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識(中國篇) > 第5章 節日民俗

第5章 節日民俗

目錄 下一章

節日

元旦

  “元”指開始,“旦”是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元旦”顧名思義是新年開始的第一天。我國古代的元旦日,並非如今的陽曆1月1日。從殷代定農曆十二月初一爲元旦日,到漢代定在農曆正月初一爲元旦日,曾有多次改變。民國時,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定陽曆1月1日爲“新年”,那時還不叫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使用通過“公元紀年法”,定陽曆1月1日定爲“元旦”。至此,元旦成爲全國人民的節日。

臘八

  臘八是指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節”。在《隋書·禮儀志》中記載“臘者,接也”,“臘”有新舊交替的意思。所以,“臘”指一年裏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十二月。而且“臘”與“蠟”相似,都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的意思。所以,農曆十二月進行祭祀活動的這一天,就被成爲“臘日”,南北朝開始固定臘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就成了人們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而且,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也在農曆臘月初八。因此,漢族地區的佛教寺院在這一天都要準備香谷及果實,煮以供佛的粥,叫“臘八粥”,後流行於民間。

小年

  小年是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即臘月二十三,又稱“祭竈節”。傳說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竈神,以監督考察這家一年的所作所爲,到了臘月二十三,竈神就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竈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爲。所以,祭竈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竈神上天的節日。而且,小年被視爲過年的開端,意味着人們開始爲過年做準備了。

除夕

  除夕就是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後的一天。“除”的本意是“去”,引申爲“易”,即交替;“夕”的本意是“日暮”,引申爲夜晚。所以“除夕”就指辭舊迎新的夜晚。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癘之鬼”。而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至今,人們習慣在除夕夜放鞭炮點菸火,意在除去前一年的塵勞,順順利利迎接新的一年。

春節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一般指從農曆的元月初一到十五,今指農曆正月初一,是新農曆年的開始。春節古稱“正旦”、“歲首”、“過年”等。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公元紀年法”,考慮到農曆24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把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年節,正式改稱爲“春節”。從此,“春節”列入中國節日法典,俗稱“過年”。在春節期間,人們都要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走家傳戶、恭送祝福。於是,春節便成了我國最熱鬧的一個節日。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日。據記載:漢武帝於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而正月十五真正作爲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以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推動了元宵節風俗的形成。漢明帝因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於是,正月十五賞花燈的習俗慢慢在民間流傳開來。之後,元宵節又流行喫元宵,鬧元宵等風俗。

春龍節

  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又叫“春龍節”。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了龍:“龍,鱗蟲之長……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農曆二月初二,正是驚蟄春分時節,冬眠動物開始復甦,龍也醒來,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俗語有“二月二龍抬頭,家家男子剃龍頭”。二月二是吉祥如意的日子,很多地區形成了二月二剃頭的習俗,表示在二月二這天剃頭的人,能像龍一樣出人頭地。

寒食節

  寒食節也叫“禁菸節”或“冷節”,是每年四月清明節的前一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紀念春秋的介之推。介之推是晉國的賢臣,晉國發生內亂時,他曾跟隨晉國公子重耳(後爲晉文公)逃亡國外。途中,他割自己腿肉熬湯給重耳。重耳做了國君後,介之推就隱居山中。後來,晉文公親自到他隱居的山中尋找,但多日都不見蹤影。晉文公認爲,介之推是個孝子,如果山中着火,他一定會揹着母親出來。於是,命令放火燒山,結果火蔓延數十里,連燒3日,但介之推沒有出來。火熄後,大家進山才發現介之推和他的老母抱在一起,被燒死在深山之中。以後,人們爲緬懷介之推,便在他被燒死的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節的前一天來紀念他。因爲介之推是被火燒死的,大家在這天都不忍心舉火,寧願吞喫冷食。所以,這天叫“寒食節”,也留下了禁菸火、喫冷食的習俗。

清明節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又叫“掃墓節”或“踏青節”,是每年陽曆的4月4日至6日的某一天。它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習俗。到了隋唐年間,由於清明節和寒食節的日期接近,便漸漸融合爲同一個節日,成爲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從此,清明節踏青掃墓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古代以五月初五爲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所以,人們在這一天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避疫。關於端午的起源有五種說法:一說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一說紀念春秋時期晉文公的臣子介之推,流行於山西一帶;一說紀念春秋時期軍事家伍子胥,流行於吳楚兩地;一說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流行於浙江會稽一帶;一說祭“地臘”,道教弟子的風俗。現在多數地方把端午節和屈原聯繫得最緊密。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把糉子、雄黃酒等丟進江裏,爲了讓魚龍蝦蟹喫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以後,在每年五月初五,民間就划龍舟、喫糉子、喝雄黃酒,以紀念屈原。

七夕節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上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有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爲“乞巧節”。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來源於佛教故事目蓮救母。根據《大藏經》記載,目蓮在陰間地府見到死去的母親劉氏四娘受一羣餓鬼折磨,目蓮就用鉢盆裝飯菜給母親喫,飯菜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向佛求救,佛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他《盂蘭盆經》。目蓮按照指示,於農歷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水果素齋供奉母親,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食物。於是,佛教徒每年在中元節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一是爲了拜祭過世的親人,也是紀念目蓮,以表揚他的孝道。流傳到民間,人們多在這一天燒冥錢來祭慰死去的親人。

中秋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旬,故稱“中秋”。唐朝初年,《唐書·太宗記》記載“八月十五中秋節”。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農曆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明清時,中秋節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之夜,明月當空,人們把月圓當做團圓的象徵,把此日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而今的中秋節,人們賞月喫月餅,家家團圓。中秋節也成爲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節。因爲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沿襲至今。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風氣。而且金秋九月,菊花盛開,重陽節又稱“菊花節”。因秋天氣候涼爽,所以重陽又有登高的風俗。不僅如此,九九重陽,因爲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爲重陽節又多添了一層含意。

藏曆年

  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傳統節日。日期是根據藏曆推算出來的。節日從藏曆元月一日開始,到十五日結束,持續15天。藏族人民因全民信仰佛教,節日活動洋溢着濃厚的宗教氣氛,是一個慶祝和祈禱兼具的民族節日。據說,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麥熟爲新年。後來,由於文成公主入藏,將許多中原文化傳入西藏。漸漸地,西藏人民不僅過藏曆年,也過春節。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相傳農曆三月三是黃帝(號軒轅)的誕辰,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傳說,農曆三月三也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蟠桃3000年開一次花,3000年結一次果,3000年成熟一次,吃了能延年益壽。所以每逢三月三王母娘娘的誕辰,她都要宴請各路天界神仙來瑤池聚會,品嚐蟠桃,慶祝生日。此後,流傳到民間,三月初三成爲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魯班節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一帶的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四月初二舉行,爲期一天。傳說,一個名叫旃勒的蒙古族小夥子,他拜魯班爲師,學到了很好的木工技藝,魯班賜《木經》給他。旃勒回到雲南後,不忘老師教誨,每年廣收門徒,將技藝傳授下去。而魯班賜《木經》給旃勒和旃勒每年收徒之日,都是農曆四月初二。所以,旃勒將這一天定爲“魯班節”。節日當天,所有的徒子徒孫們都要趕回家鄉,祭拜祖師爺魯班神像,並舉行各種活動,永記老師的教誨和恩典。

