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言情 > 王子和親記 > 第2章

第2章

目錄

第2章

窩囊廢

梁王李休復這天起牀的時候,並不覺得和往常有甚麼不同。

雖然他住的宅子掛着梁王府的牌匾,內裏則是一點都沒王府的樣子。

宅子雖大,卻只住了他和一個老太監。除了陪他長大的老太監之外,他不相信任何人。

李休復五歲的時候父親駕崩,一下由皇子變成皇親。好在即位的二皇叔文宗還算溫和,不僅留下他和弟弟的性命,還封他爲梁王。老太監當年不過四十有餘,手裏牽着一個,懷裏抱着一個,就這樣來到了梁王府。

因爲人手不夠,梁王府並不像其他貴族府邸一般花團錦簇,景色秀麗。老太監喜歡種菜,所以他一手把梁王府打造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小農場。院子裏不僅種了各式各樣的蔬菜,還有着跑來跑去的雞鴨和游來游去的魚,老太監甚至還養了一頭奶牛。如果他們兩個願意,可以一輩子都不出院門。老太監好像確實也是這樣生活的。

但李休復還挺喜歡出門的。可能家裏缺點人氣,他就喜歡往人多的地方鑽。白天去茶館聽書,晚上在青樓聽曲。

相比於身份尊貴的王爺,他更像一個有錢的商賈之子,在外面低眉順眼的。若你喜歡他聽書的位子,他笑笑就起身換座;若你喜歡正在給他唱曲的姑娘,他拱拱手就起身回家。不爭不搶,樂樂呵呵。

人善被人欺,京城人從不說梁王好脾氣沒架子,他們只說梁王是個徹頭徹尾的窩囊廢。有時候他們還會加一句:“所以他親爹傳位都不考慮他,而是自己的弟弟。先皇傳位也不考慮他。”有人聽到這句話也會跟着反駁:“要不是梁王窩囊,他可能早就像他其他兄弟一樣死的不明不白了。”

總之,梁王在大家心裏,就是有着紈絝愛好的窩囊廢。

窩囊廢梁王這日起的比老太監早,所以他自己去廚房燒好了飯、喂好了家裏的各種動物後,就拎着他的鳥籠子去茶館聽書了。

他走進茶館,看到自己平日坐的包間緊閉着大門,便打算在大堂找個角落坐下。跑堂看到他,小跑着來攔:“王爺,劉公子在包房等您。”

李休復剛走上樓梯,就聞到包房裏傳來的陣陣香氣。他推開包房門,看見劉望山正一臉享受地跟着小姑娘們的歌聲咿咿呀呀。看到他進來,劉望山熱情地走過來,拍着李休復的肩膀說:“梁兄,我專程起了個大早來等你。”

自從他倆第一次在青樓對上眼的時候,劉望山就這麼叫他。全天下或許只有劉望山會這麼叫他。這令李休復感到很親切。劉望山在嬉笑中幫他趕走那些想要欺負他的人時他也覺得很親切。對李休復來說,劉望山是他唯一的朋友,一個聰明、熱情的朋友。

“劉兄一大早就能聽曲兒,令在下甚是佩服。”李休復由衷地稱讚道。

“都是家裏帶來解悶的,梁兄來了,我就讓小廝送她們回家。我們南方人,還是聽點吳儂軟語才舒服。”劉望山揮揮手遣散了她們。

“梁兄可有聽說,渤海國上書請求和親?”劉望山拉着李休復坐下,一改之前嬉皮笑臉之色。

“自是沒有。”李休復搖搖頭,“劉兄不說,我從哪聽說?”

“有道理。”劉望山直入主題,“渤海國上書請求爲公主和親,我聽聞聖上屬意於你。”

“我?”李休復拿手指着自己,不敢置信:“公主要嫁來我的農場?”

“不!是你嫁去公主的森林。”劉望山伸出食指,在李休復面前晃了又晃。“我昨夜從醉花樓聽曲回來,恰好撞上我爹回家。那時都已三更,他還把我大哥叫到了書房。我趴在門邊聽了聽,好像說你年齡適當還尚爲娶親,是最合適的人選。”

“渤海國……”李休覆在腦中把這個名字轉了幾遍,還是想不出一點信息。他此時有點後悔,早知道多看點書了。

“我幫你查過了。”劉望山從懷裏摸出一張粗糙的地圖,指着東北角給他看,“在這裏,看起來就很冷。”

“怎麼辦?”李休復雖這麼問着,但他心裏也清楚,如果皇上真這麼想,那他除了聽話之外別無辦法。自小他就是這樣,像落葉一樣,吹到哪裏算哪裏。

李休復的絕望令劉望山也有些悲傷。他還是很喜歡和梁王一起玩的。梁王與世無爭、情緒穩定,每日混跡人羣卻不市井,出入青樓也不下流,他像空谷幽蘭,安靜地欣賞着世間的美麗,這讓從小生活在激烈競爭中的劉望山感到很是治癒。如果他就這樣走了,劉望山會想念他的。

“我知道了!”劉望山一拍桌子,“要不你去問問韓珍珍,願不願意屈尊和你成個親。”

“我瘋了吧。”李休復面無表情,“剛剛我還在路上碰到她呢,一副要找茬的樣子。再說她怎麼可能看得上我?她那麼記仇,她到現在還記得五歲時候我吃了她的綠豆糕。我又不是故意的!”

