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搶救全人類 > 第2章 危機元年的幾個瞬間(1)

第2章 危機元年的幾個瞬間(1)

目錄

這是明天第N次到海南,但作爲生長在南北分界線上的南京人,他還是對這裏溼熱的氣候感到很不適應。

明天認真洗漱,他抬起頭望着鏡子裏那張充滿孩子氣的英俊臉孔。明天曾經見過祖上流傳下來的畫像,歷代子孫中,數他和宋元之際的先祖明英樣貌最爲酷肖。

小時候,明天坐在爺爺的膝頭,聽着爺爺說先祖明英棄筆從戎,協助大帥王堅鎮守釣魚城的悲壯故事。

明天和先祖一樣從小早慧,他的聰慧不是曇花一現,而是持續發力。今年的明天不過十八歲,已經拿到三個博士學位,成爲新一代宇航探索方面的耀眼新星。

明天不但是天體物理學博士,還是高能物理博士,航空和航天工程博士,這三個學位每一個都是超重量級別,別人窮其一生最多獲得其中之一,但明天在18歲生日之前已經三頂博士帽在手。

明天從衛生間出來,他邊喫早餐邊戴上VR眼鏡,對製作好的視頻做最後剪輯。

這是明英有關中國芯片大突破歷史系列節目的收官之作,他的三個博士學位裏,有一個研究方向是微電子和量子力學結合,因此明天在業餘時間製作了很多有關中國微電子芯片技術發展歷史的視頻節目。

明天沉浸在視頻裏,耳朵裏回想着講解配音

“當華興公司的自主芯片上市之時,意味着突圍缺口已經打開,沒有人能阻擋中國人在高科技產業上的全面崛起,中華星辰燦爛光輝。

“我們的技術和文明,從此必然遙遙領先,遙遙領先!”

明天在界面裏操作,將視頻最後上傳到視頻社交網站。

他該走了,今天會是非常繁忙的一天,也許明天后天也是。

無人電動車就等在賓館之外的車道上,智能手錶在震動,這是無人電動車在提醒他儘快上車。

亞洲—太平洋航天任務控制中心坐落在一片椰樹林掩映之下,充滿現代風格的主樓兩邊是飛翼形狀的側樓,大樓前聳立着一枚長征5號B運載火箭沖天而起的銀白色金屬模型。

大樓前的入口安檢室內,年輕的安檢員小姐姐有些好奇地重複了一遍這個有些怪異的名字,她看看屏幕上的照片,又抬起頭注視着眼前的大男孩。

“祝您愉快”

安檢員小姐姐帶着職業微笑摁下放行電鈕,直到這個叫明天的奇怪大男孩轉身通過安全門,小姐姐還在用不可思議的眼神望着明天那毫不起眼的背影。

“竟然是特密級的,這也太年輕了吧”

小姐姐輕聲嘀咕了一句。

安全門崗的檢查員看不到詳細信息,否則她一定更加喫驚。這個叫明天的大男孩真實年齡只有17歲半,卻已經是可以參與特級機密任務的高級技術專家。

飛翼形側樓旁早已經有人等待,他們帶領明天去做了身份芯片植入,又給了他一件淺藍色工作服,將所有個人物品寄存妥當,並給了他一臺基地專用的手機,就領着他步入了這間太平洋地區最先進的航天任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內顯得頗爲熱鬧,在大廳和專用的參觀區,甚至可以看到基地內的專職講解員帶領着不同膚色的青少年正在參觀,大廳正中鏤空的,裝飾成宇宙星空的天花板上散射出迷人光線,激光投影將空間站建設和未來人類星際探索的三維模擬圖案透射期間,不時引得各國青少年爆發出陣陣驚歎。

在輝煌燦爛的星際三維投影下,幾排航天員雕塑依次排列。這些航天員都是中國航天探索歷史上的開拓者,有第一位飛上太空的,有第一個太空出艙的,有第一組登上初代神宮空間站的,也有第一批執行“廣寒宮”任務的登月英雄二人組。

在星辰掩映下,在浩瀚太空裏,前輩航天員目光炯炯,他(她)們似乎在注視着每一個後來者,爲他們送上真誠地祝福。

明天的眼光停留在最後一排照片上,右手倒數第三張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名短髮女航天員,照片下寫着她的名字,歐陽飛雪,目前正在神宮三號空間站上,她和本次遠征小組將協助完成此次南天門任務。

明天望着歐陽飛雪,他有一種很不尋常的感覺浮現在心中,彷彿自己曾經在很遙遠的過去見過飛雪,但他肯定自己沒有見過,難道是自己的先祖見過她?

