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言情 > 我家古井通古今:囤貨嬌養皇子成帝 > 第3章

第3章

目錄

第3章

這玉佩質地上乘,即使是在夜間,也隱隱泛着溫潤光澤,做工十分精緻,雕刻着古樸的花紋,上面還刻了繁體小字,沈知瑜眯着眼睛辨認半天,才隱約認出,這是個“懿”字。

在玉佩下面,還壓着一張宣紙,同樣寫滿了字。

沈知瑜外公就是研究歷史的,她從小跟在外公身邊,耳濡目染,也瞭解不少古籍的行文習慣,配上字典,倒也能半蒙半猜的看懂。

字跡是標準的隸書,筆鋒如刀,力透紙背,沈知瑜一行行看下來,眸底掠過震驚。

這是古代祈神所用的祝禱詞,寫明是大昭三十七年,南川一帶大旱一年有餘,百姓顆粒無收,死人無數,荒骨曝於野,千里無雞鳴,更有婦人易子而食,飲血止渴,若神明願意救衆生於危難,必將爲神仙築像立廟,時代供奉。

沈知瑜放下那張紙,滿心驚濤駭浪。

不僅僅因爲裏面描述的種種慘像,還有寫下這些字的人。

他自稱是懿王,當朝七皇子,蕭景珩。

而外公一生所研究的,正是大昭,這個朝代在歷史上只存在了短短百餘年,就在外族的進攻下覆滅,在最後一道防線也被攻破,城門被燒燬後,當時的將軍走投無路,帶着年幼的新帝投了南海,皇室血脈自此斷絕。

也正是因此,傳國玉璽下落不明,再加上那時的史料非常少,也沒有發掘出甚麼具有說服力的文物,至今仍有人在爭執,說這個朝代根本不存在。

所以,這莊園的這口古井,其實直接通往那個還沒有被證實存在的朝代?

沈知瑜坐不住了。

她要去做一下試驗,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既然蕭景珩所言,說那邊正在大旱,那一定缺水缺糧。

她往井裏灌的那幾百噸水,陰差陽錯解了他們燃眉之急,所以,他們纔會誤以爲有神明存在。

好在今天她出去買了大堆的饅頭和方便麪,本來是爲了給自己打持久戰用,沒想到現在就用上了。

沈知瑜將饅頭和榨菜以及那兩箱方便麪分別裝好,順着那口井投放了進去。

果然,東西一落到井底,就消失無蹤。

想了想,她又寫了封信,一同丟了過去。

蕭景珩是被急迫的敲門聲驚醒的。

他昨晚處理事務,直到凌晨的時候才伏案睡了一會,還沒一個時辰,就被陳煜叫了起來。

陳煜的聲音驚喜交加:“殿下!好消息!神仙又顯靈了!”

蕭景珩精神一震。

他快步來到後院,一眼就看到透明的袋子裏滿滿裝着饅頭,那饅頭精面製成,不摻一絲沙土,即使是在大戶人家,也未必能有這麼好的面!

蕭景珩又撿起另一個袋子,這裏面的東西他不太認得,是一袋袋分開裝的,只看包裝上的圖案,似乎是醃菜。

他拿在手裏翻來覆去觀察半晌,循着包裝袋上的一個小缺口撕開,小心翼翼的嚐了一口。

竟是鹹的,裏面加了鹽。

當今皇帝聽信奸臣,昏庸無能,只顧着貪圖享受,苛捐雜稅,一味收刮民脂民膏,讓各地都民不聊生,百姓們怨聲載道,而連年大旱,物質匱乏,鹽更是個稀罕物件,一度被炒得價比黃金,根本不是尋常人家喫得起的。

蕭景珩吩咐手下的人將饅頭先分一分,至於那些加了鹽的榨菜,就先留着,回頭加些水,還能熬成稀飯。

將這些都處理好,蕭景珩的目光又落到那兩個大箱子上。

已經有人將其小心翼翼的打開,從裏面取出了形似碗的東西,但在場無一人見過。

他自認見多識廣,但此刻也沒認出來這箱子裏裝的是甚麼。

好在,很快就有人發現了沈知瑜送過來的信。

蕭景珩立刻打開,清秀字跡映入眼底。

“你好,我是沈知瑜,你的信我收到了,不過我不是你們想要的神明,至於你們那邊的災情,我也只能盡我之力,爲你們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幫助,等明天,我會爲你們再送些食物過來。”

而在信件末尾,則是附上了那種叫“泡麪”的東西的食用方法。

撕開外層塑封后,用熱水沖泡,即可使用。

陳煜和江鋒等人也從未見過這樣的東西,蕭景珩照着信上的食用方法,小心翼翼的做了一碗,不出片刻,濃郁的香味便飄散了出來,引得在場衆人,無不食指大動,饞涎欲滴。

他們已經餓了太久,跟蕭景珩從京城出發時,尚且一個個衣冠整齊,神采煥發,而到了這裏的三個月,幾乎已經辨認不出來原來的樣子,黑黑瘦瘦,形銷骨立。

蕭景珩淺嘗一口面,眼睛頓時一亮。

這樣的美味,即使是他在京城,也從沒有喫到過!

有了這些,城中百姓的命至少可以保住了!

他將麪碗遞給陳煜,沉聲:“你們先把這碗分了吧,然後剩下的給你們各自的家人帶回去,這段時間,你們也辛苦了。”

“殿下!”

陳煜雙眸泛紅,“您這些日子也沒曾好好喫過甚麼東西,這些喫食,還是應當由殿下......”

自從到南川以來,蕭景珩就和他們同吃同住,他們也都是看在眼裏的。

沒等陳煜說完,蕭景珩就打斷了他的話。

“無妨,神女所送書信上已經寫明,明日還會有食物送來,到時,城內危機會慢慢好轉,到時,還需要各位出力。”

聽蕭景珩這麼說,陳煜他們也不好再推辭,只能含淚收下。

江鋒敏銳的捕捉到蕭景珩話裏的意思:“殿下是說......神女?”

“是。”

蕭景珩低眸,視線落在掌心柔軟潔白的紙張上。

這紙裁剪邊緣齊整,雪白亮麗,饒是最上乘的宣紙也比不上,而那字跡秀麗,筆筆分明,是女子的筆跡無疑。

他驀然又記起昨日在水停後,從井邊撿到的那串如意珠,大概,也是神女之物吧?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