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第二個火柴炮入水,動靜也很大。
湖面上又漂起了很多魚。
王振華再次下水,把大魚全部撈出來,再撈一些小魚。
用毛巾擦乾身子和頭髮上,穿上衣服和草鞋。
家人們大魚裝進棉布袋,小魚裝進提籃。
爺倆用力把魚袋子抬上雞公車。
“振華,我估計有九十斤大魚,三斤多小魚。”
董家旺傻笑,雙手打哆嗦,“大姐,你的日子好過了。”
董秋蘭連連點頭,雙眼直盯着王振華。
欣慰,感激,驕傲。
這些魚能賣十八九塊,是一筆她想都不敢想的鉅款。
“娘,小魚不賣,拿回家做鹹魚,我跟大舅去鄉里賣大魚。”
王振華吩咐弟弟妹妹,“你們倆想要甚麼禮物?我給你們買。”
“大哥,我不要禮物。”
王曉瑩搖頭,“我就想喫飽肚子,永遠不捱餓。”
“我也不要,就想問個問題。”
王振東指着麻繩上的白楊木,問道,“別的木頭會沉底,它爲甚麼會漂起來?”
“因爲白楊的密度比水小,這是物理知識。”
王振華摸他的頭,“老鼠陷阱也是物理知識,火柴炮炸魚是物理化學相結合。”
“大哥,我想學物理化學。”
王振東抓住大哥的手,一臉的渴望,“大哥,你教我。”
“我只會用,不會教。”
王振華說道,“等我解決咱家的溫飽,再想辦法送你和曉瑩上學。”
“振華,上學的事以後再說。”
董家旺拍拍他的肩膀,說道,“趕緊賣魚,明天魚就臭了。”
“振華,你記得買些糧食,賣魚的錢不用給我了。”
董秋蘭說道,“娘是婦道人家,甚麼都不懂,以後你當家。”
至此,王振華重新掌管老王家的經濟大權。
雙方在水塘邊分別,老媽帶着弟弟妹妹回家。
王振華跟着舅舅去賣魚。
雞公車是獨輪架子車,前面一個大輪子,後面兩個支腿,造型像大公雞。
一個小時後,他們來到國營八達嶺魚市。
青磚青瓦,紅色門窗,青磚硬化的地面,正面是高高的櫃檯。
牆上掛着教員照片,兩邊寫着標語,“發展經濟,保障供給。”
櫃檯前擠着一羣買魚的市民,手裏舉着魚票和鈔票。
屋子裏人聲鼎沸,爺倆擠不進去。
情急之下,董家旺大聲喊,“讓一讓,俺家賣大魚。”
房間裏的噪音小了很多,很多人回頭看他。
“領導在不在?俺外甥抓到一百斤大魚。”
董家旺把布袋豎起來,解開扎口袋的麻繩,抓一條大魚高高舉起。
哄——
人羣頓時圍過來。
“好多魚啊,魚市人員,快過來收魚。”
“領導快點安排,大家都等急了。”
“......”
現場亂糟糟的一片。
董家旺緊緊抱住魚袋子,生怕別人搶魚。
剛纔被人羣擁擠的櫃檯上,只有兩條半尺長的小魚。
“這麼多人搶兩條小魚,物資匱乏到這種程度嗎?”王振華不敢相信。
櫃檯裏有兩個女性售貨員,其中一個轉身跑進後院,很快帶着一羣人進來。
有的穿五五式軍裝,有的穿中山裝。
“都讓開,魚市的張主任來了,大家都讓開。”女售貨員大聲喊。
人羣馬上讓開一條路。
他們不能直接買王振華的魚,因爲這是投機倒把。
正常流程是魚市從王振華手裏統購,再向人民羣衆統銷。
“賣魚的同志,我是這裏的主任。”
水產社主任張偉握着董家旺的手,笑道,“這麼多魚,你在哪抓的?”
王振華走到大舅身邊,“主任同志,這是我在山裏釣的魚。”
此言一出,又是人聲鼎沸。
“小同志,你沒有開玩笑吧,你能釣這麼多魚?”
“我也釣過魚,一天最多釣兩條小魚。”
“同志,你是釣魚專家嗎?”
羣衆們議論紛紛,臉上都有些羨慕嫉妒。
張偉跟王振華握手,“小同志,你叫甚麼名字?”
“我叫王振華,家住在南邊的小王村。”
王振華說道,“張主任,我的這些魚你們收嗎?”
“收!大魚兩毛錢一斤,有多少收多少,我給你現場過磅。”
張偉轉身向工作人員招手,“老馬,老林,現場過磅。”
司磅員,收購員,售貨員全部圍上來。
布袋裏多是草魚和鯉魚。
當那條四斤重的青魚被拿出來時,全場一陣歡呼。
過完磅,總共九十九斤九兩,張偉直接讓收購員寫一百斤。
魚兒們被抬上櫃臺,三毛錢一斤,再加一斤魚票,就能買一斤魚。
羣衆開始哄搶,沒多久,一百斤魚被搶購一空。
“小同志,你愣着幹啥?趕緊去釣魚!”
一個沒有搶到魚的中年大叔,苦着臉向王振華抱怨。
“大叔,我也很想幫你,但我真的沒有辦法。”王振華笑道。
“振華同志,跟我去財務室結賬。”
張偉摟着他的肩膀,帶着他去後院辦公區。
後院種着很多花,可能是爲了壓住魚的腥味。
財務室,王振華按照要求填寫各種單據,交給財務出納員。
出納員帶着黑框眼鏡,先拿出五張貳元紙幣遞給王振華,再拿出一些零錢。
結果零錢湊不到十塊錢,他就拿一張拾元紙幣。
“小同志,你運氣好,剛從銀行裏取出來的大黑十。”
第二套人民幣的拾元紙幣,由蘇聯代爲印製,人稱大黑十。
嶄新不打折的大黑十,品相非常好,收藏價值非常高。
在二零零零年以後,被炒到30萬元人民幣。
“謝謝同志。”王振華急忙從兜裏掏出紅寶書,小心翼翼把錢夾進去。
這張錢不能花,要留給子孫後代。
十元錢現在的購買力,肯定比不上兩千年以後的三十萬。
“振華同志,快回去釣魚。”張偉拍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
“好的,主任再見。”王振華說道。
他來到水產社大門外,大舅已經等候多時。
“大舅,我想讓我媽喫大米,從哪能搞到糧票?”
“振華,別胡說八道!”董家旺急忙看四周。
接着,他小聲說,“買糧票是投機倒把,這種話不能亂說。”
王振華撓撓頭,“大舅,只吃紅薯和粗糧肯定不行。”
“回家再說。”董家旺推着雞公車走人。
爺倆離開鄉里,一路來到炸魚的池塘邊。
董家旺停住腳步,“振華,你對你媽好,我很開心。”
“那個烽火臺就是黑市,你去碰碰運氣,可能會買到細糧。”
“我以前帶你去過,你自己去吧。”
董家旺指着峯巒疊嶂的軍都山,八達嶺山口,最高的那座烽火臺。
爲了喫口大米飯,王振華豁出去了,
“好,我自己去,你回去跟俺娘說一聲。”
說完,他果斷前往軍都山。