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
葉兒青青,風中搖曳。
蘇平南看着這株老山參,眼中帶着一抹快意。
這是一株老山參,而且還是一株二十幾年的老山參。
山參這種藥材,二十年便是一道坎,一旦過了二十年,藥力上幾乎成倍增長。
上一世,他採藥隊的隊長吳老黑來這座山上獵兔子,結果在這裏發現了這株老山參。
最後,憑這一株老山參,吳老黑起了八間大瓦房。
平日裏,吳老黑仗着他年輕,見識淺,其他人挖到的藥材,吳老黑三七分,而自己一直按照七三分,吳老黑拿七。
礙於自己每個月都要給家裏拿錢,沒辦法開拓自己的渠道,無法和吳老黑翻臉,因此只能忍着。
因此,此番搶了這野山參,蘇平南沒有半分愧疚。
他順着山參開始小心翼翼的挖起了土,野山參這種東西,年份長不長是一個價,完不完整又是一個價。
若是不小心挖斷了幾根鬚子,那些狠心的藥材商,直接給你把參價打骨折。
蘇平南雖然沒有挖過如此年份的山參,但是也挖過參,加上這些年採藥材的經驗,這株鬚子衆多的野山參開始逐漸顯露出了他的完整姿態。
大概用了六個小時,天色也逐漸由凌晨清涼到晌午的熾熱。
蘇平南全神貫注,最終將最後一根山參鬚子清理了出來。
“成了!”
蘇平南看着手中完整的野山參,情緒盎然的說道。
隨後,蘇平南連忙下了山,回到家中找東西包裹了起來。
跟許小言說了一聲自己要去縣城,不用做他的飯了,便借了一輛自行車,朝着縣城而去。
大概下午兩點,蘇平南來到了江城藥材批發市場,來到了一家名叫聚仁堂的藥鋪前。
“把你老闆找來,我這裏有一株年份品相極好的老山參!”
來到櫃前,蘇平南直接道。
聽到這話,那夥計急忙上樓去請老闆。
不多時,一個胖乎乎,大概三十來歲的青年男子從樓上走了下來。
“朋友,你當真有年份高的野山參?”
此刻,那青年湊上前來,睜眼看着蘇平南道。
李世傑,聚仁堂的老闆,除了這個身份外,還是海城一個大商業家族的庶子。
現在的他還沒發跡,要再過七年,那股春風徹底吹開,這傢伙先是跟自己海關上的舅舅做事,吞喫不少好東西,後面北上跟毛子交易,成了數得着的倒爺。
而今天,則是李世傑那位舅舅五十整歲。
這也是蘇平南來找他的原因,他的山參想要出手,若是去普通的藥鋪,肯定會死命壓價,畢竟山參對他們來說,藥進藥出,賺的是差價而已。
而李世傑則是需要一份好的壽禮,野山參,自然當仁不讓!
除此之外,他需要提前和李世傑打好照面,後面有生意需要他來出力。
“李老闆,絕對好貨!”
說完,蘇平南直接將山參擺了出來。
見到這野山參,李世傑看了幾眼,嘴角不由露出了一抹笑意。
“一般一般,二十幾年的老山參,不過,你挖參技術確實不錯,參很完整,品相很好。”
聽到這話,蘇平南知道這貨想要壓價了,而後不緊不慢的道。
“山參大補,若是李老闆身邊有體虛之人,這山參自是好物。”
“若是李老闆低於六百大團結的話,李老闆也就不用和我談了。”
聽到這話,李世傑詫異的看了蘇平南一眼,一般藥商收藥,藥進藥出,謀取差價,可是蘇平南剛纔篤定自己一定會將這參送人,不知爲何,他感覺蘇平南彷彿看透了他一般。
“兄弟調查過我?”李世傑試探性的說道。
“沒有,信口胡謅而已。”
聽到這明顯說謊的話,李世傑沒有繼續追問,若是這蘇平南調查過他,那必然是對她有所求。
那着急的應該是蘇平南。
“這山參我要送給我舅舅,不壓你價了,六百大團結就六百大團結!”
“收貨!”
李世傑衝着那店員擺了擺手。
隨後,那店員擺了擺手,從櫃子裏取出錢來。
蘇平南一手交參,一手取錢,點了點之後,便直接轉身離開。
只是,當蘇平南走到鋪子門口的時候,身後的李世傑有些意外,開口叫住了他。
“你專程來找我,僅僅就只是爲了賣參?”
“不僅於此吧?”
李世傑的預感很強烈,同時也是這種預感,讓他在生意場上無往不勝,因此才生出了奪嫡的心思!
“我屆時會專門來找你的,不過我現在渾身上下的資產就六張大團結,我說了你也不會信,信了我也佔不了大頭。”
“安心等着吧!”
這個年代,春風吹起,外進內出,海關便成了內外貨物的中轉站,由於各種原因的存在,其中積壓了很多貨物,只需要向海關繳納一定的費用,那些到期未曾領走的貨物,便可以拉走,而繳納的這些費用,是拉走貨物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是合乎法律的生意,前世李世傑也是靠這東西起家。
只不過,如今的蘇平南財力有限,和李世傑地位嚴重不對等,因此先打個照面而已。
“神神叨叨的有點怪,但是又不讓人那麼反感!”
看着門口方向,李世傑喃喃自語道,說罷,他便將目光看向手中山參,喜不自禁。
蘇平南則是拿錢來到了供銷社,買了一些米麪糧油,另外加了兩板肥膩的五花。
蘇平南拿着大袋小貸的東西,就準備騎車回家的時候,旁邊一個漢子看到蘇平南後,徑直走了上去。
“夥計,要煤票不?”
聽到這話,蘇平南停了下來,而後看向男人手中的煤票,憑此票可領煤一噸!
85年,全國取消了糧票等票證,究其原因是發展水平上升,糧食豐裕了,不需要再限量。
但同樣的糧票的取消,讓人覺得票證制度要被取消,以至於很多票都是低價賣出去。
但實際上,票證制度真正的開始退出歷史舞臺是在92到97年。
一瞬間,蘇平南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壯生意。
“這煤票,有的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