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爆睡術:睡眠障礙心理分析實錄 > 第5章 Part 4 孩子,對於睡眠你還知之甚少

第5章 Part 4 孩子,對於睡眠你還知之甚少

目錄 下一章

 對於睡眠的無知,其實是對生命本質的懵懂。

  年輕人不懂得動靜相宜、張弛有度的道理,仗着精力旺盛與自然規律鬥爭,終會自食惡果。

1.李琪的話:我不困,幹嗎要睡覺?

  我見過很多自稱“不睡覺也不困”的人,但李琪是最誇張的一個。

  他今年16歲,正是精力充沛、招人煩的年齡——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他父母說的。

  李琪每天不過晚上12點不睡覺,不是坐在客廳看電視,就是躲在書房打遊戲。父母一開始還管着他,到了10點鐘就強制性地關電視、關電腦,然後把他攆到牀上去。

  結果後來發現,即便是攆到牀上,他也不睡,拿着手機一玩就是半夜。如果手機被沒收了,他就躺在牀上乾瞪眼,輾轉反側,還時不時穿着拖鞋踢踏踢踏地到客廳溜達一圈。

  眼見實在管不了,父母只好一面放寬政策,一面尋求辦法。

  這不,李琪父母帶着兒子找到了我。

  我問李琪:“你晚上睡不着啊?”

  李琪說:“不是睡不着,是根本就不困。”

  我問:“那你甚麼時候會感覺到困呢?”

  李琪想了想,說:“一般過了半夜一點鐘才感覺到困,纔會有睡意。”

  我說:“你這樣很不好,該睡的時候不睡,容易導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問題……”

  還沒等我把話說全了,李琪就搶話道:“你知道嗎,我們學校高三的那幫人,每天晚上都學到一兩點鐘。我現在‘練習’晚睡,就是厲兵秣馬爲以後做打算。你說我要是天天早睡,到了高三肯定熬不住,到時候不影響學習嗎?爸、媽,你們說我說的有道理嗎?”

  李琪的爸媽估計是沒想到兒子居然會如此高瞻遠矚、用心良苦,馬上流露出一些讚賞的表情。媽媽還憐愛地說:“我就是怕你搞壞了身體嘛,這樣時間長了對身體不好呀。”

  說實話,我對於李琪的這套說辭持懷疑態度。暫且不說他是不是真的在爲高三階段的學習做準備,單論“高三一定要熬夜學習”這個觀念,我就覺得有問題。

  當然,我上高三的時候也這麼幹過,我想百分之八九十的學生都曾有過夜讀的經歷,多年以後回過頭來想想:我爲甚麼要犧牲休息時間來學習呢?這樣做,學習效果真的好嗎?

  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最起碼對於我而言是否定的。

  回想當年,我之所以夜讀,不是因爲夜讀的效果有多好,我這個人屬於那種腦子一懵就啥事兒也幹不成的那類人,半夜裏昏昏沉沉地看着那些清醒時候都覺得枯燥乏味的知識點,學習效果可以說非常差。

  那我爲甚麼還要夜讀?

  原因很簡單,就是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同學都在加班加點地學習,我不想做那個異類分子——具體來說,就是不願意在那種緊張的、奮進的氛圍中,讓別人覺得我是個漫不經心、不思進取的人。

  所以,當我夜讀的時候,更多的是在擺姿態、做樣子、迎合主流。現在想來,着實沒甚麼必要。

  於是,我對李琪說:“你還沒到高三,還不確定熬夜讀書對於你來講是不是有好處,所以,現在練習熬夜早了點吧?”

  李琪說:“怎麼會沒好處,高三的人都是那樣做的。要是沒好處,他們幹嗎那麼折磨自己?”

  我說:“假設現在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可以通過高效的方法,在不犧牲睡眠時間的前提下就能完成學業;另一種是不講方法,就通過單純地去增加學習時間,你會選哪一種?”

  我話音剛落,還沒等李琪說話,李琪的媽媽就開腔了:“話可不能這麼說!高三學習可是一輩子的大事,就算是有甚麼高效的學習方法,那也得加倍努力才能考上更好的學校——努力是真理,無論甚麼時候都是不會錯的。”

  之前還爲孩子熬夜而憂心忡忡的家長,現在居然就開始爲熬夜而辯護。由此可見,高考對於大家而言是多麼重要,甚至可以讓父母忽略對孩子身體健康的擔憂。

  我現在不僅要想辦法說服李琪,同時還要說服他的母親。於是我對她說:“效率高、又肯花時間自然是好的,可是人並不是機器,不能在連續工作的同時還能保持相對的高效。您想過沒有,如果因爲犧牲了睡眠時間而導致精神不振,從而影響了學習效率,是不是適得其反了呢?”

  李琪的媽媽沉默了一下,說道:“對對對,劉醫生說得對。”然後又轉頭對兒子說,“你可千萬不能因爲睡不好覺耽誤了學習啊!”

  李琪倒是樂觀得很,說:“纔不會呢,我熬夜的時候根本不困,幹甚麼都特有精神,怎麼會影響學習效率呢?”

  話說到這裏,我覺得如果沒有一些特別有說服力的證據,恐怕改變不了李琪的觀念。

  於是,我從書架上拿出一本弗洛伊德的著作《少女杜拉的故事》,對李琪說:“既然你覺得熬夜不會影響你的學習效率,那麼咱們來做個測驗。這本書內容不是太多,我給你一個星期時間去讀它——記住,白天不要讀,每天晚上11點過後再讀。一個星期以後,咱們再來探討一下這本書到底講了個甚麼故事,到時候也看看你到底能讀進去多少。”

  李琪看了看書皮,說:“這個人我知道,是個心理學家,這種心理學的書我怕看不懂。”

  我說:“沒關係,這本書只講述了一個案例,那些專業的分析你不用管,你只要搞明白案例的來龍去脈就好了。”

  李琪說:“那我就當故事書看了呀!”

