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妃真多
老太王爺是陛下的同胞弟弟,年輕時,曾助燕盛帝登基,太王太妃李氏,又是丞相府的嫡女,可謂強強聯姻,盛極一時,可惜老太王爺三十六歲壯年之時就死了,前一代靖王竟然也沒活過三十歲,第二子在二十八歲的時候戰死,太王太妃扶持幼孫燕西,維持了靖王府五十年興盛不衰。
如今,李氏已經七十歲了,在靖王府,乃至整個大燕王朝的地位都十分尊貴。
此刻,她正坐在暖榻中央,穿着寶藍色鑲金絲襖子,頭上戴着貂鼠昭君套,銀絲如雪,捻着手裏的佛珠,看起來卻十分端莊慈愛。
“長安回來了。”太王太妃的聲音裏帶着淡淡的關切,“快抬起頭來,讓祖母看看。”
她抬起頭來,想到太王太妃的一生,她的態度就更恭敬溫和了些。
老婦人端看着她,目睫烏沉若羽,一雙漂亮的眼眸迷迷濛濛,眼色溫柔,光潔嫩滑的臉上帶着淺淺笑意,五官端正,氣質雍容柔和,看着就讓人喜歡。
一旁的二嬸看着太王太妃滿意的樣子,忙站了起來,走到韓長安的面前,將她扶起來,聲音婉轉好聽,“恭喜母親,恭喜大嫂,咱們王府又添了這麼個可人的孫王妃,爲王府開枝散葉了。”
現在的靖王燕西十六歲娶親,娶了一房正妃,三房庶妃,可是到如今已經二十歲了,仍無所出,太王太妃和太王妃盼着抱孫子呢。
韓長安輕輕地低着頭,二嬸是黎王府的郡主,與二叔情投意合,可惜二叔死得早,二嬸傷心過度,傷了元氣,遺腹子出生不到一個月便夭折了。
從此以後,她便陪在太王太妃身邊,後來收養了個養子,來排遣時間。
一旁的太王妃孫氏孫儀微微笑着,臉上的笑容卻是冰冷的,她目不轉睛地看着韓長安,“的確是個好人兒,快過來讓母親看看。”
韓長安輕輕走上前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母親。”
孫氏一臉愛憐地仔細瞧着她,“京杭的佛門聖地果然是個好地方,佛光拂照,長安出脫得越發的動人了,跟個仙人兒似的。”
佛光拂照?韓長安心中冷笑了一聲,王府的這些人,睜睛說瞎話,指鹿爲馬的本領,可是越發的爐火純青了。
但她還是柔柔順順地笑道:“母親說的是,多虧母親把我送去。”
這話在其他人聽來,韓長安是個識得大體的人,對得起她韓國公主的出生。
孫氏滿意地笑笑,順勢着她的手,語重心長,又十分關切地說道:“從今往後,要和姐妹們好好相處,一起服侍燕西,爲靖王府開枝散葉,院子已經爲你準備好了,缺甚麼少甚麼就來跟母親說。”
韓長安的臉上露出一抹紅暈,又害羞又和順,“長安謹記母親教誨,辛苦母親了。”
太王妃看了眼玉昭,便喚了一旁的丫頭,“紅薔。”
紅薔走上前來,施了一禮,站在一旁。
“紅薔是我身邊照顧的一等丫頭,你先帶過去,回頭再讓牙婆子帶人來,你再挑兩個一等丫頭,二等三等丫頭已經安排好了。”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孫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韓長安這才一一拜別,往自己住的繡春苑去,後面跟着玉昭和太王妃賜的紅薔。
她們剛剛走到花園,便聽到對岸的軒苑裏傳出朗朗的談笑聲。
紅薔微笑着說道:“韓庶妃,那是王妃和幾位庶妃呢。”
韓長安微微皺了下眉頭,在進府之前,她已經打聽過了,靖王一共娶了四位妃子,正妃孫國公府的嫡女孫錦羲,另外兩位庶妃,一位是李侍郎家的庶女李懷柔,戶部尚書的嫡女嚴苓。
她淡淡地看了紅薔一眼,沒有說話。
就在這時,對岸遠遠地傳來一個動聽的輕笑聲,“那個人是誰?怎麼沒見過?”
韓長安抬頭看去,只見兩個衣着華貴的年輕女子從軒院裏走出來,其中一個遙指着自己。
池渠不寬,紅薔抬高了聲音,“嚴庶妃,這位是剛剛回來的韓庶妃呢。”
談話間,兩位年輕的女子已經從橋廊上走過來了,嚴庶妃穿着一身蜜色繡襦羅裙,髻發上戴着金釵,綴着珍珠流蘇,白皙的瓜子臉,丹鳳眼,眉心一點硃砂痣,看着十分討人喜歡。
而她身邊的李懷柔,則穿着紫蘿蘭衣裙,雲髻上釵着一隻玉蘭花簪子,額頭上戴着金根抹額,鵝蛋臉看起來十分柔美,氣質雍容,也是一等一的美人。
韓長安微微一笑,“原來是嚴妹妹跟李妹妹。”
“誰是你妹妹?”嚴苓看着韓長安,雖然她衣着樸素,一頭如瀑青絲用一根玉簪子簡約地在腦後挽了一個髮髻,太陽光照在她的臉上,讓她看起來十分璀璨,心裏便湧起了莫名的嫉妒。
韓長安一愣,“不叫妹妹,難道要叫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