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父親的第一本教子書 > 第3章 承擔你做父親的角色——父親應該給孩子甚麼

第3章 承擔你做父親的角色——父親應該給孩子甚麼

目錄

  雖然說,父親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但是孩子並不是一生都需要父親陪在他身邊教育他,這是不現實的。實際上,孩子所需要的父親教育,僅僅是10年。這一點,德國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曾明確指出,真正的父親最多隻有10年。他說,孩子在8歲前,父親主要是做風箏的,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當孩子成長到8歲以後,父親要做的就是放飛風箏了。所以,請父親們一定要承擔起自己做父親的角色,知道應該給孩子甚麼。

不掩飾對孩子的愛

  父愛是需要表達的,所以每一位父親都不應該掩飾對孩子的愛,要學會表達。如果父親有良好的表達愛孩子的習慣,孩子就會感受到父親那偉大的愛,他也會成爲一個善於表達愛,樂於表達愛的人,更會把這種好的習慣,好的性情帶給他的生活、學習以及未來的事業和家庭,從而給他的人生增添幾分幸福的保障。

【家教現場】

  孩子很淘氣,看到父親買來一個新的大衣櫃,他的好奇之心油然而生,想研究一下那個櫃子。他東搞搞,西弄弄,發現沒甚麼意思,就想離開。突然,他一抬頭看到櫃子頂上有一個漂亮的盒子。他心想,那裏面一定裝了甚麼好東西,是好喫的,還是好玩的?

  在破解謎底的力量的驅使下,他想爬上去看看。於是,他蹬着櫃門,踩着抽屜,抓着櫃角,爬呀爬……終於爬到了櫃子頂上。他心滿意足地把盒子拿過來,打開後發現盒子竟然是空的。他有點生氣了,一個空盒子,害得自己費半天勁爬上來。他正想下去的時候,才發現櫃子實在太高了,他的手腳都軟了,渾身有點發抖。

  就在這時,爸爸回來了。孩子趕緊求救:“爸爸,我下不來了……”

☆ 家有壞爸爸 ☆

  壞爸爸看到眼前的情景,氣就不打一處來,“你這個混賬東西,爬上去幹甚麼?看我不打你!”壞爸爸的一番話,讓孩子更加恐懼了,他蜷縮在櫃子靠牆的一角,不敢動彈,也不敢做聲。

  最後,壞爸爸把孩子抱了下來,還給了他兩腳,孩子嗚嗚地哭了起來……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看孩子爬得那麼高,臉上還露出驚恐的表情,他不動聲色地說:“孩子,你是怎麼上去的?”

  “爬上來的。”孩子怯怯地回答。

  “既然你能爬上去,就能下來。不要一遇到困難就向爸爸求救,而要想辦法自己解決。爸爸相信你,你一定能下來的,爸爸不離開,就在旁邊看着。”好爸爸說。

  孩子想,自己總不能一直待在櫃子上。無奈之下,他真還一步步地爬了下來。接着,好爸爸走上去,給了孩子一個擁抱,說:“爸爸就知道你能下來,你是好樣的!”

【案例分析】

  不可否認,好爸爸並沒有掩飾對孩子的愛,因爲他對孩子有鼓勵,有擁抱,還有愛的話語。所以,他自然是個好爸爸,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親的這種愛。而壞爸爸的斥責,代替孩子解決問題的做法,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首先,斥責會讓孩子更加恐懼,不能解決問題;其次,壞爸爸把孩子抱下來,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感。

  相信,每一位父親對孩子肯定是有愛的,這一點每個人都很清楚,可能孩子並不真明白,但這都不會阻止您對孩子的愛。不過,我們一方面要學會給孩子傳遞有理智的愛,另一方面也不要刻意去掩飾自己對孩子的愛,要勇於去表達,這樣,孩子就會感受到您對他的愛是多麼的深沉與偉大。

  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父親”的角色就賦予了我們很多的責任與義務。盡一位家長的所能去愛孩子,撫育孩子,不僅僅是母親的事情,更需要每一位父親去思考,去實施……【教育建議】

建議一:把對孩子的愛表現出來

  作爲父親,也應該有像母親一樣的鐵骨柔情,其實,孩子也需要這樣的父愛。只是,有時候因爲我們的偏見,總是把做父親的愛掩蓋得嚴嚴實實。這對孩子來說,可能是感受不到您的愛的。所以,每一位做父親的,都應該放鬆一點,把對孩子的愛表現出來。一旦您這樣做了,您將會發現,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會與以前大不一樣。

建議二:在生活的點滴中愛孩子

  孩子早晨晚起時,父親也可以催促他;孩子上學前,父親也可以叮嚀他;孩子晚上做作業時,父親也可以陪伴他;孩子被評爲三好學生,父親也可以讚揚他,與他一起分享喜悅;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親也可以給他鼓勵和幫助……

  在生活的點滴中,我們都可以表現對孩子的愛。這樣,孩子會因爲父親的愛而樂而忘憂。在孩子眼裏,這樣的父親就像神的化身,而父親的愛就似神的光芒,讓他陶醉其中。

建議三:與孩子一起做親子游戲

  孩子沒有遊戲,就等於沒有童年,因爲玩遊戲是最適合孩子認知和娛樂的方式,而玩遊戲的過程就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能在孩子心中種下創造和幸福的種子。孩子玩遊戲是需要夥伴的,對孩子來說,父親是最合適、最有魅力的遊戲夥伴。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會融洽許多,孩子會從中感受到父親對他的愛,而父親與孩子一起玩遊戲,也會感覺這是人生的幸福時刻。

建議四:不吝嗇表達對孩子的愛

  父親要知道,愛是教育孩子的潤滑劑,所以,請不要吝嗇對孩子說“孩子,爸爸愛你!”可能口頭表達這幾個字有點難爲情,但也應該嘗試去說。也許就是這樣一句話,就能拉近自己與孩子的心理距離。當然,您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表達您對孩子的愛,比如,睡前給孩子一個擁抱,或是吻一下孩子的額頭,或婉轉地告訴他:“孩子,與你在一起,爸爸真開心。”

【教子箴言】

  作爲父親,不要掩飾對孩子的愛,否則,孩子會感覺不到父親也是愛他的。當然,這就會影響父子之間的和諧關係。父親要愛孩子,也要讓孩子知道您是愛他的。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做事的動力。所以,請父親們將自己對孩子的愛毫不掩飾地表達出來吧!

呵護孩子的心靈世界

  孩子的心靈世界是獨特的,父親要用心去關注,去深入孩子的心靈,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體驗……您將會發現,孩子的內心是一個多彩多姿的世界!孩子渴望尊重、理解、信任、賞識和認可。所以,父親要用欣賞的眼光去關注孩子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讚許孩子的每一個進步。

【家教現場】

  星期五的生物課上,老師給同學們佈置了一個作業,週末到野外採集一些植物做標本。老師還說,最好能讓父母陪着,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放學回家後,張誠向爸爸說了這個作業。爸爸滿口答應:“沒問題,明天爸爸也休息,正好可以陪你去,爸爸也想放鬆一下心情啊!”

  第二天,張誠和爸爸起了個大早,喫完早飯後,就匆匆趕往郊外。他們來到郊區,開始尋找各種各樣的植物。突然,張誠看到一隻野兔,他興奮地大叫起來:“爸爸,快看呀,那有一隻大野兔!”

☆ 家有壞爸爸 ☆

  壞爸爸瞅了一眼,說:“唉,可惜它離我們太遠了,不然我們一定會抓住它,然後做一頓美味可口的野兔大餐。”

  聽到爸爸的話,張誠的心震了一下。但很快,他的雙眼也開始緊緊盯着那隻兔子了,目光中充滿了征服的慾望。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說:“是哦,你的眼睛可真尖。今天的天氣這麼好,那隻兔子也出來曬太陽,享受好天氣呢!”

  張誠說:“爸爸,您會去捉它嗎?”

  爸爸說:“當然不會,說不定人家是一家人出來曬太陽呢!你想想,如果有人把你抓走了,爸爸媽媽該有多麼難過呀!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能從野兔的家裏奪走一個成員呀!”

