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星途(星雲第二部) > 第1章 暗黑星域

第1章 暗黑星域

目錄

在這個宇宙太空中,有一些混沌的空域,在這樣的星域中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是混沌的。就像一個新的恆星系從一片充滿了混沌氣體和其他物質的星雲中逐漸形成一樣。在這片混沌之中,一個新生的恆星系正在慢慢地形成、發展、壯大。圍繞在這一片混沌星雲的周圍,就是那些無所不在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我們並不知道這片神祕未知的黑暗的邊際實在何方。到底何處纔是這些暗物質不能抵達的邊緣。在這片黑暗之中。又是何物創造了這片黑暗?

暗黑星域與光明星域的是相對而言的。它們不僅僅只是地理位置不同。光明星域就是我們通常所見的由許多燃燒着的恆星系所組成的普通星域。它是由宇宙太空中距離遠近不同範圍裏衆多的恆星系。和這些恆星系周圍的一些原始矮星系和一些新生星系組成的,其中有一些新生星系與其他星系距離較遠,但是在它們彼此之間的空間中往往會存在着一些由暗能量控制着的區域。而這些被暗能量控制的星域通常都會被一種暗無天日的黑暗所遮掩。

在普通的光明星域中,我們通常會根據各個恆星系中恆星的明暗程度將其分爲不同的星等。星等是天文學上對星星明暗程度的一種表示方法,記爲M。在天文學上規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來表示,星等係數越小,說明星越亮,星等數每相差1,其亮度相差2。512倍。1等星的亮度恰好是6等星的100倍。在人類可以觀察到的天空範圍中,人類肉眼所能見到的恆星共計有6974顆。它們被分爲六等。中一等星有20顆,二等星有46顆,三等星134顆,四等星爲458顆,五等星共計1476顆,六等星一共有4840顆。其中人類肉剛剛能夠看到的被定爲6等星,比6等亮一些的爲5等,依次類推,最亮的星星被定爲1等,更亮的爲0等以至用負的星等來表示。例如太陽就是-26。8等,滿月的亮度是-12。6等,金星最亮時可達-4。4等。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能看到暗至24m的天體。

恆星的真正亮度還用光度表示。光度就是恆星每秒鐘輻射的總能量。恆星的光度由它的溫度和表面積決定。溫度愈高光度愈大;恆星的表面積愈大光度也愈大。恆星的大小和溫度是決定恆星光度的兩個重要物理量。恆星的光度與絕對星等之間存在着密切的關係。絕對星等相差1等,光度相差2。512倍。例如絕對星等1等星的光度是絕對星等2等星的光度的2。512倍,是絕對星等6等星的100倍。這和星等與視亮度之間的關係是類似的。

恆星之間的光度差別非常大。以太陽爲標準來比較。織女星的絕對星等是0。5等,它的光度是太陽的50倍。超巨星“天津四”的絕對星等大約是—7。2等,其光度比太陽強五萬多倍。還有一顆在星空中極不起眼的天蠍座,視星等只有3。8等,但它的絕對星等是-9。4等,它的光度幾乎是太陽光度的50萬倍。光度最強的恆星甚至有太陽的100萬倍。

天文學家把光度大的恆星叫做巨星,光度小的稱爲矮星。光度比巨星更強的叫超巨星。從表面積愈大光度也愈大的規律可以知道,光度大的巨星,體積也大,光度小的矮星,體積也小。太陽是一顆黃色的矮星,相比之下光度比較弱。但還有比它更弱的紅矮星。

在大部分光明星系中,星系的中心是一顆恆星在後續的周圍通常都會有數目不一的行星和衛星。恆星、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以及一些氣體塵埃雲組成的。它們在一大片暗物質的包裹下,被聚集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獨立運行的體系。這些恆星系和更多的恆星系組成的星團、矮星系甚至一些如同銀河系那樣的大星系同樣也在暗物質的包裹下形成了由衆多恆星聚集的,較爲密集恆星羣組成的核心星系羣。密集的核心星系羣中大量的恆星所發出的光照,可以使得這一片恆星密集的廣大星域長期處於光明的的輝光之中。這也是光明星域名稱的來由。

