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朱棣假死?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 > 第5章

第5章

目錄

第5章

朱棣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對於朱高熾,朱棣是真的一點都不喜歡。

他本身就是武將出身,十分看重孩子的行軍作戰的能力。

對於體能的要求很高,朱高熾就是一個大胖子,顯然他達不到朱棣的要求。

反而是朱高煦,可以陪着朱棣打仗,訓練,摔跤等等。

這種長期陪伴之下,朱高煦的軍事才能和部下的認可也是十分高的。

朱棣更喜歡朱高煦這一點,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朱棣不止一次想要廢除太子的位置,不過,一直都有人勸朱棣。

說朱高熾雖然是不如朱高煦,可是他並沒有甚麼過錯,朝堂上面也沒有甚麼意見,每次出征軍糧的補給,以及朝中大小事務,也都沒有出現甚麼披露。

這種也是一種能力。

開疆拓土不行,守成足以。

加上,朱高熾是嫡長子,曾經也有守衛北平之功,如果無過而廢太子,恐怕天下不會願意啊。

朱棣也就沒有馬上廢除太子。

可是時間越拖越久,朱高熾和朱高煦的區別越來越大。

就軍功這一塊,朱高煦遠遠的超過朱高熾,他已經有當太子的資本了。

只是朱棣的這種心理想法,依然是沒有得到朝中多數大臣的支持。

這些人反而是更加傾向於投於太子門下,形成太子一黨。

而朱高煦這邊的,大多數都是跟着他打仗的武將。

這樣就導致雙方都失衡。

朱高熾文官支持得多,守成有餘。

朱高煦武將支持者多,掃清漠北,開疆拓土需要。

朱棣在選擇接班人的事情上,就要做好未來的打算。

這也的確讓人煩躁。

朱棣實在是想不明白,姚廣孝等肱骨之臣也是各執一詞。

所以,他乾脆想出假死這個主意,看看到底誰更勝一籌。

看看皇位到底會花落誰家。

也可以就勢看看這些朝中大臣們的真實面目。

朱棣做事果決,行事突然,他想好了之後,只通知了幾個得立的大臣,就展開了計劃。

此事,終於是成了。

他金蟬脫殼般的假死成功。

“咕咕咕咕~”

朱棣的肚子響個不停,他假死的這麼長時間,一直都沒有進食。

現在又去亂思亂想的一陣,更加餓極。

陳太醫馬上反應過來。

“陛下,這種情況切忌葷腥,只可熬點藥粥流食,微臣已經備好,非要等陛下有食慾方可進食!”

朱棣點了點頭。

“拿來吧!朕餓了!”

不一會兒,陳太醫端來了一碗熱度適宜的藥粥。

陳太醫長期隨軍出征,已經十分了解朱棣的口味了。

朱棣聞着這藥粥,眉頭一皺,心中苦澀,但現在餓極了,他也不去計較了。

端過碗來就開始狼吞虎嚥起來。

藥粥味道口感稍微差了點,但效果倒是不錯。

喫下肚,就感覺一股熱流充斥全身,臉上也跟着紅潤起來。

原本有些虛弱無力的身體,現在又恢復了往日的雄風。

現在說起話來,那也是中氣十足。

“胖子也實在是太不着調了點,他怎麼說也是太子,如今狀況和李世民何其相似,他不是也飽讀詩書嗎?就真的不怕朱高煦給他來個玄武門之變嗎?

這點城府都沒有,也不知道安插人手瞭解前線情況!

到了現在,朝中大臣還是未知,就連徐輝祖這個老將都絲毫沒有行動,他們有甚麼用?”

他的聲音威嚴無比,每一字都重重地敲打在衆人的心上。

這個問題已經十分的明顯了。

就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劍。

直接指向了徐家徐輝祖。

徐輝祖是誰?