【案例分析】

  面對同樣的場景,好爸爸和壞爸爸的處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有時候,父親的情感也應該細膩一點,因爲您要考慮到孩子的內心感受,呵護他的心靈世界。否則,孩子可能就會被父親的那種攻擊性所感染,很快變得也具有攻擊性,這對他的心靈成長是不利的。

  如果您請教教育專家一個問題:孩子怎樣纔算是接受了完整而且是有效的教育呢?相信幾乎所有的教育專家都會回答:“身心健康!”是的,孩子不僅需要健康的身體,更需要健康的心靈,需要品行端正,需要心態與年齡相符……那種少年老成或是心智未來的孩子都是心靈不健康的表現。

  今天,身體健康對很多孩子來說,幾乎不成問題。但是,心靈健康的孩子,在生活中並不多見。所以,作爲父親,您應該呵護孩子的心靈,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心靈健康,心智健全,您才能贏得孩子的尊重與愛戴。

  所以,父親要深入孩子的心靈世界。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們越是深入兒童的內心世界,體驗他們的思想感情,就越能體會到這樣一條真理:在影響兒童內心世界時,不應該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自尊心。”相信,爲人父者,一定會從這句話中學會呵護孩子的心靈世界。

【教育建議】

建議一:不要忽略孩子的心靈需求

  上小學二年級的雯雯放學回來,高興地把自己97分的數學試卷給爸爸看。爸爸接過試卷,眉頭一皺說:“才考97分?有沒有考100分的?”雯雯低聲說:“有。”“你瞧瞧人家,你怎麼就考不了100分呢?真笨!”爸爸很失望,也很生氣,雯雯的心裏也像被澆了一盆冷水。不難看出,雯雯只是希望能得到爸爸的一兩句表揚。可是,面對孩子高高興興遞過來的試卷,父親卻完全忽視了她的心靈需求。其實,這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大盲區。

  父親應該知道,孩子成長的最大財富就是心靈健康。孩子的心靈很脆弱,需要父親的理解,肯定與鼓勵,需要父親的呵護。如果父親用“笨”來評價自己的孩子,那這種情緒化的語言無疑是對孩子最嚴厲的判決,會給孩子的心靈蒙上難以抹去的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所以,請父親一定要時時注意重視孩子的心靈需求。

建議二:對犯錯的孩子要因勢利導

  一個7歲的孩子出於好奇,把家裏養的一隻鸚鵡給S了,他想看看鸚鵡爲甚麼會說話,它的肚子裏究竟有甚麼。父親知道後,並沒有打罵孩子,也沒有責備孩子,而是耐心地對孩子說:“我們要有慈悲心,不應該S害無辜的生命,要尊重生命。動物和人一樣,生命都是很寶貴的。”既然孩子已經S了那隻鸚鵡,這位父親就讓孩子給鸚鵡畫一張內臟器官的解剖圖。很多年後,這個孩子成了一名生物學家。他說:“正是父親呵護了我的心靈,我纔有今天的成就。”

  這位父親很有智慧,面對犯錯誤的孩子,沒有盲目追究孩子的責任,而是因勢利導,十分理智地呵護了孩子的心靈,還讓他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所以,當我們面對“闖禍”的孩子時,需要向這位父親學習,要教育和引導,而不是粗暴地去傷害孩子的心靈。

建議三:不要當着孩子的面議論他

  孩子儘管年齡小,但他也有自尊心,也能分辨出好話與壞話來。如果父親不注意,當着孩子的面議論他的缺點,很可能就會傷害了孩子的心靈。

  兩位父親去幼兒園接到孩子後,一同搭車回家。在車裏,他們開始悄悄議論孩子。一位父親說:“你孩子的很伶俐,很可愛。”那位父親也說:“你的孩子很乖,很聰明。”兩個孩子就默默地聽者。突然,一位父親嘆了口氣說:“唉,我們家孩子醜了點,沒你們家孩子好看呀!”當這位父親在議論自己孩子的不好時,孩子會沒有感覺嗎?要知道,幼兒園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自尊心很強。這個孩子會怎樣面對自己的父親,面對同車的那個小朋友呢?所以,父親不應該這樣說孩子。即使是別人這樣說了孩子,父親也應該告訴孩子:“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其實你很漂亮,尤其是在爸爸媽媽心中更漂亮。”

建議四:設身處地地爲孩子着想

  父親要知道,孩子需要溫暖,需要愛,他也有尊嚴,也有想法,是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我們的附屬物。孩子雖然是我們親生的,但也不要以“都是爲了孩子好”爲藉口對孩子隨意教訓,這是不合適的。父親要捨身處地地爲孩子着想,避免讓自己的暴力言行傷害孩子。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威脅恐嚇孩子,不要看不起孩子,不要對孩子羞辱和斥責,等等。要端正自己的心,記住一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

【教子箴言】

  要想做一位好父親,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修養,以一顆平和的心待人處世。也只有讓自己靜下心來,才能正確地面對孩子,才能呵護孩子的心靈,才能處理好他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而讓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和諧家庭,父親有責

  每位父親都是愛孩子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有時候您會和孩子的母親產生一點矛盾,比如,生悶氣、吵架等等。但不管甚麼時候,您都應該知道,既然我們把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就應該給他幸福,就應該給他一個和諧幸福的家。這是每一位父親的責任。

【家教現場】

  小志的爸爸是一家大型企業的總經理,每天都由專門的司機接送他上下班,司機對小志的爸爸畢恭畢敬。企業裏的員工對爸爸也是非常尊敬,都謹小慎微的樣子。小志常爲自己有這樣一個爸爸而驕傲和自豪。

  一天,小志和鄰居家的孩子小賓在一起玩。不知因爲甚麼,兩個孩子吵了起來。小志炫耀地說:“我爸爸是大老闆,他管了好幾百人,別人都怕他!”誰知,小賓不買他的賬,他哼了一聲,說:“纔不是呢!我聽見有阿姨說你爸爸是‘妻管嚴’,他怕老婆!”小志氣得跳了起來:“你胡說!”

  回到家後,小志就問爸爸:“爸爸,別人說你怕媽媽,是‘妻管嚴’,是真的嗎?”

☆ 家有壞爸爸 ☆

  壞爸爸一聽,立馬站起來,一副很生氣的樣子:“聽誰說的?爸爸是企業家,也是一家之主,怎麼能怕你媽媽呢?”

  小志說:“就是,我也不信!”話雖然這麼說,可是,在小志的心裏,還是有一絲疑惑:“爸爸不怕媽媽,那爲甚麼有人會背後這麼說呢?”

  壞爸爸接着說:“別聽別人瞎說,趕緊回屋寫作業去吧!”

  小志快步溜進了自己的房間……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看着兒子因激動而漲得通紅的小臉,還有那一副疑惑的表情,並沒有責怪他,也沒有想找個藉口搪塞孩子,而是微笑着對小志說:“爸爸和媽媽之間,沒有誰怕誰的問題。只是爸爸尊重媽媽的意見,那是對媽媽的愛。你想想,媽媽每天也非常辛苦地工作,有時候回家那麼累,還要煮飯、做家務,有點小脾氣也很正常。爸爸是個男子漢,能爲這點小事跟媽媽吵架嗎?爸爸對媽媽寬容,就是想營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啊!”

  聽了爸爸的解釋,小志好像明白了很多。他點了點頭,非常認真地說:“爸爸,從今天起,我也像爸爸一樣,做個男子漢,體會媽媽的辛苦,讓着媽媽。”

【案例分析】

  好爸爸會跟孩子耐心解釋“怕”媽媽的原因,不是怕,而是愛與尊重,這樣,孩子也能受到父親博大胸懷的感染,從而說出“像爸爸一樣,做個男子漢”的話來。同時,孩子也理解了爸爸和媽媽的不容易。相反,如果像壞爸爸那樣,孩子感受到的只是爸爸的怒氣,是爸爸的搪塞,而且他最終仍舊滿腹狐疑,不明白爸爸到底是不是怕媽媽。

  美國《科學》雜誌曾發表過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的文章,文章說,這位心理學家曾對4000名獨生子女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家庭氣氛和睦、常有笑聲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智商比不和睦家庭孩子的智商要高。無獨有偶,美國伯克利研究中心曾追蹤觀察過61名兒童,結果表明,生長在情感極差的家庭中的20名兒童,不僅智力落後於其他兒童,而且身體發育也不好,明顯比其他兒童矮小。

  可見,良好的家庭氛圍纔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因爲愉悅的情緒是孩子生長髮育以及健全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的和睦與幸福、父親的關懷與愛護,是孩子思維創造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生長髮育的必要條件。

  難怪有人說,和睦的家庭是孩子的最佳補品。的確,對於孩子來說,如果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即使他的補品喫得再多,營養條件再好,他的生長髮育也不如得到家庭溫暖的孩子好。和諧家庭,父親有責。作爲父親,除了影響孩子的審美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除了以身作則外,還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充滿愛的和睦家庭作爲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環境。

【教育建議】

建議一:懂得適時地誇獎、讚揚妻子

  作爲父親,一定不要以任何藉口來逃避教育孩子的責任。要從妻子的背後走出來,與妻子一起承擔起照顧、養育孩子的責任。作爲父親,首先要做的是儘量在孩子面前誇獎、讚揚自己的妻子。同時,父親還應該表現出對妻子的愛慕行爲、關心行爲、體貼行爲等,比如,多爲妻子分擔一些家務勞動,喫飯時給妻子的碗裏夾點菜,妻子勞累時給她捶捶背,捏捏肩等。這樣孩子就能感受到,爸爸和媽媽是相親相愛的,自己的家庭是溫暖幸福的。但是,夫妻親暱行爲要把握一個度,切不可當着孩子的面做太過親密的動作。

