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識(中國篇) > 第2章 文化教育

第2章 文化教育

目錄

語言文字

我國的語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有56個民族,共有80種以上語言,約30種文字。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漢民族的共同語。我國除佔總人口91.59%的漢族使用漢語外,有些少數民族也轉用或兼用漢語。現代漢語有標準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以北方話爲基礎、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爲語法規範。

我國的文字

  文字是人類用來交際的符號系統,是記錄語言的書寫形式。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現在使用的漢字是從古文字逐漸演變而來。從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算起,漢字已有3000年的歷史。因爲甲骨文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文字體系,所以可以推斷,漢字的產生一定遠在3000年以前。漢字的發展可以分爲兩個階段:從甲骨文到小篆是一個階段,秦漢時期的隸書以後是另外一個階段。前一個階段屬於古文字範疇,後一個階段屬於近代文字範疇。總體來說,從隸書到今天使用的現代漢字在字形上沒有太大變化。雖然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文字,但在正式場合一般都使用漢字。

[暫時不用]標點符號的由來

  我們的祖先在發明文字時,並沒有同時發明標點符號。讀文章的人要自己斷句,因而常文意不明,產生歧義和誤解。到了漢代,人們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一段爲“句”;句中語意未完,可停的一段爲“讀”。宋朝時,有人把文章加圈加點,叫做“標點”。明朝時,開始在版上刻上“句”、“讀”等符號。1920年,中國的知識界設計出12種新式標點符號,形成了中國的標點符號系統。1951年,《標點符號用法》被公佈,即將原有的12種標點符號擴充爲14種,並對標點符號的名稱、形狀、用法進行了明確的規範。從此,標點符號開始廣泛使用。今天,常用的標點符號有16種,分點號和標號兩大類。

  點號的作用是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點號又分爲句末點號和句內點號:句末點號用在句末,有句號、問號、歎號 3 種,表示句末的停頓,同時表示句子的語氣;句內點號用在句內,有逗號、頓號、分號、冒號 4 種,表示句內的各種不同性質的停頓。標號的作用在於標明,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常用的標號有 9 種,即: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着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和專名號。

漢語拼音的由來

  古代沒有拼音,人們就使用反切,即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而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方式。明朝時,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拼音。清末明初,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這也爲民國年間的政府制定“注音符號”奠定了基礎。而“注音符號”是現在臺灣依然使用的拼音。新中國成立後,由政府制定了現在使用的“漢語拼音方案”,使漢語拼音成爲聯合國承認的拼音工具。

七大方言

  我國七大方言區主要根據語音來劃分爲: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方言、粵方言和閩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話爲代表,被大部分北方人民使用;吳方言是以蘇州話和上海話爲代表,流行於江浙一帶;湘方言是以長沙話爲代表,主要是湖南人民使用;贛方言以南昌話爲代表,分佈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區;客方言以廣東梅縣話爲代表,分佈在廣東省各地;粵方言以香港話爲代表,主要在廣東珠三角區及港澳地區被使用;閩方言以廈門話爲代表,分佈在福建和臺灣大部分地區。

歇後語的由來

  歇後語是我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由2個部分構成,前一半是形象的比喻,像謎面;後一半是解釋說明,像謎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一半,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爲“歇後語”。作爲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歇後語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中的“亡羊補牢,未爲遲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歇後語是我國民間流傳得最廣的傳統語言文化之一,集詼諧幽默於一體,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諺語的由來

  諺語一般通過現象來表明深刻的道理。當人們把生活的體悟概括成一句話的同時,更多的人對此產生了共鳴。於是,人們就把它保留下來經常使用,並稱其爲“諺語”。它作爲一種口頭文學,在我國流傳甚廣。我國悠久的歷史爲諺語的產生提供了豐厚的基礎。它多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創造出來,是帶有一定生活寓意的藝術語句。《文心雕龍·書記篇》記載的“惟憂用志”,就是我國文字記錄下來的最早的諺語之一。而今的諺語多半是名人名言。

俗語的由來

   俗語,也稱“常言”、“俗話”。“俗語”被普遍用作語言學中的術語;“常言”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則有口語的氣息。從廣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但俗語也有自己的特點。它指約定俗成並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練的語句。其來源很廣,既來自人民羣衆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歷史典故等有密切關係。俗語主要在勞動人民口語中流傳,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

成語的由來

  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爲一個整體來應用的,多數由4個字組成。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其中有古書上的成句,也有從古人文章中壓縮而成的詞組,還有來自人民口裏常說的習慣用語。它傳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豐富的歷史精華,反映了古代中國政治、軍事、文化、民間習俗、道德風尚和理想志趣,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普通話的由來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言,是全國各民族通用的語言,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漢民族的共同語從古至今,有好幾種說法,有“雅言”、“通語”、“官話”、民國時期的“國語”等。雖然它們名稱不同,但內容基本是一樣的。新中國成立後,爲了發展新中國的文化教育,推廣民族共同語,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閡。在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經研究確定了現在的普通話。從此,普通話開始被廣泛應用。

漢字有多少個

   漢字是語素文字,總數非常龐大。根據古代字書和詞書的記載,漢代楊雄著《訓纂篇》收5340字,漢代許慎著《說文解字》收9353字,三國張揖著《廣雅》收18151字,晉代呂忱著《字林》收12824字,梁代顧野王著《玉篇》收16917字,宋代司馬光等著《類篇》收31000餘字,異體字21000多個;明代張自烈著《正字通》收33440字,清代張玉書等著《康熙字典》收47035字,現代《漢語大字典》收54678字。

漢字由豎寫改橫寫

  漢字由豎寫改橫寫的建議是《新青年》雜誌編輯錢玄同最早提出的。《新青年》1917年3卷3期刊載了錢玄同的公開信,信中說:“人目系左右相併,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爲省力,若縱觀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爲費力。以此例彼,知看橫行較易於豎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文,一筆一勢,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則漢寫右行,其法實拙。若從西方寫法,自左到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陳獨秀、陳望道等學者也表示贊同。以後,錢玄同又在《新青年》連續發表四篇公開信,積極倡導“豎改橫”的主張。隨着新文化運動的逐漸興起,漢字改橫寫漸漸爲國人接受,一直延續至今。

漢字的演變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爲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的演變過程。

  甲骨文是契刻在甲骨上的一種古老文字,它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金文是指殷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刻在鐘鼎等青銅器上的文字;篆書包括大篆和小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小篆應運而生;隸書是對小篆字體的進一步減省,到了漢代,隸書取代了小篆;楷書形成於東漢末年,成熟於唐代;草書產生於漢代,是楷書的變體,是漢字速寫的一種字體,後來演化爲一種書法藝術;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也起源於漢代;後來因印刷業興起的需要,而產生了宋體,後世的書籍多采用此種字體。

甲骨文的由來

  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漢字形態,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因刻在龜甲獸骨上而得名。甲骨文最早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市城西北的小屯村,這裏曾是殷商的都城。它所記載的多是當時統治者在祭祀、征戰、打獵時占卜日期、事件及其結果等相關內容,因此甲骨文又被稱爲“殷墟卜辭”或“甲骨卜辭”。清末擔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是最早發現和確認甲骨文的人,王氏死後,他收藏的甲骨片傳給了劉鐵雲(即小說《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字鐵雲)。劉鐵雲經過進一步整理、收集,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鐵雲藏龜》。收集資料最全面、最豐富的是郭沫若主編的《甲骨文合集》,收甲骨4萬多片。

宋體字的由來

  宋體字是印刷字體中最常用的一種字體,創始人是宋代人秦檜。他是狀元出身,博學多才,在書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他綜合前人書法的長處,獨自創立了宋體字。按理來說,應該叫秦體字纔對,由於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爭中,是投降派代表人物,曾以莫須有的罪名S害了民族英雄岳飛父子,成爲千古罪人,人們痛恨他,所以把他創始的字體命名爲宋體字。?

隸書的由來

  隸書也稱佐書、史書,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隸書有兩種:秦隸和漢隸。隸書始創於秦朝,普遍使用於漢、魏。相傳,秦朝有一個叫程邈的徒隸(犯人),因得罪了秦始皇,被關在監獄裏。程邈看到當時獄官用篆書寫字很麻煩,就化繁爲簡,化圓爲方,創立一種新的字體。秦始皇看了很欣賞,不僅赦免了他的罪,還封他爲御史,並將這種字體規定在官獄中應用。因爲程邈是個徒隸,起初又專供隸役使用,所以把這種書體稱爲隸書。也有人認爲,隸書也是靠許多人日積月累共同創造的,程邈做的大概是整理工作。隸書的產生,與後來的楷書、草書的產生一樣,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大變革。

楷書的由來

  楷書也稱真書、正書,形成於漢末,成熟於魏晉,全盛於隋唐。它吸收隸書結構勻稱明晰的優點,把隸書形體的扁平改爲方正,把隸書筆畫的波折改爲平直,書寫時更爲方便,沿用至今。魏晉時的楷書,離篆隸不遠,形體古樸自然,但沒有嚴謹的法度約束。隋代以後,楷書注意法度,結構整齊、方正,書法家層出不窮,以顏真卿、柳公權等人成就最高。宋元明清的書法家都以唐朝以前楷書爲規範,近當代學者更是如此。

六書是甚麼

  六書是指漢字的六種構造條例,是後人根據漢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主要是“造字法”,轉註、假借是“用字法”。

  象形是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指事是指在象形字或一些抽象符號上加上一些提示符號而創造出新字的造字法;會意是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合併成一個字,並把它們的含義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字;轉註就是指在同一個部首內兩個意義相同或相近的漢字可以互相理解;假借就是指對某一新概念,借用已有的字來表示其意義。

歷史一詞的由來

  “歷史”是指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以及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事蹟。“歷史”一詞在古代只稱“史”,記載史的人稱史官,當時的史官,除記錄統治者辦的事外,對於天文、地理、人事、災禍也加以記錄,可見古代的“史”的範圍比現在更爲廣泛。“歷史”這一名稱出現於近代,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學堂裏最初開設“史學”課,第二年改名爲“歷史”。也有人考證說“歷史”是外來詞,因爲日本人早已稱“史”爲“歷史”了。

語文一詞的由來

  清末廢科舉、興“新學”時,有一門功課叫“國文”,教的是文言文。“五四”以後,白話文興起,“國文”改稱“國語”,提倡白話文教學。20世紀30年代後期,葉聖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語文”的概念,並嘗試編寫新的語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國而被迫中止。 1949年6月,葉聖陶先生再次提出將“國語”和“國文”合二爲一,改稱“語文”。這一建議被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採納,隨後推向全國,從此,“語文”成了中小學的一門主課。

此致敬禮是甚麼意思

  人們在寫信時,經常在末尾寫“此致”,另一行寫“敬禮”,這已成爲固定的格式。“敬禮”表示對人的尊敬,“此致”的“此”不是指後面的“敬禮”,而是指前面所寫的內容。寫回信,末尾用“此復”;發通知,末尾用“此通知”等等都是結束語。“此”字在於概括全文,了結全篇;“致”指“盡”或“達”,“此致”二字連用,意思是上面的話說完了,它是信的結尾詞,而不是“敬禮”的動詞,兩者不存在任何關係。這種形式最早出現於新文化運動時期,後被人們廣泛採用。

甚麼是社稷

  “社稷”是一個特指名詞,國家的象徵。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能生長五穀的土地之神,就是農業之神。“社稷”從字面來看是說土谷之神,由於古時君主爲了祈求國事太平,五穀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穀神,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象徵,後來人們就用“社稷”代表國家。“社稷之憂”、“社稷之患”、“社稷之危”都是指國家的憂慮、隱患、安危。這個代稱一般現代白話文中已經很少用了。

明鏡高懸的由來

  古代公堂之上常掛“明鏡高懸”的匾,意思是縣令、知府等官員判案要公正廉明,能洞察一切而明辨是非。據晉代學者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漢王劉邦進入秦都咸陽宮內,見到了數不清的奇珍異寶,其中一塊方鏡引起了他的注意,此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裏有明,人直來照之,影而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胃腸五臟;人有疾病在內,則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此鏡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S之”。由於此鏡出於秦地,當初稱秦鏡。但是,人們因痛恨秦代的暴政,不願把這面寶鏡與其聯繫在一起,於是秦鏡漸漸就被稱爲明鏡了。

爲甚麼稱物件爲東西

  “東西”一詞是我們通常對一切物體的總稱。因爲古代通常把東西南北中與金木水火土相配,稱爲“五行”。有一次,宋朝理學家朱熹去會他的朋友盛溫和,正巧盛提籃上街“買東西”,於是朱熹便問他:“難道不買南北?”盛溫和答道:“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凡屬金類、木類的我這個籃子就裝得;南方屬火,北方屬水,火類、水類我這個籃子就裝不得,所以只能買東西,不能買南北。”這就是爲甚麼今天都把物件稱爲“東西”的原因。