暗黑星域是相對光明星域而言的,暗黑星域也是指的是一大片空曠,並無恆星光照的星域。在個浩瀚無垠的宇宙太空中,光明星域所佔的空間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絕大多數的空間都是常年在黑暗籠罩下,不發出任何光線。甚至就連那些不可見的各種宇宙射線也不曾出現過。在整個宇宙太空中,暗黑星域所佔的比例實際上相當大,它們分佈在各個恆星系的周圍,由於遠遠比正在燃燒着的恆星系分佈更加廣泛的暗黑星域中,所擁有的大量的暗物質並不會與普通正常的物質發生反應,使得人類目前所使用的用各種正常物質打造出來的儀器設備,也無法測量出它們的種種特性。實際上人類還是知道這種暗物質的特性的,因爲它們最大的特性就是不與普通物質發生任何反應。

由這些暗物質組成的暗黑星域就彷彿一張黑紙。而那些分佈在宇宙太空中各處的大星系、星團、和由許許多多密集的恆星系組成的龐大的星雲體就彷彿是一些被隨意灑落在這一張暗黑色的紙張上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亮點,這些在黑暗的大背景下顯得微不足道的亮點有明有暗。它們之間的距離也是遠近不一的,它們在黑色紙張上的位置是被這一張巨大的,暗黑色的黑紙張所限定在某一個區域,無法隨意的流動。儘管有一些恆星會以一種自行的方式,按照一定的軌道移動,然而這一種自行移動所需要遵循的軌道路經,也是由這些暗物質限定的。而且這些自行移動中的恆星,通常都不會是孤獨的僅僅只有自己一顆孤星在移動。它們往往是由一羣出生日期相仿的同齡恆星羣在一起移動。人類的天文學家把這一類有着共同愛好,喜歡“鍛鍊”,積極參家“長跑”運動的恆星羣體稱爲移動星團,或者移動星羣。同樣,在按照同樣速度自行移動的“移動星羣”中,每一顆恆星之間的距離和方位,也是被暗物質所構成的暗黑星域裏的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場”所限定。

許多如同銀河系一樣的大星系之間的距離十分遙遠,有可能在一百萬光年之上。在它們之間的空曠之處,看起來似乎就像是一大片沒有任何物質的,完全真空的星域。在這樣廣大而又荒涼、冷寂的空間裏,人類的遠征艦隊是無法獲得任何的物質補給。一旦攜帶的物資被耗盡,人類的太空艦隊將會被活活的困死在這一片虛無的太空荒漠之中。在那些看似無法獲得任何補給物資的虛無空間中,實際上也並不是一無所有的。實際上在這一大片空曠的虛無空間中,同樣存在着大量由暗物質、暗能量所構成的暗黑星域。如果人類可以破解這些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核心祕密。那麼這一種跨越大星系的遠航,也將不再會如同現在這樣危險。在那裏最起碼也能獲得暗能量的補充,而不至於被活活的困死。

那些巨大的由許許多的恆星系組成的大星系在形成初期,經常會呈現出一個巨大渦旋組成的圓盤,在這樣的圓盤中的各種物質又會形成一個個小一些的渦旋,這些小渦旋將圍繞着這些初始星系的核心區域旋轉,如果這些星系的核心區域不具備足夠大的引力,那麼這些由巨大的渦旋圓盤中的那些小渦旋所形成的恆星系,也只能組成一些較小規模的矮星系。一般認爲,這些矮星系中大部分恆星都是生成於同一時期的。在銀河系的周圍,就存在着許多這樣的矮星系。它們的存在歷史,遠比銀河系更爲久遠。由於這些矮星系核心區域的引力並不足夠的大,使得這些矮星系中也很少形成一些如藍巨星等級的超巨型恆星,由於缺乏藍巨星等級的超巨型恆星,在這些矮星系中也很難發生劇烈的超新星爆發。沒有矮星系中劇烈的恆星活動,使得這些矮星系就很少出現巨大的能量損耗。能夠保持能量的矮星系通常都會比那些活躍的大星系存活的更爲久遠。相比這些矮星系,銀河系的彷彿就是一個淘氣的孩子,在各種各樣的淘氣胡鬧中,耗費着自己寶貴的能量。以致使銀河系加快了自己的生命進程。快進中的生命進程,自然也就會縮短銀河系的存活週期。使得銀河系的壽命遠比這些矮星系更短。就如同那些紅矮星的壽命都很長,而那些巨大的超巨星往往都會壽命較短一樣的道理。