建議二:創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氣氛

  在家庭中,創建民主、平等的氣氛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父親調整自己的心態,樹立平等的意識,尊重孩子。讓孩子對父親的“怕”變爲發自內心的尊重。父親也不要控制孩子的發言權,要給他自幼表達的空間,做他的忠實聽衆。

  另外,父親也要明確一點,自己雖然是一家之主,但遇到問題也要跟妻子商量,最好也能讓孩子在場,聽一下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會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家庭的民主與平等。

建議三:別讓婚外情毀了幸福的家

  當今社會,婚外情比較氾濫,尤其是一些功成名就的男人或父親,很多時候經不起社會的誘惑,甚至爲了尋求所謂的刺激,讓自己陷入婚外情而不能自拔。這些父親大都存在僥倖心理,以爲不會出事,甚至幼稚地認爲,別的男人也都這樣,這是一種“時尚”。殊不知,凡是陷入婚外情的,沒有一個能長久地讓婚外情存續下去的,即使能讓自己“快樂”一時,也難免逃脫身敗名裂、人財兩空,甚至家破人亡的結局。

  古人早就說過:“萬惡Y爲首,百善孝爲先。”婚外情,沒有一個不是爲了一個“Y”字。聰明過人的父親們,請您看看周圍那些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人,有多少是與“Y”有關的,又有多少所謂的成功男人因爲“Y”而敗家的。如果您還心存僥倖,那無異於玩H自F。如果您相信天道,那就趕緊收手,回到妻子的身邊,與妻子一起,給孩子撐起一個幸福的家。其實,這也是在踐行“百善孝爲先”,您人做好了,家和睦了,孩子教育好了,老人自然就不擔心了,所以這也是對老人盡孝,這是“百善之首”。

【教子箴言】

  一位教育家曾說:“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最好的開端,就是創造愉快的家庭氣氛與和諧的環境。”確實如此,夫妻恩愛,家庭和諧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一切,都需要父親義不容辭的參與。所以,每一位父親都要盡最大努力爲孩子創造一個溫暖、和睦與文明的家庭環境,使孩子能夠茁壯成長。

家庭殘缺,愛不能殘缺

  當夫妻面臨分道揚鑣的時候,一道殘酷的選擇題就會擺在孩子的面前:“跟爸爸還是跟媽媽?”當孩子無奈地要做這套選擇題時,他幼小的心靈一定會處於兩難的境地。雖然孩子並不一定能夠理解家庭破碎的原因,然而,他心裏一定不願意失去血脈相連的任何一方。

【家教現場】

  菲菲上小學四年級,非常活潑好動,學習成績也一直不錯,老師經常表揚她。可最近一段時間,老師發現菲菲沉默了許多,很憂鬱,也不願意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了,上課也時常發呆,學習成績也在慢慢下降,就連放學後也是慢慢悠悠地走路,一副不着急的樣子。是甚麼原因呢?老師很想知道。

  這不,今天的作文課上,老師讓同學們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在作文中,老師看到菲菲的作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我生日那天,爸爸媽媽離婚了。晚上回到家,沒人給我過生日。我很難過,睡覺時我做了一個夢,夢見爸爸媽媽給我送了一個大蛋糕,我高興極了,朝着蛋糕走了過去。可是,我看到蛋糕上的字不是‘生日快樂’,而是兩個大字——‘離婚’……” 老師明白了,原來這一切都是父母離婚造成的。

  前幾年,菲菲的爸爸不甘於現狀,看到別人都下海掙到了錢,於是也蠢蠢欲動,籌集了幾十萬元錢,到深圳去經商了。由於菲菲還小,他就讓妻子留下來照顧孩子。平時,他就通過電話與孩子和妻子溝通。

  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幾年後,他在妻子和孩子所在的城市開設了分公司。妻子和孩子本以爲這次全家就能團聚了,沒想到這個爸爸更忙了,而且突然提出要和妻子離婚。

☆ 家有壞爸爸 ☆

  壞爸爸的理由是妻子太老土了,與他的身份不相配,他要與一個小他十幾歲的年輕女士結婚。這讓妻子和孩子都深受打擊。而且,他還堅持,因爲自己忙,所以讓孩子跟着媽媽生活,每個月除了給孩子3000元的生活費外,別的一概不管。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的理由是因爲跟妻子長期分居,感情日漸淡漠,所以離婚。雖然跟孩子的媽媽離婚了,但他卻沒忘記對孩子的關注,除了給孩子必要的生活費外,他還不忘去探望孩子,經常去學校接孩子與他住一住,很關心她的生活和學習,還積極讓他的新妻子與孩子交流。這樣,對孩子來所,雖然父親和母親分開了,但她還是能夠感受到父親對她的愛。

【案例分析】

  其實,在這裏,好爸爸這個稱謂也有些牽強,只是相對於那個壞爸爸,他好了一點,僅此而已。父親應該知道,因爲不管因爲甚麼原因離婚,對孩子都是一種傷害,畢竟,孩子得到的愛再也不能與在一個真正健全的家庭得到的愛相比。

  據有關專家研究,家庭出現變故的責任方多是父親。當父親在與妻子鬧矛盾,甚至對妻子大打出手的時候,有沒有爲孩子考慮過?當父親準備與妻子離婚時,有沒有爲孩子想過,如何讓孩子面對殘缺了的愛?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原本生長在幸福家庭的孩子,安享快樂的童年,卻突然有一天面對家庭的破裂,他應該如何去面對?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爲缺少了母愛或者父愛,就會與普通的孩子有着截然不一樣的成長經歷。

  父親們,當您真離婚了,您真能獲得自由嗎?真能讓自己輕鬆起來嗎?面對還沒有長大的孩子,照顧他的喫喝拉撒睡,顧及他的感情和教育,都得由您一個人來做了。所以,作爲一個男人,可能婚姻已經走到了盡頭,是失敗的無奈的選擇。但同時,也要爲孩子考慮一下,家庭雖然殘缺了,對孩子的愛堅決不能殘缺。

【教育建議】

建議一:將離婚的事實告訴孩子

  如果父親和母親由於種種原因不得不離婚,那就要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將離婚的事實告訴孩子。雖然,這對孩子來說,是很殘忍、很痛苦的一件事,但還是必須去做。作爲父親,應該坦誠地明確地與孩子溝通,也許這種積極的態度能讓您得到孩子的理解。隱瞞是不現實的,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當孩子有一天發現您在欺騙他時,他心靈受到的傷害更大。而且還應該讓孩子知道,父母離婚完全是爲了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與孩子完全沒有關係。

建議二:精心地照顧孩子的生活

  離婚了,這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但父親也要盡好自己的撫養、教育孩子的責任。

  如果孩子跟父親生活,作爲父親,切不可把孩子推給保姆,這對孩子不負責任;也不可推給年邁的父母帶,這是對老人的不孝。一定要精心地照顧孩子的生活,既要做爸爸,也要做媽媽。剛開始時,可能您和孩子都不能適應這種生活,但只要堅持下去,養成習慣,您就一定能夠“掌控全局”,孩子也會聽您的話。

  當然,您還要讓孩子經常去看望他的媽媽,讓他不能缺少母愛。另外,也需要跟前妻做好溝通,雙方必須拋開感情糾葛,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進行良好的合作,齊心協力地把孩子教育好。

  如果孩子跟了媽媽,作爲父親,也應該像上面的好爸爸一樣,經常去看一下孩子,與孩子溝通交流感情,讓孩子感到父親並沒有遠離他。

建議三: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情感

  除了關注孩子的生活,還應該盡力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比如,當孩子晚上睡不着覺時,作爲父親,也可以跟孩子講一些小故事或小笑話,讓自己與孩子在笑聲中入睡。父親只有多與孩子交流感情,才能走進他的世界。

建議四:協調好新媽媽與孩子的關係

  當父親建立新的家庭後,孩子就會有一個新媽媽。作爲父親,一定要協調好新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不要讓孩子有“後媽都是可惡的”想法。當然,最重要的是讓您的新妻子做好心理準備,去接納、去好好對待這個孩子。當新媽媽做好自己的本分時,即使孩子再有牴觸情緒,也慢慢地會被新媽媽的愛感化的。

建議五:避免對孩子的補償和高期望

  作爲離婚的父親,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一定要避免兩種傾向:一是感覺離婚虧待了孩子,對孩子補償心切,不忍心對孩子嚴格要求,一味地遷就、溺愛孩子;二是自認爲感情破裂,自己家庭生活很不幸,就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期望過高,對他過於嚴厲,從而帶給年幼的孩子不該承擔的沉重。這兩種傾向都屬於極端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絕對不利的。作爲父親,一定要注意避免。

【教子箴言】

  當您終於離婚時,當您準備長長地舒一口氣的時候,也要在心裏生起一絲憂慮,我的孩子怎麼辦?他是否能夠承受父母離婚的痛苦?但是,既然已經離婚了,就做一個決定吧,不要讓自己和前妻對孩子的愛也變得殘缺不全。

別讓不良嗜好影響孩子

  作爲父親,您是不是有一些不良的嗜好,比如,不分時間、場合地吸菸或是喝酒甚至是酗酒,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毛病?如果您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身體健康,能夠快樂成長,能夠取得好的學習成績,那就請您儘量避免讓自己的不良嗜好影響孩子吧。

【家教現場】

  有一位父親特別愛喝酒,幾乎每天都要去小酒館喝兩杯,喝完就醉醺醺地回家,躺倒就睡。

  有一天,外面下着雪,這位父親又想去外邊喝兩杯,當他走在去往小酒館的路上時,隱約聽到後面有響聲,一開始他並沒有在意,就要快到小酒館的時候,這位父親回頭看了看,原來是他的兒子正跟在他後面,而且是踏着他的腳印往前走。

☆ 家有壞爸爸 ☆

  看到兒子,這位父親立即大吼一聲:“你這個傢伙,不好好待在家裏,外面這麼冷,跟在我後面幹甚麼?趕緊回去,看我不打你!”

