年級的孩子,面對父母雙雙煤氣中毒,卻能臨危不亂,這不得不讓人佩服。而也正是袁媛的冷靜處理,纔將她的父母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由此可見,父母讓孩子瞭解並掌握煤氣中毒的應對措施的確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煤氣是用煤或焦炭等固體原料,經乾餾或汽化製得的,其主要成分有一氧化碳、甲烷和氫等。而煤氣中毒則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而且若是空氣中煤氣的濃度達到12.5%的時候,還可能會發生爆炸。因此,儘管煤氣實用,但安全隱患卻非常大,在使用的時候,必須引起高度注意。
所以,父母也非常有必要向孩子灌輸對煤氣中毒的防範意識,並教會他一些簡單而有效的中毒後的急救措施。
培養建議
建議一:教孩子學會正確使用煤氣竈具
煤氣竈具是家庭燒菜做飯必不可少的用具。如何正確使用它,對於防範煤氣中毒和煤氣爆炸事故尤爲重要。父母首先要認真仔細地閱讀竈具的說明書,自己學會使用的前提下,再教給孩子。
搬新家之後,爸爸特意將上小學5年級的武中叫進了廚房,父子倆花了一下午的時間一起研究家裏新安裝的煤氣竈。從煤氣竈基本的功能到遇到緊急情況時該如何處理,爸爸都細心地教給了武中。最開始,武中還感覺很奇怪,他又不做飯,爸爸爲甚麼要教給他這個呢?但爸爸卻說:“生活中的事情誰又能預料呢?學會了也能保安全的。”
後來,武中果然用到了當初的學習。一次,媽媽生病,爸爸又不在。武中利用之前學會的煤氣竈使用方法,幫助媽媽燒水、做飯,成了照顧媽媽的貼心人。
學會使用煤氣竈,也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識。就像武中爸爸所說,生活中的事誰又說得準呢?一切準備妥當最好。另外,父母還要注意,在孩子最初進行煤氣竈的使用操作時,父母要在一旁監督指導,等到孩子能熟練使用竈具的各項功能後,再讓他自己進行操作。
建議二:告誡孩子牢記使用煤氣應注意的事項
煤氣有有利的方面,也有有害的方面。所以在使用煤氣的時候,父母要告誡孩子一定要牢記一些注意事項:
第一,點燃煤氣的時候,要檢查是否已經點燃,若是沒有就要立刻關閉閥門;
第二,煤氣竈使用的時候,應當有人照看,隨時注意燃燒情況和調節火力。若是煮飯或燒水時間很長,中間需要離開,就一定要先關閉煤氣;
第三,停止使用煤氣的時候,應確保開關處完全關閉,以防止漏氣;
第四,使用煤氣的房間一定要保持通風,幫助將廢氣排往室外;
第五,裝有煤氣設施的房間或廚房,不能兼做臥室,不要在這樣的房間睡覺,以免煤氣泄露發生中毒;
第六,要經常清理煤氣竈的竈頭,防止火眼阻塞引起回火現象(火焰或其根部返回到燒嘴離裏去的現象);
第七,不要隨便改動拆卸煤氣設施。第八,不要將煤氣竈當成玩具玩耍,等等。
這些注意事項,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時地提醒孩子,讓他將這些常識印在頭腦中,並在使用的時候形成習慣,以此來將危險的發生概率降到最低。
建議三:幫助孩子學會判斷煤氣中毒
孩子若是不瞭解中毒,那就有可能延誤對煤氣中毒人員的治療,也許還會埋下更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判斷煤氣中毒。
煤氣中毒一般分爲輕型、中型、重型三種。
輕型中毒,中毒的時間較短,大都頭痛、眩暈、心悸、噁心、嘔吐、四肢無力,也許會出現短暫的昏厥。但這一類的中毒者神智還是清醒的,只要脫離了中毒環境,吸入新鮮的空氣,以上症狀可以自行消失,並且多不會遺留後遺症。
中型中毒,中毒的時間稍長,除了有輕型中毒的症狀外,還可能會出現多汗、煩躁、走路不穩、皮膚蒼白、意識模糊,睏倦乏力、虛脫或者昏迷等症狀,以及中型中毒特有的症狀:皮膚和粘膜會呈現出櫻桃紅色。而這一類中毒若是搶救及時,也可以迅速清醒,經過數天就可以完全恢復,一般也沒有後遺症。
重型中毒,發現的時間很晚,中毒者吸入的煤氣也較多。這時人會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各種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面色、口脣呈現櫻桃紅色,四肢厥冷,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大多會很快死亡。而搶救過來的人,也多會因爲昏迷時間過長,而留有癡呆、記憶力和理解力減退、肢體癱瘓等後遺症,對生活和工作將生嚴重的影響。
學會判斷煤氣中毒,同樣是備不時之需。所以,父母在讓孩子瞭解煤氣中毒之後,一定要將判斷中毒程度的方法也教給孩子。畢竟,人命關天,能讓生命延續纔是最重要的。
建議四:讓孩子掌握現場急救的方法
其實,無論是甚麼樣的災禍現場,掌握一定的急救方法,都是對延續生命的最大幫助。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孩子觀看視頻,或者進行場景小模擬等一些方法,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現場急救。
上小學4年級的張婷放學回家後跟媽媽說,老師上了一堂注意煤氣使用的安全知識課。媽媽聽後覺得老師的意圖是好的,但是孩子只是聽了理論的東西,實際的使用概念並沒有建立起來。於是,喫完晚飯後,媽媽對張婷說:“我們來做個遊戲吧,假設你的布娃娃煤氣中毒了,你對照今天學的東西,看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張婷很積極地翻出了自己上課記的筆記,對着筆記認真做了起來,而且邊做邊說:“首先讓病人儘快離開中毒的地放,開窗通氣;然後讓病人保持安靜休息;看看他還有沒有呼吸。若是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還要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哦,對了,還不能忘了要撥打120。”媽媽在一旁提醒她:“你還應該注意要保持冷靜呀!千萬不能慌亂。”張婷點點頭說:“媽媽,你放心,我肯定會記住這些方法的,不然我的布娃娃就沒命了。”媽媽聽後欣慰地笑了。
父母可以像張婷媽媽這樣通過孩子能理解的各種方式,來讓他掌握現場急救的方法,可以讓他既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也能儘自己努力保證他人的安全。
