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孩子,學會感恩吧
如果你受苦了,感謝生活,那是它給你的一份感覺;如果你受苦了,感謝上帝,說明你還活着。人們的災禍往往成爲他們的學問。
——(古希臘)伊索
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而後來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英國)薩克雷
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
——(法國)盧梭
感恩是智慧的營養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印度)泰戈爾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人品德的表現。當然,感恩也是一種形式,是健康社會人人都應該具備的一種行爲,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孩子,如果你能擁有感恩之情,時刻有報恩之心,就能體會到充滿燦爛陽光的人間真情,這陽光般的真情,時時刻刻溫暖着人們的心田,也是人們朝着既定目標前進的取之不竭的動力源泉。
孩子,生活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可是每個人面對生活的態度卻不相同。有的人衣食無缺卻整天悶悶不樂,而有的人生活貧困卻依舊樂觀。爲甚麼會有這樣的差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是人的心在作怪。
也許你會感到疑惑,爲甚麼一個人擁有的多反而不快樂,而有的人擁有的少卻總是很開心。於是你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人幸福與否和擁有多少沒有直接關係。如果你真能得出這個結論,恭喜你,孩子,你悟出了人生的一個真理。
確實,一個人的幸福感和物質的豐盈與否沒有決定性的關係。通過觀察就能發現,只要是生活幸福的人,無論他有沒有錢,他都會過着一種無怨無悔、幸福快樂的生活。而他們的生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他們的心中,時時充滿了感恩。
孩子,感恩是一種生活狀態,如果你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能發現平凡中的美好,就不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個人的得失上;如果你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能時時處處體會到別人的需要,想到別人對自己的好,並想盡辦法去做些甚麼回報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收穫很多……
一天,一座修道院的大門被叫開,看門人驚喜地看到,旁邊果園的一個果農給他送來一大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果農對他說:“親愛的兄弟,感謝你在我每次來修道院時對我的關照,我送給你這串葡萄,來表達我的謝意。”看門人對於果農如此情意濃厚的禮物表示感謝,果農滿意地離開了修道院。
看門人把葡萄洗乾淨,得意地望着它們。忽然,他想起修道院裏的一個病人得了重病,身體正在遭受着折磨,而且甚麼也不想喫。看門人心想:“他多麼需要營養啊!”於是,他決定把這好喫的葡萄送給他,讓他開開胃。
看門人把葡萄送到虛弱的病人牀前,病人睜開雙眼驚喜地看着這串晶瑩剔透的葡萄。看門人對他說:“先生,有人送給我這串葡萄,但是我知道你甚麼都不想喫,我覺得它一定能帶給你食慾。”看門人拿來一個大盤子,把葡萄放在上面,讓病人享用。然後,他又回去繼續工作了。
病人正被病痛折磨着,看到看門人送來的這串葡萄,感覺病一下子好了許多。他從心裏感激看門人,他明白這串葡萄裏凝結着一片愛心。病人拿起葡萄,又想起應該把它送給對自己傾注了大量心血,整日整夜地爲他操勞的護士,以慰藉自己的靈魂。
病人喊護士,護士迅速跑了過來,她以爲病人出了甚麼問題。病人對護士說:“小姐,看門人惦記着我的病,送給我這串葡萄,讓我品嚐。由於我這段時間甚麼都沒喫,我吃了它可能傷胃,我想還是讓你喫,你對我一直很不錯。”護士堅持不收,她知道病人可以喫下這串葡萄,它看起來太鮮美了。可是,越堅持,病人越是拒絕,護士只好道謝收下。
護士邊走邊想,這串葡萄應該送給兢兢業業爲大家服務的廚師。於是,護士來到廚房,找到了廚師,對他說:“你的心像這串美麗的葡萄一樣高尚,你的工作真的很辛苦,爲我們提供可口的飯菜,這串葡萄送給你吧。”廚師謝絕了護士的好意,最後把葡萄送給了爲大家操勞的修道院院長。
就這樣,這串葡萄在整個修道院裏傳來傳去,最後重新回到了看門人手中。看門人驚奇地看着葡萄原封不動又回到了自己手中,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他決定,不能再讓葡萄兜圈子了,他不再遲疑,開始喫起葡萄來,他覺得這是他喫過的最甜美的葡萄。
其實,傳遞着的哪裏只是一串葡萄,它是人們樸實真誠的感恩之心。修道院的人們懂得感恩,他們的心靈一定是安寧的,是感恩讓他們收穫了更爲寶貴的人與人之間的良性互動,是感恩讓他們擁有了幸福的生活。懂得感恩,才能處處爲別人着想。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時常忽略了自己的人,必然能得到大家的關懷和幫助。
孩子,當你走在人生的大道上時,是不是時常念着別人對你的好處,而忽略了一些不如意;是不是時常想着別人對我們的付出,而積極地想做些甚麼去回報他們。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無論你以後處在甚麼樣的環境下,一定都能走出漂亮的人生之路。因爲你的心是柔軟的,是富有愛心的,是懂得回報的,這樣美麗的心境,怎能沒有美好的未來?
