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星雲 > 第2章 《卷一》基地 第一章 月球基地

第2章 《卷一》基地 第一章 月球基地

目錄

月球一號太空基地坐落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SPA)附近的一小片平原上。至於爲甚麼叫背面?在命名權諸如此類的問題上,人類向來都會展現出自己蠻不講理的天性。看到的就是道理。習慣的就是科學,至於其他,不重要!例如,在月球背面那座被命名爲東海的一小片窪地裏,其實連一滴水都榨不出來。只不過是一片被隕石連續撞擊而形成的盆狀區域,在這座“海”裏,只有熔融體和濺射物所構成一片荒蕪。

從月球背面的高空俯瞰,這座被人類津津樂道的,常常用“驚人的壯舉,了不起的成就”諸如此類的形容詞所誇讚的偉大構成,只不過是幾個微不足道的零零散散聚集在一起的白色小蘑菇。對,就是那首《採蘑菇的小菇涼》裏唱的小蘑菇。不,歌裏唱的可比這些大多了……

這座基地由一大數小的幾座半球形防護罩構成。防護罩主要由一些特殊納米複合材料和高純度石英砂用某種至今尚未公開的方法燒結制成的,高強度抗輻射中空透光玻璃組成。這些玻璃被鑲嵌在高力學性能石墨烯納米材料爲核心的新一代多層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的框架之間。玻璃的中空部分,裝入了一塊極具透光性的高性能光能電板。至於那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護牆?都甚麼年代了?你竟然還好意思提那些粗笨不堪的老古董?更何況,即使是五米厚度的鋼筋混凝土牆的抗衝擊強度都比不上這薄薄的僅有50毫米厚度的一小塊中空玻璃。

那座落在中心位置的最大防護罩裏,有一個年代久遠的隕石坑。隕石坑裏被注滿了從遙遠地球經過千辛萬苦運送而來的珍貴的淡水。這座被注入大量淡水的隕石坑水庫的四周,種植着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的外圍,就是人們賴以生存的自循環生態養殖區。以中國人的觀念,無論到了哪裏,首先要考慮到的,就是解決口腹之慾。喫是萬務之首。餓着肚子,你能幹點啥?想要解決喫的問題,自然離不開水了。如果沒有水。打算熬個湯啥的也不是很方便不是嗎?由此而來,這座以中國人爲主建造的月球基地,從一開始就被深深地烙下了享樂主義的喫貨印記。

其實,要建造一座月球基地也很簡單。就那麼幾步。第一,先選塊地,第二,弄個罩子罩上。第三。搞點水,種點莊稼。第四,弄幾座發電站,裝個電解水裝置,弄點氫氣、氧氣出來。順帶便裝個空調吹吹。再剩下的就是搞幾臺挖掘機出去挖礦。不用蘭祥的,現在都無人全自動的。蘭祥早歇菜了。

挖了礦回來不能直接賣了。那不值幾個錢。要搞深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才能賣出好價錢。月球極地有不少赤鐵礦。中空玻璃裏的光能電板,防護罩旁邊的幾座星堆,還有那些曠野中悄悄埋下的溫差電站。(其實溫差電站和星堆核心使用的都是納米級石墨烯碲化銀複合Seebeck效應(材料)製造的高熱能效熱電轉換裝置)這麼多電能主要就幹一件事,電解水。分離出來的氫氣被用來跟那些赤鐵礦裏的三氧化二鐵搞點高溫還原反應。最終出來的就是鐵和水。這都是初中裏學過的,大家都忘記了嗎?幾個循環下來,氧氣和水就平衡了。順帶手的弄到幾塊鐵。這些鐵又可以用來做成新的挖掘機。繼續挖礦。除了挖氧化鐵,還可以挖點硅呀,鈦呀,鎂呀甚麼的。在月球上基本沒甚麼空氣,這些鐵傢伙也不容易生鏽。用起來也挺趁手的。

甚麼?這位說了,去挖氦3?不行啊。那玩意提煉太麻煩了,等後期再處理吧。再說,核聚變堆還沒普及,挖出來一大堆氦3堆那。晚上還得有人守着,多費事呀?恩,就這樣,以後再聊,老闆又在罵人了。最近老頭的脾氣有些暴躁……