金玉良言
煤氣中毒很危險,媒體經常報道類似事故,一個個都是血的教訓。讓孩子學會防範煤氣中毒,學會處理煤氣中毒,是在讓孩子對自己的生命安全加一道防護。孩子能瞭解煤氣的使用情況並在中毒時可以自救,總要好過甚麼都不會、慌張地等待救援,這也是在給自己生的希望。
22.安全用電:指導孩子享受電的光明與力量
電是一種重要的能源,被廣泛應用於生產和生活。電可以發光、發熱、產生動力,利用電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但是,如果在生產生活中不注意安全用電,它也會給人們帶來危害。所以,父母應該儘早對孩子進行用電安全的教育,幫助孩子既能享受電的光明與力量,又能在使用過程中保護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上初中1年級的張吉是班裏的體育課代表,這天他和幾名同學到器械室拿上課用的實心球。在器械室中間垂有一個壞吊燈,吊燈下面的桌子上放着幾隻啞鈴。張吉一時興起,右手伸過去抓起一個啞鈴就往高處舉。哪知道,胳膊剛舉起來,張吉就一聲大叫,胳膊也一陣陣地發麻,他連忙丟掉啞鈴,臉也變得煞白,左手捂着右胳膊,一臉的驚恐。
同學趕快將他送到了學校醫務室。醫務室的老師一番檢查、安撫,再細細詢問了情況,這才得知真相。原來器械室那個吊燈雖然碎了,但是卻還通有電流,啞鈴又是鐵製品,高個子的張吉舉起的啞鈴恰好碰到了燈口。張吉感覺胳膊發麻、身體不舒服的原因是他觸電了。醫務室的老師做了簡單的處理後,又告誡張吉和他的幾位同學,讓他們以後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並要小心電流危險,同時還要注意用電安全。
張吉的遭遇想必不少人也有過,對周圍環境觀察的疏忽,對電器的不謹慎使用,都可能被電“咬上一口”。由此可見,用電的安全常識在日常生活中是多麼的重要。
電在生活中已經非常普遍了,大到自然界中的閃電,小到穿脫衣服時的靜電,再加上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電器,可以說人類的生活與電息息相關。電的發現和應用極大地節省了人類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但是,事物都是有其兩面性的。用電有方便的一面,也有極度危險的一面。社會上有不少因爲用電不慎而釀成慘劇的教訓,父母應該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並要讓孩子也引起重視。
所以,這就要求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加強用電安全的教育,讓孩子瞭解電的同時,也要避免電帶來的危險,以減少不必要的災害,讓孩子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生活與學習空間。
培養建議
建議一:幫助孩子認識電的利與弊
在家庭中,用電的地方很多,通電的地方也不少。除了電器,還有牆上的電源插孔,各式各樣的電源插座,等等。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有可能會對這些小小的 “黑洞洞”產生好奇,甚至會用手或一些不合適的工具去觸碰,這時候就需要父母來幫助孩子認識“甚麼是電”。
5歲的商浩對家裏牆上的一些“小黑洞”很好奇。每次他對着“小黑洞”看的時候,媽媽都會把他拽開,並嚇唬他說“裏面有大老虎”,但商浩的好奇心卻“屢禁不止”。
後來,在外出差的爸爸回來了,他也發現了商浩的舉動。但他卻與商浩一起蹲在了“小黑洞”的前面,還很認真地給他講甚麼是電,講這些“小黑洞”究竟是甚麼、有甚麼用處,還講如果碰了會有甚麼危險。
之後的日子裏,爸爸還買來了孩子看的關於用電的圖畫書,講道理給商浩聽。從那以後,瞭解了那些“小黑洞”是甚麼的商浩再也不好奇它們了,而且還經常告訴其他小朋友也不要去碰它們。
相信許多孩子也有類似於商浩這樣的舉動。媽媽的嚇唬並不能阻止商浩的好奇心,因爲他並不知道那是甚麼東西。但爸爸的引導教育卻很值得父母學習,只有讓孩子瞭解了電,他纔會知道去躲避與預防。所以,父母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方法,讓孩子瞭解“甚麼是電”、“怎麼預防被電到”、“如何防止電帶來的危害”之類的問題,他就自然而然遠離危險了。
建議二:告誡孩子牢記家電“安全使用須知”
現代家庭中,電器化的程度已經相當高了。而每一種家用電器都有其不同的使用方法以及安全防護方法。因此父母要耐下心來,並要孩子也耐下心來。只有掌握了家用電器的“安全使用須知”,他才能學會自用自護。
父母在清美小的時候就經常對她說電的危險,清美很聽話,即使一個人在家也絕對不去亂碰電器。但現在清美已經9歲了,媽媽讓她去冰箱拿東西,她也不敢拿;讓她關燈,她也戰戰兢兢的。她甚至還會問一句:“會被電死嗎?”父母決定要給清美講一些家電安全使用知識,要讓她除了注意用電安全,還要學會家電的基本使用方法。
後來,每次使用電器的時候,父母總是有意識地將清美叫到身邊,給她講怎樣使用是正確的、不會有危險的。同時又告訴她,身體潮溼的時候不要碰觸電器,又讓她記住了家裏電源總閘的所在地。最後,父母將所有家電使用的簡單步驟都寫在了紙上,並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讓她可以隨時閱讀。隨着時間的推移,清美逐漸學會了電器的使用,也不再害怕了。
其實,雖然電的利弊各半,但父母也要提醒孩子,不必要過於恐慌。只要學會了正確的使用方法,學會自我防護,就能讓電器發揮它應有的便利作用。
建議三:提醒孩子也要注意戶外用電常識
戶外的電環境也是需要父母引起注意,並告誡孩子要了解與防範的。比如,外出或玩耍時要遠離高壓線、變壓器等用電設施;不攀爬電線杆、垂落到地上的電線不要隨便觸碰,並要繞開行走;如果遇到觸電的人,千萬不能用手去碰,否則也會被電擊中,等等。另外也要注意,不能隨便購買價廉質差的不合格電器。
父母除了自己要注意外,也要提醒孩子,千萬不要貪圖便宜,沒有安全保障的電器都存在着安全隱患。因此,購買電器一定要到正規的超市或電器商場,購買有防僞標識、檢驗合格的安全產品。
建議四:教孩子學會應對觸電急救
觸電又稱爲電傷,是指一定電流或電能(靜電)通過人體,造成機體損傷或功能障礙,甚至死亡。生命是寶貴的,父母應該教孩子學會一些觸電急救知識,以備不時之需。