  我點了點頭,說道:“對,你就當成是看故事。今天咱們就聊到這裏,下週咱們再接着聊。”

  送走李琪一家後,我的思緒還停留在剛纔聊的話題裏。

  現在很多媒體一提到高考,都會配一張“一個學生埋頭在一人高的考題卷中間”之類的圖片。

  從心理學上講,這是一種迎合觀衆刻板印象的宣傳行爲,而這種迎合行爲,到最後又變成了推動這種行爲的因素之一。所以,熬夜學習成了一種常態,學生失眠也因此變得非常普遍。

  其實,不只有高考壓力的中國學生面臨着失眠的問題,外國學生同樣也會“睡不着”。

  一項研究表明,在美國大約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難、再入睡困難及早醒等睡眠障礙,更有一半的大學生存在睡眠質量問題。

  由此可見,學生睡不着這個問題很普遍,也很嚴重,但我之前從來沒有針對學生進行過睡眠干預的經驗,這一次,我能不能幫助李琪改變晚睡的習慣呢?

  這對於我而言是個挑戰,不過也激發了我對此事的熱情。

2.一看書就困,咋辦?

  人在青春期的時候,會經歷一段激素劇烈變化的時期,他們必須要通過某些調整來適應這種變化。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心事重重,有強烈的獨立慾望,性衝動也比較強烈。

  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失眠。

  因爲沒有社會義務,青少年上牀睡覺和起牀的時間普遍較晚,因此,他們在週末往往很晚才起牀,從而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睡眠不規律的狀況。

  那麼,李琪失眠的最主要原因又是甚麼呢?這是我首先要搞明白的問題。

  一個星期的時間很快,週六那天,我來到了李琪家。

  李琪的父母很熱情地招待了我,而李琪則看起來有些失落。我問他:“怎麼樣,書看完了沒?”

  李琪搖了搖頭,說道:“晚上看書頭疼,特別困。”

  李琪媽媽對我說:“他啊,玩遊戲玩一晚上也精神着呢,看書10分鐘就睡着。不過也好,他這幾天最起碼睡得挺早。不

過,你說這要是上了高三,一看書就困,這樣還能搞好學習嗎?”

  我對李琪媽媽說:“學習也不見得非得晚上學,利用白天清醒的時候,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比晚上糊里糊塗的學習效果要好得多。”

  李琪媽媽雖然點了點頭,但嘴裏卻說:“就怕別人白天學晚上也學,你就白天學,到頭來就落下不少功課。”

  我對於李琪媽媽的這種學習理論有點不理解,於是說:“晚上好好睡覺,白天就會精力充沛,那纔是實打實的學習時間。晚上不睡覺,白天迷迷糊糊,學習效果肯定好不了。”

  這個道理,其實我已經說過無數次,就是希望李琪媽媽不要執迷於延長學習時間這件事情,這對於改善李琪的睡眠狀況非常不利。

  這一次,李琪媽媽好像被我說服了一些,沒有提出反對意見。我轉而對李琪說:“你看,晚上不睡覺,或者是處於深夜困頓期的時候,是會影響學習效率的,對吧?”

  李琪點點頭,說:“嗯。可是有件事情我搞不明白,如果我晚上打遊戲,多久都不會困,可要是看書馬上就會困,這是爲甚麼呢?”

  還沒等我說話,李琪的爸爸就先開口打趣道:“因爲讀書是夢開始的地方。”這話逗得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笑過之後,氣氛變得輕鬆了不少,我也趁着這段時間在心裏組織了一下語言,說:“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外部的信息轉化率偏低的時候,人就會逐漸進入放空狀態,就容易困。”

  我話說完,大家都有些沉默。過了幾秒鐘,李琪媽媽問:“你說的這都是啥意思?”

  我意識到這段話對於他們而言有些不太容易懂,便解釋道:“有很多人認爲,一讀書就犯困,是因爲對讀書沒興趣。但事實上,讀書犯困最根本的原因是,你在讀書的時候,不能很好地把書裏面的內容轉化爲自己的想法,所以表面上是在看書,但腦子其實轉得很慢,這就是所謂的放空狀態。人一放空,自然就容易困。”

  李琪的父親總結道:“歸根結底就是看不懂,看不懂腦子就轉不動,又沒有其他的刺激,所以容易睡着。我說得對不對?”

  我點頭說道:“對,就這麼個意思。”

  但李琪卻不同意我說的話,他說:“不對吧?我看你給我的這本心理學的書,是看不懂、想睡覺,可是我晚上看課本的時候,我完全看得懂啊,還是困。這又怎麼解釋呢?”

  我說:“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到了晚上的時候,你本來就困了,就想睡覺,和看書無關。”

  我剛說完這句話,李琪馬上做出了一副要反駁我的樣子,我示意他讓我先把話說完,然後接着說道:“我知道你想說你晚上不困,打遊戲、看電影一點兒都不困。但我想告訴你的是,你此時之所以不困,是因爲受到了強烈的外部刺激,抑制了你的睏意。

  “另外,由於光線的刺激也是你感覺不到睏意的原因。當你看電影、打遊戲的時候,眼睛緊緊地盯着屏幕,光線照射進眼睛,影響了你體內褪黑素的生成,體內沒有足夠的褪黑素,你就無法安然入眠。”

  聽到這裏,李琪又問:“褪黑素是甚麼?”