又到了月球上日落的時候。當天空炙熱難耐的太陽終於漸漸地落入月平線下面的時候。月亮的暗週期來臨了。因連續十幾天的陽光暴曬而升高達到一百多度的月球表面的溫度也開始逐漸的降低。當這些熱量開始向着周圍低至—270℃太空中輻射時,這種酷熱也將很快的被嚴寒取代。直至降低到—170℃左右。

失去了陽光的照射,在月球表面讓人無法忍受的低溫環境下,人們暫時停止了在基地外部的幾乎所有活動。各種太陽能光能電板都被收縮起來,以減少將近絕對零度的低溫和太空無處不在的各種射線對電板的侵蝕。

陽光照射時期在月球表面奔波不停的各種類型的無人採礦運輸車。也停止了自己的狼奔豕突,躲進了冶煉中心附近的維修庫裏,開始了例行的維修檢測。當然,這樣的例行操作統統都是在無氧無人的環境下自動進行的。除非發現了重大複雜問題。一般情況下,維修部這羣懶惰成性的傢伙們,甚至都不願意挪動一下自己肥碩的臀部。在整個月球的幽暗區域,只有冶煉中心裏的十幾座冶煉爐和配套的氫、氧電解塔,在匹配設置的幾座星堆供能系統的支持下,繼續着自己不知疲倦的折騰。作爲備用配備的實驗性溫差電站,也將光照期的“正溫差工況模式”切換到現在的暗週期“負溫差工況模式”,兩種工況模式都採用同一個被深深埋藏在地下一百米的溫度基準電極。這些溫差電站自從安裝以後,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就連必要的設備維護,都是電站裏的設備輪班倒進行的。看來這種溫差電站將會是人們太空生活中的主要電能來源。就目前來看,這種電站的轉換效率還不是很高。雖然發電不是很多,但目前保障幾座氫、氧電解塔運行還是綽綽有餘的……

對於基地裏許多人來說,太陽終於下山了,近十四個地球日的歡樂的假期又要開始了。

曾經給人們帶來熾熱和光明的太陽漸漸地消失在天際的遠方。幽暗的夜幕緩慢的覆蓋在高大的防護罩上,內含二硒化鎢隔熱層的外捲簾緩緩的封鎖了防護罩上每一塊高強度耐輻射中空玻璃。明亮柔和的燈光從防護罩一根根支架和中空玻璃的鑲嵌邊條處透射出來。讓基地又回到瞭如白晝一般的明亮之中。

一號餐廳門前的小廣場上,一位身穿海魂衫的俄羅斯男人拉起了心愛的手風琴,唱起了那首古老的《哥薩克奔赴多瑙河》的歌曲。幾名彪悍的,同樣穿着海魂衫的俄羅斯人搖搖晃晃,勾肩搭背的從餐廳裏走了出來。這幾位“能量搬運工”大聲喊道:“嗨,該死的老伊萬,來一首俄羅斯舞曲吧,那玩意帶勁!”停頓了片刻,當歡快的俄羅斯舞曲響起的時候,大聲嚷嚷的俄羅斯人跳起了熱情奔放的《俄羅斯水兵舞》,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一大羣人圍觀。這些圍觀的人們擠滿了周圍的空間,跟隨着舞蹈的節奏,拍起了手,跺起了腳。口哨聲,大呼小叫聲,相互間叫罵起鬨聲混和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每當小廣場音樂聲響起的時候。人們就知道,又一輪狂歡之夜就要開始了……

宏偉的種植大廳裏照射着明亮的人造陽光。一排排高大的種植架上長滿了各種瓜果蔬菜,設置在每一層種植架頂部的,自動噴霧裝置的噴口中,湧出一團團煙雨朦朧般的水霧。讓種植架上的那一抹翠綠,凝結出了一層晶瑩的露珠。

隔壁的糧食產區,一層層小麥已經泛出了金黃的顏色,高大的種植架上,沉甸甸的麥穗很快就要成熟了。“這一次又該輪到哪個實驗室來割麥子?這可是件累人的活計。”坐在舒適的監控室裏,來自克羅地亞的油膩大叔,科瓦契奇。彼得諾維奇不懷好意的想着:“最好輪到塔娜莉婭她們那個實驗室。上次請她喝酒,竟然不給我面子。害的我在一大票兄弟面前丟了人,還讓我白白輸掉了三十七罐慕尼黑啤酒。”