漢語與中文的區別

  “漢語”指漢族語言的簡稱,又稱“中文”、“華文”、“華語”。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語以外,還有蒙、藏、朝鮮、維吾爾等兄弟民族的語言,通常說的漢語,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語言,但包括使用漢語地區的方言。“中文”指中國文字的簡稱,它與“漢語”的區別,嚴格來說,“漢語”是指口講耳聽的語言,“中文”還包括閱讀和書寫的內容。中文的概念大,漢語的概念小,漢語是中文主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落霞孤鶩的由來

  落霞孤鶩出自唐代詩人王勃詩作《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意思是,雨後的天空,烏雲消散,陽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陽光映射下的彩霞與野鴨一起飛翔,大雨後的江水顯得異常的充盈,遠遠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連接在一起。其實,落霞孤鶩並非王勃獨創,而是沿用古人的詩句。早在南北朝時,北周詩人庾信在他所寫的《三月三日華林馬射賦》中寫下了“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的詩句。芝蓋指古時一種固定在車上遮陽的曲柄涼傘,春旗指插在車上和行人手中執的彩旗。在當時已成爲人們吟詠的佳句。庾信描寫的是一支隊伍在行進時,周圍奔馳的落花與車上的芝蓋攪爲一團,似乎互相繚飛,路旁的楊柳與路人所持的旗子相映,似乎混爲一色。王勃正是把其中的落花、芝蓋、楊柳、春旗四句換成了落霞、孤鶩、秋水、長天。但“落霞孤鶩”比“落花芝蓋”句更高一籌,其內容和意境也不大相同,因而成了更出名的詩句。

捉刀與斧正

  在寫作中,人們往往把代被人寫文章叫做“捉刀”,把請求別人修改文章叫做“斧正” 。“捉刀”的典故出自於《世說新語·止客》。書中記載,匈奴使臣請見,曹操自以爲形貌醜陋,便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見,自己卻持刀站在牀頭。接見完畢,曹操叫人問匈奴使臣:“魏王這個人怎麼樣啊?”匈奴使臣回答道:“魏王聲望好,可是牀頭持刀的人,纔是真正的英雄啊!”後來,人們就用“捉刀”來指代人做事,尤其是代人寫文章。“斧正”的典故出自於《莊子·徐無鬼》,書中說,楚國國都郢有個人在粉刷牆壁時,鼻尖上濺了一點白泥,於是他去請一位匠人削掉,只見匠人舉起斧子劈將下來,恰巧削去了白泥,而那人的鼻尖絲毫沒有傷着。後來,“斧正”就成了請人修改文章的代名詞。

甚麼是傳奇

  傳奇,也叫傳奇文,是小說的體裁之一,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文小說,寫的多是一些奇異的故事。元末明初時也有人將元雜劇稱爲“傳奇”。自從宋元南戲在明代規範化、典雅化、聲腔化和全國化之後,傳奇就成爲不包括雜劇在內的明清中長篇戲曲劇本的總稱。現在,傳奇是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爲不尋常的故事。

地方誌是甚麼

  地方誌,簡稱方誌,是記述特定時空內一個方面或各個方面情況的資料性文獻。地方,方域;志,記。方誌,就是對一個地方的記載、記述。一個地方、地區的記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一部完整成功的地方誌應是一個地區的綜合性資料書,它要求對該地區的全部已有事業、客觀條件、社會狀況等作如實記載。它屬於史學範疇,但不是國史、正史,而是地方史。由於記載面很廣,所以地方誌也可稱地方的百科全書。

甚麼是演義

  我國古代許多歷史故事題材的小說都稱爲演義。演義,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是指講述道理並且加以引申的意思。書名上的演義,指古代時期由講述史話本發展來的一類的長篇小說。在宋元時代,社會上說書的人講述歷代的興衰和戰爭故事,他們根據歷史故事和流傳下來的典籍加以敘述和延伸,並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記錄下來,在當時稱爲講史話本。後來,有文人墨客將史話本演變成爲文本,並且經過加工寫成一種長篇小說題材的類型,稱爲演義。

歷史與演義的不同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演義,是根據歷史故事和流傳下來的典籍,加以敘述和延伸,用淺顯易懂的話記錄下來,成爲一種小說體裁的稱謂。演義小說除了給人以藝術享受外,還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歷史知識。當然,這僅就歷史概貌而言,對一些具體情節,就不能信以爲真了。

  

俗語諺語

胡說

  “胡說”原指胡人說的語言。胡人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遊牧民族。西晉時期,因王朝腐朽,胡人趁機進軍中原。儘管他們的文化比較落後,但軍事力量很強。胡人主宰中原後,他們說話、辦事都按自己的意願,沒有任何禮法可依,給中原地區帶來了很大的混亂。因而,漢人把胡人隨便亂說的話,稱之爲“胡說”。後來人們用“胡說”來泛指沒有根據的言論。

借光

  據《戰國策·秦策》記載,戰國時秦國將軍甘茂,曾對齊國使者蘇代講過一個故事:一條江邊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們都湊到一起做針線活兒。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貧寒,買不起燈燭。她就比別人先來,把屋子打掃乾淨,收拾整齊,爲大家安排舒適的環境。其他的姑娘就點了燈,借給她一點光。慢慢地,“借光”一詞就沿用開來。現在,“借光”已經成了禮貌用語,人們把請求別人提供某種方便,或從別人那裏分享某種榮譽稱作“借光”。

馬虎

  宋代,京城有一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有一次,他畫了一張虎頭馬身圖,有人問他:“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後來,他的大兒子問他畫裏是甚麼,他說是虎,小兒子問,他說是馬。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就不得不給馬主賠錢。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以爲是馬,準備去騎時,被老虎咬死了。畫家悲痛萬分,把畫燒了以此警戒。之後,人們叫他“馬虎”先生。現在,人們用“馬虎”來形容某人辦事草率或粗心大意。

年關

  傳說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它形貌猙獰,生性兇殘,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專食飛禽走獸,從磕頭蟲一直喫到大活人,人們都很害怕它。它每隔365天,就會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尋找食物,一般天黑出沒,天亮返回山林。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每到“年”要來的這天晚上,百姓們都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熬,於是稱作“年關”。舊時,“年關”也指欠租、負債的人必須在年底清償債務,過年像過關一樣。現在,“年關”僅指每年農曆的年底。

敲竹槓

  清朝末年,鴉片走私十分嚴重,一些水上走私販子把D品密藏在竹製的船篙裏。有一天,一艘藏有D品的商船駛至碼頭,緝私官就帶人上船檢查。上船後,這位緝私官吸着長煙筒,漫不經心地走到船艄,在竹篙上敲菸灰,敲得竹篙直響。船主嚇得面色大變,以爲緝私官已看出了貓膩,慌忙掏出大把的銀子悄悄塞給這位官員,請他關照。這位官員得到銀子,便放走了這艘商船。此後,“敲竹槓”便成了訛詐財物的代名詞,一直沿用下來。

座右銘

  “座右銘”來源於《文選·崔瑗〈座右銘〉》。文中記載:東漢書法家崔瑗年輕時好意氣用事,他因哥哥被人S害,大怒之下S了仇人,隻身逃亡。幾年後,朝廷大赦,他纔回到故鄉。崔瑗自知因一時魯莽起了大禍,後喫足了苦頭,就作銘(指鏤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記功頌德傳揚於後世)放在座位的右側,用以自戒。而今,“座右銘”成爲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或約束自己行爲的準則。

閉門羹

  “閉門羹”一詞始見於唐代馮贄《雲仙雜記》所引《常新錄》的一段話:“史鳳,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意思是宣城有一女子,名叫史鳳。她長得如花似玉,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有很多男子都慕名來拜訪她。但是,當遇到她不願意接見的客人時,她就叫人在門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絕會客。客人見羹,就心領神會,便自動告辭了。所以,以羹待客就是拒絕會見的意思,人們便把這羹,稱爲史鳳的“閉門羹”。故事流傳下來,“閉門羹”就成了拒絕的代名詞。

喝墨水

  在北齊時期,朝廷下令:考試時,對“成績濫劣者”要罰喝墨水,喝多少的數量是按濫劣程度而定。梁武帝時也規定:士人應試時,凡書寫濫劣者要罰喝墨水一升。甚至當秀才、孝廉等再參加考試時,監考官若發現有“文理孟浪,書寫濫劣”的考生,也要叫他到專設的房間裏去喝一升墨水。這條法規沿襲了幾個朝代,後來就不盛行了。現在,人們用喝墨水的多少來形容一個人知識的多少。

兩面派

  “兩面派”是從懷慶府(今河南焦作)的“兩面牌”演變而來。據說元朝末年,元軍和朱元璋領導的義軍在黃河以北展開了拉鋸戰,老百姓苦不堪言,誰來了都要在門板上貼上歡迎標語,來得勤換得也快。於是,老百姓就找到一個辦法:用一塊薄木板,一面寫上歡迎元軍的標語,另一面寫上歡迎義軍的標語,哪方來了,就翻出歡迎哪方的標語,既省錢又方便。一次,朱元璋的義軍進駐懷慶府,看見家家門口的木牌上滿是歡迎標語,心裏很高興。可是一陣狂風颳來,木牌翻轉,反面全是歡迎元軍的標語。率軍的將領氣極之餘,下令將凡是掛“兩面牌”的人都滿門抄斬。漸漸地,“兩面牌”就演變爲現在的“兩面派”。而今,“兩面派”指口是心非、沒有堅定立場、善於僞裝的人。

紙老虎

  “紙老虎”原是指民間“紙糊老虎”的工藝造型。這種老虎造型常出現於元宵花燈中以及殯儀隊列中的紙俑中。人們正是受這種“紙老虎”實物的啓發,才創造了“紙老虎”一詞。因爲這種工藝造型看上去是老虎,比較兇猛,但是由於是紙做的,一捅就破。所以,現代人們常常用“紙老虎”來形容外強中乾的人。

東道主

  “東道主”也叫“東道主人”,原指東路上的主人。《左傳·僖公三十年》記載:春秋時期秦晉圍攻鄭國,鄭國就派燭之武勸說秦國退軍,燭之武對秦穆公說:“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意思是,秦國如果不滅掉鄭國,而讓它成爲東方道上的主人,當秦國使者來來往往,缺乏資財食用時,由鄭國來供應,這對你也沒有甚麼壞處。秦穆公聽着有理,就因此撤軍。由於鄭國在秦國的東面,接待秦國出使東方的使節,故把鄭國稱爲東方道上的主人,也叫“東道主”。

  後來,“東道主”泛指接待或請客的人。現在,“東道主”一詞用處很廣,如:賽事的主辦國被稱爲“東道主”;舉辦各種會議的主辦方也被稱作“東道主”。

逐客令

  “逐客令”是源於李斯的《諫逐客令》。李斯當時在秦國做客卿,正好遇到一個韓國人名叫鄭國,鄭國以開鑿河渠灌溉田地爲名義,來秦國做間諜,不久身份就暴露了。於是,秦國大臣都對秦王說:“諸侯各國來投奔秦國的人,大都是由他們的國君派來遊說離間罷了,懇請大王把諸侯各國的賓客一律驅逐出境。”於是,秦王就列出了驅逐的名單,李斯也在其中。他就上書了著名的《諫逐客令》,勸諫秦王收回成命。由於這篇文章言辭在理、語句懇切,被秦王所接納,秦王就廢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復了李斯的職務。於是,這篇《諫逐客令》也名揚天下,“逐客令”也就在民間廣爲流傳。現今,“逐客令”指主人拒絕客人留下。

磨洋工

  最初的“磨洋工”是指建築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國舊式的房屋建築講究“磨磚對縫”。磨工,就是對磚牆的表面進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1917年至1921年,美國人用清政府的“庚子賠款”在北京建造協和醫院和協和醫學院。此工程外觀上採取中國傳統的磨磚對縫、琉璃瓦頂。由於協和醫院樓多層高,“磨工”工序十分浩繁。加上這項工程是由外國人出資和設計的,中國工人就稱它爲“洋工”。由此,工人們就把“磨工”的工序稱爲“磨洋工”。後來,人們習慣將消極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現象稱爲“磨洋工”。

出洋相

  清朝光緒年間,我國對外門戶開放,朝廷官員爭相出國,以此顯示自己的身份和榮耀,於是一股出洋風拔地而起。然而,這些出國要員,有的滿腹經綸、才學橫溢,有些也愚昧無知。但大多官員都因不懂國外風俗習慣和禮儀規範,在西洋鬧出了不少笑話,給西方人留下了不好的影響。於是,人們就把官員們在西洋海外的不雅舉止,稱之爲“出洋相”。現今,凡因無知或疏忽而鬧得笑話,皆可稱爲“出洋相”。

