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偉大號角 > 第4章 三、付諸行動

第4章 三、付諸行動

目錄 下一章

  ●褚光宇說:“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多處提到鼓勵非公有經濟發展,提倡先富帶後富,你甩開膀子好好幹!”

  ●黎福根卻淡淡地一笑說:“我最大的願望,是讓鄉親們早日致富。”

  ●陳紹模說:“咱是共產黨員,現在黨號召我們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咱就要帶個好頭,帶領大夥致富奔小康。”

  ● 付諸行動黑龍江實施飲水解困計劃

  “有了這麼好的水,得想法多活幾年,不然白瞎了這水了。”改水了,黑龍江省尚志市長壽鄉永慶村的幾位老人,真是太激動了。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戰略目標。實現這個戰略目標,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生活在新時代的農民,不僅兜裏要有錢,還要有清新的空氣,潔淨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健康的保障和豐富的文化生活。

  黑龍江省是全國農村人口飲水困難重點省份之一。由於受地理、氣候等自然因素制約,加上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到1999年底,全省仍有一萬個村屯、533萬人存在飲水困難。

  其中,水源性飲水困難村屯6010個、313萬人;水質性飲水困難村屯4230個、220萬人。

  自2000年以來,黑龍江省把握國債投資機遇,加快實施農村飲水解困計劃,取得了顯著成效。到2002年底,全省已完成找井2881眼,佔總計劃的91%,已有13981萬人解決了飲水困難,佔計劃總需解困人數的921%。其中,有761個村屯、4509萬人喝上了自來水,佔已解困人口的約32%。

  飲水工程建成後,羣衆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增加生產上。

  齊齊哈爾、綏化等市的許多地方,由於水源有了保證,於是,紛紛圍井,建成了經濟區,圍井養牛、養羊、建苗圃、手工作坊和小型加工廠等,養殖業和庭院經濟迅速發展。

  經濟發展的同時,羣衆生活質量得以改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許多地方建成了自來水工程,一些村民在家中安上了淋浴器和浴盆,購置了洗衣機。

  羣衆說:“如今,咱農村也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

  克東縣民富村過去羣衆喫水靠土井,水質極差,村民大多患有克山病、腸炎,因水差而搬走。

  在2001年,省水利廳投資30萬元,爲這個村新打了一眼深336米的機井,飲水條件改善了,搬走的羣衆又陸續搬了回來。

  飲水解困工程的建設,在增加供水量的同時,也杜絕了水源的污染,從而大大地減少了羣衆因飲水染上疾病的發生。

  黑龍江省更多的農民,開始過上了更加舒心健康的生活。白族旅遊村實現小康夢

  從雲南省鶴慶縣城往麗江,在距縣城2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楊柳依依、清泉環繞的小村,這裏就是被文化部命名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民俗文化村”的新華白族旅遊村。

  新華村是滇西北遠近聞名的民族工藝村,家家戶戶都有從事金、銀、銅工藝品加工製作的能工巧匠。大至上噸重的銅像,小至漂亮的首飾,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令人愛不釋手。

  新華村共有1100多戶5000餘人,人均只有8分地,單靠發展種植業,僅能解決村民的喫飯問題。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中,村黨總支下決心,依靠民族傳統工藝,幫助村民致富奔小康。

  爲了解決資金問題,村黨總支先後幫助村民,從信用社和農業銀行,獲得2000多萬元貸款。

  同時,與工商、稅務、外貿等部門協調,從政策上爲發展民族手工藝品,打開方便之門。

  爲落實銷路和市場,村黨總支成員帶頭走出村寨,到西藏、四川、青海開拓市場。9名長期在拉薩、四川等地做活的黨員,也經常給村裏打電話,提供市場信息,成爲新華村在外的市場信息員。

  民間工藝師寸發標,是村黨總支重點扶持的大戶。在寸發標的家裏,可以看到滿院子堆放着各式各樣的工藝品。

  寸發標的生意已經遍及全國,不少國外公司也發來訂單,全家人整天忙個不停。

  寸發標說,自己有今天的規模和名氣,首先靠的是村黨總支一班人在政策、資金、市場方面的協調和幫助。

  寸發標發自肺腑地說:“沒有他們,我一個人搞不出這麼大的規模。”

  村黨總支書記楊海清說,就是有了像寸發標這樣的人,整個村子才活起來了。

  如今,新華村常年從事手工藝品加工的村民,已發展到878戶、1200多人。不但年輕小夥子是能工巧匠,連姑娘們也憑靈巧的雙手,打造出一件件漂亮的首飾。這些精美的工藝品飄洋過海,遠銷到了東南亞和歐美各地。

  在2001年,新華村以工藝品加工爲主的個私經濟,收入1746萬元,全村年人均純收入2868元。村民們真正圓了自己的小康夢。依靠科技帶領村民致富

  王銀香是山東省曹縣曹城鎮黨委副書記、五里墩行政村黨支部書記。

  在王銀香的名下,有一大串令人稱羨的榮譽稱號:“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十大農民科技女狀元”等,但是最讓王銀香感到自豪的,還是“黨支部書記”的頭銜。

  經過多年的努力,王銀香把一個貧困村帶上了小康之路。在2001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家家戶戶建起了新瓦房。

  五里墩村在多年前是出了名的落後村。當時,年僅26歲的王銀香,有一個年進萬金的商品門市部。但是,王銀香卻扔掉金飯碗,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扛起了脫貧致富的領路旗。

  王銀香把興辦企業,作爲脫貧的突破口。王銀香勸說丈夫辭去承包縣磚瓦廠掙錢的工作,回村建起了五里墩磚瓦廠。

  剛開始,廠裏產品比較單一。王銀香想,要想真正致富,還得走科技這條路。

  王銀香原有文化程度並不高,但是,她憑着頑強的毅力,認真學習新知識,引進了先進的制磚生產線,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嚐到了科技甜頭的王銀香,帶領全村繼續走科技致富的路子。