父母的話
孩子,懂得感恩的人是美麗的人,也一定會有美好的人生。人生就像一盤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那一盤。當你的棋是一副好棋,孩子,請不要得意,因爲即使這樣,你的成長之路也同樣凝聚了衆人付出。當你懂得感恩的時候,你的這盤棋會更加地精彩。
如果你十分不幸,拿到了一盤壞棋,你也不要傷心,因爲一顆美麗的心,哪怕面對再兇險的人生之路,也會逢凶化吉。因爲,感恩的心會招來許多“貴人”,在他們的扶持下,在你自己的努力下,一樣可以把壞棋下得有聲有色。
給自己一顆感恩的心
忘恩比之說謊、虛榮、饒舌、酗酒或其他存在於脆弱的人心中的惡德還要厲害。
——英國諺語
孩子,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所以,當有一顆感恩的心,用這顆心去面對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如果忘卻了感恩,只知麻木地索取,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在感恩的心緒中,人們總能自發地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才能收穫更多的幸福和快樂。就像那首歌中唱的:“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學會感恩,你就能體會到充滿燦爛陽光的人間真情,這陽光般的真情,時時刻刻溫暖着人們的心田,也是人們朝着既定目標前進的不竭動力。
二戰時期,在美國一個鬧饑荒的小鎮,一個家境富有而且心地善良的麪包師每天按時在教堂門口給飢餓的孩子們發放麪包。他對來領取麪包的孩子說:“這個籃子裏的麪包你們一人一個。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拿一個麪包。”
瞬間,飢餓的孩子彷彿一窩蜂一樣湧了上來,他們圍着籃子推來擠去大聲叫嚷着,爲得是拿到最大的麪包。但是,當他們每人都拿到了麪包後,竟然沒有一個人向這位好心的麪包師說聲謝謝就走了。
但是有一個叫琳達的小女孩卻例外,她總是顯得安靜又有禮貌,她既沒有同大家一起吵鬧,也沒有與其他人爭搶。她只是謙讓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別的孩子都拿到以後,才把剩在籃子裏最小的一個麪包拿起來。最值得讚歎的是,這還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每次拿完麪包她並不急於離去,而是要向麪包師表示感謝,在親吻麪包師的手之後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麪包師又把盛麪包的籃子放到了孩子們的面前,其他孩子依舊如昨日一樣瘋搶着。琳達這回只得到一個比頭一天還小一半的麪包,但她依舊沒有忘記感恩麪包師的賜予。
當她回家以後,媽媽切開面包,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許多嶄新、發亮的銀幣掉了出來。媽媽喫驚地叫道:“琳達,立即把錢送回去,一定是好心人揉麪的時候不小心揉進去的。趕快去,琳達,趕快去!”
琳達拿着銀幣跑向麪包師的家裏,把媽媽的話告訴了他,並還回這些銀幣。這時,麪包師面露慈愛地說:“不,我的孩子,這沒有錯。是我把銀幣放進小麪包裏的,我要獎勵你。願你永遠保持現在這樣一顆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訴你媽媽這些錢是你的了。”
琳達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她激動地跑回了家,告訴了媽媽這個令人興奮的消息,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報。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人品德的表現。懂得感恩的人會有一顆感恩的心,當然這個人也一定是個幸福的人。孩子,現在我們來反思一下,當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是像大多數人那樣哄搶一通,還是默默地懷着感恩的心來對待別人的幫助呢?也許,之前你也會像大多數人那樣,把別人的幫助當做理所當然,我希望你從下一刻開始,把感恩種上自己的心田。
當你慢慢學着去感恩之後,也許你會發現生活中很多細微的美好,發現人與人之間有很多平凡的感動。孩子,現在你該知道,一顆知足感恩的心是多麼的重要了吧!那麼,從現在開始,細心地體查和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吧!也許,你會發現自己日漸平淡麻木的日子,變得越來越豐厚而富有,但是,你不要感到驚訝,這是你那顆懂感恩的心對你的回饋。
父母的話
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是赤身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從一無所有到衣食無憂,從懵懂無知,到實現了自己的很多理想。仔細想想,這些成就裏面,雖說有自己的辛勤工作,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開的。但是,只靠自己各人的力量足夠完成這一切嗎? 如果沒有農民伯伯的辛勤勞作,你的早餐可能就沒有着落;如果沒有紡織工人的付出,你的衣櫃就不會有這麼多自己喜愛的衣服。當然,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和老師對你的幫助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了,雖不必去尋找和記住每一個自己要感謝的人,但是,你要記住,生活是自己的,社會是大家的,我們是社會的一分子,如果大家都有一顆感恩的心,這個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會更加的和諧。爲了自己能有個更美好的明天,把感恩放在心中吧。
父母的愛是偉大的
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可是親情是割捨不去的。即使有一天,親人離去,但他們的愛卻永遠留在子女靈魂的最深處。
——(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有許多種愛,它們分別代表着不同的意義:有父母對子女的愛,那是一種無私、忘我的情懷;有朋友之間的愛,那是純潔、互助的美麗;有人們對弱勢羣體的愛,那是人類同情和慈悲的體現……孩子,這裏面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這是世間最偉大的愛。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里氏8.0級的大地震。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我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就來到了災區進行救援,在救援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當救援人員發現一位母親的時候,她已經離開了人世,她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救援人員透過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去時的姿勢:雙膝跪着,整個上身向前匍匐着,雙手扶着地支撐着身體。這個姿勢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