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火把節從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開始,持續三天。傳說,從前彝族有個摔跤英雄叫阿體拉叭,他把天上的派來的摔跤手給摔死了。天神恩梯古茲知道了這件事後,大爲震怒,派了大批蝗蟲、螟蟲來喫地上的莊稼。阿體拉叭便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那一晚,砍來許多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領人們點燃起來,到田裏去燒蟲。從此,彝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爲火把節。

潑水節

  潑水節是西雙版納傣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一般持續3—7天。相傳遠古時候,有個魔王作惡多端,人們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把他S死。後來,魔王搶來7個姑娘做他的妻子。聰明的七姑娘從魔王口裏打聽到用他的頭髮勒他的脖子,才能將他置於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時,拔下他的頭髮一勒脖子,魔王的頭就滾了下來。可是頭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魔王的頭,大火也就熄滅了。爲了避免大火燃燒,她和六個姐姐輪流抱住魔王的頭,一年一換。每年換人時,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潑水,衝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勞,爲新的一年能消災除難而祈禱。從此,傣族人民爲了紀念七姐妹的功勞,每年傣歷六七月都要舉行潑水節。

蘆笙節

  蘆笙節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的傳統節日,各地的節期不統一,一般在農曆的正月、二月或三月舉行,個別地區選在七月舉行。傳說很久以前,舟溪南寨有一位苗族姑娘名叫阿旺,長得非常漂亮,心靈手巧。舟南後山有隻野雞精,想把阿旺佔爲己有。一天傍晚,它把阿旺搶走了。鄉親們很憤怒,決定打死野雞精,救出阿旺。這時,從遠方來了一位苗族青年獵手,名叫茂沙。他與野雞精展開了殊死搏鬥,最後救出了阿旺,便消失在人羣中。於是,阿旺對茂沙生起了愛慕之情,父親也支持她,爲了找到茂沙,他用翠竹做成一支支蘆笙,請鄉親們四處傳遞消息,農曆正月十八來舟溪跳蘆笙。那天,茂沙也來赴會了。就這樣,這一對情人在鄉親們的歡呼聲中定了親。父親吹笙領舞,人們盡情地吹,盡情地跳。從此,年復一年,舟溪蘆笙節便成爲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青年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美、法等國於1919年1月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華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當要求,均遭拒絕。會議竟決定日本接管德國在華的各種特權。消息傳來,舉國震怒。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遊行。他們高呼:“還我青島、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呼籲各界人士行動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保衛中國領土和主權。這一運動得到各地各階層人士的聲援和支持,紛紛舉行罷工或示威。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並指令巴黎參加會議的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了重大成功。1949年12月23日,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把5月4日定爲青年節。

教師節

  我國曆史上最早出現的教師節是1931年,教育家們把6月6日定爲教師節。1951年,我國廢除了6月6日這個舊教師節,規定教師節和“五一勞動節”是同一天。可是,“五一勞動節”並沒有教師節的特點,漸漸的人們把教師節給淡忘了。後來,爲了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提高教師地位,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決定,每年9月10日定爲中國教師節。從此,教師們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國慶節

  國慶是指國家喜慶的節日。在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要數帝王的登基、誕辰了,所以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爲“國慶”。在今天,我們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爲國慶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是每年的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也就是國慶節。

禮俗

獻哈達

  哈達是藏族人民爲表達對客人的友情和敬意而獻上的白色或彩色綢緞。相傳,張騫出使西域路過西藏時向當地部落首領獻“帛”。帛是一種絲織品,古代漢族以帛象徵純潔無瑕的友誼。藏族部落以爲這是從中原興盛之邦傳來的大禮節,就學習下來,沿用至今。還有一種說法: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會見元世祖忽必後,把獻帛的禮節帶回西藏,當時帛上有萬里長城圖案和“吉祥如意”字樣。後來人們又對哈達作了宗教方面的解釋,象徵聖潔和至高無上。

跪拜禮

  在漢朝以前,沒有正式的椅凳。人們在進食、議事和看書時,都在地上鋪一條席子,坐在席子上,故稱“席地而坐”。古人坐的姿勢是:兩膝着地,臀部坐於後腳跟上,腳掌向後向外,就是我們現在的“跪”。而在接待賓客中,古人向客人致謝時,爲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然後俯身向下,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漢代以後,椅凳先後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但跪拜禮仍然存在,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誌,主要廣泛運用於官場中。在民間的祭祀、祝壽等風俗中,跪拜禮仍世代相傳。

財神爺

  財神趙公明,姓趙名朗,字公明,終南山人。在《封神演義》中趙公明被封爲“玄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統管人間一切金銀財寶,被正式視爲“財神爺”。除了趙公明被尊爲“正財神”外,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他們都是民間供奉的財神。明朝以後,民間開始修建財神廟,常年供奉,香火不斷。

  也有人認爲財神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和大商人范蠡,他曾扶助越王勾踐滅吳,後辭官入齊、陶、盧等地經商發財,成了大商人。每到一處做生意發財後,都把大部分資財散發給好友和鄉鄰們,歷史上記載“三聚三散”。所以,人們把他奉爲財神。

壓歲錢

  相傳古時,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摸熟睡孩子的頭,孩子就會變成傻子。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爲心肝寶貝。大年三十,他們就用紅紙包着八枚銅錢,放在熟睡孩子的枕頭下邊,守着孩子不敢閤眼。半夜裏“祟”來了,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邊發出道道金光,把“祟”嚇跑了。因爲這八枚銅錢壓住了“祟”,於是這錢就成了“壓祟錢”,而“祟“與“歲”同音,之後逐漸演變爲“壓歲錢”。流傳至今,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成了新年的禮節,希望孩子健康吉利。此外,也有晚輩給老人的壓歲錢,意在把歲數壓住,期盼老人健康長壽。

貼年畫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內容一般有花鳥圖、胖孩圖、金雞圖、春牛圖、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貼年畫始於古代的貼“門神畫”,以表示新年吉慶,趨吉避凶。後來,人們盛行在室內貼年畫,門上貼門神。宋朝時年畫叫“紙畫”,明朝叫“畫貼”,清朝叫“畫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間,被定名爲“年畫”。而今,歲末貼年畫主要是增添節日喜慶氣氛,表達祈望豐收的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與鄉土氣息。年畫已成爲我國民間最普及的藝術品之一。

春節拜年

  拜年是中國春節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叫“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喫人。人們只好準備大量的肉食放在門外,然後緊閉大門。大家都躲在屋裏徹夜不眠,生怕“年”闖進來喫人。這樣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纔開門相見,互相作揖拜賀平安度過年夜,引來新年。現在春節期間,人們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們又興起了電話、短信、網絡拜年等新形式。

屬相

  屬相,也叫生肖。它是按陰曆計算,用12種動物紀年,在西周春秋時期就有了。古代的中原地區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用10個天干符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個地支符號“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來紀年。而當時的西北地區的少數遊牧民族,則以動物來紀年。《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以後,在中原同少數民族的交往中,兩種紀年法相互融合演變成現在12生肖。