  曹縣飼養優質黃牛的條件,得天獨厚。村裏成立的公司,先後承擔了兩個國家級、兩個省級重大科研攻關課題。

  當時,該公司擁有我國唯一的蓋洛威種牛羣,建立了全國最重要的良種肉牛、肉羊基因庫。

  與此同時,1200畝高科技農業示範園,也很快建立,重點發展大田園藝和設施園藝,實現了種養業的一體化開發。呂梁農民制定發展規劃

  2002年11月14日,在呂梁山腹地的山西省孝義市柱濮鎮旺家原村的村辦公室裏,趕來收看黨的“十六大”專題新聞的20多名黨員和村民,正談得興高采烈。

  身材魁梧的村支書馮禮正高興地說:“黨的‘十六大’,開到了我們山裏人的心坎上。這些天,村裏上上下下,都在琢磨怎樣加快步伐奔小康呢。”

  燈光下,村民們的臉上盪漾着歡樂。他們說,呂梁山區是久負盛名的革命老區,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黨的富民政策,給老區人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旺家原村黨支部帶領羣衆,鋪設3000多米地下水管,翻修了5000多米繞山公路,徹底解決了山區人畜飲水和行路難兩大痼疾。

  村民們從河北引進贊皇金絲大棗和優質矮化核桃,使昔日光禿禿的荒山,變成了一片片果林。人均收入由原來的不到300元,增加到2600多元。山裏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村民王得廣大聲地說:“前些年,我一家7口人住在山腰的一個窯洞裏,日子過得苦巴巴的。村支部幫我籌了5000元,在鎮裏開了一個服裝加工店,生意越做越大。如今蓋起了6間新房,買了摩托車,安上了電話,今天的好日子,全虧了黨和政府啊!”

  王得廣的話音剛落,村委會副主任馮世耀,便接上了茬:“現在大夥兒溫飽解決了,但不能滿足,要照黨中央說的幹,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走出大山謀發展。”

  馮世耀拿出一張剛剛制好的旺家原村發展規劃圖,他說:“下一步,我們已合計好了,把山裏的土路全部鋪上柏油路面,修一座小水庫。再多引進幾個果樹品種,發展果品深加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商標。村小學明年一開春,就開辦多媒體電話教室,讓山裏娃娃也享受現代教育;我們還要多種樹、多種草,改善山區自然環境,建立綠色生態農業……”

  夜已漸深,但是呂梁山區的村民們,仍在討論着未來的美好前景。滕頭人把家變成旅遊景點

  滕頭村位於寧波南30公里,被國家旅遊局首批評定爲4A級景點。在2001年,旅遊人次達55萬,收入500多萬元。

  滕頭村給人的突出印象是,這裏是一個城鄉合一的現代田園。村口迎賓路兩側栽有上百種橘樹,成方連片的梨園,奼紫嫣紅的花房,還有植物園、動物園、博物館,錯落其間。

  滕頭農民按時上班,老人領退休金,享受少有教、病有醫、老有靠、戶戶有保險的福利保障,村莊變成一個溫馨的社區。家家小別墅,垃圾用袋裝。

  滕頭村還有高標準的學校、圖書館、天文臺、科技館、文化館,還有賓館、音樂噴泉廣場,儼然一座鄉村都市。

  時任村黨委書記傅企平,道出了滕頭村的“五抓五不忘”。

  抓物質文明,不忘精神文明。滕頭人說,錢袋富不算富,“腦袋”與“錢袋”一起富,纔是真富。

  村民討論制訂了滕頭人形象八條標準,村裏年年評選好黨員、好職工、好村民,大街小巷不見廢紙果皮、隨地吐痰。

  抓工業,不忘農業。滕頭經濟靠企業騰飛,但農業的戲也唱得紅紅火火,相繼邁上高效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的臺階。

  抓先富,不忘共富。“發家致富靠個人,社會保障靠集體”。滕頭村既靠機制,鼓勵個人充分施展才能,又保護弱勢羣體,實現正視人的差距和維護社會公平的統一。

  村裏60歲以上老人,可按月領取360元到720元的養老金。

  抓改革開放,不忘黨的建設。滕頭村有黨員70多名,40%爲35歲以下的年輕人。村裏每半年組織黨員集中學習一次,事事時時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村黨委被評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滕頭人抓發展,不忘保護生態環境。在20世紀90年代初,這裏就成立了國內第一家村級環保機構。

  有位外商打算投資1000萬元,在滕頭辦一家年利潤100萬元的造紙廠。在談判即將告竣之時,卻被村民組成的環委會一票否決。滕頭曾否決了多個希望落戶而有污染的項目。

  因爲窮,滕頭很早就出名了。貧瘠土地上的鄉親們的苦日子,何時纔到頭?以付嘉良爲首的共產黨員,此時站了出來。

  歷時15個春秋,村裏投工43萬個,把1200多塊高低懸殊、佈局零亂、洪澇連年的低產田,改造成大小劃一、溝渠縱橫、排灌便捷的糧田。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因爲沒有固定的安樂窩,有個村民曾搬了13次家。爲此,村支書寢食難安,兩次大造屋,用自己的建築隊,蓋起32棟排列有序、寬敞實用的農家樓。後來又按寬裕小康標準,蓋起了別墅樓。

  滕頭村靠壯大集體經濟、以村富帶民富的路子,闖出一條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農民文明化的路子。

  2001年,滕頭村人均總產值達150餘萬元,實現利稅12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1萬元。

  滕頭村村幹部執政的準則是:“領導出風頭羣衆喫苦頭的事,堅決不幹”。調整農產品結構的關頭,滕頭頂着“農民不種糧,叫啥農民”的懷疑目光,變種糧食爲種橘樹,加工出口橘子罐頭。

  科學的態度,孕育出滕頭人獨特的發展觀,這就是執著挖掘自身資源。

  當經營城市的理念風行,滕頭人早已像經營企業那樣,經營起村莊,把農田改造成觀光農業,把破爛的村莊改造成園林公園,把家變成了景點。莊浪生態農業致富一方

  甘肅省莊浪縣,曾是甘肅省“苦瘠甲天下”的18個乾旱縣之一,也是有名的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曾以“喫救濟糧,穿破衣裳”聞名全省。

  面對窮山惡水,面對貧困飢餓,莊浪人認爲,怨天尤人無濟於事,苦幹實幹纔有出路。莊浪人要生存,莊浪縣要發展,就必須從頭收拾舊河山,創造一片新天地,改善生態,秀美山川,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這一方養不起人的水土,養得活、養得好這一方人!