執牛耳

  據《左傳·哀公十七年》記載,當時各國諸侯訂立盟約時,必須舉行“歃血爲盟”的儀式。就是先將牛耳割下取血,並將牛耳放在珠盤上,由主盟者執盤,與盟者接着相繼歃血,表示彼此之間有天地神靈爲鑑,堅守盟約,言而有信。倘若有違約者,必將遭受神靈的懲罰,最終將像牛一樣死亡,當時便稱主盟者爲“執牛耳”。“執牛耳”原本是一種儀式。後來,它泛指在某方面居於領導地位的人,也是“第一”的代名詞 。

打油詩

  打油詩是舊體詩的一種,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於平仄韻律,相傳爲唐代張打油所創。據說唐人張打油是一般的讀書人,有人說他是個農民,總之是個無名小卒。但他的《詠雪》中這樣寫道:“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此詩描寫雪景,卻不着一個“雪”字,淳樸自然,輕鬆悅人。張打油從此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

穿小鞋

  “穿小鞋”的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南唐時代,南唐後主李煜命令宮女用很長的白布纏足,把腳纏成又小又彎的月牙狀,站在畫有荷花的金蓮臺上跳舞,讓自己觀賞享樂。從那時候起就興起了婦女纏腳風氣,纏足腳小,就得“穿小鞋”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始於宋代,有一個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後孃要將她許配給一個又醜又啞的有錢人,巧玉堅決不從。後來有人給巧玉介紹了個滿意的秀才,後母想治治她,背地裏剪了一雙很小的鞋樣讓媒婆帶給男方。巧玉出嫁那天,男方給她做的鞋怎麼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花轎,一氣之下自盡了。後來,人們便把背後使壞點子進行打擊報復的行爲叫做“穿小鞋”。

走後門

  據說,此典故出自北宋年間。相傳宋哲宗(年號元佑)死後,宋徽宗繼位,蔡京擔任丞相。蔡京不但貪贓枉法,而且妒賢嫉能、排除異己,因此引起人們強烈的不滿。一次朝廷設宴,聰明的藝人們藉機在宴間演出了這樣一幕:一個大官在辦案,有個和尚要求離京到外地雲遊,因他的戒牒(僧尼出家受戒後所發的受戒證件)是元佑年間的,於是大官讓他還俗;接着,一個道士丟了度牒(道士的身份證明)要求補發,因他是元佑年間出家的,大官讓人立即剝下他的道袍,讓他成了平民百姓。這時,一個屬官上前低聲說:“某某給您送來一千貫錢,都是元佑年間的,怎麼處置?”大官沉思了一下,悄悄說:“那就從後門搬進來吧,免得走正門被人看到。”這就是“走後門”一詞的由來。這齣戲抨擊了那些權貴貪贓枉法的行爲,人們看後都鼓掌叫好。後來,“走後門”就用來比喻以託人情、行賄等不正當手段達到某種目的。

出風頭

  “出風頭”是出頭露面顯示自己的意思。清光緒年間,上海最繁華的地方就是四馬路,馬路上有座“青蓮閣”,一幫遊手好閒的富人及紈絝子弟通宵在“青蓮閣”廝混。與“青蓮閣”毗鄰的有“昇平樓”及“奇芳居”、“同興居”等茶座,每天下午三四點後,這裏是車水馬龍、笑語嘈雜,最引人注目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風塵女子,從大馬路繞黃埔灘到四馬路兜圈子,當時人們把這種招搖、賣弄的行爲叫做“出風頭”。後來,一些趕時髦、愛虛榮的闊人及其少爺、小姐們也僱輛馬車從四馬路經過黃埔灘到大馬路“出風頭”,“出風頭”一次收費一塊錢。這就是“出風頭”一詞的由來,一直沿用至今。

眼中釘

  “眼中釘”比喻心目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這一說法源於《新五代史·趙在禮傳》。五代時,後唐有個官吏叫趙在禮,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做節度使。他依仗自己是皇親國戚而貪贓枉法、橫行一方,對百姓殘暴苛刻,而且收禮受賄,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把他是爲自己眼中的釘子。後來,趙在禮被罷了官職,百姓們奔走相告,相互祝賀:“眼中拔釘,豈不樂哉!”趙在禮聽到這話很惱火,就向朝廷謊報說宋州百姓挽留他,於是皇上讓他繼續留任宋州,後來趙在禮對百姓予以瘋狂的報復。他讓宋州百姓每人繳納一千錢的“拔釘費”,否則處死。從此,“眼中釘”一詞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戴高帽

  人們通常把吹捧別人、恭維別人叫做“戴高帽”。清代著名教育家俞樾在《一笑》中記載了一個很有諷刺意味的笑話:有個人將去外地做官,臨行前去拜見老師。老師囑咐他說:“在外當官不易,要小心謹慎。”這人說:“沒關係,我已經準備了100頂‘高帽’,逢人就送,自然無事。”老師聽完很生氣,就教育了他一通,這人接着又說:“天底下像老師這樣不喜歡‘戴高帽’的又有幾人呢?”老師聽完高興地說:“是啊,你說的也有道理。”這人告別了老師,出來對人說:“我那100頂‘高帽’,現在就剩下99頂了!”這就是“戴高帽”一詞的由來。

馬大哈

  “馬大哈”是指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無所謂、草率辦事的人。“馬大哈”是上世紀50年代的相聲《買猴兒》中塑造的一個藝術形象,此人馬虎成性,有一次竟把“到(天津)東北角買猴牌肥皂五十箱”的通知錯寫成“到東北買猴五十隻”。結果,“馬大哈”的領導也官僚主義,看也不看內容就揮筆批准;“馬大哈”的同事和下屬又習慣盲從,問也不問紛紛出差執行任務,跑遍大半個中國去買猴子。猴子運回後,羣猴出籠大鬧百貨公司。從此,“馬大哈”一詞迅速傳遍中國。

定心丸

  在古代,“定心丸”是一種軍中必備之藥。因爲古時戰爭異常殘暴,一場激戰下來,傷員很多,戰士們苦不堪言,心驚肉跳。所以,要治好戰傷,首先要讓心神安定下來,於是明間的醫生就專門配製了用於安定心神的藥丸,取名“定心丸”。明朝末年著名軍事家、文學家茅元儀所輯的《武備志》中,記載一種定心丸的配方爲:“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黃、辰砂各等份,母丁洋減半。”其治療效果奇佳。後來,人們把“定心丸”一詞用於日常生活中,把能使人思想、情緒安定下來的話或行動喻爲“定心丸”。

老先生

  “老先生”這一稱呼,一般是對歲數大的有學問的人的一種尊稱。這種稱呼最早見於《史記·賈誼傳》中記載:“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爲少。每詔令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爲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到了明朝時,把當翰林官的人稱爲“老先生”,雖然有的翰林官年齡不大,但仍稱之爲“老先生”。到了清朝,則把做相國或兩司撫臺的官員也統稱爲“老先生”。而現在,“老先生”這一稱謂有了多種含義,已不只是尊稱,有時還含有戲謔和譏諷的味道。

破天荒

  古代科舉制度規定,凡是考進士的人,都由地方選送成績最好的人入京赴試。唐朝年間,荊州南部地區四五十年竟沒有一個考中舉人。於是,人們稱荊南地區爲“天荒”,把那裏遣送的考生稱做“天荒解”,譏笑那裏幾十年沒考上一個舉人。後來,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荊南應試的考生中有個叫劉銳的終於考中了,總算破了“天荒”。鎮守荊南一代的魏國公崔弦得知劉銳考中進士,便寫信表示祝賀,並贈他70萬“破天荒”錢。因此,舊時文人常用“破天荒”來表示突然得志揚名。現在用來指從未有過或第一次出現的新鮮事。

露馬腳

  據傳,明太祖朱元璋從小家境貧寒,年輕時與一位姓馬的姑娘結了婚。由於馬姑娘也出身於平民,長着一雙從未纏過的大腳,這在當時是一大忌諱。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念在馬氏輔佐有功,封她爲明朝的第一位皇后。深居後宮的馬氏,常常因爲腳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從來不敢把腳伸出裙外。有一天,馬氏乘坐大轎上街遊玩,有膽大者悄悄觀望,正巧一陣大風把轎簾掀起一角,馬氏擱在踏板上的兩隻大腳露了出來,她趕緊縮了回去,可是早已經被人看得一清二楚了。於是,一傳十,十傳百,這件新鮮事頓時轟動了整個京城。因爲是姓馬的露出了腳,所以叫做“露馬腳”,一直流傳至今。現在對不光彩或不便公開的事的暴露,都稱爲“露馬腳”。

一窩蜂

  人們常把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或行動都叫做“一窩蜂”。 最初“一窩蜂”是一個人的綽號。南宋建炎年間爆發了農民起義,有一支起義隊伍頭領名叫張遷,他的綽號叫“一窩蜂”。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在《巴蜀記》中就曾記述道:“建炎中,張遷號‘一窩蜂’,擁兵過廟下……”這個綽號,大有揭竿蜂擁的氣勢。到了明朝,“一窩蜂”來比喻人多聲雜的情景。吳承恩在《西遊記》第28回中就曾寫道:“那些小妖,一窩蜂齊擁上。”在現代漢語中,從感情色彩上說,“一窩蜂”屬於貶義詞組,而從修辭學角度看,“一窩蜂”又是一種比喻手法,多用來比喻人多勢衆,一擁而上的情勢。

不倒翁

  現在人們常常把“不倒翁”一詞作爲貶義詞,但在古代卻是褒義詞。據說在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卞和在荊山採得一塊玉璞,曾兩次將玉璞獻給楚王,楚王令匠人鑑定,都說是塊頑石。楚王非常生氣,就讓差人砍去了卞和的兩隻腳,卞和含冤而去。後來楚文王繼位,卞和懷抱玉璞哭於荊山之下。楚文王得知後,覺得事出有因,便令人鑿開這塊玉璞,果然是塊美玉,遂命玉匠製成玉璧,並命名爲“和氏璧”。 楚文王見卞和雖被砍去雙腳,卻仍堅持真知灼見,不勝讚道:“卞和真是個扳不倒之翁也。”於是“不倒翁”一詞就這樣流傳於後世了。

鐵公雞

  “鐵公雞——一毛不拔”,是句家喻戶曉的歇後語,表示極端吝嗇。“鐵公雞”出處難以考證,但明代袁枚《子不語》卷22的《鐵公雞》卻讓人過目難忘:濟南一富翁“性慳吝,綽號‘鐵公雞’,言一毛不拔也”。他要納一妾,條件是“價欲至廉,貌欲至美”。沒過幾天,媒人帶來一女,一分錢不要,只求衣食無憂。未料半年以後,富翁“啓其所藏,已空矣”。原來女子是他家一舊房客,富翁嫌她“多費”而將之趕走,現在她特來報復,偷光了他的錢財,拔光了他所有的“羽毛”。

白眼狼

  “白眼狼”是指不知感恩、忘恩負義、翻臉不認人、得了別人的恩惠或者說受益於別人卻反過來還要恩將仇報的人!如:他真是個白眼狼,受了人家恩惠卻不知道報恩。狼以生性兇狠著稱,一直被作爲兇殘冷血的象徵,不通人性,而在狼羣中尤以長着“吊白眼”的狼最兇狠。吊白眼是指外眼角上吊,眼球黑少白多,閃着兇光。後來,就稱這種狼爲白眼狼。

賣關子

  賣關子是指說書人在說長篇故事時,說到緊要關節處中止,藉以吸引聽衆繼續往下聽。比喻說話、做事在緊要關頭故弄玄虛,使對方着急。關子最初是在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因婺州(今浙江金華)屯兵的需要,出於籌措軍費的目地而印造的。商人以現錢在婺州換取關子,然後到設在臨安的榷貨務兌換銅錢或者鹽引、茶引等,有些類似於現在先付款後取貨的貿易憑證,還不能算是貨幣。後來又發行過幾次關子,和最初發行的關子性質基本上相同。賣關子的含義大概是從關子交了現錢一時還看不到現貨的原意引申出來的。

孺子牛

  “孺子牛”源自《左傳·哀公六年》記載的“鮑子曰:‘汝忘君之爲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這裏所說的“孺子”是齊景公的幼子——荼。故事是這樣的:春秋時,齊國景公非常疼愛小兒子荼。有一次,他在後宮逗荼玩耍時,竟趴在地上,口銜繩子,讓荼當牛騎。荼正玩得高興,卻不小心從“牛”背上跌下來,手中的繩子把齊景公的牙齒拉斷了。顯然,當年的“孺子牛”是指齊景公對小兒子的過分寵愛。而魯迅先生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昇華和拓展。魯迅先生以“孺子牛”自喻,表明自己要像老牛那樣篤實忠誠,不辭辛勞,俯首聽命於人民大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後來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願爲人民大衆服務,無私奉獻的人。

