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咚”的一聲響,鉛墜帶着魚鉤砸在水面上,而後快速下沉,正巧落在石斑魚正前方。
石斑魚被驚的逃開一瞬,見沒有危險又遊了回來,謹慎的慢慢靠近。
楊小龍也不着急,緩慢的轉了轉線輪,章魚仔也隨之動了起來。
石斑這東西兇猛的很,捕食方式類似黑魚,不動還好,一動就咬,尾巴一甩就跟了上去。
衝着泡的有些發白的章魚仔一口咬了上去。
“啪嗤!”
一口咬下,石斑才感覺到不對,卻爲時已晚,鋒利的魚鉤已經刺穿它的魚脣,倒刺死死的卡住,讓其擺脫不得,開始了瘋狂掙扎。
手裏的線輪開始轉動,楊小龍來不及多想,一隻手猛提魚竿,“嗖”的一聲,魚竿受力變成一個弓形。
他邊收線邊往後退,右手不斷的絞着,海面被魚線割開一道道細小的波浪,一會兒拽向左邊,一會拽向右邊。
感受着石斑掙扎的力道,楊小龍喜悅溢於言表,沒釣過這麼爽的魚。
魚線越收越短,已經到了跟前,“上來吧!”楊小龍用力猛的一提,“嘎吱”一聲,魚竿太軟,沒拽上來,差點沒斷了,嚇了他一跳,連忙又往回收魚線,一點點的將它拖了上來。
都到岸上了,這傢伙還一挺一挺的翻着身子,拍在石頭上“啪啪”作響。
到底是海里的魚,看着沒多大,釣的這麼費勁,擱老家的河裏,就算是釣八九斤的大花鰱也比它省心。
楊小龍小心翼翼地把掛鉤解下來,伸腳比對了一下,有兩個鞋大,估計最少得有四五斤重。
今天他是有備而來,特地帶了個塑料桶,要說起這個桶,自從他買回來到現在,只放過一隻小海龜,每次怎麼拎出來的還怎麼拎回去,今天倒是派上用場了。
打了半桶海水,美滋滋的提溜着石斑丟了進去,桶有點小了,放進去還有點費勁,只能把頭朝上,避免憋死。
“咔~”
正在洗手呢,一旁石頭縫中的手竿突然被拽彎了,要不是插的比較緊,差點給帶跑。
“呦,又來了。”
楊小龍連忙一把握住,一邊拉一邊操控着藍環探明情況。
一條鱸魚咬在魚鉤上正在掙扎,試圖把魚鉤給吐出來,個頭還不小,目測得有二三斤左右。
手杆魚線短,不用費甚麼力氣,楊小龍一抬手臂,鱸魚就被慢慢的拖出了水面,蕩起道道波浪。
一連釣了兩條大魚,吸引了不少人圍着觀看。
一位中年人瞅了瞅桶裏的魚獲,有些驚訝:“小夥子可以啊。”
“呵呵,還行吧。”
“帥哥,魚賣不賣?”又一位穿着背心,全身黑的發亮的漢子走過來問道,一身的魚腥味,應該是魚販子。
楊小龍有些遲疑:“甚麼價格。”
魚販子拎了拎魚:“你這魚精神頭不是很好,個頭還行,市場價80一斤。”
楊小龍搖了搖頭,來海港時間雖然不長,但休息的時候也會到超市跟市場轉轉,作爲一個沿海城市,雖然各種海鮮都不缺,但品質這麼好的野生石斑絕對不止八十。
魚販子見他搖頭,又道:“這樣,今天我也是誠心誠意想買的,再給你加五塊。”
“算了吧。”
楊小龍搖了搖頭,看時間也不早了,中午的太陽還是挺毒的,曬的頭頂冒油,便起身收拾起了漁具。
那魚販子見狀也沒說甚麼,轉身走了。
中午的溫度還挺高的,桶裏的魚都是奄奄一息的模樣,附近的水產店倒是不少,可都關門了,一般只有清晨跟傍晚纔開門,可他沒有增氧機,估計撐不到傍晚。
提着桶一路走,正好路過一個菜市場門口,楊小龍一想索性找個有陰涼的地方擺起了攤,正好也能歇歇,太熱了,
菜市場的人也不是很多,都是些擺攤的老闆,偶爾會有三三倆倆的顧客拎着袋子出來。
等了一會兒,楊小龍靠在一旁的牆上打着盹。
一個老婦人跟着個年輕姑娘走到攤前,看了看桶裏的兩條魚,問道:“小夥子,魚怎麼賣的?”
“…”
楊小龍一時語塞,他也沒賣過魚,價格方面也不太懂,剛剛在手機上查了一下,石斑價格在一百至一百二之間,鱸魚五十左右。
想了想,便道:“鱸魚45一斤,這條石斑110一斤。”
“你這魚都快不行了,便宜點。”
“不能再少了,這是剛從海里釣上來的,純野生的。”
“石斑100一斤,鱸魚40,我都給你留着。”
“阿姨,小本生意真不行,要不然這樣,我先把魚稱一下,要有個零頭啥的我給你抹了。”
老婦人又翻了翻魚,捨不得走,有些爲難,明顯是看中了。
一旁挺着個大肚子的姑娘有些不耐煩了,催促道:“媽,你還買不買,熱死了。”
老太太一副肉疼的點了點頭,要不是兒媳婦懷孕,她才捨不得花這老些錢呢,買豬肉都夠喫多少天的。
談妥之後,楊小龍一時間又犯頭疼了,光忙着擺攤,連個稱都沒帶。
轉頭瞅了瞅門口的雜貨店,把桶拎上,帶着兩個人到了店內,店內就一個老大爺躺在椅子上,頭頂風扇晃晃悠悠的轉動着,嘴一張一張的扯着呼嚕,好不愜意。
“大爺。”
“大爺。”
叫了兩聲一點動靜沒有,這樣看店,人家把東西搬完都不知道,心真大。
“老闆,買水。”楊小龍嗓音又提高了些。
“礦泉水兩塊,飲料自己拿。”老頭一聽買東西,條件反射般的應了句,隨後才緩緩睜開眼。
楊小龍拿了瓶礦泉水,接着道:“老闆,我能不能借你家的稱用一下,出來的急,忘帶了。”
老頭揮了揮手,讓他自己擺弄。
楊小龍把魚放到稱上:“老闆,公斤還是市斤?”
老頭有些不耐煩,用手抻着膝蓋站起來走了過來,幫他摁了個公斤數,瞅見桶裏的魚道:“呦,這魚漂亮啊,怎麼賣的?”
“快點,我們還趕時間。”
沒等他搭話,一旁的老婦人邊接過話茬催促。
“好了好了,不好意思啊。”楊小龍麻利的把石斑放到稱上,一共是4.26,鱸魚是2.68。
從小就數學不太好的他,利索的把手機掏了出來加了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