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穿越重生 > 錦繡田園:農女致富記 > 第25章

第25章

目錄

不過五丫見這婦人甚是和善的樣子,便也裝作無奈怯生生的道:“家中父母年紀已大,兩個哥哥都在田裏頭忙活,兩個嫂嫂都是有了身孕的,這幾日肚子越發的沉重了,不方便出門,賣這些小東西的活計,便也只能我來了。”

“這....”那婦人嘆了口氣道:“那也不能讓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家這般拋頭露面吧。”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五丫倒是想過這種小姐日子呢,可老秦家是甚麼人家,要面子的時候死要面子,不要臉面的時候,有何曾把她們姐妹幾個當人看待過。

別說現在是她自個兒得了東西出來賣,若是還爲分家時得了東西,那秦老漢和王大花也會趕着讓自己出來賣的,老秦家的姑娘六七歲就開始再田頭忙活,一直忙到出嫁,哪裏有有甚麼拋頭露面之說。

想着五丫嘆口氣無奈道:“大嫂,家中...家中人多地少,這幾日雖然是田裏頭收糧的日子,可我們家卻實在是揭不開鍋了。”說罷五丫的聲音有些梗咽,帶着輕微的顫抖:“鄉下人家,連食都喫不飽時,哪裏還能講究甚麼臉面。”

“這...這到也是。”說罷那婦人又嘆了口氣,沉默片刻,只說了一句:世道磨人呢,那有這般多的講究。”

很快的,另一個空餘的攤位也被一個看着眉眼甚是機靈的年輕婦人給佔了,小小的弄堂被擠的滿滿當當,有些來的晚些的婦人看到這般狀況也都是懊惱的咒罵兩句便也離開了,倒是沒有人仗着資格老出現搶攤的情況,到讓秦五丫一直提着的心,鬆了一口氣。

因着前世自家門口那條街上,早上也是有些小販擺攤的,那些小販天長地久的也定了下規矩下來,甚麼位置是甚麼人的都是熟識的,若是來的新人搶了舊人的攤位,即便是你來的早也是會被那些人趕出去的。五丫就曾經在買菜的時候,看到過三五個老攤販毆打一個新來的,還不懂規矩的賣飯糰老漢。

剛剛擺攤的時候,秦五丫的心也是七上八下的,就怕到時候來了人見自己年紀小又是生面孔,將自己趕了出去。那自己可真是一點辦法也沒了。

那婦人見五丫愣神便提醒道:“用不了多久,前頭的集市就會熱鬧起來,等下咱們這邊也自然會有人來看看,你賣的甚麼,先擺些出來。”

那婦人一邊說,一邊手頭也不閒着,利落的在剛剛鋪開的油布紙上又鋪上了一塊洗的有些發白的深藍色蠟染白色小花的粗布段子,這才仔細的將自己包裹裏的東西拿出來,竟然是一些花色各異做工精巧的小兒鞋襪,帽衫等。

五丫笑應了一聲,將自己兩個做工十分難看的藤籃拿了出來,將蓋在上面的枯樹葉子都除了去露出裏面一顆顆顆粒飽滿的山藥果子和一叢叢的烏黑的木耳:“有些尷尬的到,家中沒有多餘的物件,便也只能這般擺攤了。”

說罷又好奇的看向那婦人攤位上的東西,帶着驚訝道:“大嫂做的可是小兒衣服,做的可真細緻。”

倒不是五丫是順着人情誇口,實在是那婦人做的東西,真的是極好,極用心的。細細看了就知道那些小東西所用的布料雖不是頂好的,可均是細滑柔順的裏料,連那小鞋內都加了一層月白的裏料,那陣腳更是細密,五丫笑着拿了一個小鞋在手心道:

“大嫂做的可真是好,連一點收腳的線頭都沒有,只怕一般婦人給自己娃做這衣衫都沒這般用心。”

那婦人淺笑,眼裏帶着些許的溫柔:“小孩子加肌膚細嫩,最是傷不得,自然要做的好些。”

“大嫂真是個細緻的人,想來這些東西必是能賣的好的。”五丫笑道。

“但願了,我也就這點手藝,只是大多數人家,小孩的衣衫都是家裏頭自己做的,甚少有人出來買,我這點也不知道有沒有人看的上。”那婦人笑笑,眼色裏也有了些擔憂。

“大嫂不必擔心,咱們鄉下人家是捨不得那錢買這好東西,可咱們鎮上的人家多,心疼孩子的也多,自然有那慧眼識得大嫂好東西的人家在。”五丫將那小鞋放回婦人的攤位上寬慰道。

“你這丫頭,可是真會說話,嘴巴和抹了蜜似的。”婦人眼裏笑意打趣道:“丫頭,你叫甚麼名兒,住在哪個村子裏......”

