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紅途 > 第1章 楔子

第1章 楔子

目錄

我是一名作家,具體的說是一名網絡小說作家,

嗯!

很撲街的那種。

自以爲構思得很巧妙的故事卻得不到讀者的青睞,於是一直很鬱悶,好在還算頑強,始終沒有放棄,時不時的打開電腦坐下來寫上一段。

生活中要做的事太多了,有的時候也感嘆人生的無常,一不小心把自己逼到了背水一戰的地步。

抱着找到一個好故事的心態,我踏上了彩雲之南的土地。

北國的風光已是一片冰霜,站在昆明的街道上卻感受到了春的暖意。

我打晾着這座可以清晰辨識的、帶有法國式浪漫的大西南名城,心底暗歎不虛此行。

雲南只有一個景點兒,它的名字叫雲南,我不可能長期逗留,只得簡單挑選幾個城市,簡單的走一走,我的行程單上就包括昆明、大理,當然以浪漫著稱的麗江也要去的,當我翻地圖的時候突然大喫一驚,原來香格里拉也在雲南。

在我的記憶裏那裏是高原雪山的領域,無法讓我和七彩雲南聯繫在一起,這不禁讓我好一陣吐槽自己,自詡軍文作家,中國地理卻不合格。

當然,這只是第一次吐槽,因爲更遭糕的還在後面。

雲南行的本身是爲了找靈感,所以不論是文化古蹟,還是網紅打卡地,都是有必要去看一看,而第一次體會到了雲南的廣大之後,我決定不再節約,於是租了一輛車子,開始了我在大西南的行程。

前幾日的行程很棒,蒼山餌海、過橋米線,再加上麗江的酒綠燈紅,讓我的靈感之旅比想像中的還要愜意,不論是喫還是玩兒。

這裏的一切都透着舒緩,小喫街上的攤主彷彿並不在意今晚的銷售額一樣,不大聲呼喊,根本不看站在攤位前的顧客一眼,只是自顧自的和身旁的同伴閒聊着,不自覺的我也被這種慵懶所同化,於是旅行也不在乎時間與地點,能走到哪裏就看哪裏。

因爲風大,一直嚮往的玉龍雪山大索道沒能坐上,但我也不覺得遺憾,總覺得雪山就擺在那裏,甚麼時候想上再來就是了,反正一萬年後它還在,而我早就分解成不知道甚麼化學元素了。

帶着這種樂觀精神,我的心念一動,何不驅車直奔香格里拉一行?

香格里拉,傳說中人間天堂一樣的地方究竟是怎樣的呢?

好奇心一動,行動就控制不住了,百度導航一開,踩上油門就去了,根本沒考慮幾乎沒跑過盤山道的我會不會適應那樣的公路條件。

沿途的風景真美啊。

這要感謝國家的基建速度,雖然公路沿山修建,卻沒有一點兒感覺不平坦,沿途到處都是觀景臺,因爲時間太充裕了,所以幾乎每開一段路,看到哪裏風景好就去觀景一番。

已經能夠明顯體會到高原的感覺了,身後是隱在雲層下的玉龍雪山,前面是孤獨蒼涼的哈巴雪山,腳下是碧綠的三江水,走一走又會見到路邊無名溪的溪流。

難怪說雲南只有一個景點兒,因爲雲南到處是景點兒。

對這場旅行我越來越滿意了,因爲是第一天上高原,興奮之餘還沒有多少高原反應,只覺得天是藍的,水是綠的,雪山的壯美的,連枯黃的草甸也獨有一番風味。

慢悠悠的行駛在草甸間的小道上,打開車窗,感受着不算冷的風吹撫,地廣人稀,看見犛牛的數量都比人要多,聽着牛脖子上掛着的鈴鐺響動,靜謐中透着動意,大自然真是讓人享受啊。

