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唐哼囔傳奇 > 第3章 第 一 回 繼香火收養義子 襁褓中命懸一線/1

第3章 第 一 回 繼香火收養義子 襁褓中命懸一線/1

目錄 下一章

內容提要

遊俠唐哼囔,救過**,蒲富兩縣人,美名口碑揚。

這首詩說的是人稱渭北原上赫赫有名的遊俠,著名劍士唐哼囔解救****的故事。

唐哼囔(1908。12。22——1995。3。29),蒲城大孔寨人。名玉珊,字喜成,生得濃眉大眼,人高體大,標準的馬蜂腰。鑲金牙,架墨鏡,臉色烏黑,自小鼻腔有問題,因爲說起話來鼻音比較重,說話咬字不清楚,聽起來哼裏哼囔的,很多時候要看口型才知道說甚麼,人們叫他“唐哼囔”。他有着秦人硬漢的生嶒冷倔性格,硬得像鐵。他一生豪爽仗義,有膽有識,走南闖北,見義勇爲,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抑強扶弱。在那民國亂世,匪亂如麻,官府的管理能力有限,鄉村土匪橫行,日常治安只能靠民衆自行組織的商團民團來護衛。不過土匪中也有藏龍臥虎的人,也有很多英雄早年都是混跡於土匪刀客之中,唐哼囔就是這樣的人,但在老百姓心目中就是英雄,關於唐哼囔的傳說,他槍法百發百中,傳說可以飛檐走壁,從高處跳下來,你在邊上一點都聽不到聲響,可以說的上是當年的武林高手。

他曾經利用“蒲城——白水——洛川“的地下祕密通道,來往於三秦大地,爲陝北送緊缺物資,護送過往人員,使通道安全暢通。他既有結識蒲城著名**人許尚志的“豪氣”,又有勇敢掩護游擊隊長王玉成的“膽量”,也有親手打死了當地的欺壓百姓無惡不作的惡霸震川狼的“壯舉”,還有解救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傳說”,以及新社會還擁有兩房夫人的“殊榮”,更有刀客遊俠的“讚譽”。

解放後,一九五一年,在鎮反運動的時候,按理說唐哼囔屬於鎮反對象,但是爲甚麼沒有槍斃呢?流傳最多的是執行槍決的最後時刻,唐哼囔拿出來被救的首長的照片,才避免了處於極刑的處罰,留下了一條命。提起唐哼囔,在老家那就婦孺皆知了,都知道是出名的大土匪,在家是個大孝子。

他的長子唐文鎖根據他的經歷,編寫了一段秦腔戲文,概括了他的一生。

我祖母撫養兒艱難傷痛,省着喫節着穿望子成龍。

母子倆擔驚慌相依爲命,吃盡了人間苦受盡欺凌。

娘疼兒子孝母鄉鄰傳頌,爲後世留下了孝義家風。

那時節國不寧民不聊生,一方匪一方兵禍害百姓。

我的父實無奈壓邪扶正,除惡人保良善地方安寧。

赴酒宴入虎穴智脫險境,舍性命救黨人有智有勇。

雖不及著青史幹秋名重,亂世間行春秋遊快半生。

他的這些事蹟在蒲城和富平民間廣爲流傳。本書將唐哼囔在民間這些傳奇故事,蒐集作以整理,以饗讀者。

第一回繼香火收養義子襁褓中命懸一線

話說清光緒末年冬日的一個晌午,天空佈滿了烏雲,隨着西北風微微地吹起,空中慢慢地舞起了雪花點兒,那些點兒一會兒落下,一會兒又飛昇,懸在空中,久久不能落下。

雪花中一位年輕的女人懷抱着一片席子,席子裏邊裹着一個不滿百天的孩子,跟在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身後。二人來到了大孔城南邊拋棄廢物的溝裏,腳步蹺過不時遇到的凌亂的幼兒的碎骨,走到溝深處,老者停了腳步,對年輕的女人說:“十一家的,放在這裏吧!”年輕女人似乎沒有聽見,沒有出聲,只見她環顧了一下四周,眼前不遠處幾個席片子上邊旁邊各擺着一具嬰兒的顱骨,她的雙手抱得更緊了,腦海裏縈繞着一個幻覺,我的孩子也會成爲這樣嗎?

她捨不得放下了懷中的席片,摟得更緊了,淚花湧滿了眼眶,只見她用右手慢慢地揭去蓋在孩子臉上的小褥子一個角,想最後望一眼孩子。看着孩子嫩嫩的臉蛋,年輕女人雙腳一交叉,噗塌一下之坐在了沒有碎骨的地上,大哭起來,哽哽咽咽泣訴着說:“老天爺啊!我怎麼這麼命苦呀!怎麼連抱養的孩子也守不住呀?老天爺呀!這到底是怎麼了?”

