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藝術薈萃
戲曲戲劇
南曲
南曲是宋元時期南方戲曲、散曲所用的各種曲調的統稱,大都源於唐宋大麴、北宋詞和當時南方的一些民間曲調,盛行於元、明時期。用韻以江浙一帶語音爲準,有平、上、去、入四聲。音樂上用五聲音階,聲調柔緩婉轉,以簫笛等伴奏,明代初期也用箏、琵琶等絃索樂器伴奏。宋元時期的南戲和明清時期的傳奇都以南曲爲主。明朝的《南九宮十三調曲譜》,收錄了719個南曲曲牌;清朝的《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收錄了1513個南曲曲牌。
北曲
北曲是中國最早的戲曲聲腔之一,是金、元時期流傳於北方的雜劇和散曲所用曲調的統稱。除了源於唐宋大麴、宋詞、諸宮調、鼓子詞等傳統音樂外,還吸收了金、元時期流行的民間音樂。北曲從這些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中吸取了大量曲調,還從中繼承了多種多樣的藝術方法和技巧,因而形成了戲曲音樂中曲牌聯套體的結構體制。
北曲彙集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優秀成果,其在演唱藝術上所達到的成就,對之後戲曲演唱藝術的發展影響非常深遠。《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收錄了581個北曲曲牌。
元曲
元曲是元代文學主體,是元雜劇和三曲的合稱,產生於金末元初的中國北方。元曲包括兩種不同的文學樣式:一個是雜劇,一個是散曲。元曲是在唐詩、宋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對格律詩和詞的有選擇性的繼承和新的發展,是漢族傳統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結晶。在中國文學史上,元曲和唐詩、宋詞並列,分別有各自的藝術魅力。與唐詩、宋詞相比,元曲更貼近生活,更接近民間語言,更符合大衆的審美心理,尤以“雅俗共賞”最爲見長。
曲牌
在中國古代和民間的音樂活動中,以舊曲填寫新詞,並以新詞改編舊曲的方式進行創作,而那些經過篩選被流傳下來,並常被後人用以填寫新詞的曲調調名,便統稱爲曲牌,俗稱“牌子”。每一支曲牌都有曲調、唱法、字數、平仄聲等固定格式,可據此填寫新詞。
曲牌牌名的來源不同,有的以地名命名,有的以樂曲曲式結構命名,有的以曲牌節拍或節奏特點命名,有的以來源命名等等。每一支曲牌唱腔的曲調,分別有各自的曲式、調式、調性和本曲的情趣。
九宮十三調
九宮十三調,是宋元南曲所存的13種宮調諸調式的總稱。宮調,包括了“宮”和“調”。歷代以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爲七聲,其一曲皆以一聲爲主,構成調式,以宮聲爲主的調式稱“宮”,其餘稱“調”。九宮十三調包括了六6種不同調音的宮調式:正宮、中呂宮、道宮、南呂宮、黃鐘宮,5種不同的音調式:大石調、雙調、小石調、商調、越調,兩種不同調音的羽調式:般涉調、羽調(即黃鐘羽)。
雜劇
雜劇最早出現在唐代,到了宋代,雜劇逐漸成爲一種新的表演形式,包括有歌舞、音樂、調笑、雜技。雜劇分爲三段:第一段是豔段,表演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爲主要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表演故事、說唱、舞蹈;第三段是散段,表演滑稽、調笑,或者間有雜技。雜劇有四個基本角色:旦(女角色)、末(男角色)、淨(剛烈豪強及滑稽人物)、雜(其他雜色)。主唱者是正旦,稱爲旦本;主唱者是正末,稱爲末本。雜劇已經有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戲劇形式,爲中國戲曲的發展奠定了藝術基礎。
南戲
南戲,是宋、元時期流傳於中國南方的戲曲藝術。其最初形成於浙江溫州(古稱永嘉)一帶的民間,故也稱爲“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南戲是在宋雜劇的基礎上,結合南方民間小曲、說唱等多種藝術綜合而成的戲曲形式。
在初期階段,南戲的結構簡單,演唱形式自由,角色不過三四人。而進入城市後,劇本增長,角色多達幾十人,有生、旦、淨、醜、末、外、貼七種,並廣泛融合了諸宮調﹑詞調、唱賺、宋雜劇、元雜劇的腔調、形式、表現方法和演出技巧。
京劇
京劇最初稱爲“皮黃”或“京調”。1790年,四大徽班——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先後進京爲乾隆皇帝八十大壽獻藝,深受歡迎。之後徽、漢兩班合作,徽、漢兩調融合,經過一個時期的互相吸收,再加上京音化,並吸收了崑曲、秦腔、弋腔等藝術的優點,終於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京劇,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被視爲國粹。京劇在唱詞、唸白和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樂器,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發明,成爲一種成熟的藝術。其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生旦淨醜
京劇角色的分行非常細緻,之前分爲十行,後來歸併爲生、旦、淨、醜四行。傳說,京劇角色的由來是反其意而得名的。生,生疏的意思,而生角的演出卻老練成熟,故反其意而名爲“生”;旦,旭日東昇的意思,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屬陰,故反其意而名爲“旦”;淨,清潔乾淨,而淨角都是大花臉,看起來很不乾淨,故反其意而名爲“淨”;醜,是指屬相,醜屬牛,牛本性笨拙,而丑角的演出卻活潑、伶俐、聰明,故反其意而名爲“醜”。
龍套
龍套,是傳統戲曲中扮演兵卒、伕役等羣衆角色的統稱,由於所穿着的是各色的龍套衣而得名。在般情況下,龍套以整體出現,四人爲一堂。在舞臺上用一堂或兩堂龍套,來表示人員衆多,以烘托聲勢。根據各個劇不同的需要,龍套有各種不同的排場和隊形變化,而且有時伴隨各種隊形變化齊唱不同的曲牌。有時,整齣戲龍套總跟着主帥跑上跑下,所以也叫“跑龍套”;有時,整齣戲龍套在官員後面站着不動,所以也叫“文堂”。雖然龍套在舊戲班裏不被人重視,但是在舞臺演出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幾乎每齣戲裏都有龍套。
票友
在京劇中,有一種特殊稱謂,會唱戲而不專業以唱戲爲生的愛好者——票友。相傳,清代一些八旗子弟經常憑藉朝廷發給的“龍票”奔赴各地演唱子弟書,是爲了清朝做宣傳。於是,人們就把業餘演員稱爲票友。據說以前中國戲曲界有很多有名的票友,其演技、唱腔、扮相,都勝過臺上正角。但是票友從不爲錢去演戲,興致濃處,便水袖長衫、長靠短靴、粉墨登臺。票友的業餘演唱,叫做“走票”。有些票友最終轉爲職業演員,叫做“下海”。
臉譜
臉譜是中國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是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臉譜起源於面具,面具是把圖形畫在或鑄在別的東西上面後再戴在臉上,而臉譜是將圖形直接畫在臉上。面具是用來表達某種特定的觀念和表情,而臉譜是用來表達更爲豐富、複雜的觀念和表情。臉譜的主要特點:美與醜的矛盾統一,和角色的性格關係密切,其圖案是程式化的。戲曲中的臉譜,是用來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點、相貌特徵和身份地位,實現豐富的舞臺色彩,美化舞臺的效果。
秦腔
秦腔是相當古老的劇種,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秦腔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是在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爲是以棗木梆子爲擊節樂器,又稱“梆子腔”。因爲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的聲音,俗稱“桄桄子”。秦腔唱腔分爲歡音、苦音兩種,前者善於表現喜悅、歡快的情緒;後者善於抒發淒涼、悲憤的情感。秦腔表演樸實、細膩、粗獷、深刻,以情動人,富有誇張性。
黃梅戲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中國五大劇種之一,也是安徽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因主要曲調起源於湖北黃梅而得名。18世紀後期,在湖北黃梅形成了一種民間小戲——黃梅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安慶地區,和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爲“黃梅調”,就是當今黃梅戲的前身。
在劇目方面,黃梅戲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在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小戲主要表現在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
崑曲
崑曲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爲“百戲之祖,百戲之師”。崑曲起源於元朝末年的崑山地區,元末明初戲曲家顧堅等人把南曲原有的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形成了崑山腔,是崑曲的雛形。明朝嘉靖年間,戲曲藝術家魏良輔改進了崑山腔的聲律和唱法,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優點,又吸收了北曲的結構嚴謹,造就了一種細膩優雅,集南曲和北曲優點於一體的水磨調,通稱爲崑曲。2001年5月18日,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豫劇
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豫劇起源於明末清初,當時以清唱爲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進而成爲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戲曲形式。豫劇的發展非常迅速,流行地區分佈在大江南北、黃河兩岸、新疆和西藏等地。
豫劇的風格: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場面戲,具有較強的情感力度;地方特色濃厚,質樸通俗,本色自然,貼近老百姓的生活;節奏鮮明強烈,故事情節連貫,人物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川劇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流傳於四川全省和貴州、雲南部分地區的民間藝術。在清朝乾隆年間,崑腔、胡琴腔、高腔、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經常同臺演出,逐漸形成了共同風格。在清朝末期,把這五種聲腔藝術統稱“川戲”,後改稱“川劇”。川劇歷史悠久,保存了很多優秀的傳統劇目,以及豐富的樂曲和精湛的表演藝術。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是高腔,其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了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有廣泛的羣衆基礎。
評劇
評劇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流傳於華北、東北和其他一些地區,是大衆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評劇原名爲“平腔梆子戲”,俗稱“唐山落子”、“蹦蹦戲”。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閒時以唱蓮花落(落子)謀生。之後,蓮花落藝人又吸收了東北民間歌舞蹦蹦。評劇的男腔和女腔,就是在民間說唱蓮花落和歌舞蹦蹦的音樂基礎上,逐步吸收並借鑑梆子、京劇的唱法形成的。評劇的演唱形式活潑、自由,顯著特徵是貼近當代人民生活,劇目以反映現實社會生活題材爲主。
越劇
越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形式,起源於浙江嵊縣(今嵊州市),因紹興是古越國所在地而得名。越劇主要流傳於浙江、江蘇、上海、福建,在海外也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羣衆基礎。豫劇是由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藝術——落地唱書而發展起來的。越劇以唱爲主,善於抒情,聲腔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非常具有江南地方特色。在表演方面,越劇不僅向話劇、電影學習刻畫人物性格、心理活動的表演方法,還向京劇、崑曲學習優美的程式動作和舞蹈身段,逐漸形成了寫實和寫意相結合的風格。
評書
評書是曲藝的一種,又稱評詞,流傳於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其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人說書。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遊說諸侯,經常用故事做比喻,之後形成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成語,這就是早期的評書。相傳,在北京流行的評書,是明末清初著名評話藝術家柳敬亭來北京時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北京著名弦子書藝人王鴻興去江南獻藝時,拜柳敬亭爲師,回到北京後改說評書,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掌儀司(清朝內務府所屬機構)立案授徒,流傳到現在的。
戲劇