如果遇到觸電情況,首先要沉着冷靜,然後要迅速果斷地採取應急措施,先使觸電者儘快脫離電源,並針對不同的傷情,採取相應的急救方法。
脫離電源的時候,救人者既要救人,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所以,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若是開關箱就在附近,要立即拉下電閘或拔掉插頭,以斷開電源;若是距離開關箱較遠,就要立即用手邊絕緣性能好的工具,如干燥木柄的刀、斧等,砍斷電線,或者用乾燥的木棒、竹竿等迅速將電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開;若當時沒有任何工具可使用,也可以用幾層乾燥的衣服將手包好,並站在乾燥木板上,拉扯觸電者的衣服,使之脫離電源;假如遇到高壓觸電,就要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或者通知有經驗的人採取特殊措施切斷電源。
使觸電者脫離電源之後,就要進行傷情判斷。若其神志清醒,要讓他就地躺平,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若傷員已經神志不清,就要讓其仰面躺平,確保氣道通暢,並用5秒時間呼叫或輕拍傷員肩部,判定其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如果傷員意識喪失,要在10秒之內看其胸部有無起伏,貼近傷員口鼻處聽其有無呼氣的聲音,用手試口鼻有無氣流以及測喉結旁凹陷處有無脈搏搏動。
判斷傷情後就要進行分類急救。對於有呼吸的觸電者,要使其保持安靜。若呼吸、心跳均有但已失去知覺,要讓觸電者平臥,解開他的衣服,但也要注意保暖,可摩擦其全身使之發熱。對於有心跳但呼吸卻停止的傷者,要採用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法搶救。心跳呼吸若是都停止,就要將傷者立即送往醫院,途中注意使用心肺復甦術(不過,有豐富臨牀經驗的醫生說,按壓“心肺復甦術”所對應的背部更爲有效,因爲這樣可以避免“心肺復甦術”因用力過猛而壓斷肋骨刺傷心臟)。
在急救時,提醒孩子格外注意幾點:不可以給觸電者潑冷水和壓木板;要防止觸電者被搶救甦醒後出現的狂奔現象,因這樣的狂奔有可能會引起心力衰竭進而死亡;不能打強心針。
金玉良言
用電危險在生活中十分常見,父母還要提醒孩子注意雷雨天氣對電的影響,注意不能圖方便私拉亂接電線,在遇到停電的時候也要學會冷靜對待與處理,打雷時,及時關閉電器,拔掉電源,等等。孩子只有對電的問題有了一個較爲徹底、全面的瞭解,他才能逐漸學會正確用電,學會保護自己及他人不受電的侵害。
23.防火安全:大火無情,要孩子注意防範
火是物質燃燒過程中散發出光和熱的現象,是能量釋放的一種方式。當火失控,就被稱爲“失火”,也就是常說的火災。火災是無情的,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父母就要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讓孩子學會正確使用火,同時也要學會正確躲避火。
放暑假了,上小學2年級的柳雙回到了農村的奶奶家。白天的時候,長輩們下地幹活,家中只留下柳雙和表弟兩個人。這天,兩個孩子閒得無聊,他們開始點麥秸稈玩。兩人一人舉着一綹燃燒的麥秸稈在大院子裏追跑打鬧。
奔跑的柳雙忽然絆在了石頭上,摔倒的同時,手裏的麥秸稈也飛了出去,表弟連忙跑過來,兩人只忙着關注柳雙有沒有摔傷,誰也沒注意柳雙扔出去的那綹麥秸稈。那綹燃燒的麥秸稈被扔到了一個麥秸稈垛上,大火一下子燒了起來。而在麥秸稈旁邊又是一堆幹樹枝,幹樹枝旁邊就是奶奶家的房子,這將直接導致大火迅速蔓延。柳雙和表弟被嚇呆了,眼看着大火不停地燒卻站在原地未動。
幸好周圍的鄰居聞到了刺鼻的煙味跑出來看,這才注意到這裏的大火。鄰居趕緊撥打119求救,又召集了村民幫忙撲救。柳雙和表弟也被人迅速抱離了火場。在消防隊和村民的合力下,大火終於被撲滅了,柳雙和表弟除了受到驚嚇,倒也沒受傷,只是奶奶家的大半個房子給燻黑了。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像柳雙這樣玩H的孩子也不在少數。父母應該從這個事例中得到教訓,要讓孩子知道大火無情,一定不要圖一時的好玩,否則可能就會釀成慘劇。
據統計,全球每年發生火災600萬—700萬起,其中住宅火災約佔80%以上。據調查,德國每年在火災中死亡的600—700人中,75%以上死於住宅火災,受傷人數則更多;英國每年在住宅火災中死亡的人數和德國大體一致,但受傷者則多達1500—2000人。而在我國,火災事故也頻繁發生,家庭火災的發生數量更是居於首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值得父母深思。父母需要提前對孩子進行相關的教導,教孩子提高防火意識,學會正確使用火,要讓他將“安全”二字牢記心間。
因此,爲了讓家庭悲劇少發生甚至不發生,父母自身首先要提高防範意識,還要對孩子進行相關教育。只有全體家庭成員都樹立起消防安全意識,個人都從自身做起,才能共同創建安全美好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
培養建議
建議一:教育孩子謹慎用火
家庭生活離不開火。父母要提前告知孩子使用火時的注意事項,要防患於未然。
一天晚上,10歲的周洲看見媽媽正在熨衣服感覺很有趣。於是,媽媽讓他也試試。突然家裏停電了,周洲放下手中的熨斗剛要走,媽媽卻讓他先關掉電熨斗的電源。周洲說:“一會兒就來電了,關它做甚麼?”媽媽卻說:“類似電熨斗、電褥子之類的東西,停電了就要趕緊關掉電源,否則不知道甚麼時候來電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火災。”周洲點點頭,並幫着媽媽燃起了蠟燭。
天氣炎熱又沒有電,周洲提議出去乘涼。走之前,媽媽又特意熄滅了所有蠟燭。周洲笑着說:“您真節省,蠟燭都要省着用。”媽媽卻很嚴肅地說:“這還是剛纔我說的安全問題。蠟燭如果不管它,要是有風吹倒,或者等它燃盡了燒到了桌子,一樣也會引起火災的。防火安全,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啊!”