  幾十年寒來暑往,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堅持不懈,艱苦創業,使全縣生態面貌煥然一新。

  當今的莊浪,看山山青,看地地平,看路路通,看村村新,看戶糧豐。曾飽受飢寒的莊浪人,再也不爲喫穿犯愁了,他們所想的,是如何早日過上小康生活。

  莊浪縣生態建設的歷程,是艱苦奮鬥的歷程,更是科技進步的歷程。這其中,幾代奉獻在莊浪的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沒。

  王寶緒是北京人,1971年從北京林學院畢業,來到了莊浪縣通邊林場,潛心研究乾旱地區落葉松育苗技術。

  王寶緒採用各種辦法,提高出苗率。經過好幾年的實驗,終於掌握了種子消毒浸泡法和鋸末覆被育苗技術,使落葉松在乾旱地區育苗成功。

  王寶緒還成功地在乾旱林緣區,推廣了落葉松的種植,奠定了莊浪關山生態林建設的基礎。

  縣林業局副局長蘇仰忠工程師,是1977年畢業的本地大學生。

  爲了讓農民早點掌握林業科學技術,早點富裕起來,蘇仰忠帶領全縣的林業科技人員,大搞果園技術承包。他把蘋果由原先的“3211”樹形,改爲“321”樹形,使果樹的掛果率提高了五倍以上,畝產由200公斤提高到1050公斤,個別甚至高達2000公斤。

  這項技術,引起了省內外專家的重視,一致認爲,這種樹形在乾旱地區,非常具有推廣價值。

  由於羣衆崇尚科學,行動踊躍,很快掌握了果園管理技術,使果樹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有的村在幾年之內,由原來的50畝果園,擴大到1000畝果園。

  在蘇仰忠的帶動下,全縣的林業科技人員承包的經濟林示範點,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根據莊浪縣的地形特點,蘇仰忠提出了“山、峁、溝分類經營,酥梨、蘋果、花椒全面發展”的生態建設思路,既解決了困難立地造林的問題,又發展了區域經濟,提高了農民收入。

  這一舉措,使全縣的水果產量,由1971年的年產29萬公斤,提高到1990年的年產15362萬公斤。

  羅秀文是半脫產林業員。1984年,莊浪縣發生了大面積的柳尖胸沫蟬危害,縣境內的柳樹全部受了蟲災。

  爲了防治這種害蟲,羅秀文一個人就搬到大莊林業站的院子裏,在平涼地區森林病蟲害防治站的指導下,開始進行防治研究。

  經過5年的反覆試驗,終於找到了消滅害蟲的辦法,並在第六年進行了大規模的防治措施,基本消滅了柳尖胸沫蟬的危害。

  這項研究成果,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羅秀文被評爲“甘肅省森防先進工作者”。

  在林業科技人員的帶動下,莊浪縣出現了一大批農民技術人員。這些農民技術員,是莊浪林業科技推廣應用的“先遣軍”,也是莊浪農民致富的領路人。

  曾經生活貧困的張潤芽,在學會生態綜合治理技術後,不再只盯着喫飽肚子。他把78畝梯田變成了果園,地頭建豬舍,次果餵豬,豬糞肥地,搞起了“生態農業”。5年來,張潤芽的果園,年產果品一萬餘公斤,年均收入上萬元。

  莊浪縣山地果園,已達16萬多畝,成爲山區農民致富的一條新路子。錦州市委書記成榮譽村民

  在2002年11月20日,在村民們熱烈的掌聲中,黨的“十六大”代表、遼寧省錦州市市委書記褚光宇,再一次來到了義縣九道嶺鎮邊門子村。

  邊門子村是遼寧省有名的“精神文明進家庭”示範村。爲了讓村民發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鄰里團結的優秀美德,多年來,邊門子村組織了尊老敬老、計劃生育等多個話題進行研討。

  男女老幼、左鄰右舍積極參與。通過討論,重男輕女、不贍養老人、鄰里糾紛等一個個棘手問題,紛紛迎刃而解。

  這項由村民自發開展的“道德評議進家庭活動”,推動了全村家庭道德觀念的提升,這種莊稼院裏的“實話實說”,給農村羣衆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帶來生機和活力。

  村民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道德建設給村裏帶來的實惠,生產發展了,生活充實了。

  褚光宇曾多次來到邊門子村,爲村民們發家致富、創建精神文明,出了很多好主意。

  這天,一到村裏,褚光宇就和村民們嘮起嗑來。

  褚光宇說:“你們這兒變化挺快呀!一年工夫,村前鋪上了柏油路,鄉親們穿得也光鮮了。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黨中央非常關心農民的問題。咱們邊門子村精神文明搞得好,腰包還得鼓起來,大夥要加油啊!”

  婦女主任快人快語,說道:“俺們老百姓就盼過上好日子。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給俺們指明瞭路子,大夥吃了定心丸。”

  褚光宇又問:“義縣連續幾年大旱,你們抗旱救災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結構調整是個啥情況?”

  村支書接過話茬說:“我們3900畝地,搭建了800畝大棚,種上了韭菜和西葫蘆,儘管今年旱得厲害,全村靠大棚菜人均增收800元。”

  村民王維玉經營着一個種兔場,輻射9個鄉鎮,帶動280多戶養殖戶。

  王維玉說,在黨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他準備上兩條兔肉加工生產線,爭取帶領更多的人致富。

  褚光宇說: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多處提到鼓勵非公有經濟發展,提倡先富帶後富,你甩開膀子好好幹!

  走進一個大棚,綠油油的韭菜長勢喜人。

  褚光宇關切地問:“化肥農藥用得多嗎?現在很多人喫韭菜,都擔心農藥殘留超標。”

  菜農自豪地說:“俺們這兒保證沒問題。咱大棚裏盡是綠色食品!”

