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言情 > 錦鯉丫頭太囂張 > 第3章 :打聽市價

第3章 :打聽市價

目錄

好吧,能說服這三姐弟讓我磕幾個頭也沒甚麼大不了,前世不也一樣朝寺廟甚麼的磕過頭。磕完頭,夏似水嚴肅的交代起來“年年、三妹、小弟,這件事咱明天去和爺爺奶奶說說,其他的人先不要說,怕招來其他村人的嫉妒,對咱家不利,聽到了嗎?”

這個大姐還挺靠譜的,連這都懂,但如果菩薩顯靈的消息傳出去恐怕不只是其他村的嫉妒,可能還招來一些大人物呢,這樣也挺好的,至少是菩薩顯靈,不會被當成妖魔鬼怪一把火給我燒死就成。

姐弟幾個慢慢靜下來,月光從草屋的縫隙中照射進來,看到大家都睜着眼睛不肯閉上,想必是還不能接受這樣的好事降臨到自家姐妹身上。“二姐,我可以學認字嗎?”

小弟星辰帶着期待的口吻問到,是啊,村裏沒有學堂,就是附近的幾個村也沒有一個學堂,要上學堂那是要走到十里外的鎮上的,束貴還不說,學堂沒有寄宿,每天早中晚來回四趟,小孩子哪受得了?星辰作爲家裏的獨苗,以前雖然嘴上不說,但還是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想認字的。“當然可以,小弟你不說我也要把菩薩教給我的本領教給你們,不只是小弟,似水和日月也要學,咱不求中舉上京,但至少不要當睜眼瞎是不是,”

三姐弟連連點頭。“對了,似水,咱家現在總共有多少錢啊?”

還是回到最初的問題,不知道經濟財產問題怎麼開始我的致富之路。“年年,這個你不是知道麼,咱家有錢啥時候瞞着了,小弟都知道的,你咋不知道了呢?”

穿越過來我的確是沒繼承所有小流年的記憶,一個腦袋要裝兩個人的記憶怎麼可能裝得下,總要犧牲一些的,“我也不知道,那天我睡醒之後有些事就不記得了,可能是菩薩教給我的本事太多,腦子不夠用,所以讓我把過去用過的腦子騰出來了吧,”

這個理由應該可信,“大姐,二姐說的對,一定是菩薩的用意,咱家現在總共有九十文,”

小弟星辰搶着回答,又聽日月說到“咱家這九十文是田裏下完種之後這一個月掙的,二姐和大姐一起給村裏人洗衣服,每天三文錢,幹了一個月整,之前咱掙的錢在冬天的時候花光了”。九十文,這麼少,好吧,不說這個家了,就是整個村都不見得有甚麼收入來源,這洗衣服的活還是村裏人見夏大忠家裏困難才勉強給的。“咱這裏豬肉多少錢一斤?”

實在不懂一文錢等於多少軟妹幣,只能這樣問,但很久沒聽到回答,“怎麼了?”

我不解道,“年年,咱家已經好多年沒有買過豬肉了”

似水低沉的回答讓我酸了鼻頭,想着自己前世天南地北的喫着各種美食,就算是小時候在鄉下也是經常喫肉,來這裏五天不喫肉也沒有多大感覺,不像幾個姐弟,好多年沒嘗過肉味,是怎麼樣的滋味,“放心,菩薩保佑我們,不久後我們就可以天天喫肉了,那我們這裏的大米多少錢一斤呢?”

“新米是十文錢一斤,陳米是六文錢一斤,大白菜是一文錢一斤,”

就這些,這不好換算啊,“還有嗎?”

“集市裏咱就碰到過這些,那些豬肉,酒樓,布匹等等咱都沒有機會接觸,所以不知道怎麼算錢,”似水輕輕說着,語氣中透露着無奈。

“還有還有,大牛叔的車來回一趟是一文錢一人,鎮上的魚是三文,肥豬肉是十五文一斤,麻布是十五文一尺,粗布是三十文一尺,細布是五十文一斤,這些都是小青告訴我的,”

三妹日月激動的說到,小青和三妹經常一起挖野菜,小青的爹夏大牛是村裏趕車的,經常往返鎮上,知道些也不足爲奇。這麼算來大概就是一文錢等於一塊錢軟妹幣,物價沒有膨脹就是好,臥槽,這麼說這個家連一百文都沒有,怎麼可以這麼窮!

第二天一大早,姐弟四個就前往村頭的爺爺奶奶家裏,可能因爲窮村裏沒有喫早點的習慣,真餓死姐了。剛到老屋,見爺爺扛着鋤頭準備出門,估計是要去田裏放水,奶奶坐在門口納鞋底,“爺爺奶奶”

姐弟四個叫人,爺爺皺起笑臉“姐兒,小弟,你們咋過來了,可是有啥事?”

真好,有個心疼自己孫子孫女的爺爺奶奶,沒有極品親戚要對付,姐弟幾個偷偷摸摸把夏大忠和莫花拉進屋裏,掩起門,嚇得兩老“姐兒,咋了這是,發生啥事兒了?”

姐弟四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甚麼開口,還是讓我這個文化人來解釋吧,“爺奶,我說了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嚇着了,是這樣的”

呼,把昨晚跟三姐弟說的話又詳細的說了一遍,趁着大家還沒反應過來自己去廚房倒了點水喝,估計待會還要解釋更多,回到堂屋就看到夏大忠紅着眼激動的看着夏流年,“二妹,這是真的?當年那老方丈說的都是真的?”

甚麼老方丈?夏大忠覺得時機成熟了,就跟四姐弟說起當年老方丈的事來,當年,夏大忠的兒子夏大力從鎮上趕集回家,在路邊無意中救起逃命的鐘錦繡,據鍾錦繡所說,自己是官家小姐,被姨娘所害流落至此,但是不肯說出自己出自哪個府邸,父輩所在何職。鍾錦繡跟夏大力回到夏家村,見夏家村村民淳樸善良,自己也不願再捲入官場作爲誰的棋子,便在夏家村留下,和夏大力成了親,第一胎便是似水和流年,兩姐妹出生後便生了一場大病,鍾錦繡當了自己所有的首飾遠上縣城求治,路過一座小寺,趁着停下休息順便到寺中求平安,不料,寺中唯一的方丈給夏大力夫婦的解讀是這兩個小姐妹中終有一人會改變津南國百姓的現狀,只要等待時機成熟便可。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