從那以後,周洲向媽媽學習,在生活中時刻注意用火、用電安全,而且還提醒其他人注意,併成爲了社區中的一名小防火宣傳員。
父母的好言行,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父母的貼心教育,自然也會讓孩子牢記安全知識。周洲的媽媽給父母做了一個好榜樣。爲了防範火災的發生,父母可以採用各種方式,讓孩子提高安全意識,並學會正確且謹慎地使用火、電,這樣才能儘可能地避免災禍。
建議二:告誡孩子不要玩H
孩子大都缺乏生活經驗,有些孩子對火的危險性認識得並不透徹。因此,孩子在家中就會經常玩H柴、打火機,開液化氣、煤氣,這些行爲都有可能引起火災。在父母抽菸的家庭中,孩子還會撿拾丟棄的菸蒂,若是依然燃燒的菸頭接觸到可燃物,很可能也會引發火災。
所以,父母要將孩子玩H當成是一種潛在的災難,要重視起來,告誡孩子不能將火當成玩耍的對象,要及時阻止孩子變成災禍的“導火索”。
建議三:教孩子學會規範燃放煙花爆竹
煙花爆竹以其響亮而又燦爛的聲光效果,很受孩子的青睞。而在燃放煙花爆竹的同時,父母一定要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千萬不要讓渲染喜慶氣氛的煙花爆竹,變成引發火災、人身傷亡的罪魁禍首。
除了煙花爆竹一定要從正規渠道購買、保證質量之外,父母還要讓孩子學會規範燃放,要告誡孩子:不能在可燃易燃物或物品較多的地方燃放;不可在民居聚集的場所甚至家中燃放;不能從樓上向外投擲燃放;燃放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說明正確操作;遇到燃放不完全的時候千萬不可輕易靠近,要確定完全燃放完畢再走近,等等。
建議四:讓孩子學會火災逃生
所有人都希望能夠平安,但“天有不測風雲”。因此,父母要提前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即使身處火災現場,也能知道如何從中逃生。
在平時就應該熟悉周遭環境,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和太平門的方位,同時還要記住消防栓、滅火器和報警器的位置。
遇到被困火場的時候,要掌握幾個自救的一般原則:
第一,若是起火較小,可嘗試將其撲滅,但救火同時也要及時報警,不能只顧滅火。否則一旦火情難以控制,到時候再報警就可能會貽誤最佳滅火時機,自己也會身處危險的境地。
第二,若是火勢較大,就不要再嘗試滅火,應迅速逃離危險區域,並隨手關門,這樣可以控制火勢和延長逃生時間。
第三,脫離火場的時候要避免直立,因爲上不空氣中會有大量的有毒氣體,必要時可以爬行脫離火場。
第四,利用防毒面具或者溼毛巾多層摺疊捂住口鼻,避免煙氣對人體的傷害。
第五,尋找安全出口逃離,或者按照指示標誌逃生。但若沒有指示標誌,一時又逃不出去的,就要儘量創造避難的空間等待救援。
第六,火場中不要因衣不蔽體而尋找衣服,更不要貪戀財物,要爭取時間逃生。而已逃離火場的人,也不要再重新返回險地。
逃生要注意:不要盲目開窗開門,不要盲目亂跑、跳樓;逃生時不可乘電梯,首選下樓樓梯逃跑,但若是下樓樓梯被毀,可上樓跑到天台、樓頂等等待救援;若出口被封堵,可將繩索打溼,若沒有繩索也可用窗簾、牀單等撕成條做成繩子,將其拴在固定物上,順繩慢慢下滑,選擇沒有火的方向逃生;建築物上有水管的,也可以酌情順管道下樓,但要注意觀察下面的管道是否安全。
而逃不出火場的時候,還要學會建立避難所。要先選擇有水源並能同外界聯繫的房間,關閉迎火的門窗,不要打碎玻璃。用溼毛巾、牀單等物堵住門縫隙或其他孔洞,要不斷灑水弄溼整個避難所,以延緩煙火。若大火進入房間,可利用陽臺或爬出窗臺,避開煙火燻烤。
當然,學會積極呼救也很重要。若是房間有電話,就要及時報警,報告自己的方位。若是沒有電話,白天時可以揮動顏色鮮明的標誌向外報警,夜間就要利用可發出光亮的東西如手電或手機屏幕等報警。
金玉良言
引起火災的原因有許多,但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爲的,這樣的災禍都是人們所不願意看到的。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深刻了解到,火災不但能毀滅物質財富,更會給人們的生命帶來嚴重威脅和損害。所以,孩子需要從小就提高自身的防火意識,學會應對火災。
24.騷擾電話:教孩子慎重對待非正常電話
電話的普及爲人們的溝通提供了便利,的確是造福人類的一項偉大發明。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某些有不良企圖的人就會利用電話的便利功能,做一些騷擾、甚至違反法律的事情。這一點,父母要引起注意,並要幫助孩子學會正確對待騷擾電話。
週末晚上,7歲的朝陽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家看電視。忽然家裏的電話響了,媽媽接起電話“喂”了好幾聲,對方都沒有回應,媽媽立刻掛斷了電話。朝陽好奇地問媽媽:“誰的電話啊?您怎麼掛了呢?”媽媽說:“可能是騷擾電話。你以後要是接到這樣的電話也要小心。”
朝陽眨了眨眼睛,轉頭問爸爸:“甚麼是騷擾電話啊?”爸爸說:“騷擾電話就是沒有正經目的的電話,要麼是騙錢,要麼是無聊戲弄別人。媽媽剛纔的處理方法是正確的。”
朝陽點點頭感慨道:“怎麼還有那麼無聊的人啊?居然打騷擾電話。”媽媽接了爸爸的話說:“人跟人不一樣。打騷擾電話的人多半心理都不健康。你既要防範他們,同時你自己也要做一個好孩子,不去隨便騷擾別人。記住了嗎?”