  我解釋道:“褪黑素就是你身體裏分泌出來的一種激素。這種激素白天不分泌,隨着夜色降臨,光照強度下降而開始分泌。體內累積了足夠的褪黑素之後,人就會變得特別想睡覺。

  “由於你晚上的時候眼睛盯着高亮度的屏幕看,所以影響了褪黑素的分泌,導致的後果就是你不困,睡不着。

  “而且,由於褪黑素分泌不足,即便最後你睡着了,也始終處於淺睡眠的狀態,你的大腦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短時間來看,這會造成你精神不振;時間長了的話,可能會影響智商。”

  李琪非常喫驚地問:“這麼嚴重?不睡覺還會得癡呆症?”

  我點了點頭說:“可以這麼說。”

  聽了我的話,李琪的父親也說:“沒想到睡個覺還有這麼多門道,怪不得晚上我看完電視都得過好一會兒才能睡着。李琪,你以後晚上不許躺牀上看手機了,知道不?”

  李琪面露難色,但還是“嗯”了一聲。

  其實我明白,對於這麼大的孩子而言,對於社交新信息和同學間聯繫的需求,都是極度旺盛的。他們不願意放下手裏的手機,總是希望時刻與外界保持聯繫,這也是他們失眠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我對李琪說:“你知不知道,現在很多人患上了一種‘手機依賴症’?”

  李琪說:“看個手機還得上病了,不至於吧?”

  我說:“既然你覺得手機依賴沒甚麼大不了的,那我對你有個要求,就是從今以後,你不許帶手機上牀睡覺,好不好?”

  李琪狡辯道:“可是我要用手機定鬧鐘啊,要不然早上怎麼醒來?”

  還沒等我說話,李琪媽媽就說:“待會兒就出去給你買個鬧鐘。”

  李琪有些無奈,只好說:“那好吧。”

  我對李琪說:“一開始呢,你肯定會覺得不看手機更加睡不着了,失眠問題可能會更嚴重。但是我告訴你,並不是因爲不看手機所以睡不着,而是因爲對手機的依賴心理讓你睡不着。所以你只要堅持幾天,就肯定能睡得更好。

  “另外,從今天起,你睡覺的時間不能超過……嗯,就十點半,十點半之前必須睡覺。而且,睡覺前一個小時不許看電腦,不許玩遊戲,好不好?”

  李琪非常不情願地說:“這也太過分了吧?”

  我說:“你覺得過分,可大部分人都是這麼生活的啊,反倒你之前的種種習慣是不正常的。”

  李琪媽媽說:“就這麼辦,我負責監督,從今天開始執行!”

  我點點頭說:“那好,咱們先按照這個方法堅持一段時間,看看效果怎麼樣。我先走了,改天再過來。”

3.手機和睡眠

  關於“手機依賴”,不僅孩子如此,大人也一樣,甚至更甚。

  我每天會拿出一點時間來刷刷朋友圈,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半夜三四點的時候還在朋友圈裏發消息,而且信息底下還總會有人及時評論。

  你可以想象:夜深人靜,某人手持手機躺在牀上,周遭寂靜無聲,孤獨在空曠黑暗中被無限放大,於是萌生了對於人生的感慨,凝結成文字發到朋友圈裏。

  不多時,手機一陣震動,有人評論了!

  兩個深夜未眠人頓感惺惺相惜,遂歡樂聊天至更晚的時間,深感欣慰……但睡眠也就這樣悄悄地溜走了。

  以上情境可能在很多人身上都曾發生過,我們在做一些讓自己愉悅的事情時,很容易犧牲掉睡眠時間。

  久而久之,似乎睡眠成了一種負擔。

  有的來訪者甚至對我說:“如果人不用睡覺就好了。”也有人幻想:如果我不用睡覺,那麼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工作和學習,以獲得更高的成就。

  事實上,即便是不睡覺,我們在夜裏也很少會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大部分時間還是被可有可無,甚至是有害無益的夜生活佔據了。

  自從手機出現,這種情形變得更加普遍。早先的夜生活還需要你走出去、動起來,要付出一些“勞動”;而現在,躺在牀上抱着手機刷微博、刷朋友圈、看新聞,這些居然也成爲許多人虛度長夜的手段。

  其實這些事挺無聊的,但就是有人願意在無聊的荒漠中尋找一點點可能會出現的綠洲。

  但對於睡眠而言,手機可以算得上是我的敵人。我曾經和許多人描述過睡前看手機的壞處,現在,我就在這裏把這些壞處複述一遍:

  看手機容易失眠,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看手機——失眠——接着看手機——失眠得更厲害。

  但其實,失眠並不是看手機所造成的最嚴重的後果,它的危害還包括:

  首先是手機對眼睛的影響。

  晚上看手機的時候,往往外部光線非常弱,手機屏幕的光線較之更強。這會造成眼部肌肉疲勞,影響眼球的聚焦能力,最終導致視力模糊。

  據不完全統計,每天晚上睡覺以前看手機超過半個小時的人,90%以上都是近視眼。而且,由於躺在牀上看手機的時候,我們經常是側躺着的,此時我們兩隻眼睛所受到的壓力是不一樣的,所以容易導致視覺偏差。

  只要我們在牀上看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月,就會導致視力偏差。具體的感覺就是,眼睛出現膨脹,有時候會出現瞬間的影像重疊。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誌上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文章裏講道:人們通過手機閱讀文本信息或上網時,眼睛會比手裏拿着一本書或一張報紙離得更近,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機的圖文更費勁,長時間使用手機瀏覽網頁會導致眼睛乾澀。此外,還更容易導致頭痛和雙眼疲勞等問題。