中國戲劇主要包括戲曲和話劇,戲曲是中國固有的傳統戲劇形式,而話劇是20世紀引入中國的西方戲劇形式。戲曲源於秦漢時期,形成於宋元時期。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戲曲曾經先後出現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地方戲及近、現代戲曲等四種基本形式。其經歷800多年而繁盛不敗,如今有360多個劇種。話劇是從西方引入中國的,20世紀初到五四運動前,稱“文明新戲”,這種早期話劇仍然具有一些戲曲的特點。五四運動後,照原樣引進西方戲劇,形式是現實主義戲劇,稱“新劇”。從1928年起,稱“話劇”,沿用至今。
戲劇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戲劇可以分爲以下不同的種類:按作品內容的性質不同,可以分爲悲劇、喜劇和正劇;按表演形式不同,可以分爲話劇、歌劇、舞劇、詩劇等;按故事情節不同,可以分爲獨幕劇、多幕劇和小品;按作品反映的時代不同,可以分爲現代劇、歷史劇。
在這些不同的分類中,使用最多的、最基本的分類是悲劇、喜劇和正劇。其中悲劇出現的時間早於喜劇,因此正劇也稱爲悲喜劇。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戲劇可以屬於不同的種類。因此,同一個劇本,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自然就有不同的種類。
戲劇衝突
戲劇衝突,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矛盾關係和人的內心矛盾的特殊藝術形式。從戲劇藝術的誕生開始,劇作家就用多種方式表現人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國家,由於社會生活的變異性,以及劇作家觀察、表現社會生活的角度和深度的不同,作品中戲劇衝突的內容和表現方式都有所不同。很多劇作者都會精心安排構成衝突的條件,並通過設置衝突使劇情更加尖銳化,來推動劇情的發展,以此吸引觀衆。觀衆可以從戲劇衝突的內容和表現方式中,感受到當時時代、國家社會生活和人際關係的某些本質。
臺詞
臺詞是戲劇劇本構成的基本成分,是劇作者用以刻畫人物、展示劇情、體現主題的主要手段。早期戲劇劇本的臺詞都是詩體的。17世紀,散文體的臺詞開始在喜劇劇本中確立地位。18世紀,散文體的臺詞逐漸運用在悲劇劇本。19世紀中期以後,散文體最終替代詩體成爲臺詞的基本形式。
戲劇劇本的臺詞一般包括對白、獨白和旁白。對白是角色間的對話,也是戲劇臺詞的主要形式。獨白是角色在舞臺上獨自說出的臺詞,往往用於表現人物最劇烈、最複雜的內心活動。旁白,是角色在舞臺上直接說給觀衆聽,並假設不讓同臺的其他角色聽到的臺詞。
舞臺說明
舞臺說明,又稱舞臺提示,是劇作者根據演出的需要,提供給導演和演員的說明性文字。根據其內容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爲以下四種形式:
其一,人物說明。主要是介紹登場人物的年齡、職務和人物間的關係,簡單明瞭地介紹劇中人物的概況。其二,舞臺場面說明。其包括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設計;燈光效果、道具運用;人物的上場、下場和幕的啓、閉等動作。其三,人物語言說明。其通過對劇中人物的動作、情態的說明來刻畫人物性格,推進劇情發展。其四,唱腔、板式說明。這是戲曲文學劇本所獨有的舞臺說明。
歌劇
歌劇是將音樂、戲劇、文學、舞蹈、舞臺美術等融爲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其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表達劇情,是唱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戲劇。一般來說,與其他戲劇不同的是,歌劇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等音樂元素。
話劇
話劇是一種用對話和動作來表演的戲劇形式,通過人物性格反映社會生活。五四運動以後,歐洲戲劇傳入中國,中國現代話劇興起,當時稱“愛美劇”、“白話劇”。1928年,中國戲劇界舉辦了一次盛大的公演,在一次商討會上,劇作家洪深提議取消“愛美劇”、“白話劇”的說法,定名爲“話劇”。話劇藝術的基本特點是舞臺性、綜合性、直觀性和對話性。對話是經過提煉加工的口語,具有個性化、自然、優美、精煉、生動、富有表現力,通俗易懂,能爲大衆所接受。
喜劇
喜劇是一種輕鬆有趣的戲劇形式,以強烈的誇張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臺詞和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展示醜惡與美好、落後與進步之間的矛盾。其以滑稽可笑的藝術形式,對被否定的事物予以諷刺,而且利用現實中的美好事物與之對照,來顯示被否定事物的渺小和必然滅亡的規律。喜劇可以大致分爲兩種:浪漫喜劇和諷刺喜劇。浪漫喜劇取材於愛情等浪漫題材,而使用誤解、澄清等情節進行劇情的安排;諷刺喜劇取材於時事,劇作者以幽默的藝術形式,在戲劇作品中表現對社會、政治的關心。
滬劇
滬劇是上海的地方戲,流傳於上海、蘇南和浙江地區。它起源於浦江兩岸的田頭山歌和民間俚曲,在流傳中受到彈詞等其他民間藝術的影響,逐漸演變成說唱形式的灘簧。清朝道光年間,浦江一帶的灘簧發展成二人自奏自唱的“對子戲”。後來又發展成三人以上演員裝扮人物、另設專人伴奏的“同場戲”。1898年,已有戲劇藝人進入上海,並固定在茶樓坐唱,稱爲本灘。1914年,本灘改名爲申曲。1927年以後,申曲開始演出文明戲和時事劇。1941年,上海滬劇社成立,申曲正式改名爲滬劇。
花鼓戲
花鼓戲是各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流傳於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花鼓戲源於民歌,之後逐漸發展成一旦一醜的花鼓戲初級表演形式。清朝嘉慶時間,已經有演出。同治初年,已經出現了書生、書童、柳鶯、柳鶯婢4個角色,這也說明此時的花鼓戲不僅發展成爲三小戲(小旦、小丑、小生),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規模。早期的花鼓戲只是半職業劇社,農忙務農,農閒從藝,之後纔出現了專業劇團。花鼓戲表演樸實、活潑,行當仍以小旦、小丑、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洋溢着濃厚的鄉土氣息。其音樂曲調約300餘支。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由流入河北的山陝梆子演變而成的,最早形成於清朝道光年間。山陝梆子流入河北後,爲了在長期的演出過程中贏得當地觀衆的喜愛,根據當地的語言習慣、愛好、情趣等,在藝術上進行了不斷創新。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當地演員的增多,形成了一種新的劇種——河北梆子。高亢激越、悠揚婉轉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風格特點,具有濃厚的抒情韻味。大慢板善於表現人物的抑鬱、愁煩、沉思等情緒,正調二六板行雲流水、從容舒展,反調二六板則悽楚悱惻、哀怨纏綿。
梨園弟子
梨園弟子,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之後泛指戲劇演員。在舊社會,常把戲曲演員稱爲梨園弟子,其實這種稱謂最早並不是指戲曲演員,而是指樂器演員。相傳,唐玄宗非常喜歡音樂,精通音律,尤其欣賞清雅的《法曲》。於是,他就挑選了300名樂工在皇宮裏的梨園專門教他們演奏《法曲》,唐玄宗親臨指導,於是就把這些樂工稱爲“皇帝梨園弟子”。隨着時間的推移,元代戲曲家高則成在著名戲曲《琵琶記》有一句開場白:“今日梨園弟子,唱演琵琶記。”由此可見,梨園弟子是指戲曲演員。
反串
反串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出中的一種演出方式,是指戲曲演員演出與本工行當不同的戲劇的情形。比較有明確反串情形的,是明朝中後期的一些傳奇劇目。在明末清初的崑劇中,由於對錶演藝術講求精緻,行當之間形成了嚴格的派別,因此反串兼演不被容許,這種情形到清朝中期達到極致。在京劇發展早期,由於很多人精通數個行當,因此反串現象並不明顯。光緒年間,角色的分工越來越細密,這情形發展到民國以後達到極致。由於專精一門成爲普遍的觀念,而反串的情形才逐漸增加。
戲曲之最
中國最早的戲曲演員:春秋時楚國人優孟,中國最早的戲曲劇目:漢代《東海黃公》,中國現存最古的劇本:南宋《張協狀元》,中國戲曲史上成就最突出的劇作家:元代的關漢卿(一生寫了60多個劇本),中國最早的戲曲史:王國維著《宋元戲曲史》,中國最早的劇場:東漢洛陽城西的“平樂觀”,中國最早的戲曲雜誌:辛亥革命前夕“上海大舞臺叢報社”編輯出版的《二十世紀大舞臺》,中國流行最廣的、最大的戲曲劇種:京劇。
主要地方戲曲
中國由於地域遼闊,民族衆多,除了戲劇國粹——京劇以外,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大約有300多種,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評劇:發源於河北唐山,流行於華北和東北一帶;粵劇:廣東省的主要劇種,流行於廣東、廣西和閩南一帶;越劇:發源於浙江紹興地區,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江西、安徽等地;豫劇:河南省的主要地方戲,也叫河南梆子,流行於河南以及臨近各省;黃梅戲:安徽省的地方戲之一,舊時稱爲黃梅調,流行於安徽、江西和湖北地區;滬劇:上海的地方戲曲劇種,源於“小山歌”;呂劇:山東省地方戲,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揚琴”演變而來。
另外,還有吉林的吉劇、黑龍江的龍江劇、陝西的秦腔、甘肅的隴劇、山西的晉劇、江蘇的錫劇、淮劇、揚劇、崑劇,江西的贛劇、福建的閩劇、河北的河北梆子、湖北的漢劇、楚劇,湖南的湘劇、廣西的桂劇、壯劇,四川的川劇、貴州的黔劇、雲南的滇劇、西藏的藏戲、青海的青海平弦戲、新疆的維吾爾族歌劇等。
川劇變臉
變臉是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爲了生存把自己臉部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之後,川劇把“變臉”搬上舞臺,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爲一門獨特的藝術。變臉藝術動作敏捷,不露痕跡,主要用於劇中人物驚恐、絕望、憤怒等情緒的突然變化。今天,變臉不僅在川劇中是很絕的一門技藝,也被其他劇種借鑑,流傳國外。
二人轉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是東北傳統地方戲。它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一種民間曲藝),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流行於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它屬於走唱類曲藝:一般是一男一女,服飾鮮豔,手拿扇子、手絹,邊走邊唱邊舞,表現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獷,唱詞詼諧風趣。這種曲藝風格植根於民間文化,具有濃厚的鄉村特色。近幾年,它已開始登上大雅之堂,深受觀衆喜愛。
魔術
魔術一詞是外來語,我國古稱“幻術”,俗稱“變戲法”。4000多年前,歷史上最早的魔術起源於古埃及,是專門爲法老進行的表演。2000多年前,魔術出現在我國漢代的“百戲”中。唐宋年間,魔術作爲一種表演技藝尤爲發達。
現代魔術依靠並運用光、聲、電等物理、化學多種科學原理,加以奇特的藝術構思,造成種種離奇巧妙的表演形象。近百年來,隨着中外藝人交流日益頻繁,中外魔術互相取長補短,魔術已成爲流行世界的藝術表演形式。
雜技
在新石器時代,原始人在狩獵、自衛和娛樂中運用的一些勞動技能和技藝表演,形成了最早的雜技。由於雜技來源於五花八門、繽紛多姿的現實生活,“雜”成爲它的整體特徵,故而“雜技”之名被確定下來。
在我國,雜技成爲一門藝術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在漢代稱爲“百戲”,隋唐時叫“散樂”,唐宋以後爲了區別於其他歌舞,才稱爲“雜技”。新中國成立後,許多省、市成立了專業劇團,創造了許多新節目,增添了燈光、佈景和樂隊。許多雜技藝術團先後出國訪問,並屢獲國際大獎,我國開始成爲世界雜技大國。
相聲
我國的相聲藝術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最早是由“俳優”這種雜戲派生出來。“俳優”多在宮廷裏演出,用詼諧的語言達到惹人“捧腹大笑”的目的。到了清代,相聲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以“說、學、逗、唱”爲主要藝術手段,以幽默表現真善美。清朝末期,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主要用北京話講,各地也有“方言相聲”。如今,相聲已成爲一種遍及全國各地、獨具風格和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小品
小品大致起源於藝術學校和演藝團體。它泛指較短的,關於說和演的藝術。小品最早是演藝界測驗學員藝術素質和基本功的面試項目,一般由錄取單位老師現場出題,應試者當場表演。它要求語言清晰,形態自然,能夠充分理解和表現角色的性格和語言等特徵。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初,由於春節聯歡晚會的媒介,小品作爲獨立的節目參與到演出中,因其活潑、詼諧的表演形式倍受觀衆喜愛。
口技
口技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時代。那時,人們爲了狩獵,經常要模仿鳥獸的叫聲來引誘它們,或用恐嚇的吼叫聲來驅趕野獸,這樣就形成了最早的口技。而口技作爲表演藝術不晚於宋代,宋元戲劇中的“犬吠”、“雞叫”之類的舞臺效果,大都是口技者在後臺完成的。到了清代,口技從單純模擬某一聲音,發展到同時用各種聲音組成一個故事,被列爲“百戲”之一,即“口戲”,俗稱“隔壁戲”。今天,口技演員不僅僅侷限於模仿飛禽走獸的鳴叫,而是發展到模仿飛機大炮等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20世紀末以來,口技逐漸被廣泛運用於各種文藝表演中,成爲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
雙簧
雙簧戲誕生於清朝末年。慈禧太后當權時,常常請一些著名戲劇、雜曲演員到宮裏爲她演唱。有一個唱單絃的藝人名叫黃輔臣,他所唱的滑稽戲很受慈禧太后賞識。一次,慈禧太后傳黃輔臣來表演,但正逢黃輔臣鬧嗓子病,本不能去,但“聖旨”不敢違。於是,他帶了兒子一起進宮。上場時,老黃坐在椅子上彈弦子,光動嘴不出聲,小黃藏在椅子後面只出聲不露臉。誰知慈禧太后看穿了,但見他們配合的天衣無縫、妙趣橫生,不但沒有怪罪,反而開玩笑道:“你倆這叫雙黃啊!”從此“雙黃”(雙簧)就成了一門獨立的曲藝形式。