救援人員急忙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最終確認她已經死亡。接着,救援人員又衝着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磚頭上敲了幾下,希望能找到別的生命跡象,可惜裏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羣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着!”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着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裏,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爲母親身體庇護着,他毫髮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着,他熟睡的臉龐令在場所有的人動容。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裏,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着,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孩子,當你看到這個故事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我相信,你也一定會爲這位偉大的母親所感動,甚至流淚吧!是啊!在這場人類的浩劫中,是母親的愛讓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續。人們都說生命是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但是,在母愛面前,母親寧願把最寶貴的東西留給孩子。
雖然大多數時候,父母的愛並不是以上面故事中這樣悲壯的形式表現出來。可是,孩子,你要記住,無論何時何地,子女永遠是父母的“心頭肉”。有人說,世上最難報的恩就是父母恩,因爲父母對孩子的愛不計報酬,無法計量。父母一顆熾熱的心,只是單純的希望孩子能好,能有個美好的未來。爲了得到這些,父母做甚麼都心甘情願。
孩子,你要知道,沒有父母就沒有孩子,孩子託父母的福,才得以看見了陽光、彩虹、鮮花,才能聽見了鳥的歌唱、風和流水的交響……父母的恩是孩子今生最應該報答的恩情。一句體貼和感謝的話、一個幫父母分擔勞苦的動作,就會讓父母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喜悅。
父母的話
孩子,母親懷胎十月,忍受着妊娠的痛苦,生下了值得自己一生守望的寶貝。在哺育你的過程中,父母時時刻刻無不希望你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再苦再累,也要讓你受最好的教育,當你生病的時候,父母又徹夜未眠守在牀邊……
所以,當你瞭解了父母的心,就不會再埋怨父母沒給你買名牌的衣服,不會再埋怨父母沒有給你足夠的零花錢。去疼愛你的父母吧,像他們疼愛你一樣,即使你現在還不太習慣這樣做,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心。
懂得父母的辛苦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中國)孟郊
在多年前的某一天,當你呱呱墜地時,第一聲清脆的啼哭和父母疲憊而會心地一笑,昭示着世界上的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父母用含着淚水的幸福笑容迎接了你的到來,但也就從那一刻起,父母就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你。
孩子,爲了給你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爲了能夠讓你成爲一個有用的人,父母付出的不僅是物質,還有心血和青春。思考一下,你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能有一個溫馨的家,並且穿着得體,備受寵愛。此外,還能接受好的教育,在平日的空閒時間,還可以戶外運動,嘴饞了還可以出去大喫一頓……這一切,又是誰給的呢?還是父母!
父母給孩子的是最博大、最無私、傾其所有的真愛。他們用所有的情感來培育着孩子的成長,起早摸黑辛勤奔波,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勞苦與艱辛。仔細想一下,你就會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之中,都凝聚着父母的辛勞與付出。
孩子,不要簡單地認爲父母的這些付出和愛是天經地義的,要不懂得父母的辛苦。
在上海一所中學,一個班級組織了一個名爲“體味母親”的活動,參加活動的孩子都在腹部綁上一個特製的沙袋,用沙袋象徵肚子裏的寶寶。然後進行日常生活的演練,從而讓孩子們通過遊戲感悟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
孩子們一個個走下樓梯,然後抱着一些書本再走上樓梯、還要過一個獨木橋,直到最後再把書放在書架上坐回原位。這羣中學生個個累得氣喘吁吁,紛紛表示感受到了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對於父母和自己的關係也有了新的體會。
在生活比較貧困地區的父母,他們節衣縮食,爲了供孩子上學已經舉債,有的甚至賣X供養孩子上學。儘管如此,還是有的孩子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所以更不知道感恩父母。
幾年前,一所大學校園的公告欄上貼出了一封署名爲“一位辛酸的父親”給他的大學兒子的信。信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爲我們家幾代裏出的唯一一個大學生之後,心裏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了。從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到掛蚊帳縫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的確,你考上大學,你爸媽確實爲你驕傲。雖然現今的大學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這畢竟是你爸媽幾十年的夢想。我們那陣,上大學不是憑本事考的,要看手上的繭子和出身成分,有些人還要用貞操和人格去換。這也就是我們以你爲榮的原因。然而,你的驕傲卻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你說你學習很忙,沒時間寫信,但同院裏你高中時代的女同學,卻能收到你洋洋灑灑幾十頁的信,而且每週一封。每次從收發室門口過,我和你媽看着你熟悉的字,卻不能認領。那種痛苦是咋樣的,你知道嗎?
