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諜戰之蜂飛 > 第2章 閒聊幾句

第2章 閒聊幾句

目錄

《蜂飛》更到現在,已經11萬多字了,涉及到上架的事宜。與編輯商量時,我態度很明確,15萬字之前暫時不考慮上架,之後看點擊和收藏情況再定。一部沒有讀者喜歡的書,不上架也罷。若是讀者喜歡,何不妨多更幾萬字免費章節?

說實在的,重新開寫這本,是爲了糾偏。第一本《諜戰之蜂蟄》幾次斷更到最後草草完本,是因爲整體故事架構沒有做到揚長避短,寫得非常痛苦。

我是個常常會和自己較真的作者。當小說的故事鋪陳不能讓自己滿意時,根本就一個字也寫不下去。抗日戰爭之後日本軍國主義殘餘賊心不死欲圖再犯我中華的選題,是多年未了的心願。正是這個原因,無論寫得多痛苦,也要堅持寫出來。但是,《蜂蟄》更了近130萬字之後,我意識到,這樣的“堅持”其實對自己對讀者都不公,所以下了決心完本第一部。

這也算是一個曾經獲過中國新聞獎金獎的作者,對於文學創作的負責任的態度吧。

在歷經幾個月的沉澱,重新開本寫了數十萬字之後,我終於可以告訴捧場的讀者,這一本,要比第一本強很多。而且,故事具有完全的獨立性,沒有看過第一部《蜂蟄》的朋友,絲毫不影響這一部《蜂飛》的閱讀。

上一部《蜂蟄》的主人公羅立軍雖然在《蜂飛》裏成了配角,但是,通過小人物“我”(徐平安)的成長過程,更能襯托出我黨地下工作者的大智慧和大無畏。也許,紅花須得綠葉配,英雄人物身上,那些平凡而偉大的質地,需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去體現,才能更加鮮活更加富有現實氣息。

在這部小說裏,相比較之前在危機四伏總感覺力單勢薄的國統區,解放後的上海,爲了破壞敵特和日本人陰謀,像羅立軍這樣的潛伏在敵人內部的地下工作者,還不能公開自己的身份。自己人的誤會、敵特的要挾、日本人的利誘,羅立軍們背對着新政府的陽光,逆向而行,目的,就是爲了這用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陽光,不被陰霾所遮擋。

作爲一個軍旅記者,我對英雄歷來崇尚,尤其是那些迎來了解放之陽光後,還不得不繼續潛伏的英雄。我曾經採訪這樣的一個當事人,上海解放後,他卻奉命繼續潛伏。他說,每次路遇解放軍,尤其是路過新政府和解放軍營區時,總有一種衝動,想馬上衝進去和自己的戰友相認。但是,他更清楚,組織上讓他潛伏在敵營的任務還沒有完全完成,所以他只能將戰友親人當成陌路人。由於採訪前查過不過相關檔案,所以我非常相信他的話。

理論上說,解放了,這些繼續潛伏在敵特組織內部的人員應該安全了,畢竟他們有了公安局、部隊作爲後盾。但是,在解放後的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裏,潛伏的敵特網絡極其複雜,這也是爲甚麼反特工作一直持續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原因。由於潛伏敵特都轉入了地下,爲了不給敵特任何破壞新政權的機會,也爲了確保能夠將潛伏的敵特組織一網打盡,地下英雄們反而要冒更大的風險,包括自己人的槍口------

這第二部,就是向那些不能和戰友、親人一同享受新中國陽光的英雄致敬的!

《蜂飛》採取了第一人稱的述事方式,這種創作手法,在我寫《那一年運河蘆花紅》一書中,已經得到充分驗證:這個我更擅長!因爲我是從寫詩寫報告文學開始從事文學創作的,包括我出版了的《共和國首任空司令劉亞樓戰傳》、《中國有個南街村》等書籍,都是報告文學,所以,我對這種述事方式更熟悉。

當然,無論是甚麼樣的方式來寫小說,因爲一腔屬於軍人的熱血在,所以少校的書,除了鐵血,還是鐵血、鐵血、鐵血!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