話劇
話劇是一種以對白和動作爲主要表現手段的戲劇。最早出現在辛亥革命前夕,當時稱作“新劇”或“文明戲”。新劇於辛亥革命後逐漸衰落。五四運動以後,歐洲戲劇傳入中國,中國現代話劇興起,當時稱“愛美劇”和“白話劇”,1928年被定名爲“話劇”。它主要通過人物性格反映社會生活,其中的對話多是經過提煉加工的口語,自然,精煉,生動,優美,富有表現力,通俗易懂,能爲羣衆所接受,成爲大衆喜愛的藝術表演形式。
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燈影戲”或“土影戲”。它發源於西漢時期的陝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來表演故事的戲劇,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形式,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起了先導作用,也是最早從我國傳入歐洲的傳統藝術。
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因此,皮影藝術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木偶戲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在古代,木偶戲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三國時已有偶人進行雜技表演,隋代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傳統的木偶戲蘊藏着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審美意識。
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除了表演傳統的戲曲節目外,還表演歌舞劇、話劇、連續劇,甚至廣告等。表演的時候,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有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鐵線木偶等。
廣播劇
廣播劇是爲適應電臺廣播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藝術形式。根據聽衆只能憑聽覺進行欣賞的特點,廣播劇以人物對話和解說爲基礎,並運用音樂伴奏、音響效果來加強氣氛。1924年,英國廣播公司播出的《危險》是世界上第一部由電臺錄製的廣播劇。在中國,20世紀30年代,一批戲劇家爲宣傳抗日寫過廣播劇,成爲中國廣播劇的先驅。1950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製並播放了新中國成立的第一部廣播劇《一萬塊夾板》。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每年製作的廣播劇總數有500部左右。之後,由於電視機的普及,廣播劇漸漸由電視劇取代。
電視劇
電視劇是一種專門在電視機熒屏上播映的演劇形式。它隨着電視廣播事業的誕生髮展起來,是兼容了電影、戲劇、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造型等諸因素的綜合藝術形式。1981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了由王扶導演林的9集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該劇爲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1999年5月3日,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開播。今天,收看電視劇已經成爲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休閒方式。
百花獎
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衆電影》雜誌編輯部主辦,併發放選票,由羣衆投票評獎,各項獎均以得票最多者當選。百花獎只代表羣衆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稱“羣衆獎”。以“百花”命名是爲了體現“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獎牌是銅質鍍金花神,表示電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1962年,百花獎有11.7萬人參加評選;1963年,人數增至18萬多,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自1980 年至2004年,百花獎每年評選一次。自2005年起,百花獎逢偶數年評選一次。
金雞獎
金雞獎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1981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創辦,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第一屆金雞獎評獎活動於1981年(農曆雞年)5月舉行,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故稱爲“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是由電影專家組成的,因此又稱“專家獎”。自1981年至2004年,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自2005年起,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一次。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金雞獎和百花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並且年年舉辦。
音樂舞蹈
雅樂
雅樂是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是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賀、宴享等大典時所用的樂舞。雅樂樂譜在中國已經失傳,韓國、日本和越南尚有保存。周武王建立周朝不久,就命令傑出的政治家姬旦(即周公)制禮作樂,建立各種貴族生活中的禮儀和典禮音樂,使音樂爲其王權統治服務。而這一部分樂舞就是所謂的“雅樂”。在周朝的禮儀活動中,嚴格規定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音樂。主要目的是使參加典禮的貴族受到倫理教育的感化,營造一種安靜、莊嚴、和諧的氣氛。
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是流傳於江蘇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間絲竹合奏樂,其中以流傳於上海地區的樂曲爲主。絲竹音樂是將絲絃和竹管樂器結合起來演奏,有時還加上一點兒輕打樂器,以起到點綴的作用,是一種傳統的“細樂”演奏形式。
明朝嘉隆年間,著名戲曲音樂家張野塘組成了規模完整的絲竹樂隊,後逐漸形成絲竹演奏的專職班社。明萬曆末年在蘇州吳中形成了新的樂種“絃索”,這算是江南絲竹的前身。其和民俗活動緊密結合,有廣泛的羣衆基礎,後正式定名爲江南絲竹。
廣東音樂
廣東音樂,是具有鮮明地方色彩和獨特風格的樂種之一,主要流傳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其內容很廣,包括粵劇、潮州音樂、小曲和地方性民歌曲藝等。而我們現在所聽到的廣東音樂專指絲竹音樂。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廣東音樂在當地民間“八音會”和粵劇伴奏奏曲牌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廣東音樂有着特殊的藝術魅力,欣賞它,並不一定要從中發現重大的社會人生主題,而其對自然景物的描摹,常常帶給娛樂的感受。
八音
八音,是中國傳統器樂吹打樂的一種。原爲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樂器科學分類法,西周時期,按製作材料的不同,把當時的樂器分爲8類:金(鍾、鎛)、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壎、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音也指民間器樂樂種。例如:海南地區流行的海南八音,因使用8 種樂器而得名,即弦、琴、笛、管、簫、鑼、鼓、鈸;廣西壯族的隆林八音樂隊,共使用8種樂器,即橫簫一對,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絃一把,鑼、鼓、鈸各一副。
板眼
板眼,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節拍形式的通稱。在每小節中,最強的拍子稱爲板,其餘的拍子稱爲眼。板有“實板”、“虛板”之分;眼也有“實眼”、“虛眼”之分。板眼的變化,直接影響着音樂風格、曲式、速度、情緒等方面的變化。不同的板式所表現的內容有所不同:快板所展現出來的是情緒熱烈、急促,適合表現高潮緊張部分;慢板則善於表現抒情、敘事;而散板則節奏自由。由於各種板式的交替,賦予了中國傳統音樂特有的魅力。
宮廷音樂
宮廷音樂,是在中國曆代王朝中,樂手們爲宮廷統治者演奏的音樂。宮廷音樂的素材基本上都來自於民間,由宮廷御用文人樂工修改編訂而成。而且,從民間收集音樂素材也是體察民情的一種有效手段。
按照宮廷音樂的演奏場合,其可以分爲外朝音樂和內廷音樂。外朝,是羣臣朝會辦事的地方;內廷,是皇帝和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按照宮廷音樂的功能性質,其可以分爲典制性音樂和娛樂性音樂。典制性音樂主要用以顯示典禮的隆重和皇帝的威嚴;娛樂性音樂主要以供人欣賞、愉悅身心爲目的。
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起源於商朝,傳說,當時有一位樂師叫師涓,他專門收集、整理樂曲,並能演奏動聽的樂曲。有一次,暴君商紂王把師涓抓去,命令師涓專門爲他演奏。但是師涓演奏的樂曲都不合紂王的口味,於是紂王就想要S他。
師涓覺得像紂王這樣的暴君,無法理解激發人們鬥志的好樂曲。爲了應付紂王,他冥思苦想,創造了名叫“靡靡之樂、北里之舞”的歌舞。而紂王聽了卻很高興,於是免師涓一死。從此,紂王整天陶醉在這種歌舞之中,無心治理國家。不久,紂王便被周武王打敗了。
嗩吶
嗩吶,又稱喇叭,是在木製的錐形管上開8孔(前7後1),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嗩吶最初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大約在公元3世紀時,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的形象。在金、元時代,嗩吶傳到中國中原地區。
嗩吶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較廣、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樂器。其發音高亢嘹亮,開朗豪放,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廣泛應用於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秧歌會等儀式伴奏,是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
中國大鑼
中國大鑼是銅製的,扁平圓體,直徑大約90厘米,是鑼類樂器中形體較大的樂器。世界上最古老的交響樂團——德累斯頓交響樂團使用的一面中國大鑼,是中國清朝時期製造的,同時也是進入西洋管絃樂隊的第一件中國樂器。
中國大鑼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打擊樂器,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拿木槌擊奏,經常使用於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主要起增強節奏、渲染氣氛的作用。其宏亮、粗獷的音色,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中國大鑼主要有3種打法:放音擊、悶音擊、邊音擊。
古樂器
古代古典樂器一般按“八音”分類。“八音”是我國最早按製造材料來對樂器進行分類的方法,最早見於《周禮?春宮》,分爲“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這“八音”中的樂器,在後世被稱爲“華夏舊樂”或“華夏舊器”,意思是純正的漢民族樂器。
古代樂器主要有鍾、罄、拍板、鐃、鈸、絲竹、築、笙、竽、壎、缶、排簫、箏、古琴、瑟等。開通絲綢之路後,中國出現了大量的“胡夷之樂”,如琵琶類、羌笛等。慢慢地,漢族樂器和胡夷樂器相融合,組成了現代的民族古典樂器。
古琴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的創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等說。在孔子時期,它就成爲盛行的樂器。至今,已經流傳3000餘年。20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
從古至今,“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爲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特點,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今天,古琴音樂依然是中國音樂的靈魂與精髓。
編鐘