  除了眼睛之外,骨骼也會受到影響。常在夜裏看手機的人肯定會有這樣的體會:保持一個舒服的睡姿看手機,手臂肯定得舉得特別高,時間長了手會累。

  而如果把手放到一個舒服的位置,看手機的時候脖子肯定是扭着的。久而久之,使得人體頸部處於慢性充血狀態,最終壓迫椎動脈誘發頸椎病,造成慢性勞損。

  其次,經常性手機不離手會影響我們的智商。

  關於這種論調,各位可能會在微信朋友圈裏或者是QQ空間裏經常看到相關的文章,文章會告訴你類似這樣的事:“手機輻射很嚴重,會S死腦細胞,腦細胞死了智商就低了。”

  我雖然認同經常抱着手機會影響智商,但對於“輻射S死腦細胞”這類論調並不相信,因爲它缺乏科學的驗證。我之所以認爲手機會影響智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加以考量的。

  在我看來,對於手機過度依賴的人,往往把手機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大腦。

  確實,智能手機開始充當我們生活上的助手,我們可以通過它查找信息、記錄信息,甚至發現觀點。

  這些事情原本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做的,但是我們卻更多地交給了手機來幫忙。如此一來,我們主動思考的機會更加少了,思考能力隨之下降,也就可以說是智商降低了。

  我所說的這種觀點,並不是信口開河,加拿大的科學家曾經做過相關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經常使用智能手機的人,比不使用智能手機的人更加依賴直覺去觀察世界,他們的理性程度降低了。

  而且,我認爲晚上睡覺前看手機,可能比白天看手機對健康更加不利。因爲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睡覺以前可能會回想一下白天發生的事情,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可以說,這段時間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考時間,可是如果我們把這個時間用來看手機了,那麼思考時間也就不存在了。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要是因爲手機的存在而讓我們失去了自省的機會,我們豈不會愈加渾渾噩噩、虛度終日?

  關於手機的壞處,我之所以寫了這麼多,一是因爲這些壞處確實客觀存在,二是因爲如我之前所說,手機這個物品對我的工作也造成了諸多不利的影響。

  有很多來訪者的問題本來並不嚴重,只要按照我說的方法嚴格去執行,改善睡眠指日可待,但就是因爲戒不了晚上看手機這個習慣,我不得不加倍努力才能幫助到他們。

  針對這些,我對手機其實是有“怨氣”的,而且,就目前李琪的情況而言,我最擔心的也是手機問題。所以,在我第三次見李琪之前,我給他媽媽打了個電話,問:“李琪這幾天睡得好嗎?”

  李琪的媽媽說:“好多了,好多了。”

  我又問:“他睡覺以前不看手機了吧?”李琪媽媽說:“開始幾天老想看,我不讓他看,還半夜起來悄悄查看,被我逮住了幾次之後,每天到睡覺的時候我就把他的手機沒收了藏起來。現在他斷了念想,每天都乖乖睡覺,挺好的。”

  我有些欣慰地說:“那就好,過幾天我再去看看李琪。”

  李琪媽媽說:“好啊!你來之前告訴我一下,我給你做頓大餐。”

4.假意睡眠,到底是你拋棄了睡眠還是睡眠拋棄了你?

  在我得知李琪的睡眠狀況得到很大改善後,第三次去見李琪的時候,心情很是輕鬆。但是,當我來到李琪家見到他後,才發現事情可能沒有他媽媽描述的那般樂觀。

  據說,那些資歷很深的汽車維修人員,只要聽到汽車跑起來之後的響動,就可以大體判斷車況是否正常;那些在百貨商場有豐富經驗的售貨員,抓起一把糖果就能大約估出重量。

  同樣,做睡眠障礙分析與治療這個工作時間久了,我們有時候一眼就能看得出一個人的身體狀況、睡眠狀況。在我看來,李琪的睡眠問題似乎並未改善太多。

  我正疑慮間,李琪媽媽熱情地對我說:“多虧了你劉醫生,我們家李琪最近睡得好多了。每天準時睡覺,準時起牀,生活很規律。”

  我只好說:“嗯,這是好事情。”說完這句話,我把目光投向李琪,他低着頭沒有說話。

  爲了表達對我的謝意,李琪媽媽做了一桌好飯,席間又說了很多感謝的話。我只好敷衍着說些謙虛的話,心裏卻在想:李琪究竟是甚麼狀況呢?

  喫罷飯,我打算幫忙收拾一下餐桌,李琪媽媽卻把我推開,說:“你和李琪去客廳聊天吧,我收拾就行了,哪有讓客人收拾桌子的道理?”

  我順口說:“那讓李琪帶我到樓下走走吧,我想出去轉一轉。”

  “也好,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出去轉轉吧!”

  我和李琪兩人從家裏出來,他埋頭走路,不發一言。出了樓門,他問我:“想去哪兒轉?我帶你去。”

  我說隨便,這一帶我不熟,到處走走就好了。李琪說:“那就去小區廣場吧,那裏環境還挺好。”

  兩人又走了一段路,我開口問道:“李琪,其實你晚上還是睡不着,對吧?”

  李琪喫驚地看着我:“你怎麼知道?”

  我說:“先別管我怎麼知道,我說得對不對?”