  此時,棚外寒意襲人,棚內暖意融融,鄉親們談興正濃。

  這時,村支書說:“這幾年,邊門子村的面貌一年一個樣,全靠黨的政策好,和各級領導關心支持。大夥商定,聘請褚光宇書記,做邊門子村的榮譽村民。希望褚書記能以‘村民’的身份,爲邊門子村的發展出謀劃策。”

  褚光宇接過大紅聘書,高興地說:

  我得過很多證書和獎狀,唯有這份聘書最珍貴。鄉親們的信任就是最高獎賞!回龍村脫貧變成小康村

  張榮鎖是一名退伍軍人,在當上河南輝縣市回龍村黨支部書記後,回龍村摘掉了“窮山溝”的帽子,變成了“小康村”。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靠着黨的好政策和個人的勤勞苦幹,張榮鎖成爲了擁有近200萬元資產的當地首富。

  而被隔離在深山裏的回龍村的鄉親們,卻仍過着運輸靠人背、喫水靠肩挑、磨面靠石碾、照明靠油燈的貧困生活。

  一人富不算富,共產黨員的責任就是要帶領羣衆一起富。

  在1993年10月,張榮鎖不顧親友的反對,毅然回村,挑起了黨支部書記的重擔。

  在認真分析村情的基礎上,張榮鎖和支部其他成員,帶領羣衆苦戰3年,治理了8座荒坡,硬是在荊棘亂石中,掏出了1500畝梯田,種植了10萬多株果樹。

  同時,又相繼辦起了食用菌場和石材加工廠,集體經濟不斷壯大,不少村民成了萬元戶。

  然而,張榮鎖心裏並不輕鬆。因爲一道15公里長、200多米高的懸崖,把回龍村一分爲二。道路不通,山上的資源無法開發,崖下的羣衆富起來了,可崖上的380多口人,依然過着苦日子。

  張榮鎖常說:“當幹部就跟那牛拉犁、馬拉車一樣,羣衆最需要甚麼,我們就應該幫助他們解決甚麼。”

  於是,在1997年冬,張榮鎖帶領150多名黨員羣衆,開始長達3年多的修路工程。他們揹着揹包,拉着鍋碗瓢盆,挖地穴、倚斜石,在巖縫裏打地鋪。

  遇到危險的打眼放炮,張榮鎖總以“築路敢死隊”隊長的名義,第一個衝上去。

  因回龍村的集體積累有限,爲修路,張榮鎖把自己做生意積攢的72萬元現金,全部貼進去,還低價賣掉了自己的本田轎車、門面房和石材廠。

  張榮鎖忠實地實踐着自己的諾言:

  共產黨員講奉獻不能只掛在嘴上,關鍵時刻要爲羣衆做出犧牲。村支書帶領村民奔小康

  在2002年的初冬時節,湖南省瀏陽市達滸鎮豐田村的村黨支部書記黎福根,與村民繪製起新的村級公路藍圖。

  早在1975年,24歲的黎福根退伍回鄉時,村裏一不通電、二不通路,村民們過着“上山砍柴兌油鹽”的日子。

  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盼望致富的年輕人聚到黎福根的家裏,說道:“黎排長,領我們乾點事吧!”

  望着一雙雙信任、期待的目光,黎福根坐不住了。他領着3個退伍軍人,貸款3000元,辦起了豐田村第一家企業,即煙花材料廠。

  黎福根曾於1982年送貨,到陝西寶雞市,被該市有色金屬加工廠旁一團五彩繽紛的火花所吸引。走近一看,原來是幾個工人師傅,在燒一堆金屬屑。

  攀談中,黎福根得知這種金屬叫鈦,鈦屑的處理成了廠裏的一大難題。

  “如果將鈦屑磨成粉,摻入煙花中,是否會產生更好的效果呢?”黎福根馬上找到廠領導,談了這個想法。

  廠領導很是爽快,當場送給黎福根300公斤鈦屑,並說:“如果你將這些廢物有效利用了,我們廠還要給你發獎金呢!”

  從寶雞歸來,黎福根將海綿狀的廢鈦屑,用鐵錘敲、碎石機軋、磨子碾,折騰了好幾天,得到了30公斤的鈦粉。

  隨後,黎福根揹着這點“寶”,向一家家花炮廠推銷。試驗結果,無論從色彩、亮度,還是燃放時間上,都大大優於傳統花炮品種。

  摻了鈦粉的煙花材料,在花炮生產領域一炮打響,煙花材料廠當年就收入9萬多元。第二年翻了一番,到1987年,該廠產值突破300萬元,實現利潤60多萬元。

  黎福根利用廢鈦,賺了大錢,很多人前來取經。此時,有專家勸黎福根申請專利。

  而黎福根卻淡淡地一笑說:

  我最大的願望,是讓鄉親們早日致富。

  1986年,黎福根鼓勵與他一道創業的黎茂輝,創辦村裏的化工廠,並由他擔保,向銀行貸了4萬元流動資金。村裏很多人認爲黎福根樹了一個競爭對手,對此很是不理解。

  黎福根解釋說:“只要有能力另起爐竈,我就支持!”

  在黎福根的鼓勵和幫助下,村裏一下冒出了20多家以鈦屑爲原料的加工廠,豐田村成了廢鈦集散中心。

  絕大部分村民都進廠掙工資了,新穎別緻的農家住宅,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

  此時,黎福根卻毅然退出了鈦屑加工行列。他心裏想:“只給村民找出路,不跟大夥爭利益。”

  在1988年5月,黎福根在旅途中,從一家媒體上看到一條消息:市場前景廣闊的密封免維護鉛酸蓄電池生產項目,正待研製開發。

  回到家裏,黎福根立即召集大夥商議,決定投資開發。黎福根前往瀋陽、重慶等地,請了10多位專家,投資200多萬元,終於在1991年研製成功。

  經權威機構檢測,豐田蓄電池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投產後,產品供不應求,公司實力迅速壯大。