說話間五丫與那婦人互通了姓名這才知道這婦人夫家姓衛,是住在裏鎮子最近的衛家村的傭戶人家,因着這兩年家裏收成不好,而衛家嫂子出嫁前,跟着鎮子裏手藝最好的婆子學的針線夥計,所以現在便也想着做些小東西補貼家用。

晨日漸起,集市上逐漸熱鬧了起來,來往的赤腳漢子和管事婆子,小門婦人絡繹不絕,很快的便有人尋到了此處。因着這條弄堂裏,擺攤的多是婦人,所以會尋得此處的多也管事婆子和尋常婦人家。

“呀,這小孩衣裳做的可真是精巧細緻呢。”一個年紀約莫二十的媳婦子拿起那婦人攤位上的小孩衣裳驚訝道。

另一個媳婦子聽她那般說便也尋了過來,拿了一件在手中瞧了一瞧道:“這針腳倒是細密周全,樣子做的也極好,給小公子穿倒是最好不過了,可這料子未免普通了些,怕是二夫人不喜歡。”

“也是,小公子可是二夫人的心頭肉,哪裏能穿這般普通的細布料子,真真是可惜了這麼好的手藝,若是用上好的綢緞料子,再繡上些喜氣吉利圖樣怕是最好不過的。”那媳婦子左看看右看看嘆了氣有些可惜的放下了手中的衣服。

衛家嫂子原本晶亮的眸子也隨着那二人嘆氣的模樣暗了下去,原先出門前就想過尋常人家怕是捨不得這銀錢買這小孩的衣衫,可富貴人家的又怎麼能看上自家的普通料子。

五丫見狀,便笑着攔了那兩個媳婦子道:“兩位嫂子,這綢緞繡花料子的衣裳隨是富貴好看,卻並不適合小孩兒穿,小孩兒家皮膚,綢緞繡花雖好卻容易膈着扎着小孩,若不是有甚麼重要,平日裏還是穿用這柔軟的細布做衣衫最是舒適透氣不過。”

“說來也是,小孩子家家的穿那許多繡花樣子確實不好,大夫人房裏的三小姐,前些年不就因着被衣裳上的繡花樣子膈到手腳,聽說手背上蹭出了一片猩紅,可憐那照顧三小姐的婆子當下就被大夫人打了出去。”

“這麼說到也是,這幾日二夫人便對房裏婢子給小少爺做的衣衫極不滿意,說是做的不夠精細,若是我們買了這些去,怕是二夫人會喜歡。”

說話的媳婦子極爲機靈,眼珠一轉便想到重點處。而另一個媳婦子也不傻當下倆人雙眼一對,便私下商量了一番。竟一起湊錢,從頭到腳的選了一整套同色的小娃衣帽。

那小帽料子少,只要二十文,小衫小褲費的料子多些,各七十十文,那小鞋料子少,可功夫費的卻多,便要了四十文,一共整好兩百個大錢。

衛家嫂子是個實惠人,原本眼見着本來沒有希望的生意竟然有這般莫名其妙的成了,且這倆人一次要買這般多,當下喜上眉梢又給省了二十個大錢,只要了一百八十個大錢。

這個年代的布料,不同於五丫前世,從種植到織布都是費力費時。所以即便是那種最差的蕁麻布,也要七八文錢一尺,更何況是這種對尋常人家來說算是頂好的細布了。

不說旁的,但就這一套下來的料子錢,少說也得一百三四十文,再加上這般好的針線功夫,費上的這些時日,五丫雖然對這個年代的物價知道的不算詳盡,卻也知道衛家嫂子給出的價錢是極爲便宜的。

那兩個媳婦子都是大戶人家的婆子,是見慣了市面的,不說旁的,就這面料一摸,這手藝一看就知道值多少,當下明白是自個兒遇上了實惠的人家,心下樂意,便很痛快的給了錢。

臨走前,那媳婦子還給衛家大嫂留了話,大致的意思就是說衛家嫂子的手藝極好,若是眼下這套小衫得了家裏二夫人的喜歡,下次便還來找她做。

那媳婦子話裏間的意思是往後由她們出上好的面料,衛家大嫂出手藝,說是隻要做的好,這銀錢絕對不是虧待的,這話讓本就歡喜的衛家大嫂更是樂的不知所措。

直到那兩個媳婦子走遠了,衛家大嫂都有些傻傻愣愣的,往日裏她也不常來鎮子上,即便來了,也就賣些家裏得的油菜,這一次家中實在過不去,纔拿了自己出嫁時,當作嫁妝一直壓在箱底捨不得用的上好細布做了這些小娃的衣衫。

家中婆婆本還怪自己自作主張白白浪費銀錢,衛大嫂雖說在家裏說出了硬氣的話,可真到了這集市上,心下卻沒甚麼底氣了。

如今見這一算,除去自己費去的料子錢,約莫也能賺回來四五十個大錢,心下自然是十分歡喜的。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