這個懷抱孩子的哭泣的女人,是唐陳氏,懷裏抱的孩子,是唐陳氏抱養來的兒子。

這個孩子抱回來一百多天,忽然生了一種奇怪的病,一連三天,不喫不喝,沒有了動靜,心煩如麻的唐陳氏叫來一位年紀較大的族人,觀察孩子的氣息,詢問着辦法。老人把孩子額頭摸了一摸,小手攥在自己手裏一會兒,臉上浮現出了痛苦的表情,喃喃地對唐陳氏說:“沒指望了。”然後就用小褥子包了,在褥子外邊又用一片席子裹了,抱在懷裏,準備去城外死娃溝裏扔掉。唐陳氏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她捨不得這個幼小的生命,從老人懷裏要過了孩子,自己抱着,跟着老人向溝裏走去,想最後送一程這個幼小的生命。到了那裏,唐陳氏把孩子抱在懷裏,怎麼也捨不得丟下,就揭開小被子要看最後一眼,在悲痛的哭泣中,眼淚不由自主地噗噗地滴在了孩子的臉上,不知是惜惶的淚水感動了蒼天,還是這個幼小的生命不該離去,孩子臉上微微動了一下。

微風還在吹拂,雪花還在飛舞。

唐陳氏飽含淚花的雙眼捕捉到了這微微的一動,抬起滿臉淚水的頭,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老者,發出微弱的聲音說:“大叔,孩子動了一下,沒有畢,還有一絲氣。”

老人聽了,急忙蹲了下來,看了一眼孩子說:“真的動了嗎?”

“真的動了。”女人自信地回答說。

老人聽了果斷地說:“那往回抱,找郎中。”唐陳氏聽了,淚水停止了,撕去了包裹在孩子小褥子外邊的席片,抱着孩子,與老人趨步向回走去。

唐陳氏把孩子抱到街頭一名郎中家裏,把情況向郎中說了,郎中揭開褥子看了一下,孩子太小,無法把脈,用手輕輕摸了一下耳朵,沒有硬的感覺,於是對唐陳氏說:“先配幾樣中藥試一下。”唐陳氏點了點頭,郎中配了四味藥,在藥廚用手捏了幾捏,放在盛有水的藥壺裏,在爐子上連忙煎着。

站在旁邊的老人向唐陳氏與郎中招呼一聲,告辭回去了。

郎中藥煎好了,配置成藥水,拿來一張麻紙,折成一個小三角,用剪子剪去三角尖,留了針眼大一個小孔,小孔對着孩子微閉的嘴脣,另一隻手用一個小藥勺舀了點藥水,在麻紙三角小孔滴了一點,滲進孩子口裏,又一滴一滴往孩子嘴辰縫裏裏滴去,藥水溜下去了,孩子得救了。又抓了幾副藥,叮嚀了煎法,喂法。唐陳氏聽了,抱着孩子回家照做了。

十幾天以後,孩子奇蹟般地好了。

唐陳氏認爲孩子命不該絕,是菩薩的保佑,於是,就抱着孩子到五龍宮裏叩拜菩薩,五龍宮,原名叫祖師宮,因供奉玄天上帝,無量祖師而得名。她跪在菩薩神像前,燒香叩拜,祈禱菩薩保佑孩子健康成長,主持看到她悲傷的樣子,就來到她跟前,看了孩子一眼,用手撫摸了一下孩子的頭,雙手合十,口中唸叨“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他告訴唐陳氏說:“此兒合該有此劫難,此後還會有一災,過後則無妨。”又問了孩子名字,唐陳氏說了,族名玉珊,字喜來。主持聽了,沉思一會兒道:“給改個別名吧。”

唐陳氏憫誠地點了一下頭,算是答應了。

主持說:“把來字變爲成字,就叫喜成吧。”唐陳氏同意了。

主持又說:“此兒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是行孝之人,將來兒女衆多,福壽雙全。”

唐陳氏聽了,緊繃着的面容舒展了,拜謝主持後回家了。

回來以後,她天天做模糊飯,一口飯一口水,一把屎一把尿,提心吊膽的撫養着孩子,擔怕孩子會有甚麼閃失。孩子慢慢地活潑起來,惹人喜愛,唐陳氏臉上出現了笑容。

每天晚上,孩子睡熟了,她站在炕沿下,趴在孩子身上,嘴脣貼在孩子幼稚的臉蛋,吻了又吻,親了又親,鼻子聞悉着孩子發出的童稚氣息,耳朵傾聽着孩子有節奏的呼吸聲。

這個孩子真的像主持說的那樣嗎?

