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言情 > 我家古井通古今:囤貨嬌養皇子成帝 > 第4章

第4章

目錄

第4章

次日,沈知瑜起了個大早,去菜市場買了大批量的蔬菜,又跑了幾個饅頭店,買了幾百塊錢的饅頭,左右手各提了一大袋子。

畢竟蕭景珩那邊旱災連帶着饑荒,缺水缺糧,而饅頭這玩意,是最便宜又頂餓的了。

現在的沈知瑜,也只能買得起這個。

只是這麼一通採買,她卡里本就不多的餘額,登時又少了一半。

她已經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但看到蕭景珩所送來的書信上的慘狀,一想到無數人還在生死線上掙扎,她就無論如何做不到置之不理。

沈知瑜深深嘆了口氣,正欲去打車,卻猛地想起那枚玉佩。

既然已經證明了那口井的確通往大昭,那那枚玉佩,豈不是文物了?

就算不是文物,那麼上好的一塊玉,大概也值點錢吧?

沈知瑜說幹就幹,立刻找了最近的一家文物店,帶着自己滿滿當當兩大包東西就上了門。

這家文物店店面不大,裏面架子陳列得擁擠,沒有甚麼客人,只有老闆坐在櫃檯後看着報紙,見她進來,也只是撩了撩眼皮。

“要買點甚麼?”

沈知瑜問:“你這收古董嗎?”

“甚麼古董?”

老闆起初並沒有把沈知瑜當回事,這麼年輕的小姑娘,一般是拿不出甚麼好東西的,最多也就是些家傳的古幣啦,手鐲啦之類的,值不了幾個錢。

然而,當沈知瑜從包裏掏出那枚玉佩的一瞬間,他的眼神頓時就變了。

那枚玉佩卻是通體盈透,散發着瑩潤光澤,彷彿將整個店面都照亮了幾分。

“這個。”

沈知瑜將玉佩放在櫃檯上推了過去,“你看看。”

“這,這是——”

老闆丟開報紙,難掩滿臉的震驚,伸手就要拿起那枚玉佩,卻又在即將碰到的時候收回了手,戴了一雙手套,才捧起來,用老花鏡細細觀察起來。

這一看就是將近一小時,在沈知瑜打了第三個哈欠後,才聽到老闆猛然放大的音量:

“果然,是大昭的物件!而且還是皇室之物!”

老闆越說越激動,差點沒跳起來,指給沈知瑜看,“你看,這裏還用了鏤空微雕的技術,而且工藝成熟,輔以金線累絲,顯得......”

沈知瑜聽了一半就被其中的各種專業術語搞得頭昏腦漲,她大學學的是金融系,和古董鑑賞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爲了不露怯,被這老闆看出了自己甚麼都不懂而宰一筆,也只能硬裝着。

老闆好不容易說完,意猶未盡:“小姑娘,這玉佩你是從哪弄來的?”

沈知瑜當然不可能說這是古人通過一口井給她的貢品,只能含含糊糊道:“是我外公留給我的。”

“你外公?”

老闆登時更激動了,“那你外公收藏的可還有大昭其他的文物?我可以和你外公當面談談嗎?”

“我外公已經去世了。”

沈知瑜趕緊打住他的話茬,“老闆,這玉佩你收不收?”

“收,收!”

老闆半秒鐘的猶豫都沒有,比了個數字:“你看,這個數怎麼樣?”

“二十萬?”

老闆連連擺手:“不不不,兩個億!”

沈知瑜一口茶水險些沒噴出來。

在聽到老闆大談特談的時候她就猜到價格不可能低,但這個數字,還是遠遠超過了她的想象。

老闆道:“因爲大昭這個朝代,在史書上只一筆帶過,非常短暫,至今也沒有甚麼文物問世,但有了這枚玉佩就不一樣了,你看,這上面刻着的懿,很可能是那位懿王的隨身玉佩!”

說到這裏,老闆長嘆了口氣:“據現存的史料記載,大昭末年,皇帝昏庸無能,聽信奸臣讒言,貪圖享受,苛捐雜稅,又逢天災降世,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大多忠臣都被坑害致死。”

“只有懿王,他北平叛亂,西定水患,在軍中頗有威望,可惜,就是這樣的人物,最終還是因爲一場旱災,被皇帝遷怒,死無葬身之地,甚至連墓碑都不曾留下,年僅二十六歲啊!”

沈知瑜一怔。

蕭景珩......死了?

這麼年輕,是因爲那場旱災麼?

不知爲何,沈知瑜心頭難言的沉重,直到交易談成,老闆爽快的將兩個億轉到了她銀行賬戶上,心情才稍微好了一些。

她現在有錢了。

有錢,就意味着,她可以通過那口井,投放大量物資過去,說不定,可以改寫那段歷史!

思及此,沈知瑜精神一震。

她先將集團破產所欠的債悉數還清,又找了兩輛大貨車,直奔菜市場,將所有菜和肉都一掃而空,又去商場將將貨架上的油鹽也統統買完。

就連早餐店也沒放過,從包子到茶葉蛋,沈知瑜照收不誤。

將一整條街能喫的東西全部清空後,她才心滿意足的指揮着司機將東西搬上車,送回了莊園。

而後,她又在網上下單五萬袋麪粉,一萬袋大米,至於榨菜泡麪餅乾麪包等也是有多少要多少,因爲買的東西太多,淘寶商家還特意打電話過來問,她是不是下錯了單。

“沒有。”

沈知瑜找了個藉口,又問:“我這兒新辦的食品廠子,需要大量的麪粉和肉類,你有沒有靠得住的廠家推薦?”

商家一見大客戶上門,喜不自勝,連聲答應:“有有有!我隔壁村子就有人辦屠宰場,我回頭就去給您問問!價格給您按優惠價!”

“那倒不用,只要儘快就行。”

沈知瑜現在不缺錢了,她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越快越好,晚一天,說不定就要多餓死一些人。

掛斷電話,貨車也差不多運到了。

沈知瑜讓人把東西都搬到後院,待人走後,才一一將食物投入井裏,又寫下字條。

“這些食物不知道能撐多久,我會盡快再送一些來,等今晚我會再向你們供水,最好提前做好準備。不用客氣,你給我的玉佩換了好多錢,目前支撐這些沒有問題。”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