生肖中爲何沒貓

  據說12生肖產生時,家貓還未真正在中國落戶。據有關資料表明,我國現在的家貓最早來源於印度的沙漠貓。在漢明帝以後,中印交往通過佛教逐漸頻繁起來,慢慢地印度貓進入中國。據文獻記載,西周春秋時期12生肖就出現,並於東漢時流傳開來。這說明西周以前人們通常見到的只能是體型較大、性情兇猛、還未馴養的野山貓,而不是現在人們所養的家貓。因此12生肖中有狗有鼠,而沒有貓似乎在情理之中。

紅色表示吉祥

  在許多國家和民族中,紅色都是大家喜愛的顏色,特別是我國人民對紅色情有獨鍾。紅色表示吉祥,也被稱爲“中國紅”。過節過年,要張貼大紅對聯;送賀禮,要有紅紙包裹;嫁女娶婦,要披紅掛綵;生了孩子,要送紅喜蛋;開張奠基,要剪紅綢緞。總之,任何表示吉祥和喜慶的地方,都離不開紅色。

  在遠古時期,祖先們常用黃色來代表吉慶。到了漢朝,漢高祖自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紅色。從那時起,紅色就成了人們崇尚的顏色。漸漸地,紅色被賦予了吉祥、喜氣、熱烈和鬥志等很多意義。漢朝之後,中國各地以紅色表示吉祥的風俗習慣,並一直沿襲了下來。

爲甚麼男左女右

  在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已是約定俗成的習慣。《五運歷年記》認爲:中華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盤古雙眼所化,日神伏羲是盤古的左眼所化,月神女媧是盤古的右眼所化。由此,民間流傳了“男左女右”的習俗。也有說法是,古代人們對前、後、左、右都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皇帝是至尊,他坐北朝南,其左側是東方。在崇尚東方的同時,“左”也隨着高貴起來,“男左女右”的觀念就是尊左的反映。延續至今,這個習慣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方面。

春聯

  春聯屬於楹聯的一種。所謂楹聯,就是掛在或貼在屋前的廊柱或門框上的上下相對的聯語,也叫對聯。它起源於周代的桃符,就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一般,桃木板上書寫有“神荼”和“鬱壘”二門神。五代十國時,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形成了對聯,但還是叫“桃符”。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爲紙張,叫“春貼紙”。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頒佈御旨:除夕前,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對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這一貼春聯的民俗,從此流傳開來,延續至今。

守歲

  守歲,俗名“熬年”。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叫“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就要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人們爲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每家都提前做好“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在喫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守歲從喫年夜飯開始,這頓飯要慢慢地喫,從掌燈時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喫到深夜。喫過晚飯後,人們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直到天亮,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

纏足

  纏足,是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爲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爲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據說,古代女人纏足是源於南唐後主李煜喜歡觀看女人在“金制的蓮花”上跳舞。由於金制的蓮花太小,舞女就用白綢把腳裹起來,使腳彎曲立在上面。這樣跳舞時就顯得婀娜多姿,輕柔曼妙。這裹腳本來是一種舞蹈裝束,後來慢慢向上流社會流傳。之後,民間女子紛紛仿效,逐漸成爲古代一種普遍的社會習俗。在辛亥革命時期,纏足被廢除。

貼門神

  爲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許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神荼、鬱壘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一家老小就會平安順利。而且,人們也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做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時,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爲流傳,延續至今。

竈神

  竈神,也稱竈王、竈君、竈王爺、東廚司命等,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飲食之神。竈神起源甚早,商朝已開始在民間供奉。秦漢以前,竈神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竈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掌管人們飲食、賜於生活上的便利外,他還是玉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員。所以晉以後,竈神則列爲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每年臘月二十三,人們都有一些祭奠儀式來表達對竈神的恭敬。

福字倒貼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粱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文中的“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叩手禮

  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到了淞江。一天,他帶着兩個太監,便衣打扮,到一茶館裏私巡察訪。茶店老闆見客,就拎了一隻長嘴茶壺來沖茶。他端起茶杯,一連三灑,茶杯里正好淺淺一杯,茶杯外沒有滴水濺出。乾隆皇帝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奪過老闆的水壺,端起一隻茶杯,也要來學學這“鳳凰三點頭”。而這隻茶杯正好是一位太監的茶杯,皇帝要給太監倒茶,這是反禮了。太監正欲跪下來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可是又怕暴露了身份,於是就急中生智,忙用手指篤篤桌子表示以手來代替叩頭。這樣“以手代叩”的動作流傳至今,現表示對親朋好友敬茶的謝意。

六月六的由來

  六月六初爲神誕節,相傳因是大禹的生日而得名。到宋朝時,真宗皇帝稱夢見神人,當降天書,他便欽定降天書的六月六日爲“天貺節”。今天,“六月六,曬紅綠”是長江流域流行最廣的一句諺語,指每年農曆的六月六日,恰逢小暑大暑節氣,氣溫升高,家家戶戶要將自己的衣被等物搬到戶外曝曬一番,以免蟲蛀和黴變。六月六也是“晾經節”,如果恰逢晴天,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廟道觀要在這一天舉行“晾經會”,把所存的經書統統擺出來晾曬,以防經書潮溼、鼠咬。六月六也是我國少數民族布依族和瑤族的重大節日。

爲何關着大門喫年飯

  相傳人們喫年飯時,家家戶戶都是開着大門。而玉帝想了解民間疾苦,就派跛腳叫花仙鐵柺李在人們喫年夜飯時到各家乞討。玉帝根據討來的東西來判斷人們的貧富,再命令有關神仙讓富有的人家一年遭幾次災,不要太富,讓窮的人家發幾次財,不要太窮。

  這事兒慢慢傳到了人間。有一家人在鐵柺李來討飯之前,就關着大門把年飯喫完了。等鐵柺李來討飯時,桌上空空蕩蕩的,無以施捨給鐵柺李。鐵柺李覺得這家真窮,連年飯都喫不起,就放上幾個元寶走了。這下,其他家都跟着學起來。鐵柺李知道消息透露後,就不再到人間來討飯察貧富。可關着大門喫年飯的習慣,從此流傳下來。

何時開始使用筷子

  相傳大禹在治水時大都在野外進餐。每次爲了趕時間,大禹在食物剛煮熟就急着用餐。但食物很燙無法下手,他就用短樹枝夾起食物喫,這個被折斷的短樹枝就是筷子的雛形。筷子有多種名稱,先秦時期稱“挾”,也作“莢”,商紂時期稱“箸”,兩漢又出現了“筋”字,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統一稱“箸”。後來,因爲“箸”和“住”諧音,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人們就用停住的反義字“快”,加個竹字頭,就成了現在筷子。

“上席”是怎麼回事

  古人一般都席地而坐,筵和席就是鋪在地上的坐具,筵長席短。據記載古人設宴時,因爲筵長席短,所以筵鋪在下邊,席鋪在筵上邊,於是就有了“上席”之說。而今,“筵席”一詞逐漸由宴飲的坐具演變爲“宴席”的專稱。所以“上席”就演變成受尊敬的席位或上等的酒席。

我國人爲何崇尚龍

  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同的圖騰神——龍。中國人將它視爲神靈,它既是中華民族的標誌和象徵,也是帝王和皇權的象徵。中國人之所以世世代代崇拜龍,一是歷代帝王用龍樹立自己的權威;二是龍崇拜中含有自然崇拜的含義。因爲我國數千年以農立國,而雨水是農業生產的命脈。而民間的龍王都有掌管人間雨水的職責,人們爲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將龍視爲全民族的保護神。傳說中龍有九子,各有不同的形象,並在不同地方保佑着中國人的生活。