後來,隨着你讀二年級,這種痛苦煎熬逐漸少了,據你那位高中同學說,是因爲你談戀愛了。其實,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畢業大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
當時,正值你媽下崗,而你爸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廳。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一刀,還撒了一把鹽。最令我傷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這之前,我在報紙上已看到這種事情。沒想你也同時看到這則新聞,一時間相見恨晚,及時嫺熟地運用這一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雖然,得知真相後我並沒發作,但從開學到今天,兩個月裏,我一想到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經成爲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裏,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交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一位辛酸的父親
這位父親的信,也在一個方面說明今天的孩子感恩父母的意識缺失。想想看,哪一位父母養育孩子不是含辛茹苦,如果孩子對父母的養育知恩都不能正視,都不知道感恩,將來還指望他能有甚麼良知和責任感呢?
父母的話
孩子,一位哲人曾說:“有一種愛,是我們在人生之路上的明燈。這種愛就是深厚的父母之愛,這種感情就是濃濃的愛子之情。是父母創造了我們的生命,締造了我們的靈魂,也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所以,要學會體諒父母的辛苦,珍惜父母的血汗錢和勞動成果。自然界的動物中,烏鴉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德,動物們也知道父母的辛勞,也會報答父母,何況是自稱“最高等的動物”的人,何況是新時代的孩子呢?相信,你會明白這些的。
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爲這種愛像人的活着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法國)莫泊桑
世界上的情感很多,愛也很多,但只有一種愛的付出是本能的、心甘情願而不求回報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這種愛最執着、最真誠、最持久,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最強。父母的愛如涓涓細流,無時無處不滋潤着孩子的成長。。
孝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以讓家庭和睦,幸福溫馨。有關調查表明,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中間一代人孝敬長輩,那孩子一代就會懂得孝敬父母、祖輩。這樣,家庭中不僅長幼有序,而且互相關心,互相寬容,就會有一種其樂融融的氣氛,對每一個人的身心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這個字一直得到很高的重視,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首孝悌,次謹信”……這充分說明了“孝”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當年,朱自清看到自己父親的背影時再也抑制不住眼眶中的淚水,潸然淚下;朱德心中不停地叨唸着母親的深恩,後悔自己沒能在堂前侍奉;老舍一句“悔啊!”也說出了內心裏對父母的一片愧疚之情。這都是對父母孝心的表現。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中國人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意思是,父母的身體健康,作爲兒女的應該時刻掛念在心。但是,根據一些數據顯示,現實的情況卻不容我們樂觀。在北京某中學,有專家做了一份調查。調查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
有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在有些家庭裏,甚至出現了“倒孝”現象,有人對此開玩笑說:“孝子,孝子,孝敬兒子。”這不得不令人感到遺憾和心酸。
孩子,你一定得自己的生日,在生日的那天你會收到父母的祝福和禮物。但是,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如果你能在父母生日那天說一句“生日快樂!”那這句祝福就表明你開始懂得父母之恩,懂得關心和孝順父母了。
孝心,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試想一下,一個連至親的父母都不懂得孝順的人,能對別人有真情嗎?進入社會以後,能爲了集體的利益而忘我工作嗎?他能爲祖國的繁榮、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力盡心嗎?答案顯而易見。
可見,懂得孝順父母,懂得了要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你就具備了做人的基本標準,也決定了你是否能擁有幸福的生活。因爲,孝心是一切美德的基礎,沒有孝,其他的美德空中樓閣一樣,只是一句空談。古語說“百善孝爲先”,就是這個道理。
孩子,不要以爲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孝順與否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其實,孝順父母是一個人的天性,在任何的時代都不能忽略了這一點,並且,一個人是否孝順也時時影響着別人對他的評價。
一個孝順的孩子,在學校讀書時,一定會對老師尊敬,對同學禮貌友好。因爲,孝順的孩子總是很明白父母的感受,怕父母擔心,他知道一個品格優秀的學生,也一定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所以,他一定會尊敬老師,友愛同學,這也是對父母盡孝。
然而,一個時時處處爲父母着想的孩子,讀書一定不會等到父母來催促,一定會自動自發地發憤讀書,因爲功課不好,父母就會擔憂。孝順的孩子不忍讓父母黯然傷神,一定會努力地學習,也不會覺得累和枯燥。這樣一來,孝順的孩子不僅成就了自己的品行,也成就了自己的學業。
孩子,當你離開學校踏進社會,如果你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你的事業也一定會非常順利。因爲,你一定會把領導當做父母一樣來尊敬,一定會把同事當做兄弟姐妹一樣來對待,這樣,無論你遇到甚麼困難,都一定會克服;無論你做甚麼樣的工作,都一定能做好。要知道,一個品行高尚的人,周圍必定有許多幫助你的人。這樣一來,父母一定會感到心安。
孝是人類一切德行的根本。孩子,當你掌握了這個根本,做任何的事情都會非常圓滿。所以,從生活的點滴中培養對父母的孝心吧!雖不能用“一本萬利”這個詞來表達孝道對於一個人成就的重要性,但是,懂得孝順的人,一定會有個美好的未來。
父母的話
孩子,父母對子女的愛和付出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之舉,父母的愛總是很普通卻又撼人心魄。細心的孩子都能體會到,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父母都在爲他們付出。可是,作爲子女的你,又在爲父母做些甚麼呢?
