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擂會,是竹山小鎮一年一次的比武大會。
在這個以武爲尊的世界,上到帝都,下到小鎮,只要有人羣彙集的地方,都會有這種比武大會。其目的也簡單,通過比武來促進進步。
一般來說,比武大會分兩組。一組便是年齡在18歲以下的少年組,每個城市的少年榜排名,便是根據這一組比武大會產生的,是比武大會中的重頭戲。另一組就是武者相互切磋交流,相對來說參加的人就較少了,更多的是以交流爲主,不會排名次。
三天後,便是竹山小鎮一年一度的比武大會竹山擂會。像竹山小鎮這種小地方,更在意後輩的培養髮掘,所以對少年組的比賽十分看重。只要是18歲以下的少年,都有資格參加比賽。
爲防止部分少年隱藏實力,鼓勵少年們奪取好的名次,竹山小鎮每年都會對少年榜上前十名進行嘉獎,而且獎品都十分珍貴。
姜峯以前從來沒有參加過竹山擂會,一是他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觀天萬象經》的修煉中去,無心參加。二是以他原本的實力,即便是去參加也是自討沒趣,還說不定會被人打死。
嚴格來說擂臺上是不允許取人性命的,畢竟參加比試的每一個少年,都是小鎮的希望。但是,比武這事兒,誰有能確保不出人命呢?所以,每年都有人死在竹山擂會上。即便是明知道是刻意殺死了對手,也沒辦法衡量。殺人者除了會被部分長輩指責,根本不可能被定罪。
一旦姜峯在竹山擂會上輸給了聶小月,被聶小月“失手誤殺”。到時候,以她聶小月的身份,恐怕連一個指責她的人都沒有。
不過,姜峯是不會給聶小月這個機會的。
以姜峯現在的實力,聶小月要戰勝他容易,但要殺他,也得費不少手段。不過,三天以後,姜峯的明王金身一重一旦修成,便是真正的武者都有能力鬥上一鬥。
明王金身一重一旦修成,他就擁有足足兩千斤的蠻力,若是再激發金身血脈,還能再爆發五倍,在短時間內擁有一萬斤的蠻力。單單就力量而言的話,就與普通的黃武境巔峯武者不相上下。
記載中,當初龍驤大帝練成明王金身一重之後,在開闢出丹田氣海之前,便一舉斬殺了一位黃武境巔峯武者,從此踏上了逆天之路。
賭約立下,姜峯修煉得更加賣力了。神念瘋狂地引導着周遭萬物之間的日月之力。
兩日之後的夜裏,僻靜的小巷裏,姜峯依然端坐。
一股強大的氣息在姜峯身周有規律地運轉着,那是被引導至極致的日月之力,肉眼難見。不過,在姜峯的神念中,這些日月之力婉如洪水一般,圍繞着他旋轉,被他的身體迅速吸收。他的身體也因此迅速發生着蛻變,肉身的力量立馬就要攀升到極致——兩千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