明天微微一笑,轉頭走向控制中心深處。

亞洲—太平洋航天任務控制中心承擔的任務主要是國際合作的大規模行星際探測,小行星探索和攔截。任務中心以高通量通信衛星,跨海洋光纖等,將遍佈中國,亞洲,非洲,南美的不同航天測控和天文臺的資源相互鏈接,就像是一顆參天大樹植入土壤裏的碩大根部。

明天對控制中心內的各種景觀似乎不感興趣,他似乎有心事,只顧着跟隨工作人員的指引向內部核心工作區走。

忽然,明天的步伐放慢了,他轉過臉去,望向正在大廳裏參觀的少年們。

讓明天放慢腳步的是幾個少年之間的對話,他們是從卡拉奇來的,相互之間正用烏爾都語爭論着甚麼。

明天在語言學習上很有天賦,他前年因爲去南亞參訪,因此初步掌握了烏爾都語,這幾個異國少年的談話讓他眉頭不禁一蹙。

少年們在談論的話題是黑暗宇宙和外星文明,他們對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會以何種方式入侵地球世界,都各有看法。

明天微微點頭,他沒有再理會少年們的討論,因爲現實世界中,有更加急迫的事情需要他去解決。

明天和工作人員經過了另一道安全門,他們佩戴上一個小型智能身份牌,然後以植入的芯片打開專用電梯,進入了控制中心內的核心工作區域。

任務控制室就在一道走廊的盡頭,智能感應門接收到安保系統發出的指令,在明天還有半米遠的距離上,恰到好處地位他自動打開。

任務控制室很寬敞,正面是一道弧形屏幕,三個以不同界面區分的現實區域,正不斷滾動顯示數據,曲線和各種畫面。

在弧形屏幕上方還有一道電子屏幕,正以中文和英文不斷交替顯示本次任務的名稱和任務徽標

“後裔射日任務 ”任務倒計時進行中

弧形屏幕前面是一個類似演講臺的發言人位置,兩旁還有幾面旗幟,分別代表了參與此次國際化合作的有關國家。

當然,所謂合作只是名義上的,以那些國家的實力,最多設計個簡單儀表,或者搞個可以從淘寶買到的簡單實驗裝置。

控制室內一共分成六個不同區域,每個區域內都是一排三維顯示器單元,控制檯前已經坐了不少任務控制員,他們雖然忙碌,卻鴉雀無聲。

控制大廳是個類似電影院放映廳的高低結構佈局,在後方高處用一層可以改變透明度的玻璃分出單獨空間,裏面還有兩排舒適靠椅,那是給來參觀的重要人物準備的VIP區域。

“任務組會議五分鐘後開始”

工作人員低聲和明天說了一句,然後將他帶到控制室一角,那裏有一扇門,推開是間保密隔音會議室。

會議室沒有做甚麼佈置,一面投影顯示屏上滾動顯示的畫面和大廳裏弧形屏幕是一致的,電子名牌上是會議參加者的名字,任務職務和標準照,一臺平板電腦放在姓名牌後。

明天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他的任務職務是軌道規劃研究員。

明天掃了一眼周圍,大部分參與會議的人都在低頭看平板電腦,也有些似乎正在思索着甚麼。

明天注意到有人似乎也正在看自己,他抬起頭,對那道目光的主人報以微笑。

在之前的半年中,任務組成員因爲分佈在世界各地,他們除了幾次複雜度很高的討論會之外,大部分時候都是以線上會議的方式見面。

明天認得那道目光的主人,她叫歐陽瑞雪,和自己一樣年輕,在後裔射日任務中負責小行星地質成分和演化歷史研究。

明天還知道,歐陽瑞雪也是“攀登者計劃”的成員,是和自己一樣的“怪胎”。

所謂“攀登者計劃”是在十年前年提出的,從全國範圍內選擇智商超常,具有科學研究潛力的少年,通過給予最優質的教育和智力資源,在較短的時間內,使他們成長爲可以獨當一面的科研英才。