其實,孝順父母並不一定要等到自己掙錢後纔來做,在當下,在每一個和父母應對的念頭中,就要時時感念父母的恩情。人人都想做一個道德高尚受人尊敬之人,殊不知,這一切都要從“孝”做起。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吧!爸爸媽媽一定會以你爲榮。
感恩父母要有行動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中國)《孝經》
父母之愛貫穿一個人的一生,閃現在人生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瞬間。每個人的身上都流着父母的血,十幾年來,父母都在無微不至地關懷孩子,對孩子有着無盡無私的愛。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而付出愛的人——父母,卻正在一天天地衰老。
孩子,靜下心來細細想想,自己曾經做過甚麼讓父母覺得欣慰的事情?又用怎樣的心情來表達心中對於父母的感激之情的?如果從來沒有主動對父母表示過關愛和孝敬之情,那麼就不算真正的長大。
感恩父母並不是一句空談,也不是漂亮的大話,應該是有行動的。應該從平常的事情做起,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實,一些再簡單不過的小事,父母也會因此欣喜不已,沒準還會把你的關心和體貼四處宣揚,說自己的寶貝兒真的長大了……所以,不妨試試以下的行動:
行動一,在父母生日時送上問候。
一位母親這樣對孩子說:“如果你不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就請你認認真真地把父母的生日寫在本子上,存在電腦裏。如果你能在父母生日的那天送出自己真摯的祝福,有理由相信,我和你的爸爸一定都會難以掩飾心中的興奮和喜悅。”
孩子,不要對父母的反應感到詫異,爲甚麼自己普普通通的生日問候父母竟然會如此驚喜?實際上,對父母來說,孩子的一個簡單祝福,就比鑽石還寶貴,父母會爲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你記得父母親生日嗎?”在北京電視臺的一檔調查節目中,記者在一家商場幾個小時詢問了很多人,只有寥寥幾位正確地回答出這個簡單的問題。
由此可知,爲甚麼一句簡單的生日問候就能感動父母了。
不僅要在父母生日的時候要主動送上祝福,在自己生日的那天也要送上對母親的祝福。因爲,自己的生日就是母親的苦難日,此時,更應該表達自己對於父母的愛,而不要一味地去接受他們的愛。
行動二,給父母洗一次腳。
“母親節”前夕,北京市某中學的班主任老師,給同學們佈置了一項作業:回家給媽媽、爸爸洗一次腳。班主任的話音還沒落地,班裏的同學頓時炸開了鍋,大家交頭接耳不能完全瞭解老師的用意,甚至還有的同學做嘔吐狀。許多同學是硬着頭皮完成這項作業的,各個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一位同學說:“我燒了些熱水,倒入洗腳盆內,我鼓起勇氣把手慢慢伸入水中,爲爸爸洗腳。爸爸的腳趾上有很多老繭,那是辛勞的歲月留下的痕跡,是這些堅硬的老繭換來了我和弟弟的學費,換來了全家的一切開支……我的思緒越走越遠。許久,我竟忘了是在給爸爸洗腳,眼淚已溼潤了我的眼眶。抬頭看看爸爸,平日裏不苟言笑的他眼睛裏竟然也閃着淚光,我想這是由於爸爸高興的緣故吧,我想以後堅持爲爸爸媽媽洗腳,這是我對他們愛的體現。”
還有一名同學感慨地說:“父母爲我們做了很多事,從小到大我們有甚麼不是父母精心安排和準備的呢,而我們這次只不過是爲父母洗了一次腳而已,想一下我們從小到大,衣、食、住、行哪一樣不是父母爲我們做的呢?我們只是做了這麼一件小事他們就如此開心,爸爸媽媽的要求真的很低,我一定要做個孝順的好女兒。”
可見,父母本來對於孩子就無所求,所以,孩子一點小小的舉動也會感動他們。
行動三,在生活中不斷地給父母驚喜。
孝心是在生活的點滴中存在的,一次兩次的驚喜代替不了我們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愛和關懷。比如,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禮貌,對於父母長輩要恭敬。如:“爸爸、媽媽我上學去了。”“爺爺、奶奶我放學了,你們辛苦了。”晚睡前主動向長輩問好。父母下班回來主動問候:“您辛苦了”,並送上一杯水。這並不是俗套的形式,而是要提醒自己在平時生活的點滴生活中,把這種“我們長大了”、“我要學會關心父母”的信息傳達給父母,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孝順父母的人。
行動四,平日裏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要知道,分擔父母的勞累就是對於父母的孝順。比如,主動打掃房間、做飯等。除此之外,父母最關心的還有孩子每天在想些甚麼,如果每天能抽出時間主動地與父母交談,遇到事情就和父母商量,父母是最高興不過的了,當然,更不能對父母發小脾氣,學着理解父母的一舉一動……
要知道,父母養育了孩子,父母就像是一座大山,孩子就是依偎在山上的一棵樹,樹要從山中吸取營養;父母是一條小河,孩子就是歡快的魚兒,魚離開了水便不能生活;父母就是大海,那孩子就是一朵朵浪花,是大海給了孩子生存的勇氣和力量……
父母的話
一個孩子在日記中寫道:“父母給予我們的實在太多了,同樣,我們也要用愛和行動來回報!這是我們每一個優秀青少年必須要做到的。”
是呀,世界上最無私、博大,最讓人感到刻骨銘心的愛就是父母之愛,父母之愛跨越了心的邊界,閃爍在每一個有生命的地方;父母之愛是如此的悠遠而綿長,即使孩子走遍萬水千山,無論身在何方,她卻總是圍繞在身旁;父母的愛就像大地一樣寬厚,像海洋一樣深遠,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只要孩子有呼喚就會有回應。
孩子,你能感受得到我們對你的愛嗎?
