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之時,雙親雙雙而亡。他是喫着百家飯長大的,是穿着東家送西家給的衣服,用來遮寒避暑的。他居住時間最長還是善良的老村長家中,雖說老村長不是甚麼大富大貴之人,但祖上卻是遠近聞名的讀書之人,雖沒有甚麼功名,但卻是一身博衆之長的學問,老村長家中古藉藏書很多,而他卻在老村長教導之下能認識全部的古字,更難的是無師之通更能理解古書之意。
也是這個西蜀之地自古以來,便是人傑地靈,俊才輩出。而這個村莊的西北方向有一座臥龍山,據老人說,王平的家鄉,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這裏本是不毛之地,沒有山,沒有水,到處是光禿禿的荒山亂石。後來一隻天上的天龍落在這裏,善良的天龍把自己的身體化作大山,自己的鱗甲化作河水。從此以後,這裏山清水秀,風景迷人,人煙也漸漸多了起來。王平受的是無神論教育,把這些傳說當成故事聽,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但奇怪的是,就在老村長家後山上,一個叫臥龍洞的地方,那個洞在半山上,方圓一尺多,周圍是鬱鬱蔥蔥的樹木花草。奇怪的是,就算再天干的年成,那個洞也不會斷流,他們家的飲水就是用竹管從那個洞下面的水潭裏接下來的。每當夏天,喝着那清冽甘甜的水,王平都有一種莫名的感覺,覺得特別解渴。大人們說,那個洞是天龍的肛門,那水就是天龍的精血變成的,之所以能長年不絕,是由於天龍的精氣不竭。而且那個水潭也是從來不許人去褻瀆的,一到天旱,四鄰八鄉的老百姓就要靠它做飲水。老村長家就住在臥龍山之首,山下有一條蜿蜒的小河的源頭之水正是龍嘴中流出,順着山蜿蜒而下,流着這裏古樸的民風。
正是這裏山山水水給王平平和自然的心態、樸實無華的思想、聰明超凡的頭腦,但遺憾的上天卻沒有給他鳳凰山一樣英俊的外表,看來正如培根所說,上天總是很公平的,給了你智慧就不會給你外表。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老村對他甚好,堪爲自己已出。
十歲那年,放學回來,他幫老村長將農田之活忙完。他在便在老村長家那間放着許多書藉的大房子中找書看。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他找到一本叫《黃帝內經》的書,很厚的那種古藉。那裏面講了許多陰陽五行之術,他實在看不懂。他本想將書放回原處,沒想到書中夾幾張黃色的紙,用毛筆手書的小楷,非常工整,還有一些人體圖形,仔細看了,才知道是一門醫家內功,名字叫“浩然正氣”,前邊一大段,說醫家診病,望、聞、問、切,缺一不可,而其中“切”診最是不易,只有醫生達到心意相通,神與意會的境界,才能真正作到“切脈”,尋常醫生,“切脈”不過是走過場而已。
王平看了,心中大喜,知道這是一本醫學古典,學好了可以醫治世從之命。他至從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而且學精。
但是隻要練習“浩然正氣”達到大成境界,“懸絲診脈”就不是難事,王平也聽老村長裏講過“懸絲診脈”,皇帝的妃子生病,御醫由於不能和病人有肌膚之親,常常用一根絲線搭在病人腕部,醫生用手捻着絲線的另一端,通過絲線的震動來進行“切診”,以前總認爲是吹牛的,現在看來,還真有那麼回事。在好奇之餘,王平就照着那幾頁紙上的圖,練了起來,練了半個月,真的有了氣感,於是以後每天的子、午兩個時辰,王平都要練功。
練了整整一年,進步很大,可能由於王平真的很有天賦,居然被他練通了小周天。他覺得自這以後,自己的注意力、記憶力大爲提高,而且做事的時候,能作到平靜無波,以前粗心大意的毛病沒有了,成績更是上了一個臺階,從初一開始,就霸佔了年級第一名的位置。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同學,對他也不再白眼相看,老師就不用說了,把他當成學校一寶。王平也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以高出第二名68分的成績,榮獲當年的全縣的狀元,成了縣城重點高中的學生,在當地造成了不大不小的轟動,連縣長都接見過他呢。