因爲是旅遊淡季,獨克宗古城的遊人很稀少,賣普洱茶的老闆用大實話介紹着當地的景點,語言樸素得像鄰家大叔,絲毫沒有誘導消費的意願,彷彿聊天才是主業。

我並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是對宗教是尊敬的,我認爲這個世界上任何一種信仰都值得尊敬,前提是不要傷害他人。

身爲一個作家,瞭解不同文化是非常有必要做的一件事,所以只要是旅遊,當地的寺廟、道觀、教堂這類宗教場所是有必要參觀的。

就在我想登上獨克宗古城中心的山,去參觀山頂的大佛寺的時候,月光廣場兩旁的建築物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邊是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一邊是迪慶紅軍長征博物館。

要想以最快的速度瞭解一個城市的獨特文明,首先要去它的博物館,我所踏足過的城市除了陝西博物館因爲需要預約而完美但並不遺憾的錯過外,必須參觀的地方就是博物館。

兩座博物館雖然小,但是肯定值得一看。

走馬觀花的參觀並沒有耗費我多少時間,因爲我知道,如果有我感興趣的事物,事後一定會去查相關的資料,迪慶博物館很快走完了,於是踏足到另一座博物館中。

如往常一樣,門前立石碑的地方總要先簡略的看一眼介紹,這座建築叫中心鎮公堂,仔細一看竟然還是歷史文物,史建於清雍正二年,見證了歷史上有名的“改土歸流”。

當然,作爲一名歷史愛好者,肯定知道百年以上的建築如果不重修是肯定要坍塌的,看着建築物的完好程度也知道這裏重新修繕過,而且經年保養。

中心鎮公堂除了是是一座博物館,還設有佛堂,可以朝拜,我就看到很多遊客繞着公堂的主建築繞着圈的做着藏傳佛教式的朝拜。

我沒有拜佛的習慣,於是徑直奔紅軍長征博物館去了。

這就是我先前提到過,想完美吐槽自己的原因了。

根本不用細看,簡單看過介紹就張大了嘴想抽自己一巴掌,原來這裏竟然是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地方。

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只要提到紅軍就不可避免的想到雪山草地,已經習以爲常把長征和爬雪山、過草地劃上了等於號,然而自詡軍文作家的我竟然不知道紅軍是在哪裏爬的雪山、過得草地。

驚訝之餘,我竟然還能想出安慰自己的理由,所謂盲點就是擺放在明顯位置,卻不爲視力所見的特殊點位,或許就是因爲從小對爬雪山、過草地的故事太熟悉,所以反爾成了盲點,大腦自動自覺的認爲自己知道,於是直接忽略掉了。

人總是擅長掩飾自己缺點,哪怕自己面對自己時也一樣。

於是我耐下心來參觀,這段紅二、六軍團長征的歷史清楚的記錄於史冊,如果感興趣可以隨時翻閱各種史料,我暗暗記下,也就不太仔細閱讀牆壁上的文獻資料。

出於職業需要,或者說是繼續撲街的需要,我拍攝了一些照片,包括幫助紅軍渡江船工人員表,因爲我知道這樣的資料即使能查,也是很困難的。

還順手拍了一些槍支、馬燈、紅軍使用的物品等照片,有意思的是一組雕像,它清晰的再現了紅軍當時寫標語的場景。

“紅軍是工農的軍隊”、“紅軍萬歲!”、“活捉生騎老蔣”(是的,就是騎,至於爲甚麼我也不清楚)、“抗日!”

