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非洲建築奇蹟
33.吉薩大埃及博物館
奇蹟概覽
吉薩大埃及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學博物館,這座氣勢恢宏的博物館由一系列宏大的大堂構成。它最引人注目的是所採用的材料——透明條紋大理岩,這種材料的運用使得博物館與周圍幾座金字塔渾然一體。博物館由愛爾蘭籍華裔建築師彭士佛設計。
走近奇蹟
吉薩大埃及博物館的建設,源於原來的埃及博物館收藏量的過飽和。據說原博物館所擁有的珍貴的文物和收藏品的數量,已經超出了現有博物館可容納數量的7倍之多。所以埃及政府計劃建立新館,同時也對金字塔周邊環境進行一番整頓。
吉薩大埃及博物館的設計由此而生,幾番激烈地角逐過後,彭士佛領導的愛爾蘭Heneghan.Peng建築事務所的設計博得頭籌。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勝出,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的設計使得新建築與建築學誕生地之一的吉薩金字塔羣看來十分匹配,解決了古今建築不和諧的難題。
這個博物館佔地50萬平方米、展覽空間3萬平方米。它的設計滲透了東方的一種理念——天人合一。設計師採用了一種純淨自然的簡約主義來設計這座建築,通過立面設計的摺疊處理,讓建築服從於景觀,使得博物館與環境很好地融合一起。
博物館的建造配合了沙漠高原的地勢,其空間的大部分都在地下或半地下。而它高3層、立面40米、長達1千米的透明外牆設計最爲引人注目。在用雪花石膏覆蓋後,牆體外面裝飾上一種來自意大利的透明石材,這種透明石材既能吸收自然光,又可隔絕戶外高溫。
博物館的屋頂也用透明的金屬材質建造,兼具節省能源和遮陽的功效。特別是到了晚上,外牆吸收的光線照亮室內,遊客可以在博物館中的任何位置,看到博物館外的三大金字塔。
另外,博物館屋頂設計也同樣獨具特色。最高的屋頂邊緣點指向吉薩金字塔羣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峯頂,其他邊緣點指向較小的兩座金字塔峯頂。此外,屋頂還是斜的,最高達40米,依次遞降爲30米直至1米,最終沒入地下。據說,這一設計體現了“生與死之間”的寓意:在埃及,金字塔象徵死亡,而尼羅河谷則象徵生命。
2007年,吉薩大埃及博物館入選了英國《泰晤士報》評出的“全球十大最有雄心的建築”。而它的獲獎評語則是:“位於尼羅河和埃及三大金字塔之間,融合了開羅的現代與金字塔的歷史意象,真正的建築就該像這座博物館般坐落在令人振奮的敏感地帶。”
⊙奇蹟探祕:
1.原來的埃及博物館是個甚麼樣的博物館呢??
