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根深蒂固的本性
“傻孩子,你姑父一死,本來人家家裏就說是你大姑給逼死的。再說林意那幾個都要上學,叫誰下來都不肯,你大姑也不讓。家家戶戶自己的還養不過來喫,倒有錢供他上學了?要是他們肯下來一兩個,你大姑也不會整天跟你姑夫打架了,不就是因爲窮鬧的嗎?不整天的打個沒完,你姑父會死?俗說話的好:‘好死不如賴活着。’不是走投無路,哪個會真想去死?死是容易,要活過來可就難了!”
“在恩,要是我真跟你爹散了,你跟着誰?”
“媽!”席在恩心裏一跳。
“我說的是真的,你好好想想,我看你爹是鐵了心要養林意的了。林意要是來了,你們準定上不了學了,你爹肯定會只供他上。”
“媽。”
“你放心。媽養得起你,媽一定供你上大學。媽喫夠了沒文化的苦,不會讓你再受這個苦。就爲了不識字,不知捱了你爹多少的氣。你要是跟了媽,媽將來不管要飯也好,改嫁也好,總要供你上大學。”
“媽,你不要說了。”席在恩說。她是知道的,每次田秀芬說錯了話,席東水就會破口大罵:“你這個沒文化的東西!”
“在恩,你好好想想。林意年年考第一,你爹一定讓他上學的。媽這一輩子心裏只有你一個。招弟、領弟我是顧不來了,我只能帶你一個人走。等你將來長大了,有能耐了,你就來找她們。”
“媽,我知道了,你別哭了,我跟你走。”席在恩只好這樣說,她其實很害怕田秀芬會真的帶她走。她雖然不喜歡爹,可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啊。
“好閨女,我知道你不會丟下媽媽不管的。”田秀芬聽到席在恩的話,眼淚立刻像決堤的黃河水,不知是因爲高興,還是因爲傷心。
一個人一生中永遠可以有很多機會選擇很多事,比如說愛情、友情,比如說事業、前程,卻永遠沒有機會再選擇一次父母。機會只有一次,還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儘管世上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對好的父母,卻不得不面對眼前的這兩個人,無論自己喜歡還是不喜歡,都得叫他父親,叫她母親,並且永遠只屬於那兩個人的孩子了。
一個人一生中最大的命運,並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最大限度的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儘管父母們把希望給了學校,給了老師,以爲有了好學校,有了好老師,就有了好的前途。卻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已經給了兒女打下了深深的鉻印,已經註定了兒女們的前程。
首先是種子的問題。打個比方,農村人種莊稼,總要選擇好的品種,纔會長出好的莊稼來,才能賣個好價錢。所以一個優秀的人,大多是首先有一對優秀的父母。即便有個別的,並沒有一對好的父母,卻在某一方面上也取得了成功,那麼這個成功並不是可靠的,而是危險的,在他的身上帶有不良的因子,總會因爲這來之不易的成功而毀滅自己,甚至傷害到別人。優秀的品質,不代表着有錢、有勢、有地位,而是真、善、美。
其次是時間的問題。種農作物的時候,往往要選好時機,早了不好,晚了也不好。既要節氣好,又要雨水好。這樣長出來了農作物既齊整,又旺盛。
第三是侍弄的問題。無論是牲畜,還是農作物,這一年裏,都得小心侍弄着,到了一定時候,纔能有所收穫。有一個不小心,一年的辛苦就會全都白費了。
這些問題所有做父母的都知道,農村的人善待着每一隻豬,小心伺弄着每一分地;城裏人努力的賺着每一分錢。然後不論農村人還是城裏人,都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交給別人,讓別人去侍弄自己的孩子,自己只站在那裏說:“要有出息,要有出息,爲了你,我付出了……”總之,一切是爲了孩子,爲了孩子不喫不喝,爲了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爲了孩子……
許多人從孩子走向父母,又從父母走向死亡,也從來沒有人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爲甚麼你知道不能虧待了豬,要好生伺候着,更不能放心把豬交給別人去養,必須自己時時刻刻的小心,注意着它的喫,它的睡,甚至它的情緒,豬才能喫得香、長得胖,才能賣個好價錢。卻從來不問一下,自己是個甚麼樣的人,也不管是甚麼時候,只管有個孩子便好,然後把自己的種子交給隨便的甚麼人,就指望着這孩子將來長大了做不了李世民,或至少也是個乾隆,當不了比爾?蓋茨,最少也得是個李嘉誠。
孩子有了過錯,不是學校不好,就是老師不好,要不就是孩子太無用。
那些做父母的這時候,就全忘記了這是自己種下的,也壓根不去問甚麼時間該怎麼辦。所以世間人總是這樣一代代的小心的伺候着豬,伺候着地,卻偏偏忘了自己的種——自己的孩子纔是自己要小心伺弄一生的。父母生了他,就要爲他負責,這個責任不僅僅是讓他喫飽、喝足,接受良好的教育。否則的話,即便是劍橋大學、牛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十年、百年的教育,也是無法改變他根深蒂固的本性。
所以,孩子的一切的好與不好,最根本的原因仍然來自自己的父母身上。
席東水天天罵田秀芬是個無用的東西,罵席在恩們是一羣爛柴禾,從來沒想過,當年他娶不上媳婦的時候,天天跑到田秀芬家裏,好求歹求的求了來。然後就和這個自己嘴裏所說的“沒有用的東西”,生了一大羣“沒有用的廢物”。
席在恩心裏越來越苦悶,有一天,她在自己的日記裏寫道:爹既然娶了媽媽,就應當愛她喜歡她,爲甚麼總要罵她呢?如果要罵她,又爲甚麼要娶她呢?姑姑是個好人,姑父也是個好人,好人爲甚麼要自殺呢?如果自己從小很傻,爹和媽失去了指望,會不會就平平淡淡的過日子了呢?
席在恩在日記時裏寫來寫去,忽然間就好像想明白了似的:對了,有辦法了,如果自己傻一些的話,學習不好的話,爹和媽就不會再那麼那麼器重她了。就不會天天教訓她了。既然林意喜歡讀書,要考大學,就讓他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