爲甚麼“上北下南”

  據說,上北下南是由我國古代人的思維方式而定的。南宋以前,北方政治經濟發展相對發達,南方還屬於蠻夷之地,皇帝定都幾乎都在北方,所以就有了以北爲尊的說法。而且,皇帝的坐位的方向都是坐北朝南,北爲皇帝,高高在上;南爲臣子,俯首在下。另外,古人認爲,白天看到的太陽無論東昇西落,都始終在南方。夜觀星象,抬頭正對着象徵帝王的北斗七星。所以,他們就認爲北方是上方。所以,從地理、經濟、政治、心理、歷史等方面來綜合,“上北下南”就成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普通百姓都認可的習慣。

雄雞象徵吉祥

  雄雞因爲不凡的身世與突出的美德而倍受人們的喜愛,是人間避邪的吉祥之物。雄雞鳴叫表示“功名”。雄雞雞冠高聳、火紅,表示能做官。因此,以一隻有漂亮雞冠的雄雞作爲贈禮,表示祝賀對方能夠獲得官職,用來祝賀“官上加官”。所以,雄雞象徵着吉祥。

五禮

  五禮,指古代的五種禮制。一是吉禮,即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等禮儀活動;二是凶禮,用於弔慰家國憂患方面的禮儀活動;三是軍禮,即國家有關軍事方面的禮儀活動;四是賓禮,即邦國間的外交往來及接待賓客的禮儀活動;五是嘉禮,即國傢俱有喜慶意義及一部分用於親近人際關係、聯絡感情的禮儀活動。另外又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之禮。

百日禮

  嬰孩出生100天,要做百日禮。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說:“一百日,曰嬰兒百歲。”民俗叫“過百天”。這一天小孩子要穿“百家衣”、“戴百歲鎖”(即“長命鎖”)。百家衣由五顏六色的各種小布塊連綴而成,百家鎖由銀或金、鍍金或鍍銀製成,兩面分別鑄上“長命百歲”、“富貴平安”等吉祥語。百家鎖和百家衣都象徵吉祥,意思是祝福小孩長命百歲。

握手

  握手是一種在相見、離別、恭賀或致謝時相互表示情誼、致意的一種禮節。雙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後握手致意。握手的順序:主人、長輩、上司、女士主動伸出手,客人、晚輩、下屬、男士再相迎握手。一般說來,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種交流,可以溝通情感,加深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賀、鼓勵等。

  握手最早發生在人類“刀耕火種”的原始年代。那時,在狩獵和戰爭時,人們手上經常拿着石塊棍棒等武器。他們遇見陌生人時,如果大家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並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手掌心,以示手裏沒有藏武器。

端午節的別稱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我國,端午節的別稱是所有傳統節日中最多的,有20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主要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糉子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天中節、五月節等等。

七夕的別稱

  七夕節,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它的別稱有:雙七,這天月、日皆爲七,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相遇一次,故稱這一天爲星期;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爲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也稱女兒節、少女節;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小兒節,因爲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爲之;穿針節,因爲這天有穿針的習俗。

農曆月份的別稱

  一年有12個月,每個月都有很多別稱。一月:正月、端月、徵月、開歲、華歲、早春、新正等;二月:命月、如月、麗月、杏月、酣香、仲春等;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鳶時、桃良、櫻筍時等;四月:余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等;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鬱蒸、天中等;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等;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等;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等;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等;十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等;十一月:幸月、暢月、仲冬等;十二月:涂月、蜡月、臘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嘉平月等。

使用筷子的禁忌

  中國人喫飯使用筷子是從遠古時流傳下來的。一般來說,使用筷子有這些禁忌:筷子長短不齊放在桌子上;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食指伸出指向別人;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裏,用嘴來回嘬;用餐時用筷子敲擊盤碗;用筷子來回在菜盤裏尋找食物;夾菜時將菜湯流落到其他菜裏或桌子上;將筷子顛倒使用;用一隻筷子去插盤子裏的菜;將筷子插在飯中;用餐時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將筷子掉落在地上。

抓周

  抓周,是小孩週歲時舉行的一種預測前途和性情的儀式,也是第一個生日的慶祝方式。抓周的習俗,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方法是在小孩週歲這天,擺好各種象徵物品,小孩隨其抓取,以此來試驗小孩將來的前途、喜好等。同屬於傳統的誕生禮儀,抓周和滿月禮、百日禮等一樣,是對生命延續、順利和興旺的祝願,反映了父母對兒女的愛和期望。現在,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抓周這種習俗,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重視,很多地方會有組織地舉行抓周活動,以此來慶祝小孩的第一個生日。

壽麪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和相術。有一天,漢武帝和衆臣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他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越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大臣東方朔聽後大笑起來,漢武帝問他笑甚麼,他解釋說:“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8寸長,那他的臉得多長啊!”看來想長壽,靠臉長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用其他辦法表達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麪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變爲生日吃麪條的習慣,稱爲“壽麪”。

爲甚麼“一日三餐”

  喫飯不只是爲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爲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一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是85%;如果改爲一日兩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是75%。按照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一日三餐是比較合理的。現代研究證明,在早、中、晚這三段時間裏,人體內的消化酶特別活躍。可見,人在甚麼時候喫飯是由生物鐘控制的。同時還要注意兩餐的間隔時間,間隔時間太長,會影響人的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消化功能就會逐步降低,影響消化和食慾。

皇家建築爲何用“紅牆黃瓦”

  皇家建築通常是黃色的琉璃瓦,紅色的磚牆,而這與中國人對顏色的看法有關。黃色,自古以來被認爲是尊貴的顏色。在“五行”學說裏,黃色代表中央方位(中央屬土,土爲黃色)。唐代,黃色被規定爲代表皇室的色彩,其他人是不能使用的。到了宋代,封建帝王開始採用黃色琉璃瓦,並一直沿襲下來。紅色,自古以來被認爲是美滿喜慶的顏色,意味着富貴、莊嚴。周朝宮殿建築就普遍採用紅色,並一直沿襲下來。封建帝王的宮殿是最高統治者的活動場所,到處都要顯得“尊貴富有”、“至高無上”。

長壽的雅稱

  下壽:指60歲以上者;中壽:指80歲以上者;上壽:指90歲以上者;喜壽:因爲漢字草書中“喜”字看似七十七,故藉此指77歲;米壽:因爲“米”字拆開來就變成了八十八,故藉此指88歲;白壽:因爲“百”字去掉上部分的“一”字爲白,而百少一就是九十九,故藉此指99歲;茶壽:因爲“茶”字的草字頭看似廿(二十),剩下的部分拆成“八十八”,兩者相加是一百零八,故藉此指108歲。

麒麟送子

  相傳,孔子誕生前,一頭麒麟來到其家院內,不慌不忙地從嘴裏吐出一方帛,上面寫着:“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徵在賢明。”麒爲雄,麟爲雌,糜身、牛尾、狼頭、有角,四靈之一。傳說,麒麟是仁獸,是吉祥的象徵,能爲人們帶來子嗣。麒麟送子,就是中國古時候祈子法的一種。人們一方面用麒麟象徵有出息的子孫;另一方面也表達了早生貴子、家道繁榮的祈望。通行的《麒麟送子》圖,實際上是民間麒麟送子風俗的寫照,方式是由不育婦女扶着載有小孩的紙紮麒麟在庭院或堂屋裏轉一圈。