  緊接着,公司又投資開發出高頻開關直流電源系列、不間斷電源等高、精、尖科技產品。

  1995年,黎福根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肩上的責任給了他更大的前進動力。

  黎福根擴大了企業規模,爲更多村民提供就業機會,還投資30萬元,建起了豐田村第一個福利工廠。

  他又投資在瀏陽市城區,辦了一家竹膠板廠,安排80多個殘疾人就業。

  黎福根還先後投資修築了20多公里高標準鄉村公路,架設了20公里電線,安裝了閉路電視、有線電話,資助16位家庭貧困的大、中專學生上學。

  在黎福根帶領下,豐田村實現了從貧窮到溫飽、從溫飽到小康的兩次跨越。

  全村已有企業32家,覆蓋電氣、電源、冶煉、化工、有色金屬、竹木加工等行業,從業人員862名,人均純收入比1980年增長了70倍。村民中資產超10萬元的近百戶,超百萬元的有10多戶,82%的家庭裝上了電話。

  豐田村正在進行着全面建設小康的第三次跨越。

  而在2002年的12月,雖正值冬閒時節。但是,在四川省廣漢市新平鎮的一心村,卻很少能見到清閒的村民們。

  村黨支部書記鄧啓珍,指着大片綠油油的莊稼說:“黨的‘十六大’閉幕後,鄉親們嘴裏叨唸的都是‘小康’。這不,地裏的活計忙完了,外面的生意可正緊呢!種花種草的、餵雞餵鵝的,都在忙着找市場。”

  隨後,鄧啓珍走進養雞大戶陳紹模的養雞棚裏,只見一排排雞籠裏,數千只的“羅曼蛋雞”,正在埋頭喫着屬於自己的美食。

  陳紹模說,他在10年前就開始養雞,現在已經發展到每年養商品雞兩萬多隻、蛋雞2000多隻,年產值30多萬元。

  說起黨的“十六大”,有多年黨齡的陳紹模說:

  咱是共產黨員,現在黨號召我們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咱就要帶個好頭,帶領大夥致富奔小康。

  陳紹模說,現在村裏已經有10多戶村民,養了雞,收益好,也不愁市場。

  走進村民活動室,只見一個木架上,懸掛着工整抄寫的歌詞。

  鄧啓珍說:“我們把黨的‘十六大’的有關精神,編成了歌,教村民們唱。一邊教,一邊向大夥介紹‘十六大’有關精神,村民們愛聽。晚上,這裏可熱鬧啦!”

  生產致富要有路,得學科學和技術。

  黨中央發號令,“三個代表”指航程。

  調整結構土變金,黨羣關係日日新。

  ……

  這些泛着泥土般淳樸氣息的詩句,表達了農民朋友們立志踏上小康之路的決心與信心。靈臺農民趕着牛羊奔小康

  走進甘肅省靈臺縣,一股清風撲面而來。一件件新鮮事,讓人感到又驚又喜。

  靈臺縣什字塬,方圓600公里。千百年來,這裏的農民以種麥爲生,他們把糧食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

  店子村的潘軍喜老漢,祖孫三代7口人,種了21畝地,到頭來,還是和鄉親們一樣,糧食滿囤,但是手裏卻沒有錢花。

  隨着黨的政策放開後,潘軍喜在2001年開始養牛。飼草不夠,於是,潘軍喜盤算着把麥苗割了喂牛。

  種一畝麥子,純收入不過百元,割了苗喂一頭牛,純收入最少也有1200元。而且,割麥喂牛,不但牛膘色好、上膘快,而且,春天小麥返青之後,還能割第二茬苗。

  在2002年,潘軍喜種了7畝小麥,給4頭牛預備了兩畝,其餘的地全種上了苜蓿草。

  在2001年時,剛給牛喫青麥的時候,一些老農說,祖祖輩輩哪聽說過牛喫麥哩,老潘種了半輩子地,如今是種糊塗了!

  後來,村裏人眼看着潘軍喜拿麥苗養出了好牛,也都跟着割麥喂牛了。

  坐在敞亮的屋子裏,潘軍喜樂呵呵地對客人說:“你看,這電視機、新傢俱,都是拿牛換來的。就連兒媳婦,也是靠養牛,娶進家門的呢!”

  說起牛喫青麥,村民柳兆奇算了一筆賬:2001年,他用一畝青麥喂牛,精飼料用得少了,成本低了,牛還不生病。

  2002年,柳兆奇家出欄兩頭牛,收入4000多元,供兒子上大學的錢也夠了。

  現在的什字塬上,四鄰八鄉的養牛戶,都開始割麥喂牛了。他們說,牛多了,糞也多了,種地也就不用化肥了;牛吃了沒有化肥、農藥的麥子,還正經是個綠色產品哩!

  什字塬的農家院落,多是四合院,上房高大寬敞,是老人和尊貴客人的住處,東偏房一般是用來養牲口用的。

  吊街鄉廟背村青年農民鞏曉亮,用上房養羊,也成了當時靈臺的一大新聞。

  已經在蘭州開店,娶妻立業的鞏曉亮,毅然賣掉了城裏的房子,回到了家鄉。隨後,鞏曉亮從山東買回了96只小尾寒羊,幹起了畜牧業。

  家裏的東偏房窄小,容不下這麼多羊。小兩口合計,眼下這價值7萬多元的羊,可是金貴。於是,人就搬到了東偏房,讓羊住進了上房和西偏房。

  鄰里們看到後,私下裏說:“這娃沒斯文哩,上房咋能給牲畜住呢!”

  秋天,小尾寒羊產羔了,鞏曉亮以低價賣給鄉親們。不到半年,大夥兒都發了“羊”財。

  村民薛海平,在2001年,用130元買回的一隻羊羔,2002年,羊的身價就提到了900元。薛海平還捨不得出手了。

  吊街鄉黨委書記曹亞平,得知鞏曉亮在上房養羊的事後,協調農戶,給他兌換出16畝地。

  鞏曉亮投資30多萬元,建起了16間溫棚羊舍,48間溫棚牛舍,鞏曉亮的羊,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又成立了種業公司,繁育良種,帶動農民致富。

  新集鄉是靈臺縣最偏遠的純山區鄉,生產、生活條件艱苦,許多農民早在幾年前,就遷到了塬上。

  在靈臺縣委、縣政府,提出了“趕着牛羊奔小康”的口號後,“牛經濟”鬧得紅紅火火。

  種慣了糧食的農民,開始把目光轉向新集鄉,當起了“草農”。

  朝那鎮的農民邊志城,前幾年就離開了塬上的糧地,到新集鄉柴朝村,承包了42畝山地種草,養了13頭“平涼紅牛”,每年都收入8000多元。

  2001年,邊志城又把弟弟從塬上叫到山裏,和他一起幹。

  2002年春天,飼草短缺,邊志城組織大夥,賣給陝西18噸苜蓿草,效益比種糧好得多。

  草多了,牛也多了。時任鄉黨委書記馮純祿說:

  現在鄉里是牛比人多。全鄉3138口人,養牛126萬頭,年出欄3700多頭;農民靠養牛換回了“鐵牛”,在塬上買了商品房,讓娃娃到條件好的地方去上學。

  “牛經濟”改變了靈臺縣農民,幾千年來“種地爲喫糧、養牛爲耕地”的傳統觀念,激發了農民調整結構,奔小康的積極性。田陽縣走建設小康新路

  2002年初,在廣西田陽縣尚興村,獲得全國扶貧狀元和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的村黨支部書記莫文珍,剛剛率村民代表,從江蘇省華西村參觀學習回來。

  莫文珍說:“跟華西村比,尚興村差距太大了!我們要不甘落後,不斷創造新業績。”

  尚興村原是坐落在大石山中的特困村,爲生存和發展,部分村民幾年前在莫文珍的率領下,遷到右江河谷邊上的丘陵地帶,搞異地開發。

  憑着自己的一雙手,不花國家一分錢,不避艱辛建新村,大種芒果、甘蔗等經濟作物,走出了一條異地開發、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早在1997年3月,李鵬來到尚興村視察,他走進芒果園,對村民們敢爲人先、異地開發所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並鼓勵村民們要鞏固好扶貧成果,爭取更快發展。

  多年來,尚興村羣衆牢記囑託,艱苦創業,在大量種植芒果的同時,因地制宜,發展甘蔗、荔枝、龍眼、木薯等多種經濟作物。

  同時,大搞地頭水櫃建設和家庭沼氣池建設,實現了“生產不愁水,煮飯不用柴”,形成良好的生態立體種養互動發展的格局。

  2001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40元,成爲全區和全國異地開發脫貧致富的典型。

  時值春耕大忙季節,而龍河村的村民,卻不是在忙種,而是在高興地忙着收穫:翠綠的青椒、鮮紅的西紅柿……

  這是龍河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出現的新景象。

  龍河村的村民,忘不了朱鎔基總理視察這裏的情景。多年來,村民們依靠科技進步,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調出部分良田,種植優質高產秋冬菜,搶佔市場空間,取得了明顯效益。

  2001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508元,成爲百色地區的30個首富村之一,獲得自治區和地、縣“文明示範村”、“小康村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

  村黨支部書記、自治區勞動模範覃劍徵說,龍河村要繼續發揮龍頭作用,帶動全縣高效農業的發展。

  龍河村的園田化建設、節水噴灌工程建設、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建設等,成效喜人。

  在龍河充滿豐收喜悅的田野裏,滿眼都是連片待收的各類優質蔬菜,掩映其中的是建起的新農村。

  琴華村地處僻遠的田陽縣南部石山區,生產生活條件極爲惡劣。

  早在1993年,李瑞環來到該村視察,提醒該村要創出一條生態建設與扶貧攻堅相結合的新路來。

  多年來,琴華村羣衆以興建村公路爲契機,大力發展甘蔗生產,全村種植甘蔗面積達1100畝,成了村民增收的重要產業,逐步擺脫了貧困。

  到2001年底,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083元;貧困發生率由8年前的95%,下降到4%,羣衆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全村基本實現了屯屯通自來水、通電、通路,有了閉路電視,新建樓房1169棟,建有生態地頭水櫃92座,生態沼氣池83個。琴華村正在走出貧困,開始向小康生活邁進。

  時任田陽縣委書記於開林和縣長張良,笑着說:

  再過三五年,整個田陽縣,一定會變得更美、更富、更文明!羌族農民帶富羌族山寨

  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的大山深處,有個名叫劉永光的羌族農民。

  多年來,劉永光靠把握市場脈搏,來調整自家地裏的農產品結構,不但全家過上了小康生活,而且還帶富了左鄰右舍的鄉親。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茂縣偏遠的大山溝,靠做小生意起家的劉永光,一下子承包了本村130畝荒坡地。

  劉永光到縣城內外市場,考察了一番之後,打消了按傳統方式種植的念頭,回到家裏,勾畫出種植蘋果樹的藍圖。

  在迎新春的鞭炮聲中,劉永光帶領全家老小,並率200餘名民工,上山挖樹坑,齊刷刷地種了幾千株蘋果樹。

  爲了保證果樹的肥料供給,劉永光隨後辦起了飼養場,養豬數量從80年代初的30頭,發展到90年代後期的330頭。

  蘋果從掛果那年開始,一連7年,每年現金收入不低於10萬元。

  劉永光種蘋果,聲名鵲起,但是他卻喜中有憂。看到市場上的蘋果一年比一年多起來,劉永光斷定,用不了幾年,蘋果市場就會飽和。

  於是,劉永光把家人召到一起,說:“現在種地要看兆頭,走一步看三步。”於是,劉永光又向村裏承包了140畝荒地,開始發展多個果樹品種。

  阿壩州農科所的技術人員,早已注意到了劉永光。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送品種、送技術上門,把國外的櫻桃樹、李子樹等優良品種,推薦給劉永光,請他進行試種。

  劉永光爲了掌握栽種新技術,天天跑縣農技站,還乘車到雅安四川農業大學,拜師學藝。

  劉永光善於根據當地氣候,嫁接國外大櫻桃,頭一年,嫁接38萬株,成活一萬株。第二年,嫁接7萬株,成活5萬株。

  劉永光善於觀察市場風雲,獲得的新思路,終於派上了大用場。在了1999年,當地出現了蘋果滯銷的現象。

  這時,劉永光毅然決然地砍掉130畝蘋果樹,全部種上在新承包地裏嫁接好的國外大櫻桃,當年就使櫻桃樹發展到220畝,其他果樹50畝。

  劉永光種的櫻桃,不僅色澤誘人,口味宜人,而且個頭挺大,平均一個12克,頭年上市就成了搶手貨,價格連續兩年直線上漲。

  在2001年,櫻桃每500克賣到20元,劉永光一家老小,樂得合不攏嘴。

  劉永光成了當地的水果種植大戶,還辦起了種苗基地,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出售給附近農民。對有的購買戶,劉永光還包教栽種技術。

