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懸疑靈異 > 碧海誅天傳 > 第9章 戰前問策

第9章 戰前問策

目錄

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掃向在場衆人。除了穆箋卓、魏徵二人外,衆大臣或是面色又驚又愧,或是看向穆箋卓,目光敬佩,情態百種,頗爲豐富。

李世民環視一週,不覺輕聲一嘆,隨即打緊精神,朗聲道:“諸位愛卿,此次突厥進犯我大唐,雖因我朝一時大意,致使其近逼長安,然我大唐千秋萬代,豈容此寇侵犯?勤王大軍不日便至,另有奇人閣在朝,此難必可平安度過,現突厥使者已降,諸位可先回各家,待突厥前來之時,朕當領軍親征,帶領勤王大軍,力克突厥!”

此語氣勢磅礴,兼之他身上真龍之氣,衆朝臣因突厥而衰落的氣勢,立刻就恢復了過來。程咬金、李靖、尉遲恭等將領更是齊聲大喝,氣勢沖天,有如鬥牛。

李世民目光一掃衆臣,淡淡道:“穆箋卓留下,其餘人等退朝,李愛卿、長孫太尉回來後,讓他們來御書房。”穆箋卓聞見李世民讓他留下,心知計劃已成,當下心頭暗喜。不料念頭方轉,便覺眉頭微熱,抬頭一看,便見李世民目光如刀,心頭咯噔一聲,趕忙低下頭,不敢說話,加快腳步跟上。

穆箋卓隨着李世民左走右繞,不多時已進入一間屋子內。李世民卻奇怪地並不說話,只是坐在椅子上默默喝茶,而穆箋卓雖才智卓越,但此刻也猜不透李世民想法,只得眼觀鼻,鼻觀心,垂手而立,不言不語。

過了片刻,房外侍衛進來傳話,李靖、長孫無忌已到。李世民這才展顏一笑,微笑道:“讓他們進來。”穆箋卓斜目瞥去,便瞧見長孫無忌、李靖自門外並肩而入。二人站在書桌前,齊一行禮道:“老臣見過皇上!”

李世民微微頷首,示意他們不需多禮,這纔開口道:“三位愛卿,可知我今日爲何單獨留下你們?”長孫無忌拱手道:“啓稟聖上,聖上留下我三人,想必是突厥之事,聖上今日將執失思力扣押,突厥頡利可汗必定震怒,將會揮軍攻城。”他說到這裏,禁不住眉宇微皺。

李世民微微頷首:“不錯,如今突厥頡利、突利可汗揮軍直逼長安,我們勤王軍爲數不多,兼之長途跋涉,已是我方弱點,若我們閉門固守,稍有示弱之舉,必然會助長突厥氣焰,使其縱兵大掠,到頭來,受害的也只有黎民百姓了。”

他說到這裏,禁不住揉了揉太陽穴,沉聲道:“論當朝衆人,程咬金等人雖是勇武,但兵法不佳,縱觀全朝,惟有你幾人了,如今留下來,便幫朕想想這對敵之策。”

李靖、長孫無忌聽到這裏,心頭俱是一跳,禁不住瞥了眼穆箋卓。方纔李世民說“縱觀全朝,惟有你幾人了”,如今他共留下李靖、長孫無忌、穆箋卓三人,也就是說,穆箋卓亦在這“兵法非是不佳”之列。

能得唐太宗一句讚揚,無論穆箋卓兵法究竟如何,但將來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李世民似是沒有發覺自己的語病,就聽他淡淡地說道:“朝中文武,有言和,有言戰,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李靖略一遲疑,拱手道:“突厥來勢猛烈,且一路打來,氣勢高漲,我們不可觸其鋒芒,必須逐步相削。”

長孫無忌微微冷笑,拱手道:“但我長安城內能參戰之兵不過二萬多餘,如何能與突厥十萬鐵騎相抗衡?”李靖一怔,沉吟道:“突厥乃是馬背上的國家,騎術便是我朝難敵之處,若我軍堅守不出,或許可以抵擋住他們。”

李世民微微搖頭,沉聲道:“突厥此來有十萬鐵騎,如果短時間內無法攻下長安,而戰線過長,他們又得不到補給,便會劫掠四周城鎮,到時候情況無法想象。”穆箋卓沉吟片刻,忽地問道:“各地勤王軍何時能到?”