  李琪點點頭,有些沉重地說道:“我晚上很早就上牀,也沒有看手機,但還是睡不着。我知道我媽會來觀察我,所以聽到有人過來的時候,就假裝睡着了。”

  我問:“那你睡不着的時候,在想甚麼呢?”

  “甚麼都想。”李琪說,“有些事情越想越興奮,有些事情越想越愁。但不管怎麼樣,就是睡不着。”

  我看着他,腦子裏卻滿是十六七歲時的自己。

  很多大人會覺得: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喫得好、穿得好,也不缺錢花,只要把學習成績搞上去就好了,剩下的都是些“小事”,有甚麼好憂愁的呢?

  事實上,這世界上有小事,但卻沒有“小情緒”。一個5歲的孩子丟了他最喜歡的玩具所感受到的悲傷,不比一個50歲的人賠掉了自己所有家產所感受到的悲傷更少。

  我現在也終於明白,李琪睡不着覺的原因很可能和他的情緒、焦慮有關。

  我對李琪說:“我得向你道歉。”

  李琪有點懵,問:“道甚麼歉?”

  我說:“我之前簡單地認爲,你睡不着只不過是因爲貪玩,晚上過於興奮導致的。但是實際上,你有心事,這件事困擾着你,讓你夜不能寐。

  “爲了讓自己不去過多地想心事,你選擇用玩手機、玩電腦來轉移注意力,這雖然讓你暫時解脫了,但是你的失眠問題也因此更加嚴重了。我說得對嗎?”

  李琪一開始不置可否,想了一會兒後,才點了點頭說:“你說得好像有點道理。”

  我說:“那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的心事究竟是甚麼呢?”

  李琪看了看我,說:“我告訴你,你也不會懂的,可能還會笑我幼稚,你就別問我了。不過我想問問你,一個人怎麼才能不煩惱,怎麼才能總是開心呢?”

  我笑了,對李琪說:“人怎麼可能沒有煩心事兒呢?誰都會有點負面情緒,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李琪說:“可是這件事情給我造成了很大影響,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說:“你有沒有想過,你情緒之所以不好,一方面可能是因爲這件事本身的影響,而另一方面,也可能和你睡眠不足有關係哦!”

  李琪很喫驚,問:“真的?睡不着覺和情緒也會有甚麼關聯嗎?”

  我說:“很簡單,你因爲有心事睡不着,到最後睡不着也成了你的心事,這叫睡眠焦慮症。”

  所謂睡眠焦慮症,就是由於擔心自己睡不着所引發的一種焦慮症。由於之前的失眠經歷,對睡眠產生了焦慮不安的感覺,害怕自己又會失眠,影響休息,越擔心越無法入睡,這樣就越容易引發睡眠焦慮症。

  而且,人一旦患上睡眠焦慮症,往往會導致認知障礙——簡單來說,就是原本很容易想開的事情想不開了,成了心裏頭的疙瘩。李琪的狀況恰是如此。

  聽了我的話,李琪顯得有些緊張,問:“這麼說,我還得了焦慮症?”

  我趕緊解釋道:“別擔心,還沒有那麼嚴重。其實在生活裏,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會有焦慮症的表現,不過,只要我們能夠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程度較淺的焦慮症一般不會造成甚麼重大影響。對於你來講,重要的是打開心結,一切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了。”

  李琪問:“那怎麼解開呢?”

  我說:“從睡眠入手。我知道你現在有心事,睡不着,但是我想讓你每天睡覺之前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是甚麼事情讓自己感覺今晚肯定又會失眠?第二,這件事情值不值得自己犧牲睡眠的時間,甚至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去想它呢?第三,明天我該怎麼做呢?

  “把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想明白之後,其他的,你愛想甚麼就想甚麼,愛想到甚麼時候就想到甚麼時候,也不要給自己壓力,說幾點必須要睡着。你就告訴自己:我困了自然就睡着了,幾點無所謂。而且這期間你也不要看時間,好不好?”

  李琪說:“好吧。還有一件事兒,既然我睡不着和手機沒關係,你能不能和我媽說說,不要再沒收我的手機了。”

  我說:“你還是念念不忘手機的事兒!我說你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心裏有事,可沒說和看手機一點兒關係也沒有。實際上,只有放下手機,斷掉和外界無時無刻不在的聯繫,才能直面自己的內心,你說對不對?”

  李琪無奈地說:“好吧,反正怎麼說都是你有道理。”

  那天我把李琪送回家之後,稍坐了一會兒就走了。

  我沒有和李琪的父母講李琪的真實情況,因爲我覺得他父母如果介入的話,反倒會給李琪更多的壓力。要知道,有時候家長那種“無孔不入”的關懷,對於孩子而言未必是好事兒。讓他自己去想問題,自己去調整,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希望如此吧!

  之後,我又給李琪打了個電話,叮囑他:

  在上牀睡覺之前,可以考慮到樓下活動活動,但不要太劇烈,慢跑個500米就行。然後睡前用熱水泡泡腳,讓自己放鬆下來。睡前不要喝碳酸飲料,因爲碳酸飲料含糖量高,而且容易吸收,喝了之後人體的血糖會馬上升高,影響睡眠質量,而且大部分碳酸飲料裏面都含有少量咖啡因,會使人興奮。

  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李琪對我的話也比較認可,所以很爽快地答應了。

5. 90分鐘週期與睡眠環境

  我希望李琪能在上牀之後的90分鐘之內睡着。這個要求其實並不高,但也是很多失眠者難以逾越的一道障礙。

  有輕微失眠經歷的讀者可以回想一下,如果你晚上十點半感覺有點困了,上牀之後,可能由於種種原因沒有睡着,那麼,你最後可能在幾點鐘入睡呢?12點對不對?