事情還得從大孔寨說起,大孔寨地處渭北原上古老的奉先縣西北隅四十多里。周邊與趙坡村、廟臺村、小孔寨村相鄰。西北背靠着綿延的武當山,東南兩面遠古形成的深溝向南延伸,半包圍着這片土地。是一塊風水寶地,先民們在深溝上建起了土橋,才使東來西去有了通道。

先朝時期,爲了防止土匪的侵擾,圈打了寨子城牆,東城牆呈折線形,越往南越凸出。城的四角都有類似瞭望哨的城墩。東南角的地勢最低。民國時,爲了彌補脈氣,在地方官員帶領下,打起了一座高聳的方形城墩。

先祖在寨子修了五龍宮,在清雍正之前數十年就己建成,至雍正九年因頹崩而重修,乾隆五年又修建了宮內最宏偉的獻殿,至此該宮的大殿,小廟,戲樓,山門完備,蒼柏林立於宮門口,以及進入獻殿的磚路兩旁,引人注目的是宮門兩旁的一對石獅,近一丈高,造形逼真,姿態優美,目視前方,炯炯有神。在四門外皆修建了廟宇,南門外有觀音廟、馬王廟、龍王廟,北門外的叫土地廟,東門外的叫桑仙廟,西門外的叫大昭寺。先民們修築這些廟宇,寄希望神靈的庇護,祈禱着神靈的保佑。

且說這大孔寨唐姓,本是大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淹底鄉的大孔寨,經大槐樹下的移民發送站,來到蒲城西北的牛角川一帶落戶的。

有唐戶總祠碑爲證:

嘗思萬物,本關人本乎祖,報本反始,人人有同情也。粵稽我族太祖,本山西洪洞縣人也,自前明遷居蒲之大孔寨迄今。年近五百,誰不切水源木本之思!丁滿數千,誰不懷春露秋霜之感!於是聚族而謀,慨古木之無枝,冀新柏之增茂,遂植陵樹以置祭田,買市宅以立祖廟。

太祖居其上,而以二世、三世配之,庶三代神靈有妥,而百世孝思可展矣,是爲記。

邑儒學生員廿世裔孫德全薰沐撰文並書丹

從碑文可以看出,唐氏在明朝初年遷徙到大孔寨落地生根,開墾荒地,修築城牆,建築屋舍,繁衍生息。把村寨名字仍然叫大孔寨,把住在吊裝的村子仍稱小孔寨,啓示後人不忘祖根也。

大孔寨的城牆上,自生的枸杞樹,酸棗樹,彎彎扭扭但卻頑強地挺立在那土牆之中,那土圍牆像一道屏障,把堡子緊緊地圈在一起。爲了安全,只開了兩個城門,時常有專人守門。晚上有打更人,晚上沒有甚麼特別要緊的事,不開城門,晚上城門一關,這高高的城牆圍成的屏障,給住在堡子裏的人以安全的感覺。

唐氏遷徙祖信帶着兒子孝仁、孝義、孝禮、孝智移居大孔寨推算起來,已經六百餘年,經歷二十多代。一支傳到唐十一時,家業較大,日子恣實,但人丁稀少,一根獨苗,爲傳宗接代,弱冠之年,早早託人說媳婦,說下了富裕戶陳家女。

且說這陳家也是當地大戶人家,祖上是讀書人,中過舉人,家中聘有私塾先生,授課子弟,女兒也跟着學習一些男耕女織,三從四德禮儀,經常向女孩子講述貞婦烈女傳記,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的故事,從小培養孩子做人的情操。

陳家與唐家結親,也算是門當戶對。

唐十一娶下陳氏,新婚燕爾,夫妻恩愛,卿卿我我。婚後不久,瘧疾流行,唐十一不幸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剩下年輕的新婦,苦守青燈,有族人慾吞家產,想讓唐陳氏出家嫁人,爲達目的,夜間裏裝神弄鬼,學夜貓子嚎叫,嚇唬陳氏。

陳氏爲人端正,謹守婦道,以古代貞婦烈女勵志,知夜貓子叫是族人所爲。爲了守住唐十一的這份家業,延續唐十一家香火,決定收養一個兒子頂門立戶,以斷族人妄想企圖,她把想法告訴了宗親,得到了宗親的大力支持,宗親就四下裏打聽,物色人選,在族室宗親的幫助下,最終決定收養了石槽鄉馮姓的一個小兒子爲養子,依據族譜,起名玉珊,小名喜成。