夢見周公

  《後漢書·邊韶傳》記載:東漢時期,有位老師叫邊韶,字孝先,博學多才,文學造詣很深,當時名聲很大。他常常在白天閉上眼睛假睡,他的學生便私下譏笑他說:“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這話傳到邊韶耳裏,即反脣相譏道:“我肚子肥大,因爲滿腹是《四書》《五經》;我昏昏欲睡,是在冥思經書之事。我睡覺時和周公(即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叫姬旦,主張以禮治邦,孔子受其影響很大)夢裏相見,沉思時與孔子溝通思想。”後來,“夢見周公”被人們用來比喻白天睡大覺、做白日夢的人。

三姑六婆

  現代漢語中,“三姑六婆”指的是社會上各式各樣的市井女性。關於“三姑六婆”的由來,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當時有位叫陶宗儀的學者,他著的《輟耕錄》中有這樣一句話:“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清代小說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說《鏡花緣》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爲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指一些搬弄是非、唯利是圖、不務正業等惡劣形象。

五花八門

  “五花八門”現在多比喻爲事物繁多,變化莫測。而古代,“五花八門”各有所指。五花,一是金菊花,指賣茶花的女人;二是木棉花,指上街爲人治病的郎中;三是水仙花,指酒樓上的歌女;四是火棘花,指玩雜耍的人;五是土牛花,指挑夫。八門,一是門巾,指算占卦的人;二是門皮,搭賣草藥的人;三是門彩,變戲法的人;四是門掛,江湖賣藝的人;五是門平,指說書評彈的人;六是門團,指街頭賣唱的人;七是門調,指搭篷扎紙的人;八是門聊,指高臺唱戲的人。

羊腸小道

  一般用“羊腸小道”來形容細窄而盤曲的險道。它出於《淮南子·兵略訓》:“硤路津關,大山名塞,龍蛇蟠,卻笠居,羊腸道,發笱門,一人守隘而千人不敢過,此謂地勢。”這裏爲甚麼用“羊腸”,而不用“馬腸”、“牛腸”等來比喻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因爲羊腸比其他動物的腸子要細長的多,馬腸的長度是它身體長的12倍,牛腸的長度是他身體長的20倍,而羊腸的長度卻是它身體長度的40倍,尤爲曲折。所以,用“羊腸”來比喻山路狹隘崎嶇是很貼切的。

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比喻一個人非常吝嗇、自私。這一詞最早出於《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這是孟子批評楊朱的話,意思是:楊朱主張“爲我”,即使只拔下他身上的一根汗毛而有利於天下的事,他都不肯幹。楊朱是戰國初期的哲學家,他提倡人人都保存自己的天性,不要因外物損害自己的身心,反對儒家和墨家的政治理論思想。有一次,墨子的學生問楊朱:“如果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有利於天下人,你會去做嗎?”他回答道:“一根汗毛本來就救助不了天下人。”後來他便被人們譏笑爲“一毛不拔”。

東牀駙馬

  “東牀”一詞出自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找對象的故事。當時太尉郗鑑要爲女兒找女婿,於是就派人去王丞相家去挑選。這個人回來說:“王家的年輕人都很好,但是聽到有人去選女婿,都拘謹起來,只有一位在東邊牀上敞開衣襟喫飯的人,好像沒有聽到似的。”郗鑑說:“這正是一位好女婿。”於是便把女兒嫁給他,這個人就是王羲之。後來,“東牀”一詞便成了女婿的代稱。

  “駙馬”一詞本是官名,漢代就有了“駙馬都尉”的官,後來皇帝的女婿常做這個官。因此,“駙馬”成了皇帝女婿的專稱。所以,“東牀駙馬”就是皇帝的女婿。

一問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是指問甚麼都不知道的意思。據《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記載,晉國大夫苟瑤率兵攻打鄭國,部將苟寅認爲對敵情不瞭解,不能輕進,他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清溪暇筆》中解釋說:“俗謂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終三者,皆不能知也。”可見,所謂“三不知”就是對一件事情的開始、經過、結局都不清楚。“一問三不知”是後來人們長期依此演變來的。

貴人多忘事

  “貴人多忘事”意思是高貴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態度傲慢,不念舊交,後用於諷刺人健忘。這一詞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倘也貴人多忘,國士難期,使僕一朝出其不意,與君並肩臺閣,側眼相視,公始悔而謝僕,僕安能有色於君乎?”例如,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中就有這樣的句子:“您老是貴人多忘事,哪裏還記得我們?”

依樣畫葫蘆

  北宋初年,翰林學士陶谷在宋太祖趙匡胤身邊做起草各種文告的工作。時間長了,他自以爲有功,便向宋太祖討個高官做。誰知宋太祖卻說:“翰林學士起草文告,無非是參照前人的舊本,其間不過換幾個字句,充其量不過照葫蘆畫瓢而已,談不上有甚麼貢獻。”陶谷一氣之下就作了一首詩,其中有這樣兩句:“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從此以後,“依樣畫葫蘆”就作爲一句熟語,在口頭或筆下流傳,常用來比喻模仿別人,毫無創見。

臨時抱佛腳

  “臨時抱佛腳”是一句俗語,意思是平時沒準備,臨時慌忙應付或倉惶求救的行爲。古時候,有一個死囚翻Q越獄逃跑了。第二天,官府發現犯人跑了,派出兵丁四處搜捕。那個罪犯跑了一天一夜,精疲力盡,看着追捕他的人越來越近,知道自己難以逃脫,便一頭扎進一座古寺。寺裏供奉着高大威嚴的釋迦牟尼像,佛像的腳與罪犯的肩同齊。他一見佛像,心裏悔恨自己當時沒聽佛祖的教誨,以致犯下了死罪。於是,便抱着佛像的腳大哭起來。追捕的差役被他真誠的懺悔感動了,回來轉告官府,請求寬恕他的罪過,官府聽後便赦免了他的死罪。這就是“臨時抱佛腳”的由來。

樹倒猢猻散

  宋高宗時有個侍郎叫曹詠,他善於逢迎拍馬,深得奸相秦檜的歡心,當了朝中的大官。當官後,有很多人來巴結他,曹詠非常得意。唯一讓他感到氣惱的是,他的大舅子厲德新卻從不向他獻殷勤。厲德新頭腦清醒,不肯與他同流合污。後來,秦檜死了,那些依附秦檜的傢伙一個個倒臺了,曹詠也被貶到了新州,厲德新得到消息後,非常高興,就寫了一篇題爲《樹倒猢猻散》的詩賦寄給曹詠。文中寫道:“如今大樹一倒,猢猻四散,於國於家,真是可嘉可賀。”曹詠收到信後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文中將秦檜比作一棵大樹,把曹詠等人比作樹上的猴子,揭露了曹詠這種人依靠秦檜這棵大樹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的醜惡行徑。後來,人們就用“樹倒猢猻散”來比喻有權勢的人一旦倒臺,依附他的人便紛紛散夥。

桃李滿天下

  “桃李滿天下”是形容老師教的學生很多,遍佈各地。“桃李”是學生的代稱。春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辦了個學館,學館裏面有一棵桃樹和一棵李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這兩棵樹下拜師。子質指着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爲國家做貢獻。”後來,這些學生先後都成了國家的棟樑,爲了感念子質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樹。子質後來到各國遊歷時,碰到了在各國當官的學生,並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爲!”從此,“桃李”代稱學生,學生多就是“桃李滿天下”。

青睞與白眼

  “青睞”與“白眼”是兩個意思相對的詞語。“青睞”是對某個人或某種事物的喜愛或重視,“白眼”則表示輕視或憎惡,是看不起人的一種表情。據說,魏晉交替時期,有位著名詩人叫阮籍,他會使“青白眼”。對志同道合的人,他用青眼相待;對不喜歡的人就用白眼相待。阮籍母親去世時,稽喜(在朝爲官,也就是阮籍眼中厭惡的禮法之士)去弔喪,他以“白眼”相對,稽喜灰溜溜地走了;稽喜的弟弟嵇康帶着酒和琴來弔喪了,他便用“青眼”相迎。後來,人們便用“白眼”表示對人的厭惡,用“青眼”表示對別人的歡迎和讚賞。

有眼不識泰山

  “有眼不識泰山”裏的“泰山”並是五嶽之首的泰山。故事是這樣的: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手藝高明,招了很多徒弟,其中一個叫泰山。由於他總是別出心裁,惹怒了魯班,被攆出了“班門”。有一天,魯班在集市上看見有人在賣精巧的傢俱,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傢俱就是泰山所制。於是,他感慨嘆道:“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現在,“有眼不識泰山”一語,被人們用來比喻自己的見識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認不出來。

百聞不如一見

  “百聞不如一見”說的是聽別人說多少遍,也不如自己親自看一下。這個典故出自《漢書·趙充國傳》:西漢宣帝時期,羌人入侵,攻城奪地,燒S搶掠。宣帝詢問羣臣誰願領兵前去拒敵。76歲的老將趙充國自告奮勇請求前往。宣帝問他要派多少兵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對方軍事上的情況如何,在後方很難準確估計,還是讓我上前方瞭解瞭解再來制定策略吧!”趙充國到了西羌,先認真瞭解情況,又採取了分化瓦解的辦法,團結了大多數西羌人,終於使西羌安定下來。後來“百聞不如一見”成了一句諺語,一直沿用至今。

恭敬不如從命

  “恭敬不如從命”是一句客套話,多用在對方對自己客氣,雖不敢當,但不好違命。清朝官員杜文瀾《古謠諺》中記載:有一位媳婦,很懂禮,也很能幹,卻總得不到婆婆的稱讚。有一年冬天,婆婆對兒媳婦說:“我真想馬上喝到新鮮的竹筍湯。”兒媳婦感到有點意外,卻爽快地說:“好吧,我儘快給您煮去。”另一位兒媳把她拉到一邊問:“現在是臘月,你到哪裏去找新鮮竹筍呢?”她只好說:“我答應她老人家是爲了不讓她生氣,我也正犯愁呢!”她們的話被婆婆聽到了,婆婆很感動,當時就表示不想喫新鮮筍了,以後也不再給兒媳出難題了。這件事傳出去以後,當地就流行了一句諺話:“恭敬不如從命,受訓莫如從順。”

太歲頭上動土

  “太歲頭上動土”比喻得罪強有力或有權勢的人,自取禍殃。據史料記載,太歲是古人假定的一個天體,它和歲星(木星)運動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歲到了哪個區域,相應地就在哪個方位地下有一塊肉狀的東西,它就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必有災禍。這就是“太歲頭上動土”的由來。

無事不登三寶殿

  所謂“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法寶,即諸佛的教法;僧寶,即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三寶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個主要活動場所,分別是大雄寶殿、藏經樓和禪房。人們對於三寶的尊敬與敬仰,使三寶殿成爲十分神聖的地方,除了祈禱、禮拜等有關的信仰活動,一般人不能隨便進入嬉戲,所以產生“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句成語,用來比喻沒有事情不會上門。後來,人們常用“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纔到你家來”的俗話,比喻到“三寶殿”的都是有事者。

解鈴還須繫鈴人

  據明代瞿汝稷所編佛家禪宗語錄《指月錄》記載:南唐時,金陵(今江蘇南京)清涼寺有一位泰欽法燈禪師,主持法眼禪師對他頗爲器重。有一次,法眼禪師在講經說法時詢問:“誰能夠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大家都回答不出來,這時法燈禪師剛巧走過來,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個把金鈴繫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夠把金鈴解下來。”法眼禪師聽後很高興,當衆讚揚了他。後來,人們就用“解鈴還需繫鈴人”這一俗語,來比喻一件事情出了問題,必須由做此事的人自己去解決。

多行不義必自斃

  據《左傳·隱公元年》記載:春秋時期,鄭武公死後,由他的大兒子鄭莊公繼位。但是鄭莊公的弟弟共叔段不斷擴充實力,積極進行奪取王位的準備工作。鄭莊公的大臣祭仲勸鄭莊公及早除掉共叔段,鄭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壞事做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你就等着吧。果真,最後共叔段走投無路,被迫自S。

