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言情 > 高門庶妻要和離 > 第2章 又不是大事

第2章 又不是大事

目錄

徐韶音和趙文瑄的相遇要從半年前的大相國寺說起。她是安國候府的庶女,跟着嫡母王氏去大相國寺上香,她不信佛,跪在蒲團上百無聊賴,趁着王氏在前面虔誠禮佛的時候四處張望。

她微微側頭,便能看到身旁一個英朗的男子扶着滿頭白髮的老人跪下,俊美醒目,端是能讓人一見鍾情的樣貌。

臨走之時,徐韶音如願又遇到了他,便直截了當地問他姓甚名誰家住何處可曾婚配。他忽然紅了臉不曾說話,旁邊的老人,便是趙老夫人,替他殷切回答。

徐韶音得了答案,便如願地跟着前來找自己的徐蔻筠回去。

她並沒有發現,趙文瑄臉紅是因爲他遠遠地看到了徐蔻筠,而徐蔻筠也是美得不可方物能讓人一見鍾情的相貌。從此“徐蔻筠”這個名字,便被他放在心底舌尖細細研磨。

彼時徐韶音滿了十六歲,身爲胎穿人士的她,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生涯中早就明白睡皇上泡王爺都是不存在的。她一邊抱怨自己莫不是穿越到一個後媽作者的小說裏,一邊偷偷地爲自己尋找合意丈夫的人選。

從相國寺回來,她就遣人打聽趙文瑄的婚配,得知這是個沒有妻妾通房的商人,便立即求了嫡母上門說媒,不喜歡他們這些庶子庶女的嫡母自然不會考慮門第,樂得省心,便立即應允了。

很多事就是這樣一步步錯下去的,徐韶音以爲趙文瑄要是有喜歡的人就會拒絕這門親事,趙文瑄覺得侯府勢大不容拒絕,更何況若是娶了二小姐徐韶音,日後可以再見到高攀不得的嫡三小姐徐蔻筠。

這次和離的事由,便是由徐蔻筠來趙府所起。

她嫁的是戶部尚書之子,擔任戶部尚書的公公也被牽連其中。此次那麼多朝廷命官貪腐,戶部有識人不清、考察不力的責任,戶部尚書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不但要罷免官職,還要押解入獄,查清是否貪腐。身在高位,手下難免不會太乾淨,單說每年的年禮,便會有不少人藉着這個機會奉上心意。

入獄的那些官員的家人都在奔走遊說,希望有人能爲之求情,徐蔻筠自然也不例外,王府侯府她都去了,來趙家只是走投無路的無奈之舉,誰知道真有個傻子願意爲她奔走,最後還被懷疑參與行賄被抓了進去。還是徐韶音求了父親安國侯,加上趙文瑄真的和此事沒有干係,官府的人才把他放了出來。

安國候徐立看着自己的這個庶女有些頭疼,嫌棄地說:“你之前不是才撒潑讓我救出你夫君,現在又回來做甚麼?”

四個女兒中,徐立最頭疼的就是二女兒韶音,自小就調皮搗蛋,又不懼他,用做家法的藤條只因爲她動用過,不過這份親暱倒讓徐立挺受用的。

徐韶音一聲不吭地跪下,倒是把徐立嚇得從太師椅上站了起來,問:“怎麼了?”

徐韶音沒答話,只因爲到了家裏,先前忍下的滿腔委屈便衝上來,紅着眼睛淚如雨下。

玉卿便她答道:“回老爺的話,小姐要和離。”

時下女德盛行,從前朝開始夫妻和離的事便漸少,出嫁的女子莫不是從一而終。想到這徐立也難免猶豫,更何況現在因爲貪墨案的事風聲正緊,些許事端便可能被政敵利用。

這時徐韶音的嫡母王明霞也來了,她穿着一件滾邊的煙藍雲鶴對襟,帶着一套珍珠頭面,眉目間不見歲月流逝。跟在她後面的徐蔻筠因爲近來的事有些憔悴,兩人看起來更像是一雙姐妹而不是母女。

王氏斜睨跪在地上的徐韶音一眼,輕飄飄地問:“這又是怎麼了?前些時候央着你把趙姑爺撈出來都沒跪下,這又在求甚麼?”