分佈在這些古老的矮星系、活躍的大星系以及更加龐大的由大量恆星聚集的巨星團周圍的,也是由暗物質組成的暗黑星域。矮星系和大星系的光線照射到它們所在的區域,也不能產生絲毫的反應。而且它們始終保持着宇宙太空中最暗、最黑的等級。就連世界上最黑的物質:碳納米管黑體都無法和它們比擬。這就是宇宙中所具有的奇異現象。就好像巨大的最黑暗的天幕中,懸掛着許許多多的星雲、星團、和大星系,在這些大星系中有着衆多恆星、星團和即將成爲新的恆星系的氣體和星際塵埃組成的正在緩慢旋轉的星雲。而它們之間的距離和方位卻是被一種看不見的“力場”所限制。也許這一種看不見的“力場”正是阻礙人類飛船突破光速飛行的最大障礙。

如果在這些恆星系之間能夠找到某一種快速方式,可以縮短彼此間相互溝通所需耗費費的等待延時,那麼人類就可以對這些恆星系從更多的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索和了解。因此找到在這些星系之間快速航行的方式,也就成爲了人類科學家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宇宙太空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恆星系和許多新產生的恆星系,需要人類去探索,去發現這些新出現的恆星系中的整個演化過程。也許在這些新生的恆星系中會出現另一種強大、危險、複雜未知的另類的世界。探索、發現這樣一種新生的未知世界,也許將會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在這樣的新世界中。將會充滿了未知的光明與黑暗,溫暖與寒冷,危險與毀滅,永恆與死亡以及其它許許多多值得探索的新鮮事。

俄國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過:“在這個世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茫茫的宇宙。比茫茫宇宙更大的是人的思想……”宇宙太空中的茫茫星海是如此巨大,以至於它們幾乎都要被自己所吞噬,在那龐大的星之海洋中,到處瀰漫着毀滅與死亡。光明與黑暗是相對的,沒有光明又怎麼能夠深切體會到黑暗的恐怖?溫暖與光明總是或被人們聯繫在一起,黑暗與寒冷也同樣如此。死亡並不代表着束,也並不代表着終結,在死亡中常常會孕育出新的生命。有許多新的恆星系就是在超新星大爆發的廢墟中誕生的。生與死是整個宇宙中永恆的話題。隨着進入衰老期的恆星系開始膨脹的進程,許多擁有生命種族的行星也將會遭到毀滅。有些發展出強大科技的高等智慧生物種族可以逃出來,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更多的生物種族卻是完全無法抵禦這樣的巨大災變。最終走向消亡。而人類也只是剛剛脫離了這樣一種危險的普通宇宙生物種族。

隨着這些衰老的恆星不斷的走向衰亡,有許多原本在恆星內部的其它許多物質也將會被釋放出來,這些被釋放出來的物質將會被新的恆星所吸收,成爲了新恆星的一個組成部分。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海洋,而這樣巨大的海洋又是由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漩渦組成。這些大大小小的旋渦構成了一座座大星系、矮星系、星團以及一些將要形成新恆星系的氣態雲。地球和太陽只是一個保持了相互緊密聯繫的個體所構成的特殊關係。由於地球圍繞着太陽公轉所產生的離心力遠遠無法抵消太陽那巨大的引力,所以人們普遍認爲它們之間依舊被那些無處不在的暗物質隔開,使得巨大的太陽引力永遠也無法將地球拉進太陽的懷抱裏去。而在這些暗物質中,被用來阻隔太陽巨大引力的能量卻是人類用任何儀器裝備都無法測量出來的。這些在那巨大無比的星辰大海的形成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暗物質,也許就是那一個龐大而神祕無比的暗黑世界。如果你想要深入到那一片暗黑世界之中去探查,也許你甚麼都得不到。但是如果你真的打算深入其中,去探索那那些由看不見摸不着的暗物質所構成的世界,或許你會發現在那裏是一處極其神祕的深淵,而且這樣的深淵將會是無限深邃、無盡神祕而又無限的遙遠。在那裏,或許你將會發現一個新世界,黑暗也不再會是寒冷的。黑暗中依舊會有熱,會產生一種另類的動能,來驅動整個暗黑星域中的生生死死。在這樣的一個神祕、美妙新世界中,也會有愛恨情仇,也會有生老病死,也會有生命的新生。只要你能夠找到一種特殊的偏光眼鏡,一個豐富多彩的,有着形形色色神奇的生物種族的暗黑世界,將會展現在你的眼前,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暗黑世界中所發生的一切,將會極大地拓展你那些貧乏可笑的認知,爲你打開另一扇通向更廣闊宇宙的大門,那裏將會是人類探索茫茫宇宙的一個全新的起點。

應要求發佈證明文字:本文目前尚未與任何平臺簽約。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