宰相肚裏能撐船

  說某個人度量很大時,經常會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宰相肚裏能撐船”。相傳,宋代宰相王安石娶了位名門才女姣娘爲妾。婚後,王安石忙於國事,常不回家。姣娘便與家中的一個僕人偷情,事情很快傳到王安石的耳朵裏。一天深夜,他假稱外出辦事,偷偷藏在家中,聽到兩人正在調情。他很生氣,但並沒有驚動屋裏的人,而是拿起一根竹竿朝樹上的老鴰窩捅了幾下,老鴰驚叫着飛走了,偷情的僕人聞聲忙從後窗逃走。中秋節時,王安石想借飲酒賞月之機婉言相勸,便趁着酒興說:“日出東來還轉東,烏鴉不叫竹竿捅。鮮花摟着棉蠶睡,撇下乾薑門外聽。”姣娘一聽,馬上跪在丈夫面前,說:“日出東來轉正南,你說這話整一年。大人莫見小人怪,宰相肚裏能撐船。”後來,王安石拿出白銀千兩,讓僕人與姣娘成了親。事情傳開後,人們對王安石的寬宏大量讚不絕口,“宰相肚裏能撐船”便成了對王安石的千古美談。

船到橋頭自然直

  人們在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經常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意思是事先不用着急,到時候問題總可以解決,這是無可奈何時強作寬慰的一種說法。當代作家程樹榛在《鋼鐵巨人》中寫道:“俗語說,船到橋頭自會直,那就到哪會說哪會話吧!”“船到橋頭自然直”這種說法或多或少地闡明瞭一個道理,就是萬事都會有轉機的。

有緣千里來相會

   據說在很久以前,蘇州洞庭東山住着一個姓席的富戶,家裏有個漂亮女兒叫盼盼。有一天,盼盼去紫金庵燒香,回來的路上發現頭上的寶簪不見了,於是她父母貼出告示:凡拾得此簪者,賞白銀500兩。後來,有位廣東客商馱着一隻猿到紫金庵拜佛。猿爬到樹上玩耍?,回來交給主人一支簪。客商帶着寶簪來到席家,把它交給了席家主人。主人見客商長得風流倜儻,便把女兒嫁給了他。新婚之夜,客商步入洞房,一五一十地告訴新娘是如何找到簪的,還說他們的婚姻是猿撮合的。新娘聽後讓他把猿牽來,以謝大媒。客商說:“剛纔猿偷喫廚房的東西時,我一氣之下把它S了。”新娘聽後怒氣滿面,責罵他是個忘恩負義之人,斬釘截鐵地說:“我們是有‘猿’千里來相會,無‘猿’對面不相逢。”遂將客商趕出洞房。由於“猿”和“緣”同音,後來演化成“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宋代詩人歐陽修的《醉甕亭記》:“醉甕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裏真意不在喝酒,而在於欣賞山裏的風景。“醉翁之意不在酒”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近水樓臺先得月

  “近水樓臺先得月”出自宋代俞文豹《清夜錄》。北宋時期,范仲淹在杭州任知府時,部下都因爲得到他的賞識而獲得晉升。當時有一位名叫蘇麟的人,正在杭州的外鄉做巡察,卻沒有機會得到范仲淹的推薦而悶悶不樂。有一天,蘇麟寫了一首詩獻給范仲淹,其中兩句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意思是靠近水邊的樓臺,因爲沒有雜物樹枝的遮擋,總是先照到陽光,或是從水面見到月亮的倒影;而面向陽光的花木,也因爲先受到春光的滋潤而欣欣向榮。表面是寫自然現象,實際寓意是:在您身邊的人都得到了提拔,而我因離得遠沒得到重用。范仲淹明白了他的意思,便爲他寫了一封推舉信,後來蘇麟也得到了提拔。後人就以這句話,來比喻因爲人或事接近環境與職務上的便利,而先得到別人所得不到的東西或利益。

丁是丁,卯是卯

  此諺語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第43回:“我看你利害,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意思是: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不能有差錯。形容某人對事認真,毫不含糊。

無顏見江東父老

  據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王笑曰:‘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公元前203年,項羽的楚軍在一次突圍中,被韓信帶領的漢軍逼到烏江邊。烏江的亭長正划着一隻小船在江邊等候,他想把項羽載到江東邊,但項羽說:“當初我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進,現在我怎麼能一個人回去呢?就算是江東父老同情我,立我爲王,我還有甚麼面目去見他們?”說完,項羽又和剩下的士兵與漢軍拼S。最後,項羽在烏江邊拔劍自S了。

  現今,這句“無顏見江東父老”指因自己的失敗而感到羞愧,再也沒臉見家鄉的百姓。

不敢越雷池一步

  此諺語出自於《晉書·庾亮傳》:“亮並不聽,而報溫嶠書曰:‘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東晉成帝時,庾亮任中書令首位京都建康(今南京),同時溫嶠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加強對西境的防務。不久,歷陽(今安徽和縣)太守蘇峻造反,發兵攻向京都。溫嶠得知後,立即號召將士,打算從水路進攻,護衛都城。但庾亮對蘇峻估計不足,寫信給溫嶠,說:“我擔心西境的敵人更甚於蘇峻叛兵,你務必留在原地,不要越過雷池(今安徽望江縣雷池鄉)到京都來。”這一“不越雷池一步”決策,使庾亮大敗,京都失陷,之後在溫嶠的幫助下,終於S掉蘇峻,平定叛亂,彌補了因“無過雷池一步”戰略錯誤而造成的損失。

  現在,這句諺語是指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多指保守和拘泥的舉動。

喫水不忘挖井人

  解放前,臨時中央政府遷到沙洲壩(屬江西省),毛澤東主席發現村民飲水困難,就召集了戰士們勘探水源,開挖井水。同時,其他沙洲壩的村民也紛紛開始挖井,村民們的喫水問題終於解決了。後來,人們在井旁立了一塊碑,上面書寫着“喫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以示沙洲壩人民對毛主席的懷念和感激之情。現今,這句諺語提醒人們在享受某種福利時,不要忘記給予我們這種福利的人們,教導人們學會感恩。

天要落雨孃要嫁人

  此諺語源自於一個民間故事:古時候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進京趕考高中狀元,又被皇上招爲駙馬。他錦繡還鄉前,請求皇上爲他守寡多年的母親立貞節牌坊。皇上答應了。誰知,朱母和朱耀宗的恩師張文舉早已互生愛慕之情,就等朱耀宗成家立業後正式結婚,白頭偕老。然而,朱耀宗怕引來“欺君之罪”的S身之禍,極力勸說母親不要改嫁。朱母一時不知如何取捨,就決定聽從“天意”。朱母讓朱耀宗洗一件裙子,晾曬一天一夜後,若裙子曬乾,就不改嫁,若不幹,則改嫁是天意。誰知,把裙子晾曬後,晴空萬里變陰雲密佈,並下起暴雨,裙子始終溼漉漉的,朱耀宗心知是天意,無可奈何。此時,朱母說:“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違!”朱耀宗只得如實報告皇上,不料皇上卻連連稱奇,沒有治罪。於是,這句“天要落雨孃要嫁人”的諺語就流傳下來了,現在用來比喻必然發生、無法阻擋的事情。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記載:“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意思是: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所以,爲了避免近在眼前的憂患,就應該爲未來做長遠打算。這句諺語警惕人們:要未雨綢繆,把眼光放長遠,不要總徘徊在眼前的憂慮上而忘卻了人該積極奮鬥的遠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衛靈公》記載:“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的學生子貢問老師:“有沒有一句話,可以受用終身?”孔子回答說:“寬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就是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爲,來參照對待他人行爲,應該有寬廣的胸懷。比如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讓別人去經歷;自己不喜歡的物品,不要送給別人;自己不願意的感受,也不要讓別人去體會。這就是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晉朝傅玄在《口銘》記載:“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意思是:生病往往是因爲亂喫東西而導致的,災害往往是說話不謹慎而引起的。這句諺語警示人們:飲食有節制,身體就會健康,若想平平安安生活,就不要亂說話,特別是關於別人的是非之言。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劉向·說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故事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要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意思是:園子的一棵樹上有一隻蟬,它唱着歌飲着露水,高興得很,哪知背後來了一隻螳螂;螳螂彎着身體,伸出前臂,要抓這隻蟬,怎知道它的背後有一隻黃雀;黃雀伸長頸子,要向螳螂一口啄去,可是黃雀又怎知道它的背後也有彈丸正等着它呢。蟬、螳螂和黃雀都只顧着眼前的美餐,卻不知道自己也正要成爲別人的每餐!此諺語比喻目光短淺,僅僅看見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後患可能隨之而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三國演義》49回有這樣一句話:“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208年,在長江中游的赤壁,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對抗曹操。他們計劃用火攻,但曹操的船在江北,聯軍的船靠南岸。當時,正是冬季,多有西北風,如果用火攻,不但燒不着曹操,反而會燒到自己,只有刮東南風才能對曹軍發起火攻。於是,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寫了16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給周瑜。諸葛亮有豐富的天文氣象知識,他預測近期會刮幾天東南風。不久,西北風轉成東南風,他們藉着東風,火攻曹操,孫權劉備大獲全勝。現在,這句諺語話比喻一切準備工作全部做好,等待行動。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鶡冠子·天則》中說:“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故事是這樣的:楚國有個書生,由於生活貧窮,很想找個發財的門路。一天,他讀《淮南子》,上面說:“誰得到螳螂捕蟬時遮身的那片樹葉,別人就看不見了。”他信以爲真,就整天在樹下抬頭望着。終於有一天,他看到了一隻正準備捕蟬的螳螂躲在一片樹葉後面,他連忙把那片樹葉摘下來。他帶着這片樹葉,遮住自己,去偷人家的東西,結果被人送到了衙門。經審問後,縣官說:“你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呀!”今天,這句話比喻被局部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和本質。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此諺語出自晉·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意思是靠着硃砂的會變紅,靠着墨的會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韓非子·喻老》中說:“千丈之堤,潰於蟻穴,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臨近黃河岸畔有一片村莊,爲了防止黃患,農民們築起了巍峨的長堤。一天,有個老農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老農心裏雖然隱患這些螞蟻窩會影響長堤的安全,但他兒子卻認爲不會影響,於是他也沒有及時上報。當晚風雨交加,黃河水猛漲,河水從螞蟻窩滲出來,繼而噴射,最終堤決人淹。千里長的大堤,就因爲一個個小螞蟻洞而崩潰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釀成大禍或造成嚴重的損失。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東漢人楊震是個頗得稱讚的清官。他做過荊州刺史,後調任爲東萊太守。當他去東萊上任時,路過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他曾薦舉的官員,聽到楊震到來,王密晚上悄悄去拜訪楊震,並帶金10斤作爲禮物。而楊震當場拒絕說:“我瞭解你,但你卻不瞭解我啊!”王密說:“晚上又有誰能知道呢?”楊震立即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人知道呢?”王密十分羞愧,帶着禮物回去了。然而,這句話後來卻被人們反其意而用,成爲保守祕密的常用語了。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三國曹植的《君子行》說:“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說: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以防止被人誤認爲在偷瓜;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以防別人誤會在偷摘李子。這是勸人要懂得避嫌,儘量避免做容易讓人誤會的事。

這句話是避免不必要麻煩的良方。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雜劇《爭報恩》第1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意思是: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它提醒世人:不要因短暫的相處,就判斷一個人;也不要因爲瑣碎的誤會,就輕易放棄朋友。所以,我們應該以寬恕的心,慢慢地、客觀地去看待人事物。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南宋祝穆在《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描述:“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傳說李白小的時候非常調皮,經常上課的時候跑出去玩。一天他在河邊玩耍的時候,看見一位老婦人拿着一根鐵棒在石頭上磨。李白好奇地詢問老婦人爲甚麼磨鐵棒,老婦人說:“做一根繡花針。”小李白一聽突然明白:只要有毅力,世上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從此,他認真刻苦地學習,最終成爲了一名偉大的詩人。這句話激勵人們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堅持不懈,多難的事也能做成。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此俗語原意是:一個演員在臺上表演1分鐘,是要經過臺下10年的磨練。表示一個人要想取得一點成就,就必須付出許多努力。告訴人們,所有的成功背後,都有無數的艱辛和困苦。不要只看到鮮花掌聲的一面,要明白汗水血淚的艱難。這句話激勵人們:困難是成功能路上的必備夥伴,只要堅持不懈,一定會達到成功的彼岸。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明朝馮夢龍在《醒世恆言》第3卷記載:“別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意思是:不要以外貌來評價一個人,不要用鬥來測量海水的多少。此句警示人們遇到事情不要輕易下結論,更不要被表面的現象誤導,應該對事物加深瞭解之後,再做評判和選擇。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孔子家語·六本》有言:“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意思是說好藥大多是帶苦味的,但卻有利於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一個人有了過錯並不可怕,只要能夠及時改正就無大礙,可怕的是諱疾忌醫,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從而由小錯到大錯,由大錯到不可救藥。這句話旨在教導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福在受諫。