生日祝壽的由來

  在中國,生日祝壽是很古老的傳統習俗。根據北齊文學家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記載,在江南盛行慶祝孩子一週歲生日的習俗。在唐代,慶祝成年人生日的習俗也很盛行。

  生日上的壽禮,大約起源於宋朝。當時朝政腐敗,做官的過生日,下屬都要獻上壽禮。在《水滸傳》一書中,就有“送生辰綱”的情節描述。紹興年間(1131—1161),宋高宗曾下令禁止任何官員接受生日賀禮。但是秦檜掌權後,四方的官員爲了巴結他,都趁生日機會向他送禮,各個地方也都效法。於是,生日祝壽的習俗流行起來。

重陽節賞菊

  重陽節賞菊的習俗,起源於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陶淵明。他一生酷愛菊花,既食用又觀賞。每當菊花盛開時,親朋好友就到他家賞菊。由於來賞菊的人們絡繹不絕,使得他不能按時去田園耕作。一天,陶淵明灌園澆菊時,自言自語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日來。”結果,到了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就真的爭奇鬥豔地一齊綻放了,而客人們也都在同一天來賞菊。於是,親朋好友相約,年年重陽來賞菊。重陽節賞菊的習俗由此形成,並流傳至今。

重慶民俗文化

  重慶的民族以漢族爲主體,此外有土家、苗、回、滿、彝、壯、布依、蒙古、藏、白、侗、維吾爾、朝鮮、哈尼、傣、傈僳、佤、拉祜、水、納西、羌、仡佬族等49個少數民族。各少數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傳統習俗。土家族有擺手舞、趕年、唱儺戲、花燈,苗族有趕秋節、踩山節。此外,還有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羊馬節、火星節、哭嫁、跳喪等民族習俗和活動。涵蓋了婚喪嫁娶、文娛遊戲、崇拜禁忌、鬼神觀念、歲時節令、工商交易等各個範疇。另外,重慶還有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劇、曲藝、繪畫、手工藝品以及羣衆節令活動等,如土家族的吊腳樓和苗族刺繡、蠟染等就獨具特色。

昆明民俗文化

  昆明有26個民族,民族風情引人入勝。各民族既相互影響,融會貫通,同時又保持各自的民族傳統,延續着許多獨特的生活方式、民俗習慣和文化藝術。在衆多民族節日中,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繞三靈、傣族的潑水節、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杆節等久負盛名。按照歲時節令,農曆正月初九金殿踏春、三月三西山調子盛會、中秋夜大觀賞月、九九重陽螺峯登高等許多習俗在民間十分流行。昆明地方文藝種類繁多,滇劇、花燈戲、民歌小調以及少數民族劇種、民間敘事長詩、民間傳說等,歷經數百年發展和傳頌,爲廣大羣衆喜聞樂見。

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是指長輩去世之後,兒孫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表示哀悼。當長輩去世,就用棺材收殮埋葬,兒孫披麻戴孝,親人蓋頭巾爲死者送葬。死後的第7天,要叫墓引魂回家。這種喪葬儀式,成爲一種風俗並一直流傳至今。

  根據血緣親疏遠近的不同,規定了5種不同的喪服,服制分爲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服喪期限的長短、喪服質地的粗細和其製作都有所不同。按照規定,血緣關係越親,服制越重;血緣關係越疏,服制越輕。戴孝就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就戴在左袖;如果死者是女性,就戴在右袖。

烏鴉叫是不祥之兆嗎

  唐代以前,烏鴉是有吉祥和預言作用的神鳥,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傳說。但唐代文學家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烏鳴地上無好音。人臨行,烏鳴而前行,多喜。此舊佔所不載。”古代巫書也記載,烏鴉常常是死亡和厄運的代名詞,烏鴉的啼叫被認爲是“不祥之兆”。《本草綱目·禽·慈鳥》記載:“此烏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可見,烏鴉的“孝鳥”形象是幾千年來一脈相傳的。

“四靈”是吉祥的象徵

  《禮記·禮運》中記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麟爲百獸之長,鳳爲百禽之長,龜爲百介之長,龍爲百鱗之長。

  傳說中的麒麟,被認爲是有德性的仁獸,歷代帝王都把它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徵。春節期間,中國江南各地的人們,以紙紮的麒麟,來表達美好的祝願,還有“麒麟送子”的傳說。

  鳳凰是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標誌着吉祥、太平和政治的清明,被歷代帝王當做是權力和尊嚴的象徵。後來,鳳凰成爲民間百姓的吉祥物。鳳凰還常和其他吉祥物配合成紋圖,如“龍鳳呈祥”、“鳳麒呈祥”等,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徵。

  在四靈中,龜是唯一存在的動物,也是動物中壽命最長的。人們不僅把龜當成健康長壽的象徵,還認爲它具有預知未來的靈性。在古代帝王的皇宮、宅院和陵墓裏,都有石雕或銅鑄的神龜,以此象徵國運的久遠。

  龍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動物,被認爲是中國最大的神物和吉祥物。幾千年來,封建帝王把龍當做權力和尊嚴的象徵,普通老百姓也認爲它是美德和力量的化身。龍已成爲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各地的中國人都認爲自己是“龍的傳人”。

說媒

  說媒,就是通過媒人從中說合,讓男女雙方共結良緣,又稱做媒。在封建社會中,傳統觀念是男女“授受不親”,強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個“媒妁”指的就是媒人,最早見於唐代才子元稹寫過的一篇傳奇故事《鶯鶯傳》。說媒需要一定的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女雙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而且要能基本準確地向男女雙方及其父母反映情況,還要儘可能揚長避短,使雙方充分認識對方的優點,從而使雙方樂於達成嫁娶的協議。等新娘過了門,媒人才算完成任務。

相親

  相親,是中國傳統婚姻禮儀的一種。通過媒人往來傳話,男女雙方約定日子見面,一般都是男到女家,也有女到男家的情況。相親這一天,男女雙方都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希望給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男到女家相親,父母或家長要教給他怎樣稱呼說話,怎樣敬菸敬酒,怎樣端飯待人等。女家還會請來姐夫舅子、七姑八姨作陪,作爲能否定親的參考。臨行時,由雙方父母或家長給男女雙方贈錢或禮物,一般當場就會收下。雙方是否同意定親,後由媒人傳話,互通意願。

過禮

  相親過後,要履行訂婚手續,俗稱“過禮”。過禮的第一步是由媒人互換雙方的生辰八字,有些迷信的父母往往在接到紅帖之後,請算命先生推算一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慮。“換帖”、“合八字”後,媒人就要選個好日子,履行訂婚手續。“過禮”是一件大事,一般是嫁娶的主動者(無論男女)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應該儘量替對方考慮,力求節儉。“過禮”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辦理結婚手續,正式確定婚姻關係。