朝陽站起身敬了個禮說:“是,媽媽同志!”他的舉動把全家都逗笑了。
讓孩子瞭解一些非正常目的的電話,知道甚麼樣的電話是騷擾電話,並學會拒絕與處理,是父母需要重視起來的事情。朝陽的父母這樣的做法就很好,他們用生活實例來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記憶更加深刻。
所謂非正常的電話,包括響一聲就掛的電話、謊稱中獎的電話、恐嚇電話、假冒親人的電話、信息臺不良電話,等等。騷擾電話往往會使人心神不寧,或者擔驚受怕。而且一些騙人的中獎電話或者假冒親人的要錢電話,還會給家庭造成經濟財產的損失。而另外一些行爲不軌者,也會利用騷擾電話對人進行報復或者擾亂別人的生活。總之,無論哪一種,只要是非正常目的的電話,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他人正常的生活秩序。
所以,面對這些既擾民又浪費錢財的電話,父母除了自己要注意防範之外,一定也要教會孩子理智、慎重地對待。
培養建議
建議一:告誡孩子不要將電話號碼告訴陌生人
嚴格說來,電話號碼該是屬於一個家庭的隱私。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牢記:除非必要時候,否則千萬不要隨便將電話號碼告知陌生人。
孩子都是單純的,於是社會上就有不少人利用孩子的思想簡單來騙取家庭電話號碼,然後做一些不軌之事。因此,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告誡孩子:不論那個人說他是誰,也千萬不要隨便將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告訴他。
建議二:提醒孩子不貪小利、不急躁
騷擾電話中有一類是中獎電話;還有一類是謊稱親人出了甚麼事情,急需用錢。這類電話大多需要向某個賬戶匯一筆數目不小的錢。這就是典型的電話詐騙行爲。
接到這類電話最好還是直接掛斷,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對於這種情況,父母需要提醒孩子要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讓孩子千萬不要因爲貪圖小利,而去相信對方說的話;讓孩子千萬不要一時情緒激動,就不再考慮事情的真僞。
建議三:教孩子學會正確接聽電話
其實接電話也是個學問,有時候若是接聽電話不慎重,一不小心就會被騙子騙走一些家中的隱祕信息。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正確接聽電話:第一,接電話一定要先問清對方是誰,若是他不做明確答覆,讓你“猜猜我是誰”,可以立即掛斷電話。第二,若對方讓重複自家的電話號碼,一定不要告訴他。這也是避免再次受騷擾。第三,若是對方依然不停騷擾,可以讓他繼續講吓去,並示意家人或用另一部電話報警求助。第四,接到一些低級趣味的電話,也要立刻掛掉。
歸根結底,只要是沒有正常目的的電話打進來,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正確接聽,腦子要靈活,這樣就能有效地預防一部分騷擾電話的打擾。
建議四:教育孩子不亂撥“熱線電話”
隨着社會的發展,一些熱線電話悄然興起。這些電話,要麼宣稱幫人解決疑難,讓人釋放心中煩惱,滿足各種求知慾望,甚至還可以送祝福、訴衷腸,還有利用有獎問答的方式來加以引誘,更有甚者是色情聲訊臺……這樣的電話防不勝防,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孩子。
上小學3年級的意鳴喜歡看少兒頻道的節目。這天他發現節目下方有一個問答遊戲,打電話過去就能回答,答對了還有獎。意鳴好奇地試了試,居然還真打通了。對方告訴意鳴,只要堅持答,答對10道題就會有變形金剛模型做獎品。
從那以後,意鳴將那個電話號碼抄在了紙上,放在電話旁邊,每天都很“忠實”地答題。細心的媽媽覺得奇怪,也起了疑心,於是特意跑去電話局查詢話費,結果發現自家這月的話費真是“突飛猛進”。
待意鳴放學回家,媽媽連忙向他講清楚了這個熱線電話的真實意圖,並將電話費詳單拿給他看。意鳴儘管最初想不通,但看到昂貴的話費詳單,他最終相信了媽媽的解釋,並表示再也不打那個電話了。
孩子對金錢的概念恐怕沒有父母那麼清楚,所以他會如意鳴這樣,只爲了滿足自己的某些小利益而去心甘情願地上當受騙。父母需要將這類熱線電話的真實面目及時向孩子揭穿,否則一旦家庭消費出現了“黑洞”,父母也將悔之晚矣。
金玉良言
騷擾電話的存在暫時還不能完全避免與清除,所以就需要父母讓孩子提高警惕,以阻止此類電話對生活造成影響。另外,父母還讓孩子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不要“好奇”地撥打類似的電話。要讓他記住:電話是爲正常溝通服務的,不能用它做一些不正當的事情,那樣會害人又害己。
25.外人上門:不讓孩子輕易給陌生人開門
不認識的人、不夠熟悉的人都是陌生人。都說“人心隔肚皮”,連熟人的心思人們都不一定能猜透,更何況是陌生人?所以,陌生人的某些舉動就要引起人們的注意,尤其是要引起孩子的注意。父母要告誡孩子,當他單獨在家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無論外面是誰叫門,只要是陌生人,一律不給開門,以此來保障自己生命和家中財產的安全。
薛駿10歲了,暑假的時候,他經常一人在家。一天傍晚,有人敲門說:“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爸爸在家嗎?”
薛駿很老實地說:“不在。”
那人又問:“那你媽媽呢?”
薛駿依然很誠實:“也不在。”
“哦……”對方接着說,“那你開下門,我借錘子用一下。等你爸爸回來你再告訴他。”
薛駿聽後猶豫了一下,還是打開了家門。正這時,薛駿的爸爸剛巧下班回家,一眼就看見自家門口站着個陌生男人,他警惕地問:“你找誰?”
