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武俠仙俠 > 天璣尊祖 > 第7章 不是一條心

第7章 不是一條心

目錄

在棋盤山的北部,往日裏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之中,卻在慢慢地被人開發。形成了一個個的村落,村落之間修築着一條條的道路。然後慢慢地向棋盤山深處延伸。

村莊選擇的地點非常隱蔽,道路也被密林覆蓋。看上去與往日沒有變化,那算是發現了這些莊子,也會把他們當成普通的村民。

但只要仔細一些便可發現幾個特點。其一這是獸人國的居民,他們向來喜歡遊牧生活,這在山區定居便是異常。

其二這些人以青年男女爲主,青年都非常壯實,看上去都是軍人。其三每一個村莊都有暗中建有大量的物資儲備倉庫。其四道路都比較寬闊,對於山區村寨來說根本就不需要。

可惜這一切並沒有被大夏發現,也沒有被棋盤山南部的大夏百姓發現。雖然在積極備戰,但他們仍然生活在安定詳和的氣氛之中,並不知道危險距離他們越來越近。

涼州戰事的消息傳到了大夏皇城,讓原本焦頭爛額的皇帝夏武烈更是不知如何應對。複雜的政務軍務涉及到無數人的利益,牽一髮而動全身,各方勢力角逐爭鬥幾千年來從未間斷過。不管帝王如何勤政,如何賢明,總有很多紕漏之處。

皇族九百九十九封王,功臣九千封候,封地大至州府,小至縣鄉。三十六州,三百六十五府,縣治無數,吏員如過江之鯽。大夏皇朝養兵億萬之數。國力雖然強盛,但費用無數,均需從百姓身上取得。

再加上地方豪強官府族耗和勳貴盤剝,百姓生活並不寬裕。吏治差些的州府,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大夏朝疆域遼闊,就算治理再清明,也有很多失去監管的區域。

軍政大員每天都盯着要錢要物。這些年入不敷出,已經連續提高稅率也無法彌補空缺。

他們也很清楚如果再提高稅賦必將引起民變,可唯有提高賦稅一途才能解決問題。

殿議中大臣們要戶部拿出一個開源節流的辦法。戶部只能拿幾項大開支做文章。第一限制吏員隊伍的擴大。第二減少軍費的支出。第三壓縮封國皇族和勳貴的待遇。而這個方案還沒有提出來,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戶部。

事實上要做到這一點戶部根本就沒有這能力。各地要員皇族勳貴軍方都出面干涉,甚至要罷免戶部尚書侯義。侯義只能閉門不出等待聖裁,聽天由命。

夏武烈有一個耳目鷹揚衛監視整個大夏皇朝,關於侯義的議論早就通過鷹揚衛傳遞到了夏武烈的手上,夏武烈看着密報頭疼地按了按太陽穴。他支持侯義的觀點,卻不敢按他的想法來實施。雖然他貴爲大夏皇帝,但權力卻受到很多的制約。

大夏朝傳承了幾千年,皇權卻日益受到限制,他這個皇帝最終變成了一個各方利益的裁決者。他心中很清楚,任何改革沒有強權是無法推行得了的,但他現在最缺少的就是強權。

六年前接連天生異象。道門傳言:萬年大劫將至天下大亂,羣魔降世亂國,夏王朝將滅。雖然心中不信,卻也不能不小心防範。作爲帝王當然清楚亂從甚麼地方開始,他應該怎樣做才能守好這個帝國。

一個國家最難的管理就是人心,把儒道佛三教尊爲國教就是要通過三教替皇朝來管理人心。然而從道門傳出萬年大劫之言,他突然發現三教與他已經不是一條心了,這讓他心中越來越不安。

這傳言一出,大夏朝的人心已經散了一半。如果儒門和佛門也有同樣的傳言,就意味着大夏朝的人心就全散了。在此時他才意識到昔日大夏皇朝對三大聖教的寬厚是養虎爲患。

他一直在思考着應對之策,思來想去最終也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要內修文治,外彰武力。重新樹立大夏國的威望,心中也開始盤算如何削弱三大聖教在百姓中的影響力,亡羊補牢希望爲時未晚。

正因爲如此他纔不同意再增加賦稅,心中很清楚再這樣下去大夏帝國將失了民心。他不敢採納侯義的建言就是怕失了文臣武將及皇族勳貴的擁護之心,民心和勳貴的擁護纔是大夏國的根基。所以未免患得患失起來。

可是帝國的財政更不能出問題,一旦出了問題整個帝國一夜之間就有可能崩潰。這個問題已經朝議了很多次了,朝臣們都拿不出一個妥善的辦法來解決這個麻煩。

他用手指擊打着御案,再一次疏理了一下。國家財政出現問題跟他登基以來進行的一系列改革有關係,他不是昏君,心裏還是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侯義是一個能臣也是一個忠臣,這些問題侯義都分析得很清楚。在侯義提出三點策論之前他提出過開徵商稅,也被朝臣反對。商路幾乎都把持在皇族和貴族的手中,開徵商稅就是從他們手中拿錢,他們能同意?

所以侯義不得不把目光盯在了節流上,三點策論並沒有問題,仍然是因爲動了大家的利益,才被朝臣反對。他們這羣人根本就不顧國家利益,只想着那些私利。

儒道佛三門與他不再是一條心,皇族勳貴滿朝文武也不跟他一條心。內政亂象已生,外敵又要入侵,難道大夏帝國真的要滅亡了?祖宗幾千年的江山要在他的手上毀了?夏武烈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無語地看着殿外。

“還是先從痾員和州軍動手吧。裁軍裁員勢在必行。”夏武烈咬了咬牙喃喃地說道。皇族和勳貴動不得,但州軍和文職痾員還是能動的。

他早就有這樣的打算了,州軍戰力平常,數量龐大但費用卻是不低,足足佔了軍費支出的三成有餘。常備軍裁撤一半,支出便可省下一半。留下來的常備軍也得屯田,這樣更可省下兩成的支出,這可是一筆巨大的錢財。

“陛下,朝臣們已經上朝。”祕書監太監走了進來恭敬地行禮。

“上朝吧。”夏武烈無奈地起身朝大殿而去。因爲侯義之事他已經好幾天沒有參加朝議了,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不願意去面對朝臣。現在心中有了決定,也便能去看看大臣們如何反對。

夏武烈走上大殿,端坐在龍椅上。衆臣跪拜齊呼萬歲,夏武烈示意他們平身。

“各位朝臣有事奏事,無事退朝。”祕書監大監拉着長音。

“臣有本奏。”戶部尚書侯義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臣奉陛下之令提請議節流一案”侯義居家數日思慮再三還是冒死進諫。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