編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青銅鑄成。它由大小不同的多枚扁圓鍾按音調高低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並用木錘和棒敲打銅鐘,發出不同的樂音。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但那時的編鐘多爲3枚一套。隨着時代發展,每套編鐘的枚數不斷增加。古代編鐘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曾侯乙編鐘是目前我國出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編鐘。
簫
簫,又名洞簫、單管、豎吹,是一件非常古老的樂器。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新石器時代開始以竹製作,歷史上亦稱爲“笛”。大約在漢武帝時,它從西域傳入中原。唐代以後,簫專指“豎吹的笛”,即“橫吹笛子豎吹簫”。簫的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至今仍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傳統樂器。
琵琶
琵琶,古時稱“批把”,最早見於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書中記載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批”,向後挑進稱“把”,就命名爲“批把”。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爲“琵琶”,被稱爲“民樂之王”。南北朝時,人們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時,曲項琵琶由波斯經新疆傳入我國,並在南方長江流域一帶盛行起來。現代琵琶就是由曲項琵琶演變發展而來的。今天,琵琶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音樂愛好者的青睞。
笛子
笛子是中國廣爲流傳的吹奏樂器,由於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竹笛”。大約4000多年前,笛的材料由骨制變爲竹製。在漢代以前,笛多是豎吹的。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後,橫笛傳入我國,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重要地位。從7世紀開始,笛子又有了改進,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現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到了10世紀,隨着宋詞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的主要樂器。今天,笛子不僅是我國傳統樂器竹笛的代名詞,而已作爲管樂在交響樂中佔舉足輕重的地位。現在,笛子獨奏表演也被世界舞臺所關注。
蘆笙
蘆笙,是西南地區苗、瑤、侗等少數民族的簧管樂器。相傳遠古時代,苗族的祖先造出日月後,又找來谷種撒到地裏,可惜穀子收成很差。爲了解憂,苗人的祖先從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紮成一束,放在口中一吹髮出了奇特的樂聲。奇怪的是,地裏的稻穀在這種樂聲中,長得十分茂盛,當年獲得了大豐收。從此以後,苗家每逢喜慶日子就吹蘆笙慶賀。而蘆笙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媒介”。 於是,蘆笙在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村寨中享有特殊地位,這些村寨也有了“蘆笙之鄉”的美譽。
古箏
古箏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樂器,在戰國時期廣泛流行,秦國尤盛,史稱“秦箏”。《史記·李斯諫逐客書》中記載:“夫擊甕、叩缻、彈箏、博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 有說法認爲,箏是因其發音而得名,劉熙在《釋名》中說“箏,施弦高,箏箏然”,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傳統的箏樂,早期被分成南北兩派。之後比較代表的是“浙江、山東、河南、客家、潮州”五大流派。到了現代,流派的區別很小,幾乎每個派別都兼具各家之長,平分秋色。而今,古箏依然是民族樂器中的代表樂器。
二胡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古代北部地區的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到了宋代,取名爲“嵇琴”。明清時,它已傳遍大江南北,成爲民間的主要演奏樂器。近代,才被更名爲“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已慢慢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爲獨特的獨奏樂器,也走進了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如今,二胡演奏在世界舞臺享有盛名。
揚琴
據史書記載,中世紀以前,中東的亞速和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國家流行着一種擊絃樂器,名叫“薩泰裏琴”。明朝,隨着中國和西亞、東亞間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薩泰裏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流行在廣東一帶,後來逐漸發展到我國各地。之後,經過民間藝人的改造,薩泰裏琴漸漸演化成爲我國的民族樂器──揚琴。它與鋼琴同宗,音量宏大,剛柔並濟,容易與其他樂器融合,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鑼
在我國,鑼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代,鑼常用於禮儀和戰爭,曾稱爲“金”,故有“鳴鑼開道”和“鳴金收兵”之說。到了宋代,鑼被應用於民間藝術“鼓板”中。元代,除各少數民族的祭祀活動中常常鳴鑼外,它還是雜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明清以來,鑼廣泛用於戲曲和舞蹈音樂及傳統吹打樂中。20世紀後,鑼被各民族廣泛用於民間娛樂、節慶活動、地方戲曲和民間音樂中,成爲民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鼓
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從目前發現的出土文物來看,鼓大約有3000年的歷史。在古代,鼓不僅用於祭祀、樂舞、戰爭和驅除猛獸,並且是報時、報警的工具。近代,隨着社會的發展,鼓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如民族樂隊、各種戲劇、賽船舞獅、喜慶集會、勞動競賽等都離不開鼓類樂器。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已經成爲今天樂隊中不可或缺的成員,是人們喜愛和廣泛應用的樂器之一。
馬頭琴
馬頭琴是我國蒙古族民間拉絃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相傳有一個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爲柱,頭骨爲筒,尾毛爲弓弦,製成二絃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馬頭琴”。它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用它演奏的樂曲,聲音圓潤,低迴婉轉,粗獷激昂,具有濃烈的草原風格,在中國和世界樂器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陽光三疊》
《陽光三疊》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琴歌,根據唐代著名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的名詩爲詞譜寫而成。因詩中有“陽關”和“渭城”這兩個地名,在當時演唱時將其中詩句反覆吟詠3遍,故得名《陽光三疊》,又稱《陽關曲》《渭城曲》。
《陽光三疊》是中國古代音樂作品中具有較的高藝術價值,最早記載見於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的一本琴譜《浙音釋字琴譜》,目前流行的出自1867年編的《琴學入門》一書。《陽光三疊》曲調淳樸而富有激情,略帶淡淡的憂愁,表達了別恨離愁和對遠行友人的關懷。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稱《梅花引》《玉妃引》。在結構上,採用了循環再現的手法,重複整段主題3次,每次重複都採用泛音奏法,所以稱《三弄》。明朱權編輯的《神奇祕譜》記載《梅花三弄》最早是東晉時桓伊所奏的笛曲,之後由笛曲改編爲古琴曲。此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耐寒等特徵,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中國民間二胡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是中國民間音樂的精華之一。1950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此曲,獲得觀衆經久不息的掌聲。1985年,《二泉映月》在美國被製作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11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阿炳以“二泉映月”爲樂曲命名,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更表現出了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坎坷一生。此曲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風格和技巧,展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
《平沙落雁》
《平沙雁落》最早刊於明末的《古音正宗》琴譜集。此曲雖然出現較晚,卻是近300年來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刊載譜集多達56種,有的還同時刊載在不同傳派多個樂譜,累計近百種之多。《平沙雁落》自問世以來,深受琴家喜愛,廣爲大衆流傳,經過加工發展後,形成了段數、調式、定弦、意境等方面不盡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種版本,成爲傳譜最多的琴曲之一。此曲曲調悠揚流暢,通過秋高氣爽、雲程萬里、風靜沙平、鴻鵠飛鳴的描摹,抒發了逸士(節行高逸之士,隱逸者)的心胸遠志。
《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古琴曲。在歷代傳譜中,此曲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曲譜最早見於明代蕭鸞撰寫的《杏莊太音續譜》:“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漁樵問答》採用漁者和樵者對話的形式,以上升的曲調表示問句,以下降的曲調表示答句。此曲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
《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意在表現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以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喚起了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
《漢宮秋月》原爲崇明派琵琶曲,如今流傳有多種譜本和演奏形式,而最爲流行的演奏形式是箏曲和二胡曲。箏曲《漢宮秋月》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東箏曲,演奏運用了吟、滑、按等諸多技巧,風格淳樸古雅;二胡曲《漢宮秋月》速度緩慢,旋律經常出現短促的休止和頓音,音樂時斷時續,運用了各種複雜的技法,具有較深的藝術感染力。
《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是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也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傳,此曲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創作的。《陽春白雪》是由民間器樂曲牌儀《八板》或《六板》的多個變體組成的琵琶套曲,各個《八板》變體組合在一起形成變奏的關係,之後又插入了《百鳥朝鳳》的新材料,因此其是一首具有循環因素的變奏體結構的曲子。
現存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陽春白雪》以清新流暢的旋律和輕鬆明快的節奏,生動地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初春美景。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原是一首琵琶獨奏曲,稱爲《夕陽簫鼓》。20世紀20年代,上海新式音樂社團將其改編爲一首民樂合奏曲,並根據此曲詩情畫意的內容,取名爲《春江花月夜》。此曲作爲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之一,出現在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古樸、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用含蓄的手法表現了深遠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此曲就像一幅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讚頌了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大麴中的法曲精品,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其由唐玄宗作曲,描寫了唐玄宗嚮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故事,舞、樂和服飾都注重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