埃及博物館是1863年在開羅北部的卜臘建造的,它的設計者就是被埃及人稱爲“埃及博物館之父”的法國著名考古學家瑪利埃特。
埃及博物館位於尼羅河東岸,坐落在開羅的解放廣場中,是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這裏是一座遺物的寶庫,裏面收藏了30多萬件古代埃及文明的珍貴文物,有的甚至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因爲這座博物館以廣爲收藏法老時期的文物爲主,所以埃及人又習慣稱之爲“法老博物館”。
相關鏈接
【埃及吉薩金字塔】
埃及吉薩的10座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蹟之一。
這個金字塔羣的主要三座大金字塔建造於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它們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現在這些金字塔的位置就在開羅近郊,主要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及大獅身人面像組成。周圍還有許多“瑪斯塔巴(金字塔的原形)”與小金字塔。
在3座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在哈夫拉金字塔祭祀廳堂的門廳旁邊,就是著名的獅身人面像——司芬克斯。它大部分由原地的岩石鑿刻而成,高約21米、長約73米。
吉薩的這三座大金字塔的排列,是按照天空中獵戶座的腰上三顆星的位置來排列的。因爲獵戶座對埃及人有着重要的意義,他們相信神是住在獵戶座的,所以那裏就是天堂的所在。
知識百科
【愛爾蘭Heneghan.Peng建築事務所】
這是一間夫妻合辦的建築事務所,負責人是彭士佛和他的妻子Roisin Heneghan。
彭士佛,出生於中國臺灣省,1989年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1992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他是2007年國際建築界的一匹“黑馬”,他成爲了那一年全世界最熱門的建築師之一,他設計的倫敦奧運會建築和吉薩大埃及博物館建築項目爲他贏得了聲譽。作爲華裔,彭士佛對中國的建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爲,建築的內涵十分重要,設計應該由裏到外延伸。
Roisin Heneghan,大學就讀都柏林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赴美工作及深造,與彭士佛在哈佛相識,1992年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
1992至1999年間,夫妻二人都在紐約的建築師事務所任職。1999年,兩人合開了建築事務所,並開始在建築業嶄露頭角。2001年,因取得愛爾蘭政府建築設計案,事務所總部被轉移到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並在那裏定居。
34.埃及亞歷山大新圖書館
奇蹟概覽
在埃及亞歷山大市最繁華的海濱大道上,坐落着3座風格迥異、造型奇特的建築,它們就是重建後的亞歷山大新圖書館,該館主體建築宛如斜陽,象徵着普照世界的文化之光,珍貴的館藏使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雲集於此,在這裏大放異彩。這裏也無疑成爲全世界學者和旅遊者神往的文化盛殿。
走近奇蹟
埃及亞歷山大新圖書館,建於亞歷山大圖書館的舊址上,位於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的亞歷山大城大港北邊,南邊緊鄰亞歷山大大學校區,是科學、藝術、文化和哲學的文化聖地。
關於它的建造史要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當時國王托勒密統治埃及,他決心要把埃及建成世界上最偉大的王朝。他重視文化建設,但認識到當時知識在世界範圍內都有一定的區域侷限性,所以他通過各種方式網羅世界上的好書,最後選擇在亞歷山大城建立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
該館巔峯時期曾藏書90多萬冊,是當時世界上藏書最多、文種最多、書目記錄最全的圖書館。其價值不僅體現在事業發展與工作的深遠影響上,更體現在知識的創造、傳播和人類文化的傳承上。
但在2300多年曆史長河中,亞歷山大圖書館經歷了滄桑鉅變。因爲戰爭、宗教衝突和自然災害等原因,亞歷山大圖書館遭受了徹底性的摧毀,不僅建築被破壞,藏書也多被洗劫一空。直到20世紀90年代,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一些國家的大力資助下,整座圖書館得以重建,建成現在的規模,並於2002年10月重新對外開放。
建成後的亞歷山大新圖書館凸顯出文明蘊藏與世界文化氛圍,其主體建築爲圓柱體,頂部是半圓形穹頂,會議廳是金字塔形。在外圍的花崗岩質的文化牆上,鐫刻着包括漢字在內的世界上50種最古老語言的文字、字母和符號。
整座建築共有11層、高達33米,使用面積高達85405平方米,包括主圖書館、青年圖書館、盲人圖書館、天文館、手稿陳列館、古籍珍本博物館、文物博物館、科學歷史博物館,3000個座位設施先進的國際會議中心、300個座位的中型劇院、以及容納上千人的露天劇場和5個研究學院。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容納2000名讀者的主館閱讀室,採用蒼穹式鋼架玻璃屋,具有32米高的玻璃幕牆,直徑有160米,向着海邊排列,就像日晷(古代測日影定時刻的儀器)一樣,牆身是用來自亞洲的灰色的花崗岩,外面塗滿了120種不同的手寫稿。
根據設計能力,亞歷山大圖書館館藏量可達到800萬冊書,1500種期刊。館內還開通了國際因特網、衛星式信息查詢,並擁有電腦資料編目、管理、檢索等多種先進手段,與美國國會圖書館、英國皇家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等世界著名的圖書館簽訂了聯網、互換、共享資料源的協議。
新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建成,象徵人類古代文明的復興,代表着對古代亞歷山大圖書館的紀念及振興學術文化的嘗試。亞歷山大圖書館在地中海傳播文明幾百年裏,堪稱“古希臘文明的燈塔”,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正如埃及人所描述的:“它是人類知識的燈塔、是文明的交匯,這裏是埃及瞭解世界、也是世界瞭解埃及的窗口。”
⊙奇蹟探祕:
1.亞歷山大圖書館是怎樣被摧毀的?
