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連夜退婚,滾蛋吧扶弟魔 > 第5章

第5章

目錄

第5章

喫過晚飯後,天已經徹底黑了。

梁鳴在院子井邊打了水,洗漱完後,就點了一個煤油燈,回屋去了。

這個年代,村子裏已經拉了電線,像梁鳴家,父母都是雙職工的家庭,自然是有電的。

但老兩口一輩子節省慣了,平日裏,還是點煤油燈。

爲了讓屋子更光亮一些,梁鳴扭了一下煤油燈側邊的圓環,把煤油燈線放長,火光頓時就大了許多。

梁鳴拿來紙和鋼筆,伏在一張木質桌子前,寫起了計劃:

“1,現在正是改革開放的第七個年頭,正是第一次下海經商潮,要把握機遇,賺錢,建廠,搶先一步佔據市場。”

“2,爸媽老了,身體日漸衰老了,正好過幾年國營糖廠解散,要早點建好小洋樓,讓爸媽退休,享清福。”

“3,妹妹的學習成績不錯,一直想爲人民服務,這一世,一定要幫妹妹考上漢東政法大學!”

“4,現在市面上的茅臺,已經開始漲價,市價8塊,黑市20塊錢,再過兩年,能炒到80塊錢一瓶,攢錢,囤茅臺,狠狠賺他一筆!”

“5,......”

梁鳴一口氣寫了很多賺錢計劃,越寫越是興奮。

現在已經是80年代中期,他這些賺錢想法,不僅來錢快,而且暴利。

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擔心被定性成投機倒把。

要是早幾年,他這些計劃,隨便一個,都夠他喫幾回花生米的了。

......

第二天一早,梁鳴起牀後,就拿着搪瓷杯,牙刷,毛巾,走到院子水井邊,準備刷牙洗臉。

“哥,你醒了?正好幫我把井水泵出來,我力氣不夠。”

正在水井邊發愁的妹妹梁靜,看到梁鳴後,彷彿看到了救星一般。

這個年代,農村地方,很多都還沒通自來水。

村民想要用水,只能在院子裏打口水井,然後裝個手搖水泵機。

這種手搖水泵井,在用水的時候,需要兩個人合作。

一個人用水瓢舀水,倒到泵裏,另一個人用力壓搖桿,把水壓出來。

“嘩啦啦!”

很快,清澈冰涼的井水,就被梁鳴壓了出來。

妹妹梁靜則在旁邊,趕忙用鋁製水桶接水。

梁鳴先用搪瓷杯接了一杯井水,喝了幾口,唏噓道:“這井水,還是那麼甜。”

這個年代的地下水,還沒有受到污染,重金屬沒有超標,是可以直接飲用的。

洗漱完後,梁鳴就走進廚房,將昨晚的剩菜拿出來,翻炒加熱一些,又煮了一鍋番薯粗糧粥,一頓早飯就算做好了。

“兒子,你今天要去擺攤賣滷鴨,得買不少新鮮鴨肉吧?你打算去哪裏買?”

父親梁敏喫着早飯,衝兒子問道。

“我等會去鎮上集市買就行。”梁鳴回答道。

80年代早期,老百姓想要買肉,得到供銷社去,因爲肉類資源短缺,供銷社的肉不僅貴,而且還得拿着肉票,纔買得到。

不過隨着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豬肉產量提高後,上面對豬肉的收購,也從統購改成了合同收購。

加上國家放開了農民養殖雞鴨的限制,農民養殖雞鴨超過三隻,不再被視爲資本主義小尾巴。

所以到了80年代中期,老百姓在集市,農貿市場上,也能買到肉,而且不用糧票,只不過肉價比供銷社要貴一些。

喫過早飯後,梁鳴來到鎮上集市,找到一家賣雞鴨的肉鋪。

“小老闆,想要點甚麼?”

肉鋪老闆走了過來,問道。

因爲改革開放後,許多老百姓下海經商,所以稱呼上,也有所改變。

見人都會稱呼爲“小老闆”,就跟七十年代,稱呼對方“師傅”,一個意思。

“你這宰好的鴨子,怎麼賣?”梁鳴問道。

“給肉票的話,7毛錢一斤,不給肉票,就9毛錢一斤。”肉鋪老闆說道。

梁鳴一聽,這價錢還算公道,算起來,這一斤肉票,在黑市也差不多要1毛5元錢左右。

“給我來10只鴨子,沒有肉票,你稱一下,看看多少錢。”梁鳴說道。

那個肉鋪老闆一聽,眼睛都瞪圓了,這是來大買賣了。

眼前這年輕人,看起來穿着樸素,沒想到上來就買十隻鴨子。

“十隻鴨子,一共30.3斤,9毛錢一斤,一共是27塊2毛7,給你抹個零,收你27塊!”

肉鋪老闆過完秤後,故作豪爽的說道。

實際上,他內心還是有些肉疼的。

畢竟2毛7,可是能買兩斤細糧了。

不過眼前這個年輕人,一看就是大主顧,和對方打好關係,以後說不定能賺更多錢。

“老闆,抹零就不用了,就27塊2毛7吧!”

梁鳴自然知道肉鋪老闆的想法,不過他來集市買鴨肉回去做滷鴨,只是圖個方便而已。

後面如果滷鴨買賣做得好,他肯定要找更大的肉食供應商,所以這人情,他不想欠。

說完,梁鳴就從褲袋裏,取出一沓用橡膠筋捆住的錢,裏面有2分,1毛,5毛,1塊,2塊的。

他從裏面抽了27塊2毛7給肉鋪老闆,就讓肉鋪老闆將鴨子都給他裝到網兜裏,開好票據給他。

在集市上逛了一圈,買了一些擺攤要用的東西后,梁鳴就回了梁家村,開始了賣滷鴨的準備工作。

因爲已經做過一遍滷鴨,梁鳴再次製作滷鴨,也變得輕車熟路起來。

起鍋架火,下鴨子焯水,放入滷料,熬煮。

爲了讓滷鴨更加入味,這一次,梁鳴特意熬煮了兩個小時。

最後,就是把熬製好的滷鴨撈出來,煮好滷汁後,用一個黃搪瓷缸裝好備用。

弄好滷鴨後,梁鳴給院子裏的騾子餵飽了草料,然後套上推車。

這年頭,老百姓的主要出行工具,還是自行車和騾車。

梁鳴要做擺攤買賣,自然不可能用自行車,用騾車的話,直接停路邊,手推車板還能直接當成攤位,更方便。

套好騾車後,梁鳴又將30斤滷好的鴨子,裝着滷汁的黃搪瓷缸子,切滷鴨的案板,菜刀,桿秤,還有收錢的菜籃子都搬上車。

除此之外,還有用來包滷鴨的油紙。

一切準備就緒,就欠東風!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