那人一看連忙說:“找錯了。”說完立刻鑽進了一旁的電梯。
爸爸這才意識到,剛纔遇到竊賊了,還好自己回來得及時。
晚上,媽媽也下班回家後,全家就這件事情開了個小會議。媽媽對薛駿說:“今天多危險啊!幸虧爸爸回來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以後再遇到陌生人敲門,你可千萬不要給他打開,無論他問甚麼,都不要告訴他家裏的情況。萬事要小心爲上啊!”薛駿此時也覺得有些後怕了,連忙點了點頭。
孩子的警惕心總是差一些,思想也單純一些,於是就會和薛駿一樣,很容易就相信陌生人,並且輕易就透露自家的一些信息。薛駿的爸爸幸虧及時趕回來了,才制止了壞事的發生,但很多家庭並不如薛駿家這樣幸運。所以,這就需要父母提醒孩子,遇到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如果非極其特殊的情況,千萬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隨着城市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雙職工”家庭成爲了現在家庭的主要形式。這樣的家庭父母大多工作繁忙,平時孩子上學還好。一旦遇到孩子放寒暑假,孩子單獨在家的安全問題就顯得尤爲重要。父母除了要讓孩子預防火、電等危險之外,還要讓孩子對陌生人敲門這件事引起足夠的重視。
因此,父母一定要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讓孩子具備較高的安全意識,儘量保持高警覺性,防範一切由陌生人帶來的可能的危險。
培養建議
建議一:告誡孩子,單獨在家一定鎖好門
防盜門的全稱就是“防盜安全門”,它的功用就是兼具防盜與安全。所以,一般情況下,只要防盜門和家門都上好鎖,壞人進入的可能性就會很小。
父母要讓孩子養成習慣,只要父母親人都不在家,自己首先就要鎖好房門。另外,父母也要提醒孩子,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心,千萬不要一有人敲門,想也不想就去開了,最起碼也要有一個詢問的過程。父母要讓孩子有這樣一個意識:家中的出入門就是他的安全防護,不要輕易卸下。
建議二:提醒孩子不輕信陌生人的話
竊賊或騙子多以“修煤氣”、“查水錶”之類的說詞爲藉口,騙取單純的孩子上當受騙,使其放下警戒心打開保護自己安全的家門。
寒假的一個上午,家中有人敲門說查戶口。11歲的魏南說:“爸爸媽媽沒在家,你們下午來吧。”那人卻說:“你把你家所有人的名字填進表格就成了,不用那麼麻煩。”魏南聽後也覺得這件事自己就能辦,於是打開了房門。
哪知道房門一開,兩個蒙面人闖進來捆住了魏南,接着把家中的現金、存摺等洗劫一空,隨即逃之夭夭。魏南嚇呆了,好一會兒纔想起來呼救。他受了很大的驚嚇,但是從那以後他也記住了這個教訓——以後再也不輕信陌生人的話,再也不輕易給外人開門了。
魏南的遭遇值得父母深思,他就是因爲輕易相信了陌生人的話,才引禍上身。可見,讓孩子保持高警惕性、不輕信陌生人的說詞,對於保證他的基本安全是多麼重要。
建議三:幫助孩子掌握隔門問答的技巧
其實與陌生人隔門問答也是有技巧的,父母要讓孩子保持高警惕性的同時,也要多加思考,有一個靈活的頭腦,巧妙的回答也一樣可以阻隔危險。
暑假時,9歲的葉陽一般都單獨在家。這天有人敲門說是檢查天然氣管道。葉陽透過防盜門上的貓眼看了看,說:“讓我看下你的工作證。”見對方沒拿出來,他就說:“你拿來證件再來吧。”說完就不再理會。晚上,等到父母下班回家,葉陽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們,父母直誇葉陽做得對。他們也不禁慶幸,看來之前對孩子不斷地灌輸安全教育還是很有成效的。
當陌生人假借說詞的時候,只要孩子能多一個心眼兒巧妙問答,就能如葉陽這樣躲過危險。父母一定要讓孩子記住,與陌生人的對話,一定要保持冷靜,要抱有懷疑的態度,而且無論如何也不要讓對方知曉自家的真實情況。必要時候還可以撒個小謊,謊稱父母就在樓下或正在睡覺,等等。而且,孩子遇到的這些事情,也一定要告知父母,好讓父母做好防範。
建議四:若壞人已經進入,讓孩子不要盲目反抗
父母需要讓孩子牢記一點:保護生命不受傷害是第一位的!當壞人已經進入了家中,孩子千萬不要盲目反抗,更不能盲目呼救。因爲某些壞人也許只是爲了求取錢財,孩子的反抗呼救可能會讓他驚慌失措,反而會對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另外,也有這樣的情況:父母會告誡孩子,有人敲門不要應聲,裝作家裏沒人。這種方法有時候有效,但有時候竊賊也許就此撬門而入。這時候,父母就要讓孩子保持冷靜,千萬不要跳出去反抗,要學會隱藏自己以及報警求助。
建議五:教會孩子如何報警求救
報警的電話是“110”,父母要讓孩子牢記這個號碼,而且也要教會他如何報警求助:報警的時候要能詳細、清楚地說明自家的位置;若是看到了壞人,也要能儘量詳細地講清楚壞人的某些特徵,比如性別、身高、胖瘦、髮型、身上的衣服或者其他特徵,等等。
另外,父母也要讓孩子平時記住父母的電話、本地派出所的電話,甚至最親近的鄰居的電話。這樣也會方便求助。
建議六:通過演習教育孩子提高警惕
“陌生人敲門”之類的演習,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警惕性。這類演習十分有針對性,可以說是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最好形式。
上小學3年級的章辰,一天下午獨自在家寫作業的時候聽到了敲門聲,對方說是修水管的。章辰說:“我家水管沒壞,你走吧。”那人又說:“你又不知道壞沒壞,讓我看看吧。”章辰回答:“我爸睡覺呢,我叫醒他,你和他說。”
這時,家門一開,爸爸笑眯眯地走了進來,說道:“不錯啊!你知道怎麼應對了。”章辰眨了眨眼睛,剛纔原來是爸爸捏着嗓子變了聲,那不過是個小演習。後來,爸爸和媽媽經常給他做類似的演習。爸爸說:“就是要讓你熟悉類似的場景,我們要做到防患於未然。”而經過演練,章辰的警惕性變得極高,在他家從來沒發生過陌生人闖入的情況。
當然,父母要記住的是,實戰演練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千萬別開門”,而是要教他學會如何防範陌生人、如何識別陌生人的意圖,以防止萬一情況的發生。同時,孩子也要通過演練學會如何應對這些情況。
金玉良言
孩子安全意識的提高需要父母和老師平時的教育,如果孩子重視起來,提高了警覺性,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絕陌生人上門造成的傷害事件發生。父母要提前讓孩子瞭解各種騙術的形式,讓他遇事要冷靜、多思考,一定要有基本的安全意識,要以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爲先。