  孩子停住腳步,怯怯地問:“爸爸,您又要去喝酒嗎?”

  父親說:“大人的事情你也想管呀!好好念你的書就行,別的不用你管!”

  孩子撅着小嘴,轉過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 家有好爸爸 ☆

  看到這個場景,這位父親一下子醒悟了,兒子在走他走過的路,他的目的地是酒館,那兒子也一定會走進酒館。他不敢往下想了。他突然明白,他所有的行爲都正在影響着小小的孩子。

  於是,他定了定,回過頭,走向孩子說:“兒子,咱們回家吧!”孩子說:“爸爸今天不去喝酒了嗎?”這位父親說:“爸爸以後再也不喝酒了。”從此,在那個酒館裏,再也沒有見到這位父親的身影。

【案例分析】

  這位愛喝酒的父親,如果像壞爸爸一樣,不能及時覺醒,不但會毀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很有可能爲小酒館培養出20年後的酒鬼,他的兒子如此,他的孫子呢?世世代代都要成爲小酒館的常客嗎?而好爸爸卻因爲自己的一念轉變,不但救了自己,也救了孩子,救了整個家庭,甚至救了他的子孫後代。

  曾讀到一項針對某市466名高中生和389名初中生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182人存在心理問題,檢出率爲21.29%,這些心理問題主要包括人際關係敏感、焦慮、抑鬱和恐怖等10種。父親不良嗜好多的孩子發生恐懼、焦慮和偏執問題的可能性分別是父親無嗜好孩子的4.14倍、2.68倍和2.66倍。調查結果表明,引起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的“罪魁禍首”是他們的父親。父親的不良嗜好多、情緒急躁以及家庭不和,都容易讓孩子患上“心病”。

  如果我們注意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在小區裏有總是一些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父親,他們的嗜好就是整天搓麻將賭博,或者是狐朋狗友聚在一起喝酒,然後神侃,總之,就是一副沒有人生抱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樣子。可是,他們的孩子是怎樣的呢?不是學習成績差,就是有厭學情緒,要不就是經常逃學,在社會上瞎混,也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

  對此,有關專家指出,父親一旦沉溺於不良嗜好中,就會無暇照顧和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也就不會主動跟孩子交流思想感情,從而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不到足夠的父愛,進而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和行爲問題。

  所以,爲了孩子,也爲了自己和家庭,請沉溺於不良嗜好的父親們醒一醒,下決心從不良嗜好中走出來,別讓自己的嗜好再潛移默化地對自己的孩子產生不良影響了。

【教育建議】

建議一:給孩子做好成長的榜樣

  孩子的模仿力是相當強的,他的成長十分需要好的榜樣,而最好的榜樣就是父親。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父親整天遊手好閒,得過且過,那孩子也會如此,不會比父親好到哪裏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這樣的父親想指望孩子有一天能出人頭地,說得不客氣一點,無異於癡人說夢。

  所以,父親應該給孩子做好成長的榜樣。這樣,父親在孩子心中就會有威信,對孩子的說教也會管用,孩子能聽進去。父親的行爲習慣好了,孩子也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建議二:從戒菸、限酒開始改起

   很多父親對孩子的關愛程度會讓人肅然起敬,但是,這些父親卻忽略了一些自身的問題,比如吸菸、酗酒、玩牌、賭博、玩網遊等。

   一位父親是個十足的癮君子,白天在公司抽菸很厲害,晚上回到家也照抽不誤。後來,他的兒子出生了,妻子提醒他不要抽菸了,對身體也不好,還影響兒子的健康。結果,仍然沒有多大的效果,而且,這位父親還一臉的無奈。可能,像這樣的父親也不在少數吧。

   還有一位父親,晚上經常陪孩子寫作業,但是他卻是煙不離口,結果每次都把孩子嗆得夠受。當家訪的老師看到這個情景後,就對他說:“你的孩子學習不太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你這個父親沒有太盡責,二是你經常抽菸,嚴重地影響了孩子。我還了解到,孩子也曾偷偷抽菸。您想,父親改不了不良嗜好,孩子能從中學到甚麼呢?”

   其實,吸菸對身體沒有一點好處,這點大家都知道;適量飲酒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但酗酒就比較麻煩了。所以,要想做個好父親,想改掉自己的不良嗜好,先從戒菸、限酒開始,再慢慢過渡到其他不良嗜好上。要對自己狠一點,纔是真正對自己好,對孩子好。

建議三:經常審視自己的行爲

   俗話說,教兒教女先教己。父親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應該時常審視自己的行爲,看是否有新的不良嗜好誕生。在發現問題後,一定要及時去改正,千萬不要懶,不要拖。這樣,父親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則,才能真正言傳身教,讓自己對孩子發揮最大的正面影響力。

【教子箴言】

  如果父親一邊教育孩子好好學習,一邊還在打麻將,那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以身作則,纔是家庭教育的關鍵。所以,父親如果不改掉自己的不良嗜好,是沒有辦法給孩子好的影響的。如果您是一位負責任的父親,爲了孩子,相信您一定會努力去改正不良嗜好的。

做孩子眼中的“英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發揮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父親所做的每一件事,孩子都會看在眼裏,而且都會在他的心裏種下印象。當然,他還會效仿父親的行爲。所以,每一位父親都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最大努力做孩子眼中的“英雄”,用積極的形象去影響孩子。

【家教現場】

  林浩的爸爸是一名退伍軍人,身上有軍人的很多氣質,如果路遇不平,他都會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在林浩的眼裏,爸爸簡直就是正義的化身,是他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一天,林浩和爸爸乘公交車去辦事。一個小偷把手伸進了一位老大爺的包,很多人都看到了這一幕,但沒有人做聲,也沒有人出手相救。突然,林浩的爸爸一把抓住小偷的胳膊,說:“住手,你還是跟我到派出所吧!”小偷惡狠狠地威脅他,林浩可真是爲爸爸捏了一把汗。很快,爸爸就把小偷制服了。大家都開始稱讚爸爸,林浩的心裏很高興,暗暗地想:我以後也要做像爸爸那樣的人,抓壞蛋。

☆ 家有壞爸爸 ☆

  爸爸對林浩說:“你以後也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能讓壞人欺負好人。你要提高身體素質,練本領,懲罰壞人就得靠武力。”

  林浩從爸爸身上學到了行俠仗義的精神,他也成了班裏的大英雄。要是哪位同學受了欺負,只要找到林浩,就能找回“公道”。不過,林浩卻成了班裏的問題學生,三天兩頭就跟人家打架鬥毆。

  有一次,他爲了懲治一個所謂的“壞男生”,竟然把那個男生打進了醫院。當男生的媽媽找到林浩的爸爸時,爸爸怎麼也不能相信,自己的孩子怎麼會如此殘忍地對待同學。爸爸有點氣急敗壞,拉過林浩就給了他兩巴掌。林浩委屈地哭了……

☆ 家有好爸爸 ☆

  爸爸對林浩說:“你以後也要見義勇爲,不能讓壞人得逞。但你要記得一點,千萬不要爲了幫助一個人而去傷害另一個人!你不要認爲,甚麼事情都要靠武力解決,要善於運用你的大腦思考,用智慧解決問題。”

  林浩聽了爸爸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有一次,班裏一位女同學的頭髮被一位男生扯了。林浩知道後,就想去教訓一下那個男生,但他馬上想起了爸爸說的話,於是就改用另外一種方式,和那個男生去交談,指出了他的錯誤在哪裏。最後,男生向那位女生道歉,他們三人還成了很好的朋友。

  爸爸知道這件事後,對林浩提出了表揚:“你做得很對。伸張正義,幫助弱小是對的。他欺負別人不對,如果我們也用武力去懲治他,那也是以強凌弱。所以不能好心辦了壞事。爸爸很高興,你能用智慧去解決這個問題。好樣的!”