養殖區建設初期,在“農民博士”夏月雪的悉心培養下。以第一名成績從短訓班脫穎而出的科瓦契奇。彼得諾維奇,終於成功地獲得了一號自循環生態養殖區主管的職位。聽說他的那位農民博士老師在空間站和月球待了整整一年零六個月纔回到地球。可憐的他,最終還是沒能和自己心儀的女神韓夢嬌“有情人終成眷屬”。其實,那位女神早就被二貨李成給淪陷了。整個課題組就只瞞着夏月雪一個“憨憨”。經此之後,心灰意冷,多喝了幾杯的“農民博士”。在一次街頭偶遇中,竟然一眼相中了一個戴鼻環的小美女。經過一番堅持不懈的狗血劇情。終於喜結良緣。過上了紙醉金迷,腐朽沒落的幸福生活……

一羣穿着制服的年輕人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大廳。園區主管,兼職的講解員科瓦契奇。彼得諾維奇走出了控制室。面對一羣年輕的新面孔打了個招呼:“哈羅,大家好!歡迎諸位來到一號自循環生態養殖區。”打開了掛在牆壁上的巨大的顯示屏,調出了一號基地的全景鳥瞰圖。用手中的激光指示筆指着顯示屏對客人們說道:“這是我們月球一號太空基地的全景圖。通過這張全景圖我們可以看出,整個基地是圍繞着這座隕石坑水庫建設的。整個基地用水都由這個水庫提供。包括生活用水,科研實驗用水,工業生產用水以及基礎建設用水和空氣溼度調節用水。我們的自循環生態養殖區就位於水庫下方這個位置。”說到這,科瓦契奇。彼得諾維奇用指示筆點了點圖中表示水庫位置的藍色區域下方的一小塊綠色色塊,並把這塊區域放大。,被放大的綠色區域又被深淺不一的各種層次的綠色分隔成更小的區塊:“這裏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自循環生態養殖區。這個養殖區由動物生態區、植物種植區以及淡水養殖區這三大生產基地再加上科研實驗區組成。這些生產區每天產出的各種新鮮水果蔬菜,肉、蛋、奶以及淡水水產品都被送到旁邊這塊粉紅色表示的食物加工區。在那裏我們的產品將會被分門別類的製作成各種食物半成品。這些食物將被用來保障基地人員的日常所需。”

“大家已經知道,這座水庫所在的地方,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巨大隕石坑。隕石坑的四周,有一圈因撞擊而出現的地形褶皺,這就是著名的環形山。當這座水庫裏儲存的水達到一定規模後,我們就可以開啓基地水循環系統,形成了一個閉環的自然水運轉體系。水庫四周的環形山上,我們建造了一座環形蓄能水庫。在每個月球陽光週期,基地防護罩上的中空玻璃裏面的光能電板收集的電能大都被用來驅動水庫後面那座巨大的揚水站,通過揚水站,將水庫裏的水送到環形山上的蓄能水庫裏。當月球進入暗週期時再由蓄能水庫放水,帶動山下水電站裏的發電機組。爲我們提供日常使用的電能。當蓄能電站發電時,環形山上激流而下的水流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環狀瀑布。由於這座瀑布只是在月球的暗週期纔會出現,所以被稱之爲暗月瀑布。綜合暗月瀑布,水庫,以及水庫周邊提供氧氣的森林覆蓋區,這裏形成了一個休閒遊覽區。而這個休閒遊覽區被被命名爲暗月公園。有許多年輕人都喜歡去那裏遊玩,搞點戶外運動,聚會野餐甚麼的。

這座瀑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證了水庫裏的水質清潔、穩定。用老師夏月雪的話來說就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好了,說了那麼多。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吧,你們看到的這些瓜果蔬菜都將成爲你們今後餐盤裏豐盛的內容。”“科瓦契奇。彼得諾維奇指着左邊的養殖架說:“這一排高架頂部生長着一羣喜歡陽光的小生命——向日葵。這些小傢伙除了可以榨油之外還可以製作大家喜歡的休閒零食。”