26.安全用藥:是藥三分毒,教孩子不可濫用
生病就吃藥,大部分人都這麼認爲。但是,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可見即使是治病救人的藥,也需要謹慎服用,否則就會產生不良後果。因此,父母要提醒孩子,不要將藥品與其他食品同等看待,在用藥之前,一定要讓父母知道,不可隨便亂喫、亂用。
馬上要考試了,上初中2年級的成渝突然開始咳嗽。他認爲自己得了感冒,當時父母都有事不在身邊。於是在上學路上,他到學校旁邊的小藥店買了一些治療感冒的藥。但吃了兩天後,成渝的咳嗽並沒有好轉,他以爲是自己喫的藥不管用,便又去買了另外幾種。爲了能讓感冒在考試前好轉,他也沒仔細看說明,每次吃藥都是好幾種感冒藥一起吞進肚子裏。
然而幾天過後,成渝感覺身體越發不舒服,還渾身無力,上課的時候竟然暈倒了。老師和同學連忙將他送往醫院,並通知了他的父母。後來,經醫生檢查發現,成渝因爲吃了過多、過雜的感冒藥,導致他的肝臟受到了損害。而且他的咳嗽因爲沒有得到確切的治療,也已經轉爲支氣管炎,現在只能住院進一步治療了。
成渝和父母得知這一情況,都後悔不迭——成渝後悔自己不該喫那麼多不同種類的感冒藥,父母則後悔沒有提前告訴孩子不要亂吃藥。
孩子對藥品的概念恐怕只停留在“可以治病”這一點上,儘管父母也會告訴他“藥不能亂喫”,但他也只知道治療不同種類疾病的藥不能亂喫。像成渝這樣吃藥過雜過量的孩子,現實生活中也不在少數。所以,這就需要父母首先要有一個防範意識,要讓孩子明白“是藥三分毒”的道理,讓他千萬不要濫用藥品。
藥品的確可以治療身體某些部位的病痛,有的還可以稱作“良藥”。但藥品的使用也是有一定的規範的,甚麼病該喫甚麼藥,甚麼藥該如何喫,都有各自的標準。儘管藥的知識很複雜,父母也許不能一句兩句話就說清楚。但是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一個最基本的原則:自己不能隨便亂吃藥。如果有條件,父母還可以給孩子講解一些簡單的藥理常識,讓他適當看一些相關書籍,既增長知識,也能給他提個醒。
總之,父母要讓孩子理智看待藥品,既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要讓孩子知道,藥能治病,使用不當也同樣能“致病”。
培養建議
建議一:改變孩子“有病必須吃藥”的認知
醫生用藥治病,人們買藥使用。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要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有些小毛病也許並不一定非要去吃藥。人體自身會有一定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些疾病完全可以通過調節身體狀態、鍛鍊、合理飲食等方法治癒。
因此,父母要改變孩子的“有病必須吃藥”的認知,要讓孩子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以此來減少孩子濫用藥物的機會與概率。
建議二:告誡孩子生病用藥該以醫囑爲準
一般藥品說明書上都會有這樣的一句話:“請謹遵醫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告誡人們,藥品要遵照醫生的建議來服用,包括用藥量、用藥時間、一日幾次等問題,只有醫生才能給出一個較爲準確的判斷。
父母除了自己不要盲目用藥之外,也要注意提醒孩子,生病應及時上醫院進行確診,謹遵醫囑用藥。拿到藥品後,應該首先看藥品說明書中有沒有標註兒童劑量,若有則可以服用,若是沒有就需要諮詢醫生。要儘量規避已知的高風險藥物,並遵照藥物說明書限定的劑量嚴格用藥。
另外,由於一些藥品只說“小兒酌減”、“遵醫囑”等概念模糊的字眼,或者讓自行計算孩子的用藥劑量,若是自己不能準確把握劑量,也要到醫院諮詢醫生後服用。
建議三:提醒孩子不要擅自改變用藥規律
也許有人會覺得,吃藥誰不會?說明書上寫得明白。但有時候,孩子的心理很簡單,他會認爲,要想快點好就要多喫,若是快好了就可以少喫。未經父母、醫生同意,孩子擅自改變藥量,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爸爸帶着重感冒的兒子從醫院回到家,並對他說:“這幾天我和媽媽都很忙,你自己要記得吃藥。”10歲的兒子聽話地點了點頭。三天後,他感覺自己好了許多。於是就再沒注意用藥,吃藥也沒有了規律。
幾天後,爸爸又一次帶兒子去了醫院,原來兒子因爲最後幾天沒有按時按量吃藥,導致了“重感”,不得不再次檢查再次用藥。爸爸無奈地看着兒子搖搖頭,兒子拿到藥後對爸爸說:“這次我肯定聽話!我不想再感冒了,太難受了!”
相信這個男孩會記住這個教訓,以後他再也不會擅自改變用藥規律了。父母對此也要重視起來,要孩子不要只單憑表面現象來判斷自己是否痊癒。醫生或藥品說明書上說的用藥都是有臨牀依據的,只有認真執行,疾病纔會好得更快。
建議四:及時阻止孩子自行配藥、買藥
有時孩子想要治好自己的病,又不想麻煩父母,所以自己去配藥、買藥。而有些藥品,又是孩子抱有好奇心或其他不健康心理纔去購買的。遇到這些情況,父母應該及時制止。
13歲的齊魯上次考試成績不太理想,眼看着馬上就要開始下一次考試了。他生怕這次又考不好,結果每天緊張得睡不着覺。後來,他自己偷偷從路邊小店買了些AM藥回來。
爲了晚上能睡着,齊魯將買的30片AM藥全喫下去了。最終他暈倒在自己的臥室裏,幸虧爸爸發現及時,將他送進了醫院。
甦醒後的齊魯非常後悔,爸爸媽媽則很是後怕。後來,他們加強了與齊魯的溝通,幫助他解決問題、減輕壓力。齊魯再沒做過傻事。
儘管這個事例有驚無險,但卻是給父母敲響了警鐘。孩子自己到藥店配藥、買藥,是要引起父母足夠重視的。父母一定要告誡孩子,藥不可以隨便亂配、亂喫,應多向父母、醫生求教,這樣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建議五:讓孩子不要錯將保健品當藥品
現在市面上有不少的保健品廣告,美其名曰 “補充人體所需各種營養”、“提高人體抵抗力”,等等。儘管廣告中說這些保健品吃了可以 “緩解身體不適”,但是它終歸還是保健品,並不具有治療作用。
所以,父母首先就要擦亮眼睛,不要輕信保健品的廣告。然後,還要告誡孩子,讓他不要依賴於保健品,更不能將保健品當成藥品服用。否則,不但起不到治療效果,還有可能會貽誤疾病的最佳治療時間。
金玉良言