在唐代宮廷中,《霓裳羽衣曲》倍受喜愛,在盛唐時期的音樂舞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唐玄宗親自教梨園弟子演奏,由宮女歌唱,伴奏採用了磬、箏、簫、笛、箜篌、篳簟、笙等金石絲竹。其藝術表現力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聶耳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雲南玉溪人,著名音樂家。1935年初,他創作了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享譽全球,成了他作爲一個音樂家的標誌性作品。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代表作品還有《畢業歌》《前進歌》《大路歌》《開路先鋒》《碼頭工人歌》《新女性》《飛花歌》《塞外村女》《鐵蹄下的歌女》《告別南洋》《梅娘曲》《賣報歌》,歌劇《揚子江暴風雨》等。
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黃訓、孔宇,廣東番禹人,出生於澳門,近現代音樂家、作曲家。他共創作歌曲250多首,大合唱4部、歌劇1部、交響曲2部、管絃樂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鋼琴等器樂獨奏、重奏曲多首。代表作有《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遊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莫提起》《黃河之戀》等。其中1939年創作的《黃河大合唱》是他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是一部反映中國人民爲求民族解放、爭取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而鬥爭的優秀作品,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舞蹈的起源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上古時代,它就充當着人們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隨着人類生產勞動而產生的,動作和節奏與勞動是密切相關的。不管是哪一種勞動,人的手腳總是要活動的,手用以拍打,腳用以踩踏,在某種動作連續重複過程中,就產生有規律的節奏,再伴以呼喊或打擊石塊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現了。
古代舞蹈
舞蹈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用手舞足蹈來表達他們最激動的思想情感。那時的舞蹈活動幾乎滲透到人類社會的一切領域:勞動、狩獵、戰爭、祭祀和娛樂等。隨着社會的發展,舞蹈的思想內容和形式技巧也有很大的發展。祭祀祖先、歌頌英雄的樂舞,莊嚴肅穆、氣勢雄偉;宴樂娛樂的舞蹈抒情優美、技藝絕倫。流傳在各族人民中間的舞蹈,更是千姿百態,成爲我國燦爛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代舞蹈作品
中國古代著名舞蹈作品有很多,其中代表性作品有:《大武》,周代編創的歌頌武王伐紂獲得勝利的樂舞作品;《靈星舞》,又名《象教田》,漢代祭祀后稷的樂舞;《盤鼓舞》,又名《七盤舞》,漢代具有較高技藝性的舞蹈;《東海黃公》,漢代具有一定情節和人物性格的由兩個人扮演的角抵戲;《劍器》,唐代流傳比較廣泛的屬健舞類的表演性舞蹈;《胡旋舞》,唐代時從康國傳來的民間舞;《踏謠娘》,唐代盛行的民間歌舞戲。
習俗舞蹈
習俗舞蹈,又稱儀式舞蹈、節慶舞蹈,是中國很多民族在婚配、喪葬、種植、收穫和其他一些喜慶節日所舉行的各種羣衆性的舞蹈活動。在這些舞蹈活動中,表現了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民族性格和社會風貌特徵。如彝族的喜背新娘,土家族的跳喪舞,維族的刁羊,廣東、廣西、雲南、湖南的跳春牛,朝鮮族的農樂舞等。
宗教、祭祀舞蹈
宗教、祭祀舞蹈是一種進行宗教和祭祀活動的舞蹈形式。宗教舞蹈,主要是用以祈求神靈庇佑、五穀豐登、除災去病、逢凶化吉、人畜興旺,或者是答謝神靈的恩賜;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種禮儀性的舞蹈形式。過去人們用以表示對先祖的懷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對自己的保佑和賜福。如民間的巫舞、師公舞、攤舞,滿族的腰鈴舞、單鼓舞,薩滿教的跳神等。
獨舞
獨舞是舞蹈形式之一,又稱單人舞。獨舞有以下幾種類別:結構完整、自成篇章的舞蹈作品;舞劇中塑造人物、抒發人物內心感情的重要手段;羣舞中獨舞的段落;古典芭蕾中的“變奏”。獨舞意境深邃、結構精練,以豐富的情感、生動的舞蹈和高超的技巧相結合,創造出完美動人的舞蹈形式。因此,獨舞對錶演者的要求非常嚴格,獨舞演員應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全面的藝術修養、高超的表現能力和嫺熟的技術技巧。
羣舞
羣舞是人數不等的多人舞,具有豐富多彩的畫面變化和舞蹈構圖。由於其是一種集體性舞蹈,對動作的整齊和風格的一致有嚴格的要求。羣舞大致可以分爲抒情性舞蹈和情節性舞蹈兩種。
羣舞是中國舞蹈中最常見的一種舞蹈形式,在舞劇、大型歌舞、音樂舞蹈史詩中出現的多人舞蹈,目的在於創造規定情景、烘托氣氛、展示民族風格和突出地方特色。羣舞有時也穿插在獨舞、雙人舞和三人舞中,以突現羣衆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人物形象,並從藝術上通過變化、對比來增強美感。
集體舞
集體舞通常指在校園、都市廣場和廠區中,由大衆集體表演的舞蹈形式。其區別於鄉村村民年節之際的集體性、自娛性的民俗舞蹈,也區別於舞臺上由多人表演的羣舞。
作爲一種大衆性舞蹈,集體舞帶有強烈的自娛性,舞步一般比較簡單,隊形變化也不復雜,是一種比較容易開展的舞蹈形式。集體舞有利於活躍市民、學生和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現在大多數集體舞的動作,來自於中國的民俗舞蹈和西方的舞會舞蹈。
民間舞蹈
民間舞蹈是一種大衆所喜聞樂見的舞蹈表現形式。其產生並流傳於民間,由於歷史傳統、民族性格、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甚至自然環境等影響,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民間舞蹈的風格、特色有着明顯差異民間舞蹈是其他專業舞蹈創作的主要素材來源,古典舞蹈、宮廷舞蹈、劇場歌舞和舞會舞蹈都與其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
中國的戲曲舞蹈和新的創作舞蹈,也大量吸收了各種民間舞蹈。其共同特點是:多用道具,載歌載舞,自由生動的表演形式和藉助故事傳說,形象鮮明生動,內容和形式緊密結合。
新疆舞的特色
新疆維吾爾族是中國極富特色的少數民族,而新疆舞更是別具風情。以維吾爾族舞蹈爲代表的新疆舞,擅長於頭部和手腕的運用,通過頭部的搖、挑,移頸和豐富多變的手腕動作,再加上昂首、挺胸和立腰等姿態,以及眼神的傳情達意,能夠表現出不同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真實性格。微顫,是新疆舞富有特色的動作,身體有規律的微顫或變換動作時一瞬間的微顫,使得舞蹈動作優美柔和,銜接非常自然。快速多姿的旋轉,也是新疆舞的特色之一,常常掀起舞蹈的高潮。
傣族舞的種類
模擬性舞蹈,如孔雀舞、馬鹿舞、白象舞、蝴蝶舞、魚舞、大鵬鳥舞、鷺鷥舞、竹雀舞、猴子舞等;生活舞蹈,如花環舞、篾帽舞、划船舞、撈魚舞、摘花舞等;自娛性舞蹈,如戛光舞、象腳鼓舞、依拉恢等;儀式性舞蹈,如宮廷舞、臘條舞、祭祀舞、扇子舞、兒童舞、戛界等;歌舞,如十二馬、戛喃燕等。
孔雀舞和戛光舞是傣族舞蹈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它們概括了傣族舞蹈的風格、韻律、舞姿造型和動作的組合規律,是傣族舞蹈的精華,反映了傣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審美特徵。
工藝美術
帛畫
帛是一種質地爲白色的絲織品,而帛畫就是在帛上用筆墨和色彩描繪人物、神靈、飛鳥、走獸、異獸等形象的圖畫。帛畫約興起於戰國時期,到西漢的時候,帛畫的畫面更加豐富,形象刻畫細膩,色彩富麗,表現技法純熟,帛畫達到了高峰。
1949年,在長沙東南郊楚墓中發現了一幅畫在白色絲帛上的繪畫,後來定名爲《人物龍鳳圖》,是迄今所知的中國最早的繪畫作品。這幅2300多年前的古畫,是用流暢挺勁的線條勾勒出來的。此畫雖然已經斑駁模糊,但是畫中所描繪的人和龍鳳的造型仍然清晰可見。
漆畫
漆畫是以天然大漆爲主要材料的繪畫,除漆之外,還有金、銀、錫、鉛、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漆畫的技法豐富多彩,根據其技法不同,漆畫可以分爲雕漆、彩繪、刻漆、嵌漆、堆漆、磨漆等不同品種。漆畫既是藝術品,又是實用裝飾品,成爲壁飾、壁畫和屏風等的表現形式。
中國是世界上產漆最多和用漆最多的國家,漆畫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浙江餘姚河姆渡發掘的朱漆碗,已有7000年的歷史。河南信陽長臺關出土的漆瑟,彩繪有狩獵樂舞和神怪龍蛇等形象的漆畫,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
壁畫
壁畫是以繪製、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製作的畫,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繪畫形式之一。現存史前繪畫大多是洞窟和摩崖壁畫,最早的距今約2萬年。壁畫以技法區分,有繪畫型和繪畫工藝型兩種。
唐代是壁畫的興盛期,如敦煌壁畫、克孜爾石窟等,是當時壁畫藝術的高峰。宋代之後,壁畫逐漸衰落。1949年後,壁畫得到恢復和發展。1979年,北京首都機場壁畫羣體完成。之後,不斷在一些新建築中增設壁畫,很多作品在藝術表現力、製作技法,以及繼承傳統、借鑑外國經驗方面,都有所發展和創新。
石窟壁畫
北朝石窟壁畫是瞭解那個時代佛教繪畫的重要資料,最爲著名的是克孜爾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在克孜爾的236個洞窟中,有70多個洞窟的壁畫保存完好。主要題材是說法圖、佛本生故事、佛傳故事和譬喻故事等,以單幅的形式表現一個故事內容,這種獨特形式對敦煌早期的壁畫有一定的影響。
敦煌的第一個洞窟興建於366年,敦煌早期洞窟中的壁畫和彩塑受印度和中亞影響比較大,而獨特的“敦煌風格”直到北魏時纔開始出現,中原文化對其影響到西魏時期變得更爲明顯。這一時期所創作的繪畫內容大多是佛本生故事和僧尼故事。
中國畫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中國傳統的繪畫。在古代,中國畫沒有確定的名稱,一般稱爲丹青,主要指畫在宣紙、絹、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近現代以來,其爲了區別於外國繪畫而稱之爲中國畫。
中國畫是用中國所獨有的毛筆、水墨和顏料,根據長期形成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法則而創作出的繪畫。其題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非常具有傳統特色,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道德、哲學、宗教、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丹青
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欔兩種可以製作顏料的礦物。因丹青兩色不易褪色、變易,也比喻堅貞。中國古代繪畫中常用硃紅色和青色,《漢書·蘇武傳》中記載有:“竹帛所載,丹青所畫。”所以,丹青成爲繪畫藝術的代稱。
仕女畫
仕女畫是人物畫的一種,原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士大夫和婦女生活爲題材的中國畫,後爲人物畫科中專指描繪上層婦女生活爲題材的一個分目。不同時代的畫家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來塑造各類女性形象,因此,一部仕女畫史其實也是一部“女性美”意識的流變史。在發展過程中,仕女畫表現領域從最初的賢婦、貴婦、仙女等擴展到了各個階層、各種身份、各樣處境的女子。儘管仕女畫描繪的並不一定都是佳麗美女,但是人們還是習慣將其稱爲“美人畫”。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北宋風俗畫作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作者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其生動地記錄了中國12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以長卷的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納入統一而富有變化的畫卷中,從寧靜的郊區到熱鬧的城內街市,處處引人入勝。《清明上河圖》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使我們瞭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
新安畫派
明末清初,一批遺民畫家以黃山、白嶽和徽州山水爲創作題材而形成的一個繪畫流派——新安畫派。由於這些畫家的地緣關係、人生信念和畫風都具有同一性質,故在當時被稱爲新安畫派。新安畫派的大師們善用筆墨,以黃山的俏麗奇傲來表現自我,以黃山禪宗般的靈境表現超塵脫俗,以黃山時動時靜、變幻流暢的氣韻表現音樂般的節奏和純粹意義的美。他們的作品覆蓋面極廣,滲透力極強,感染力極大,對之後的中國山水畫家,尤其是新安畫家,產生了重大影響。
