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朱棣假死?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 > 第6章

第6章

目錄 下一章

第6章

紫禁城。

朱高熾早早就起來了。

現在的他,一則迷上了鍛鍊減肥,他不想走上原主胖死的道路。

二來也是要看看這新改良的糧食進展如何。

今日清晨陽光和煦。

灑在朱高熾的身上,鋪上一層金黃。

彷彿是龍袍加身一般。

並給東宮的田地,也製造出一抹抹的豐收的寓意。

朱高熾看到這些,心中非常的愉悅。

看着這些農作物,想着未來的豐收。

他無比的幸福。

眼前這些農作物一點點長出了些翠綠。

那些鮮嫩的作物,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着。

彷彿在和朱高熾招手。

朱高熾看着這些鮮活的生命,更是眼中歡喜,這些農作物那可是對他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掌握食物,就是掌握未來。

雖然,他已經成立了農業部門專門來發展和普及種植這些糧食。

但是,這都沒有自己親自參與,能夠每天親眼所見的這種特殊的情感。

來得更舒服。

這種培養感,可不比錢財,他是太子,他是穿越者,他知道糧食遠遠比錢財更加重要。

錢財沒有了完全可以重新制造,他是未來天子,印錢鑄幣完全是他自己說了算。

可是糧食要是沒了,那可是要出現軍鬧,饑荒,甚至是造反的。

朱高熾可不想自己當一個亂世天子,他的目標很遠大。

他要讓大明的旗幟,插滿洪荒四野,天下萬國。

因此,只有他才知道,糧食有多重要,讓百姓喫飽飯有多重要。

爲此,他爲了糧食的充足以及糧食的安全,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這才讓大明的所有人都認爲他這個太子是在玩物喪志,逃避現實。

北京城郊的京畿地區。

當地的一些原住民,地主員外等,早就被朱高熾的東廠暗線,要麼收買,要麼打擊,或者直接以各種罪名抄家了。

這些土地他收回了自己的名下,沒有上交給國家。

反而是分給了當地的農民,讓這些農民可以有地可以種,同時也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去安心試驗他改良的種子,作爲試驗田。

同時,朱高熾還暗中加強了該地區的治安,讓這些農民可以生活在一個沒有外力打擾的環境中。

想搗亂的人知道背後有高人,也就不敢來打擾了。

也讓這片區域有了避世的安寧。

當地的官吏早已被朱高熾的心腹所佔領。

如此之下,他還自由推行包產到戶的政策,讓那些原本被地主壓榨的百姓,可以自給自足,還有餘糧。

這樣一來,不僅僅解決了他們的生機問題。

還讓他們有了餘錢,可以置辦家產,讓孩子讀書等等。

百姓們受到如此恩惠,自然是想要保持着,一有外人的時候,他們就十分的警惕,自然形成排外的狀態。

讓那些打探消息的時候,甚麼都不知道,甚麼有用的都得不到。

這樣的一番操作下,整個京畿地區非常富庶低調。

這種在陽光下的世外桃源,當地的人怎麼可能不愛護。

有了之前的對比,現在他們感覺活在了天上人間。

因此,這些官員實現朱高熾的政策,百姓自發的去高標準的完成好。

整個京畿地區的縣城房屋外舊內豪華,已經是常態。

街道乾淨整齊,被石板鋪的平平整整。

每日還有人用水洗刷打掃。

石板路的兩邊還有一排排精修雕琢的植物點綴。

廁所已經進行了整改,把原本髒亂差的野外茅房,變成了一人一小間的獨立區域,每人如廁之後,會有淨水沖洗,還有朱高熾改良的紙巾可用。

每一戶人家都實行道路到家。

全部都由青磚鋪的整整齊齊,方便行走和行車,至少要能夠通過一輛小型馬車。

道路必須平穩舒適纔算合格。

要是房子的位置的確修得遠,那麼當地官員就會將他搬至集中的村落,由縣裏統一修建,免費居住。

由於要低調,所以外表要特意做舊。

但,他們現在的做舊水平也已經到達了藝術級別,看起來還特別有滄桑感。

當然也不是甚麼人都能夠進來的。

朱高熾在相關的入口處設置了關卡。

想要進入這些地區的外地人,會經過嚴格的資格審查。

朱高熾還會讓農業部在這裏建立辦公區域,可以有效的去研究各種種子的成長與改良。

另外,如工部等一些工匠們,則在這個專屬於朱高熾的世外桃源之地,按照他的要求去研發各種技術和工藝。

財政部方面,就是負責這些區域的財政收支,還有朱高熾個人的資產管理,保證任何的開支都有跡可查,每一分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

市場部則是積極地在當地促進商業發達,讓這些被大明壓制了許久的百姓,可以知商用商。

讓大家參與到商業的發展中來,先形成雛形,等以後朱高熾登基之後,就可以直接鋪開來。

至於他們的房屋用具田地如果有損失,都由縣裏的專辦進行評估和修繕。

真正實現老有所依,幼有所學,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說是盛世一隅都不爲過。

這些地方的百姓,對於朱高熾那可以感恩戴德,奉爲神明。

在這種基礎之下,他們甚至都只認朱高熾,不知有朱棣了。

就算朱高熾讓他們造反,這些地區的百姓都沒有一個會反對的。

在他們的眼中,朱高熾就是聖君,歷朝歷代也沒有哪個朝代的百姓能夠過得這麼好。

在如此的基礎下,朱高熾當然還是要發展軍事實力和軍事人才。

所以,他也會在百姓之中徵兵。

不過,他大手一揮,給的軍餉就要比朝廷的官員的俸祿還多。

他也充分尊重百姓的意願,不強制,如若不幸戰死,家屬會獲得一筆高昂的撫卹金,並被當成烈士家屬,以後每一年縣裏還會帶去禮品慰問。

士兵的名字和事蹟將會刻在家族族譜上面,光宗耀祖。

這樣一來,報名的士兵人數衆多,甚至出現了要經過嚴格的考覈才能當兵的情況。

對於那些沒有孩子的鰥寡孤獨的人,朱高熾命縣裏每月免費發放糧食,定額的錢幣,讓這些人也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

這些地方的百姓,除了繳納微薄的承包費用之外,就幾乎沒有甚麼別的負擔了。

藥店和學堂都是官營,價格公開透明。

百姓的糧食有多的,可以自己儲存也可以賣給官方回收換錢。

但這些地方的糧食一顆也不能流出外地,這是底線。

曾經有一個人出門,馬車上面帶了幾粒糧食,是被當場抽了五十鞭子的。

整個京畿地區都掌握在朱高熾的手中,這些區域的百姓,基本上只進不出,被富養在裏面。

除了朱高熾的心腹,其餘的人,想要窺探,都會被太子用權勢給處理掉。

朱高熾對於這些還並不滿意,他要的是,這種模式覆蓋於整個大明。

他站起身來,俯瞰着眼前的糧食,像是俯瞰着大明的羣臣百姓一般。

這時,一名侍衛走了進來恭敬地向朱高熾彙報。

“殿下,京畿地區的總管布政使司來了,在外候着,是否召見?”

目錄 下一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