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魂牽夢縈的盛唐,大漠的駝鈴,風流的江南;草原的鐵騎,壯闊的長安。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敲響了盛唐的鐘聲。
貞觀四年五月,一道氣急敗壞的咆哮聲打破了鄒國公府的寧靜。
“瓜慫!快給老夫滾下來受死!
與程老匹夫幹出如此辱沒門風之事,張家的臉都被你丟盡了。
你還有臉活在世上,老夫今天定然將你打死。”
“不,我不下。”
張拯穩穩的騎在了高牆上,對老爹的話一口回絕。
而硃紅色的漆牆下,張公瑾正一臉扭曲地喝罵着,好似發怒的公牛。
寸長的鬍鬚隨着咆哮聲抖動,顯然內心已經憤怒到極點。
一柄尚未出鞘的橫刀在張公瑾手裏掄得虎虎生風。
而張公瑾身後不遠處,一羣小廝侍女正在以餘光偷瞄着眼前的場面,一邊竊竊私語。
張拯嘴角一抽,望着老爹一副替天行道的醜惡嘴臉。
心知恐怕是不能善了,這陣仗,怎麼看都是一副鐵了心要大義滅親的樣子。
眼看就要僵持下去,張拯只好雙腿用力夾緊牆壁,同時嘗試與老爹溝通。
“爹,咱能講道理不!”張拯的語氣很真誠!
父子二人陷入短暫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