在縣城重點高中也是理所當然的第一名,在老師同學驚奇的目光裏,他當年以高出清華大學錄取線79分的成績,但他卻選擇了上海財經大學的國際金融專業。大概是受老村長爺爺喜歡數錢的影響,王平從小就對數字感興趣。每天隨老村長回來,老村長都要在燈下數錢,把所有的錢分類,角票按一元一紮,元票10元一紮,然後再算總數,不過很多時候都是角票。老村長數錢的時候,他呢,就在桌子的另一邊看書做作業。他之所以選擇上海財經大學,就是因爲那裏是改革開放的前沿,不管是人們的思想意識還是當地的經濟基礎,都符合他自己心中的夢想。而且國際金融專業,在改革開放的年代,絕對是一個有錢途的專業!而且上海也是不少初涉商海人士淘金的地方,而王平就是這樣想的,一但他飛黃騰達之時,一定要將老村長爺爺接到上海好好養老,而且還要將家鄉建設成最有名的最有新時代最富有魅力的地方。
大學四年之中,王平心無旁騖,在別人談戀愛的時候,他總是泡在圖書管裏。他讀初中高中都是在相對落後的地方,到了上海這種國際性的大都市,令他驚歎的不是高樓大廈,不是車水馬龍、而是那個佔地好幾千平方的圖書館,他就像一個餓了三天的人看見面包和水一樣,利用課餘時間盡情的讀書,做筆記。從大部頭的經濟學著作到最近的財經雜誌,他都不放過。這個時候,王平的“浩然正氣”已經有了很高的造詣,在練功的時候,居然可以聽到整棟學生宿舍的動靜,比如誰半夜起來上廁所啦,誰說夢話啦,誰打呼嚕啦,他都能聽的一清二楚。
這時王平的記憶力更是驚人,所有的書都是一遍就過,而且記得絲毫不差,哪個字哪本書哪一頁和哪一行都一清二楚。而他的專業知識更是令人同學和教師及那些聞名國內外的經濟專家都感到十分喫驚。尤其是到了大二的時候,王平在金融財經方面具備了很高的理論知識,有時候連給他們上課的教授都膽戰心驚,生怕王平又提一些難以解答的問題。
這年夏天,王平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財經大學畢業,本來以爲會分配到一個好的單位,即使不能留在上海,至少也可以到廣州、深圳這些城市,但畢業分配通知下來,王平被分到了老家四川,當時他的心就冷了半截,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還特地跑到主管學生分配的副校長那裏去問過,得到的答覆是一切都是按原則辦事的,大學生從哪裏來就回哪裏去。王平只好認命,看着那些有背景的同學高高興興的到理想的城市、理想的單位,他就感到一陣一陣的發冷:現實和書本上的理論差距太大了!
就這樣,王平假期又回到了老家,每天除了幫老村長爺爺做事,就是到附近的山上去,一坐往往就是幾個小時,在等候分配通知的那段時間裏,他想了很多,自己沒有家世背景,沒有金錢,只有還算聰明的腦袋,金子不會始終被埋沒的,自己要振作起來,作出一番成績,不僅報答老村長爺爺,更重要的是,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王平每天一大早就要到水潭邊,修煉那“浩然正氣”。雖然以前他在學校也勤練不輟,但不能做到心無旁騖,而且城市裏邊的靈氣不足,所以從來沒有在老家潭水邊練功這種感覺,只覺得天地間的清氣圍繞在自己周身,然後進入內臟。那種沁人心脾的感受常常讓他忘了回家,只覺得自己的身體分解成了離子,和空氣融合在一起,感受到天地的寧靜和草木的歡欣。到了後來,他覺得那潭水好象也化作絲絲水氣,加入到天地清氣之中,進入五臟六腑,散到四肢百骸,一種比以前更清涼、更柔和的氣流在經脈裏流轉,他自己覺得“浩然正氣”已經突破了練精化氣階段而進入了練氣化神的階段了。現在,只要自己運動清氣,就會覺得世界更清新,連空氣中浮動的那些細小的灰塵都呈現出動人的形態;耳中聽到的聲音更清晰,聲音的層次更豐富而有質感;尤其是在夜晚睡覺的時候,根本不用眼睛,只要集中心神,就會感覺到風吹樹搖、老鼠活動的情形。
“浩然正氣”有六個步驟,首先是打通小周天,讓真氣在任督兩脈運行;第二個步驟是將手三陰經脈打通,使真氣流轉上身;第三個步驟是將足三陰經脈打通,形成全身貫通的大周天。現在王平已經達到氣布全身,大小周天俱都通暢的境界。所以這次練功纔會有那種奇妙的體驗。也就是王平的浩然正氣已經有了很高的造詣,而且正向第四個步驟邁進,也就是將全身的奇經八脈都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