  茂縣鳳儀鎮,現已成了有名的櫻桃生產基地,產品暢銷成都、重慶、廣州等城市。

  劉永光成了方圓幾十公里羌寨的知名人士,在他的帶領下,茂縣的鄉親們走上了小康之路。南疆軍區開展扶貧顯成效

  疏勒縣尤卡克可其其村,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自然條件艱苦,經濟文化落後。全村400多戶人家,年人均收入只有55元錢。

  在20世紀90年代初,駐地某部按照南疆軍區開展的“百部百村”扶貧幫困計劃,與一牆之隔的尤卡克可其其村,結成了共建對子。

  土地是村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風沙肆虐,土地沙化,多少年來一直困擾着尤卡克可其其村人。

  爲防風固沙、整治鹽鹼、改良土壤,官兵們利用冬春訓練間隙,幫助村裏進行挖渠引水排鹼、造林防沙等10多項農田基礎工程建設。

  在春寒料峭的戈壁灘上,官兵們鐵臂揮舞,汗流浹背,有的手上磨出了血泡,有的被石頭劃傷了手腳,但沒有一人叫苦叫累。

  鄉親們都被官兵們的行動感動了,紛紛送來熱乎乎的煮雞蛋、香噴噴的奶茶和烤饢,慰問官兵們。可是,大家一個也不肯接收。

  村支書烏斯曼急了,一次次地從渠頭跑到渠尾,焦急地吼道:“解放軍同志,休息一下,喫一點吧!你們再不喫我們的東西,我就讓村民把你們趕走!”

  3載春秋寒暑,該部隊先後投入兵力4500多人次,幫助村裏挖出一條5公里長的主幹渠和35公里長的支渠,種植沙棗樹4萬多棵,培育經濟林65畝,新墾良田450畝,形成了一條縱橫長達10公里的防護林帶。使全村的綠化覆蓋率,由過去的8%提高到了65%,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經濟生態環境。

  棉花是尤卡克可其其村的經濟支柱,但以前的棉花畝產只有40多公斤。部隊領導從《新疆日報》上,看到地膜植棉的經驗後,準備在該村推廣。

  然而,當官兵們請來農技員,到村裏推廣這項新技術時,全村卻沒有一個人響應。

  “把地膜蓋在地上不透氣,咋能長出苗來?”不少人聽了直搖頭。無奈,部隊向村裏承包了40畝棉田,搞試驗。

  爲消除疑慮,部隊還與村裏達成協議:在試驗田旁邊,由村民按老方法種兩行,看誰的棉苗出得快,長得好,就留誰的。

  半個月過去了,試驗田裏的棉苗已長出了兩片嫩葉,而按老方法種的還不見苗影兒。

  村民們終於認輸了,紛紛拜官兵們爲老師,給自己的棉田也蓋上地膜,當年就創畝產皮棉100多公斤的紀錄,成爲全縣種棉模範村。

  鄉親們的日子富了,觀念也變了。在官兵們的幫助下,村裏建起了文化夜校,村民們逐步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

  養殖專業戶、皮毛加工廠、機械修理廠、民族服裝廠等村辦和個體企業,相繼發展起來。

  村民阿不都,以前是村裏的“特困戶”,官兵們幫他建起了養牛廠。幾年時間,阿不都就成了有名的養牛專業戶。

  如今,村裏像阿不都一樣存款20萬元以上的,就有40多戶,全村人均收入達2850元。

  尤卡克可其其村,先後被喀什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表彰爲“奔小康示範村”。濱湖村抓林業促進小康

  江都市真武鎮濱湖村,地處淥洋湖畔,與高郵市八橋鎮隔河相望。

  自1984年以來,濱湖村堅持因地制宜,把林業作爲一項產業來抓,充分利用灘塗、防洪民圩、村民老宅基地、京滬高速兩側、八邊隙地等資源,全面發動村民植樹,先後共植樹1200畝,人均植樹05畝以上,其中成片林750畝。

  在林木管理上,濱湖村訂標準、訂責任、訂報酬,全面落實管護措施,促進了村內林業的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濱湖村植樹造林,既重視生態效益,又重視經濟效益。該村積極調整林業結構,在單一水杉樹種的基礎上,引進栽植意楊新樹種,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進一步提高了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爲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

  濱湖村先後通過間伐林木的方式,獲得資金300萬元。在2006年底,一次性拍賣林木,獲得資金120萬元。在2007年,間伐收入100萬元。在2008年,又間伐80多萬元。

  濱湖村按照小康村創建的6大類19項指標要求,先後實施了農田節水、安全用水、道路建設、衛生服務設施、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綠化美化亮化、村部建設、衛生戶廁改造、環境綜合整治等9大工程,極大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環境。

  濱湖村負責人說,當前,全村自來水普及率達100%,硬質化公路實現戶戶通,農田節水渠覆蓋率100%;全村有線電視入戶率98%,電話普及率96%以上,寬帶互聯網入戶103戶,村辦列統企業職業社會養老保險達96%,適齡勞動力基本保險達50%,全村最低生活保障率達100%。

  與此同時,濱湖村還實施了惠民“四免”工程,即免除農民大病合作醫療費、農田水電費、兩工費和涉農負擔等。僅此項工程,濱湖村每年就投入資金達10多萬元。

  村民徐正棟說:

  過去“七架樑、鬥字牆”,就算是好房子了。如今,我們農民也住上了別墅。

  五保戶秦來喜說:

  我的房子是村裏給砌的,自來水費、電費全由村裏負擔,正常生活費用也有了着落。

  感謝村裏對我這個孤寡老人的關懷,讓我也過上了小康生活!