徐父嘆了口氣,把女兒要和離的事告訴了她。

她哂笑道:“音兒,這個婚事可是你自己求來的。那時候我還勸你,你身爲侯府小姐,嫁給一個末流的商賈算是甚麼事,豈不是要旁人笑話我們侯府沒落,猜疑我這個嫡母打壓庶女。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要只是受了些委屈,便不要想着和離。”

徐韶音心裏難受不欲多說,便沒搭理她,她竟是開始數落起來:“我就說嫁人還是要父母相看好纔行,咱們明珠似的高門貴女,怎麼能嫁給一個商賈。”王氏這是隻知道趙文瑄被人告了行賄,卻不知道他是爲了戶部尚書奔走纔出事的,不然就不會這麼說了。

因此徐韶音便露出一個蔑笑:“是啊,趙文瑄就是個傻的,竟然因爲別人的幾滴眼淚就去找關係幫戶部尚書求情。我看他拿着銀兩送都送不出去的樣子實在好笑,也不知道他是哪來的立場、哪來的膽子去幫戶部尚書說情,你說是不是啊三妹妹?”

從徐韶音還是個小娃娃開始,王氏就沒在她那佔到半點口舌之利,一看到她嘴角翹起露出熟悉的笑容便知道不對,連忙扯回話題,打算等私下裏再問女兒有甚麼隱情:“問你三妹做甚麼,他們夫妻好的很。倒是你,究竟怎麼打算,是真要和離?”

徐韶音點頭,還強調了一遍:“父親母親,女兒是一定要和離,大不了日後梳了頭髮做個不嫁人的姑子。”

她這番話全未考慮到夫綱倫理和徐府顏面,顯得可笑又不切實際,連徐蔻筠也在用一種異樣的眼神打量她,翻譯過來大約是“你怕是個智障”。

“是女兒不孝,當初我選趙文瑄就是爲了逃避聯姻的責任,爲了實現心中琴瑟和鳴,夫妻恩愛別無第三人的癡念。想必在父親母親看來,而今僅是因爲他心中另有他人便要和離的做法實在可笑,可在女兒看來,既然他無法達成我的癡念,那這樁婚姻不要也罷。”徐韶音哭着向高堂上的父親嫡母重重磕頭,直磕得頭腦發昏,說,“和離後,無論是再嫁他人做繼室、平妻,亦或是妾室,女兒絕無他言。”

徐父皺着眉,連忙去扶住了她,又喚了人取藥給她額頭止血:“我們徐家不拿女兒換姻親,你不要多想,和離便和離了,又不是大事,咱們徐家女可是不愁嫁的。你要是真嫁不出去了,也不缺你這口飯,還可以給你兄弟管家,你不是最善算學嗎!”

徐韶音沒想到她的父親會這樣說,感動得直接把頭埋在父親懷裏大哭。上一世是個孤兒的她,第一次體會到遇事可以躲在父親胸膛裏的感覺,是那麼的寬厚又讓人依戀,天塌下來也不怕。

看着這邊父女溫睦的景象,王氏皺着眉甚麼都沒說,只是忽然伸手推了徐蔻筠一把,推得她踉蹌兩步也撲進了父親的懷裏。徐父摸摸她們的頭,在心裏感嘆時光的流逝,一轉眼兩個小豆丁都長大了嫁人了。他用手比劃着,感覺兩個女兒嫁出去後又長了不少個子。

徐父一抬眼,便看到自己的髮妻略微垂首,眼睛也微微發紅。他朝她擠擠眼睛,打算晚上的時候去她的房裏,夫妻間好說些久違的體己話。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