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於揚州地區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說法不一,一般認爲是汪士慎、鄭燮、高翔、金農、李鱔、黃慎、李方膺、羅聘)總稱。以揚州八怪爲代表的揚州畫派的作品,無論是取材立意,還是構圖用筆,都有鮮明的個性。這種藝術風格的形成,與當時畫壇上的創新潮流和人們審美趣味的變化有着密切的聯繫。他們繪畫的作品數量很多,流傳很廣,僅據今人所編《揚州八怪現存畫目》記載,國內外200多個博物館、美術館和研究單位收藏的就有8000多幅。
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的一個重要繪畫流派,與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爲“嶺南三秀”。嶺南畫派萌芽於晚清時期,創始人是高劍父、高奇峯和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其是在西方藝術思潮的衝擊下,在近代中國藝術革新的運動中逐步發展而成的。
嶺南畫派注重寫生,融合了中西繪畫的長處,以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並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改造出了有時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豔明亮、氣氛酣暢熱烈、暈染柔和勻淨的現代繪畫新格局。
指畫
指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一種特殊畫法。其是以畫家的手指代替傳統工具中的毛筆,蘸墨作畫,所以稱爲指畫。
指畫的創始人是清代畫家高其佩,他曾經用過傳統的毛筆作畫,但是都未能創造出自家的風格,直至他發明了指畫後才獨創一格,成爲指畫的創立者。高其佩發明了指畫後,曾說過他作指畫運用了手的各個部分(指頭、指甲、手掌、手背),可見,指畫不是單用指頭作畫。高其佩的指畫別有一種特殊趣味和技巧,題材有人物、山水、蟲鳥、花卉,有的氣勢磅礴,有的刻畫細微。
版畫
版畫是中國繪畫種類之一,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銅、鋅、麻膠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獨特的刀味和木味使版畫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和地位。
版畫主要通過畫(創作畫稿)、刻(製版)、印(印製、印刷)來完成。其經歷了複製版畫到創作版畫的兩個階段。早期版畫的畫、刻、印者互相分工,刻者只需照着畫稿刻版,稱爲複製版畫;後來版畫的畫、刻、印由版畫家一人完成,稱爲創作版畫。複製木刻版畫已有上千年曆史,而創作版畫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由魯迅提倡,之來取得了巨大發展。
年畫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年畫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清朝道光年間,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寫到:“掃舍之後,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耳。”年畫由此而得名。
年畫是中華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種民間工藝品,以木刻水印爲主,追求熱鬧的氣氛和拙樸的風格,因而年畫色彩鮮明、線條單純。傳統年畫的內容有胖孩、花鳥、春牛、金雞、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等,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和祈望豐收的美好心情,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
瓷器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和“中國”在英文中同爲一詞(china),所以瓷器代表了中國,也代表了深厚的中國文化。中國是世界上率先發明瓷器的國家,爲人類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也爲中國贏得了“瓷器之國”的盛譽。
中國瓷器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製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稱爲“原始瓷”,而原始瓷是作爲陶器向瓷器過渡時期的產物。真正意義上的瓷器始於漢代,宋代是瓷業最爲繁榮的時期。中世紀後,伴隨着瓷器的外銷,中國開始以“瓷國”享譽於世界。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種盛行於唐代的彩陶工藝品,以黃、白、綠爲基本釉色,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爲“唐三彩”。唐三彩不僅是唐代陶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而且還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唐代的政治、文化、生活等。
唐三彩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豔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作爲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文化產品和工藝美術品,唐三彩不僅在中國的陶瓷史上和美術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上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青花
青花是彩瓷的一種,以青花瓷器製品最具代表性。青花瓷器是用含有氧化鈷的鈷礦爲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然後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過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現出藍色,具有着色力強、髮色鮮豔、呈色穩定、燒成率高的特點。
到目前爲止,發現最早的青花瓷器標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現在元代,青花成爲瓷器的主流是在明代,青花瓷器發展到鼎峯是在清康熙時期。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種。
景泰藍
景泰藍是以紫銅爲胎,工藝師在上面作畫,再用銅絲在銅胎上根據所畫的圖案粘出相應的花紋,然後用琺琅彩釉鑲嵌在圖案中,再經反覆燒結,最後磨光鍍金而成,稱爲“銅胎掐絲琺琅”。後因發展於明代景泰年間,且以寶石藍爲主色,故稱爲“景泰藍”。
作爲一種美術工藝品,景泰藍的製作不僅運用了青銅和瓷器工藝,而且融入了傳統手工繪畫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景泰藍製作精美,色彩富麗,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莊重、華貴的獨特風格,博得了人們廣泛的喜愛和讚賞。
木雕
木雕是一種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採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紫檀、銀杏、樟木、龍眼、紅木、紫檀、柏木等。木雕有浮雕、圓雕、鏤雕,或者幾種技法並用。有的木雕塗有顏色,不僅可以保護木質,而且還能起到美化的效果。
戰國和漢代有很多動物雕刻和木雕俑;唐宋時有仙佛、人物、鳥獸等木雕;明清時期,建築木雕裝飾、小型木雕擺件和木雕日用器物發展迅速,並形成了地方特色。建築裝飾木雕大多以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戲曲爲題材;玩賞性木雕則注重發揮木質本身的美感,成爲人們喜愛的藝術品。
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中國漢代皇帝和貴族的殮服,是用很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的。玉衣根據死者等級不同,分爲金縷玉衣(帝王級)、銀縷玉衣(諸侯王級)、銅縷玉衣(公侯級)。金縷玉衣大約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誌》中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這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
1968年,滿城漢墓出土了兩套保存完整的金縷玉衣。其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各由2000多塊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而且每塊玉片的大小和形狀都經過嚴密設計和精細加工,由此可見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水平。
雲錦
雲錦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珍品之一。其用料考究,織工精細,圖案色彩典雅富麗,宛如天上彩雲般的瑰麗,故稱爲“雲錦”。由於現在只有南京生產,常稱爲“南京雲錦”。南京的雲錦和蘇州的宋錦、成都的蜀錦、廣西的壯錦,並稱爲“中國四大名錦”。
雲錦的配色達18種之多,運用“色暈”層層推出主花,色彩豔麗,花紋優美,並大量使用金線,形成了金碧輝煌的獨特風格。雲錦具有鮮明的中國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蘊,不僅用於高檔服裝、演出服飾和少數民族服飾,還用於日用工藝品。
四大名繡
四大名繡,指中國刺繡中的蘇繡、蜀繡、粵繡、湘繡。形成於19世紀中葉,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刺繡產品影響最大,銷路最廣,故有“四大名繡”之稱。
蘇繡,是以江蘇省蘇州市爲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其發源於蘇州吳縣一帶,經過長期的發展,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色彩典雅、圖案秀麗、線條明快、技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爲“東方明珠”。
粵繡,是以廣東省廣州市爲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相傳,其最早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粵繡常以牡丹、鳳凰、松鶴、鹿、雞、鵝爲題材,主要有衣飾、掛屏、屏心、團扇、扇套等繡品。
蜀繡,是以四川省成都市爲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蜀繡歷史悠久,根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繡已經非常聞名,並把其與蜀錦並列,視爲蜀地的名產。清中後期,蜀繡融合了顧繡和蘇繡的長處,成爲全國重要的商品繡之一。
湘繡,是以湖南省長沙市爲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湘繡多以國畫爲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享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
竹編
竹編工藝品分爲細絲竹編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細絲竹編工藝品,是成都地區的獨特手工藝品。起源於清代中葉,當時主要用做貢品。細絲竹編工藝品技藝獨特,以精細見長,具有“精選料、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五彩圖”的技藝特色。粗絲竹編工藝品,是用竹條篾片編成的生活用具和觀賞陳設品。新石器時期的良渚文化遺物中,已經出現了竹編器具。幾千年來,民間竹編扇、涼蓆、涼枕、箕畚、籮、筐、籃等生活用品,而南方地區則逐漸形成了富於地方特色的竹編用具和手工藝品。
草編
草編,是一種民間廣泛流行的手工藝品其廣大農民和藝人運用當地的席草、玉米皮、麥秸、茅草等豐富的地方資源,編成帽子、提籃、拖鞋、地毯、睡席等生活用品。有的是利用事先染有各種顏色的草,編織各種圖案;有的則是編好後加印裝飾紋樣。草編質量優良,品種花樣繁多,富有樸素雅緻的風格,盛銷於國內外。主要品種有山東、河北、河南的麥草編,湖南的龍鬚草編,浙江的金絲草編,臺灣省的草蓆等。
藤編
藤編,即利用山藤,編織成各種傢俱和器皿,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實用工藝品。清代文學家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記載:“大抵嶺南藤類至多,貨於天下。其織作藤器者,十家而二。”藤編工藝品,古雅而不缺乏時代新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其品種多樣,除了有傳統的桌、椅等大宗產品外,還有花架、書架乃至全套的客廳、書房傢俱。藤編不僅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還是一種奇特的生產乃至戰爭器材。《三國志》中記載的“藤甲軍”,就是用藤條編織的戰衣。
剪紙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最具特色、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以自己特定的方式,表現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和普及。剪紙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因其材料易得、效果立見、樣式千姿百態、形象普遍生動,而受到大衆的喜愛;更因其最適合閒暇製作,既可以作實用物,又可以美化生活。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壽山石雕