擇期

  在傳統觀念中,選擇結婚的日子相當講究,人們認爲結婚日子的選擇關係到男女雙方的未來生活。而這個選擇良辰吉日的活動,稱爲“擇期”,又稱“擇吉”。擇期,一般是由算命先生或星相學者完成,文化水平高的家長也可以自己看“皇曆”或自己推算決定。結婚的日子決定後,雙方父母就發出請柬,邀請親朋好友來參加婚禮。請柬一般由婚姻當事人或其父母親自送到親友手中。親友在接到婚柬後,即使人去不了,也要送禮並寫上表示祝福的話。

貼“囍”

  相傳,馬家鎮的馬員外爲了給女兒選親,在走馬燈上寫着“走馬燈,燈馬走,燈息馬停步”的半幅對子。赴京趕考的王安石對出了下聯“飛虎旗,旗虎飛,旗卷虎身藏”。馬員外便把女兒許配給他,並選擇了結婚的吉日。結婚當天,馬府上下喜氣洋洋。當新郎新娘拜天地時,有報子來報:“王大人金榜題名,明日請赴瓊林宴!”面對雙喜臨門,王安石帶着三分醉意,揮毫在紅紙上寫了一個大“囍”字,讓人貼在門上,並隨口吟道:“巧對聯成雙喜歌,馬燈飛虎結絲羅。”從此之後,“囍”字和結婚時貼紅雙喜,在我國民間開始流行。

乘花轎

  轎子,大約起源於唐朝。南宋孝宗皇帝曾爲皇后製造了一種“龍肩輿”,上面裝飾着四條走龍,用硃紅漆的滕子編成坐椅、踏子和門窗。可以說,這是最早的花轎。從此之後,歷代帝王都爲后妃製造花轎,而且越來越華麗。結婚乘花轎這種儀式出現在宋代,後來才逐漸成爲民俗。封建社會早期,男子到女家“迎親”,要穿黑色的衣服,要在黑夜裏用黑漆轎子,打着火把前去迎接。如今,“迎親”已經改在了早晨進行,新郎要披紅插花,所以新娘乘坐的轎子也改成了鮮豔的花轎。

拜天地

  拜天地,又稱“拜堂”,是古代婚禮儀式之一。唐代時候,新婚之婦見公婆,俗名拜堂。宋代以後,所拜爲天地、祖宗、公婆,還有夫妻交拜。拜天地表示女子成爲男方家族的一員,因而成爲婚禮過程中最重要的大禮。結婚當天,男方的人家在家堂前置香燭,陳列祖先的牌位或遺像,擺上糧鬥,內裝五穀雜糧、紅棗、花生等,上面貼“囍”字。拜堂前,燃燭焚香、鳴爆竹奏樂,然後禮生育唱,新郎新娘就位跪拜: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對拜。如今,拜天地的禮儀改爲了鞠躬禮。

紅蓋頭

  紅色象徵着鮮豔和喜慶,蓋頭則遮蓋了歷史的舊俗。古代的婚禮,新娘頭上都會蒙着一塊別緻的大紅綢緞,稱爲“紅蓋頭”。這塊蓋頭要入洞房時由新郎親手揭開,是中國古代婚禮儀式之一。蓋頭,最早大約出現在南北朝時的齊代,當時是婦女避風禦寒使用的,僅僅蓋住頭頂。唐朝初期,演變成了一種從頭披到肩的帷帽,以此來遮羞。從後晉到元朝,蓋頭在民間流行起來,並且成爲新娘不可缺少的喜慶裝飾。爲了表示喜慶,新娘的蓋頭都選用紅色。

鳳冠霞帔

  鳳冠霞帔,是指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此來顯示榮耀,也是古代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的裝束。

  鳳冠,是指古代貴族婦女所戴的禮冠。明清時期,一般女子盛飾所用彩冠,也稱爲鳳冠,多用於婚禮時。帔子,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到了宋代,將其列入禮服行列。明代時,自公侯一品至九品命婦,皆穿着不同繡紋的帔子,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霞帔的形狀宛如一條長長的彩色掛帶,穿着時繞過脖頸,披掛在胸前,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墜子。

迎親

  以花轎迎娶新娘,臨到新娘家,女方放鞭炮迎接。新娘按慣例拖延上轎時間,俗稱“捱上轎”。在迎親者“三請”、“四請”後,穿霞帔、戴鳳冠,蓋大紅方巾的新娘,由其兄長抱上轎,或由其弟領上轎。臨上轎前,其母喂一口“上轎飯”,意謂不忘養育之恩,然後母女倆放聲大哭。迎親的歸途必須走另一條路,表示“不走回頭路”。

婚宴

  婚宴,是指爲了慶祝結婚而舉辦的宴會。在中國,婚宴通常稱爲喜酒。

鳴炮奏樂

  鳴炮奏樂是一種非常莊重的禮儀。無論在甚麼地方、甚麼場合,都將其視爲盛大典禮中最輝煌的序曲,並予以高度重視。只有伴隨着樂曲的高奏、炮的鳴響,盛大典禮的種種內容纔會正式登場。新郎新娘結婚當天,在拜堂前,就會鳴爆竹奏樂。

交杯酒

  交杯酒是中國婚禮程序中的一個傳統儀節。在婚禮上,夫婦各拿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飲一口,以此表示夫妻相愛。在古時,交杯稱爲“合巹”,由於巹酒異常苦澀,夫妻二人同飲巹中苦酒,象徵兩個人今後要同甘共苦。據說,這一習俗起源於先秦時期。到了宋代,新婚夫婦喝交杯酒時用的是兩個酒杯,兩個人先飲一半,然後再換杯共飲,飲完後則將酒杯一正一反擲於牀下,以示婚後百年好合。清末,交杯酒儀式已發展成爲“合巹”、“交杯”、“攥金錢”三個部分。如今的婚儀中,“按杯於牀下”的禮儀沒有了,“攥金錢”已被“擲紙花”代替,只有“交杯酒”的禮儀仍然存在。

鬧洞房

  鬧洞房,是傳統婚禮習俗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婚禮的最後一次高潮。這一習俗始於先秦漢代時期,當時的婚禮淳樸、肅穆,沒有非常熱鬧的場面。到了漢代,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沉悶的舊式婚禮,開始大操大辦起來,使婚禮蒙上了世俗的喜慶色彩。民間傳說,洞房中恐有狐狸鬼魅作祟,而鬧洞房能驅逐邪靈的陰氣,增強人的陽氣。從另一種意義上講,鬧洞房能增添熱鬧喜氣,驅除冷清之感,使親朋好友彼此熟識,增進感情。還有一個習俗是在新房內置長明燈,所謂“洞房花燭夜”。

回門

  結婚後三日、七日至九日,甚至一月,新郎陪着新娘回孃家,稱爲“回門”。由於“回門”是新婚夫婦一塊回門,又稱“雙回門”,取成雙成對的意思。回門是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女婿感謝岳父母,以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的美好意義。

  春秋時期,就有回門的習俗,後代沿襲至今。回門時,舊俗規定新娘要走在前面,因爲這次回門是新嫁後第一次回孃家,有的又稱“走頭趟”。女家這天要設宴款待,入席後,新娘要引導新郎拜見自家的親朋好友。