【案例分析】

  因爲壞爸爸對孩子缺少正確的引導,當孩子看到爸爸見義勇爲時,就在心中種下了正義的種子,這本來是好事。但是,壞爸爸卻對孩子說,懲罰壞人要靠武力。這讓明辨能力還不是很強的孩子誤認爲,只有武力才能解決問題,於是好心辦了壞事。

  而好爸爸能事先告訴孩子,並不是甚麼正義行爲都能靠武力解決,而應該通過思考,運用智慧去解決。這樣,孩子在遇到事情時,就不會魯莽行事。比如,面對同學被欺負時,孩子還是會站出來,只不過,他是給做錯事的同學指出錯誤。所以,在孩子的眼裏,好爸爸肯定是英雄,因爲爸爸有正義感,有強健的體魄,還有不凡的智慧。

  所以,有時候英雄並非僅是那些有過豐功偉績的人物,身邊的普通人也能成爲英雄。對孩子來說,父親就應該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父親要發揮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進而激發出孩子內在的英雄潛力。那麼,父親怎樣才能做這個“英雄”呢?

【教育建議】

建議一:讓自己具備正義感

  正義感是一個抽象概念,表現爲懲惡揚善、鋤強扶弱,與邪惡、醜陋的行爲作鬥爭。父親是孩子的第一任偶像,這個偶像本身就應該具有正義感,能堅持正確的是非觀念和道義感,從而積極地影響孩子。

  當然,父親也應該讓孩子從小分清對錯、善惡、美醜,懂得支持、讚揚正確美好的事物,譴責、批評錯誤醜惡的事物。在孩子剛剛建立起是非觀念時,父親要給他灌輸正義的思想,這種思想就能伴隨孩子一生的成長,也能表現在他的行爲上。

建議二:給孩子動手做示範

  動手能力是孩子生存成長的基礎,是孩子手與腦結合、身心和諧發展的過程。作爲父親,應該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但這個前提是,父親的動手能力比較強纔行,這樣才能讓讓孩子佩服您,如果僅僅是說教,而不能給孩子做示範的話,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所以,父親不只是讓孩子去換水龍頭、修電器、掃地、擦桌子等等,而是和孩子一起用鉗子、錘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東西,用掃把、抹布去做家務,用工具製造玩具,等等。這在無形中就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讓您做孩子心中的“英雄”。

建議三:與孩子一起搞探索活動

  父親應該讓自己的探索精神強大一點,和孩子經常在一起搞一些探索性的活動。比如,孩子把玩具拆開後,不要罵他,而應該鼓勵他去重新安裝上,甚至和孩子一起拆玩具,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當父親對一件事物比較感興趣時,也會激發起孩子的興趣來。所以,父親應該培養自己的探索精神,同時把這種精神傳遞給孩子。

建議四:培養自己超凡的能力

  一般來說,英雄人物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他們是別人依賴的對象,而從不去依賴別人。從這點來看,父親還應該讓自己具有超凡的能力。遇到問題時,一定要首先想辦法運用自己的力量解決,而不是逃避或者寄希望與他人。父親一旦具備了這種實幹精神,就會在孩子的心中樹立起無所不能的形象,從而讓自己會更接近英雄。當孩子長期感受父親超凡的能力時,就容易受到影響,就能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自然也不會退縮。

【教子箴言】

  無論您是粗獷豪放,還是細緻體貼,作爲父親,您都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任英雄。所以,您要時刻提醒自己擔當好這個英雄的角色,時常自問:“我這個英雄父親是否合格?”時常警醒自己:“我是孩子的榜樣,要讓‘英雄’名至實歸。”

給孩子一個堅強的世界

  今天,很多孩子都不願承受困難,也不能接受批評,很脆弱,不堅強。其實,這對孩子良好的個性發展非常不利。作爲父親,有責任給孩子一個堅強的世界。父親只有讓孩子從小就鍛鍊堅強的意志,他才能增強應對困難的心理承受力,才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各種困難。

【家教現場】

  兩位父親是鄰居,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有一次,他們探討的話提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堅強的人”,他們一致同意,要想讓孩子變得堅強,就要嚴格要求孩子,讓他擁有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

  這種想法是非常正確的,因爲孩子確實需要堅強。但是,兩位父親的做法卻並不一樣。於是,也就產生了不一樣的教育效果。

☆ 家有壞爸爸 ☆

  壞爸爸經常對兒子說:“你要做個好孩子,做個樂觀的孩子,你要堅強,而且一直堅強下去。不管遇到甚麼事,都不要害怕,也不要哭泣,更不要退縮。”

  兒子記住了爸爸的話,不管遇到甚麼事,他都始終保持微笑。當他看到其他的孩子因爲困難而哭泣時,他也不會動容。因爲,在他眼裏,凡事都要堅強,凡事都要靠自己。那些希望得到別人幫助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爸爸還不時地對兒子說:“好樣的,要堅持下去。你是個堅強的孩子。”

  結果,兒子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甚至,有一位朋友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冷漠俠”。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爲了培養孩子,特別制訂了一整套現代型的教育方案,併爲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有一天,風雨交加,好爸爸帶着兒子來到一處古剎,他並不是讓兒子參觀古剎,而是讓他丟雨傘,站在古塔下淋雨。爸爸指着高聳的古塔說:“你看這座塔,千餘年來不怕風雨,爲甚麼?因爲它基礎牢固,骨架緊密。你將來要走向競爭激烈的社會,就要從小打基礎,練骨架。現在我們比賽,圍繞寶塔跑6圈!”說完,他帶頭跑了起來,兒子即使在泥濘中跌倒了,也迅速爬起來再跑,不敢落後。

  他還經常帶孩子到野外去徒步旅行,讓孩子學會自控和忍耐,有時還和孩子一起禁食,以學會忍飢挨餓求生的本領。比如,在與孩子一起禁食的那一天,他讓飢腸轆轆的孩子面對吊胃口的飯菜,剋制食慾,寧可忍飢挨餓,也不去碰一下食物。以此來鍛鍊孩子的自制力和耐力,讓他成爲意志堅強的人。

  最終,這位爸爸的心血沒有白費,兒子果然成了一個十分堅強的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意志力等都比同齡的孩子強很多。

【案例分析】

  壞爸爸只是對孩子說教,讓孩子堅持堅強,而對於堅強的真正意義,孩子並不真正理解。於是,他以爲自己是堅強的,結果反而讓自己走向冷漠。雖然,壞爸爸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這樣的鼓勵,很容易把孩子推向一個極端——冷漠。這樣的孩子,外在表現得很堅強,從來不喊苦不說累,但內心已經變了樣,是冷漠的。冷漠就好像爛了心的水果,即使外表再光鮮,但“本質”已經壞掉了。這一點確實需要父親們警惕。

  而好爸爸則善於利用各種場景,和孩子一起磨練意志。當孩子面對困難,克服困難,並能在反覆的體驗中認識到困難的客觀性和普遍性時,他就不會再害怕困難,反而能夠堅強地去面對。

  通往成功的道路崎嶇而漫長,路上可能隱伏着各種險阻,孩子用甚麼去對付它們呢?怎樣走向已定的目標呢?堅強是很必要的。但堅強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生活實踐中經過不斷地培養和教育形成的。那麼,父親應該怎樣給孩子一個堅強的世界呢?

【教育建議】

建議一:給孩子樹立堅強的榜樣

   在生活中,父親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着孩子對困難和挫折的態度。如果一位父親面對困難時,只知道長吁短嘆,抱怨這個抱怨那個,而不去積極地想辦法克服,那他的孩子也一定不會有直面困難的勇氣。

   所以,父親一定要以身作則,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作出束手無策的樣子,而應該理智地告訴孩子:“爸爸遇到了困難,正在想辦法,爸爸通過努力一定會解決的。”在困難排除後,要及時與孩子溝通,無論遇到甚麼困難,只要有信心,鼓足勇氣,努力想辦法,就一定能夠克服。這樣,父親就會給孩子樹立堅強的榜樣,孩子就能夠受到父親的感染,遇到困難時,他也會盡力克服。

建議二:不要把孩子當成弱者

  在公共汽車上,有人給一個5歲男孩讓座。男孩的爸爸卻對讓座的人說:“讓他站着吧,他已經到了該自己站立的年齡了!”所以,想鍛鍊孩子的堅強意志,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弱者來看待。只有讓孩子自己去站立,他的雙腿纔會堅強,他的意志纔會堅強。要讓孩子喫點苦。其實,喫苦是一種心理承受力。孩子在艱苦的環境中,戰勝的是自己,而不是環境。

建議三: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父親一般傾向於自立,所以,也應該教育孩子自立,不對孩子包辦代替,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去處理問題。包辦代替,容易讓孩子形成軟弱性格,也會導致孩子的鼓勵生活能力降低。比如,孩子摔倒了,父親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往前走,我相信這次一定會走好。”當孩子沒有哭,而是站起來就往前走時,父親應該在後面鼓掌說:“真勇敢!”這樣給孩子以自信心。可見,要想讓孩子堅強,就要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建議四:教孩子凡事都堅持一下

   一個人如果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有足夠的意志再堅持一下,這種堅持足以讓他取得成功。一位父親這樣描述自己兒時的經歷:“有一次,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做遊戲,因爲不小心,手指被夥伴弄出了血,疼得眼淚就要掉下來了。但我在心裏告誡自己,一定要堅持住!最後,我忍住了眼淚,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和小夥伴們玩。我知道,如果我的眼淚掉下來,夥伴們就會認爲我是懦夫,以後就再也不和我玩了。現在,我也告訴我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要再堅持一下,你將成爲強者!”