爲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這句諺語來自民間,它告訴人們:一心不做虧心事,行走世間鬼不跟。只要爲人應堂堂正正、不藏不掖,便無愧於天地,即使半夜有人敲門都不怕,只管安心睡大覺。如果一個人心地奸詐、總做壞事,不僅睡覺不踏實,而且夜半有人敲門時,就會戰戰兢兢。這句話警示人們,不要做虧欠良心的事,不但會損害別人,而且自己心裏也會久久不安。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這是一句民間諺語,原意是:善意的話語讓人聽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都會心生暖意;而惡意的話語讓人聽了,即使在酷熱的夏天都會心生寒意。現在比喻:說一句有禮貌的話,會讓人感到溫暖;一句粗野污穢的話,會讓人感到難受。所以,健康的語言文雅樸實、優美動聽,不但讓人心生歡喜,而且促進和諧。這句話也提醒人們:多說暖心話,少說寒心話。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周在《山木》中記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意思是:君子之間的交情像水一樣平淡,小人之間的交往像酒一樣甘甜。說明有道德的人之間,雖然不經常往來,但真摯的情誼會地久天長;而貪圖利惠的人之間,雖然關係異常密切,但很容易因爲沒有利益可圖而斷絕來往。此句教導人們,無論和任何人交往都不要貪圖利益,要以道義爲交往的基礎。

教育常識

書店的來歷

  我國最早的書店產生於漢代,稱爲“肆”,是當時長安街上經營書本典籍的專業市場。漢武帝爲了徵求上古遺書,下令組織有關人員抄寫書籍。這一舉動促使各種流派的著述彙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書肆。後來,書肆又稱作“書棧”、“書鋪”、“書棚”、“書堂”、“書屋”、“書籍鋪”、“經營鋪”等。當時書肆既刻書又賣書,也有直稱字號的。宋代以後,書肆改稱“書坊”,直到清朝乾隆年間出現了“書店”。

新華書店

  1937年4月24日,新華書店作爲全國連鎖書店在延安成立。它直屬於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國出版集團,是國家官方的書店,也是官方刊物宣傳與發售處之一。它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店。截至2006年,全國共有14000多個發售網點。新華書店在全國各地大多以購書中心或書城等名義經營。在香港以“新華書城”名義在灣仔經營,在澳門則以“珠新圖書公司”名義經營。

圖書館的由來

  圖書館是蒐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並供人閱覽和參考書籍的機構。我國的圖書館歷史悠久,起初不稱“圖書館”,而稱“府”、“閣”、“觀”、“臺”、“殿”、“院”、“堂”、“齋”、“樓”等。如西周的盟府、兩漢的石渠閣、東觀和蘭臺、隋朝的觀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庫全書七閣等。19世紀末,“圖書館”一詞從日本傳入我國。

學士、碩士和博士的由來

  “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名稱在我國起源較早,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成爲現在我國實行的學位名稱。但這並不是說,在我國古代就有了學位制度。

  “學士”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指在學校讀書的人。魏晉以後,在不同朝代表示不同的官位名稱。如今,學士作爲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院校授予大學本科畢業生,屬於第一級學位。“碩士”最早起源於五代,碩士在古代是指品德高尚、學問淵博的人。如今,碩士作爲學位,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被授予,屬第二級學位。“博士”最早起源於戰國時期,是一種官職,是指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人。古代的博士大體有三種職責:一是侍奉朝廷,兼備皇帝顧問,參與朝政;二是負責保管朝廷的文獻檔案,從事編撰著述;三是傳授學問,培養人才。如今,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授予,是第三級學位。

  日本在明治年間,從西方引進學位制度,借用漢語中的學士、碩士和博士這些詞彙來翻譯相應學位的英文名稱。到了清末民初,中國又從日本把這種譯法搬了回來。這樣,學士、碩士和博士的稱呼才同中國現代學位制度掛上鉤。

學歷與學力的區別

  ?學力是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以及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方面的能力。在我國的申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經常會出現“同等學力”的概念。同等學力指學習經歷不同,但在知識水平和能力達到同等程度的人員。例如:一個報考研究生的考生,雖然沒有大學本科學歷,但通過其他途徑達到了相當於大學本科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就具備大學本科的同等學力。

  學歷指一個人的學習經歷。同等學歷就是同一層次的受教育程度。如: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職業高中畢業生、普通高中畢業生具有同等學歷。

考試的由來

  中國是考試的發祥地。當人們需要測度、甄別人的知識和才能的差異以“選賢與能”的時候,就產生了考試。考試製度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

  “考試”一詞由“考”與“試”二字組成,《尚書》中有“試可乃已”、“試不可用”,“敷奏以言,明試以功”,“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等記載。“考”與“試”是意義相近的兩個概念,都有考查、檢測、考覈等多重含義。將“考”與“試”二字連用,始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該書《考功名篇》說:“考試之法,大者緩,小者急;貴者舒,而賤者促。諸侯月試其國,州伯時試其部,四試而一考。天子歲天下,三試而一考。前後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計。”可見,最初的“考”字更側重於考覈政績,而“試”字更側重於測度優劣。當“考”與“試”合爲一個詞之後,其內涵逐漸演變爲特指考查知識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

試卷密封的由來

  我國的試卷密封始於北宋。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考試選舉進士。爲了防止作弊,官員們就實行了糊名閱卷,即在試卷上將姓名封住,而編上號碼,等試卷閱完,名次已定,再行開封,這就是封彌制。雖然考官閱卷時看不到考生姓名,但若能識別考生的筆跡,也還是能夠偏袒、舞弊。因此又從1005年實行謄錄制,即在考生交卷以後,由政府命人重抄一遍,考官閱卷時所看到的只是抄件,根本看不到考生原卷,這就更保險了。

  封彌制與謄錄制對於防止考試舞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現今試卷密封的雛形。隨着考試製度和科技的發展,漸漸形成了現在的試卷密封。

甚麼是師範

  “師”的說法在夏、商、周時就有了,“師”字最早出現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師”之稱。以後,西漢的董仲舒用了“師”一詞,司馬遷用了“師表”一詞,他們都強調了爲師的表率作用。“師範”這個詞在古代多有記載:南朝范曄《後漢書·趙壹傳》說:“君學成師範,縉紳歸慕”。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中:“相如好書,師範屈宋。”意思是說司馬相如擅長寫作,便以屈原和宋玉爲學習的榜樣。西漢揚雄《法言·學行》稱“師範者,人之模範也”,明確強調了教師負有塑造教育對象的重大責任。現代“師範”一詞,成爲培養教師的學校,儘管名稱不同,級別有異,但仍是指培養“爲人師而模範之”的人才。由此可見,“師範”一詞,古今無異。

教師的古稱

  教師的古稱隨着年代的不同有不同的稱謂,最早在《始語·子張》裏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的句子。孔子的門徒就尊稱孔子爲夫子,後來“夫子”成爲對教師的尊稱。之後在韓愈《師說》裏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說法,那麼“師”就成了教師的稱謂。後來就出現瞭如師傅、師保、先生、宗師、老師、助教、學博、監學等成爲,都是指代教師。

教師的別稱

  教師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通向文明的橋樑,教師的尊稱也有很多。老師,宋元時期小學教師的別稱;師父、師傅,歷代對教師的尊稱;師長,古代對教師的尊稱;師資,先秦以後歷代對教師的別稱;西席、西賓、講席,漢代對教師的稱謂;博士,經學教師稱“博士”;先生,古代對“門館”、“私塾”老師中年長者的尊稱;教授,原爲學官稱謂,自宋代始,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均設“教授”,以傳授學業;講師,古代對講授武事或講解經籍的教師稱“講師”;助教,爲“國子學”(後稱之爲“國子監”)教師的稱謂,其任務是協助博士教授生徒;教諭,宋代以後歷代對京師所謂小學和武學中的教師的稱謂;教習,明清入選翰林院的進士(庶士生)之師的稱謂;明清時期,府設教授,州設學正,縣設教諭,掌教育生員,其副職皆稱“訓導”。此外,教師的別稱還有人類靈魂工程師、園丁、慈母、春蠶等。

老師名稱的由來

  我國漢代文字學家許慎在他所著的《說文解字》一書中說:“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意思是說:“師”這個字,就是人們對那些“教人們懂得道理的人”的稱呼。根據古書記載,先秦時期就有師傅、師長、先生等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至於“老師”,原是對年輩最高學者的稱呼。明清兩代時,曾稱主考官爲老師。到後來,人們就習慣地把“老”和“師”並稱,逐漸地就不管年齡的大小,一概把教師稱爲老師了。“老”字在這裏帶有了尊敬的味道。

班主任的由來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級所有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公佈的《奏定學堂章程》中規定,由一個教師擔任一個學級的全部學科或主要學科的教學制度是“級任制”,而負責的教師稱爲“級任教師”。後來,人們把級任制推行到中學。1938年,中學的級任制被改爲以班級爲單位導師制,而負責班級組織教育工作的教師稱“級任導師”。新中國成立後,教育工作者繼承了老解放區的傳統,並借鑑蘇聯的教育經驗,中小學裏的“級任導師”一律被設置爲“班主任”。

希望工程

  1989年夏,共青團中央的幾名幹部通過對我國貧困地區長時間、大量的調研發現,每年至少有100萬以上的少年兒童因家庭貧困而失學,還有一些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有待改善,教育狀況令人堪憂。根據團中央的決策,經反覆論證,決定開展一項動員社會力量來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最終,這項公益事業被定名爲“希望工程”。1989年10月,希望工程正式推出。同年,團中央成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面向海內外募捐並在全國貧困地區組織實施希望工程,以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建設希望小學,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春蕾計劃

  由於自然條件限制,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不平衡,特別是傳統習俗的原因,在我國一些貧困地區每年有大量的失學兒童,而且2/3是女童。1985年,世界婦女大會通過《內羅畢戰略》,提出“要消滅女童曠課和失學的原因”。女童教育問題稱爲各發展中國家普遍關注的問題。因此,一項旨在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大型公益活動應運而生。1989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決定設立專項基金“女童升學助學金”,1992年,正式定名爲“春蕾計劃”專項基金。

國家助學貸款

  國家助學貸款是黨中央、國務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國普通高校資助政策體系,加大對普通高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力度所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財政貼息,銀行、教育行政部門與高校共同操作的專門幫助高校貧困家庭學生的銀行貸款。借款學生不需要辦理貸款擔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諾按期還款,並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借款學生通過學校向銀行申請貸款,用於彌補在校學習期間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的不足,畢業後分期償還。1999年,國家助學貸款在北京、上海、天津等8個城市率先開展試點,進而在全國全面推開。

小學的由來

  “小學”這一名稱,來源於漢代,最早並不專指學校。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藝志》中把古字書及漢時所作字書列爲“小學”類,並且說:“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六書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由此可見,“小學”初指學童開始讀書識字和識字課本一類的書。古人認爲,只有掌握了一個字的音、形、義三方面纔算是認識了一個字,所以把學童的識字及有關的書類,稱作“小學”。西漢時稱“文字學”爲“小學”,“小學”之名即由此而得。

學校的由來

  我國的學校,起源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代。據古代最早的教育學專著《學記》記載:“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癢、術有序、國有學。” 塾、癢、序、學即是周代學校的名稱。周代,百里之內二十五家爲閭,同住一巷,巷首有門,門邊有塾,人們長期出入,受教於此,塾便成了學校的代稱;五百家爲黨,設癢;一萬二千五百家爲遂,設序;而天子之都及諸侯國則設學。後來,人們稱塾爲私人學校,叫私塾。癢、序則成了鄉學之名。學和校合併,稱爲“學校”,便成爲教育機構的通稱,一直沿用至今。

母校的由來

  我們把自己就讀過的學校稱爲“母校”。“母校”一詞是在清末時期由日本傳入我國的。當時,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師範館聘有一些日本籍教員,其中,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服部宇之吉講授教育學、倫理學和心理學等重要課程。1870年,他在師範館第一期畢業生講話時用了“母校”這個詞,由於它飽含着親切感,同學們都非常樂意接受和使用“母校”這一詞,所以很快就在全國流行開了。

第一所外語學校

  1842年《南京條約》、1858年《天津條約》和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時,“大清帝國”找不到一個精通外語的人,任憑外國侵略者隨意欺矇。1861年,恭親王奕訴等上奏朝廷,請求在北京設立一所外語學校,培養各種翻譯和外交人才。於是,1862年8月在北京設立了第一所外語學校,定名爲“同文館”,並聘有外籍教師。學校創辦時,只招收英語、法語、俄語三個班,每班10名學生,後來又增加了德語和日語班。1902年同文館合併入京師大學堂,改名譯學館,是我國第一所外國語學校。