公元前3世紀,托勒密時代是亞歷山大圖書館全盛時期,其興盛時期長達達數百年之久,然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消亡卻充滿了神祕。
根據爲數不多的史料記載,它先後毀於兩場大火。公元前47年,羅馬末期軍事統帥愷撒征服埃及亞歷山大一戰,亞歷山大圖書館總館被破壞,一半珍藏被毀。以賠償愷撒所焚燬之損失,後古羅馬政治家安東尼將20萬卷書籍贈予埃及女王克莉歐佩特拉。但不幸後又被毀。
在公元紀元後,亞歷山大圖書館藏書剩餘一部分運至羅馬,以充實羅馬圖書館之館藏。但3世紀末葉,羅馬皇帝奧勒利安統治時期發生了內戰,後又發生了一場宗教戰爭,其主館和分館建築再次難逃厄運,許多書籍或遭搶劫,或被火焚燒。從此,有600多年曆史的亞歷山大圖書館蕩然無存了。
2.亞歷山大圖書館藏書被摧毀後,新館藏書是怎麼來的呢?
通過國際社會各國的幫助,亞歷山大新圖書館現在徵得了大量珍貴圖書、典籍、手稿、書畫和影像製品。剛開館時它已擁有各類書籍20萬卷冊(長遠目標是達到藏書800萬卷冊)、視聽資料1萬件、手稿真跡和圖書珍本1萬件、各類地圖5萬件。其中包括中國捐贈的如《中國通史》、《中國藥物大全》、《二十四史》等極有收藏價值的書籍。
相關鏈接
【重建歷史】
亞歷山大新圖書館的重建計劃要追溯到1974年,當重建計劃一提出,得到世界各國建築師紛紛響應,各式各樣的建築方案紛紛呈現。經過一番評選後,最終挪威斯諾赫塔建築事務所的重建設計在1400個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爲重建的藍圖。
亞歷山大圖書館重建工程開始於1995年,工程大約耗資65億美元,其資金主要是由阿拉伯國家提供。在消耗數億美元后,該館終於在2002年10月16日開放。
知識百科
【世界著名圖書館一覽】
瑞典皇家圖書館——坐落在美麗的北歐水城斯德哥爾摩,建於17世紀,具有很高的建築水平和文化價值,是城市中最輝煌的一座文明之塔。目前該館藏圖書達到200多萬冊,是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大英圖書館——位於英國倫敦東北城區、國王十字火車站附近。該圖書館收藏圖書、期刊1500萬冊,專利3300萬件、手稿30萬件、郵票800萬枚、照片20萬張……其中,大英圖書館東方部的中文館藏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著名的敦煌石窟的佛像、壁畫手卷,道教、摩尼教的經典珍貴資料,是名副其實的海外漢學研究資料寶庫。
法國國家圖書館——坐落在巴黎東南塞納河邊,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圖書館,它前身是建立於14世紀的皇家圖書館,該圖書館繼承法國王室收藏,藏書豐富,多達1200多萬冊。此外還藏有中世紀到20世紀初的珍貴藏品,包括86000多種書刊資料和30萬幅靜態影像。其數字圖書館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費數字圖書館之一。
國會國書館——位於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該館藏書高達2000多萬冊,還收藏有圖片、影片、地球儀和機器等。其中,托馬斯·愛迪生髮明的第一部電影和霍迪尼的魔術書都收藏在這裏。
35.埃及阿斯旺大壩
奇蹟概覽
阿斯旺大壩位於埃及南部的阿斯旺古城,是埃及的尼羅河上築造的一座具有灌溉、發電、防洪等綜合功效的大型水利工程,又稱爲阿斯旺高壩,是世界七大水壩之一。大壩看起來像是在鋪設在遼闊水面上的一條寬廣的公路,整座建築氣勢恢宏、景色壯觀,被埃及的薩達特總統稱爲“堪與法老時代金字塔並列的埃及世紀性工程”。阿斯旺大壩的修建結束了尼羅河年年洪水氾濫的歷史,使幾千年來養育埃及人民的母親河真正地造福於民衆。
⊙奇蹟探祕:
1.世界七大水壩都有哪些?