科瓦契奇。彼得諾維奇接着又指着右邊的養殖架介紹說:“這一片是蔬菜種植區,只要是在地球上所能找到的所有蔬菜品種,我們都會種植一些,除了供大家的日常消耗外,我們還在科學實驗區進行一些對比實驗,測試在不同的溫度、壓力、空氣成分環境下各種植物的生長狀況。最重點的實驗就是模擬火星和金星那種高二氧化碳的空氣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通過採用“快速迭代優勢選取技術”來培育能夠適應那裏環境的新的植物品種,爲我們下一步改造火星和金星做好前期工作。這也是關於金星、火星的未來星球改造計劃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好了,請大家跟我去糧食產區看看吧。”

推開透明的隔離防護門。養殖架上是一整片金燦燦的小麥。隨着通風管道送入的清新空氣,麥穗在氣流中輕輕地搖擺着。就如同地球的麥田裏的滾滾麥浪。小麥區域的周邊,生長着玉米,土豆、番薯這一類適應能力較強的作物,再遠一些的地方,還有一些青稞、高粱、蕎麥等一些其他雜糧。這些糧食作物同樣也是星球改造計劃中的重要成員。科瓦契奇。彼得諾維奇指着麥田說:“這裏的小麥就要成熟了。每當這些糧食作物成熟的時候,基地管理部門就會安排各個實驗室輪流來這裏參加收割。這是爲了增加大家的勞動時間,更重要的就是要讓大家體驗一下“一食一飯,來之不易”的感受。”

“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拜訪一下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吧。”

打開另一道隔離防護門。乾草混合着穀物的氣味隨風飄來。一大羣安哥拉奶牛正懶散的躺在人造陽光下。緩緩的反芻着剛纔匆匆吞下的草料。幾頭小牛正在草地上撒着歡的蹦跳着。不時的相互衝撞着。摔倒了,又爬了起來……

“我們這個一號生態養殖區佔地120公頃,整個養殖區有36名管理人員,分別負責日常的科學實驗、設備維護、環境監測、動植物的衛生防疫檢測等工作。所有具體的養殖作業都是由各種設施自動完成。我們的生態養殖區,正常運行下基本可以滿足一號基地滿員時五萬人生活的全部需求。同樣規模的養殖區在一號基地裏有三座。冗餘的產出將被密封儲存起來,以備將來深空遠航時的需要。當然,遠航戰艦上也會配備類似的生態養殖區,但是更多的食物儲備,在星空的遠航中也是很有必要的。”

“甚麼?幾百億人口?人類又不是蝗蟲、行軍蟻一類的低等級生物。不需要依靠數量取勝,我們是宇宙的維護者,而不是攫取者,破壞者。不要被那些僞科學的“科幻小說”所迷惑。動輒幾百億?腦神經歪塌勒,該去修補一下了。”

隨着畜牧區,水產區的參觀和科瓦契奇。彼得諾維奇風趣而又詳盡的講解,同學們對整個生態養殖區都有了深入的瞭解。

最後,大家又來到一片幽暗的特殊區域。這裏幾乎沒有亮光。只有牆角的縫隙裏透露出柔弱的光線。一大片不起眼紫色灌木在幽暗的空間裏茂密的生長着。科瓦契奇。彼得諾維奇指着這一層層長滿了種植架的紫色灌木說道:“大家請注意觀察一下這些紫色植物。這是一羣神奇的氧氣製造者,和那些綠色的植物相反,它們在明亮的光線下生產二氧化碳。卻又在幽暗的夜晚製造氧氣。我們將這種有趣的現象稱之爲“逆光合反應”。它們可以在長期無光或者弱光的特定環境裏生長,被用以保證在特殊的幽暗環境下,爲我們提供必須的氧氣。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這種逆光合作用植物來保證基地在月球暗週期的氧氣供應。

“好了,到了這裏,今天我們的參觀訪問就結束了。請大家在離開前仔細檢查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不要遺漏這裏。這裏是嚴禁外來物品的。如果有外來物品被遺漏在這裏,很可能會增加這裏的動、植物被雜菌感染的風險。”彼得大叔嚴肅的說完,又揮揮手,跟大家告別道:“謝謝大家的光臨!期待着和你們下一次再見!”……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