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歸止院。
寧國公府爲祝知薇收拾的小院,在偏僻的西南角,遠離人煙。
前世的祝知薇還很傷心,覺得父母兄長應是不太想看見自己。
現在的她,很滿意這樣的安排,越少人打擾自己越好。
安心地摸了摸那熟悉的院門,她又回來了。
剛剛自己那對偏心的父母將自己領到這小院來,說着一些十分想念的廢話。
這院落破敗不堪,根本就是無人打理,那蜘蛛網甚至仍掛在門口的牌匾上。
她暗自好笑,一點想念的誠心也沒有。
不過求學多年,早已習慣了住宿舍,江懷遠夫婦雖富有,卻也沒有把她嬌寵成甚麼大小姐。
因此她十分自在的住了下來。
......
晚飯時間。
祖父祖母,這代的寧國公夫婦坐在大圓桌上首。
祝府還未分家,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均有出席,齊聚在此,歡迎祝知薇的歸家。
她低頭默默喫飯,同時不動聲色的打量着衆人。
這些血脈親人大多也帶着好奇偷看她,看不出惡意。
只有親兄長祝致遠,用不加掩飾的厭惡眼神看着自己。
祝知薇也不在意,她知道這兄長,向來是覺得自己佔了祝知蓉的位置,對自己不假辭色。
不見祝知蓉,說是她自覺罪孽深重,前往道觀小住,爲父母兄長和這妹妹祈福贖罪。
祝知薇也不想見到她,此時當然是離大女主光環的祝知蓉越遠越好。
國公夫婦和伯叔們簡單關心了自己幾句,就準備退席。
祝致遠卻是終於找到機會,主動發難。
“作爲祝家女兒,爲何不跟那劉嬤嬤歸家,平白害了一條性命。”
祝知薇沒有回應這個問題,環視一圈,仔細觀察周圍人的神色。
她也想看看,到底是三房自己的主意,還是整個國公府的主意。
只見那世子大伯和父親同時色變。
祝國公皺了皺眉,像是不明白髮生了甚麼。
“作爲國公府的孫女,你可有將我們放在眼裏。”祝致遠見衆人沒有說話,以爲是對自己的鼓勵,越發來勁。
“兄長可是對小妹有甚麼誤會?”祝知薇垂下頭,裝模作樣地擦了擦那並不存在的眼淚。
“小妹路遇歹人,冒充國公府的府兵挾持我,多虧九千歲出手我才能平安回家。”
“兄長可是不歡迎小妹?雖然我很想念家人,但爲免你不開心,可以現在回神農谷的。”
祝知薇來自二十一世紀,一點也不介意做茶藝大師。
“原來那劉嬤嬤竟真是國公府的人?那她爲何對小妹出言不遜,甚至派人綁我?”演技爆發,掩面而哭。
李景珩已經幫她編好理由,那麼咬死一致即可。
祝致遠沒想到她一個小女娘,居然臉皮也是極厚,死不承認。
“你要不要臉?”他受了刺激,沒忍住暴露本性。
“那李景珩竟幫你打掩護,你與他到底有甚麼見不得人的關係?”
祝知薇正滿心感慨這祝府的家教怎的如此差勁。
“夠了!”寧國公卻先受不了了,一拍桌子,鎮住了祝致遠。
“你妹妹剛回家,你就是這麼愛護她的?”
......
院門被砸響,祝知薇睡眼惺忪的從牀上爬起來。
“來了。”身爲祝家千金,自己還要親自開院門。
他們也不給自己安排個丫鬟,還不如在神農谷的待遇。
她撇撇嘴,這麼早會來她這歸止院鬧事的,一定是那沒頭腦的哥哥。
“我就知道你是個害人精。”果然是祝致遠大喇喇地站在門口。
祝知薇摳了摳耳朵,不甚在意,但她有些想要八卦的心思。
“兄長,發生甚麼了,我怎可背上如此罪名。”
隻言片語間,她拼湊出了昨晚的故事。
國公爺聽說自己的大兒子派府兵綁人,還被李景珩抓包,惹下塌天大禍。
氣得當場就讓兩個兒子跪了祠堂。
也不知他是心疼祝知薇,還是擔心這國公府被牽連。
又或者是惶恐發現這府裏有些事居然脫離了他掌控。
不愧是國公爺,還是有頭腦的。祝知薇感慨了一下,比他這幾個豬腦兒孫強多了。
府兵一事,李景珩都已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
原本應該就此揭過,結果這不長腦子的祝致遠還主動提起,也是嫌命太長。
“我和你說話呢。”祝致遠見她走神,伸手推了一把。
不備之下,祝知薇一個趔趄,十分惱火,掏出毒粉打算給他點教訓。
不過還沒等動手,祝致遠就先飛了出去,躺在地上哎喲哎喲的直叫喚。
鼓掌。
她轉頭想看看是哪位英雄好漢。
抬頭是個有些眼熟的身影,身穿錦衣衛官服,虎背蜂腰螳螂腿,看起來很不好惹。
原來是李景珩的那個心腹千戶,他叫赤焰。
“姑娘,我是來宣旨的。”赤焰咧着嘴一笑。
太醫院御醫,正八品。
祝知薇很是滿意,看來自己也喫上皇糧了。
“正八品又如何,我可是北城兵馬司副指揮使,正七品。”
祝致遠這時掙扎起身,無能狂怒,“作爲兄長,我教育妹妹可有錯?”
“身爲朝廷命官,八品對七品,可是以下犯上?”
赤焰笑了,“你看我這身衣服,像不像是正六品千戶?”
李景珩的人,腦子就是好使,她轉頭給了祝致遠一個挑釁地白眼,給他氣得跳腳卻又不敢再說話。
......
“姑娘,我們大人有請。”
那浮屍一案有了進展,需要祝知薇配合調查。
她心中的疑惑終究是按捺不住:“爲何不將此案移交大理寺?這種命案似乎並不在錦衣衛的管轄範圍內。”
赤焰抬手一拍腦門,連忙爲她解惑。
“在那溪水下游的回彎處,我們發現了數十具女屍,也是渾身上下遍佈鞭痕,可不單單隻有這一名受害者。”
“皇家園林附近的兇案,百姓們定會猜測,是哪位宗室權貴爲了滿足腌臢私慾,凌虐無辜平民。”
“前朝末帝失國,其中一大罪狀便是輕信了那靈佑天師的歪理邪說,認爲少女的心頭血可延年益壽。”
“當時的起義軍已兵臨城下,末帝不去保衛他的京師,反而每日都搜捕少女想着長生不老。”
“這才激起民變,當時的守城官軍大開城門,放棄抵抗,直接放那起義軍進城。”
“這事兒過去也才幾十載光景,想來民衆還記憶猶新。”
祝知薇心下了然,這案子如果移交大理寺,可就做不到保密了。
當今陛下病重,此時發生這種命案,定會讓人有不好聯想。
前番覆轍,不可重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