送終

  送終,是指親人照顧臨終的親屬,當親屬去世後,爲其辦理喪事。當親屬病危垂死的時候,兒孫及其直系親人必須在牀邊守候,不可以喧譁,更不可以哭泣,要保持安靜,並目送其安詳離去。在親屬去世前,要給親屬喫口“鞔飯”。如果死者是男性,在其去世前,妻子和女兒不可以握着他的手足。反之亦然,這一風俗在清末民初時尚存。在親屬去世後,親人齊聲嚎哭慟哀,還要拆去帳子,表示讓亡魂出去。

報喪

  當人死後,子女要隨即向親友報告死訊、喪期、葬期等有關事情,稱爲報喪,又稱“告喪”、“赴告”。可以說,報喪是人死後的第一項儀式,報喪儀式早在周代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報喪是用發信號的方式把有人去世的消息告訴親朋好友,即便是已經知道消息的親友家,也要按照慣例去報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報喪方式,有的地方響3次火炮;有的地方拿白紙紮成旗幟立在死了人的家門前;有的地方在門外懸掛紙條等。其實,報喪不僅是一種形式上的禮儀,更是一種和親友一起分擔悲痛的做法。

入殮

  入殮,是爲死者遺體舉行沐浴、更衣、入棺的儀式。《禮記? 問喪》中記載:“死三日而後殮。”但是,各地有不同的入殮時間,有死後當天入殮的,有3天或7天入殮的。入殮用的棺材,一般以木棺爲主。入殮時,要由死者的兒子抱屍入棺。在民間習俗中,給死者穿的入殮的衣服,稱爲壽衣。壽衣算層不算件,不可以是偶數,因爲喪事不是好事,不可以成雙。人殮完畢後,棺蓋斜蓋於棺身之上,會留縫隙,等待擇定的時辰蓋棺。孝眷遺屬穿着孝服,披麻戴孝,準備舉行奠禮。

弔唁

  弔唁,是指親友接到報喪後,前來哀悼死者,並慰問死者的家屬。古時候,弔唁有一套繁瑣的禮節。死者家屬要哭屍於室,對前來弔唁的人跪拜答謝。而弔唁的人需要向死者贈送衣被等。如今,弔唁的儀式已經大大簡化,主要是通過向死者的家屬致唁函或唁電、送花圈,或者赴靈堂參加遺體告別會等方式進行悼念和慰問活動。前來弔唁的人身穿素色的衣服,佩戴白花和黑紗,一一向遺體鞠躬致哀。弔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親屬說幾句勸慰的話,勸慰節哀順變,保重身體。

出殯

  殯,是指死者大殮後至下葬前的期間,把靈柩停放待葬。出殯,是指把靈柩運到埋葬或寄放的地點。根據《禮記·王制篇》中記載:“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如今,出殯的時間要根據準備情況、時令、親人到否、墓穴是否完備等因素來決定。時間可長可短,但是均須單數。出殯的時間確定後,就要告訴親友,出殯這一天,親友、鄰里彙集喪家,祭送奠儀,以示哀悼。在衆人的協助下,把棺材擡出靈堂,放在預先綁好的架子上,然後抬到墳地。時辰到了,即刻下葬。

落葬

  落葬,又稱“下葬”,是在經過了初喪、哭喪、做七、送葬等儀式之後,最後一個環節。各個民族有不同的下葬風俗儀式,但是都反映了人們對靈魂的崇拜。漢族主要是實行土葬,認爲墳地是死者的最終歸宿。按照舊時的規矩,下葬的時間必須是太陽落山。當靈柩放入墓穴後,親人們必須抓起泥土扔到靈柩上,稱爲“添土”。親人須繞墳墓轉3圈,在回家的路上就不可以再回頭看了。埋葬後,人們必須要洗手,有的還要用酒來洗,用來驅除晦氣。

家祭

  家祭,是家庭中祭祀祖先和祭禮宗祠活動的簡稱。喪禮中的行奠方式,在服喪期滿日、紀念日時爲之,稱爲“家祭”。 唐代時,就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並相沿施行。南宋詩人陸游在《示兒》詩中寫道:“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家祭有幾種不同形式,即家祭、廟祭、墓祭、年祭。家祭時,要將族譜掛於牆上正中,“神主碑”按輩份環列於供桌之上。各地家祭的時間、次數、方法等有所不同,但都應設祭品、焚香、奠酒,家主率其子女、兒孫,向神主行“四叩首”禮,家主講述先人業績,詔示子孫,以示不忘及效法。

舞獅、舞龍

  人們覺得獅子是祥瑞之獸,而舞獅能給人帶來好運,所以每逢春節或其他慶典活動,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請來舞獅助興,以祈求吉利。據說,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着佛教傳入中國,舞獅的活動從西域傳入中國。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流行於南北朝時期。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舞獅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龍代表了吉祥、尊貴,更是權力的象徵。在喜慶的日子裏,人們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龍”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節數以單數爲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經過不斷髮展改進,舞龍成爲一種具有觀賞性的競賽運動。

服飾

上衣下裳

  早在夏朝時,衣和裳就有一定程度的分離。到了商周時期,上衣下裳成爲普遍現象,形成了中國古代服飾的兩種基本形制之一。上衣下裳的形成,一方面是技術進步的結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會分層和風俗習慣。《說文解字》中記載:“上曰衣,下曰裳。”穿在上身的稱之爲“衣”。商代時,上衣一般交領,窄袖,右衽,衣長至膝,衣領、袖的邊緣都有紋樣裝飾,腰間束寬帶。穿在下身的稱之爲“裳”。春秋以前,都沒有褲子,男女都穿裙子,所以當時的裳實際上就是裙子。如今,衣裳泛指衣服。

胡服

  胡服,是中國古代服飾,是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服裝。歷史上稱北方的民族爲“胡”,故將其所穿的衣服稱爲“胡服”。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的特徵是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於騎射活動。由於胡服輕便實用,很快被廣泛採用。到了唐代,胡服曾一度定爲文武百官的必佩之物,上面懸掛算袋、刀子等7件物品。開元(唐玄宗的年號)以後,朝廷有了新規定,一般官員不得佩掛。在民間,婦女穿胡服還是很流行的,她們在腰間都繫有革帶。

烏紗帽

  東晉成帝時,凡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宮中做事的人,都會戴一種用黑紗做的帽子,稱爲“烏紗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時,烏紗帽流傳於民間,成爲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爲了適應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隋唐時用烏紗帽上的玉飾多少表示官職大小:一品有9塊,二品有8塊,依此類推,到了六品以下就不準裝飾玉塊了。宋朝時,烏紗帽改變了樣式,在兩邊各加了一個翅,並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職的大小。到了明朝,正式將烏紗帽列爲王公百官上朝和處理公務的必要配備。自從其成爲官帽之後,老百姓就不能再戴了。

木屐

  木屐,是古人穿用的一種木底鞋的通稱。據記載,晉文公多次請隱居於綿山的功臣介子推出仕,但都沒有成功,便下令三面舉火以逐介子推下山,然而大火未能動搖介子推。大火過後,人們發現介子推和他的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棵樹的木料製成了一雙木屐,以此來表示對介子推的懷念。

