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那令人毛骨悚然的話音響起:“但願你們在第二關時,能和第一關具備同樣的勇氣。那,我們現在開始吧?”
甚麼?
還有第二關?
本以爲逃出生天,沒想到,竟然還只是一個開始,手掌上傳遞來的痛意,讓幾人面色無比難看。誰成想?後面還有......
如果說,再來幾次,豈不是必死無疑嗎?
“你是想弄死我們?”
李泉如果到這個時候,還不明白,那就真的有些傻了。
“當然,反正你們既然已經承認下來這個案子的話,那麼,左右是個死。倒不如在這裏被我弄死,正好,查不出來真相,那些外面羣衆也會弄死我,就先拉着各位陪葬吧!”
說着,
蘇信便是一副豁出去的架勢。
而獄裏面的四人,聽到這話,那面色都是有些難堪起來。如果說,這傢伙玩真的,那麼豈不是真的要死在這裏了?
他們可只收取頂罪的錢,
沒收送死的錢。
倘若光坐牢,倒是家常便飯沒甚麼好擔心,可如果是要命的話,就不由得要細細掂量一番。爲了那麼點蠅頭小利,搭上性命是否真值得?
“這......”
此刻,話音都是有些含糊起來。
眼見到他們這般模樣,蘇信自然是心中有數了,很明顯,這幾人怕是要鬆口。到了這個時候,務必要給他們一劑猛藥:“看起來,各位還真的是鐵打的硬漢。既然這樣,那我們開始吧!呵呵。希望你們能夠活着從裏面走出來。”
“慢!說可以,但如果我們交代出來幕後之人的話,那能不能放過我們?且,你們還務必要保證我們四人的安全。”
終於,瘦猴最先開口。其他幾人還想阻止,但話到了嘴邊,還是咽回去。性命攸關的時候,無論誰,也不得不掂量一二!
“我蘇信,言而有信。”
目光微微一亮,便是淡淡的道。
果然,
這典獄司系統還是真的有夠強大,僅僅纔是第一關,就讓這幾個慣犯老老實實的交代了。當然,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是避免不過。
畢竟,
在那種特殊的場景裏面,所受到的不單單是行刑的折磨,更是劇烈的心裏掙扎。
“好,我招。”
“你們呢?”
蘇信盯着剩下的三人,卻也是一一點頭。都已經是到了這個時候,自然不必硬抗。短短一刻鐘內,四人便是俱已招供,這樣的速度,實在是有些神鬼莫測。
片刻後,
拿着四人的供狀,蘇信便是扭頭向着辦公室的方向而去。
剛回到樓裏面,
典獄司的職員們已經是圍上來了,今日之舉,雖然外面鬧得轟動,但他們都很清楚,唯一能夠決定成敗的,就是蘇信能否拿到幾人的供詞。
如若沒有成功,
那麼將功敗垂成,且接下來將會遭到毒疫苗幕後元兇的羣起攻之。
“部長,怎麼樣?那幾個傢伙交代沒有?”
小李連忙湊上來問道。
“你猜呢?”
嘴角中勾勒出來一抹邪笑,接着道:
“發佈通告,系毒疫苗一案,有人買兇坐牢,疑犯四人對此供認不諱。故此,即日起,典獄司將會徹查此案,希望民衆和有關部門配合。”
說着,還是將他們的供狀拿出來。
而看到這份東西后,衆人的面色都驚呆了,沒想到,居然真的被審訊出來了?
驚喜之下,連忙開始發佈通告。
辦公室裏面的職員們,臉上都有些驚喜之色,他們似乎看到了典獄司的出頭之日。半年光景以來,雖說有着實權,但一直被那些背後的黑手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可沒想到,居然花有重開日?
蘇信居然真的拿到了四人的供詞,有了這份東西,那可就是他們揚眉吐氣的時機。
隨後,
典獄司官方微博上,便是開始發佈聲明,還在下面貼着四人的口供。
瞬間,全網火爆。
無數關注着毒疫苗案子的人們,都是瘋狂開始轉載起來。
誰也沒想到,典獄司在發佈複審公告後,居然真的在這麼快的時間裏面找到了蛛絲馬跡,且還是拿出來口供作爲證據。
評論區早就是被攻陷了。
“麻德,我早就知道,這裏面有貓膩,但沒想到,這羣黑心商人是真的黑吶!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居然連替罪羊也不找幾個合適的。”
“尼瑪的,一定要查出來幕後真兇。”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竟然真的查到內幕了?”
“......”
瞬間,網上一面倒的符喝聲。
所有人都希望找到幕後真兇,畢竟,醫院已經算得上健康的最後保障區,如果連這裏也出現問題,那麼,後果簡直不堪想象。
在千萬網友的呼聲中,
典獄司的官方通告,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無數的新聞媒體紛紛轉播,且那熱點消息上更是屢屢爆出來內幕消息。
【震驚!毒疫苗案的幕後真兇,竟然是......】
【典獄司實錘證據,複審毒疫苗案!這背後,究竟有甚麼祕密?】
【毒疫苗案的兇犯,究竟受何人所僱?居然敢冒名頂罪。天理昭昭,法所不容!】
【......】
整個夏國區的網絡論壇,
在這一天的時間裏面,都是被毒疫苗案的複審給鬧得轟動起來。雖說裏面還是有些黑手在搗亂,但面對着幾張口供,卻完全沒有反駁的餘力。
基本上剛開口,就被壓下去。
而漁輪中心更是劍指仁心醫院,畢竟,這幾個兇犯都是他們交出來的,如果說,裏面有問題的話。那麼,顯然這裏面藏污納垢的貓膩最大。
“幾個臨時配藥師,居然能做出來這麼大的案子?仁心醫院的高層,難道瞎眼了嗎?”
“如果不是典獄司發佈通告的話,還真的要被他們瞞住了。”
“典獄司威武。”
“這明顯就是冒名頂罪,一定要嚴懲不貸。這種鑽到錢眼裏面的醫生,根本不配穿那件醫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