  假如你12點還沒睡着,那這事兒就麻煩了,你可能要等到一點多到兩點才睡得着,輕度失眠就這樣變成了重度失眠。你發現沒有,從十點半到12點,然後從12點到一點多、兩點,每一個“睡眠節點”之間的間隔差不多都是90分鐘。

  爲甚麼是90分鐘?

  因爲90分鐘是我們的一個睡眠週期。

  我們的睡眠過程不是線性的,而是階段性的,即便是我們已經睡着了,睡眠週期依然存在。

  一般,我們一次睡眠的時間是五個90分鐘,在睡着之後的前兩個90分鐘,我們會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到了第三個睡眠週期,則進入淺睡眠狀態。對於一般人而言,這個週期應該在兩點到三點鐘這段時間,我們回想一下,大部分有起夜習慣的人是不是會在這個時候醒來一下呢?

  到了後面兩個週期,我們又進入到深度睡眠的狀態,直至醒來。

  如果我們把每一個90分鐘的週期拿出來單獨觀察的話,會發現,每一個睡眠週期,其實都是一個從淺睡眠到深睡眠再到淺睡眠的過程。

  而且,在我們清醒的時候,也會受到這個週期的影響——每過90分鐘,我們會進入一個注意力下降、能量不足的狀態中。在白天我們工作的時候,這個狀態是不利的,但是在夜晚時分,這種狀態有助於我們順利入眠。

  這就是我爲甚麼希望李琪能在上牀之後90分種內睡着的緣故,因爲在這90分鐘之內,他必然會迎來一個睡眠週期,有助於入眠。如果錯過了這個週期,很可能要等到下一個週期才能睡着。

  其實,對於李琪這樣有睡眠焦慮的人而言,每一次成功的睡眠都有助於加強他的“睡眠信心”,如果有一週時間他都能順利入眠,那麼睡眠焦慮症可不攻自破,這也是我所樂見的。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90分鐘週期的開始都應該能輕鬆入睡。當我們進入到第一個睡眠週期之後,肌肉會放鬆,眼球不自覺地在眼皮底下溜溜轉,那是我們在做夢。

  但是,如果我們帶着太多的心事和焦慮入睡,會陷入一種半睡半醒的狀態。

  此時,大腦在意識的邊緣徘徊,腦中會浮現一些支離破碎的影像,甚至會陷入到噩夢中(這裏說的噩夢,並非單純指可怕的夢,也包括那些給人帶來緊張、悲傷等負面情緒的夢境),這會令我們產生“我要趕緊從睡夢中解脫,回到現實世界”的衝動,無疑會對我們的睡眠造成不利影響。

  這也是我爲甚麼讓李琪在睡覺之前問自己問題的原因——就是希望他能把現實的問題留給現實,不要帶到睡夢中去。

  事實上,每一個擁有安穩睡眠的人都是幸運的。據統計,只有大概20%的人能享受到充分、健康、能完全恢復精力的睡眠。

  本書的讀者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屬於那20%的幸運兒,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測試來得出答案:

  第一個問題:入睡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1.躺下就能睡着。

  2.超過30分鐘才能睡着。

  3.晚上必須要超過12點才能睡着。

  4.(老年人)需要40分鐘以上的入睡時間。

  第二個問題:夜間甦醒狀況

  1.從來不醒,一覺睡到天亮。

  2.會醒,但5分鐘之內可以再度睡着。

  3.醒來的時間超過5分鐘。

  4.夜裏醒來的時間超過40分鐘。

  第三個問題:會不會出現早醒的狀況

  1.從來不早醒。

  2.有時候會比平時早醒半個到一個小時。

  3.有時候會比平時早醒一個多小時。

  4.從來不早醒,因爲後半夜基本上睡不着。

  第四個問題:睡得有多深

  1.很難叫醒。

  2.容易被異響驚醒。

  3.整晚都在做夢,而且對周圍的環境非常敏感。

  4.總是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中。

  第五個問題:做夢的情況

  1.可能做夢了也可能沒做,記不起來。

  2.可以清醒地記住自己做的夢。

  第六個問題:白天的情緒

  1.情緒穩定。

  2.急躁、易怒。

  3.經常性的低落。

  上面六個問題,每個問題的答案分值按照0、1、2、3的順序排列(第一個答案都是0分,最後一個答案都是3分),如果你的分數超過5分,那麼證明你的睡眠狀況是存在問題的;超過10分,則證明你有嚴重的睡眠問題。

  我對於讀者最後的分數其實是比較悲觀的,因爲這個測試我讓很多人做過,低於5分的人可能連10%都不到。

  大部分人之所以不能獲得良好的睡眠,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的原因各有不同,需要具體分析,咱們就不在此展開討論了,我來說一說那些影響睡眠的外部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溫度。

  最適合睡眠的溫度是16℃,如果溫度超過24℃,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睡眠了。

  由此可見,我們人類對於睡眠溫度的要求其實挺苛刻,在大部分地區和大多數季節裏,很難保持適宜睡眠的溫度。多虧發明了空調,即便是在酷熱的夏天,也可以讓我們獲得一個比較舒適的睡眠環境。

  第二個因素是環境。

  我們睡覺的時候需要比較安靜的環境,但是也不能說絕對沒有聲音。如果我們身處的環境異常安靜的話,反而不太容易睡着。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體驗——下雨天,窗外傳來淅淅瀝瀝的雨聲,我們反倒更容易睡着。