   作爲父親,只要讓孩子堅持,他就能培養出超凡的忍耐力,就會變得很堅強。

建議五:適當給孩子一些劣性刺激

   通常,男性比較喜歡劣性刺激。所謂劣性刺激,是指一些令人不舒服或不愉快的外界刺激。實際上,劣性刺激是人生必須體驗的經歷。作爲父親,應該儘早讓孩子去體驗,從而讓孩子早日學會堅強。所以,父親也應該適當地給孩子一些烈性刺激:

   1.困難。父親應有意識地爲孩子設置一些困難,常給他製造一些經過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難。在這當中,父親需要給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也要教給他克服困難的辦法。

   2.飢餓。飢餓是一種挑戰生理極限的刺激。今天,很多孩子挑食、偏食,父親可以適當讓孩子嘗一下飢餓的滋味,讓孩子在飢餓的刺激下學會控制自己的偏好。

   3.批評。父親要給孩子明確規定他不應做的事,比如打人、罵人、偷東西等,如果他做了,就要接受嚴厲批評,以此改變孩子脆弱的心理狀態。

   4.懲罰。孩子犯了較大的錯誤,父親要給予他適度的懲罰,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把他關在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不允許買他想買的玩具等。

   5.喫苦。今天的孩子很嬌弱,父親要有意識地鍛鍊孩子,如多讓他參加一些野營活動,讓他在艱難的條件下喫點苦,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堅強意志。

   6.忽視。生活中,不要處處以孩子爲中心,適當地忽視一下他,讓他學會調整心態,從而有助於他在人際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心態。

建議六:不要把冷漠當作堅強

   父者一定要特別注意,千萬別把冷漠也當成堅強。堅強和冷漠看似不相干,因爲堅強是積極向上,而冷漠則是不近人情、冷酷。但實際上,堅強和冷漠的界定就在一念之間。

   堅強是敢於面對困難、逆境等,不妥協,不懼怕。堅強的人,他的心是“熱”的,他再要求自己堅強的同時,不會失去同情心,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他會伸出援手,以自己的堅強帶領他人走出困難。冷漠的“堅強”以小心眼爲基礎,他害怕別人看不起他,害怕別人看出他的軟弱,所以他故作“堅強”,爲堅強而堅強。冷漠的人,沒有同情心,往往與人與敵對情緒,不與人交流思想感情,而且還對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觀,無動於衷。

   作爲父親,一定要理解堅強和冷漠的本質意義,在教育孩子時,避免出現偏激的情形,否則,孩子可能就會踏入冷漠的沼澤中。

【教子箴言】

  堅強是成功的核心品質。這個世界上不缺少高智商的人,而是缺少堅強的人。獲得巨大成就的往往不是高智商的人,而是那些有堅強意志的人。堅強是成才和成事的內在動力,可以讓人走向成功。所以,爲人父者,一定要盡全力把堅強的品質傳遞給孩子。

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

? 父親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是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的重要紐帶。追求父親的信任是孩子奮發進取、積極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父親的信任能夠喚起孩子的自愛、自尊與自信,激發他不斷進取。所以,在家庭中,父親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這種信任意味着理解、愛護、重視和鼓勵。

【家教現場】

  張曄今年10歲,被父親視爲心肝寶貝。父親從來不肯放手讓上四年級的兒子獨自上街,甚至離家幾步的地方都不肯讓他一個人去。父親的顧慮比較多:怕孩子馬路被車碰着、遇到突發事件時不知道怎樣處理等。張曄曾多次試着掙脫父親的手,想一個人做點甚麼事。可是,每次他都被父親給硬拽了回來。

  之所以這樣,是父親對張曄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不放心,缺少信任感。再確切一點說,父親對孩子本身缺少一種應有的信任。

  有一次,張曄想自己去新華書店看書,父親沒有答應他的請求。這時,張曄嚴肅地跟父親說:“爸爸,您就給我一次機會,相信我,我肯定能行的!”

☆ 家有壞爸爸 ☆

  但是,父親仍舊沒有答應,還一副十分關心的樣子:“小曄,不是爸爸不相信你的能力,爸爸實在是不放心啊!你想,書店離咱家這麼遠,坐車得好幾站地呢!你萬一遇到壞人怎麼辦?過馬路時萬一有車闖紅燈碰着你怎麼辦?你等一會兒,爸爸忙完這點事,跟你一塊去!”

  張曄看上去有些無奈地說:“好吧,爸爸,您忙吧,今天我不去書店看書了。就在家看看以前的書吧!”

  父親很高興,兒子很掃興……

☆ 家有好爸爸 ☆

  看到張曄一副祈求的模樣,父親決定相信孩子。3個小時後,張曄高高興興地從新華書店回來了,臉上滿是無比自豪的表情。

  從那以後,父親徹底改變了,他開始信任張曄的能力了。凡事張曄能自己處理的問題,父親都放手讓他嘗試去做。有時候,父親特意地還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張曄辦,每次張曄都完成得不錯。當然,張曄也感覺到了父親對他的信任,也變得懂事多了,還告訴父親很多知心話,甚至把父親當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案例分析】

  孩子從懂事開始,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渴望被信任。可做父親的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其實,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應該以信任教育爲基礎,也就是說,父親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即使那些常犯錯誤的孩子也應該得到父親的寬容和耐心教導。

  有教育專家曾指出,教育的奧祕在於堅信孩子“行”。而上面的壞爸爸則一直不相信孩子“行”,所以甚麼事情都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有理由相信,他的孩子的獨立能力一定不會很快培養起來。而好爸爸則恰好相反,他在一剎那感覺要給孩子信任,於是,他放手了。結果,孩子解放了,成長了,而他自己也輕鬆了許多,還收穫了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親要知道,在心靈深處,孩子有一種最強烈的需求,渴望受到賞識和肯定。所以,父親要記得給孩子前進的力量和信心。信任孩子,就是對孩子最大的賞識和肯定,就會讓孩子激動很長時間,甚至會讓孩子徹底改變他的精神面貌。

  信任孩子,就能夠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認可的快樂。每位父親都應該從對孩子的信任出發,培養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父親的充滿信任和鼓勵的言語中、眼光中不斷地成長,一步一步實現理想。那麼,父親怎樣才能做到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呢?

【教育建議】

建議一: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也有很多犯錯誤的時候。父親面對孩子的錯誤,要避免用偏激的語言去斥責他,而應該對他循循善誘,與孩子一道分析錯誤的原因,指出錯誤導致的危害,然後幫孩子去改正錯誤。總之,對待犯錯誤的孩子,要本着充分理解、充分信任的原則,以更快、更順利地引導他正確對待錯誤。

建議二:用言語表達對孩子的信任

  如果父親在生活中總能對孩子說:“去做吧,爸爸相信你能行!”“爸爸相信你能夠安排好時間!”“爸爸相信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父親的這種態度能讓孩子內心感到愉悅,精神變得飽滿,充滿自信,從而更加尊敬父親,願意向父親傾訴心聲。那麼,這也就自然而然地增進了父親對孩子內心世界的瞭解。

建議三:用行動表現對孩子的信任

  在生活中,只要父親認爲,孩子做的事是對他自己,對他人或對社會有益的,就應該支持他去做。即使孩子沒做好也沒關係,父親要做的是及時安慰他,鼓勵他,相信他總結教訓後,下一次一定能夠做好。這樣才能讓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護。

  所以,父親應該用實際行動來表現對孩子的信任,隨時發現孩子的問題,隨時給予指導。不要只把對孩子的信任掛在嘴上,更要表現在行動上。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因爲父親的信任,孩子也會充滿自信,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作出最有效的調整。

建議四:與孩子開誠佈公地交流

  作爲父親,如果您還沒有和孩子建立起信任的關係,如果您認爲自己還沒有給孩子足夠的信任,請您放下架子,現在就與孩子坐在一起,開誠佈公、推心置腹地與他交流,把彼此的想法告訴對方。這樣,纔能有效化解隔閡,消除代溝。如果您這樣做了,就會發現,與孩子溝通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當然,您也一定能夠看到孩子的改變。

【教子箴言】

  每個人都需要信任,父親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因爲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密關係。從教育效果來看,父親的信任是一種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法。所以,父親應該給孩子信任,從而瞭解孩子的願望和要求,保護孩子的自信心不受傷害,有效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信任是相互的。作爲父親,在信任孩子的同時,也要爭取得到孩子的信任。

不避諱與孩子談金錢

  一般來說,父親是家庭的精神支柱,也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所以,作爲父親,與孩子談金錢是必要的。不要因爲孩子小,就避諱與他談金錢。早一天讓孩子正確認識金錢,孩子就會早一天踏上人生的財富之路。因此,父親與孩子談金錢宜早不宜遲。