明天出生在很普通的城市家庭,父親是一家電子工廠的操作員,也就是所謂“打螺釘”的,母親則是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的物流員。

明天在六歲之前和同齡孩子之間並沒有太大差別,但從小學二年級開始,他的智商彷彿開了掛一般,如火焰山瘋狂迸發。

雖然今年不過十七歲,但他已經是天體物理學和航天器製造兩個專業的博士,因爲擅長複雜軌道計算而得以進入“後裔射日”任務組。

明天打開平板電腦,他的目光在顯示屏上來回移動,大腦裏卻在反覆想着從這幾天來一直思考的同一個問題。

明天不必去看電腦裏的資料,他對后羿射日任務非常熟悉。這項任務用最簡單的語言加以描述,就是對一顆小行星進行可靠撞擊,通過撞擊改變目標小行星運行軌道,從而避免對地球造成進一步威脅。

準備撞擊的目標小行星代號“天王星一號”,本來任務組選擇的是另一顆距離地球大約2200萬千米,直徑220米的近地小行星,但天王一號的出現,幾乎在轉瞬間改變了目標選擇。

“天王星一號”幾乎就是突然闖進人類視野裏的,這顆小行星是被太空中運行的巡天望遠鏡發現的,小行星的軌道非常飄逸,和人類之前發現的所有小行星和彗星都大不相同。

這時候,擔負小行星防禦的“南天門”系統已經在3年前正式上線運轉,經過南天門系統的連續跟蹤和計算,得出的結論是,這顆小行星在未來五年之內,和地球撞擊的概率竟然高達兩千分之一,在小行星撞擊概率上,這已經是極其危險的了。

要攔截這顆小行星也不容易。根據計算,最佳攔截位置是當火星和地球距離5500萬公里的最近點時,但如果採用人類之前設計過的轉移軌道方案,攔截器那就會錯過和小行星的匯合窗口。

這樣一來,複雜的攔截軌道計算就成爲了這次任務最大的攔路虎。

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發起了“揭榜掛帥”,在系統內和大學,研究所,私人公司範圍內徵求軌道計算方案。

“攀登者計劃”成員也積極參與其中,經過一番論證,明天提出的“金星,地球三次加速再減速”方案揭榜成功,作爲方案設計和計算者,明天順理成章擔任了軌道計算研究員的角色。

有了軌道方案,攔截計劃就成功了一小半,任務項目組與航天系統的另外幾個部門合作,進一步改進了攔截器,以適應這個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複雜的小行星攔截實戰任務。

兩年多來,幾乎沒有休息的700多個日日夜夜,多少人在爲這次人類爲了避免自身傷害的航天壯舉在忙碌着,現在,已經到了決戰之箭擊中目標的最關鍵時刻。

這次任務會議的氣氛既輕鬆又緊張,大家對成功抱有很大期望,所有人都在熱烈討論,只有明天沉默不語。

“明研究員,你好像有心事啊,是不是擔心數據小數點有點小毛病啊”

就在明天保持沉默的時候,有人提到了他,話語輕鬆調侃,卻也帶着些許疑問。

“明研究員?”

眼看明天沒有做出反應,那個聲音提高了幾分音調。

“我有意見”

明天忽然從座椅上站起來,這個舉動讓身邊的幾位任務研究員吃了一驚,他們紛紛將各自座椅拉開幾厘米,以好奇的眼神注視着這位任務組最年輕,卻又最具潛力的青年科學家。

“你有意見?哦,請說”

明天的這個舉動讓主持會議的任務首席科學家方天明也有些驚訝,他很快報以微笑,以儘量平和的語氣說。

“現在不能撞擊,至少要再延遲一段時間”

明天很堅決地說。

“爲甚麼?”