有句俗語說:“食補勝於藥補。”意思是說,平常喫的食物若是搭配合理、營養均衡,也是可以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發展的。另外,多鍛鍊身體,強筋健骨,疾病自然也會繞道而行。而且,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是抵擋疾病入侵的法寶。因此,父母要讓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疾病和用藥,千萬不要因爲濫用藥而傷害身體。
27.接觸寵物:不要孩子與寵物“親密接觸”
養寵物是現在許多人的愛好。家中多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生靈,也的確會給家庭帶去不少的歡樂。但是,人尚且會有生病的時候,更何況是寵物?而且寵物身上攜帶的某些病菌,也許對它沒有甚麼太大影響,但若傳染給人,就有可能使人生病。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有愛心的同時,也不要讓孩子與寵物太過親密。
爸爸把一隻寵物狗送給了7歲的浩南,作爲他升入小學的禮物。浩南對這隻小狗愛不釋手,可說得上是寵愛有加。每天他都與小狗同吃同睡,洗澡也在同一個浴缸中。即使是上學,浩南也時刻想着它。爸爸媽媽曾經多次提醒他,要他不要與小狗太過親密,但浩南將爸爸媽媽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後來,浩南生了一場大病,醫生說是家中寵物攜帶的病菌傳染的。經過治療,以及爸爸媽媽悉心的照顧,浩南最終痊癒了。但回家後,他卻開始疏遠那隻小狗。
於是,媽媽對他說:“你看你以前那麼疼它,現在突然就不理它了,它多可憐啊!其實,不讓你與小狗過於親密並不是要你不接觸它。只要你能做好小狗和自己的衛生工作,你們還能和以前一樣做好朋友啊!”聽話的浩南後來與小狗保持了一個安全的距離,類似生病住院的事情也再沒發生。
許多孩子都會像浩南這樣,對小動物喜歡得無法形容。他對寵物表達愛意的方式更是簡單,就是無論做甚麼都想與它同步。但這也同時埋下了一個健康隱患,若是處理不當,就會如浩南這樣生病住院。所以,父母需要提醒孩子注意,即使喜愛寵物,但爲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也不要與寵物過分親密。
寵物與其他所有事物一樣,都具有兩面性,好的一面是可以給人帶去愉悅,但壞的一面卻是能傳染疾病、給人直接或間接的人身傷害。因此,養寵物或者即將要養寵物的家庭要對此格外重視。
父母要讓孩子與寵物的接觸,既能起到培養其愛心的作用,同時又能保證寵物和孩子的自身健康與安全。另外,父母也不要忘記提醒孩子,要做一個文明的小主人,不要讓自己的寵物傷到或嚇到他人。
培養建議
建議一:幫孩子給寵物做好清潔工作
據統計,目前發現的人畜共患病就有200多種,而這些疾病的傳播途徑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膚接觸等。因此,有寵物的家庭,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爲寵物做好清潔工作,既培養孩子的愛心,也同時讓孩子注意健康。也要提醒孩子,還應該注意寵物的日常飲食、大小便的處理等問題,這些日常清潔要儘量做到面面俱到。
建議二:讓孩子接觸寵物後做好個人衛生
有的孩子因爲與寵物的“零距離接觸”,所以在他單純的認知中,就不會認爲寵物有甚麼不衛生的地方。於是,他便也很自然地忽略了自己的個人衛生。
8歲的梁亮家養了一條很大的狗,他與它關係很“鐵”。每天梁亮放學回家,他都會和狗抱在一起摔着玩。但每次梁亮與狗玩耍之後,媽媽都要他必須去洗個澡,他很不理解。
這天媽媽又讓他去洗澡的時候,他說:“我的狗一點也不髒!我不想洗!”媽媽卻很嚴肅地說:“讓你洗澡是爲了你的健康。儘管咱們家狗從不生病,但是它身上也同樣攜帶有病菌。這些病菌對它無害,但對你卻不一定無害!你也不想生了病去醫院打吊瓶吧?”
梁亮聽了媽媽的話吐了吐舌頭,乖乖地去洗澡了。而且從那以後,和大狗玩過後,不用媽媽說,他也自覺地就去做個人清潔工作。
父母要對此引起注意,因爲有一些病菌,恰是因爲孩子的不注意而被傳播過來的。所以,即使孩子有不情願的表現,父母也要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理解,之所以讓他接觸寵物後搞好個人衛生工作,是爲了他自身的健康與安全着想。
建議三:一旦爲寵物所傷,要及時注射疫苗
寵物雖然可愛,但是它也會有脾氣,一旦爲寵物抓傷、咬傷,切不可馬虎大意,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並注射疫苗。因爲寵物造成的傷口多會引起很嚴重的後果。
有一種疾病叫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狂犬病是迄今爲止人類病死率最高的急性傳染病,一旦發作,病死率高達100%。而且到目前爲止,世界範圍內尚沒有治癒狂犬病的病例報道。因此,父母要對這一疾病引起絕對的重視,並要孩子也對其引起重視。
狂犬病的潛伏期短的10天,長至2年或更長。爲了防止類似的慘劇再次發生,父母和孩子應該牢記狂犬病的緊急處理:首先要用肥皂水或清水徹底沖洗傷口,至少半個小時,能擠壓的地方要邊沖水邊往外擠;其次是要對傷口進行局部消毒處理,不要包紮傷口;第三還要儘快把傷者送往醫院,注射狂犬疫苗和抗毒素;最後還要謹遵醫囑,被咬後應儘快注射狂犬病疫苗,並且於第 3、7、14、及30天各肌肉注射2毫升地鼠腎細胞疫苗,嚴重咬傷者則開始改爲每日1針,打6針 ,繼續完成10針狂犬疫苗注射,不可中斷。
建議四:教育孩子正確看待養寵物這件事
許多孩子都喜歡養寵物,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父母要幫助孩子正確看待這件事情,要看得到它的利弊。
養寵物可以使生活變得快樂,某些時候它還能給予人類幫助。另外,通過與寵物的接觸,還能培養愛心。但是,父母要提醒孩子的是,中小學生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學文化、學本領纔是學生最應該要做的事情,千萬不要過分迷戀寵物而影響了學業與成長。
金玉良言
父母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養寵物,患有如免疫系統缺陷、支氣管炎等疾病的孩子就不可以養。而且養寵物之前,還要查閱相關資料,熟悉寵物的習性,更要配合自己的生活環境去選擇寵物。父母要讓孩子對寵物的存在保持一個理智的心態,讓他與寵物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這樣既能與寵物和諧相處,又能保證自身及寵物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