  真正對我們的睡眠質量造成影響的聲音有兩種:一種是持續的,但沒有節奏感的聲音;另一種是突如其來的巨大聲響。

  在我們睡覺的時候,大腦中接收聲音的部分依然處於工作狀態。不過,此時大腦會“屏蔽”掉一部分聲音信號的接收,所以,有時候我們會感覺睡着了就甚麼也聽不到了。

  但是對於那些屬於“紅色警告”的聲音,大腦是不會屏蔽的,這也是人類千萬年來進化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場景:一位母親,白天勞累了一天,睡着了,對於一般性的聲音充耳不聞。但是,只要她的孩子發出一絲細微的呢喃,她也會馬上醒來。

  爲甚麼較大的聲音她“聽不到”,但是孩子發出的微小聲音卻能驚醒她呢?就是因爲,孩子的聲音對於母親而言屬於“紅色警告”。

  寫至此處,不由得讚歎母愛的偉大。

  言歸正傳,對於每個人來講,屬於“紅色警告”的聲音各有不同:敏感、危機意識強的人,可能會被很多聲音所驚醒;而神經大條,很有安全感的人則不會被輕易驚醒。

  所以有的時候,“沒心沒肺”的人往往睡眠質量要好一些,敏感脆弱的人更容易睡不踏實。

  很多女性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獨居時,往往睡不踏實,有點響動就會驚醒,結婚後這種狀況會不治而愈。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爲枕邊人給她帶來了安全感。

  所以,我們需要良好的睡眠環境,不必絕對安靜,但是要杜絕突發的各種雜音和那些容易讓人感到不安的聲音——比如疾馳而過的汽車聲、裝修時電鑽發出的尖銳響聲等。

  第三個因素是牀的舒適度。

  說來有趣,我對許多來訪者提出的第一條建議就是——請及時更換一張更加舒服的牀。

  之所以提這個建議,一方面,是因爲牀的舒適度確實和睡眠質量成正比;另一方面,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暗示,能讓來訪者做出一些有益的改變——他們會認爲這種改變足以扭轉現狀,讓他們在心理上獲得信心。

  不管怎麼說,舒適的牀都是良好睡眠的載體。

  有人問我:“我們家的牀很貴,應該不會有啥問題吧?”我問:“你的牀用了多少年?”

  對方回答:“10年。”我對他說:“你還是換了吧,再貴的牀,睡了10年質量也下降了。”

  要知道,我們每天睡覺的時候,出的汗大概能裝滿一個正常大小的杯子,而我們每年脫落的皮屑,也有將近1斤。這些物質有一部分會殘留到牀上,所以10年時間,足以導致牀的質量大幅下降。

  可能有人又會說了,我沒感覺到牀的質量下降了啊,睡起來和10年前一樣。

  這是錯誤的。就如同你們家養了3年的那盆花,你每天都感覺它和之前沒甚麼分別,但實際上它每天都在成長。如果你沒有修剪的話,3年時間其實已經長了不少。

  牀也一樣,你每天都在睡,自然感覺不到它正在發生的微小變化,但10年下來,它確實已經老化。

  所以,即便忽略心理暗示的作用,換一張舒適的牀其實也是很關鍵的。

6.青少年失眠背後的心理問題

  我第四次去見李琪,距離上次去見他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之前李琪的父母認爲李琪已經好了,所以即便是邀請我再去他們家,也是爲了感謝我。我說我最近比較忙,改天再去。

  其實,我不去他們家不是因爲忙,而是我希望可以多給李琪一點時間,看看他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擺脫眼前的小困境。

  我來到李琪家,李琪很熱情地站在門口迎我。李琪媽媽則笑着說:“叫了你好幾次,今天終於有空了。快進來!”

  進屋之後,和李琪媽媽寒暄了一陣,我轉而問李琪:“最近感覺怎麼樣?”

  李琪笑着說:“挺好,睡得挺好。”

  李琪媽媽說:“可不是嗎,現在睡得太好了,早上還不願意早起呢,一天恨不得能睡上10個小時。”

  我想,這可能是睡眠恢復之後的“補覺反應”,只要不持續太長時間,就沒有甚麼負面作用。所以,我對李琪媽媽說:“這也是正常的,讓李琪多睡一會兒也行。”

  李琪媽媽又說:“我感覺李琪這段時間看起來氣色好了不少。之前他老那樣,我也沒覺得有甚麼不對,現在睡覺正常了,身體恢復了,才知道之前那氣色是真不好。”

  我們喜歡把“氣色”二字掛在嘴邊,這是個中醫的概念。

  所謂氣色好,指的是從外表來看膚色通透、勻稱、潤澤,毛髮也旺盛、烏亮、有光澤。

  中醫說,要想氣色好就必須“氣血協調、五臟安和”。如果從西醫的角度來解釋的話,這兩個詞可能指的就是身體裏清潔無毒素、內分泌正常。

  其實,氣色不好也分很多種:

  臉色蒼白,中醫認爲這屬於氣血虛的表現,用西醫的話來講就是缺血。

  臉色烏青,往往是循環不暢導致的。

  臉色蠟黃,是因爲營養缺乏。

  臉色灰暗,是因爲身體內代謝廢物堆積。

  ……

  對於失眠者而言,他們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代謝物在身體裏大量堆積。所以,一般失眠者的臉色會顯得有些晦暗,氣色自然好不了。

  之前我說看到李琪就知道他睡眠質量有問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看他氣色確實有問題。現在他擺脫了這個問題,氣色自然也就變得好了很多。

  和李琪媽媽寒暄了一會兒,她說要去做飯。我說不餓,別忙了,但李琪媽媽還是執意要留我喫飯,不由分說地去廚房忙活了。

  趁着這段時間,我和李琪聊了起來。我先開口問他:“確實能睡着了嗎?”