  村民殷有梅十分高興地說:

  村裏娛樂有設施、活動有場所、學習有書屋、休閒有去處,這日子越過越精神了。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內涵之一,就是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林業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濱湖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灘塗、空閒隙地,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工程,把植樹造林作爲一項富民產業來抓,栽下一棵棵樹苗,播撒一片片綠色,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描繪了一幅秀美的新農村畫卷。老練村實施雲嶺先鋒工程

  雲南省景東縣文井鎮老練村,地處川河腹地,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物產豐富,是名符其實的“糧倉糖庫”。

  自實施“雲嶺先鋒”工程以來,老練村黨支部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認真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黨支部一班人結合村情,以“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爲總目標,以加強班子自身建設爲突破口,建制度、強措施、抓載體、樹典型、求實效,積極帶領黨員羣衆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全村形成了以糧、蔗、茶爲傳統產業,以蠶桑、蔬菜、亞麻爲新興產業的新格局,全村呈現了爭先恐後調整產業,你追我趕比發展的勃勃生機。

  新當選的村“兩委”,又雄心勃勃的制定了千畝甘蔗,千畝蠶桑,千畝亞麻的產業大調整規劃。

  儘管村幹部費盡了口舌,村民們硬是不買賬,竟然出現了白天種下的桑苗,晚上便不翼而飛。幾個新興的產業,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夭折了。

  2004年8月,“雲嶺先鋒”工程在老練村啓動,村黨支部緊緊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在全體黨員中開展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和“五好五帶頭”的大討論。

  大討論認真熱烈,他們聯繫思想,聯繫實際,找出了本支部存在幾個共性的問題:

  一是羣衆中有“黨員不黨員,區別兩角錢”的評價,說明了黨員帶領致富能力弱,先鋒模範作用不明顯。

  二是人們常說勤勞致富,我們勤勞了爲甚麼不致富,說明了傳統觀念太深,科技意識淡薄。

  三是村“兩委”一心謀發展,喊破嗓子調整產業,羣衆就是不買帳,說明了羣衆思想有顧慮,強扭的爪就是不甜。

  黨支部專門爲全村黨員逐一分析排隊,結果有四分之一的黨員生活,低於全村平均水平。

  通過大討論,內外對比,促使了黨員大覺醒,從而增強了危機感、時代感和責任感。

  隨後,黨支部趁熱打鐵,以更新觀念爲突破口,以提高黨員素質爲切入點,相繼成立了蔬菜瓜果和蠶桑種養兩個研究會。配置了電教設備,請來技術人員,認真對黨員和村組幹部,進行科技培訓。

  村“兩委”切實轉變領導方法,變指揮型爲服務型,變給我幹爲跟我幹,積極營造帶頭幹事謀發展的氛圍。

  時任黨支部副書記、村主任王和振,帶頭種桑16畝,當年取得了畝收入1600元的好效益。

  以後,王和振不斷摸索種養新技術,收入一年比一年提高,2007年畝收入達4800元,創下景東蠶桑單產之最。

  黨員張邦祥,種桑4畝,2007年畝收入3800元,被聘爲村蠶桑輔導員。

  黨員瀋海波,全家4人,他和父親是殘疾人,長期處於貧困之中。

  黨支部根據瀋海波身殘志不殘的決心和毅力,爲他提供技術和信息,幫助他建立了兩個蔬菜大棚。瀋海波每年僅出售蔬菜,收入就一萬餘元,人均純收入2500元。

  2006年,瀋海波又新植蠶桑3畝,年收入5000多元。通過科技培訓,瀋海波從貧困戶,一躍爲致富帶頭人,在2007年村支部換屆中,瀋海波被選爲支部委員。

  黨員們在支委的率領下,一個個在種桑養蠶的實踐中,獲得了成功。由此,帶動了全村蠶桑產業的迅速發展。

  村“兩委”還根據村民土地分散,難於統一種植的現狀,積極引導土地流轉。

  到2006年底,全村流轉土地1000餘畝,由福泉糖業公司種植甘蔗,村民們又轉過來爲公司打工,既消除了風險,又賺了錢,實現了公司農戶的雙贏。

  由於黨員帶了好頭,村民嚐到了甜頭,全村出現了爭先恐後調整結構,你追我趕大幹產業的新風氣。

  千畝甘蔗,千畝蠶桑,千畝亞麻,千畝茶園的計劃,終於變成了現實。

  84名黨員,除8名年老體弱者外,生活均高於全村平均水平,成爲科學致富的帶頭人,新農村建設的示範人。

  老練村黨員們自豪地說:

  黨員不黨員,請看我的示範田,黨員不黨員,致富路上走在前。

  廣大村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但要確保每戶村民增產增收,取得真正實效,這是擺在黨支部面前的首要工作。

  爲此,黨支部把提高村民科技素質,作爲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認真落實。

  他們藉助蠶桑養殖和蔬菜協會的成立,在會員中進行相互交流,認真探討,共同提高,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把着力點放在黨員、團員和村組幹部隊伍的培訓上,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措施,對他們進行致富能力培訓,提高他們帶頭致富,帶領羣衆致富的能力。

  根據產業發展重點,他們每年舉辦三期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專門聘請縣、鎮農牧技術人員講課,實地指導。

  通過幾年的強化培訓,凡55歲以下的黨員,都基本上掌握了兩門種養殖技術,從而增強了帶頭致富的本領。

  着力培養廣大團員青年的創業熱情,充分發揮他們有文化、有技術、年輕力壯的優勢,激發他們熱愛家鄉和建設家鄉的熱情。鼓勵有技術的外出務工青年,返鄉創業。

  他們還認真實施“三培養”,即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爲村組幹部。

  黨支部在村組換屆選舉中,重點培養、引導年輕的致富能手成爲村組幹部。

  在2003年到2008年期間,老練村共發展黨員16名,其中14名爲35歲以下的青年致富能手。

  正因爲藉助了科技這把金鑰匙,打開了老練村產業調整止步不前的新竅門,促使幾大產業根深葉茂,健康發展。

  通過構建一件件民心工程,老練村社會和諧,治安良好,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村黨支部和全體黨員,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羣衆的擁護。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李君如等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雲南小康村模式比較研究》宣宜等著中國書籍出版社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陳躍主編中央文獻出版社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學習讀本》本書編寫組編新華出版社

  《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偉大號角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正式確立陳秀伶編寫00

目錄 下一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