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結果都一樣
“少爺,那這考覈,咱們還去嗎?”苟富貴小心翼翼道。
“去,當然去!”秦淮肯定道。
秦淮突然想到。
雖然自己沒錢,但是自己的那些同學有錢啊。
正所謂江湖救急,能借一點是一點。
只要自己借夠了一萬兩銀子。
秦淮就有把握,把三萬兩的外債,往後拖一拖。
至於甚麼時候還他們錢,秦淮表示,這不是自己該思考的問題。
……
對,就這麼幹。
心裏有了決定,秦淮就決定去幹。
於是在苟富貴的伺候下,秦淮洗漱完畢。
透過鏡子,看着自己這張帥到慘絕人寰的臉。
換做往常,秦淮一定會十分滿意。
可是現在,秦淮只想砸碎鏡子。
在穿越之前,秦淮剛上岸西北某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大好人生,纔剛剛開始。
現在好了,轉眼之間,不僅光明的未來沒了,自己更是變成了一個只會喫喝嫖賭的廢物。
嗯,還欠着青樓三萬三千兩嫖資!
“我特麼,我怎麼就這麼慘呢!”秦淮欲哭無淚。
一刻鐘後。
在苟富貴的帶領下。
秦淮來到了甲院所在地——關雎堂。
白鹿書院,下分十個分院。
分別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命名。
每個分院配有一名副院長,三名夫子。
秦淮剛一來到這裏。
迎面就衝過來兩名和秦淮年齡相仿的年輕人,熱情的給秦淮打招呼。
左邊這位,有着很深的黑眼圈,看着和煙燻妝一樣;
右邊這位,則是皮膚慘白,給人一腎虛的感覺。
通過苟富貴之前的科普。
秦淮知道,眼前這二人,乃是原秦淮在白鹿書院的死黨。
眼圈男名叫唐贏,字子畏。
腎虛男名叫柳詠,字景莊。
他們二人和秦淮一樣,都是混喫等死的富二代。
沒錯,都十分有錢!
想到了這裏,秦淮當即把二人拉到身邊,一臉凝重道:
“二位兄弟,快,借我點錢!”
唐贏:“???”
柳詠:“???”
片刻之後,唐贏撲哧一笑,道:
“幼安兄說笑了,你昨晚在麗春院,可是花了足足三千兩銀子,花三千兩銀子眼睛都不眨一下,你怎麼會缺錢呢!”
“不錯,平日裏銀票掉到地上,你都懶得去撿,今日卻開口說借錢,幼安兄,你確定你不是在和我們開玩笑?”柳詠在一旁補充道。
“我開你媽拉個巴子,快點給錢!”
眼看着都已經火燒眉毛了,這二人還是磨磨唧唧的,秦淮當即怒道。
感受到秦淮認真的態度,柳詠和唐贏二人不由一愣。
隨即,二人就準備往外掏錢。
可就在這個時候,一道重重的咳嗽聲,打斷了三人的對話。
虞夫子不知何時,來到了學堂裏。
秦淮無奈,只能不甘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
“他就是虞葦航虞夫子!”
看着面前這一身浩然正氣的虞夫子,秦淮怎麼也沒有想到。
一個賣相這麼正派的人,竟然會去麗春院。
然後因爲一個清倌人,和自己爭得面紅耳赤。
並且,他還沒有成功!
就在秦淮打量虞夫子的時候,虞夫子也在打量着秦淮。
一想到千嬌百媚的千尋姑娘,竟然慘遭秦淮這畜生辣手摧花,虞夫子的心臟,不由得一痛。
“秦淮,老夫今天不把你趕出白鹿書院,我就跟你姓!”虞夫子心裏暗道。
沒有過多廢話,虞夫子直接開門見山道:
“我們學院每個月月末考覈,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老規矩,通過考覈者,繼續留在書院,考覈不通過者,直接踢出學院!”
“下面,我宣佈,今天的考覈開始!”
說到這裏,虞夫子頓了一下,隨即把目光看向秦淮,一本正經道:
“秦淮,今日的詩詞考覈,就從你開始吧!”
說話間,虞夫子看了看外面的天氣。
只見此時的天空,隱隱有烏雲密佈。
大片大片的烏雲,如同大軍集結一般,聚攏在一起。
烏雲之下,整座書院,都彷彿風中浮萍一般,隨時有傾覆的可能。
想到如此情景,即便是自己,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作出完美的詩句,於是虞夫子笑道:
“一炷香時間爲限,只要你能夠以今天的天氣爲題,做出一首詩來,我就算你通過!”
“就這???”
當聽到虞夫子的要求之後,秦淮直接呆住。
敢情鬧了半天,這所謂的月末考覈,竟然是詩詞考覈。
幸福來的簡直不要太突然!
原本秦淮還擔心,虞夫子會變着法兒的整自己。
可是現在,在聽到虞夫子讓自己作詩之後。
秦淮表示,灑灑水啦。
至於虞夫子,在看到秦淮在聽到自己的題目後,臉上竟然露出了喜悅的表情後。
不禁皺眉道:“要是不會,可以提前說出來,不要浪費大家時間!”
“不會,開甚麼玩笑?”
“你這老癟犢子,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想到了這裏,於是秦淮迎着虞夫子的目光,冷笑道:
“就這,還需要一炷香的時間?”
秦淮此話說出,整個房間內,一片譁然。
衆人紛紛目瞪口呆的看着秦淮。
那眼神,彷彿在看傻子一樣。
“就這!”虞夫子此時,也被秦淮逗笑了,冷笑道:
“你要是覺得題目太簡單,本夫子也可以給你換個題目!”
“不用麻煩了,反正結果都一樣!”
秦淮擺了擺手,一臉的無所謂道:
“豎起耳朵聽好了,我現在就給你作詩!”
“我的第一句詩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轟隆!”
“劈里啪啦!”
幾乎在秦淮讀出這兩句詩的同一時間。
門外傳來了打雷聲和閃電的聲音。
透過大門。
衆人可以清楚的看見。
不遠處的院牆,在漆黑的烏雲下,彷彿真的要被摧毀一般。
如此情形,此刻衆人的腦海裏,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秦淮剛剛的詩句了。
一想到秦淮,竟然能夠做出如此應景的詩句,衆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