世界七大水壩分別是:美國的胡佛水壩、瑞士的大迪克桑斯壩、伊朗的克魯恩河壩、美國的德沃夏克壩、格魯吉亞的英古裏壩、印度的納加爾朱納薩加爾水壩和斯里賽拉姆壩。
走近奇蹟
阿斯旺水壩最初於1898年至1902年建造,這期間建造的被稱爲阿斯旺舊壩或阿斯旺低壩。到了20世紀60年代,阿斯旺低壩已經不能適應土地灌溉和電力供應的需要,於是埃及政府在阿斯旺低壩上游的6千米處又修建了現在的阿斯旺大壩,又稱爲阿斯旺高壩。
阿斯旺大壩於1960年破土動工,5年後大壩合龍,到1970年大壩內安裝的12部水電發電機組全部投入運轉,1971年大壩正式建成。整個工程歷時10年多,耗資近10億美元,使用建築材料4300萬立方米,相當於埃及大金字塔的17倍。
大壩長3830米,高111米,底寬980米,壩軸彎向上遊,半徑達1400米。大壩將尼羅河攔腰截斷,使尼羅河水向上回流500千米,在它的南面形成了一個羣山環抱中的人工湖——納賽爾湖。納賽爾湖長約550千米,最寬處約35千米,覆蓋面積5250平方千米,蓄水量達1689億立方米,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其深度和蓄水量則居世界第一。電站廠房建設於河的右岸邊,施工期6條直徑爲15米的導流隧洞被改建爲發電與泄洪二合一的引水隧洞,裝機12臺,共210萬千瓦,最大泄洪量可達6000立方米/秒。
阿斯旺大壩的建設初衷是基於傳統的防洪促農水利治理的理念。它能夠有效地控制尼羅河水的流量,貯存足夠使用幾年的富餘水量,使其盈時不澇、缺時不旱,同時能夠增加農業耕地的面積,改善農產品的結構,提高了各種農作物的產量。20世紀80年代,尼羅河流域曾發生嚴重的旱情,蘇丹及埃塞俄比亞發生了饑荒,但埃及卻因有阿斯旺大壩而倖免於難。大壩建成後,尼羅河谷一年一季的小麥田轉爲一年兩季田,農業產量顯著提高。此外,在大壩建成的30多年以來,在尼羅河谷和三角洲地區增加了可耕地面積達200萬費丹(1費丹約合6.3畝)。
阿斯旺大壩的建成將尼羅河的泛濫性灌溉改爲可調節的人工灌溉,結束了埃及依賴尼羅河自然氾濫灌溉的耕種歷史。水位落差而產生的巨大電力也成爲了埃及邁向工業化的重要動力,阿斯旺大壩的建成是埃及現代化的起點,爲埃及的工農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阿斯旺大壩曾一度是埃及民衆和政府的驕傲,因爲阿斯旺大壩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尼羅河發洪水的困擾,但事物總是有利有弊的,從建設之初至今,埃及國內外對阿斯旺大壩的爭論就幾乎沒有停止過,而其中最大的爭論點就是阿斯旺大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雖然人們對阿斯旺大壩的評價一直褒貶不一,但是阿斯旺大壩對埃及的發展作出的貢獻卻也是不可磨滅的。不過,阿斯旺大壩卻因此而成爲了世界上最受爭議的水利工程。
⊙奇蹟探祕:
2.阿斯旺大壩爲甚麼成爲人們爭議的焦點呢?
