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靜謐無人,一隻人立而起的黃皮子攔住了我的路......
活屍鬧墳,飛天蝙蝠,母子索命,九命貓妖,一樁樁一件件,帶你走進民間奇人的世界。
或許這裏面很多事,你都曾聽老人講述過,甚至是自己經歷過,但人們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們真的瞭解自己所處的世界嗎?
我們這地方,叫關東墳。
之所以取這麼個名字,還得從很多年前的一場鼠疫說起。
龍慶末年,關東鬧了饑荒,一時之間,餓殍遍野,爲了生存,很多關東人拖家帶口闖關東,在遼東遼西安了家。
一來二去,來我們這的人越來越多,就形成了現在的縣城。
縣城西南的郊區,有一塊五六百畝的荒地,起初並沒有人。
由於北荒是龍興之地,封禁上百年,人煙稀少,使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簡直成了動物的樂園。
所以,無論是外遷來的關東人,還是本地的金族、椿族、達烏爾族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
這片黑色土地其實是動物的地盤,人類只是借住。
隨着時間流逝,日子久了,人們在這繁衍了好幾代後,自然也就慢慢淡忘了。
鼠疫便在此時,悄然而至。
等到被發現和重視時已經晚了,因而釀成了一場無可挽回的災禍。
聽說那時候縣城十室九空,無數人慘死在這場老鼠引發的瘟疫裏,以至於城中巡查不得不每天僱傭牛馬車拉滿屍體運到城郊掩埋,以至於縣城通往西南的鄉道上終日塵土飛揚,南風一吹,屍臭經月不散。
沒錯,這片集中掩埋了大量關東人屍體的地方,就是“關東墳”。
後來時過境遷,縣城慢慢發展外擴,這裏有了民居,成了一座鎮邊村,可“關東墳”的名字卻一直留存了下來,往西的田間地頭密密匝匝地摞累着黃土墳堆,彷彿還能看到一點當年亂葬崗的影子。
我就是在這摞累成堆的墳塋中間,被爹撿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