  李琪點點頭,說:“能睡着了。一開始頭幾天還睡不着,但是你跟我說,睡不着就睡不着,別看時間,甚麼時候睡着都行。我還想:這算甚麼改善睡眠的方法,這不是放任自流嗎?沒想到效果還真挺好,我不知道時間,反而覺得自己困得更快了,更容易睡着了。”

  我點點頭,說:“確實是這樣,對於有睡眠焦慮的人而言,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一看時間已經十一點半了,心裏有些急,想:12點之前必須睡覺。然後努力進入睡眠狀態,結果到12點鐘還是沒睡着。這時候他的信心就有些動搖,會覺得:無論我怎麼努力,都不可能睡着了,於是心裏更加焦慮,也就更難以入睡了。

  “其實不只是睡覺,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一次一次的失敗,會摧毀我們的信心,讓我們甚麼事情也做不成。等我們放下所謂的成功或失敗,不管結果、專注於過程的時候,反而容易成事。”

  李琪看着我,鄭重其事地點點頭,說:“你說的話我記住了。”

  我問:“你之前不是有心事睡不着嗎?現在呢?”

  李琪說:“我按照你的方法做,睡覺之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是甚麼事情讓我感覺今天肯定又會失眠?肯定就是那件事啦!然後再問這件事情值不值得我犧牲睡眠的時間,甚至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去想它——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我覺得這件事情對我確實很重要。不過我有大把時間去想這件事情,也不必說就非得熬夜想,對不對?最後再問明天我該怎麼做?我就開始想,明天我要如何面對這件事情,然後怎麼做纔是對的。

  “想完這些之後,我突然覺得,沒甚麼好想的了,既然都知道明天該怎麼做了,想那麼多不如去做。這時候我就困了,睡得特別快。”

  聽完李琪的話,我很高興。他是個聰明的孩子,之前不過是鑽牛角尖了,只要對他稍加點撥,他就可以理性地去思考問題——解開心裏的疙瘩,他的睡眠問題也就隨之消失了。

  我對李琪說:“我知道眼下這件心事對你來說很重要也很棘手,但是我要提醒你,以後你可能會碰到比它更棘手的事情,但不管遇到甚麼,都要記住——理性思考,別被客觀事物擾亂了心神,搞得夜不能寐,那不是聰明的做法。”

  李琪點點頭說:“我明白。”

  那天我在李琪家喫完飯就離開了,走出門的時候心情不錯。

  回想起這段時間和李琪接觸的過程,從一開始他不信任、不配合,到最後對我敞開心扉,並最終解決了困擾他自己的一些問題,這讓我很有成就感。因爲我知道,要讓一個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相信你、服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自認爲這一次我做的還不錯。

  說起叛逆期的青少年,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也屬於比較容易產生睡眠問題的人羣。

  可能大部分人不知道,我們的身體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就發育成熟了,但是大腦成熟要等到20歲。所以,我們在擁有成年人身體的時候,大腦其實還是青少年的大腦。

  青少年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逆、愛冒險,也愛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不會過多地考慮責任。這其實並不單純是心理問題,也是生理問題,因爲這個與我們大腦的發育模式有關。

  要知道,人腦各個部分的發育時間段不一樣。

  在大腦裏,有兩個最重要的區域——杏仁核和前額皮質。杏仁核是人的感情中心,成熟的杏仁核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會“引導”我們追求驚險、刺激的體驗。

  前額皮質則是大腦中負責“理智”的那個部分,它讓我們變得更加沉穩,更加理性。所以,我們人類既有冒險的精神,又有理智思考的能力,這是很好的事情。

  但問題在於,杏仁核和前額皮質發育成熟的時間不太一致——杏仁核很早就發育好了,而前額皮質需要等到青春期結束之後才發育成熟。這就造成了青少年過早地擁有了冒險精神,卻缺乏理智思考的制約,所以他們纔會如此叛逆。

  其實,這也是青少年失眠的一個原因。他們太喜歡刺激,但睡眠這件事情顯然是不刺激的,由於缺乏理智的約束,他們便會肆意地揮霍睡覺的時間,從而造成了失眠。

  因此,在面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包括睡眠問題時,我們不能按照成年人的那一套來,一定要從青少年本身的特點出發,才能更好地幫到他們。

  青少年失眠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焦慮——具體來說,就是不被認可的焦慮。

  有些家長雖然對孩子很好,但是漠視孩子的情感表達和情感訴求,孩子心裏的焦慮沒有釋放的出口,就會產生許多問題,失眠只不過是其中一種罷了。

  當孩子因爲焦慮而睡不着的時候,家長會武斷地認爲:“這麼大的孩子有啥大不了的事兒,還能愁得睡不着?肯定是因爲就想着玩,纔不願意睡的。”所以,家長不會主動去疏導孩子的焦慮,反而會因爲武斷地下結論而傷害到孩子的感情,這會讓他們更加焦慮,更加睡不好。

  所以,如果現在讀這本書的您是一位家長,如果您的孩子有時候會失眠,請您心平氣和地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去和孩子交流一下,問問他們心中的真實感受。

  從剛出生的嬰兒到十六七歲的少年,他們內心的世界是如此的豐富,有時候也很脆弱,他們想的事情可能很簡單,但是情緒的激烈程度一點兒也不比成年人小。

  記住這一點,不僅能避免孩子失眠的問題,還可以避免其他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心理問題。

  切記!切記!

目錄 下一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