復原的場景很生活化,如果寫一部小說肯定能做素材。

本着職業習慣,我繼續參觀着,一組照片給了我很深的印象,那是一組女紅軍的照片,照片拍自於不同的歷史時期,有的很年輕,有的穿着八路軍的軍服,多數是晚年的照片,這可以理解,畢竟在條件艱苦的環境下照相是極稀有的事,除非運氣特別好,恰巧留在了照片裏。

因爲同年9月曾去過海南參加一個大型活動,在海口機場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紅色娘子軍舞劇,於是我又很自然的從記憶是調取出一則最後一名紅色娘子軍逝世的新聞,望着眼前這組照片上的女紅軍,我不禁感慨,時間能把一切都帶走,這些女戰士早已做了古。

這次參觀給我愉快的旅途添上了一抹淡淡的哀傷,但是並不嚴重,本來我就是一個喜歡多愁善感的人,偶有感觸再正常不過了。

出於對香格里拉這個神聖名字的嚮往,我預留給這裏的時間特別充足,接下來的兩三天我信步開車四處遊覽這裏的風景,松贊林寺的神聖,普達措的靜謐,藍月谷的美麗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於那一點偶發的淡淡的哀傷也早已輕輕撫去了。

“接下來該去哪兒呢?”我拿着手機翻弄着百度地圖,標識綠色的地方即景點,因爲有車,遊覽起來也很隨意。

天生橋?

不知道好不好看,看到介紹有地熱,那就是溫泉嘍。

遊玩了幾天,身體已經開始疲憊了,更爲嚴重的是高原反應也一天比一天烈,不得不在書包裏隨身攜帶氧氣罐。

因爲身體原因,我不打算洗溫泉,因爲我知道在高原反應的狀態下洗溫泉很容易昏倒的。

天吶,這纔是平均海拔三千米的地方,真不敢想像如果去了西藏會是一副怎樣的體驗。

不去不知道,一去才發現自己真是來對地方了,原來這裏竟然是原汁原味的茶馬古道。

這個充滿滄桑的名字總會給人以獨特的幻想,對於一個作家來說更能啓迪靈感,而過去只在電視裏看到過的茶馬古道真實的再現到我面前,怎能不興奮?

這裏之所以稱爲天生橋,是因爲一道山脊把兩條峽谷從中攔斷,兩邊都是絕壁,而中間的山脊就是古代的“馬路”了。

真的是馬路,因爲年代久遠,不知道有多少馬幫踏足過這裏,人腳和馬蹄硬是在石頭上踩出一道道腳印,在這裏我不得不再次感嘆時間,除此之外我又開始吐槽電視劇的坑人。

古代的路應該都是這樣坑坑窪窪的,既使能通行,也絕不像電視劇裏那樣平整。

沿着茶馬古道,我向前走了幾百米,發現越來越喫力,不得不走幾步就停下來吸氧,在第三次吸氧的時候我不禁吐槽自己的身體條件怎麼這麼差,當年紅軍可是揹着裝備爬雪山的,我不過走了幾百米而已。

想到這兒,那一組女紅軍的照片突然閃現在我的腦海裏。

“女人也是用走的嗎?”

這根本不用過腦子就有的答案,當然是用走的,看看這樣的路,就算有馬也不是給人騎的,那是用來拉糧、拉貨、拉裝備的。

我記得紅軍過草地的主食應該是青稞面、炒麪和麥粒穀物等等,這樣的食品無疑沒法和我喫的耗牛肉火鍋比熱量,而且食品應該是由人攜帶,就算每人只背幾天的食物,對於現在的我來說也是不小的負重。

那些紅軍爲甚麼這麼堅強?他們的精神之源是甚麼?

還有那些女戰士?是甚麼讓她們披上了武裝,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革命戰鬥中?是甚麼力量支撐她們走過長征?

疑問一旦產生就再也控制不住去探索它們的慾望。

衆人都知道一個常識就是紅軍的戰鬥力很強大,大部分的“鏟共團”、“保安隊”這種連軍隊都算不上的末流武裝連與紅軍正面戰鬥的勇氣都沒有,當時武器和人數都遠超於紅軍的國民黨正規軍也是一次又一次在紅軍手上失利。

長征剛開始時連續突破四道封鎖線,靠的是實打實的硬拼,狹路相逢,以少勝多,沒有強大的精神力支撐是不可能完成的。

那些女戰士呢?

我想知道她們的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