百日災難過後,轉眼一歲了。

喜成周歲的那天,親友來賀喜,送來了孩子喜愛的小禮物,毛筆,習字格子,繩子,金銀餜子,木棒,玩具小刀,彈弓。放在孩子的面前,讓孩子用手抓,喜成面對五顏六色的各種各樣的小玩具,急得用小手不停地抓,最後抓到了玩具小刀,親友們看了,說將來是個耍槍弄棒的。

到了上學年齡,唐陳氏讓兒子到村裏的私塾讀書,但是兒子對唸書不太感興趣,卻喜歡持棍弄棒,彎弓射箭,自制刀刀槍槍之事。

唐陳氏盼望着兒子快快地長大。

誰知,唐玉珊十一歲那年,突然發起高燒,不省人事,在那缺醫少藥的年代,唐陳氏四處求醫問卦,但是沒有醫治的好方子,高燒不退,昏昏沉沉。只好聽天由命,躺在炕上一月有餘,眼睛不睜,族人探視,看着氣息奄奄的喜成,已經感到無法活命,只等嚥下最後一口氣。沒想到喜成這次命不該絕,奇蹟般的又挺了過來,兩個月以後,慢慢睜開了眼睛,小命雖然保住了,但卻落了後遺症,說話口齒不清,鼻音很重,說話哼哼囔囔。此後,便有一綽號叫將開來:“哼囔。”或者叫“唐哼囔。”他的大號小名,唐玉珊與喜成,卻漸漸地被人們忘記了。

大病癒過的哼囔,與村院中的同齡少年兒童,兔娃、玉南、豬娃、鬥娃、牛山一夥,結成同伴好友,農忙的時候,幫家裏大人幹些農活,割草、放羊,牽牲口曳樓種麥子、收割莊稼。閒時上樹掏鳥,拿彈弓打鳥。他們經常唱着歌謠:

清早起,上山坡,到處去找麻雀窩,

麻雀見我胡亂飛,我拿彈弓趕緊追。

瞄得穩,打得準,只見麻雀地上滾。

回家轉,快喫飯,麻雀提上一大串,

我媽見我笑哈哈,我大見了把我誇。

他們拿着棍子,牽引着細狗,在田野間攆着兔子。有時一直跑到北邊的離村子十幾裏一帶。在追趕兔子過程中,不時還提出比賽,看誰腳腿麻利,跑的最快。

一個初冬的中午,和煦的陽光照着大地,涼風習習,哼囔一夥圍住了一隻野兔,大家呼喚着狗名,飛快地追去。唐兔娃個子大,腿也長,跑在最前邊,野兔被獵狗追着追着,眼看就要被一隻細狗抓住,情急之下,兔子來了個猛拐彎,正好跑到唐兔娃跟前,被兔娃一腳踢了個正着,順手一抓,捉到了野兔,大家一起圍了上來,嘖嘖不休地誇兔娃本事了得。

他們拿着棍子是爲了打野獸,更主要是用來防身的。當時牛角川一帶周圍棗刺叢生,田地荒僻,有的地方人跡罕至,野狼大白天溜進村子,喫農戶養的家畜家禽。

哼囔與少年好友們在野地裏攆兔,常常遇到狼羣,由於他們人多,又有大小几條狗跟隨着,也就不怕,有時遇上狼,他們,追逐着野狼,一直把狼追得看不見爲止。一次,離遠看見一隻小狼,他們驅使獵狗追逐,幼狼崽子拼命逃跑,被唐兔娃的大黑狗一下子撲倒了,名叫豬娃的夥伴跑在前頭,上去給了一棍,狼崽子掙扎了幾下,斷了氣。

隨着年齡的增長,哼囔愛聽大人講梁山好漢嫉惡如仇、除暴安良的故事,特別是魯智深拳打鎮關西,解救金家父女的壯舉對他震動最大。

他也愛聽刀客遊俠的故事。

這一時期,他的家鄉,渭北黃土高原上,軍閥走馬燈似的割據,兵匪橫行,民不聊生。出現了“刀客背刀走,遊俠持槍行!”的局勢,社會秩序,動盪不堪。

刀客遊俠是陝西,乃至西北地區的一個特殊羣體,他們同東北的鬍子、山東響馬一樣,都是帶有地域色彩的綠林好漢,也是關中地區下層人民中特有的一種俠義組織。其成員通常攜帶一種臨潼關山鎮製造的‘關山刀子’,刀長約3尺寬不到2寸,制形特別,極爲鋒利,故百姓把耍這種刀的人稱之爲“刀客”。

因爲刀客遊俠往往講義氣,會做一些抑強扶弱的事情,所以也出了一些被人們敬仰的英雄,特別是古代遊俠的事蹟對唐哼囔影響較大,小小年紀,萌發了行俠仗義想法。

這些想法便早早的在他的心裏紮下了根。

目錄 下一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