首席科學家方天明習慣性地扶了一下自己的黑框眼鏡,他反問明天。

“天王星一號有問題,再觀察一段時間比較合適”

“有問題?你詳細說說”

“天王星一號的軌跡很奇怪,直到現在沒有對它來歷的合理數據,這顆小行星突然出現,缺乏完整的軌道溯源”

“你的意思是?”

“天王星一號有可能是某個外太空文明的產物,就像是某種探測器,我們不應該主動撞擊它,至少應該多觀察一點時間”

明天的話引得會議室裏立刻響起一片議論聲。

“你的證據?”

方天明是科學家思維,他並沒有對明天提出的問題直接反駁,而是以數據說話。

“我沒有任何異常數據可以提供,實際上,天王星一號表現出的所有數據都是完美的,完美的可以讓人類準確預測到危險,但在宇宙中,這種完全完美的數據,難道不值得懷疑嗎?”

明天的話讓會議室沉默了一會兒,他的話有道理。

“也許,黑暗森林理論不止在小說裏存在,這個理論有現實思維意義”

有個聲音在說話,明天知道說話的是歐陽瑞雪,這個同爲攀登計劃的年輕女科學家在支持自己的觀點。

“在物質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平白無故地直接出現,也不能在完美無缺的數據表現,任何完美無缺都是智慧生命修正的結果”

明天繼續闡述自己的看法。

方天明打開自己面前的平板電腦,他在查看數據,作爲科學家,回答任何問題,做出各種決定之前,只有數據纔是具有意義的。

“因爲三次軌道轉移進行的很成功,后羿號攔截器的燃料儲備很充分,按照目前狀態,攔截器至少可以保持六個月機動時間,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天王星一號保持觀測,我們可以讓攔截器發射小型夥伴星,在近距離觀察天王星一號,而不是像現在方案那樣,在撞擊之前和撞擊之後飛掠拍照。”

明天很快在平板電腦上寫着數據,形成的新方案和軌道數據同步投屏到了會議室的主屏幕上。

方天明點點頭,明天的計算是準確高效的,作爲首席科學家,他有權限臨時調整任務,延長觀察時間,這確實是可行的。

任務組的科學家們都是理性的,他們在仔細比較了調整後的方案後,大部分人表示同意,延遲觀察時間,將撞擊攔截週期向後延伸。

“我要向任務管理層彙報,之後才能做出決定”

方天明在反覆思考之後做出了決定,他一向果斷,勇於承擔責任。

“我需要一份詳細的調整方案,涉及方案變更後的軌道計算和所有的一切,大家辛苦一點”

方天明起身離開,他要去向管理層彙報。臨走之前他將目光投向了明天,這目光裏有鼓勵,有欣慰,但也有一點點擔心。

會議室裏的人迅速轉換成工作狀態,明天在低頭忙碌。他有個習慣,一旦工作機能啓動,就不會輕易換地方,直到完成爲止。這個會議室是給任務組專用的,內部高速光纖網絡連接着存儲和後臺服務器,他只需要使用顯示器和鍵盤,再加上一個VR頭顯,足夠完成方案調整計算。

歐陽瑞雪慢慢踱步到會議室窗前,她凝望着窗外搖曳的椰樹林,眺望着碧海藍天,看着人們在沙灘上嬉戲,快艇分開白色巨浪飛快駛過,後面是衝浪者,天空是一頂打開的橙色降落傘。

多麼安靜祥和的時光啊,若干年後,歐陽瑞雪意識到,這一天是人類未來命運改變的關鍵24小時。

歐陽瑞雪伸出纖細的手指,在玻璃窗上輕輕點擊幾下,神奇一幕出現了。

只見窗戶玻璃的上半部變得黯淡下來,星光,銀河交織出一副迷人星空,就像是七月盛夏遠離城市燈光污染的高山上,抬頭仰望星空。

實際上,會議室裏並沒有直接通往大樓外的窗戶,歐陽瑞雪所看到的景象完全是通過遍佈在大樓各處的攝像機拍攝後,以一定算法呈現出的虛擬實景。

歐陽瑞雪剛纔的幾下點擊,等於切換了視角,調取了高空無人飛艇陣列拍攝到的天空。

很快,她看到一抹流星劃過天河,歐陽瑞雪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掠過星空的並不是流星,而是天宮四號大型空間站,歐陽瑞雪的堂姐歐陽飛雪,此刻正是空間站第六批駐守小隊的成員之一。