留學生的由來

  “留學生”這一詞是日本人創造的。唐代時,日本政府派使臣來我國學習先進文化,因爲使臣是外交使節,在中國停留的時間不能過長,爲了更好地吸取中國的先進文化,日本政府從第二次派遣使臣起,就同時派遣“留學生”和“還學生”。所謂“留學生”,是當遣唐使等回國後仍然留在中國學習的學生;“還學生”則是隨同遣唐使一起回國的學生。後來,“留學生”一詞就一直被沿用下來。現在,凡是留居外國學習或研究的學生,也稱作“留學生”。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它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當時的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中國最高的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名爲北京大學。1917年,著名教育家、民主主義革命者蔡元培先生擔任校長,把治校方針定爲“兼容幷包”,使北京大學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魯迅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今天的北京大學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核心地帶,總佔地面積200多萬平方米,校圖書館藏書在全國高校中位列第一,現共有5個學部、43個院系、360個研究所、碩士學位授予點150多個,博士學位授予點100多個,均居全國高等院校之首。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當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28年更名爲清華大學。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至昆明,與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合併成西南聯和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北京。新中國成立後,清華大學迅速發展成爲一所具有文、法、理、工、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今天的清華大學位於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園林區,建築面積約300餘萬平方米,設有學院8個,系30多個,專業40多個,另有衆多的碩士、博士授予點。

古代教育

校、庠、序

  校是夏朝學校的名稱,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傳授書數的場所。庠是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序是周朝學校的名稱。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

國學與鄉學

  先秦的學校分爲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爲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爲主,小學尤以書、數爲主。鄉學是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四學

  西周時的國學,設在王都,除了“闢壅”外,還設有東、南、西、北四學。“四學”還指南朝宋所設立的儒學、玄學、史學和文學。

門人

  春秋時,就有“門人”的稱呼。孔子把弟子聚在一起講學,對親授業者或轉相傳授者都稱“門人”。戰國時,“門人”除指受業弟子外,還指寄食於貴族門下的食客,這些食客都有一定的才能,屬於“士”的階層。

門生

  東漢“門生”指弟子的弟子,即轉相傳授者,但有一些沒有實學的鑽營投機者,攀附權貴爲“門生”,以作升官的階梯。魏晉南北朝時此風甚烈,門生實際已變成了豪族的扈從了。隋唐以後實行科舉制,主考官稱“座主”,及第者就稱爲“座主”的“門生”。同時,在學問的師承關係上仍然沿用“門生”的稱呼。直到近代,“門生”的稱呼才漸漸消失。

私塾

  私塾產生於春秋時期,指私人所辦的學校。私塾分爲很多種,既有私塾老師自己辦的教館、學館、村校,還有地主、商人爲了子女設立的家塾,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義塾,就是指用祠堂、廟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興辦的私塾。私塾作爲私學的一種,除秦朝曾經短暫停廢外,它在封建社會經歷了2000餘年延綿不衰。私塾是人才培養的搖籃,與官學相輔相成,並駕齊驅,也爲傳遞中華傳統文化,培養人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是戰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於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當時的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彙集在這裏,他們興學論戰、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師都曾來這裏講學,是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園地。

書院

  書院是唐宋至明清時期出現的一種獨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是中國古代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組織形式。大多是採取自籌經費建造校舍的方式,教學則採取自學、共同講習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並以自學爲主。它的特點就是爲了培養人的學問和德性,而不是爲了應試獲取功名。書院制度在唐代興起,在宋朝達到鼎盛,在清朝廢止,前後歷經1000多年,對中國古代社會教育與文化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大書院

  歷史上的四大書院包括: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 (抗日戰爭中被日軍毀壞,1998年由河南登封嵩陽書院接替其四大書院頭銜)、應天府書院。

  白鹿洞書院在江西廬山五老峯下的山谷中。唐朝時,喜歡養白鹿自娛的李渤任江州刺史期間,在其隱居舊址建臺,稱白鹿洞。宋朝初擴建爲書院,以後屢經興廢。朱熹、陸象山、王陽明等都曾在此建院或講學。現存建築爲清朝道光年間所修,其中碑廊有碑百餘塊,刻有朱熹手製書院學規、歷次修建文記及名人書法等。

  嶽麓書院在湖南長沙嶽麓山東面山下。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創建,天禧二年(1018年)真宗賜以“嶽麓書院”門額。南宋理學家張枝、朱熹曾在此講學。現存建築爲清代所建,存有朱熹“忠孝廉節”四字石刻。

  石鼓書院在湖南省衡陽市北面的石鼓山。唐朝時李寬在這裏築廬讀書,宋至道三年(997年)建立書院,景祜二年(1035年)賜“石鼓書院”匾額,柳宗元、韓愈、范成大、朱熹、張載、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都曾到此遊覽或講學。今存有明清碑刻等文物。

  應天府書院又稱睢陽書院,原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城,因屬應天府管轄而得名。最初爲北宋著名教育家戚同文講學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廣招學生,范仲淹曾來此任教。自元代以後,院址荒廢。

太學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中國古代的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在長安設太學。太學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這是西漢太學建立的開始。魏晉到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或兩者都設,名稱雖然不一樣,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傳授儒家經典,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

國子監

  西晉改稱太學爲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

學官

  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教習、教諭等。

祭酒

  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校長。唐朝詩人韓愈、明朝學者崔銑都曾任過國子監祭酒。

司業

  學官名。爲國子監或太學副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大學副校長,協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的職務。

學政

  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並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

教授

  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後成爲學官名。漢唐以後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的具體事務。

助教

  學官名。是國子監或太學的學官,協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稱國子助教。

監生

  國子監的學生。或由學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後來成爲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生資格。

察舉

  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下令從郡國推舉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考察並選取人才,把有德才的賢者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覈後,再任命官職。察舉的方法可分爲特舉及常舉,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賢良方正、孝悌力田等。

徵辟

  徵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形式,是指朝廷、官府直接徵召某人當官。徵,是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闢,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

孝廉

  孝廉是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漢武帝時設立。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於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詔郡國每年察舉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這種察舉就通稱爲舉孝廉﹐併成爲漢代察舉制中最爲重要的歲舉科目,是漢代政府官員的重要來源。被舉之學子,除博學多才外,更須孝順父母,行爲清廉,故稱爲孝廉。在漢代,沒有“孝廉”品德的人不能爲官。孝廉舉至中央後﹐並不立即授以實職﹐而是入郎署爲郎官﹐承擔宮廷宿衛﹐目的是熟悉朝廷行政事務。然後經選拔﹐被任命不同的職位。在明清時期,也稱舉人爲孝廉。

學究

  唐代科舉有進士、明經等科,其中明經這一科又分爲“五經”、“三經”、“二經”和“學究一經”幾種。經,指經書。應“學究一經”試者叫做“學究”。宋朝沿此制度,應此科舉者往往只背記經文,未必通曉文義。後來,“學究”泛指書生。隨着詞意的變遷,“學究”一詞也漸漸產生了貶意,人們開始把讀古書、食古不化的人稱爲“老學究”。

科舉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爲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覈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此後,科舉成爲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

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禮部會試中選拔出來的273名貢士,從中左門進入保和殿,歷經點名、散卷、贊律、行禮等種種儀式禮節,準備參加殿試。這是3年一度的全國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關。上午10時,試題發下,是以皇帝名義提出的時務策問,貢士們立即開始撰寫對策文,發表自己的見解和建議。這次殿試前三名爲狀元劉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曾任民盟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沈鈞儒先生,也在這次殿試中獲二甲名次。清政府於次年(1905年)宣佈廢科舉,因此甲辰科考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科舉制從隋朝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爲止,經歷了1300多年。

舉人

  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使用舉察制,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被薦舉者稱爲舉人,因此“舉人”意爲所舉之人。唐、宋時,舉人指的是參加全省範圍的科舉考試(鄉試)及格後的人,鄉試合格者才稱爲舉人。明清沿襲,爲鄉試中試者的專稱。舉人俗稱孝廉,亦稱爲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舉人俗稱爲“老爺”。

秀才

  秀才是古代對某些士大夫的稱呼。漢朝使用舉察制時,各州推舉的民間人才被稱之爲“秀才”。隋朝開始開科取士,最初也稱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試的一種。但後來“秀才科”被廢,秀才一度變成了讀書人的泛稱。宋朝時,凡是經過各地府試者,無論及第與否,都可以稱爲秀才,所以此時有“不第秀才”的說法。明清時,秀才一般指通過了科舉中院試的生員,屬士大夫中的最基層。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沒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以教書等方法爲生,經濟不富裕,所以,這些在地位稍高於平民的讀書人又被稱爲“窮秀才”。

貢生

  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即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爲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朝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細貢;清朝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朝貢生,別稱“明經”。

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兩代科舉考試採用的一種專門文體,又稱時文、制義或制藝。每篇文章的格式都是統一的,分爲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落下等組成部分。在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部分,各有兩股互相對應的文字,共有八股,所以稱八股文。在這八部分中,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都要相對成文,字體也有明確規定。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自四書五經,在內容上,主要依據宋代理學家朱熹寫的《四書章句集註》,此外,不得自由發揮題目,字數也有限制。這種文體極大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最終,八股文隨着科舉考試的停止而廢除。

童生試

  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明代由提學官主持考試,清代則由各省學政主持,院試合格後才能取得生員(即秀才)資格,之後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其又被稱爲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鄉試

  在明清時期,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或京城舉行一次考試,凡獲秀才身份的府、州、縣學生員、監生、貢生都可以參加。考試通常安排在八月舉行,因此又稱爲“(秋闈)秋試”。鄉試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佈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讀書人成了舉人才有資格進入更高層次的會試。

會試

  在明清時期,每三年在京城舉行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春試)”。會試由禮部在貢院舉行,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會試由翰林或內閣大學士主考,錄取三百名優秀者稱爲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

  殿試也叫廷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唐宋時殿試在省試發榜後十天左右舉行,明清時則在會試發榜後一個月左右舉行。殿試由皇帝或者皇帝委派的大臣,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爲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稱爲“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殿試只用來定出名次,能參加的貢士通常都能成爲進士,不會再有落第的情況。

及第

  及第是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

  貢士參加殿試錄爲三甲都叫進士,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據統計,在我國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會元、解元

  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爲科名中的最高榮譽。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舉人蔘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稱爲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爲“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16人。明朝300年只有黃觀、商輅兩人連中三元。

鼎甲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金榜

  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佈告,因爲用黃紙書寫,所以稱黃甲、金榜。因其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同年

  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唐代稱同中進士的人爲同年,明清鄉試、會試同榜登科者都稱同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顧炎武在《生員論》中說:“同榜之士,謂之同年。”

諸生

  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稱諸生。

新聞出版

新華社的由來

  新華社(即新華通訊社),是中國地區最大的新聞通訊社,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紅中社(紅色中華通訊社)是新華社的前身,於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的最早的新聞機構。1937年1月,爲了適應革命鬥爭形勢的需要,根據中央的決定,紅中社在延安正式更名爲新華社。

  1933年,紅中社編輯部創辦的《工農通訊員》,是新華社歷史上第一份新聞業務刊物。1940年10月,新華社出版的《中國通訊》,是早期的對外宣傳刊物,是用英、法、俄3種文字油印的。

消息的由來

  “消息”最早出現於《易經》:“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意思是說,太陽到了中午就要漸漸西斜,月亮圓了就要漸漸虧缺,天地間的事物,或豐盈或虛弱,都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有時消減,有時滋長。可見,我國古代就把客觀世界變化的事實稱爲“消息”。直到近代,“消息”一詞才逐漸成爲一種固定的新聞體載。消息,是報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講述詳細的經過和細節,以簡要的語言文字迅速傳播新近事實的新聞體裁,也是最經常採用、最廣泛的新聞基本體裁。

新聞的由來

  新聞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新聞專指“消息”,指對國內外新近或正在發生的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人和事實的簡要而迅速的報道。新聞種類較多,有動態消息、評論消息、社會新聞、文教新聞、國際新聞等。廣義的新聞指及時報道新近發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現象的各種文章,包括消息、通訊,和兼有新聞、文學雙重特徵的報告文學。儘管新聞類型有多種,但它們都有共同的基本特點:真實性、及時性和準確性。

  關於新聞一詞的來歷並無確切說法。《新唐書》記載:“孫處玄,長安中徵爲左拾遺。頗善屬文,嘗恨天下無書以廣新聞。神龍初,功臣桓彥範等用事,處玄遺彥範書,論時事得失,彥範竟不用其言,乃去官還鄉里。以病卒。”唐代詩人李鹹用在詩作《春日喜逢鄉人劉松》中寫道:“舊業久拋耕釣侶,新聞多說戰爭功。”可見,唐朝時,就有了“新聞”的說法。《紅樓夢》第一回中,曹雪芹老先生也用了“新聞”兩字:“當下雨村見了士隱,忙施禮陪笑道:‘老先生倚門佇望,敢問街上有甚新聞麼?”這時的“新聞”已經有了今天的含義。