壽山石雕,是傳統的民間雕刻藝術,是以產於福州北部山區北峯的壽山石爲材料,通過特殊技藝製作出供人玩賞的小型雕刻。壽山石雕與福州的脫胎漆器、軟木畫,合稱爲“榕城三絕”。壽山石雕是天然造化和藝人智慧的結晶,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發展,積累了豐富的雕刻技法。在雕刻藝術上,壽山石雕講究“相石取巧”,就是根據石料的形狀、色彩、紋理等特點進行構思,使自然色相和雕刻技法渾然一體。壽山石雕追求既雕既琢的藝術效果,雕刻品成爲精美、高雅、凝重和睿智的象徵。
篆刻藝術
篆刻是一種特有的傳統藝術,是用篆書刻成的印章。篆刻藝術是書法、章法、刀法的完美結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壯飄逸的書法筆意,又有優美悅目的繪畫構圖,更有刀法生動的雕刻神韻,稱得上是“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篆刻藝術歷史悠久,戰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期,篆刻用料主要是金、玉石、牙、角等,被稱爲“古代篆刻藝術時期”,藝術特點主要以時代來劃分。明清以來,篆刻藝術的特點主要是流派紛呈,直至近現代篆刻大師吳昌碩、齊白石,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篆刻歷史。
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年畫是中國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與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爲“南桃北柳”。其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取了明代工藝美術、木刻版畫、戲劇舞臺的形式,既有繪畫的筆觸色調,又有版畫的刀法韻味,構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楊柳青年畫的題材多樣,內容豐富,以直接反映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時事風俗、歷史故事等題材爲特長,爲廣大羣衆所喜聞樂見。其創立了喜氣吉祥、鮮明活潑、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通過寓意、寫實等多種手法表現了人民的美好情感和願望。
民間繪畫
民間繪畫是一種色彩豐富,造型誇張,看起來有些稚拙,卻鮮活生動,靈氣十足的繪畫形式。中國民間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也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珍品。如今的民間繪畫不僅具有鮮明的時代感,而且富有生活的韻味。
民間繪畫起始於何時無從考證,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已經有了繪畫的身影,廣西花山崖壁畫和寧夏賀蘭山岩畫都見證了中國民間繪畫的歷史。國畫、佛教繪畫、壁畫、版畫都是在民間繪畫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可以說民間繪畫是一切其他繪畫藝術的營養源泉。
彩繪
彩繪是中國最古老的漆器工藝品種,是採用中國大漆和入漆色調製成各種色彩,按畫面和工藝的要求繪製在髹好的漆面上,裝飾在壁畫、傢俱、屏風和各種禮品、紀念品等產品上。其色彩典雅,氣韻生動,栩栩如生,用筆渲染細膩,圖案紋樣精緻優美,可以反映出古今不同時代的畫面,具有中國工筆重彩畫的特色。。彩繪是古典建築木質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建築裝飾藝術。
微雕
微雕,是一種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中最爲微小精細的工藝品。其施工面積非常小,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數毫米的頭髮絲上進行雕刻,而作品要借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才能看到鏤刻的內容,故被歷代稱爲“絕技”。
微雕藝術,是在篆刻邊款藝術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而成的。20世紀60年代,隨着放大鏡等先進科學儀器在微雕領域的運用,微雕便成爲一種別具一格的嶄新藝術。微雕“藝在微”,愈是細微,功夫愈精,價值愈高。微雕“意在精”,非常講究畫面和章法的藝術。
唐卡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其是在松贊干布時期興起的一種新穎繪畫藝術,即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具有鮮明的宗教色彩、濃厚的民族特點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藏族人民視爲珍寶。
唐卡的繪製非常複雜,顏料是天然礦植物原料,色澤豔麗,經久不退,具有濃郁的雪域風格。其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很多領域,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根據製作唐卡所用的材料,可以將其分成兩類:用絲絹製成的唐卡,稱爲“國唐”;用顏料繪製的唐卡,稱爲“止唐”。
繪畫的語言
繪畫是一種藝術實踐活動,運用線條、色彩、造型和構圖,依據一定的形式進行搭配組合。完成的繪畫作品不僅有表現形式的作用,而且還有內容的體現和傳達,即繪畫主題。由此可見,繪畫語言實際上是技巧、形式和內容的有機結合。
繪畫語言的運用,要根據畫家自身的藝術表現力,表現力越強,繪畫作品越具特色。可見,對繪畫語言所佔有的深度和廣度,是檢驗畫家藝術水準高低的標準。不同的藝術家對繪畫語言具有不同的運用,必然會創作出多姿多彩、風格迥異的繪畫作品。
畫祖顧愷之
顧愷之(348— 409),東晉畫家、繪畫理論家和詩人,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顧愷之博學多藝,擅長詩賦、書法,尤其擅長繪畫,如繪佛像、人物、山水、走獸、禽鳥等,筆跡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出之自然。着色以濃彩微加點綴,神氣飄然。
顧愷之的著作有《啓蒙記》3卷,文集20卷,都已失傳。保存的畫論有《魏晉勝流畫贊》《論畫》《畫雲臺山記》。顧愷之提出的“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等著名論點,對以後的中國畫創作和繪畫美學思想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吳道子
吳道子(680—759),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尊稱爲“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爲“祖師”。他性格豪爽,喜歡在喝醉酒時作畫,畫畫時速度很快,像一陣旋風,一氣呵成。他的一生,主要從事宗教壁畫的創作。傳說,他在描繪壁畫中佛頭頂上的圓光時,不用尺規,揮筆而成。就人物畫來說,他吸取了民間和外來畫風,確立了新的民族風格,即世人所稱的“吳家祥”。所繪人物,善用狀如蘭葉或蓴菜條之線條表現衣褶,使有飄舉之勢,稱之爲“吳帶當風”。
米芾的繪畫
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家、畫家和書畫理論家。米芾的繪畫成就和他的書法一樣,在中國美術史上影響很大。其在藝術風格里追求的是自然,題材非常豐富,人物、山水、花鳥,無所不能,尤以山水畫的成就最高。
米芾時常對景寫生,以書法中的點入畫,用大筆觸水墨表現煙雲風雨變幻中的江南山水,世稱“米氏雲山”,不僅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藝術語言,而且對文人畫風成爲畫壇主流起了重大作用。其提出的“墨戲”和“寄興遊心”的繪畫思想,豐富並提升了中國山水畫理論。
齊白石
齊白石(1864—1957),20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十大書法家之一、十大畫家之一。他將中國畫的精神和時代精神統一得完美無瑕,使中國畫得到了國際的重視。齊白石以經典的筆墨意趣傳達了中國畫的現代藝術精神,他的畫向世人傳達了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齊白石擅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以其淳樸的民間藝術風格和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齊白石80歲之後,畫蝦技術頗爲精湛,令人歎爲觀止。他曾說:“爲萬蟲寫照,爲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
潘玉良
潘玉良(1895—1977),著名女畫家、雕塑家,東方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畫院的第一人,她的作品陳列在羅馬美術展覽會。潘玉良繪畫演變的兩大根基是東方藝術情調和印象派技術,她的繪畫藝術就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斷碰撞和融合中萌生髮展起來的。她的畫風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爲基礎,融合了自己的感受才情,用筆乾脆利落,用色主觀大膽。在酣暢潑辣的筆觸下和色彩裏,她的豪放性格和藝術追求表露得淋漓盡致。她用中國的書法和筆法來描繪萬物,對現代藝術做出了很大貢獻。
張大千
張大千(1899—1983)是20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他都無所不通。張大千的藝術生涯和繪畫風格,經歷“師古”、“師自然”、“師心”三階段:40歲前“以古人爲師”,40歲至60歲“以自然爲師”,60歲後“以心爲師”。張大千早年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是山水畫卓有成就。之後,他受西方現代繪畫抽象表現主義的啓發,在傳統筆墨基礎上,獨創了潑彩畫法。這種墨彩輝映的效果,使他的繪畫藝術在濃厚的古典藝術底蘊中獨具特色。
中國字畫的落款
如果字畫是應人所作,要將這個人的名字寫在上款落款的起角處,以此表示敬意。名字下面稱呼可寫“同志”、“先生”、“仁兄”等,稱呼的下面可寫:
雅屬、清屬、大雅之屬,屬“古囑”,即囑咐,意思是這幅作品是應對方高雅的囑咐而作。
雅玩、清玩、清賞,表示這副作品只供對方賞玩而已。
斧正、斧政、削正、郢政,意思是請指導。
哂正、粲正 哂、粲,意皆爲笑。有“見笑了,請正之”的意思。
法正,以法則糾正之,用於行家。指正,指導教正,指誤校正。正腕,指正作者不正確的手腕。
教正、督正、誨正,教正、誨正用於師長;督正“督促指正”用於教導過自己的年長教師。
儷正,意思是對方夫婦均系行家。
補壁,意思是隻供補補空白而已。
惠存,意思是請保存。
連環畫
連環畫,指用多幅畫面連續敘述一個故事或事件的一種繪畫形式。它有多種描繪手法,最常見的是線描畫。連環畫可以追溯到漢朝,那時就有刻在磚上的單幅人物故事畫,像孟母教子的故事畫《孟母斷機杼》就是連環畫的雛形。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寺廟裏有很多佛教故事連環畫,舉世聞名的敦煌壁畫,是石壁上的大型彩色連環畫。到了明清時代,每一個故事,就有一副插圖。清末,隨着石印技術的發展,便有了石印連環畫。1899年,上海文藝書局出版了石印的《〈三國志演義〉全圖》,這是第一部用連環畫形式來表現文學原著內容的作品。
漫畫
漫畫,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一種繪畫形式。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徵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具有強烈的諷刺性或幽默性。“漫畫”的叫法始於日本,我國清末民初就有了同類體裁的作品,當時稱爲諷刺畫、寓意畫、諧畫或滑稽畫等。隨着豐子愷的《子愷漫畫》在《文學週報》上刊出,從1925年起中國正式開始使用“漫畫”名稱。1927年由丁悚、張光宇等人發起成立了漫畫會,是中國最早的漫畫團體。
文房四寶
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墨、紙、硯構成的,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爲“文房四寶”,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文房四寶”在南唐時是指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和婺源龍尾硯。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端硯(廣東省肇慶,古時稱端州)。它們不僅擁有實用價值,也是融繪畫、書法、雕刻、裝飾爲一體的藝術品。2007年,中國科學院技術所、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文房四寶爲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八駿圖》
《八駿圖》是從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畫。畫的是周穆王遊崑崙山時爲他駕車的八匹良馬。《八駿圖》中有8種馬:蒙古馬、哈薩克馬、河曲馬、雲南馬、三河馬、伊俐馬、千里馬和汗血寶馬。馬的名字,一個叫絕地,可以騰空而飛;一個叫翻羽,跑得比飛鳥還快;一個叫奔菁,夜行萬里;一個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陽飛奔;一個叫逾輝,馬毛色彩燦爛,光芒四射;一個叫超光,一個身十個影;一個叫騰霧,能駕雲霧飛奔;一個叫挾翼,身上有翅膀,能展翅翱翔。作品筆墨酣暢、形神俱足,是自由或力量的象徵,鼓舞人們積極向上。最爲著名的是現代繪畫家徐悲鴻的《八駿圖》。另外還有多種版本,作者如白居易、艾啓蒙、陳天明、沈從文、溥佐、李景革等。