明天抬起頭,他將一副VR頭顯摘下來,輕輕舒了口氣。他已經完成了方案裏的軌道調整,並通過服務器運算,以實際模擬的方式進行了驗證。

會議室裏的人少了很多,歐陽瑞雪坐在不遠處還在埋頭工作,明天抬起手腕,華爲智能手錶上的顯示的數字告訴他,現在已經是深夜三點。

“怎麼沒喫飯?年輕人這麼不愛惜身體,那可不行,身體可是革命的本錢啊”

會議室的門自動打開,首席科學家方天明走進來,他望了一眼堆在角落裏的保溫箱,裏面的飯菜還有不少,看起來有人一直沒喫飯。

“方總,我已經把初步調整的軌道方案做出來了,馬上可以”

明天話還沒說完,任務組首席科學家方天明做了個制止的手勢,他望了一眼有點憔悴的明天,以儘量平緩的口吻說。

“管理層已經決定,按照原計劃撞擊天王星一號”

“甚麼?可是”

明天有點不相信自己耳朵,歐陽瑞雪也抬起頭,滿臉困惑。

管理層雖然負責任務的行政管理,但幾乎從未反對過任務組研究員們提出的任何意見,畢竟這種高科技任務必須高度尊重科學,否則結局只能是失敗。

“看看這個吧”

方天明沒有進一步解釋,他在平板電腦上點擊幾下,會議室大屏幕上立刻顯示出一組數據。

“這是五個小時前收到的最新遙測數據,已經經過多次檢查,後裔號也完成了兩次自我檢查,得到的數據是一樣的。”

明天的專業是軌道計算和規劃,但他也是航天器專家,參與過後羿號的設計和建造。他明白這些數據背後的意義是甚麼。

是燃料,準確地說,后羿號的燃料箱正在泄露,壓力數據的波動證實了這一點。

明天很清楚,后羿號攔截器在軌道上的機動完全依賴裝備的六臺不同引擎,一旦燃料低於紅線,攔截器就無法做任何機動,更無法對目標進行抵近觀測,這樣一來只能按照原計劃時間進行撞擊。

“我明白了,也只能如此,按照原計劃執行撞擊攔截吧”

明天點點頭,也許自己根本就是在杞人憂天,天王星一號就是顆小行星,並非甚麼外星文明的產物,這樣的天體在太陽系中數以億計,本來就再普通不過。

雖然這麼安慰自己,但科學家的強烈數據完美控和懷疑一切的性格,仍然讓明天覺得如此地不安。

“早點回去,你明天九點鐘之後到任務控制中心,即使是年輕人也是需要充足睡眠的。”

明天甚麼也沒說,他收拾好東西,默默地離開了任務控制中心,當他走出會議室時,控制大廳內的屏幕上正在顯示后羿號從千**之外傳來的圖像,他不禁站住了,眼睛盯住屏幕的一部分。

“目標和普通小行星沒有任何區別,它的家鄉可能在柯伊伯帶,不是通常的小行星帶。”

歐陽瑞雪說,她在任務組中的專業是小行星地質學,在任務週期的兩年中,她已經通過多種手段無數次分析了目標的地質狀態和光譜化學構成。

“你也看《三體》?那可是很古老的小說”

明天沒有順着聊小行星話題,而是話鋒一轉,切換到了科幻小說頻道。

“黑暗森林或許存在,但人類的文明之光說不定能照亮這片黑暗,是不是?晚安”

歐陽瑞雪微笑着回答,轉頭離開了任務控制大廳,只爲17歲的青年科學家留下一道俏麗背影。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