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亂極了這三個字,可不是說的災民。
而是去那邊會遇到的危險。
顧宇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他長嘆了一口氣,朝後仰了仰身子,看着夜一問道:“給我下毒的人,你找到了嗎?”
夜一一愣,瞬間羞愧的低下了頭,“還沒。”
“連頭緒都沒有吧。”顧宇又問。
夜一點頭,“但一點點排查總能找出來的。”
顧宇輕笑了一聲。
要是有那麼容易就好了。
從記憶裏,他知道自己每天喫的喝的接觸的東西都是非常嚴格,但還是不知不覺就中毒了,他推測出來最有可能的就是,這是一種混毒。
從他的方方面面入手的。
無論是喫穿用度,甚至是環境,都有一種特殊的物質,配合到一起,就讓他中毒了。
天下頂級的醫師可都在皇宮裏呢。
“如果是皇帝想要S我的話,我離得遠一些,不是更好嗎?”顧宇淡淡說道。
他心底早有打算,當個太子最終的目的還不就是登基。
原來的顧宇因爲顧念父子之情,又加上倫理綱常,所以做不出來弒父的事兒。
可他又不是原來的顧宇。
再說,中毒這事兒,絕對不可能跟皇帝沒有半毛錢關係。
不過他最先考慮的是要得到天下,就得得到民心。
所以才答應去江南賑災。
最巧的是,顧宇在大學,學的就是建築,古時候的洪汛災害沖垮橋樑甚麼的,當年可都是學了的。
老師講的那些知識在現代想要自己實踐的概率太低了,輪不到他上前線指手畫腳,在這古代,卻可以讓他大展手腳。
利國利民的事兒,還能給自己加點聲望,何樂而不爲?
“夜一,你要知道,最危險的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等到了江南之後,很多事兒就不是這些朝堂上的人,能夠管得了得了。”顧宇捏着書頁,淡淡笑着。
夜一愣愣的看着顧宇,不知道爲甚麼,感覺太子殿下似乎變了,又似乎沒變。
賑災的隊伍三日後便開始集結,但在此之前,顧宇讓夜一帶着兵符去了一趟溫家軍的駐紮地。
雖然他是答應了去江南,但不代表着真不把自己的小命當命了。
城門洞開,顧宇穿着一身錦繡長袍,騎在高頭大馬上,兩側是送行的官員,皇帝則在城頭相送。
“太子終於要走了......”
“這次去江南,可不是甚麼攬功績的活兒,太子殿下真的要親自去嗎?”
“據說皇上就只有這一個子嗣了,若是太子殿下......”
“慎言!”
“皇上還年輕呢......”
坐在馬上,顧宇能夠聽見遠處百姓的竊竊私語。
原主武力高強,耳聰目明,就算是百米開外的人小聲說話,顧宇也能夠聽的一清二楚,不過對於這些毫不知情的百姓,說的那些話,他沒甚麼感覺。
只是等着禮部的官員敲響大銅鐘,軍號鳴起,顧宇便伸手牽住繮繩,用力夾了一下馬腹,駿馬長鳴一聲,帶前頭走去。
跟在他身後的,是無數官兵押送的賑災糧食和銀量。
馬車摺痕從路上消失,皇帝站在高臺上,任由風吹。
“皇上,太子殿下已經走了,咱們回去吧。”大總管弓着身子站在皇帝身側,小聲提醒道。
這時皇帝纔回過神來,神色有些複雜,他長嘆了一口氣,慢慢地走下城臺。
而兵部侍郎此時卻是徹底將吊着的一顆心給放過下來了。
他顛顛地上前,“皇上,太子殿下離開了,那他手下的那羣精兵放在城外豈不是浪費了,不如分發到各部的軍隊去,打散了訓練?”
皇帝瞥了他一眼,如何不懂這兵部侍郎的意圖。
但他只是沉默了片刻,便點了頭。
只可惜,等到兵部侍郎喜滋滋跑去溫家軍軍營的時候,看到的卻是一個人去樓空的營地。
“三十八萬精兵,帶走了八萬精銳!”
“其他三十萬,全都發錢遣送回家,等詔再回?”
兵部侍郎得到消息的時候,氣得直接暈了過去。
而此時被兵部侍郎眼饞的八萬精銳,此刻卻是已經跟上了賑災的隊伍。
聽到後方傳來的馬蹄聲,顧宇拉住繮繩,朝後方看去。
一支騎兵快馬而來,坐在馬背上的,是一個身高八尺,面龐冷峻的少年。
此人來到顧宇跟前,立刻翻身下馬,對着顧宇行禮道:“溫和運拜見太子殿下,部下八萬精銳盡數在後。”
顧宇伸手將他扶了起來,這個少年是溫家老太爺當年撿回來的孩子,一直都養在軍中,因爲沒有血緣關係,所以當年沒有被拉去砍頭。
溫和運看着太子殿下,心情激盪。
當時得知溫家誅九族的消息時,他便心如死灰,卻不想太子殿下竟然能夠奮起報仇。
這一舉動叫他立刻將太子視爲此生之主。
“自家人,用不着客氣,當年在外祖家的時候,我還叫你一聲表弟呢。”顧宇拍了拍溫和運的肩膀。
兩人其樂融融的氛圍很快就被趕過來的行官給打破了。
賑災部隊的人,是兵部侍郎手下,帶隊人雖然是顧宇,但是還有一個副隊,叫做李忠良,這人面上全是汗珠,一邊哆嗦着擦汗,一邊上前來,笑着問道:“太子殿下,您這是甚麼情況?”
他說着,指了指溫和運:“溫小將軍不是應該在城外駐紮嗎?此時跑來......”
“是我讓他們跟着的,江南水患,孳生盜匪,只有一路軍官,只怕是控制不住甚麼大場面,所以我讓人帶了八萬精銳過來,怎麼,你有意見?”顧宇瞥了一眼李忠良。
李忠良臉上的笑容都有些揣不住了。
這一隊人都是兵部的。
本來他還想着上路之後,要給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太子一些悶虧喫,卻沒想到,剛出城,對方就直接帶來了八萬人馬。
這還給個屁喫啊!
“不敢不敢,下官就是想問問,這事兒,皇上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