徐達的長子,徐妙雲的弟弟,朱高熾他們三兄弟的親舅舅。

朱棣雖然是不重用他,可是在這種皇位之爭的情況下,他的身份格外重要。

他說話可謂舉足輕重。

如今他假死了,那麼朱高煦一定會去爭取徐輝祖的支持。

而現在朱棣依然沒有徐輝祖任何的行動信息。

這讓他有些懷疑。

懷疑徐輝祖按兵不動是有甚麼情況。

朱棣的話,沒有人敢去接。

帝王的猜忌是可以S人的,徐家乃是皇親,徐娘孃的本家,在大明有絕對的話語權。

他們要是說錯了甚麼話,背後的徐家一定不會放過他們。

朱棣見沒有人回答,心中更加覺得煩躁。

他開始懷念以前敢於進言的鐵鉉。

寧死不屈的方孝孺。

胡亂猜測帝王心思的解縉了。

這些人卻都被他S了。

現在他老了,想聽一些忠言,卻找不到人了。

要說起來,還有一個。

于謙。

此人因爲直言,激怒了他,被罰在他軍中養馬。

此時此刻,他倒是覺得這種敢於觸帝王黴頭的人,是十分難得了。

現在,看着這些心腹之人都不說話,連和尚都不願意說兩句。

朱棣感覺無趣極了,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有勁也使不出。

“行了,你們也辛苦了,好生回去休息吧,有甚麼話明天再說!”

他揮揮手,像是驅走這些煩惱。

“對了,樊忠、秦放你們兩人一定要牢牢握住手中的兵權。

只要兵權在手,就隨便他們去鬧也無妨。

大明的天,還是朕的。”

朱棣的眼神變得無比的堅定。

他是甚麼狠人,是手握三百親兵起家,發起靖難,成功坐上皇位的人。

他知道兵不在多在精。

他身邊的這些禁軍,那都是以一當百的存在。

還有朱棣自身的統帥實力,這就是他的絕對底氣。

“是,陛下!”

樊忠和秦放應聲答道。

聲音洪亮。

姚廣孝卻在此絲毫沒有挪動腳步。

他對於有個事情一直不解,在心中盤旋很久了。

他雙手合掌,神色凝重。

“陛下,貧僧有一處疑惑!”

朱棣點了點頭,道:“和尚,有事就說。”

朱棣還有些好奇,怪不得剛纔他一直心不在焉,原來是有事情要問。

有事情搞不明白。

“陛下,此次假死,三位皇子必然開啓皇位之爭,太子若是輸了,其餘皇子成功了,陛下重新回歸後,是不是要改立太子?

另外,陛下是不是有心幫助漢王?

眼下,漢王主掌大軍指揮權,必會召集我等前去,拉我等入夥,我等應當如何應對?”

姚廣孝的話,還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本來都準備離開的幾個人,紛紛停下來了腳步。

他們看向朱棣,眼中露出複雜的神色。

“的確,漢王已經召集過武將們了,下一步肯定是我等在陛下身邊的人,我等應該如何?”

朱棣聽着,點了點頭,微微閉上眼睛,輕輕地嘆了口氣

臉上露出一絲疲憊和堅毅。

“朕的大明,需要的是一個雄主。

朕老了,打不了幾年仗了,可這北方之患,十幾二十年就會捲土重來一次。

現在朕的太子,玩物喪志,他要是當了皇帝,必然是一個被臣子矇蔽的昏君。

朕的江山,怎麼可能交到一個昏君的手裏?”

朱棣的語氣帶着堅決。

“朕是看好朱高煦,可朝中臣子多有意見。

老三朱高燧也不差。”

“其實這三個兒子都是朕的兒子,也是僅有的兒子。

誰當皇帝都可以。

只要大明江山能夠一直繁榮下去,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就行了。

可是朝中的人不懂朕的意思。

既然如此,那就乾脆讓他們來一場較量,等結果出來,到時候朕倒是可以看看,誰還有意見?

至於你們,朱高煦召見你們,你們就見機行事吧,不可透露朕假死的情況!”

朱棣此話算是回答了他們的不解。

姚廣孝等人也只得遵從,他們知道事已至此,勸說也無濟於事了。

“遵旨,臣等告退!”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