印章的由來
印章,也稱印信,最初只是權力的象徵。據《史記》記載,戰國時期,政治家蘇秦曾佩戴過六國相印,證實那時官印已成爲一種制度。秦時,秦始皇對印章規定了嚴格的制度。皇帝的印信稱爲國璽,大臣的印信稱爲章或印。秦始皇統一中國前,曾奪得趙國的國寶“藍田玉”,即著名的“和氏之璧”,並用它製成了有名的傳國璽。到漢朝,印章的製作成爲一種藝術創作。宋朝以後,印章的應用便和書畫聯繫在一起,題款蓋印。印章不但是書畫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也能自立一門,作爲一種獨立的藝術。
中國繪畫的萌芽
石器時代是中國繪畫的萌芽時期,伴隨着石器製作方法的改進,原始的工藝美術有了發展。在若干年前,中國繪畫實例還被認爲只是那些描畫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時代的紋飾。但近年來,在許多省發現了巖畫,使得史學家們將中國繪畫藝術的起源推前至舊石器時代。在這些衆多發現中,也包括了許多描繪人的圖像,有的堪稱鴻篇鉅製。
原始的中國繪畫
古代先民創造的原始巖畫是中國繪畫最早的遺存,大多分佈在西北與西南地區。或許因自然地理環境不同,西北與西南的巖畫各有特色。西北巖畫以刻鑿爲多,圖案以動物爲主,新疆天山岩畫、內蒙古陰山岩畫、甘肅黑山岩畫等爲其代表。西南巖畫以塗飾爲多,圖案以人物爲主,雲南滄源巖畫、廣西花山岩畫等爲其代表。南北巖畫,都以線條爲構圖,或斫鑿,或塗飾,以線成面,大多形成陰面造型,富有幼稚誇張的特點,充滿寫實裝飾之美。
繪畫的種類
繪畫的種類繁多。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爲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爲水墨畫、油畫、版畫、水彩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爲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爲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等。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於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着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徵。
山水畫
山水畫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以山川、自然景色爲主的繪畫藝術。在表現上講究佈局與意境的表達,按畫法風格分爲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等。隋朝時出現了山水畫,分爲南、北兩派。南派創始人是著名詩人王維,北派創始人是唐代畫家李思訓。山水畫的技法包括勾、皴、染、點四個步驟,先用墨線勾出山石的輪廓,再用各種皴法畫出山石明暗向背,然後用淡漠渲染,最後用濃墨或鮮明的顏色點出石上青苔或遠山的樹木。隋代傑出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是青綠山水的開山作,標誌着山水畫已成爲一個獨立的畫科。
花鳥畫
花鳥畫,中國畫的一種。凡以花卉、鳥獸、魚蟲等爲描繪對象的畫,都稱爲花鳥畫。花鳥畫中的畫法有工筆、寫意、兼帶工三種。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動象,在深淺分層次着色;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介於工筆和寫意之間的爲兼帶工花鳥畫。唐朝時,花鳥畫已成爲獨立的畫種。到了五代北宋時期,花鳥畫已經完全發展成熟。東漢陶倉樓上的壁畫《雙鴉棲樹圖》是已知的最早的獨幅花鳥畫,南齊謝赫《畫品》記載的東晉畫家劉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鳥畫家。
人物畫
人物畫是以描繪和塑造人物形象爲主體的繪畫藝術,是中國畫中萌芽最早、成熟最早的畫科。畫法可分三類,一爲白描畫法,二爲工筆重彩畫法,三爲寫意畫法。白描畫法是最早、最簡潔的繪畫表現形式,古代稱爲“白畫”或“線描”;工筆重彩畫法是一種造型工整細緻、色彩濃豔而略帶裝飾性的畫法;寫意畫法是以狂草的筆意,畫出深具禪意的作品。人物畫歷史悠久,在周代即有勸善戒惡的歷史人物壁畫。戰國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與《人物馭龍》帛畫是最早的獨幅人物畫作品。在人物畫中,歷來對塑造形象的最高要求和審美標準主要是“傳神”。魏晉時期的畫論中就已提出了“以形寫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等美學要求和藝術原則。
風俗畫
風俗畫是以一定地區、民族或一定社會階層人們的日常活動、生活面貌、民俗風情等爲描繪題材的繪畫,是人物畫的一種。它採取客觀的視角,真實地描繪社會習俗的場景,並不帶政治的、宗教的或倫理的價值判斷。根據表現生活對象的不同,可分爲市井、舟車、耕織、貨郎、牧童嬰戲等門類。風俗畫在原始繪畫中就得以表現,春秋戰國至魏晉南北朝,風俗畫得到了極大發展。宋代是風俗畫創作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有李嵩的《貨郎圖》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肖像畫
肖像畫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是描繪具體人物形象的繪畫,屬於人物畫的一種,古代稱爲寫真、寫照、或傳神等。種類可分爲頭像、胸像、全身像、半身像和羣像等。肖像畫以現實生活中或歷史上客觀存在的人物爲描繪對象,通過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等創作方法,着重刻畫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徵和內在神韻,獲得形神兼備的效果。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畫繪有墓主人的肖像,形態生動,藝術水平很高。以後,歷代畫家顧愷之、閻立本、曹霸等在肖像畫的創作上均有突出成就。
扇面畫
在中國畫門類中,歷代書畫家都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書寫以抒情達意,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受到歷代文人雅士的青睞。扇面畫曾出現過兩個代表性高峰期:一是以畫團扇爲代表的宋代,二是以畫摺扇爲代表的明清兩代,創作了大批不朽之作,成爲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扇面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據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三國時曹操就請楊修爲其畫扇。到了明代,摺扇出現後,畫家們集書法、繪畫於一扇。從此,扇面畫作爲一種傳統的藝術品廣泛流傳下來,成爲畫家和文人雅士樂於把玩、收藏的藝術品。
鉛筆畫
鉛筆畫是一種以鉛筆或固體礦物爲色素顏料,在不特定紙上,以明暗面爲主,結合線條來表現立體的一種繪畫形式。其最大特點在於每筆幾乎都能代表一個明暗立體的面,而不是通過線條的重疊來表達物體的立體感。它所構成的畫面能給人以簡潔明快、自然流暢的感覺。鉛筆畫的發展是從模擬傳統中國繪畫開始的,之後又融入了西洋繪畫技法,成爲中國鉛筆畫的一次飛躍。
水彩畫
水彩畫,是以水爲媒介調和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它是一種獨立的畫種,其畫法一般分爲透明水彩畫法和不透明水彩畫法兩種。技法的豐富性是它的最大特點之一,國內各種技法約有30多種。它在題材選擇方面十分廣泛,其中風景畫和靜物畫是畫家們非常青睞的兩種題材。中國的水彩畫家更能體會水彩技法的背後的深刻含義,中國畫對筆墨的理解和運用是他們借鑑的寶貴財富。
潑墨
潑墨,中國畫技法的一種。潑墨畫是利用水墨在生宣紙上自然流淌滲化的性能,形成畫面的大結構,再逐步用筆添畫成的作品。這種畫法大部分用在畫大面積的山水畫中的雲霧迷濛,尤其是中景至遠景最適合潑墨畫法。潑墨用水的探索,在當今中國畫創作中已廣泛應用。畫家們在實踐中創造各種手法,目的是爲釋放自我,追求個性鮮明,展示有現代效果的水墨畫新風格。
鐵畫
鐵畫又名“鐵花”、“鐵藝”,是用鐵片和鐵器製成的各種裝飾畫。其題材有人物、山水、花鳥等;形式有立體和半立體;品種除立軸、中堂、橫幅和條屏外,還有合四面以成一燈的鐵畫燈。鐵畫種類很多,有人物木石、山川風景、花鳥草蟲等。鐵畫的製作起源於宋代,盛於北宋。清康熙年間,安徽蕪湖鐵畫自成一體,並逐漸享譽四海。現在,鐵畫藝術廣泛用於建築、裝飾等領域。
寫生
寫生,是直接面對對象進行描繪的一種繪畫方法,基本有風景寫生、靜物寫生和人像寫生等多種根據描繪對象不同的分類。一般寫生不作爲成品繪畫,只作爲作品蒐集素材,但也有的畫家直接用寫生的方法創作,尤其是印象派畫家,經常利用風景寫生,直接描繪瞬間即逝的光影變化,所以有時也被稱爲“外光派畫家”。
藝術之最
最早的電影主題歌
1929年聯華影業公司攝製的電影《野花閒草》中的主題歌《尋兄詞》是中國最早的電影主題歌。《尋兄詞》由《野花閒草》的男、女主角金焰和阮玲玉兩人主唱,導演孫瑜自己作詞,其弟孫成璧作曲,事先灌錄成蠟盤唱片,影片放映時配合畫面現場放出。這首歌曲前後在影片中出現兩次,融入劇作之中,歌曲本身也相當深情,與劇中萬里尋兄的情節非常吻合。自此以後,電影插曲和主題歌正式成爲影片的有機組成部分,被提到了重要地位上。
最早的音樂家
我國曆史上優秀的音樂作家不計其數,其中夔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音樂家。夔生活在公元前2179年左右,即傳說中黃帝和堯舜禹時代的後期。據《尚書》記載,夔曾擔任舜的樂官。夔原是生活在荒僻邊緣地方的有音樂特長的平民,後被舜重用。夔擔任樂官後,曾親自參與著名樂舞《韶樂》的創作和指揮。相傳這部樂舞一直流傳到1000多年後春秋戰國時期,孔子聽後讚歎曰“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可見夔的音樂技能之高超。
最早的音樂刊物
李叔同於1906年2月主編的《音樂小雜誌》是我國最早的音樂刊物。其內容包括音樂、繪畫、雜感等幾大部分,創刊號發表有《序》。該刊第一期除日本人所作的兩幅插畫和三篇文章外,封面設計、美術繪畫、社論、樂史、樂歌、雜纂、詞府等欄目均由李叔同以“息霜”的筆名一人包辦。該作品在我國的音樂刊物出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最早的器樂演奏比賽
唐朝貞元年間(785—805)在京城長安舉行的琵琶比賽是中國最早的器樂演奏比賽。當時,長安的東街和西街搭起了兩座綵樓,在東街綵樓上的琵琶手是來自西域的康國人康崑崙,他是宮廷琵琶演奏家,號稱“琵琶第一手”;在西街綵樓上的是化妝成少女的琵琶演奏家段善本。據《憶樂府雜錄》記載,比賽開始後,康崑崙彈了一曲《羽調錄要》後,段善本立即移到“楓香調”彈奏,結果康崑崙爲段善本的彈奏傾倒,當即拜段善本爲師。
最早的說唱音樂
荀子(約前313-前238)的《成相篇》是中國最早的說唱音樂。《成相篇》的音樂形式取材於民間說唱和歌謠,共分三個樂章。“相”是一種由舂米或築堤的勞動工具發展而成的打擊樂器,用以擊節說唱。“成相”是當時民間流傳的一種說唱、歌謠形式,後來發展成詩歌形式。全篇四句一韻,按一定的節奏朗讀,無固定的曲調,其節奏類似快板。作品大多宣傳爲君治國之道,夾雜有歷史故事,對當時的現實也有所批判。
最早的對外音樂文化交流
西周周穆王十三年(約前989年),周穆王親自率領一支龐大的歌樂隊西行,一直到達與黑海相連的黑湖,全程往返約35000多里。這支樂隊每到一處,就與當地的部落首領互贈禮品並舉行盛大的演出。現在的傀儡戲、皮影戲、雜技等,就是那時傳入我國的。在交通很不發達的情況下,周穆王率隊不辭辛勞,跋山涉水,爲發展中西方音樂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率領的這支龐大的歌樂隊成爲我國最早出國訪問的音樂團體。
最早的音樂學院
西周時期(前11世紀-前8世紀)的大司樂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當時統治階級很重視音樂,把音樂看作治理國家的重要方法。大司樂作爲周朝的音樂機構,掌握着音樂教育和執行禮樂的職能。其培養對象主要是王室和貴族的子弟,也有一些是從民間選拔出來的優秀音樂人才。學習內容主要是音樂美學、演唱和舞蹈。學時7年,從13歲開始學習,20歲畢業。學生人數達1400餘人,其中音樂教師有600多人,可稱得上是一所師資雄厚、機構完備的音樂學校,也是中國最早的音樂學院。
古代最著名的音樂機構
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設立的“樂府”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音樂機構,是漢代經濟水平發展到一定高度,文化相隨發展的產物。“樂府”如同現代的歌詠團,協律都尉是該機構的最高業務領導人。樂府專業工作者將從趙、秦、楚等地區收集來的地方民歌進行整理、加工,然後由協律都尉譜成新曲,教給樂人歌唱,供宮遷帝后王妃、公伐將相等人觀賞。樂府最繁盛時人員達800多人,他們大多是一流音樂家、文學家和民間藝人。
最古老的樂器
據考證,新石器時代的“骨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歷史。它是在中國浙江餘杭的河姆渡遺址中被發現的。“古哨”是用鳥類、禽類的肢骨中段製作而成,長6—10厘米不等,直徑約爲1厘米,中間鏤空,哨器略有弧度。其中有一件骨哨,出土時腔內插有一節肢骨,用嘴對着有孔的一段輕輕吹動,就會發出簡單的樂聲。
最小的樂器
世界上最小的樂器是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樂器口弦。這種樂器在中國彝族、苗族、景頗族、哈尼族的音樂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口弦是在一支細薄的竹片上挖出簧牙,放在嘴邊用指彈撥而發音的。它的重量僅是管風琴重量的百分之一,大多用於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中,也用於舞蹈伴奏。曲調大多即興創作,女士尤其喜愛吹奏。目前,經過音樂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加工,口弦已登上了音樂舞臺,成爲一種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獨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