書的由來

  新石器時代沒有文字,大小事都經由口傳,久而久之就會忘記。於是,人們就拿繩子打上結,大結代表大事,小結代表小事,這就是“繩結記事”。那時還有一種類似的方法,就是在木條上用刀刻出一條的刻痕,越深越大的刻痕代表的事越大。殷商時期,有了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甲骨文,另外,如果有重大的要事需永久記載,就記在青銅器上,這類文字叫 做“銘”,也稱“金文”,已經具有書籍的作用。一段時間後,人們將竹片、木片劈成狹長狀,在上面用墨汁寫上文字,再放在火上烤乾,蒸去水份,最後再將竹面的綠皮削去,可打洞串成一冊,這就是書的最早形式了,多流傳於戰國秦漢 期。布帛是和竹簡是同時期的書寫用具,質地輕軟,方便摺疊、攜帶、保存和閱讀,受到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及富人的重 視。以縑帛寫書固然有許多優點,但價格昂貴,生產有限,不久後,就被紙取代。

書的知識

  開本:指書刊幅面的規格大小,即一張全開的印刷用紙裁切成多少頁。常見的有32開(多用於一般書籍)、16開(多用於一般書籍、雜誌)、64開(多用於中小型字典、連環畫)。

  版式:即書籍的規格式樣,包括開本、版面、排式、插圖等。

  版本:指同一種書不同的本子。有的書一出版就有幾種形式;有的書在出版後,由於進行修改,再印時改變了原來的版本。

  版次:第一次出版印刷的書,寫有“某年某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稱爲初版;如果第二次出版印刷時內容不改動,就註明“某年某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稱爲重印書;如果第三次出版印刷時內容經過很大改動,就註明“某年某月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版權:即版本的所有權,印於書籍的正文前後或封底。

  字數:不管書中的標題多大,插圖有多少,都按橫格字數乘以每頁行數再乘以總頁數,最後求出全書字數。如果整頁都是插圖,就不算字數。

  印張:說明印一本書需要多少張紙。因爲一張紙可以兩面印,所以兩個印張纔算一整張紙。

  印數:指一種書所印的累計數。如某種書在第三次印刷時,印數爲“20001—30000”,即表明前兩次已印過20000冊,第三次從20001冊算起,又印刷了10000冊,累計數是30000冊。

珍本、抄本和孤本

  珍本,是比較罕見、比較珍貴的書籍或文學資料。如漢譯《共產黨宣言》的版本很多,但上世紀20年代黨在上海建立的人民出版社印製的版本,是非尋常可見的,成爲珍貴的革命文物。從版本學的角度看,屬於珍本。

  抄本,是指手抄的書籍。現存最早的抄本書是西晉元康六年寫的佛經殘卷,因爲當時還沒有印刷術。而《四庫全書》《永樂大典》,卷帙浩繁,一時難以刊刻。抄書常因系名家手跡,保存完整等原因,非常珍貴。

  孤本,是指僅存一本的圖書,也包括僅存一份的某書的某種碑刻的舊拓本和未刊刻的手稿等。現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國唐代印刷的《金剛經》卷子,就是孤本。明末清初的小說《後水滸傳》,就是以大連圖書館藏孤本整理刊印的珍中之珍。

冊的來歷

  在春秋戰國至魏晉時代,由於當時還沒有紙張,人們只好把文字寫在狹長的竹片或木片上。這種竹片或木片,通稱爲“簡”。而一塊簡只能寫幾十個字,因此要記一件事,往往需要很多“簡”。爲了方便查找,人們就用熟牛皮條把這些“簡”依照次序串編起來,稱爲“冊”。紙發明後,書寫的材料逐漸被紙代替,印出的文章裝訂成書仍沿用了“冊”這個名稱,現在“冊”已演變爲量詞。“冊”字就很像幾片竹簡用繩子串在一起,形象地反映了中國古代圖書的特點。

卷的來歷

  古代的書寫在帛或者紙上,因爲要捲起來收藏,所以書籍的數量論卷,一部書可以分爲若干卷,每卷的文字自成起訖,後代仍用來指全書的一部分:卷一、第一卷、上卷、藏書十萬卷等等。

序和跋

  序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爲文章或書籍作序。在古代,序一般放在正文後面;到了晉代、南北朝,序才被移到正文的前面。作者自己寫的稱“自序”,一般是說明文章或書籍的內容、寫作緣由、經過、特點等;別人代寫的稱“代序”,內容多介紹和評論該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跋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後的文章。雖然序和跋是一回事,但在語言上有所不同。其實,跋就是“後序”,一般由作者自己撰寫,主要敘述書的內容或作補充說明,不會像序那樣詳細。

全集、選集和文集

  收集整理領袖、名人、作家、畫家等人一生所發表或未發表過的作品,然後按內容或年代編成出版的圖書,稱爲全集。收集整理作者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然後按內容或年代編成出版的單卷或多卷本,稱爲選集。文集是將屬於同一問題、學科、範圍的有關作品或評論文章收集整理出版的書。文集有楚辭、詩文評論、詞曲、總集、別集之分,其中總集和別集構成文集的主體。文集有的是自編,有的是由其子孫、門人或後人輯錄編成。

叢書

  叢書是把各種單獨的著作彙集起來,冠以總名的一套書。匯入叢書中的獨立圖書,稱爲叢書子目。一般認爲,南宋俞鼎孫、俞經等所編的《儒學警悟》是中國最早的叢書。清代的《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叢書。

  一般情況下,叢書有相對明確而寬泛的主題或宗旨,子目既相對獨立,又緊扣主題,彙集了多側面、系列化的研究成果。一套叢書一般有相同的書型、版式、裝幀等,並且大多是由一個出版者出版。除了少數叢書一次全部出版外,多數叢書都是陸續出版的。

索引

  索引是將文獻中具有檢索意義的事項按照一定方式有順序的編排起來,以供檢索的工具書。索引分兩種:圖書索引,按照其索引的對象,可以分爲字句索引、篇名索引、主題索引、人名索引等;報刊索引,可以分爲綜合性索引和專題性索引。

  具體來說,索引,是將圖書或報刊中的字、詞、句、書名、主題、人名、地名等著錄成簡括的條目,並註明其詳細出處和卷次頁碼,然後按照一定的檢索方法編排成冊。利用索引,不僅有助於瞭解學術發展的動向,而且可以節約時間。

最早的文摘報

  1895年8月17日,康有爲、梁啓超等在北京創辦了“抄錄各館新聞”的《中外紀聞》,其最初稱爲《萬國公報》,又稱《中外公報》。創辦該報的目的是在開發風氣,引進西方資產階級的一些新知識,宣傳維新變法。由康有爲、梁啓超的學生麥夢華擔任編輯。其內容分學校、軍政各類,用木版刻印,隔日發行一冊,每期10頁,印一兩千份,交京報房隨“宮門抄”分送各官宅,不收任何費用。這是我國最早的文摘報。

袖珍本的來歷

  在出版物中,人們通常把那些版本較小的書籍稱爲袖珍本。如今,出版發行的一些工具書,如字典、地圖、英語詞彙手冊、英漢小詞典等,也都有很多袖珍本。早在漢、晉時期,中國就有了版本很小的書籍,稱爲“巾箱本”。巾箱,是古時候裝頭巾的小箱子,書籍也可以放在巾箱裏面。可見,書籍非常小。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印了《經史》,剩下了很多小版本頭,扔掉了非常可惜,於是就仿照古時候的巾箱,刻印了武英殿袖珍本書《古香齋十種》,這就是“袖珍本”的由來。

稿費的由來

  稿費是指出版機構發表作品後給付作者的報酬。稿費最早起源於隋朝。據《隋書》記載:有一次,隋高祖命令手下的一位官員起草詔書。另一位官員說:“筆幹了。”一位叫鄭澤的官員乘機說道:“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從此之後,那些文人把文章賣給別人所得到的報酬,稱爲“潤筆”。而有些文人,還在各種文體上訂明報酬的數目,稱爲“潤例”。在報紙創刊之後,把作者向報紙投稿所得到的報酬,稱爲稿費。

杜撰的來歷

  古時候,有一個人叫杜默,他非常喜歡做詩。但是,他寫的詩內容空泛,不着邊際,沒有一點兒真情實感。而且,他寫的詩也沒有韻律。於是,有人就說他寫的東西,詩不像詩,文不像文,實在是不倫不類。因此,每當人們看到不像樣的詩文就會脫口而出:“這是杜默撰寫的。”後來,這句話逐漸簡化爲“杜撰”。再後來,“杜撰”這個詞的意思,被引申爲不真實的、沒有根據地編造。

副刊的由來

  中國報紙的副刊最早出現於清代末年,當時稱爲“附張”或“副張”。1921年,北京《晨報》出現了一個獨具一格的專欄,當時叫做“晨報附鐫”。後來這個專欄改爲單頁,並特意聘請一位精於隸書的著名書法家題名。但是隸書體沒有“附”字,這位書法家靈機一動,揮毫寫了“副”字。後來又將“副鐫”更名爲“副刊”,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副刊已經成爲中國報紙的一大特色,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多彩,不僅富有教育意義,而且能夠開闊視野,使讀者喜聞樂見,愛不釋手。

圖書的由來

  圖書,是指有圖的書籍。著名出版家葉德輝在《書林清話》中說:“古人以圖書並稱,凡有書必有圖……《清書經籍志·禮類》有‘周官禮圖’十四卷。”由此可見,雖然當時沒有發明印刷術,但是給書籍插圖已經有了先例。

  到了宋代,印刷術盛行之後,有插圖的書籍更爲多見。在甘肅敦煌石窟發現的《金剛經》,是唐代鹹通九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非常精美的佛說法圖。到了宋末以後,繪圖書籍更爲廣泛,水平也更高。如《三國演義》的附圖多達240幅,清代的《避暑山莊圖詠》等書多以圖文並重。

數字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是用數字技術處理和存儲各種圖文並茂文獻的圖書館,實質上是一種多媒體制作的分佈式信息系統。數字圖書館既是完整的知識定位系統,又是面向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信息管理模式,可以應用於教育、社會文化、大衆媒介等社會組織的公衆信息傳播。

  數字圖書館將文字、圖像、聲音等數字化信息,通過互聯網傳輸,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每位擁有任何電腦終端的用戶,只要通過聯網,登錄相關數字圖書館的網站,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方便快捷地享用世界上任何一個“信息空間”的數字化信息資源。

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簡稱“國圖”,舊稱北京圖書館,前身是建於清代的京師圖書館。1987年,國家圖書館落成,設有各具特色的閱覽室46個,其中開架閱覽室23個。從藏書量和圖書館員的數量看,其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圖書館,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圖書館之一,世界著名的國家圖書館。

  作爲國家藏書機構,中國國家圖書館不僅接收中國大陸各出版社送繳收藏的出版樣書,而且還收藏中國大陸的非正式出版物,如各高校的博士學位論文。其是圖書館學專業資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國年鑑資料收藏中心。

書標的由來

  “書標”是成套叢書性質的概括性的標誌。20世紀50年代,中華書局出版了一套中國歷史小叢書,書標的設計是最能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的萬里長城。1997年12月26日,時逢毛澤東同志誕辰104週年之際,第一種中國書標——《光輝的旗幟》(共3枚)問世了。

  中國書標在中外出版界是史無前例的發明,它的問世不僅強化了中國出版物的標識作用,而且還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版業的輝煌成果。中國書標獲得了國家專利,同時也爲收藏天地增添了一種新藏品。

書籤的由來

  書籤,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稱爲“牙籤”。這種書籤,是用竹片製成的,每當讀書人看到卷軸中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會在書的一端插上“牙籤”,以方便之後接着查看。

  當卷軸書改成折裝以後,書籤的用途就更大了。它的取材有用牛骨薄片的,也有用厚紙板的。讀書人把平時很少翻閱的書籍,叫做“未觸牙籤”。宋朝以後,讀書人對書籤越來越講究,有時就會手寫一些座右銘之類的句子在書籤上。現在的書籤上印有詩詞警句、名人格言和裝飾圖畫,就是緣於此。

海報的由來

  海報,最早起源於上海。之前,上海人通常把職業性的戲劇演出,稱爲“海”;把具有宣傳性的劇目演出信息的張貼物,稱爲“海報”。如今,海報的範圍變爲向廣大羣衆報道或介紹有關戲劇、電影、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報告會等消息的招貼物。

  海報是人們極爲常見的一種招貼形式,不僅是廣告的一種,也是電影、戲劇、體育宣傳畫的一種。海報通常要把活動的性質,活動的主辦單位、時間、地點等內容寫清楚。其語言要求簡明扼要,形式要求新穎美觀。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