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探班後的憤怒
新鄉屬於南杭的郊區,這裏的原住民每年分地又分錢,攢足錢的他們大多選擇去市中心那邊買房,於是這邊的地也就空着,這些年來,開發商來的不少,很多原來的平方已經開發成小區。
擺攤的這段時間裏,從小家族對其進行強制性的商業教導裏,下意識的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商機。
“要在新鄉買房,可不是易事,表面簡單, 實則困難。”
“哦?爲甚麼?”
老闆沉默不語,林風想要再問的時候,聽到遠處傳來的喇叭聲,回頭一看,一輛貨車停在自家攤子前,看到那幾個黑衣人,林風淡淡一笑,重新拿出名片,扔給老闆。
“這是名片,你有看好的地的話。
留下一句話後,林風轉身小跑而去,留下依舊淡然的老闆。
和昨天一樣,他們扔下一袋子零碎的錢後,把所有服裝搬上車,然後就走了,一句交流都沒有。
在周邊攤販的羨慕眼神下,林風拉着三輪車離去。
今天貨車來的太早,導致林風早早下班,無所事事的他不想就這麼回家, 一想到家裏丈母孃那副嘴臉,彆扭的很。
不如到海瀾吧,見見蘇欣瑤。
突然,林風冒出想法來,要說海瀾,對於他來說,即是不陌生,又可以說陌生。
兩年前在那裏上過班,算是對公司上下有不少的瞭解,說陌生吧,自從被開除後就再沒去過,不是不想去,而是蘇欣瑤不同意。
而今天,正好有了清倉,找她報喜的藉口,這樣的機會可不多見啊。
來到海瀾,一路走來,看到林風的員工微笑打招呼,他們都認識林風,他是總裁的老公,不對,廢物老公。
這個人啥都不會,標準廢物參照物,很多人爲此對總裁感到不值得,蘇總是誰,一人撐起整個海瀾,同時還是南杭的女神之一,若是論顏值和能力的綜合對比,蘇總穩坐第一,而丈夫卻是個廢物典範。
鮮花插在牛糞上吧。
林風這次探班完全是爲了看蘇欣瑤一面,平時兩人交流的好,趁着這個機會可以多多交流。抱着美好的想法,推開了辦公室的門。
然而,推開門後,他皺起了眉頭,辦公室裏除了蘇欣瑤外,還有一個他不想看到的男人。
蘇欣瑤的追求者之一,趙闊、
趙家是做房地產的,南杭好多知名小區都是他家建造,十足的富二代,趙家的唯一繼承人,丈母孃口中的理想女婿。
這個一直以來,哪怕蘇欣瑤與自己結婚後還依舊追求的趙家公子,他爲甚麼會出現在這裏,並且,兩人並不是對立而坐,而是坐在一塊,更可惡的是,桌上還放着一束鮮花,那是玫瑰花。
給自己老婆送玫瑰花,這是要幹嘛!
雖然這兩年來未曾碰過蘇欣瑤,但在林風心裏,早就把她當成自己的女人,這不僅僅只是一本結婚證書那麼簡單,別人不知道,他清楚不過,這個趙闊表面儒雅隨和,實際上是個斯文敗類,私底下不知道殘害了多少花朵,簡直就是人渣。
“林風,你來幹甚麼,我不是跟你說過不要來公司嗎?”看到林風突然出現,蘇欣瑤趕緊站起,離開座椅,與趙闊保持一段距離,這個舉動對於林風來說,不知道值不值得高興。
他一直認爲蘇欣瑤是個守身如玉,身似琉璃的女人,但是近來時候看到的一幕令他的判斷產生誤差,一時間不知道這兩人究竟進行道哪一步。
“我來是想跟你說,早上拉去的商品都賣完了。”林風誠懇的解釋,他希望蘇欣瑤也能像自己一樣,對當下的情況作出解釋來。
可是沒有,神情上更是沒有半點表示,冷漠道:“知道了,你先回去,我這裏還忙着呢。”
不解釋,還要讓我走?
林風忽然有種感覺,此時的頭上是不是有點綠,作爲丈夫,看到別的男人跟自己老婆親密的坐在一起,還送玫瑰花。
我該怎麼做,就這麼離開嗎?
林風在心裏詢問自己,一時間,站在原地,沒有挪動半分。
蘇欣瑤看出林風可能是誤會了,這才解釋道:“我和趙少在談關於新項目的開展,你先回去吧。”
這個解釋說得過去,不知道是不是在騙,但是林風的心裏一下子舒服許多,看了趙闊一眼,轉身走了出去。
回來的路上,林風的心情很難受,不管是林家還是蘇家,或者說是這個社會,沒有錢,一切都會失去,親人,老婆,朋友,這些都不例外。
從小含着金湯匙長大的林風,見識過在金錢的誘惑下,那些光彩豔麗的女人如何卑微的跪在地上,那種任你肆虐,臉上還在笑的樣子,看起來虛僞至極。
如果把卡里的錢說出來,蘇欣瑤會不會跟其他女人一樣的卑微呢?
應該不會吧,林風對此也不敢確定,這又有知道呢,自己只需要知道一點,那天晚上,喫着想噴噴的麪湯,自己就發誓,這輩子無論如何,都要給她最好的。
回到家,聽到聲響的黃嬌一見到是廢物女婿回來了,臉上一黑,隨即又看到手上那一袋子錢,伸過手,哼道:“你小子沒私吞吧,我可不希望家裏出現一隻賊。”
聽到這話,本來難受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想想這兩年不是都這樣嗎,對於這樣的丈母孃有甚麼好計較的。
林風朝着房間走去,黃嬌頓時喊道:“去哪呢,趕緊做飯去,別以爲賣了幾個錢,就不用做飯了。”
方向一轉,林風順從的走向廚房,一聲不吭的他讓黃嬌更是不爽:“怎麼,不服氣啊,你要是有能耐,跟趙闊一樣,每天我來給你做飯。可惜,你不行啊。”
一頓譏諷,林風的拳頭擰緊,又提到趙闊這個名字, 好不容易有了些許淡忘的畫面再次浮現,一股憤怒湧上心頭。
不行,得忍下來,趙闊喜歡蘇欣瑤,這是人人知道的事,但是蘇欣瑤的態度纔是關鍵,在沒有弄清楚事情發展的情況,所有的憤怒都只是自我猜測引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