在這種場合下,以他一個小小禁軍統帥根本不配發言,不過李世民沒有說話,再加上方纔他那模棱兩可的話,李靖、長孫無忌倒也不敢多話。李靖略一思索,便回答道:“慢則二日,快則三日。”

李世民眉頭一皺,搖頭道:“不,時間雖只有二三日,便也足夠突厥S到長安了。”穆箋卓此刻微微一笑,道:“他們無法S到。”

李世民長眉一挑,詫異道:“你能?”穆箋卓含笑點頭,說道:“末將的探子回報,突厥分爲三股大軍,將於明日回師渭河,突厥長途跋涉而來,若能在這段時間內嚴重打擊他們的士氣,那麼必然會有逃兵出現。”

李靖劍眉一皺,似乎想到了甚麼。長孫無忌卻搖頭道:“可是即便如此,難道突厥十萬鐵騎全都當了逃兵?”穆箋卓微笑道:“不、不!突厥一路S至渭河,難道會沒有折損?所以他們的數目遠無十萬。”

李靖雙目忽然一亮,驚道:“你想夜襲突厥大營?”穆箋卓心頭一驚,暗贊李靖了得,但還是微笑道:“不錯,若能夜襲其大營,燃其糧草,毀其營帳,突厥必定無法緊急攻城,而得暫且佈置,而這佈置的時間,就是我們休整的時間。”

李靖沉吟片刻,嘆道:“突厥今日派遣使者入朝,如果我們今日扣押了執失思力,那麼頡利很可能會惱羞成怒。”穆箋卓明白他的意思,頷首道:“但若我們放回執失思力,那麼他會有兩種想法,一種是驚訝於我們對待使者的態度,懷疑我們另有重兵,而另一種……”

“惱羞成怒、孤注一擲地進攻長安!”李世民慢慢吐出這一句話。

李靖想了想,說道:“執失思力乃突厥少有名將,不可放,便放了那吳鉤如何?”穆箋卓一怔,疑惑道:“可是那吳鉤已被我廢了武功,若放回去,那麼頡利必然會暴怒啊?”

李靖搖了搖頭,笑道:“穆統帥你還是年輕啊,那吳鉤雖爲一介草莽,但能護送突厥使者,足見其身份之重,而他竟被人廢去武功,這無疑是對突厥的一大打擊,以之性格,必會懷疑我朝態度,只需遲疑數日,便可等勤王軍到來。”

穆箋卓微微點頭,心知自己紙上談兵還不及李靖這些老將,需要多加磨練,當下必口不言。長孫無忌想了想,忽地開口道:“可萬一頡利軍中有人識破此計……”

穆箋卓禁不住劍眉微皺,他雖然未曾經歷過屠戮沙場之事,但也知道每個計劃都不會是十全十美,而長孫無忌第一個考究失敗之後的事,這不覺讓他心頭生出了幾分鄙夷之情。

李世民和李靖也是眉頭齊皺,不過他們二人都未說甚麼。李靖沉吟片刻,便開口道:“那不如待吳鉤回營當夜,老臣帶兵夜襲突厥大營?”穆箋卓一怔,禁不住叫道:“李大人,這個計劃我已準備好……”

李世民雙瞳精光一閃,渾身氣勢一沉,喝道:“穆統帥,你說甚麼?你已準備夜襲突厥大營?!”穆箋卓方纔情急,一時說漏了口,見李世民眉如戟揚,目若刀鋒,趕忙拜倒道:“皇上恕罪!”

李世民沉默半晌,忽一抬手,冷冷道:“你先起來。”穆箋卓趕忙起身拱手。

李世民想了想,問道:“你準備的如何了?”穆箋卓拱手道:“末將已準備好夜襲突厥大營的地道、柴火、措施,以及實施的步驟。”長孫無忌冷冷一哼,譏諷道:“穆統帥果然厲害,竟然準備的這麼快!”

穆箋卓劍眉微皺,但還是繼續說道:“自三日前末將已探察好突厥佈置營地的幾個位置,早已派人挖好了地道,準備行動。”李靖一怔,疑惑道:“可是突厥足有十萬鐵騎,便是分爲四股,每股也足有兩萬多人,你不怕他們合爲一股,將地道壓塌嗎?”

穆箋卓搖搖頭,傲然笑道:“末將派人所挖地道,正是以十萬人爲基礎挖的,另外,此次負責挖地道的,正是當年先父帳下土無石。”“土無石?就是當年鼎雲座下五先鋒之一的土無石?”李世民乍聞此名,不由倏地站起身來。

土無石當年追隨穆鼎雲時,所挖地道多次助唐軍攻克敵城,其之威名便是如今亦未弱上幾分。李靖聽聞此名,不由輕鬆笑道:“有土無石在,便是三十萬亦無關係。”

李世民也是微微頷首,他嘆了口氣,忽地一拍桌面,沉聲道:“好,穆統帥,若你能夜襲突厥大營,破其大軍,朕不求你一戰退突厥,只求斬其士氣,滅其威風,若能使其三日後到渭河,朕便封你大都督之職!”