記得拜訪你的恩師
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就,都應該飲水思源,應當記住自己的老師爲他的成長播下最初等種子。
——居里夫人
當你回首自己的成長經歷時,一定不要忘了細數一下教導過自己的恩師們。孩子,今天你能認識這段文字,能有這樣的學識,與老師的辛勤教導是分不開的。
老師,是人一生的第二父母,他們教給你知識,讓你明白道理,他爲了你的成長也操盡了心。所以,感恩老師也是一個人應盡的本分。除了父母和老師,你的身邊還有很多時刻幫助你的朋友,他們的友情,支持你在困難中繼續前行。
一定要尊敬師長,不忘師恩。在空閒的時候,去拜訪一下恩師,並且真誠地向他們說一聲:“老師,謝謝您!您辛苦了!”
古今中外,尊師敬長的動人故事感人肺腑,並被傳爲美談,這種師生情誼任何人際關係也不可比擬、不可替代。
有一個成語叫“程門立雪”,用來形容尊敬老師,虔誠求教。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去拜會老師、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先生。程頤先生正在閉目養神,楊時、遊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程頤先生醒來時,門外的大雪已經有一尺深。後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爲尊師重道的範例。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主席回到離別32年的故鄉韶山後,請故鄉的老人喫飯,其中就有毛宇居老師。當毛澤東向這位老師敬酒時,毛宇居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卻說:“尊師敬賢,應該應該!”盛名之下,仍不忘師恩,其中的深情厚意,溢於言表。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培養與教導!偉人也都是踩着老師的肩頭攀上事業的峯巔的!要尊師,因爲老師是人類文化成果的傳播者。老師甘爲人梯,默默無聞地爲學子授業解惑,就像春蠶甘於奉獻,就如紅燭喜照他人,他們的修養與學識理應受到尊重。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傳道、授業、解惑”的恩師都會被細細地珍藏。“恩師”二字,不知引發了我們多少溫馨的回憶和無以言表的感激。
孩子,在你的心中,是否也珍藏着一段感人的溫馨故事呢?你是否會在夢中看見恩師期許的目光?你是否還記得臨別時的那個諾言——“老師,我會回來看您的!”
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我們有很多恩師的陪伴,他們的道德情操高尚,見聞淵博,傳授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和各種知識、經驗教訓,我們應該感恩他們。
每個人的成長,如果離開了勤於澆灌的園丁,大多數人都不能靠自己摸索而抵達博學的彼岸。恩師,應該是被我們珍藏在心底的名字。試想,如果我們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畢業,把老師的名字排列起來,足有一大串,每一位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們都應該感激。
據說,在紐約的一輛小車上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認識這行字,請感謝你的小學老師。”這輛小車所到之處都吸引了很多路人,牽動了大家對小學時代的溫馨追憶。這句話之所以能夠打動紐約街上不同膚色不同職業的人們,是因爲小學老師更值得人們懷念和感激,因爲他們是人生啓蒙之師。
老師教我們做人,教我們學習知識,解決我們的許多疑難,糾正我們的錯誤,讓我們人生的旅途上少走了許多彎路……這一切的一切,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深感恩嗎?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師之於我們的影響,也許僅僅次於父母。爲人弟子者,不論財富多巨大,不論地位多顯赫,都不應該忘記恩師的培養之恩。一個人如果不知對老師感恩,他一定也不會重情重義!
父母的話
孩子,不要再猶豫甚麼了,因爲時間不容等待,如果你還沒有忘記老師,就讓自己沿着上學時那條熟悉的小路,去拜訪一次你的恩師吧!
