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行家來了!
第3章 行家來了!
今天埋的是老白家的兒子、兒媳婦和四歲的孫子!一家三口全死在翻車事故里!老白頭今天哭得暈了幾回,我才親自護棺直到下葬,又陪着他喝了好幾盅纔回來。
聽到有孩子,爺爺的臉色蒼白了幾分,我十六歲出山後,爺爺就呆在家裏鮮少出門。
村子裏大大小小的喪事都由我出馬,或許是年紀大了,爺爺也不愛聽村子裏七七八八的閒話和小道消息,更不喜歡胡亂猜測。
“穴被拱了,屍骨還在嗎?”爺爺的語氣變得焦灼起來。
我心裏咯噔了一下,這兩年來爺爺一直淡然處之,今天格外地在意,剛纔更有一抹不易察覺的擔憂從眼底滑過。
“都在,老白頭已經過去了,哭着讓您老過去一趟。”
聽了李哥的話,我有些悻悻然,所謂薑還是老的辣,關鍵時刻還得爺爺出馬。我出山兩年,遇上大事大傢伙還是希望爺爺出手。
我們仨到達下葬地的時候,夜色更深沉了,一路上我都在想,都是鄉里鄉親,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人,誰能幹出這種敗陰德的事?
再說老白頭爲人和善,平時都不和人吵嘴,這次又是斷子絕孫的傷心事,還有誰會在他的傷口上撒鹽?
穴我是點的,還沒走到就聽到一陣悲慟的嚎哭聲!
人間三悲是爲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
老白頭正在墳頭燒火紙,離得老遠就看到火光點點,走近了一看,老白頭手裏拎着一把劈柴的斧頭,迎着火光泛着冰冷的光。
他沒哭沒叫,雙眼通紅,要是找到挖墳的人,左手扒拉着火紙,右手提着斧頭!
白天堆砌好的墳頭被挖開一個諾大的口子,正好供鑽進去一個成年人,爺爺抬手,李哥的手電就照進了穴裏,老白頭提着斧頭默默靠後。
這一刻,現在的氛圍詭異到了極點,沒有人說一句話,只有窸窸窣窣的響動。
葬經裏有說,葬者乘生氣也,生氣即一元運行之氣,在天則周流六虛,在地則生萬物,天無此則氣無以資,地無此則無異以載,故磅礴乎大化,貫通乎品彙,無處無之,而無時不運也,父母骸骨,爲子孫資本,子孫形體,父母之枝,一氣相應,由本而大致也。
總結來說就是擇穴看的是氣,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方位,也就是葬經中所說的六虛,六虛實則指上、下、東、南、西、北六個位置,又稱六位。
只要讓這股無極之氣貫通墓穴彙集處,後人才能鴻運壓身!
而氣流於天地之間,所謂一元之氣!一元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按理說老白家尋了一處吉穴用處也不大,他就這麼一個獨生子,但老白頭堅持要選擇個好穴,說是心裏有個好慰藉。
“不對。”
我正想得入迷,爺爺罵了一聲後推我一把,沒等回神,我就跌進了挖空的洞裏!
這就是親爺爺,他老人家就我這麼個孫子,還是費了那麼大勁保住的,唉,我長嘆一聲,接過手電筒往裏面鑽。
我打小就個子纖長,長是指高,纖是指瘦!
我這樣的身材最適合鑽進去一探究竟,雖然墳已經被人挖開了,但不能再補幾鏟子,這是往老人家心底撒鹽。
地底的溼氣和棺木的清香同時湧進我的口鼻。潮溼是有氣味的,淡淡的黴味,夾雜着溼潤的觸感,棺材蓋釘得緊緊的,用了七根釘。
往裏面打探的時候,我不止一次碰上棺材,棺蓋釘得緊,又沉,以我的重量撞上去,棺木還是紋絲不動,看到那棺釘,我心底打起了小鼓。
屍體、殉葬物放妥後,接着要釘棺蓋,民間稱爲“鎮釘”。一般要用七根釘子,俗稱“子孫釘”,據說這樣能夠使後代子孫興旺發達。
這個墓穴比一般的穴要大得多,是大棺套小棺,夫妻倆合葬,外帶一個小孩子的棺材。
子孫釘對老白家來說已成爲擺設,子孫興旺發達化爲泡影。
呼!
我的耳朵猛然豎起,有風!
有風的地方就是生氣所在之地,而要有生氣流運,必須有口子,除了剛纔進來的口子,裏面還有一個纔對,我的聽覺從小就敏銳,絕不會出錯。
“小子,裏面甚麼情況?”
爺爺渾濁的聲音響起,帶着幾分急切。
“裏頭還有個洞。”我一邊說一邊扒開了那個洞,大半個身子探進去,讓拿着手電筒的手臂儘可能地往裏面探,這樣才能照到裏面的光景。
不過,我先感嘆的是這個被人人工打出來的孔洞,光滑方正得不像話!
“爺爺,老關中盜洞!”
外面突然沒了聲,好幾秒後才傳來咳老痰的動靜:“這窮鄉僻壤的地方還來了行家。”
我也沒想到挖老白家墳頭的人不是衝着老白家,而是墓下墓!
所謂的墓下墓,是指新墓的下方還有更早年間的墓葬,因爲年代久遠,中間發生過各種情況,導致前人的墓沉於地底,而不知情的後人又在上面再修了墓葬。
我替老白家擇的是吉穴,我能點中,早期的前輩們也能點中!不過,就衝着這方正的盜洞,爺爺說得對,咱村來了行家,還是老關中派的。
要知道現在嚴打,盜墓可是大罪,真正的行家早就沒有多少存活空間,就連早期的那些盜墓世家的後代也都紛紛改行。
當初民國時期盜墓盛行,就連軍閥也摻和一腿,那個時候,幫派明顯,大體分爲南北兩派,北派以力見長,哪怕只是打個盜洞,也大有講究。
一般是墓側、墓身、棺前、棺尾四個主要位置,連盜洞的形狀也頗有講究,要分方圓,這兩種形狀最早都是由北派創造,方形洞在黃土地上多見,又叫關中式盜洞。
關中式盜洞一般不會打在墓穴附近,會離得遠遠地,甚至在幾里之外開始。根據墓穴的深度打好豎井後,再往墓的方向橫着開挖坑道,直通墓穴。這種迂迴盜墓的手法,費時費力,往往需要數人同時作業,可是貴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