此言一出,桌前三人皆是一驚,長孫無忌趕忙上前拱手道:“穆統帥爲皇上分憂乃分內之事,即便要封,怎麼能封此等大功?”李世民一擺手,肅然道:“有封則有罰,穆統帥,若你無法完成,不但你統帥之位不保,便是那座國公府,也要收爲國有,你可願意?”

穆箋卓也不遲疑,哈哈笑道:“末將敢立軍令狀!”李世民眸中讚賞之色一閃而過,當下便拿起毛筆寫下一封軍令狀,讓李靖交給穆箋卓。穆箋卓提筆寫下自己名字,便還給李世民。

李世民見大事已了,便揮手讓三人退下。

三人退出御書房,李靖看向穆箋卓,沉聲道:“穆統帥,若需相助,儘可言來。”穆箋卓心頭感激,拱手笑道:“多謝李大人,不過目前還不需要。”李靖微微點頭,對他和長孫無忌互一拱手,便轉身飛步而去。

穆箋卓輕呼口氣,也不理會長孫無忌,獨自飛步而去。

皇宮之地豈容其亂走,當下便有侍衛來帶路。二人走着小道,眼瞧便要出宮,穆箋卓忽覺背脊一涼,幾乎是下意識的,他一拍劍鞘,已轉過身來,拔劍在手,凝神戒備。

放眼望去,就見他背後不遠處,正立着一名黃袍男子。

那黃袍男子也無其他動作,只是負手而立,含笑看來。但不知爲何,穆箋卓自他身上,感到了極強的氣勢。

凡是位處高端的人,無論是商賈富人,還是修煉高手,亦或是當朝重臣,久而久之,都會凝結出一種獨特的氣勢來。

李世民身爲帝王數載,本身又是真龍之命,所擁氣勢極爲霸道,充滿富貴尊崇的龍氣;青琉璃身爲天道頂峯高手,一手劍法更是縱橫天下難遇敵手,其氣勢狂放不羈,桀驁不遜。

這黃袍男子顯然也是位處高位之人,身上氣勢極爲濃烈,穆箋卓所修祕術玄妙無比,那黃袍男子雖有意隱藏氣勢,但還是被他覺察了出來。

黃袍男子見他轉身,先是一怔,隨即微微一笑,也不見他動作,足下輕輕點地,人便出現在穆箋卓身前,含笑道:“穆箋卓?”他乍一靠近,那股氣勢也不隱藏,如狂濤怒浪般橫掃了出來。

穆箋卓早有防備,腰肢一挺,氣勢自是提起,兩股氣勢一衝,穆箋卓身軀微晃,退了三步,而那黃袍男子卻絲毫未動,只是微笑道:“莫要着急,我並無惡意,雖然久聞霍維之徒在長安,但有那柄劍在,我可不敢胡亂登門。”

霍維!

這兩個字,彷彿有着無窮的魔力,原本略顯嘈雜的道路,忽然安靜了下來,連那些想要上前的侍衛們,也都渾身戰慄地退了開去,乍一瞧去,以他們二人爲中心,四周所有的一切都安靜了下來。

穆箋卓自然知道他所說的那柄劍,就是指青琉璃,長安中高手甚多,但若論頂尖人物,乃是劍、槍、師、浪四人。

劍乃是指青琉璃,青琉璃如今境界乃是天道頂峯,莫說長安,便是放眼天下,也難以找到有人能與之抗衡;槍是指李靖,李靖乃是出身海外奇門紫霄宮,紫霄宮分兩派,一爲道派,一爲武派,李靖乃是武派高手,所使兵器乃是一柄銀槍,名爲“問天槍”。

師,是指國師李績,李績本名徐世績,後被唐高祖李淵賜姓李,後又避唐太宗名諱,改名李績。李績一身道術玄妙無比,兼之國師地位,蒐羅極多法寶;浪,則是指奇人閣閣主。

奇人閣,乃是李世民蒐羅了民間的奇人異士,專門開闢的一處樓閣院落。其中高手疊出,不但有精通毒藥的、精通奇門的、精通陣法的、異能特長,更有民間各種藝師,如同皮影師、工匠師這些人。而更有一些門派派出一些弟子來,進入奇人閣訓練。

這位閣主身份神祕,誰也不知道他是誰,不過他的修爲絕對是縱橫塵世,更有人認爲其已到大乘境界,只差破天劫飛昇了。

穆箋卓聞見師傅名號,劍眉也是一皺,冷冷道:“那又如何?”黃袍男子淡淡一笑,開口道:“沒怎麼,只是……你要小心!”言罷,他便如鬼魅一般,驟然消失在了原地。

“你要小心?”穆箋卓愣愣念着這四個字,神色慢慢嚴肅了起來。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