如果因爲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能前去拜訪老師,那就把教導過自己的老師的名字牢牢地記在心裏,在每一個重要的節日裏,如在教師節、感恩節、新年、春節時,給他們寄一張賀卡,寫上我們衷心的祝福和真誠的感謝。當然,也可以給老師打個電話,再一次聆聽老師那親切的聲音。
回想往昔,難忘師恩,惟有當下切實力行老師的教誨,才能報答深恩。
感恩爲所有你付出的人
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
——(法國)盧梭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還有曾經幫助過你的人,爲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從嬰兒的呱呱墜地到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花費了多少個日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爲他嘔心瀝血,默默地奉獻着光和熱。
孩子,父母、師長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如果今天的孩子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就會讓自己在以後真正懂得感恩的時候悔恨和自責。感恩,是需要用心去體會,去報答的。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地旋轉。
除了的父母、師長,還有許許多多需要你去感恩的朋友,一些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他們的行爲也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的心。
一位家境貧寒的男孩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士給了他一杯熱牛奶,這杯熱牛奶驅走了他的飢餓和嚴寒,也喚起了他自強不息的心靈。經過多年的努力,他逐漸成長爲一個著名的外科大夫。
有一天,醫院裏收治了一位病情嚴重的女人,這個大夫給她順利地做完了手術,救了她的命。無意中這位醫生髮現這個女人就是當年贈予他熱牛奶的女士,醫生決定爲她做點甚麼。
一直爲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女人硬着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幾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那位昔日的美麗的年輕女士沒有看懂那幾個字,她早已不再記得那個男孩和那杯熱牛奶。然而,這又有甚麼關係?女士年輕時的善舉成就了男孩的事業和生命,在女士需要幫助的時候,這個昔日的受贈者懷着感恩之情完成了愛在人間的輪迴。
也許故事到此還沒有結束,因爲感恩的心是相通的,愛是會傳染的,這首愛與感恩的讚歌一定會在人間悠揚的唱下去,幫助他人,回報感恩的行動也會隨着這份愛流傳。
孩子,請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師長、看待你身邊的人,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綿綿細雨洗刷你心靈的灰塵,學着感恩,因爲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命更加美麗!
父母的話
有一首小詩這樣寫道: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爲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爲他們給你溫暖;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爲他們開化你的矇昧;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爲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爲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視你的人,因爲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可能你會問:“感恩能帶給我甚麼呢?”常懷感恩之心,你便能夠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裏,生活也會更加快樂,更加幸福。孩子,感恩給予你生命並養育你的父母;感恩給予你各種知識,如嚴父慈母般關懷你的老師;感恩給予你幫助的同學和朋友;感恩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不忘記感謝挫折與苦難
如果你受苦了,感謝生活,那是它給你的一份感覺;如果你受苦了,感謝上帝,說明你還活着。人們的災禍往往成爲他們的學問。
——(古希臘)伊索
孩子,面對上天給予的種種恩賜與考驗,憐愛與不公,我們或許無法改變,卻可以以另一種心態來面對它們。在順境之中,感恩的理由可以固然可以有很多;當在逆境中的時,我們也不要選擇抱怨和憤恨,不要把感恩的心拋到九霄雲外。
其實,任何成功的人都是從困境中走出來的,如果能將成功量化,它就是科學人員數以萬次的實驗,就是達芬奇幾百張畫的不像樣的雞蛋,也是李時珍長達27年的野外考察。
一個人,如果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這些困難,有信心和毅力去接受這些磨難,當困難的量變積累到一定的水平,自然就能轉化爲成功的質變,這是無數人已經證明了的事實。
所以,要學會感恩,感恩阻擋在成功路上的困難,感恩那些爲難你的人,感恩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和你的對手。正是由於這些,才成就了你的今天。學着去感恩他們吧!因爲他們磨練了你的意志,讓你變得更強大,更成熟。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
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少年的時候去向契爾尼求學,卻被契爾尼一頓冷嘲熱諷拒之門外。但是,這也刺激了李斯特學好鋼琴的決心。
當很多年以後,已經是著名鋼琴家的李斯特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他說:“我最感謝的人是契爾尼,如果沒有他的當頭一棒,我可能終身都生活在驕傲和自滿中,永遠也不能成功,是他成就了我。”
感恩是一種高超的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而人一旦學會感恩,就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滌盪世間一切塵埃。
清代文學家吳敬梓,生活窮困潦倒,食不果腹,在創作《儒林外史》時,經常凍得睡不着覺,半夜圍着城門慢跑取暖。但他卻認爲這樣的艱苦生活是上天對他的恩賜,讓他的思路更好地沉澱下來,對創作有很大地幫助。
如果人抱着這樣的心態生活,那麼他的生活中一定沒有怨恨和惱怒。孩子,學着感恩生活帶來的挫折與磨難吧!感恩生活讓挫折磨練我們的意志,讓苦難錘鍊我們的品質,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活。
感恩讓人們學會勇於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考驗,也明白只有懷抱一顆感恩之心,去努力克服困難,戰勝挑戰,不向命運屈服。才能讓我們的生命之路行進得更紮實,更穩固。