【家教現場】

  父親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負責人,收入頗高。因爲平時工作比較忙,父親很有時間在家裏陪13歲的兒子,所以就用零花錢來彌補對孩子欠缺的愛。每個月,父親都會給他一筆不菲的零花錢讓他自由支配。當然,對於兒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只要用錢能辦到的,父親也從來不會拒絕。父親說,他像天下所有的父親一樣,只想給兒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因爲兒子的零花錢很多,所以他經常帶幾個所謂的朋友到遊樂園、大飯店、遊戲室等場所消費。他還認爲自己非常了不起,因爲身邊有那麼多小夥伴圍着自己。

  有一次,父親偶然看到兒子和一羣孩子到一家遊戲室玩……兒子神氣十足地回到家……

☆ 家有壞爸爸 ☆

  父親就沒收了他剩下的所有的零花錢,而且不再另外給他零花錢。父親以爲,這樣就能止住孩子大手大腳花錢的毛病。

  可是,習慣了大把花錢兒子起了歪主意,開始到小賣店佘東西,他告訴店老闆,他家很有錢,肯定會還,兒子的同學也給他作證。於是,他又恢復了花錢如流水的日子。

  他還編造補課、買教材、買學習用品、同學聚會等謊言向父親要錢。他要到錢就去揮霍。後來,兒子又學會了曠課,在網吧瘋狂打遊戲,還認識了幾個哥們兒。兒子學壞了,開始跟那幾個哥們兒盜竊,後來攔路搶劫。最終,兒子被公安機關抓獲。此時,父親才大夢初醒,他說:“如果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他不至於走上邪路!”

☆ 家有好爸爸 ☆

  父親來到他的身邊,關切地問:“最近和小夥伴的關係怎麼樣?”

  兒子非常自豪地說:“非常好,他們都聽我的。”

  父親停頓了一下,說:“不是吧,他們不是聽你的,而是聽你的錢的。”

  兒子有些納悶。

  父親耐心地說:“如果你哪天不像現在有這麼多零花錢了,他們就不會再這樣圍在你身邊了,你相信嗎?”

  兒子當然不會相信。於是,父親繼續說:“那麼,我們來做個實驗吧,從明天開始,你把手裏的零花錢暫時交給我保管,一星期後,事實自然會擺在我們面前。”

  一星期過後,結果不言自明。兒子非常沮喪地問:“爸爸,怎麼會這樣呢?”

  父親看着他說:“孩子,真正的朋友不是靠金錢來維持的,可以這麼說,用金錢是買不來真正的友誼的。你明白了嗎?”

  兒子想了一會兒,默默地點點頭。

【案例分析】

  壞爸爸、好爸爸都意識到孩子大手花錢的毛病,都想讓孩子改掉這個毛病,只是他們採取的方法不一樣。壞爸爸的方法比較粗暴,直接沒收孩子的零花錢,不讓他手裏有任何錢花,而且沒有跟孩子交流爲甚麼要這麼做。結果,孩子爲了弄到錢花,就想各種各樣的主意,最終把自己送進了公安局。好爸爸則講究策略,通過與孩子談心,向孩子講明金錢對那羣孩子的吸引力。在得到孩子的同意下,暫時保管孩子的零花錢。事實證明,好爸爸說的是正確的,孩子也很服氣,從而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今天的孩子處在一個物質相對豐富的時代,金錢和財富成爲人們生存的必需和與社會聯繫的重要標誌,正確地認識金錢是孩子適應社會發展和自身成長的需要。

  不可否認,很多孩子不瞭解金錢到底是甚麼,到底是怎麼流通的。從這個角度講,金錢教育的確是一個關係到社會穩定的大問題,而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所以,父親要與孩子談談金錢,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教育建議】

建議一:告訴孩子金錢是甚麼

  應該教孩子認識金錢,也就現在流通的人民幣。首先讓他認識硬幣,然後再按數額大小讓他認識紙幣。當然,這樣做是爲了喚起年齡小的孩子的最基本的理財意識。通過讓孩子辨識貨幣上的圖案和數字,一方面讓他對金錢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能讓他了解祖國的秀美山川,在無形中對孩子進行愛國教育。

  要告訴孩子,金錢就是貨幣,而貨幣是一般等價物,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紙幣是貨幣的符號,代表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代表着金屬貨幣的價值。對於孩子來說,理解這個內容有一定的難度,父親可以考慮在實際生活中配合一些實例進行講解。另外,也要教孩子認識各種貨幣的價值。

建議二:父親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父親要想與孩子談金錢,自己應該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弄清自己的價值觀,這樣纔能有效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在教育孩子時,很多父親忽略了一個現實:正是自己對金錢認識的缺乏,才導致了孩子對金錢態度的扭曲、異化。所以,父親也迫切需要金錢教育。應該明確的是,金錢教育絕不是倡導金錢至上,自私自利,而是通過對金錢公正客觀的認識,樹立一種正確地對待金錢的態度,保證人們穩妥地駕馭金錢並獲得金錢。

建議三:教孩子擺正對金錢的認識

  教孩子擺正對金錢的認識並不是一件難事,關鍵是讓孩子明白金錢到底是甚麼。對於年齡小的孩子,要聯繫實際生活給他講解,多引用一些事例;對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與他專門討論關於金錢的問題。

  金錢沒有“性別”,也沒有“顏色”,金錢本身並不會犯錯誤,是人們賦予它不同的含義,是人們用以交換事物價值的代用品。在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方面,如果父親告訴孩子,金錢是萬惡之源,反而會造成他的逆反心理,有可能使他變成一個金錢的膜拜者。人的生活不能離開金錢,但是生活的首要目標並不是賺錢。還要告訴孩子,金錢也不是萬能的。

建議四:讓孩子知道錢是哪裏來的

  一位企業家父親的兒子非常能花錢,經常帶同學到高級餐廳大喫大喝。這引起了父親的注意,就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你知道爸爸的錢是哪裏來的嗎?”兒子想都沒想一下,就回答:“當然知道了,你不是就陪人家喫一頓飯就可以正好幾萬塊錢嗎?這多容易呀,我現在也能陪別人喫飯了。”兒子的話讓這位父親反思了很久。

  北京某幼兒園對全園200多名孩子進行了一次調查,詢問他們錢是從哪兒來的。這些孩子有的回答,錢是從爸爸兜裏或家裏的櫃子裏拿出來的;有的回答,錢是銀行給的;有的回答,錢是售貨員給的;還有的答,錢是工作掙的。可見,大多數孩子並不知道錢是哪裏來的。

  所以,父親要告訴孩子,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得來的。有機會的話,儘量帶孩子感受一下自己的工作環境,讓孩子知道,父親賺錢很辛苦;也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觀察一下體力勞動者,如建築工人,清潔工人以及收購廢品的人員等的付出,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應該好好珍惜。

建議五:教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盡相同,孩子的消費水平也不同,但是,不管錢花多少,爲人父者都應該好好考慮如何讓孩子把錢花在有利於他的發展上,以下三條標準可供參照:

  首先,是否能恰當地高效益地使用金錢、財物,合理消費;其次,是否有利於孩子的未來發展,即是否有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質,是否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最後,是否杜絕了奢侈浪費、享樂主義。

  父親應該讓孩子學會樹立健康、科學、合理的消費觀。比如,要讓孩子注意合理調整消費投入,讓孩子懂得,在選購商品時,要本着需要和實用的原則,還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和承受能力;讓孩子注意消費的內容,人生中最重要的消費是精神消費,可以購買一些好書,不要一味地把錢花在喫、喝、穿等物質享受上;讓孩子學會理智看待廣告,廣告是商家促銷的手段,是說服人們購買某種商品的手段,不能作爲評價商品的標準。

【教子箴言】

   對孩子的金錢教育絕不僅僅是一種理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人格和品德的教育。父親一定要以恰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因素,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有效的金錢教育。這對孩子的一生都將會非常有益。

向傳授孩子保富之道

  古今中外大量家族興衰史表明,一個家族能夠保持富裕狀態的時間很少有超過三代的,所以,有人總結出一條定律,叫“富不過三代”。爲人父者,如果您想讓家族的財富能夠“富三代”甚至長久地富下去,就應該懂得保富之道,並把它傳授給孩子。

【家教現場】

   晚上,爸爸和兒子在看電視。電視新聞報道,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已經不再擔任微軟公司董事長,而是和太太全心全意做慈善事業。比爾·蓋茨已經累計捐款900億美元,相當於很多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

   又報道說,華人首富李嘉誠有三個“兒子”,他最愛的那個“兒子”就是李嘉誠基金會,他已經爲社會各界捐款140億元。

   看到這裏,兒子有點不明白了,他問:“爸爸,爲甚麼那些有錢人都捐款呢?難道他們不喜歡錢嗎?”

