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我活了五千年 > 第2章 村莊與橘貓

第2章 村莊與橘貓

目錄

第二章 村莊與橘貓

在吳銘離開的三分鐘之後,就有一輛警車飛馳而來。

林雪與安若琪見警察來了之後,扔下警察開車追尋吳銘,想親自道謝一番。

五分鐘之後,路上疾行的藍色寶馬超過在林間穿梭的吳銘,沿着路繼續向北追去。

見此,吳銘走上大路,慢悠悠的往前走。道謝甚麼的,太麻煩了,耽誤喫早餐。

浮玉山並不是甚麼景點,自然沒有太多的商家,吳銘又步行了五分鐘,纔看到一條很小的街。

好在街上有小喫店,吳銘沒有絲毫嫌棄的走進了其中一家。

身體不餓,心裏渴望喫東西的吳銘並沒有點太多的東西,一碗打滷麪,一塊燒餅。

打滷麪不夠正宗,還夾雜着其他的味道,燒餅跟火燒不一樣,口感怪怪的,用的麪粉比九十年前的好多了,佐料也比九十年前豐富,可惜手藝不行。

吃了一頓怪怪的早餐,等藍色寶馬返回之後,吳銘結賬走人。

往東二十三里,是地圖上標註出來的村莊,吳銘想去看一下,他們爲他準備的住處怎麼樣。不行再換,勉強可以的話,就先住下來,過七日,他還有要事辦。

這一次,吳銘沒有跑,正常步行。

路上人煙稀少,車也稀少,有機會的話,吳銘還想體驗一把坐出租車或者坐公交是甚麼感覺。

汽車他坐過,也開過,只是好奇出租車跟公交車是甚麼罷了。

三個半小時後,吳銘以正常人的速度來到了村莊。

未進村子,吳銘便聽到了嗩吶聲。

是他們嗎?

吳銘沉重的進入村莊,走到了辦喪事的那家。

死的兩人也姓吳,一個叫吳三一,一個叫吳三二。

吳大那憨貨,有兩個好後代啊。

透過靈堂,吳銘思緒回到一百二十年前,回到一個虎背熊腰,脖子上有三道疤,不管吳銘說甚麼,他都笑呵呵的漢子身上。

漢子沒甚麼文化,莊稼子弟,父母被山賊所S,新婚娘子也被山賊糟蹋了。

吳銘帶着漢子挑了山寨,讓漢子報了血仇,漢子跪在地上,只求世代爲吳銘僕從。

吳銘不收,要走。

吳銘走一步,漢子就在脖子上砍一刀,吳銘走了三步,漢子砍了三刀,待吳銘回頭時,漢子出的氣多,進的氣少。

好在最後兩刀漢子無力氣,致命只在第一刀。

念其忠義,吳銘將漢子救活留在身邊。

漢子說,他早就死了,現在他也姓吳,叫吳大。

吳銘從未虧待過漢子,讓漢子頭戴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瑞蚨祥,活的十分滋潤。

不曾想,轉瞬便是一百二十年,物是人已非。

在靈堂外看了一會,吳銘轉身離開。

其後數米,一位胳膊纏着白布的壯年男子跟着。

無人角落,吳銘停了下來。

“您,是公子嗎?”男子膀大腰圓,一股子草莽氣勢。

說話間,男子不由得低頭附身,畢恭畢敬,不敢抬頭,他只識得父親讓他記住的衣服,並不認識人。

“嗯,以後你跟着我,吳家是吳家,你是你。”

“是,小人吳四一,供公子差遣。”吳四一面色複雜,頭低的更低了。

“叫我銘(兒)哥。”

“是,銘哥。”吳四一明顯接受過訓練,禮儀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銘哥,這邊請。”吳四一踏步向前,右手手背放在腰後,左手虛引正前方。

吳銘順着吳四一指的方向走過去,吳四一緊隨其身側,落下半步,能讓吳銘看到他指引方向的手。

這一走,便是十五分鐘。

兩人來到村莊後面的半山腰,站在這裏,可以將村莊盡收眼底。

走到這裏之後,吳四一領頭走上了一條無人問津的小徑。

“銘哥,父親說這裏的小路修不修由您決定,您說修,怎麼修,我馬上安排人過來修。”

“等你父親葬禮結束之後,讓人過來修一條能通人的小路。”

“是。”

一路無話,吳四一很快帶吳銘來到了一處院落。

兩人還未進入院落,一聲貓叫從院子裏傳來。

“喵嗚”

吳四一還未反應過來,吳銘懷中便多了一隻橘色大貓。

“小呆。”吳銘嘴角揚起發自內心的笑容,手從小呆的腦袋一路摸到尾巴。

大橘貓頭在吳銘懷裏鑽來鑽去,尾巴大幅度緩慢擺動。

“走,看看院子。”

吳四一連忙上前打開了院子的大門,恭敬站在門邊。

院子是二進的院子,整體呈現日字形。

簡單參觀一會後,吳銘對院子很滿意,便讓吳四一先回去,等忙完其父親的葬禮再來。

吳銘知道,吳四一心裏一定要太多的疑問,也清楚吳三一與吳三二的死,跟自己息息相關。

不過,吳銘不會主動去說甚麼,漫長的歲月,令他充滿了耐心。

該讓吳四一知道,會讓吳四一知道的。

現在,還不是時候。

其實,就算吳三一與吳三二不自S,吳銘也不會怪罪甚麼。

不過吳三一與吳三二,用他們的性命,告訴了吳銘,吳家之人,可用。

吳銘相信,整個吳家只有死亡兩人知道他的祕密,也只有死人最能保守祕密。

吳四一走了,二進的院子裏,只餘下,一人一貓。

出了院門,吳銘繞着院子走,丈量着院子的面積。

按照現代的面積算,院子大概八百平方。

走進內書房,文房四寶俱在,吳銘加水磨墨,小呆用頭拱着吳銘的褲腳。

在熟宣上寫下自己需要的材料,淨筆、洗硯。

吳銘感應的沒錯,與清末民初之時比,天地之間多了一絲絲靈氣。

這是兩百年來,吳銘第一次感受到靈氣的存在。

熟宣上寫的材料,是吳銘用來製作聚靈陣的。

論說靈氣,深山之中的靈氣肯定要比如今吳銘所在之地濃上些許,這些許的差距,一個小聚靈陣足以彌補。

屆時,內院在佈置聚靈內陣,兩陣疊加,世間難尋比此處更加濃郁的靈氣。

在深山之中,尋找靈氣濃郁之地佈置聚靈陣,的確效果更好。

可觀世人,皆渾然懵懂,他領先世人一千步,與領先一千零一步差別不大。

更何況,此處他另有佈置,加上奴僕忠心,呆在此處足矣。

彎腰抱起大橘,吳銘幾許滄桑的臉上,揚起滿足的笑意。

五千年了,他距離解脫更近了。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