父母的話
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困於這種不如意中終日惶恐不安,那生活就會索然無趣。相反,如果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善於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那原本平凡的生活就會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感恩,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細節中。感恩的力量非常的強大,它就像吸鐵石一樣,把那些美好的東西,源源不斷地吸引到你身邊。慢慢地你會發覺,當你感恩的事情越多,你在生活中得到的也就越多,也就越快樂!當你對生活養成感恩的態度,就能知道人生的價值,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就會在你的心田生長。
感念現在擁有的一切
只知受惠不知報恩的人,是最低賤的。
——(古羅馬)普勞圖斯
孩子,你會不會時常有懊惱的想法,怨恨父母沒有遺傳給自己一副美麗的面孔,一個聰明的大腦;怨恨父母沒有太多錢給你買新的電動玩具;甚至,當父母讓你不要那麼貪玩,多學點知識時,你還會怨恨他們太嘮叨……
如果你真的有過這樣的想法,那麼我要給你講個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你也許會對自己的言行有很多反思。
她叫黃美廉,是一位自小患腦性麻痹的病人,這種疾病導致她肢體的癱瘓,也奪走了她發聲講話的能力。從小她就在肢體不便及衆多異樣的眼光中生活,她的成長充滿了血淚。
然而,她沒有讓命運擊倒,她昂然面對一切的不可能,終於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學位。她用她的手當畫筆,以色彩告訴人沒有甚麼事是不可能的,一個天生殘障的人也能燦爛地活出生命的色彩。
一天,她正站在講臺上,臺下坐滿了學生,他們都來聆聽這個“傳奇人物”的“演講”。只見她不時地揮着她的雙手,仰着頭,脖子伸得好長好長,與她尖尖的下巴連成一條直線。她嘴巴張着,眼睛眯成一條線。
她的這副樣子有些詭譎,可是她控制不了自己的動作和表情。她看着下面的學生,偶爾口中也會含含糊糊地“說”,但大家都聽不懂。基本上她是一個不會說話的人,只能靠寫來交流。但是,她的聽力很好,只要對方猜出或說出她的意思,她就會樂得大叫一聲,伸出右手,用兩個指頭指着你,或拍着手,歪歪斜斜地向你走來,送給你一張用她的畫製作的明信片。
全場的學生都被她怪異而不能平衡的肢體動作震懾住了。這是一場爲生命的奇蹟而吶喊喝彩的演講會,同學們有很多問題要問她。“請問黃博士,”一個學生小聲地問,“你從小就長成這樣,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都沒有怨恨嗎?”
在大庭廣衆之下問這種問題,真是太刺激人了,一般人準會受不了,大家都捏了把冷汗,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沒想到黃美廉嫣然一笑,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字:“我怎麼看自己?”隨後,她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了起來:我好可愛!我的腿很長很美!爸爸媽媽這麼愛我!上帝這麼愛我!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這時,教室內鴉雀無聲,人們陷入深深地思考中。她回過頭來,平靜地看着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頓時,如潮的掌聲在場內響起。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這一句樸實的話道出了她爲何能如此樂觀,爲何能在艱苦的環境下出色完成學業的祕密,那就是——知足、感恩。
孩子,也許你會認爲黃美廉是不幸的,因爲身體上的殘疾使她吃了比平常人多很多倍的苦。其實,她何嘗不是幸運的,相比較擁有很多但不知珍惜和感恩的人來說,黃美廉的內心並不會比他們苦。
她懂得珍惜自己所有的,不去計較自己所不能擁有的,所以,她的內心是充實快樂的。相比之下,我們看似健康的“健全人”,如果不能把眼光放在自己擁有的東西上,而一味地哀嘆自己所不能得到的,纔是真正的可憐人。
一次,一位知名企業家與父親在一家豪華餐廳用餐,現場有一位技藝非凡的小提琴師在演奏。企業家和父親靜靜地欣賞着,企業家發出了一陣感嘆:“我真的非常後悔,如果當時我能堅持練琴,現在我也可以在這個豪華的餐廳裏演奏了。”“是啊,孩子。”父親緩緩地說道,“如果那樣的話,你現在就不會在這裏用餐了。”
孩子,如果你常爲失去的機會和不能改變的現狀而嗟嘆,就不會發現當下的美麗。有人說,發生就是一種恩典。只看自己有的,不看自己沒有的,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擁有這種心態的人肯定有一顆感恩和快樂的心靈。
孩子,如果你有這種心態,也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你會感到由衷的滿足和快樂,甚至是欣喜……
你會發現: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爸爸媽媽雖然很嚴厲但是都是因爲愛我;我有許多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有他們在身邊我不會懼怕任何事情;我很幸運可以繼續上學,而有那麼多的人因爲家庭貧困沒有條件讀書;我有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狗,一看見它我就忘記了所有煩惱;我有這麼多的書可以看,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圖書館裏面有很多書可以供我選擇;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如果失去了健康我將寸步難行;我是如此的年輕,以至於我覺得任何事情只要我想就能實現……
如果你用心觀察和思考,你就會發現你擁有的遠遠不止這些,一個人擁有了感恩的好習慣,就會發現許多細微的小幸福其實一直都在自己的身邊,滿足和幸福的微笑就會時常洋溢在臉上。
因爲,感恩的心已經發現,自己的存在本來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擁有的太多,美好的事物太多,那還有時間去愁眉苦臉的哀嘆甚麼呢?孩子,學着感恩吧!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擁有感恩心,生命的花朵會更加美麗!
父母的話
孩子,雖然生活中誰都免不了會有消極、怨恨的情緒,而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是抱着甚麼樣的心態來看待問題的。有位智者說過,在水中放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澱所有的渣滓。那何不嘗試在你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呢?這樣就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和不安,就會消融許多的不滿。
人生之初,誰都無法選擇上蒼對我們的安排,但無論是好還是壞,這就是你賴以生存的資本。只要你充滿感恩、心態積極、自珍自愛、奮力打拼,就必將獲得豐足而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