  在當今世界,穿木屐最多的當屬日本人。在日本傳統的節日裏,木屐是不可缺少的。由此,多數人會以爲這是日本人的傳統服飾,其實木屐是在唐朝時期從中國傳到日本的。

古代雨衣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周代,人們就已經使用雨衣。最早的雨衣是草製品,又稱“蓑衣”。編制的材料主要是蓑草,其表皮比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狀,所以用它來編制雨衣,雨水不容易滲透。在很長時期內,人們沒有掌握比它更適宜於編制雨衣的材料,所以只要外出遇雨,都穿這種蓑衣。明代以後,雨衣的製作日益講究,所用材料也日益增多。比蓑衣更進一步的雨衣是用絲絹一類紡織品塗上油以後製成的,又稱“油衣”。除此之外,古代雨衣還有用粗麻、棕絲等材料製成的。

黃馬褂

  清朝官員的制服分爲“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而馬褂是行服的一種,即出外時所穿的衣服。馬褂的設計是爲了方便騎馬射箭,所以衣長只到大腿處,袖長到肘部。在馬褂的裏面,還要再穿上大袍。馬褂的顏色和用料與穿着者的地位有關,因爲黃色是皇帝的專用顏色,所以穿黃馬褂代表地位、榮譽和皇帝的賞識。清朝規定,有三類人可以穿淡黃色的黃馬褂:第一類,皇帝出行時,各內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衛等隨從必須穿黃馬褂;第二類,皇帝狩獵校射時所賞賜的黃馬褂;第三類,因特殊功勳而得到獎賞的黃馬褂。

中山裝

  中山裝是中國現代服裝的一種。1919年,孫中山請上海亨利服裝店將一套陸軍制服改成便裝。這套便裝在保留軍服某些式樣的基礎上,融合了中式服裝和西式服裝的特點,顯得精練、實用、大方,定名爲中山裝。由於毛澤東經常在公開場合穿中山裝,所以國外朋友又稱中山裝爲“毛式制服”。中山裝,上身的左右上下各有一個帶蓋子和釦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長褲。自辛亥革命起,中山裝就和西服一起在社會上廣泛流行,成爲中國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裝,也是一款標誌性的服裝。

旗袍

  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服飾,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爲“旗人”,故將其稱爲“旗袍”。經過辛亥革命和現代的改良,保留了傳統旗袍的服飾工藝,使其更加符合對人體形態的表現。其主要結構特徵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襬開衩等,着重體現了東方女性含蓄優雅的魅力,被譽爲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20世紀30年代,旗袍在上海盛行。很快,旗袍從上海風靡至全中國。

汗衫

  汗衫,是指吸汗的貼身短衣,在中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夏商時期,人們已經普遍穿着汗衫,但那時不叫“汗衫”,有的叫“無褲衣”,那時的汗衫有棉、夾、單多種。到了漢魏時期,汗衫就專指單的了。汗衫,舊稱“中衣”、“中單”。根據《事物紀原》記載:“漢高祖與項羽戰,汗透中單,遂有汗衫之名。”這就是“汗衫”名字的來歷。現在的汗衫和古代的汗衫的式樣和質地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它們都有吸汗的功能。

馬甲

  馬甲,又稱背心,是一種無領無袖,且較短的上衣。其主要功能是使前後胸區域保溫,而且便於雙手活動。馬甲的雛形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襠,是敞領無袖束腰衣。宋代,將其稱爲背心。到了清代,馬甲的款式多樣,有大襟、對襟、琵琶襟等,而且男女都可穿用。

  按穿法不同,馬甲款式有套頭式、開襟式;按衣身外形不同,馬甲款式有收腰式、直腰式等;按領式不同,馬甲款式有無領式、立領式、翻領式等。20世紀80年代起,隨着科技進步和服裝材料的發展,還出現了電熱馬甲、醫療馬甲等新品種。

襪子

  根據古代資料考證,最原始的襪子起源於中國夏朝。《韓非子》記載:“文王伐崇,至鳳黃(凰)墟,襪系解,因自結。”意思是指周文王系襪子的帶子散開了,自己手扎襪帶的情節。周朝時期,襪子是用熟皮和布帛做的,富貴人家可穿絲質的襪子。襪子的上端有帶,穿時用帶束緊上口。其顏色多爲白色,祭祀時所穿的襪子則用紅色。最精美的襪子是用絹紗做成的,並繡有花紋。秦漢時,有進門脫鞋襪的習俗,不僅平日宴居如此,上殿朝會也是如此。如今,襪子的款式和顏色變得日益豐富。

古代冰鞋

  據記載,我國在宋代就有了“冰嬉”活動。冰鞋是伴隨着冰活動應運而生的。到了清代,滑冰穿的冰鞋,普遍採用“冰刀”,就是把鐵條釘在木板上,再把木板綁在鞋底下。

最古老的餐巾

  餐巾的由來可追溯到中國的古代。《周禮·天官·冪人》中記載:冪人“掌其中冪”,是用巾覆蓋食物的意思。由此可見,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毛巾覆蓋食物,而這種毛巾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餐巾。

的確涼

  的確涼,是滌綸紡織物,通常用來做襯衫、短袖。的確涼做的衣物,有純紡的,也有和棉、毛混紡的,衣服耐磨、不走樣,容易洗、幹得快。1976年之前,人們穿的、蓋的都是全棉製品。1976年至1979年,結實耐用、挺闊不皺的“的確良”,成了那個年代的代名詞。的確良屬於化纖類產品,穿在身上不貼身,冬天不抵寒,夏天透氣性差,天一涼就嫌冷,天一熱又悶得慌。不吸水,遇上出大汗或淋了雨,便緊緊地貼在身上,如同沒穿衣服似的。20世紀80年代初,的確涼就開始過時了。

長命鎖

  長命鎖是掛在兒童脖子上的一種裝飾物,按照迷信的說法,只要佩掛上它,就能闢災去邪。所以,在小孩子滿百日或週歲舉行的儀式中,最流行的就是佩掛長命鎖,並一直掛到成年。長命縷是長命鎖的前身,其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根據記載,在漢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每戶人家都在門上懸掛五色絲繩,以避不祥。魏晉南北朝時,五色絲繩被移到了婦女和兒童的手臂上,以祈求辟邪去災,祛病延年。到了明代,成年人就很少佩掛長命鎖,逐漸成爲了一種兒童頸飾,稱爲“長命鎖”。

耳墜

  耳墜是耳飾的一種,是連屬於耳環之下的一種飾物。其上部是耳環,下部懸掛着一組墜飾,因爲其形狀而得名,故稱“耳墜”。古時候,人們講究耳垂大有福氣,而只有戴上耳墜,才能把耳垂變大。因此,婦女都喜歡戴耳墜。相傳,貂蟬的耳垂小,怕自己美中不足,想辦法彌補,終於想出了良法:在家中拿了一些碎銀子,叫銀匠給自己做了一對銀耳墜,然後掛在耳垂上。過了不久,耳垂果然變大了。從此,戴耳墜傳到了民間。

胭脂

  胭脂,實際上是一種名叫“紅藍”的花朵,花瓣中有紅、黃兩種色素。花開之時,紅藍花被整朵摘下,放在石鉢中反覆杵錘,然後淘去黃汁,就變成了鮮豔的紅色染料,主要用於化妝和國畫。化妝用的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總稱。一種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製成,稱爲“綿燕支”;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稱爲“金花燕支”。這兩種燕支,都可經過陰乾處理,成爲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清朝末年,由於女子教育的興起,青年學生開始崇尚素服淡汝,才慢慢改變了塗抹胭脂的現象。

目錄 下一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