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朱棣假死?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 > 第3章

第3章

目錄

第3章

朱高煦一向高傲,此刻卻是搖了搖頭,露出苦笑。

“本王沒有多少把握!

現在整個朝堂的大臣都是傾向於太子,哪怕本王受到父皇的寵愛,可以佩劍上朝,參政議事。

可畢竟還不是太子。

那些重臣竟然沒有一個站在我這邊的,反而要去站在那個整天研究奇奇怪怪,紮在田地裏的死胖子那邊。

就他那樣的人,即便是當上了皇帝又如何?

他會好好管理天下嗎?

難道靠着種田回到上古時期嗎?

你問問這些漠北韃子答不答應!”

說到這裏,他的語氣中充滿着不屑和抱怨,眼中閃爍着對於皇位的渴望。

他又看了一眼那三位衣着不凡的男子,轉而又提氣正色加大聲音道:“的確,本王沒有十足的把握,但現在陛下的御駕就在我們身邊,遠離朝堂,機會可謂是千載難逢。

本王想提醒大家,是讓我那不中用的大哥上位,你們繼續受苦?

還是.....

當然,你們還有別的選擇,支持我登上大寶,我成功之後,你們就是大大的功臣,本王定會厚待大家。

你們意下如何?”

他說話的時候,如同拋出了誘餌,眼睛更是直接看向了三人。

那意思再明確不過了。

爲首的三人也是互相的看了一眼。

他們眼神交織在一起,彼此無言也穿遞着諸多信息。

這個驚天的消息都說出來了,讓他們知道了。

他們不答應恐怕也是沒有辦法活着走出大帳了。

這幾乎是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題了。

片刻後,三人終於是下定了決心,達成了共識。

大不了就再幹一場吧!

其中一人高聲說道,他的聲音自信而果斷:“既如此,我常家願助殿下一臂之力!”

“徐家願助殿下一臂之力!”

另一人緊接着說着,他的眼神中也閃爍着野心的光芒。

“郭家也願助殿下一臂之力!”

最後一人也堅定的表明了態度,三人的聲音在廳堂內迴響。

讓朱高煦的臉上都樂開了花。

有三大家族相助,即使沒有那些朝中重臣的支持,自己的籌碼也夠了。

只要武將這邊搞定了,至於那些文人,不聽話的S了就是了。

這一點,當年朱棣靖難也是這樣乾的。

朱高煦十分得意,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登上了皇位,端坐在龍椅上,接受朝臣的跪拜了。

....

漠北,上都府。

朱棣的御駕就設置在此處不遠,此處是漠北腹地,曾經是北元的首都。

“老陳,你那斷脈之法堅持不了多久,我們還是要儘早將陛下接出來,把這死人給換上去。”

姚廣孝一臉嚴肅地看着御醫陳谷一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心和緊張。

“你們說陛下幹嘛非要搞這一出啊?帝王假死,歷朝歷代也未有的情況啊!”

龐林滿臉的不解,他眉頭緊皺着看着牀上這個已死的人。

這個人也就是長得和皇帝像一些,就被陛下給S了,還被陛下利用來弄這樣一出鬧劇來。

他還是覺得有些荒唐。

他是一個鐵面無私,直爽之人。

從來就是有甚麼說甚麼。

姚廣孝看了龐林一眼,揚起嘴角笑道:“從德啊,你是一個簡直直接的人,也不願意去管這天下的局勢。”

姚廣孝頓了頓,繼續說道。

‘太子殿下整日沉迷農業,不問朝中之事,個人形象也是有失威嚴,漢王殿下卻是越來越受到恩寵,他可對那個位置垂涎已久了。

陛下明裏暗裏都表現出對於漢王的寵愛,對於太子的鄙夷,廢太子已經是早晚的事了。

朝中之人怎麼可能會沒有察覺。

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下,卻沒有看到朝中大臣大規模倒戈投靠漢王,這就十分奇怪。

陛下假死,就是想看看這背後還有甚麼玄機!’

姚廣孝說着,他的眉頭緊鎖,就連他都沒有辦法想明白這背後的情況。

他也是手眼通天之人,也沒有發現這背後是原因。

“陛下是怕再次出現靖難之役的情況,所以乾脆假死,找出背後的原因,接着就是在生前處理好應該處理的事情。

無論是廢太子,還是甚麼,都提前處理好,免得將來死後再出現骨肉相殘的事情。”

說到這裏了,姚廣孝緊緊地閉上了眼睛。

嘴裏還自言自語道:“陛下,甚至懷疑是朱允炆回來了!”

龐林是朱棣身邊的人,他十分清楚,朱允炆一直沒有找到是他最大的心結。

他們都清楚,朱允炆到底纔是真正的大統,朱棣上臺之後也進行了削藩,還是有許多人對他不滿的。

這要是朱允炆回來,暗中組織這些人,他們本來就在朝堂裏面盤根錯節的,這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龐林想到此處,臉色一變,言語犀利,大聲說道:“放心,陛下洪福齊天,一生爲了朝廷兢兢業業,深受百姓愛戴,就算那人回來了,那又如何?

當年靖難我們都不曾畏懼,如今面對這些明爭暗鬥,難道還怕了不成?”

龐林雖然是文人,眼神中卻充滿了豪邁和無畏。

那是忠誠勇氣加上身經百戰練就出來的魄力。

南京金陵。

朱棣遷都後,已成二京,地位大不如前了。

徐輝祖坐在自己的書房中,此時心亂如麻。

陛下這走的太突然了。

還是在行軍途中,漢王身側。

現在當務之際,是新君大位的事情。

太子殿下名聲不佳,先帝不喜,目前坐鎮京城。

按理來說,帝王之位是他這個太子繼承。

可是一想到太子朱高熾那個形象和朱棣對他的態度,以及各種名聲,大家都認爲廢太子只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本來,他做了這麼久的太子,是長子,又是嫡子,還在靖難的時候,守住了北平城,本來是人心所向。

但是他後來越來越胖,不問朝中之事,沉迷奇怪的東西,加上皇帝的鄙夷,慢慢就名聲臭了。

而漢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越戰越勇,立下了不少戰功,朱棣對於他也是越加寵愛。

只是漢王朱高煦心狠手辣,他要是當上皇帝,說不成就是一個暴君。

到時候他這個當舅舅的,恐怕也難自保。

他門下將才衆多,自己也不會得到重用!

他兩個誰當皇帝都不好,都不受自己的控制。

徐輝祖從看到徐達隕落,看到朱允炆隕落,看到靖難之役,一步步過來,對於權力有了更多的認識。

他想要維持自己的地位,不甘心這樣遠離京城,在金陵當個甚麼將軍。

相反趙王朱高燧是他心目中最好的人選。

是個好控制之人。

可如今太子尚在,漢王勢大,要怎麼樣才能讓掌管錦衣衛鎮撫使司的趙王當上皇帝呢?

徐輝祖閉上眼睛,開始尋找解決的辦法來。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