“你也是的。吃了就吃了,道個歉哄哄就行了。你還跟她在大殿上吵起來。”劉望山一看就是聽了這個故事很多遍。“韓珍珍長這麼大唯一一次被迫低頭估計就是在宮裏的中秋家宴。”

“那是我最後一次和家人喫飯了。”李休復笑着說,只是這笑裏有點酸澀。

“說回重點,”劉望山及時轉移話題,他伸出一隻手,開始掰着手指說韓珍珍的好處:“你看,如今京城裏,哪有大戶人家願把姑娘嫁給你這種背景如此複雜的人,就算是想攀皇親想瘋了的人都不會選你。但是韓珍珍她爹不管她也管不了她,只要她願意,她誰都可以嫁。

再就是,她娘是渤海國國王的親妹妹,渤海國公主見她都得叫聲表姐。你若同她成親,就變成了渤海國公主的表姐夫。我大周再怎麼缺人,也不至於送公主的表姐夫去和親,多奇怪啊!一點都不禮儀之邦。

還有一點,都說她爹對當今S上有擁立之功,榮寵備至,但只有你知道韓將軍當年風光的時候甚麼樣。你還住在宮中的時候,韓將軍年紀輕輕便大破契丹,名震天下,後來更是成爲大內禁軍統領,娶了渤海國公主爲妻。成婚至今從未納妾。韓夫人生下一女後便宣佈人生知足,不求多子,女兒就是他的珍寶。本以爲是哄騙聖上的話,顯示自己手握重兵卻從未想過功高震主,誰知竟真的說到做到。難怪歷經三朝,聖上對他都多爲倚重。

韓珍珍此等家世,若非因爲她是個瘋子,估計提親的人都踏破門檻了。”

劉望山舉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也不忘誇誇李休復:“但是梁兄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也是有些優點的!韓珍珍這幾年在京城橫行霸道,說要打遍天下負心漢,一半的世家公子都捱過她的拳腳,全城的地痞流氓都被她打了又打,如此不容人的名聲早已深入人心,根本沒有人敢娶她,男人都是要三妻四妾開枝散葉的,除了你!何況你們倆,還有點青梅竹馬的交情呢。”

“哦對了,”劉望山搬起凳子往李休復那邊坐了坐,把頭湊過去,神祕地說:“聽聞韓將軍宣稱不要兒子十幾年,最近也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好像在城郊養了個外室,如今有孕了。很是隱祕,連郎中都是南方請來的。”

“這韓珍珍知道嗎?”李休復震驚地深吸了一口氣。

“當然不啊,”劉望山把身子坐正了回來,“知道了怎麼着也得爲她阿孃出口氣吧。”

感覺到話題又跑偏了,劉望山抓緊總結陳詞:“所以,你趁着聖旨還沒下,趕快去獲得韓珍珍的芳心。”而後他指着牆角的一個大麻袋說道:“知道你沒經驗,我把我的寶典都給你帶來了。兄弟我風流倜儻的美名之所以遠播天下,都是因爲將這些經典喫幹抹淨了。”

李休復扭頭看了看牆角的大麻袋,他覺得這個麻袋給他用來裝行囊還比較靠譜。他突然想起了家裏的老太監,他覺得自己這一走,可能永遠都見不到老太監了。老太監往後要自己澆水、施肥、餵動物了。既然這樣,還是給他買幾個奴才吧,要不然他越來越老,誰來照顧他呢?

在李休復神遊天際之時,劉望山又開始絮絮叨叨了:“沒關係梁兄,要是韓珍珍實在不同意,不行你先跟我過吧。渤海國那種偏遠之地實在是不能去。我們演一出衝破世俗桎梏的戲碼,這樣你就更拿不出手了,渤海國也不會要你。反正我爹早看我不順眼了,他把我趕出去,我也可以去你家住着……我家人太多了,哥哥們一天到晚變着法討爹孃開心,我看着都累,煩得要命……”

他們兩個雖然坐在一處,但卻在各想各的,一點都不搭邊。突然一聲巨響把他們二人從胡思亂想中拽了出來。他們同時抬頭看向聲音的來源。

只見房門被人踹開,一個梳着高發髻、穿着翻領胡服的少女背手站在門口,門口灌進來的風吹起了她額前的劉海,也吹得李休復和劉望山一個機靈。

劉望山看着眼前人最先反應過來,他雙手抓着李休復的胳膊,邊搖晃邊說:“快快快,快求她和你成親。”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