☆ 家有壞爸爸 ☆

  壞爸爸說:“哪有不喜歡錢的人?他們也喜歡錢,不然賺那麼些錢幹嗎?他們有錢了,就想爲社會做貢獻了。說不準,他們也想撈點好名聲哦。”

  兒子又問:“爸爸,您也有錢呀,那您怎麼不捐呢?”

  壞爸爸說:“你爸爸這點錢太少了,再捐就更少了。等你爸爸也成了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時就捐了。”

  兒子在思考……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說:“他們都是有智慧的人呀,有責任感,懂得回饋社會。我記得李嘉誠說過,‘人生在世,能夠在自己有能力時對社會有所貢獻,同時爲無助的人尋求、建立較好的生活,我會感到很有意義,並視此爲終生不渝的職志。’”

  兒子又問:“哦,原來是這樣呀!爸爸,那您會捐款嗎?”

  好爸爸說:“當然會呀,爸爸也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力參與慈善事業,爲社會做點貢獻。”

  “爸爸真偉大。” 兒子興奮地說,可他又有點疑惑,“爸爸,錢是會越捐越少的呀!”

  好爸爸說:“傻孩子,錢不是越捐越少,而是越捐越多。爸爸給你講個范蠡的故事吧!春秋戰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恢復越國後,就到江南一帶做生意。沒多久,范蠡就發了大財,他馬上把這些財富都捐了出去;又過了幾年,他又發財了,他又把錢都捐給窮人,然後再從小生意做起。歷史上記載,他‘三聚財,三散財’。”

  兒子很好奇:“真的是這樣嗎?”

  好爸爸說:“當然是。獲得財富的真正原因就在於散財。范蠡的做法是謹遵聖賢教誨的。儒家經典《大學》說:‘財聚則人散,財散則人聚。’當你把財富捂住不給別人時,你就失去了他人的支持;當你把財散出去時,他人都敬重你,不管你做甚麼生意,他們都支持你,因爲你贏得了人心。”

  兒子好像聽懂了,他說:“爸爸,我明天就把零花錢捐給希望工程。”

【案例分析】

   壞爸爸的心量比較小,捨不得捐錢做公益事業,自然也就賺不了太多錢。而且他還以爲別人做慈善是爲了賺取名聲,其實這是很不妥的說法。當然,他的兒子也會受到影響,難免將錢看得很重。

   而好爸爸的心量比較大,能夠認清財富的真因在哪裏。而且,他還通過講故事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而給孩子上了很好的一課。其實,好爸爸所說的就是真正的保富之道。

   有報道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企業家已超過300萬,但因爲找不到合格的接班人,95%以上的民營企業家擺脫不了“富不過三代”的宿命。研究表明,目前國內富裕家庭的孩子中,只有約10%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品質,積極向上、勤奮好學。對不少富有家族及企業來說,不是富過三代的問題,而是能否富過兩代的問題。

   對此,有讀者評論:“還三代呢?一代就已經玩完了。君不見好多第一批富起來的現在已經進了監獄了嗎?”確實如此,因爲很多企業家,自己富起來後,就忘乎所以,爲所欲爲,當然會走向沒落。他們自己都不懂保富之法,又怎能向孩子傳授呢?

   所以,作爲父親,首先自己應該明白怎樣保富,再把保富之道傳授給孩子。這樣,您纔不用擔心孩子以後沒有好日子過。

【教育建議】

建議一:重視培養孩子道德品質

   凡有遠見卓識的父親,都重視對孩子的道德品質的培養。華人首富李嘉誠在談到對孩子的教育時說,99%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讓他們知道苦難的生活。即使孩子長大了,也是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三分之一教他們做生意。而做人的根本就在於道德。

   道德是處理人際關係的行爲準則。一個人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對他人、社會有仁愛心,纔不會違法亂紀,做傷天害理的事,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肯定和支持。曾國藩在遺囑中這樣寫道:“孔門教人,莫大於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於欲立立人、欲達達人數語。”可見,仁愛之重要。所以,作爲父親,一定要重視培養愛子的道德品質。

   如果父親只關心孩子的喫穿用,而將對孩子的品德教育拋到腦後,這樣的愛是不理智的,是本末倒置的。

建議二:教育孩子要勤勞節儉

   到今天,清末名臣曾國藩的家族不僅沒有衰落,而且代代都有才俊?很大原因就在於他提倡了勤儉的家風。他曾說:“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勤字工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儉字工夫,第一莫着華麗衣服,第二莫多用僕婢僱工。”“歷覽有國有家之興,皆由克勤克儉所致。其衰也,則反是。”“由儉入奢易於下水,由奢反儉難於登天。”

   北宋名臣司馬光在晚年告誡孩子,不要給後輩留太多的錢財,他說:“其若不賢,雖積金滿室,又奚益哉!”如果給孩子留下很多錢財,孩子不僅很難學會勤儉,也不會勞動生存,很可能意識不到父母的恩德,甚至還會怨家財不夠揮霍。

   所以,請父親在生活中,無論是喫飯、穿衣,還是住房、外出都不要奢侈浪費,而要厲行節儉。

建議三:要捨得讓孩子去喫苦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沒有喫過苦的人,就像溫室的花朵,一旦面臨悽風苦雨,就會破敗不堪。蘇聯教育家馬爾庫沙曾指出,昂貴的玩具、闊氣的穿戴是通向嚴重後果的最初階梯。今天,大部分失足青年來自“奢門”。所以,作爲父親,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喫苦,千萬不要再嬌慣孩子。俗話說:“嬌子如S子。”對孩子過分嬌慣只會使他增長依賴能力,喪失自立能力,最終一定會害了他。

建議三:告訴孩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獲取財富,有一個原則,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也是祖先信奉了幾千年的信條。這句話是在告誡後人,取財一定要憑藉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汗水。那種只想靠投機一夜暴富的想法是錯誤的。

  盲目崇拜金錢的人,眼裏只有金錢,沒有法律、親情和友情,不擇手段地去獲取金錢,從而很容易走上邪惡的道路。這種以寶貴的人生甚至生命來換取罪惡的金錢的行爲是非常愚蠢的。走歪門邪道並不能真正發財。

  父親應該教育孩子,千萬別讓他別羨慕那些“今天是人,明天是鬼”的所謂的“富人”。不是自己應得的財富,永遠都不要眼紅。通過貪污受賄、坑蒙拐騙、偷盜、賭、搶等方式獲取錢財都是不合法的,最終都會被繩之以法。其實,對每一個人而言,求財最爲重要和必須堅守的原則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大學》中有這樣一句話:“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就是在告誡我們,用違背情理的手段得到的財物,也會不合情理地失去。

建議五:積極參與慈善事業

  財富是一個人自己時光的凝結。如果一個人能在善良心態的感召下主動捐自己財富參與慈善事業,對後代的成長和成功只有好處,不會有害處。比爾·蓋茨、李嘉誠等人就是很好的典範。他們可貴的舉動,不僅爲社會作出了貢獻,而且對其後代產生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林則徐曾說:“子孫若如我,留財做甚麼,賢而多財,則毀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甚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意思是無論子孫能力如何,我都不把錢留給他們,如果是賢良的子孫,錢只會讓他們喪失志向,如果是愚笨的子孫,錢只會增加他們的過失。所以,爲人父者一定要多參與慈善事業,把多餘的錢回饋給社會,這本身就在告訴孩子錢不是用來個人享受,而是幫助勞苦大衆的。

建議六:認識“保富”的真正含義

   每個人都十分希望獲得財富,並能長久地保有財富,最大限度地利用財富。但是,怎樣才能做到這些,這個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明白的。但是,“保富”確實是有方法的。

   聶雲臺是曾國藩的外孫,他經營的機械製造、電力、商業、金融等企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也因此名聲大噪。他因創辦上海大華紗廠而成爲上海年輕有爲的實業家,後被推選爲上海華商紗廠聯合會董事長和上海總商會會長。他親眼目睹很多顯赫家族的沒落,看到很多豪門一夜暴富而後家道敗落,從而讓他有了不同於一般人的對豪門的思索。

   在《保富法》這本書中,聶雲臺以因果規律,結合他一生的見聞,融合歷史經驗與教訓,深刻地闡明瞭應該如何獲得並保有財富的道理:官員、商賈如果希望傳下萬貫家財蔭澤後代,偏偏會“有心栽花花不開”子孫中能讀書、務正業者的簡直鳳毛麟角;相反,不爲子女留錢財,一貫以儉樸爲家訓的,卻能“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代大多十分優秀。

   在書中,聶雲臺道破了人生的真諦,參透了財富的本源。書名雖然是“保富”,實際上是讓人“散財爲善”,勸告人們應該懂得散財,懂得修福、修善。聶雲臺認爲,只有“深信因果,培福開源,懂得惜福,愛惜福報,寬大心量”,纔是保福保富的最佳途徑。

【教子箴言】

   《大學》說:“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善於運用財物幫助他人,自然就會得到大家的擁戴;而沒有仁德的人,只會利用身份、地位搜刮財富,最終一定會招來亡身之禍。這樣的道理,做父親的一定要明白,更要傳遞給孩子。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