阿斯旺大壩建成之後的確是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如下游的農田變得貧瘠,地下水的水質開始變壞,土地鹽鹼化等等。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對阿斯旺大壩做出這樣的結論:阿斯旺大壩從長遠的結果來看,是個失敗的工程。但是埃及人卻不這樣認爲,因爲埃及是個沙漠之國,而水是這個國家的生命之線,有了阿斯旺大壩埃及人才能開拓出更多的耕地,大旱之年纔不至於發生饑荒。
綜合評估一座大壩的利弊,本身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何權衡評判一個工程的利與弊,而利多大、弊多深、能否利弊可以相抵,這些問題都尚需進一步探討。至今爲止,世界上的超大型水利工程建成後,沒有一處建立起一個綜合的生態環境監測系統,而人們對阿斯旺大壩的功過也一直沒有作出最後的評定。
相關鏈接
【阿斯旺低壩】
一般人們提到阿斯旺的水壩,都只提到新建的阿斯旺高壩,但其實阿斯旺有兩座大壩橫跨於尼羅河上,另一座就是阿斯旺低壩,也稱爲阿斯旺舊壩。
1902年,英國人在阿斯旺建成了一個重力壩——阿斯旺低壩。大壩主要位於花崗岩上,壩長1900米,高54米,最初的庫容量爲9.8億立方米,後來經過1912年和1933年兩次加高後,庫容達到了50億立方米。
阿斯旺低壩不僅可以發展灌溉,同時具有發電和航運的作用。
知識百科
【尼羅河】
尼羅河是一條國際性的河流,位於非洲的東北部,是非洲的“主河流之父”。“尼羅”在拉丁語里氏“不可能”的意思。很早以前,尼羅河中下游地區就有人居住,但由於瀑布的阻隔,中下游地區的人們認爲要找到河流的源頭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羅河。
尼羅河發源於東非高原的布隆迪高地,全長6670千米,幹流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干達、蘇丹和埃及等衆多國家,支流還流經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的部分地區,最後注入地中海,被稱爲世界第一長河。
尼羅河是由卡蓋拉河、白尼羅河、青尼羅河三條河流匯集而成的。數千年來,尼羅河在6月到10月期間定期氾濫,8月時河水上漲最高,會淹沒兩岸的大片土地,洪水消退後,帶來了尼羅河肥沃的土壤,其下游的谷地及三角洲是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之一,古埃及便誕生於此,因此,尼羅河被視爲埃及的生命線,被埃及人稱爲生命之母。
36.哈桑二世清真寺
奇蹟概覽
哈桑二世清真寺,位於摩洛哥王國的卡薩布蘭卡市區西北部,坐落在伊斯蘭世界的最西端。它於1987年8月動工,耗資5億多美元,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海上面積就佔了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整個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祈禱,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聖地麥加清真寺和麥地那清真寺之後。
⊙奇蹟探祕:
1.沙特阿拉伯的城市麥加爲甚麼被稱爲聖地??
麥加位於沙特阿拉伯西邊,是穆斯林每天朝拜的方向。這裏是570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同時也是伊斯蘭教石造聖堂的所在地。這裏是每個穆斯林在一生中必須試圖朝聖的宗教中心。
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城市,擁有克爾白(麥加城聖寺中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爲世界穆斯林做禮拜時的正向)和禁寺(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部分宗教聖地非穆斯林不得進入。
現在的麥加是沙特阿拉伯麥加省的省會。按沙特阿拉伯的規定,只要是穆斯林,不論是甚麼國籍,都可以在麥加居住。
走近奇蹟
這座清真寺的建造與摩洛哥已故國王哈桑二世有着直接關係。哈桑二世國王在位30多年,國王因其高尚的品德和治國的才幹,而在人民中極具威望。國王認爲這一切都歸功於真主的指引,因此他決定要在摩洛哥這個穆斯林世界的最西部修建一座大清真寺,以感謝真主,並將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爲實現國王的夢想,摩洛哥舉國捐贈,籌措建築資金5億多美元。清真寺於1987年8月正式在摩洛哥城市卡薩布蘭卡動工。3萬名工人和技術人員移沙填海,日夜奮戰,用掉了30萬立方米混凝土、4萬噸鋼材和6.5萬噸大理石。經過5年的施工建設,清真寺於1993年8月30日建成啓用。國王的夢終於化爲現實。清真寺從此成爲卡薩布蘭卡的新標誌。
哈桑二世清真寺分主體大殿和露天廣場兩部分。清真寺的主體工程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長200米,寬100米,高60米。主體大殿內可容納2.5萬名穆斯林祈禱,廣場上可以容納8萬名穆斯林同時禮拜。主體大殿屋頂可以遙控開啓閉合,25扇自動門全由鈦合金鑄成,可以抵抗海水的腐蝕。正門重35噸,據說只有國王來了纔會打開。正門不用鑰匙,而是使用一組密碼,防盜性能良好。
大殿內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冬季氣溫降低時,地板可以自動加熱;夏季室內溫度過高時,屋頂可以在5分鐘內打開散熱。宣禮(伊斯蘭教拜功儀禮)員還可以乘電梯直達宣禮塔(專門用作宣禮或通過觀察新月來確定齋戒月起訖日期,是清真寺建築的裝飾藝術和標誌之一)頂,從這裏發出的誦經聲可以傳到市內的每個角落。因此,這裏據說是世界上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被譽爲穆斯林世界的一大寶物。
清真寺的內外裝修也是十分精美,可以說是摩洛哥建築工藝的代表作。清真寺的宣禮塔高172米,夜晚自宣禮塔頂有激光束射向聖地麥加。清真寺主體建築地下有浴室和停車場。附屬建築還有宗教學校、國家圖書館、博物館。
哈桑二世清真寺不僅向全世界的穆斯林敞開大門,而且向遊人免費開放。不過非穆斯林只有貴賓和經特別允許才能進入主體大殿內參觀,而各國穆斯林可以在任何時候進入,只是在進入大殿之前,門衛要對遊客“驗明正身”。
⊙奇蹟探祕:
2.哈桑二世清真寺有三分之一的面積都位於海上,這是爲甚麼??
據說這是緣於國王的一個夢,夢裏國王曾經接受了真神安拉(伊斯蘭教所信仰的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主宰的名稱)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上。”
另一種說法是,爲了紀念從海上來的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所以清真寺的三分之一的面積都建在海上。
相關鏈接
【哈桑二世】
哈桑二世是摩洛哥王國的第21位君主,於1961年到1999年在位。
他生於1929年7月9日 。在法國波爾多獲法律學位後,先後擔任王家武裝部隊司令和副首相。1961年,他的父親穆罕默德五世去世後繼承王位。哈桑二世在平息了1971年和1972年兩次政變後,經過與各黨派的多次對話和協商,於1977年通過選舉組成由主要政黨參加的議會和政府,使得國內政治局面趨向於平穩。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因病去世,他的長子西迪·穆罕默德繼承王位,稱穆罕默德六世。
知識百科
【清真寺】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建築羣體的型制之一。它是穆斯林舉行禮拜、宗教功課、舉辦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動的中心場所,也叫禮拜寺。阿拉伯語中將清真寺又稱爲“麥斯吉德”,意思是叩拜之處。
622年9月,先知穆罕默德遷徙麥地那時,在城東南3千米處的庫巴修建了第一座簡易的庫巴清真寺。後來,歷經數代,興建清真寺被視爲穆斯林神聖的宗教義務和信仰虔誠的體現,哪裏有穆斯林,那裏就建有清真寺。清真寺的主體建築是禮拜大殿,方向朝向麥加克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